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一般指本詞條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簡稱伯克利,坐落美國舊金山灣區伯克利市,是公立研究型大學,被譽為“公立常春藤”,是美國大學協會成員,全球大學校長論壇成員,入選英國政府“高潛力人才簽證計畫”。

在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位列第10名。在2023年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位列第4名。截止至2021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產生了110位諾貝爾獎得主,數量位居世界第三。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創立時期,崛起時期,歷任校長,辦學實力,行政管理,辦學理念,學生學制,院系設定,研究聲譽,聲譽概況,總體排名,學科排名,學術資源,科研成果,文化傳統,校訓,校徽,校歌,競技,校園環境,知名校友,

歷史沿革

創立時期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所在的土地是1866年由私立的加利福尼亞學院(College of California)所買下的,但由於當年資金短缺,學院和州立的“農業、礦業和機械工藝學院”合併,並於1868年3月23日在加州奧克蘭市成立了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該大學也是加利福尼亞州第一所全日程的公立大學。學校於1869年9月開始招生,當時全校共有10個教職員工與40名學生。1873年,學校搬遷至奧克蘭附近的新地址,而作為加州大學理事的Frederick H. Billings提議,為了紀念18世紀的哲學家喬治·貝克萊(George Berkeley),在學校名字中加入“Berkeley”(伯克利市的命名也是為了紀念這位偉人)。因此,最初的加利福尼亞大學也等價於“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註:“分校”是歷史上遺留的翻譯誤區,現今加州大學的一個“分校”等價於一所獨立的大學)。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1870年,學校創立者Henry Durant任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第一任主席(President)。1873年,當北樓(North Hall)和南樓(South Hall)完工後,學校正式遷入位於伯克利市的新址,新校區的第一屆學生共有167名男性和222名女性學生組成。從1891年開始,加州富翁菲比·阿珀斯·赫斯特(Phoebe Apperson Hearst)女士不斷地向伯克利進行捐贈,這使學校能夠大量開展新的學科,添置新的教學設施。1905年,學校在伯克利東北部的薩克拉門托附近設立“學校農場”(University Farm),之後從伯克利獨立,成為加州大學另一個校區——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
20世紀30年代,美國教育委員會向2000名著名學者進行調查,結果伯克利以其“傑出的”和“適宜的”的學科建設而躋身美國一流學府之列,這是美國200餘年來公立大學向東部常春藤大學發出的首次挑戰。1942年,美國教育委員會評定伯克利所擁有的美國頂尖院係數量躍升為全美第二,僅次於哈佛大學

