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劃歷程,框架協定,規劃綱要,規劃目的,規劃背景,指導思想,戰略定位,基本原則,發展目標,空間布局,領導小組,交通基建,超級工程,相關資訊,重大意義,社會反響,發展論壇,成立研究院,
謀劃歷程 港珠澳大橋 “粵港澳大灣區”從學術界的討論到地方政策的考量,再到國家戰略的提出,歷時20餘年。1994年,時任
香港科技大學 校長
吳家瑋 提出,對標
舊金山 ,建設深港灣區。二十一世紀初,廣州率先提出依託
南沙港 ,對標東京灣區。2009年10月28日,粵港澳三地政府有關部門在澳門聯合發布《大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研究》,提出構建珠江口
灣區 ,粵港澳共建世界級城鎮群。201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灣區經濟”。
2016年3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正式發布,明確提出“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跨省區重大合作平台建設”;同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廣州、深圳攜手港澳,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2017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2017年3月30日,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組委會 成立。
2017年7月1日,《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定》在香港簽署,國家主席
習近平 出席簽署儀式。在習近平見證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崔世安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何立峰 、廣東省省長
馬興瑞 共同簽署了《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定》。
2017年10月11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指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為香港經濟發展帶來重大機遇,香港須用好特區的獨特優勢和中央對香港的支持,加強與內地合作,繼續尊重經濟規律、奉行市場運作和推動自由貿易。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上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
2017年1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上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科學規劃,加快建立協調機制。
2018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同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
何立峰 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將加快編制產業發展、交通、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專項規劃。
2018年5月10日和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進行審議。
2018年8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 組長
韓正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主持召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明確指出,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為中心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動珠江-西江經濟帶創新綠色發展。
2019年1月11日,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
張曉明 表示,中央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有五個:一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四是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五是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框架協定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廣東省人民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定
為充分發揮粵港澳地區的綜合優勢,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全方位開放中的引領作用,為港澳發展注入新動能,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以下稱四方)經協商一致,制定本協定。
澳門 一、總則
(一)合作宗旨。 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完善創新合作機制,建立互利共贏合作關係,共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二)合作目標。 強化廣東作為全國改革開放先行區、經濟發展重要引擎的作用,構建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基地;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推動專業服務和創新及科技事業發展,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推進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打造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努力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攜手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三)合作原則。
——開放引領,創新驅動。 積極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高水平開放平台,對接高標準貿易投資規則,集聚創新資源,完善區域協同創新體系,開展創新及科技合作。
——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充分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創新完善合作體制機制,加強政策和規劃協調對接,推動粵港澳間雙向合作,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同發展,使合作成果惠及各方。
——市場主導,政府推動。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各種生產和生活要素在區域內更加便捷流動和最佳化配置。
——先行先試,重點突破。 支持廣東全面深化改革,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推動主要合作區域和重點領域的體制機制創新,以點帶面深化合作,充分釋放改革紅利。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著眼於城市群可持續發展,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有效提升城市群品質。
廣州 二、合作重點領域
(四)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強化內地與港澳交通聯繫,構建高效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揮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優勢,帶動大灣區其他城市共建世界級港口群和空港群,最佳化高速公路、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網路布局,推動各種運輸方式綜合銜接、一體高效。強化城市內外交通建設,便捷城際交通,共同推進包括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粵澳新通道等區域重點項目建設,打造便捷區域內交通圈。建設穩定安全的能源和水供應體系,進一步提升信息通信網路基礎設施水平、擴大網路容量。
