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區(灣仔)

灣仔區

灣仔一般指本詞條

灣仔(Wan chai)位於香港島北岸中央位置,是一個新舊並存的獨特社區,揉合舊傳統與新發展的精粹,亦是香港歷史最悠久和最富傳統文化特色的地區之一。

灣仔區:這個海濱小村,人口稀少,大部分是漁民,他們集中在洪聖古廟一帶作業,因該處可俯瞰整個港口。村民供奉的洪聖古廟,仍然屹立在皇后大道東原來的位置,但多年的填海工程已把海岸線推前了,密集的住宅與商業樓宇現環繞著洪聖古廟。

灣仔在一九二一年進行了首次大規模的填海工程,主要是為舒緩長期的住屋需求。在九年的填海工程中,共填得36.4公頃土地,由東面的銅鑼灣伸展至西面的軍器廠街。因填海而得的莊士敦道、馬師道、杜老誌道、史釗域道菲林明道,現已成為灣仔區熙來攘往的主要道路。

在一九五○年代,灣仔是個憩靜的居住地區。至一九七○年代,銅鑼灣至紅_的海底隧道落成,以及海旁的告士打道啟用之後,灣仔便成為連線香港與九龍的主要通道,也是貫通港島東部與西部的重要交通樞紐。

灣仔擁有多座世界級的著名商業大廈與摩天大樓,其中具代表性的有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中環廣場及時代廣場。同時,它亦保存了獨特的歷史建築物,著名的歷史古蹟和文物包括香港最古老的郵政局——灣仔舊郵政局(現已被列為法定古蹟),一個半世紀前見證海旁發展的洪聖古廟,以及供奉北帝銅像的北帝廟。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人口民族,經濟概況,風土人情,地方特產,山茶,莞香,蝴蝶,歷史事件,旅遊景點,北帝廟,金紫荊廣場,藍屋,

歷史沿革

灣仔這名字是小港灣的意思。 不過隨著城市的發展以及不停的移山填海,昔日小港灣早已不復見。 在英國人到來以前,灣仔已有人居住。 今日皇後大道東大王東西街「洪聖廟」附近一帶,就是他們居住的地方。未填海前灣仔時的海岸線亦在洪聖廟附近。
英國人到來以後,春園街(Spring Garden) 附近很快就開始發展。 相傳春園街一帶當年為某富商的住所和碼頭倉庫,“春園”即富商的居所。 春園此字實為誤譯,英語本來的意思是指花園內有一泉水(Spring), 該泉水可能就是今日大道東,合和中心旁邊的山澗。 至於春園街附近的利東街汕頭街廈門街等,則為儲存準備運到不同的口岸城市的貨品倉庫。

行政區劃

灣仔區包括灣仔銅鑼灣跑馬地大坑渣甸山灣仔峽

地理環境

灣仔位於香港島北岸中央位置,是一個新舊並存的獨特社區,揉合舊傳統與新發展的精粹,亦是香港歷史最悠久和最富傳統文化特色的地區之一。灣仔,原意為小灣畔,在150年前是港島北岸線的一個細小多沙的海灣,因為在地理上它是處於較低的位置,故又稱為下環。
黃泥涌水塘
位於港島灣仔區黃泥涌,與大潭北水塘緊緊相連。1899年建成,最初儲水量為3034萬加侖,後來採用板壁的辦法,儲水量再增至3399.4萬加侖。1914年,港府曾興築一個規模較小的水塘和兩個濾水池,以吸收柏架山東邊山麓澗水,利用引水管以供應筲箕灣一帶居民需求,每天可供水20萬加侖。1922年政府又增築一個水池,有一條3英寸徑的水喉,由黃泥涌水塘引水至淺水灣,每天可供水75萬加侖。後又增築一個水池,由大潭引水至赤柱,每天可供水10萬加侖。
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三月至五月中旬是春季,平均溫度是23°C,溫暖潮濕、毛雨有霧。五月下旬至九月中旬是夏季,溫度可高達33°C,炎熱潮濕間有驟雨,是颱風季節。秋季由九月下旬至十二月上旬,平均溫度是23°C,秋高氣爽、天朗氣清;溫度和濕度最為適宜。冬季始於十二月下旬至二月下旬,雖無雪,但寒冷及十分乾燥。而秋冬季節最適合到香港觀光。