崛起時期

從1952年開始,加州大學開始以一個大學行政系統的身份從伯克利的校園分離、“主席(President)”與“校長(Chancellor)”分離。加州大學現今僅僅是作為一個加州政府對公立大學的管理機構,設有主席等職務,管理所有加州大學系統內的10所大學(校區)。每個加州大學的校區都擁有極大的自主管理權,並設有自己的校長。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言論自由運動
20世紀60年代,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越南戰爭期間由於其學生對於美國政府的抗議而變得全球知名。而1964年在伯克利發起的“言論自由運動(Free Speech Movement)”更是改變了幾代人對政治和道德的看法,伯克利成為了當時美國社會變革的策源地之一。後來為了紀念此次運動,伯克利校園內還建立了“言論自由運動咖啡廳(Free Speech Movement Cafe)”。
同一時期,隨著自由主義、反抗精神在伯克利興起,嬉皮士文化(Hippies)在此孕育;而體現反抗精神的代表電影《畢業生》(The Graduate)也以伯克利為背景拍攝,並獲得1968年金球獎最佳影片、第4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其電影主題歌寂靜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和《斯卡堡集市》(Scarborough Fair)廣為傳唱。值得注意的是,以特立獨行著稱的知名華人女作家張愛玲也於這一時期在伯克利從事學術研究(1969年-1971年)。
學術方面,20世紀前、中期開啟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等學科研究的黃金時代,從那時起伯克利一躍成為世界學術研究的最重要中心之一。
華裔數學大師、二十世紀微分幾何奠基人陳省身從1960年起一直擔任伯克利的數學教授,使得伯克利成為世界微分幾何研究中心之一,而著名華裔數學家、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也在1971年在伯克利獲得數學博士學位(師從陳省身)。1981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應陳省身、艾沙道爾·辛格、開爾文·摩爾等人的申請,在伯克利成立了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陳省身教授擔任研究所首任主任,而數學所的主樓也被命名為“陳省身樓(Shiing-Shen Chern Hall)”。
20世紀前期,伯克利物理學教授、核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在伯克利成立了“奧本海默理論物理學中心”,吸引了大批頂尖理論物理學家、研究人員,形成“伯克利物理學派”,使得伯克利成為世界理論物理學研究中心之一,後來該研究中心更名為“伯克利理論物理學中心”(Berkeley Center for Theoretical Physics)。1942年,奧本海默被任命為美國核子彈研發計畫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roject)的首席科學家,領導曼哈頓計畫的各個科學部門,而眾多伯克利的物理學家也在曼哈頓計畫中做出了卓越貢獻,包括後來的“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標誌
同一時期,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歐內斯特·勞倫斯(Ernest O. Lawrence)於1931年在伯克利校園後山建立“加州大學放射實驗室(Radiation Labora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最初主要用於物理學中的粒子回旋加速研究,勞倫斯也於1932年在此發明回旋加速器(Cyclotron),並於193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放射實驗室建立後,伯克利迎來了大批頂尖實驗物理學家和研究人員,包括後來著名華裔物理學家、美國物理協會第一位女性會長、素有“中國居里夫人”之稱的吳健雄(她於1940年取得伯克利物理學博士學位,後通過實驗驗證了李政道、楊振寧的“弱作用下宇稱不守恆”假說,使得後者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藉由勞倫斯教授發明的回旋加速器,在伯克利的研究學者發現了許多重於92號化學元素鈾的元素,包括93號到106號所有14種化學元素(以及43號元素鎝和85號元素砹)。其中,97號(Berkelium)和98號鐦(Californium)就是以伯克利和加州的名字來命名的,而103號鐒(Lawrencium)和106號釒喜(Seaborgium)則是分別以歐內斯特·勞倫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伯克利校長格倫·西奧多·西博格(Glenn T. Seaborg)的名字來命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放射實驗室承包了“曼哈頓計畫”的部分任務,此後該實驗室逐步成為了美國最重要的科學研究所之一。1971年,為紀念勞倫斯,放射實驗室正式更名為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隸屬於美國能源部、由加州大學負責具體運行。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勞倫斯實驗室夜景
在美國科學界,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相當於“卓越”(Excellence)的同義詞,截止2016年,與該實驗室相關的13個科學家/組織曾獲得諾貝爾獎、70位科學家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13位科學家獲得了科研領域國家最高終身成就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8位工程師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3位科學家被選入醫學研究所。此外,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還培養了數千名大學理科和工程專業的學生,他們推動著全美國和世界各地的技術革新。前美國能源部部長、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就曾在2004-2008年擔任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主任,同時兼任伯克利物理學教授,而1976年他也從伯克利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工程學方面,伯克利一直與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並駕齊驅,處於美國工程科學領域的最前沿。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長子漢斯·愛因斯坦從1947年起一直擔任伯克利水利工程學教授,並且還是水利工程學領域的權威——為了紀念他的卓越貢獻,美國土木工程師協會還專門設立了“漢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Hans Albert Einstein Award)”。世界著名華裔結構工程學家、預應力之父林同炎也畢業於伯克利,之後還擔任伯克利的工程學教授,為了紀念他,伯克利還成立了林同炎實驗室。而被譽為“非線性電路理論之父”、“細胞式類神經網路之父”的著名華裔工程學家蔡少棠從1971年起也一直擔任伯克利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其大女兒蔡美兒就是著名的“虎媽”。
2023年6月,據Berkeley News報導,加州大學校董會投票決定成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數據科學與社會學院(簡稱CDSS),這是該校50多年來成立的首個新學院。

歷任校長

校長的職位在1952年加利福尼亞大學重新組織和擴張時創設;自此共有12名校長(Chancellor):
Clark Kerr(1952-1958)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薩瑟塔 (Sather Tower)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 Glenn T. Seaborg(1958-1961)
Edward W. Strong(1961-1965)
Martin E. Meyerson(1965,代理)
Roger W. Heyns(1965-1971)
Albert H. Bowker(1971-1980)
Ira Michael Heyman(1980-1990)
田長霖(1990-1997)(祖籍中國武漢市黃陂區,著名華裔科學家)
Robert M. Berdahl(1997-2004)
Robert J. Birgeneau(2004-2013)
Nicholas B. Dirks(2013-2017)
卡洛·克里斯特 Carol Christ(2017至今)

