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

《延安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已經延安市政府同意,延安市人民政府於2022年8月24日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安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
  • 頒布時間:2022年8月24日
  • 發布單位:延安市人民政府
全文,

全文

“十三五”時期,延安市認真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高,廣大人民民眾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明顯增強,對體育活動的需求日趨旺盛,體育事業的發展空間得到拓展,體育工作迎來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到43%,健康延安和體育強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與此同時,全民健身工作發展不平衡、公共體育設施供給不充分等問題依然存在。為促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民眾健身和健康需求,依據《陝西省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實施計畫。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的重要論述和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努力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堅持“發展體育經濟、服務全民健身”的工作思路,從娃娃抓起,在傳統項目上爭先進位,在新興項目上全覆蓋,讓健身成為一種全民生活習慣。發揮體育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綜合價值與多元功能,加快體育強市建設,為奮力譜寫延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出應有貢獻。
(二)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健身設施更加豐富,賽事活動更加經常,科學健身指導更加普及,能夠滿足不同人群、不同年齡段民眾多元化的體育健身需求,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到45%以上,縣(市、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社區15分鐘“健身圈”實現全覆蓋,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8名,帶動全市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30億元。
二、工作任務
(三)加強全民健身設施建設。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方便實用、服務民眾的原則,落實新發展理念,盤活城市空閒土地,用好公益性建設用地,支持以租賃方式供地,倡導土地複合利用,充分挖掘存量建設用地潛力,結合城市發展建設、老舊小區改造、鄉村振興、綜合治理等,按照補短板工程實施方案建設一批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小型體育綜合體)、公共體育場標準田徑跑道和標準足球場地、社會足球場、健身步道以及戶外運動公共服務設施,繼續實施城市社區工程、鎮村器材配送工程,提高民眾身邊健身器材覆蓋率。加強對新建小區全民健身設施建設的監督驗收和建成場地設施的管理,督促縣(市、區)落實對農村器材場地的維護和管理。落實國家公共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政策要求,完善監督檢查政策。鼓勵免費、低收費開放場館承接學校、企事業單位、體育俱樂部的各種活動。結合實際研究出台政策,支持學校、企事業單位場館設施通過多種形式為民眾免費、低收費開放,提高場地設施利用率。繼續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縣級達到“七個一”、鎮級達到“三個一”、村級達到“三個一”公共體育設施配置標準(見附屬檔案1)。各縣(市、區)要細化各自補短板行動方案,認真實施全民健身設施建設補短板五年行動計畫,按照“十四五”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程任務要求(見附屬檔案2),逐年完成銷號。〔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水務局、市林業局、市體育局、各縣(市、區)政府〕〔以下各項任務均需各縣(市、區)政府承擔,不再列出〕
(四)豐富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要以桌球、籃球、排球、足球、門球、廣場舞、健身操、太極拳等傳統項目為重點,倡導在機關、企業、校園、社區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全民健身活動。舉辦全市首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時間跨度拉長到半年至一年,一個月進行1—2項比賽,把一些傳統優勢項目放在相應的縣(市、區)比賽,先開展一些參與度高、覆蓋面廣的項目,不刻意追求成績,重在全民參與,以此拉動縣區體育經濟和全民健身發展。支持開展山地戶外、水上運動等民眾喜愛的休閒健身活動,挖掘保護傳統民俗、民間運動項目,不斷豐富賽事活動的內容內涵。落實國家後冬奧時代冬季運動項目可持續發展理念,推動我市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文化和旅遊局)
(五)提高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水平。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健身指導服務,提高民眾科學健身素養,提升健康水平。發揮市、縣(市、區)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站)作用,健全監測體系建設,積極推行《國民體質監測工作規定》和《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建立體質監測資料庫,加強數據分析和運用,及時調整完善相關措施,免費為民眾進行體質監測和健康諮詢,傳播科學健身方法。全面推廣《國家體育鍛鍊標準》,開展達標測試活動。多渠道開展科學健身知識和理念宣傳,開展體育健康行“五進”活動(進機關、進社區、進鎮村、進學校、進企業),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傳授健身技能、發放健身書籍。依託線上平台,開展科學健身講座,指導民眾進行居家健身。通過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廣大民眾建立科學健身理念、掌握正確的健身方法。強化與衛生健康等部門協同,加強體衛融合發展的具體領域、具體項目研究,做好社會體育指導員和社區醫生雙向技能培訓,試點開展社區醫療衛生機構設立科學健身門診,落實推廣常見慢性病運動干預項目和方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不斷引導廣大民眾樹立科學健身理念,掌握正確的健身方法。(責任單位:市衛健委、市體育局)