(五)進一步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 落實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 及其系列協定,促進要素便捷流動,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促進人員、貨物往來便利化,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推動擴大內地與港澳企業相互投資。鼓勵港澳人員赴粵投資及創業就業,為港澳居民發展提供更多機遇,並為港澳居民在內地生活提供更加便利條件。
(六)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統籌利用全球科技創新資源,完善創新合作體制機制,最佳化跨區域合作創新發展模式,構建國際化、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不斷提高科研成果轉化水平和效率,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七)構建協同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充分發揮大灣區不同城市產業優勢,推進產業協同發展,完善產業發展格局,加快向全球價值鏈高端邁進。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產業合作發展平台,構建高端引領、協同發展、特色突出、綠色低碳的開放型、創新型產業體系。
(八)共建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 以改善民生為重點,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增加優質公共服務和生產生活產品供給,打造國際化教育高地,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加強人文交流、促進文化繁榮發展,推進區域旅遊發展,支持澳門打造旅遊教育培訓基地,共建健康灣區,完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合作機制,建設綠色低碳灣區。
(九)培育國際合作新優勢。 充分發揮港澳地區獨特優勢,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金融、生態環保及人文交流領域的合作,攜手打造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區。支持粵港澳共同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和聯手“走出去”,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平台,更好發揮歸僑僑眷紐帶作用,推動大灣區在國家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中發揮示範帶頭作用。
(十)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設。 推進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粵港澳合作平台開發建設,充分發揮其在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合作中的試驗示範和引領帶動作用,並複製推廣成功經驗。推進港澳青年創業就業基地建設。支持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中山粵澳全面合作示範區等合作平台建設。發揮合作平台示範作用,拓展港澳中小微企業發展空間。
深圳 三、體制機制安排
(十一)完善協調機制。 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推進規劃落地實施。四方每年定期召開磋商會議,協調解決大灣區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和合作事項。
(十二)健全實施機制。 四方每年提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年度重點工作,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徵求廣東省人民政府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以及國家有關部門意見達成一致後,共同推動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建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日常工作機制,更好發揮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辦公室在合作中的聯絡協調作用,推動規劃深入實施。
(十三)擴大公眾參與。 強化粵港澳合作諮詢渠道,吸納內地及港澳各界代表和專家參與,研究探討各領域合作發展策略、方式及問題。發揮粵港澳地區行業協會、智庫等機構的作用,支持工商企業界、勞工界、專業服務界、學術界等社會各界深化合作交流,共同參與大灣區建設。加強粵港澳大灣區的宣傳推介。
珠海 規劃綱要 規劃目的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準確貫徹“
一國兩制 ”方針,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進香港、澳門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讓港澳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
規劃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後,粵港澳合作不斷深化實化,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實力、區域競爭力顯著增強,已具備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基礎條件。
區位優勢明顯。粵港澳大灣區地處我國沿海開放前沿,以泛珠三角區域為廣闊發展腹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交通條件便利,擁有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和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廣州、深圳等重要港口,以及香港、廣州、深圳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空樞紐,便捷高效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正在加速形成。
經濟實力雄厚。經濟發展水平全國領先,產業體系完備,集群優勢明顯,經濟互補性強,香港、澳門服務業高度發達,珠三角九市已初步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2017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0萬億元。
創新要素集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廣東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穩步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加快建設。粵港澳三地科技研發、轉化能力突出,擁有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大科學工程,創新要素吸引力強,具備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良好基礎。
國際化水平領先。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擁有高度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以及遍布全球的商業網路,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之一。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作用不斷強化,多元文化交流的功能日益彰顯。珠三角九市是內地外向度最高的經濟區域和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在全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合作基礎良好。香港、澳門與珠三角九市文化同源、人緣相親、民俗相近、優勢互補。近年來,粵港澳合作不斷深化,基礎設施、投資貿易、金融服務、科技教育、休閒旅遊、生態環保、社會服務等領域合作成效顯著,已經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格局。
