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城區

秦城區

秦州區(原名:秦城區),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是1985年天水實行市管縣體制時,在原縣級市基礎上設立的天水市中心區,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地處黃土梁峁溝壑區,屬秦巴山區西秦嶺北部,大陸性半高寒半濕潤氣候。海拔1130──2700米,年平均降雨量531毫米,年均氣溫10.72℃,無霜期170天左右。全區總面積2442平方公里,總人口63.86萬,轄7個街道辦事處,41個社區居委會,11鎮5鄉,420個行政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秦州區
  • 所屬地區甘肅省東南部
  • 面積:2442平方公里
  • 人口:63.86萬
基本概況,歷史情況,地理氣候,旅遊資源,經濟狀況,自然資源,地方特產,

基本概況

秦城區地處甘肅省東南部,2003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35.32億元,大口徑財政收入2.4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26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性收入達到5819元。秦城區轄7個街道、10個鎮、6個鄉:大城街道七里墩街道東關街道中城街道西關街道石馬坪街道天水郡街道玉泉鎮太京鎮藉口鎮皂郊鎮汪川鎮牡丹鎮關子鎮平南鎮天水鎮娘娘壩鎮中梁鎮秦嶺鄉楊家寺鄉華岐鄉齊壽鄉大門鄉

歷史情況

秦城區歷史悠久,文化源深,人文薈萃,早在七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傳說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就出生在這裡,故有“羲皇故里”之稱。1992年8月13日,江澤民同志視察天水時,親筆題寫了“羲皇故里”。1994年,天水被國務院命名為第三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漫長的歷史演變,留下了豐富的古蹟遺址,薈萃了燦爛的自然人文景觀,有西山坪、師家崖、趙家崖等新石器遺址十多處,有國家和省、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1處,區內風景名勝眾多,著名的有伏羲廟玉泉觀南郭寺李廣墓紀信祠諸葛軍壘文廟、南北宅子和保存完好的清真寺瑞蓮寺等,伏羲城、文廟小廣場、中華東西路步行街的建成和民主路、建設路的改造,更加凸現了歷史文化名城的底蘊和風貌。已形成了伏羲文化、秦文化、三國文化、明清建築文化、民俗風情文化等多元文化景觀,旅遊開發的潛力十分巨大。

地理氣候

秦城之稱源自古秦州,歷史悠久,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早在七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這片土地上。傳說中的伏羲女媧軒轅均出生在這裡,故有“羲皇故里”之稱。據《禹貢》記載,夏商時期天下分九州,秦城屬雍州地。春秋戰國時期,秦州屬縣,是我國最早設立的縣。西漢時期秦城區屬隴西郡、漢武帝元鼎三年設定天水郡。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分隴右置秦州,始有秦州之名。北宋時置天水郡。明朝至清朝雍正元年廢成紀,秦城由秦州直接管轄。清代將秦州升為直隸州,治所在秦城。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秦州直隸州,設天水縣,治所。
秦城區地處甘肅省東南部,屬渭河支流和西漢水上游,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分水嶺。地勢呈西高東低,東西55公里,南北64公里,總面積2442平方公里。境內山巒錯綜,地處黃土梁峁溝壑區,屬秦巴山區西秦嶺北部,大陸性半高寒半溫潤氣候,海拔1130--2700米,年均氣溫10.72℃,無霜期170天左右,氣候溫和濕潤,自然環境優美。
秦城區地理位置獨特,區位優勢明顯。扼陝甘川之要道,自古為隴右門戶、戰略要衝和商貿中心。古往今來,這裡人流物聚,商賈雲集,是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現為天水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隴東南最大的交通樞紐和商品物資集散地,受西安蘭州兩大城市的雙向輻射,是聯繫西北與中原、西南的交通樞紐。國道310、316線橫貫境內,與12條省道和縣(區)鄉公路形成健全的交通網路。城區羲皇大道、成紀大道、天北快速幹道寬闊平坦,與蘭州、西安等級公路相連,隨著隴海鐵路複線的通車,暢通能力進一步提高。全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鄉現代通訊和商務信息與國內國際聯網,城區固定電話用戶達到6.2萬多戶,行動電話用戶突破6萬戶,城鎮居民電話普及率達到90%以上,農村16鄉鎮全部進入程控電話網路和移動通訊覆蓋範圍。城區供熱、供水、供電及垃圾、污水處理設施不斷完善,南北兩山綠化初現成效,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質量不斷提高。
秦城區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氣候溫和,四季如春,素有隴上“小江南”之稱。多樣的地形和氣候為全區提供了良好的農業發展條件,自古是我國著名的農林牧業綜合發展區。唐時號稱“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過隴右”。區域內盛產小麥、玉米、大豆、馬鈴薯、胡蘿蔔、百合、大麻、胡麻等10餘種農作物和蘋果、梨、杏、桃、葡萄等溫帶水果,農副土特產品質優品繁。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雙孢菇、甜玉米、蘆筍、大櫻桃等一批新型產業迅速發展,養殖業規模不斷擴大,畜禽產品和奶製品生產初具規模。秦州氣候濕潤,草茂林豐,歷史上曾是原始林區,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天水多林木,民以板為室屋也。”全區實有森林面積達110萬畝,李子、娘娘壩、鐵爐等鄉鎮成為著名的森林風景區。