人口民族

今天的灣仔全區面積約976公頃,居住人口約17萬。根據政府的人口普查,灣仔區是最多不同族裔人士居住的地方。在舊灣仔,有不少印巴藉人士,在跑馬地一帶,就有許多日本人。
灣仔區灣仔區

經濟概況

灣仔由一個細小的漁村,逐漸變成一個繁盛的商住中心。
今天的灣仔全區面積約976公頃,居住人口約17萬,而到灣仔區工作、購物及享用區內設施的人士則多達60萬。灣仔有極完善、又方便的公共運輸系統,包括地下鐵路、公共巴士小巴電車。如要渡海,在灣仔碼頭乘搭渡海小輪亦是理想的選擇。
銅鑼灣是全港三大鬧市口之一。摩天大廈鱗次櫛比,商店裡的各種商品琳琅滿目,寬闊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在銅鑼灣最適合於作為參照物的是崇光百貨店。崇光百貨店前電車行走的路為主幹道,靠近灣仔一方為軒尼詩道,靠近北角一方為怡和街,以這條路為界,新街與舊街真實地形成對比。
主幹道的海邊一側是新銅鑼灣,為百貨店與電影院的密集地區。特別是從街道中心的崇光百貨開始,到記利佐治街一帶都是百貨商店。從崇光通過記利佐治街,從最初的十字路口(大丸、松坂屋、電影院翡翠的十字路口)向海岸線一側的百德新街,這條街周末人相當多。從百德新街到告士打道,向左就是怡東酒店,它的旁邊就是世界貿易中心,42層建築的寫字樓1996年完成了改裝工程,G/F-4/F是購物中心,已經開業。
灣仔一帶街道也在不斷擴展,與軒尼詩道並行的駱克道謝斐道,直到銅鑼灣的西部的堅拿道東一帶,都是公認的好餐館集中地區。堅拿道東的東側波斯富街之間有一巨大的購物中心“時代廣場”,1995年利舞台廣場開業,形成新的人流。漂亮的餐館與商店的不斷增加,使這一帶充滿了活力。

風土人情

農曆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箇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曆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很少香港人在農曆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灣仔區灣仔區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曆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裡設宴,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曆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在香港過農曆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地方特產

山茶

山茶有紅白兩種。香港的白山茶花多是盆栽的,野生的很少,而且花也少。新界大帽山頂有野生的茶樹,生在三千尺的高處,花開得小而密,它們就是著名的雲霧茶。
紅山茶在香港除了園栽的以外,還有野生的。這是香港特產的野花之一,它們是灌木,可以高至二丈至四丈,花是大紅色的,盛開時每朵直徑有兩寸,正中有黃色的花蕊。那樣子雖然比不上雲南特產的雙瓣山茶那么富麗,但在香港卻已經是頗足觀賞的一種野生花木了。它們從十一月底開始先後開花,可以一直繼續至次年的三月。
野生的紅山茶在香港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一八四九年到香港來蒐集植物標本的艾利氏,就已經注意到這美麗的紅色花樹。他當時僅見到有三株,地點當在今日乾德道的上面。次年,更著名的植物學家張比翁氏來港,則說僅能找到兩棵。但是相隔百餘年之後,今日香港山上的野生紅山茶花已很普遍。在跑馬地的山上可以見得到,薄扶林道的兩旁也有。在山頂纜車站近旁的盧押道上,也有一棵很高大的,這幾天正開著滿樹的紅花。在舊鴨巴甸道的頂上更多,那裡差不多有五六十棵生在一起。這種花在香港也是受保護野生花木法令保護的,所以能夠愈長愈多了。這種紅山茶,一般通稱為“香港茶”。
紅山茶不僅花美麗,它的葉子也很可愛。山茶的葉子本是有蠟光的。紅山茶的新葉,像吊鐘花葉子一樣,映著日 光,能閃出許多美麗的顏色,從油綠、蔚藍,以至深紫。

