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頂劇院

崗頂劇院

崗頂劇院(葡文名稱伯多祿五世劇院;另稱馬蛟戲院、崗頂波樓),是位於澳門崗頂前地的古老劇院,被認定為中國第一所西式劇院。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崗頂劇院
  • 地理位置:澳門崗頂前地
  • 開放時間:24小時
  • 景點級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別稱:馬蛟戲院、崗頂波樓
歷史,建築特色,著名事件,交通,

歷史

崗頂劇院在1860年由澳門的葡萄牙人集資興建,以紀念葡萄牙國王伯多祿五世。建成初期只建成主體部份,其後1873年再於入口正面加建柱廊、拱廊及新古典主義的三角楣。昔日為澳門葡萄牙人的大會堂和土生葡人聚會之地。除劇場外,建築內還設有舞廳、閱書樓和檯球室等,所以出現有崗頂波樓之稱。崗頂劇院已曾經多次維修,亦曾因白蟻蛀蝕問題而關閉近20年。1993年和2001年進行維修,現主體建築基本仍保存完整。
崗頂劇院崗頂劇院

建築特色

崗頂劇院大樓位於崗頂前地,建築長41.5米,寬22米,中式坡屋頂之屋脊高為12米,屋檐高為7.5米。崗頂前的路是用石仔鋪成的海浪圖案,據說每塊地磚均是由葡萄牙運來的。建築設計為新古典希臘復興風格,平面作縱向布局,圓形的觀眾席前後布置了前廳及舞台,兩側是可供休息的長廊,長廊上設有樓梯直達二樓觀眾席,此觀眾席為一月牙形,依靠樓下10條排列成弧線的柱子支撐著。 劇院正主面為一面寬15.7米的門廊,門廊頂端以三角形山花收結,其下則是由四組愛奧尼柱式倚柱組成的三個券洞,券洞寬約3米,而8條倚柱均長約6米,山花及柱子上裝飾較為簡單,令立面看起來更為雄偉、高聳。與正立面不同的是面向崗頂前地之側立面,其牆上連續開滿9個寬2.45米的落地大窗,進一步加強屋面水平感的同時也表現出一種渾厚的氣度。 建築整體粉刷以綠色,襯托墨綠色門窗及紅色屋頂在以黃色為主調的周圍環境既和諧共處又突顯個性。
崗頂劇院最為獨特的地方是劇場的兩側都有進行表演的舞台,一層的坐席則位於大廳的中央,這種布置能夠讓來到這裡的觀眾體驗到別樣的視聽感受,。這個劇院曾經是引領中國接受西方藝術的主要場所,它不但擁有中國最早的電影放映廳,也是著名的歌劇《蝴蝶夫人》舉行亞洲首演的地方。來到崗頂劇院除了欣賞一場場精彩的演出外,還能到舞廳、閱覽室、桌球室等娛樂場所去休閒放鬆。

著名事件

澳門這座城市擁有許多“中國第一”,而崗頂劇院就是其中的代表其中的一個“中國之一”。在1860年興建的崗頂劇院,令中國的土地上從此有放映電影場地,最架勢就是義大利的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的亞洲首演就在這裡舉行,不用說,當時場面墟冚,成為一時佳話。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劇院還曾為難民庇護所。

交通

起點: 港外碼頭
乘搭巴士28A 號,並在友誼馬路/ 行車天橋轉搭3號巴士至新馬路,再沿民玫署旁斜路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