旅遊資源

秦城區擁有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名勝古蹟眾多,是古絲綢之路上有名的繁華重鎮。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秦城璀璨的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宗教文化等,造就了人文始祖伏羲、秦朝先祖贏非子、東漢辭賦家趙壹、近代和平解放北平的功勳鄧寶珊將軍等歷代名人。轄區內有國家、省、市、區級保護的文物單位25處,有保存完整的明代建築群伏羲廟,距今已有480年的歷史,占地3733平方米,廟內有殿閣、亭台,殿內有保存完好的伏羲塑像,神態雄渾生動,藝術造詣極高;有山水奇絕、風景秀麗的玉泉觀,還有漢代飛將軍李廣墓、杜甫流寓行吟的名剎南郭寺等風格各異、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景點。眾多的名勝古蹟,迷人的山水風光,為秦州文化旅遊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經濟狀況

秦城區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品種多,貯量大。區內有等金屬礦產和石灰岩大理石矽石等非金屬礦產資源17種,其中金礦儲量達20餘噸,大理石潛在資源在1億立方米以上,石灰岩儲量在1億噸左右。
秦城區工業基礎良好,科技教育比較發達。天水是省內重要的工業基地,是全國六大中低壓電器生產基地之一。區內有大中專院校10多所,部、省、市屬科研單位10餘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達2.4萬人,技術力量雄厚,科研攻關、成果轉化、新產品開發及引進推廣能力較強。駐區部、省、市直屬企業達40多家,工業整體實力雄厚,門類齊全,加工能力強,初步形成了塑膠化工、電子電器、工藝美術、機械製造、建築建材、食品加工、輕工紡織等地方工業體系。電子電器、電纜材料、雕漆、地絲毯在國內外享有良好的聲譽。區內水質好,風沙小,具有發展電子、釀酒、飲料、紡織印染業的優良條件。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導下,隨著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實施和發展環境的最佳化,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發展迅速,非國有制經濟呈現出較強的發展活力和增長潛力。全區非公有制企業達到991家,個體工商戶達到9895戶,非公有制經濟占全區經濟總量的43%,已成為全區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資源

秦城境內有豐富的石灰石和一定數量的金、銅、鉛、鋅、鐵和熒石礦等資源,主要分布在李子鄉、娘娘壩、關子鄉、呂二鄉和藉河北岸羅峪溝等地。秦城區境內年平均降雨為537毫米,測算水資源總量為16800萬立方米,現有水利設施254處。
秦城區擁有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造就了人文始祖伏羲、秦朝先祖贏非子、東漢辭賦家趙壹、近代和平解放北平功勳將軍鄧寶珊等歷代名人。區內有國家、省、市級保護單位23處,有保存完整的明代建築群伏羲廟。