莞香

香港雖說是購物天堂,集天下名品於一地,但真正土生土長於香港的特產並不多。稱得上特產的是這裡出產的一種香料,用本地香樹製成,這香木點燃後冒出的煙特別香,遠近聞名。有錢人家甚至普通百姓都願意買這種香,在逢年過節用以供奉祖先。當地人稱之為“莞香”。
據說連“香港”的地名都與此有關:早先,運往各地的莞香被堆放在碼頭上,散發出沖天的香氣,來往船隻上的人都能聞到,因而將這個港口命名為“香港”。

蝴蝶

蝴蝶是香港名產之一,香港出產的蝴蝶已有142種之多。香港蝴蝶最多的地方是蝴蝶谷、大學堂一帶。蝴蝶谷原在九龍荔枝角的背後,這是港九學生時常集體旅行野餐的地點,也是觀察、蒐集蝴蝶標本最理想的地方。

歷史事件

1842年,清政府與英國代表砵甸乍在南京長江上的英艦簽下《南京條約》,順理成章,砵甸乍被委任為香港首任港督,但不多久,在1844便由戴維斯接任。依據《南京條約》,英國正式占有香港。當時,市中心的大道命名為皇后大道。香港政府公布,以英國金銀貨幣,中國銀錠,西班牙及墨西哥銀元為香港的通用貨幣。
灣仔區灣仔區

旅遊景點

北帝廟

灣仔北帝廟是一座內有三個廳堂的廟宇,由灣仔坊眾於一八六三年集資建成,是灣仔區內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之一。而廟內供奉的主神為身高3米的北帝銅像,以及觀音、呂祖、龍母、三寶佛、華陀、太歲、財神及包公的神像。此外,廟裡還擺放著有130多年歷史的各式製品。
相傳北帝又名玄天上帝,是商朝(約三千年前)的一名王子。商朝末年,魔王橫行天下,生靈塗炭,元始天尊即命令玉帝派遣北帝統領十二天軍下凡討伐魔王。北帝成功打敗魔王,獲封為玄天上帝,北帝像腳踏龜與蟒,象徵邪不能勝正。
中國各地人民皆祀奉北帝,敬佩他英勇的行為。每逢北帝誕,即農曆三月三日,以及每年歲首及歲暮,均有眾多善信前往北帝廟參拜。

金紫荊廣場

金紫荊廣場是香港回歸中國的重要地標,為紀念香港主權移交而建,極具歷史意義。金紫荊廣場有一座由中央政府送贈香港的金紫荊銅雕,命為「永遠盛開的紫荊花」,寓意香港永遠繁榮昌盛,值得所有華人一看。廣場每日都會舉行升降旗儀式,由警務人員執行,屆時現場將播放國歌,燃起愛國之心。
金紫荊廣場金紫荊廣場

藍屋

灣仔藍屋與鄰近的黃屋與橙屋,皆是香港有特色的唐樓。藍屋現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樓高 4 層,因外牆被漆上鮮艷的藍色而命名。藍屋具 70 多年歷史的戰前樓宇,揉合中西建築風格特色,而其橫樑樓梯扶手等不少內部構件,仍依然保留著原先的木製結構,是香港少數餘下有露台建築的唐樓。2007 年,灣仔聖雅各福群會在藍屋地下的地鋪開設灣仔民間生活館,展出舊時灣仔民間的生活用品,見證著灣仔區的傳統文化、歷史及社區發展,展示港人過去的生活面貌。
灣仔區(灣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