(六)推進特殊人群體育協調發展。加強對特殊人群健身健康的關注,切實解決健身實際難題。新建設的公共體育設施應當保障特殊人群需要,完善公共體育設施對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的優惠政策。以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基礎,深化體教融合,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作用,加強學生基礎體能,幫助學生熟練掌握1-2項運動技能,保障學生每天校內和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要求,紮實推進青少年體育“健康包”工程,針對青少年近視、肥胖等問題進行體育干預。加強老年人體育工作,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老年人體育活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統籌規劃建設公益性老年健身體育設施,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社區體育設施的功能銜接,為老年人提供體質測定、慢性病防治、運動營養、科學健身指導等方面的服務。保障殘疾人群的健身需求,完善殘疾人群體育設施的無障礙環境,加大殘疾人群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和志願者培訓力度,舉辦市殘疾人運動會,開展小型多樣、方便殘疾人群參與的殘健融合的全民健身活動,鼓勵殘疾人群“走出家門、平等參與、快樂健身、幸福生活”。加強職工體育健身活動,通過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建設購置健身場地設施,建立健身組織,開展經常性健身活動,滿足職工健身需求。倡導其他企業發揮作用,結合自身行業特點,開展經常性健身活動,不斷提高員工健康水平。(責任單位:市總工會、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殘聯)
(七)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放寬視野,跳出體育看體育,把體育放到時代大背景下、放在全市工作的大盤子中去審慎、去思考,樹立“大體育”的觀念,明確體育不只是體育部門一家的事,要從體育單純依賴政府財政投資的思維模式中走出來,把體育當成一種產業,發動全社會力量辦體育。把體育經濟作為三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提高體育經濟在三產中的比重,推動體育與旅遊、文化、文物、休閒、康養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推出體育旅遊精品線路,以體育促旅遊、促文化、促文物、促休閒、促康養,提高體育綜合收入,以體育經濟為龍頭帶動其它產業發展。充分利用新建體育場館優勢,加大向上爭取力度,把延安作為國家隊、省隊的訓練和比賽基地,提高延安在體育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發揮大型賽事活動的帶動、引領作用和聚集、號召效應,積極申辦中省大型賽事和極具品牌影響力的商業賽事,努力培育地方特色賽事,全力打造志丹少年足球隊,儘快實現“一月一賽事、一縣一品牌”,不斷強化重大賽事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積極發揮協會、俱樂部的作用,開展體育培訓,承辦專業賽事。體育場館要發展體育經濟,舉辦賽事活動,增加自身收入,面向社會開放,服務全民健身,惠及廣大百姓,有效解決場館閒置和運轉困難問題,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推動體育與社會經濟發展互動融合,以競賽表演為突破口,加快推進體育服務業現代化。大力培育市場主體,推動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最佳化營商環境,鼓勵創辦體育企業。擴大體育消費,打造體育消費市場,培育體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滿足民眾體育消費需求。鼓勵通過市場化運作、政府補貼等形式,實施全民健身惠民補貼,吸引更多民眾參與全民健身。(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
(八)營造全民健身濃厚氛圍。加強全民健身工作的宣傳,弘揚延安紅色體育精神,形成宣傳全民健身的合力,激發民眾參與全民健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全民參與健身的濃厚氛圍。加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關於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國務院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陝西省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陝西省全民健身條例》等政策法規的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對照“十四五”全民健身示範縣評價新標準,繼續開展創建工作,調動激發縣(市、區)政府抓全民健身工作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延安傳統體育項目優勢,積極開展國際、國內賽事交流活動,讓延安傳統體育項目實現“走出去”。(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體育局)
三、保障措施
(九)積極發揮各級領導機構作用。進一步強化黨對全民健身工作的領導,發揮各級人民政府全民健身工作議事協調機構作用,加強對制約全民健身工作的重難點問題研究,督促縣(市、區)、市級有關部門貫徹會議的決策部署和全民健身工作有關政策的推動落實,開展評估和報告工作。各級全民健身工作議事協調機構的成員單位,要落實國家關於全民健身的政策措施,在職責範圍內全力保障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對在全民健身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民健身良好工作局面。(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市委文明辦、市人社局、市體育局)
(十)保障全民健身經費投入。市、縣(市、區)政府繼續將全民健身事業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健身設施建設、民眾賽事活動、組織體系建設、健身指導宣傳等經費需要。相關部門加強對“三納入”(即納入政府工作報告、納入財政預算、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情況的檢查,特別是經費納入情況的檢查監督,確保全民健身事業經費投入到位。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體育場地設施,支持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和民眾健身消費。(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體育局)
(十一)落實全民健身安全措施。落實公共體育設施的監督職責,突出公共體育設施管理單位的安全主體責任,認真貫徹落實中省關於全民健身工作的安全管理要求,加強對公共體育設施和高危項目的安全管理,定期開展設施設備的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督促所有健身場所配備急救設備和具備急救技能的人員。加強賽事活動安全管理,按照“誰舉辦、誰負責、誰編制”的要求,重點落實好路跑賽事風險評估工作,嚴格執行特殊情況熔斷機制,並制定可行的應急預案,確保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培訓,開展安全檢查,壓緊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統籌做好賽事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衛健委、市市場監管局)
(十二)推廣健身服務智慧型套用。積極發揮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台作用,推動健身服務智慧型化建設,將全市公共體育場館、全民健身場所、體育社會組織、體育指導員及健身指導、體質監測、賽事活動等各類資源納入健身服務平台,積極開展線上場地預約租賃、活動宣傳報名、健身培訓指導、互動交流等個性化服務。(責任單位:市體育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