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葡和好通商條約
- 簽約時間:1887年
- 簽約雙方:清政府與葡萄牙
- 又名:《中葡北京條約》
- 簽署地點:北京
- 雙方代表:清政府:孫毓汶,葡萄牙:羅沙
- 條約類型:不平等條約
《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或稱《中葡北京條約》),是指清政府與葡萄牙於1887年在北京簽署的不平等條約,已於1928年由國民政府宣布期滿。《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當中列...
《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當中列明:“由中國堅準葡國永駐管理澳門以及屬澳之地,與葡國治理他處無異”,此為澳門被葡萄牙占據的歷史轉折點。不過,條約中中國亦保留了...
1887年,清政府與葡萄牙籤訂了《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同意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門。但未經中國同意葡萄牙永不得將澳門讓與他國。1928年4月《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期滿後,...
1928年4月《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期滿後,國民政府於同年12月與葡萄牙重簽《中葡友好通商條約》,澳葡政府仍維持對澳門的占領和管理。...
另據光緒13年10月17日(1887年12月01日)簽訂之《中葡和好通商條約》 [1] ,清廷時稱葡萄牙為“大西洋國”,因此可將大西洋國視為清朝時期正式譯名。...
四、《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的影響第四節 民國建立前後的澳門一、中葡澳門劃界談判與交涉二、《中葡友好通商條約》三、葡萄牙對澳政策四、澳門與葡萄牙政治...
1887年,葡萄牙與中國清政府在北京簽訂不平等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迫使清政府允許葡萄牙“永駐管理澳門”,但該條約涉及的勘界問題經多次會談一直無法達成協定。1928...
1887年,葡萄牙誘逼清政府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侵占香山縣澳門地區。 [12] 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香山仿照西方設立學堂,將豐山書院改為豐山官立高等國小...
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與清朝政府簽訂《中葡會議草約》和《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租借澳門,這也成為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領地(以1553年算...
澳葡當局遂將經元善逮捕,囚禁於大炮台。澳門保皇會人士全力對他進行援救和保護。澳葡當局也想通過這樣的機會否定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條約》中有關“照向來辦法...
1887年之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早在明朝,葡萄牙人已開始在澳門進行貿易和修建洋房居住。於1583年,在澳門居留的葡萄牙人在未經明朝政府同意下,自行成立澳門議事會在葡萄牙...
在國內外發表論文多篇,其中包括中文論文《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國際法簡析》、《聯合國與人權的國際保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權觀》、《美洲人權法院引渡...
《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與澳門地位條款法學教育現今台港澳法學教育的若干問題附錄在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2008年會上的講話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2008年工作報告...
1849年,亞馬留封閉粵海關澳門關部行台、迫遷香山縣丞衙署離澳,澳門同知已無法實際管治澳門。1887年,中葡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清政府承認葡萄牙管理澳門。...
如果從葡萄牙人登上澳門半島算起,至今已有440多年,如果從1887年清廷與葡萄牙籤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算起,至今也已有百餘年。但是,正如聞一多先生在詩中寫道的:...
同年12月1日,由奕勖、孫毓汶為全權代表,同葡萄牙大使兼澳門總督羅沙簽署《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根據條約,清廷正式同意“葡國永駐管理澳門及屬澳之地”。...
《早期澳門史》出版於1832年,標誌著澳門主權被破壞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簽訂於1887年,龍思泰本人在治學之初,曾認為葡萄牙人擁有對澳門的最高權力。但通過對史實...
當年十二月一日,總理衙門大臣與葡方代表羅紗在北京簽下《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其中仍允許葡萄牙永駐和管理澳門以及屬澳之地。其中留有張之洞的意見,說:“等到界限...
三、《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葡萄牙成為澳門的管理者四、城市文化走向“畸形”結論:澳門文化“遞進重構”模式的特點與歷史意義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