地方特產

天水雕漆
雕漆是中國古老的傳統工藝,相傳始於唐代,主要產地有北京揚州、天水等地。天水雕漆器具在長期發展中,繼承傳統,博採眾長,經歷代能工巧匠創新發展,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成為我國雕漆工藝中一個出類拔萃的品種。以選料嚴格、工藝精湛、造型奇特、圖案古樸、漆質堅硬、漆面光亮、耐酸耐鹼耐高溫、既可觀賞又可實用的特點,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天水漆器主要原料均有定規,一般採用東北紅松、椴木和本地小隴山盛產的優質天然漆,配以福建壽山石、浙江青田石蕭山紅石、山東綠凍石、北京黃石、太湖蚌皮和珊瑚瑪瑙珍珠象牙玉石貝殼等。把五光十色的石料和象牙、瑪淄、珊瑚等雕刻裝配成人物、花鳥、蟲魚等各種藝術圖案,鑲嵌在漆層厚達數毫米的器具上,並交替使用鑲金、貼銀、描金彩繪等裝飾方法,使圖案更為逼真生動。少量產品還採用彩漆屏繪和填漆方法製作。每一件產品要經過木工、漆工、石刻、鑲嵌、描金等100多道工序,至少要花4個月時間才能生產出來,大件器具需要1年時間1才能成為成品。設計師何曉峰製作的一幅高2.8米、長6米、由12扇屏風組成的《群仙祝壽圖》,花費了3年心血。工藝美術大師張國棟根據神話傳說新近創作設計的巨屏《巡天圖》,包容了當今所有最先進的雕漆工藝表現技術,用料考究,圖案精美,堪稱精品。天水雕漆器具漆面顏色除傳統的烏黑色外,還有硃砂紅、翠綠、寶蘭、駝黃等多種,色彩絢麗,光澤如鏡。而且圖案裝飾十分講究,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八仙過海》、《楊門女將》、《九天玄女》等傳統故事人物造型,有《松鶴延年》、《花好月圓》、《喜鵲登梅》、《錦雞牡丹》等喜聞樂見的花齊名畫,也有《戈壁駝鈴》、《牧馬圖》等當代生活題材,還有仿照出土文物繪製的作品,圖像栩栩如生,美不勝收。它不僅是一種實用的器具,而且是精緻的藝術品。
天水雕漆器具的生產已有近百年歷史。本世紀初,天水曾創立“甘肅省隴南第一工藝工廠”,內設漆科,從事雕漆器具生產。但解放前,天水雕漆器具僅限於一些木碗、手杖、茶盤、筆筒、梳妝匣、小圓桌、小凳等。解放後,天水成立了雕漆生產合作社,使這種傳統工藝得到迅速發展,產品擴大到掛盤、菸具、花瓶、茶几、躺椅、古式書架、大飯桌等,產品質量大大提高。1956年送交廣交會展銷的產品,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第二,從此步人國際市場。
1958年建立了雕漆工藝廠,生產逐年擴大,質量更趨精美。這個廠可以生產200多種規格不同的產品,其中雕漆屏風榮獲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雕漆沙發桌獲甘肅省優質產品證書,全部出口產品獲外貿部門“免檢”出口信譽,產品遠銷歐美、日本、東南亞等37個國家和地區。天水市有國有、集體、私營雕漆產品製造企業40多家,個體作坊160多家,從業人員之眾、產品數量之多,其它地方無法相比。
天水涼粉
天水涼粉品種繁多,風味各異,製作考究,佐料獨特。用蕎麥製成的涼粉柔軟滑爽,用豌豆製作的涼粉晶瑩透亮,還有用扁豆、粉面等製作的涼粉。其中用蕎麥製作的涼粉工藝複雜,風味俱佳。蕎麥涼粉是先把蕎麥碾成蕎珍子,去衣後,把蕎珍子用手工碾成粉末,放在清水中浸泡,然後用馬尾編織的細籮過濾,濾出的精華部分入鍋用文火熬煮,熬成稀粥狀後舀人盆中,冷卻後逐漸變得軟硬適宜時,即可食用。食用時,可削成長條形薄片,也可用專用的"撈撈"撈成長粉條狀,盛入碗中,調入油潑辣子、芝麻醬、醋、醬油芥末蒜泥精鹽花椒麵等佐料,吃起來鹹、酸、香、辣、鮮諸味俱全。特別在盛夏時節,一碗涼粉下肚,全身涼爽,暑氣全消。在吃主食時,配以涼粉,往往使人食慾大增,胃口大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