佛山 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準確貫徹“
一國兩制 ”、“
港人治港 ”、“
澳人治澳 ”、
高度自治 的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堅持
新發展理念 ,充分認識和利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港澳獨特優勢和廣東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優勢,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不斷深化粵港澳互利合作,進一步建立互利共贏的區域合作關係,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為港澳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全國推進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實施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構建
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提供支撐,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戰略定位 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依託香港、澳門作為自由開放經濟體和廣東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優勢,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在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加快制度創新和先行先試,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更好融入全球市場體系,建成世界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建設世界級城市群。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瞄準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加強創新平台建設,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動力和支撐的經濟體系;紮實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充分發揮粵港澳科技研發與產業創新優勢,破除影響創新要素自由流動的瓶頸和制約,進一步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建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
“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更好發揮港澳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珠三角九市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促進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效對接,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交通物流樞紐和國際文化交往中心。
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依託粵港澳良好合作基礎,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合作平台作用,探索協調協同發展新模式,深化珠三角九市與港澳全面務實合作,促進人員、物資、資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動,為粵港澳發展提供新動能,為內地與港澳更緊密合作提供示範。
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城市群智慧型管理,優先發展民生工程,提高大灣區民眾生活便利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為港澳居民在內地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加強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建設生態安全、環境優美、社會安定、文化繁榮的美麗灣區。
惠州 基本原則 創新驅動,改革引領。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區域協同創新體系,集聚國際創新資源,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發展區域。
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突破,釋放改革紅利,促進各類要素在大灣區便捷流動和最佳化配置。
協調發展,統籌兼顧。實施
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加強政策協調和規劃銜接,最佳化區域功能布局,推動區域城鄉協調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
綠色發展,保護生態。大力推進
生態文明建設 ,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為居民提供良好生態環境,促進大灣區可持續發展。
開放合作,互利共贏。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高水平開放平台,對接高標準貿易投資規則,加快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充分發揮港澳獨特優勢,創新完善各領域開放合作體制機制,深化內地與港澳互利合作。
共享發展,改善民生。堅持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大優質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使大灣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一國兩制”,依法辦事。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有機結合起來,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把維護中央的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的
高度自治權 有機結合起來,尊崇法治,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把國家所需和港澳所長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市場化機制的作用,促進粵港澳優勢互補,實現共同發展。
東莞 發展目標 到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廣泛,區域內生髮展動力進一步提升,發展活力充沛、創新能力突出、產業結構最佳化、要素流動順暢、生態環境優美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區域發展更加協調,分工合理、功能互補、錯位發展的城市群發展格局基本確立;
——協同創新環境更加最佳化,創新要素加快集聚,新興技術原創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顯著提升;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深化,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和製造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數字經濟迅速增長,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
——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基礎設施支撐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城市發展及運營能力進一步提升;
——綠色智慧節能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初步確立,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幸福;
