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釋迦
- 外文名:Sakyamuni
- 生於:公元前五六六年
- 俗名:悉達多
梵語Sakyamuni 的音譯。佛教創始人。釋迦是古印度部落的名稱,意思是'能';'牟尼'可譯作'文',是一種尊稱,含有'仁,儒,寂默,忍'等義,意譯也可合成'能仁','...
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他存在於西元前第一個千年的中期。此時商品貿易的繁榮促使了剎帝利階層的崛起,構成阻礙的傳統...
娑婆世界教化眾生的釋迦牟尼佛,左脅侍菩薩是以智慧聞名的文殊菩薩,右脅侍菩薩是以大行聞名的普賢菩薩,三者合稱釋迦三尊。在華嚴經中,文殊菩薩以智、普賢菩薩以行...
釋迦如來成道日,即釋迦牟尼成道日或佛成道日,是在農曆十二月八日。佛成道日,就是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修行成佛的日子。...
釋迦寺大殿位於安徽省泗縣泗城東南角,為安徽泗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大殿為磚木結構,長16米,寬15.5米,面積248平方米。建於元代(1271年-1368年)和明代(1368年-...
釋迦堂里奈角色形象 編輯 女流棋士,神鍋步夢的師父,中二病,師徒二人的風格都是如此,平日釋迦堂稱呼弟子為God Cauldron,而神鍋則稱呼師匠為Master。同時出席活動會...
台東釋迦是生產在台灣省台東縣出產一種形狀獨特的水果,因其形狀象佛教中釋迦牟尼的頭型,故取名“釋迦”,台東釋迦的生產季節是每年的12月份。...
釋迦五印是佛教的像,很講究手的刻劃和塑造。佛像的手,有各種不同的姿勢,佛教稱之為“印相”或“印契”。各種印相有其特定的含意,這是識別各尊佛像的重要依據...
釋迦崬,位於廣東省豐順縣留隍鎮西南部,為留隍與東聯的交界處。山麓西南界揭陽,東南鄰潮安,與鳳凰山遙遙相望。到釋迦崬遊覽,以茶背村為起點,約20公里路程。先乘車...
釋迦族(梵語天城文:शाक्य,拉丁文轉音Sakya,巴利文:Śākala),即斯基泰人(英語:Scythians)。中國《史記》、《漢書·西域傳》中稱之為“塞”或...
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西北佛宮寺內,俗稱應縣木塔。建於遼清寧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慶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
蜜釋迦一名番荔枝,又稱鳳梨釋迦(Atemoya,Custard apple),是番荔枝科(Annonaceae)之多年生果樹,因外形類似佛像頭部而得名,主要產自台灣台東,海南,亞洲靠近赤道各熱帶...
鳳梨釋迦,一般也稱鳳梨釋迦或蜜釋迦,是番荔枝科(Annonaceae)之多年生果樹。鳳梨釋迦系1908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所育成之雜交種,其親本為原產於南美秘魯與厄瓜多等...
釋迦牟尼佛舍利是佛教祖師釋迦牟尼佛祖,圓寂火化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據傳,大約2500年前釋迦牟尼涅槃,弟子們在火化他的遺體時從灰燼中得到了一塊...
釋迦牟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佛教的創始人,公元前五百餘年釋迦牟尼出生於北印度迦毗羅衛國,是國主淨飯王的太子。成道後,被世人尊稱為“釋迦牟尼”,意思為“...
《釋迦牟尼的故事》是2005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琳。...... 《釋迦牟尼的故事》是2005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琳。 [1] ...
釋迦牟尼佛本尊心咒是人生旅途的甘露得到了妙法才是真正得到了幸福快樂。釋迦牟尼佛的本願,是要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信願真切,未能心中清淨,亦得往生。...
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他存在於西元前第一個千年的中期。此時商品貿易的繁榮促使了剎帝利階層的崛起,構成阻礙的傳統...
釋迦鳳梨(Atemoya,Custard apple)一般也稱鳳梨釋迦或蜜釋迦,是番荔枝科(Annonaceae)之多年生果樹。鳳梨釋迦系1908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所育成之雜交種,其親本為原產於...
釋迦又名番荔枝,因外形類似佛像頭部而得名,主要產自台東等地,每年秋季至次年開春都有出產。釋迦果肉乳白色,富含維生素A、B、C及蛋白質、鐵、鈣、磷等,促進...
書名:《釋迦牟尼佛傳》 星雲大師:佛陀是三界的導師,四生的慈父,從佛陀的言行中,可以知道佛教的道範。在中國,能夠代表佛陀的聖格、深邃的思想智慧,和救人救世慈心...
釋迦又名番荔枝,因外形類似佛像頭部而得名,主要產自台東等地,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亦有種植,每年秋季至次年開春都有出產。...
患者經常食用釋迦,對於病症的減輕有明顯的輔助食療作用,此外,釋迦纖維含量較高,能有效地促進腸蠕動,排走積存在腸內的宿便,同時,它還是最佳的抗氧化水果,能夠有效...
佛陀本指釋迦牟尼,後演為圓滿覺悟真理者之總稱。為佛教用語。印度梵名Buddha ,巴利名同。又作浮頭、沒馱、步他、馞陀、復豆、浮屠、浮圖。意為覺者、覺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