——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構建,粵港澳市場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提升,各類資源要素流動更加便捷高效,文化交流活動更加活躍。
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大灣區內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區域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對周邊地區的引領帶動能力進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多元文化進一步交流融合;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
中山 空間布局 堅持極點帶動、軸帶支撐、輻射周邊,推動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補,進一步提高區域發展協調性,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構建結構科學、集約高效的大灣區發展格局。
構建極點帶動、軸帶支撐網路化空間格局
極點帶動。發揮香港-深圳、廣州-佛山、澳門-珠海強強聯合的引領帶動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廣佛同城化建設,提升整體實力和全球影響力,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參與國際合作。
軸帶支撐。依託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快速交通網路與港口群和機場群,構建區域經濟發展軸帶,形成主要城市間高效連線的網路化空間格局。更好發揮港珠澳大橋作用,加快建設深(圳)中(山)通道、深(圳)茂(名)鐵路等重要交通設施,提高珠江西岸地區發展水平,促進東西兩岸協同發展。
完善城市群和城鎮發展體系
最佳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
——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廣州。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
——深圳。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建設重要節點城市。支持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城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化改革創新,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形成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具有競爭力的重要節點城市。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強化與中心城市的互動合作,帶動周邊特色城鎮發展,共同提升城市群發展質量。
發展特色城鎮。充分發揮珠三角九市特色城鎮數量多、體量大的優勢,培育一批具有特色優勢的魅力城鎮,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發展特色產業,傳承傳統文化,形成最佳化區域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建設智慧小鎮,開展智慧型技術套用試驗,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探索未來城市發展模式。加快推進特大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在降低行政成本和提升行政效率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特大鎮功能。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推動珠三角九市城鄉一體化發展,全面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和水平,建設具有嶺南特色的宜居城鄉。加強分類指導,合理劃定功能分區,最佳化空間布局,促進城鄉集約發展。提高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水平,因地制宜推進城市更新,改造城中村、合併小型村,加強配套設施建設,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輻射帶動泛珠三角區域發展
發揮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引領作用,統籌珠三角九市與粵東西北地區生產力布局,帶動周邊地區加快發展。構建以粵港澳大灣區為龍頭,以珠江-西江經濟帶為腹地,帶動中南、西南地區發展,輻射東南亞、南亞的重要經濟支撐帶。完善大灣區至
泛珠三角 區域其他省區的交通網路,深化區域合作,有序發展“飛地經濟”,促進泛珠三角區域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形成梯度發展、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的產業協作體系。依託沿海鐵路、高等級公路和重要港口,實現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峽西岸城市群和北部灣城市群聯動發展。依託高速鐵路、幹線鐵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深化大灣區與中南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的合作交流,加強大灣區對西南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
江門
領導小組 2018年8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 組長
韓正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主持召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討論審議有關檔案,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
韓正強調,要強化規劃引領,推動大灣區內各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補,提高區域發展協調性,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構建結構科學、集約高效的大灣區發展格局。要以讓老百姓得實惠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實施好港澳居民證件便利化、進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到內地創業就業、大幅降低粵港澳通信漫遊費用等政策措施。要積極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建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中央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香港建立中國科學院院屬研究機構,支持澳門建設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平台。要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新平台,構築
絲綢之路經濟帶 和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對接融匯的重要支撐區。
李希、
何立峰 出席會議,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崔世安 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以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肇慶 交通基建 超級工程 粵港澳大灣區水網密布,為銜接東西兩岸城市群,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珠江口相繼建設多個橋隧工程。
虎門大橋於1997年6月9日建成使用,是珠江獅子洋入海口首座建成使用的跨海大橋,銜接廣州市南沙區和東莞市虎門鎮,結束珠江兩岸不通大橋的歷史。大橋的建成使東莞、深圳以及粵東地區到珠海、中山江門粵西地區的交通無須繞道,公路行車裡程可縮短120多公里。
深圳灣大橋於2007年7月1日建成使用,為伶仃洋東岸側的跨海大橋,打通了珠三角往來香港最近的一條海灣通道,將深圳市南山區與香港連為一體,廣州與香港的公路距離因該橋建成通車縮短至100公里。
黃埔大橋於2008年12月16日建成使用,是位於珠江獅子洋西側的跨海大橋兼跨江大橋,連線廣州市黃埔區和番禺區,使珠江三角洲內陸東部地區至西岸的汽車跨江時間縮短至10分鐘。
廣深港高鐵獅子洋隧道是連線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海底高速鐵路隧道,位於珠江獅子洋底下,於2011年12月26日投入使用。廣州市至東莞虎門鎮的火車時間壓縮至15分鐘,至香港的火車時間縮短至48分鐘。
港珠澳大橋連線香港、珠海和澳門,是珠江伶仃洋入海口最南端的跨海大橋,全長55公里,於2018年10月24日建成使用,珠海、澳門至香港的公路行車時間縮短至半個多小時。
南沙大橋於2019年4月2日建成通車,位於珠江獅子洋入海口,是連線廣州市南沙區、番禺區和東莞市沙田鎮的跨海大橋,珠江東岸城市群中部至珠江西岸城市群中部的公路行車時間在虎門大橋基礎上再縮短半小時。
廣惠城際鐵路佛莞段珠江獅子洋隧道是珠江口第二條高速鐵路海底隧道,下穿獅子洋珠江與東江的匯入口,連線廣州市番禺區和東莞市區。預計2020年該隧道建成通車後,廣州市至東莞市、惠州市的火車時間將分別縮短至15分鐘和1小時。
深中大橋又名深中通道,是珠江伶仃洋入海口與獅子洋入海口之間的跨海大橋,連線深圳市與中山市。預計2024年該橋建成通車後,深圳市與中山市的公路行車時間將縮短至半小時左右,並實現珠江兩岸各相同緯度城市均有一座跨海大橋銜接。
相關資訊 2009年12月15日,
港珠澳大橋 工程開工建設;2017年7月7日,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截至2017年底,粵港澳大灣區高速公路里程已經超過4000公里,是全國高速公路網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核心區的路網密度已經超過紐約、東京、倫敦三大灣區;水運方面,基本形成了以西江幹線和珠江三角洲“三縱三橫三線”為骨架的江海直達、連通港澳的高等級航道網。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已經超過6000公里,位居全國的前列;同時,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上沿海港口和機場分布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沿海港口貨櫃吞吐量8000萬TEU(國際標準箱單位),民航旅客吞吐量超過2億人次,均位居全球灣區之首。
2018年4月,廣東省發改委啟動《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2020-2030年)》編制工作,未來粵港澳大灣區有望建成“一小時城軌交通圈”。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大橋正式開通並巡覽大橋。大橋於10月24日9時正式通車運營。
廣深港高鐵西九龍站 2019年8月12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的文化使命國際論壇”在澳門開幕。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德國、美國、葡萄牙、韓國、日本、新加坡、巴西等的60多位專家學者將圍繞大灣區的文化建設展開研討和交流。
重大意義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有利於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內涵,進一步密切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為港澳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內地發展提供更多機會,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有利於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為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提供支撐;有利於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新平台;有利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區域雙向開放,構築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接融匯的重要支撐區。
社會反響 2019年2月1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歡迎中央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指導性方向,並感謝中央在規劃綱要的編制過程中重視香港特區政府的意見。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發言人辦公室發布新聞稿表示,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公布表示熱烈歡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衷心感謝中央一直以來對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給予的重視、支持和指導,將通過認真學習規劃綱要的內容,推動落實好規劃綱要的工作。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強調,將攜手粵港澳三地共同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和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增進粵港澳三地民生福祉,成為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示範。
2019年2月19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題目是《抓住大機遇 建好大灣區》。
發展論壇 2017年3月30日由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正式成立組委會,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組委會 全面落實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指示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圍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展開全方位、多角度的推進工作與研究、調查、討論、交流等工作。
成立研究院 2017 年 6 月29日,由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廣東省港澳辦、廣東省社科院、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共同發起的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正式在廣州揭牌。
2017 年 9 月21日,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在深圳市羅湖區掛牌。
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由廣東省發展改革委、港澳辦、社科院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合作共建。在國際化背景下,根據灣區經濟發展規律,依託廣東省發改委、廣東省港澳辦、廣東省社科院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現有資源和各自優勢,以大灣區、自貿區、“一帶一路”等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政府部門、產業和企業、中介機構、金融機構、投資者、研究機構、媒體等為主要服務對象,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科學決策提供前瞻性的智力支撐與輿論支持。
2019年3月1日,由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與廣東省科學院合作共建的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研究院在廣州正式成立。戰略研究院將聚焦區域發展規劃、新舊動能轉換、生態文明等研究方向,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發展提供科學前瞻和諮詢建議。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研究院將布局國家高端科技智庫網路化新節點,聚焦科技政策與戰略研究、創新發展研究、區域發展規劃、新舊動能轉換、生態文明研究等方向,匯聚國內外優秀人才,建設開放合作的戰略與政策國際研究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