辦學實力

行政管理

加利福尼亞大學系統實行的是三級分層管理體制
(1)加利福尼亞大學評議會(the Board of Regents)(第一級管理)
加州大學系統最高權力機構稱為“加州大學評議會(the Board of Regents)”,包括:
-職務成員。其所任職務期限即為評議會成員任期,共七人,分別為:州長、副州長、議會發言人、公共教育監督官、校友會主席、校友會副主席、加州大學系統主席。
-指定成員。由州長徵詢顧問委員會決定成員人選,共18人,各任期十二年。學生代表由評議會指定一人,全權參與,任期一年。教師代表由學術委員會正、副主席擔任,無表決權,可參與一切討論和決策。
評議會的主要職責:制定和裁決涉及大學教育方向、重大的設施性建築和改革之類的決策;接受州財政撥款和各項公私贈予,監督大學的財政支出與實施;任命和指定加州大學系統的主席(President)、各校區的校長(Chancellor)、各機構的主管負責人,監督大學行政方面的管理和實施等等。法律規定:“加州大學評議會對加州大學有充分的組織和管理的權力,只有在這種立法條規的控制下才能對在規定範圍內使用大學的捐贈提供必要的保證和維護大學的資產。由此可見,加州大學評議會的主要權力在於對大學財政支出的監督和控制上,這是公立大學在美國社會中必須採取的措施。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伯克利最古老的建築:South Hall(南樓)
加州大學評議會的管理稱為第一級管理,上對州議會與州政府負責,下對九個分校施行統一管理,實際行政職權屬於加州大學系統主席(President),由主席指定副主席(Vice President)人選,並分別組成各自的辦公室,行使日常行政職能。現共有六個副主席分別主司學術、商業財政、農業和自然資源、大學和對外關係、保健和醫療服務發展。分校這一層次的管理稱為第二級管理層次。在這一層次上,管理事務更為具體,直接關係到教學安排和學生培養以及科研活動。
(2)各個加州大學校區的管理(第二級管理)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實行的是校長(Chancellor)和副校長(Vice Chancellor)分級負責制。分校校長由加州大學評議會任命,副校長經過多層次的嚴格考核、評選,由分校校長任命。另設教務長(Provost),也是校級管理人員。校級管理人員之下設各職能辦公室。各院系設院長、系主任。
校長、副校長的具體職責:校長總理一切校務行政和教學科研管理,下設校長助理兩名,分別負責人事和法律事務。副校長分工負責,實施橫向管理。現共有副校長七名,其中:一名副校長兼任教務長,協助校長總司一切;一名副校長總司商業和行政事務,下設三名副校長助理,九名(執行)主任分別負責:人力資源;公共安全和交通服務;社區關係;體育運動和娛樂活動;大學生健康服務;行政計畫內部審計;環境健康和安全;貪污舞弊監督。一名副校長總司資金項目,下設一名副校長助理,四名(執行)主任分別負責:建設和檢查服務;設計和項目管理;預算;環境計畫。一名副校長總司學術研究,下設一名副校長助理,主管信息系統和技術。一名副校長總司資源計畫和預算,下設五名(執行)主任分別負責:預算;信息系統;財政和管理分析;規劃和分析;空間管理和資金項目。一名副校長總司本科生事務,下設兩名副校長助理分別負責招生和大學生生活教育。另有一名執行主任負責學生食宿。一名副校長總司大學關係,下設一名副校長助理,四名(執行)主任分別負責:發展項目和服務;學生活動;預算和行政;加州大學校友會。其它職能辦公室:伯克利分校各行政與教學職能部門是一個很大的攤子,除上述部門設定外,還有一些職能辦公室分別負責以下事務:繼續教育;職業和研究生服務;環境健康和安全;國際合作;財政支援;留學生和外國學者服務;大學健康服務;婦女資源;註冊和警務監督等等。
(3)院系的管理(第三級管理)
加州大學各個校區(分校)的第三層次諸如學院、學校、研究所、中心、實驗室均設院長、主任等實施管理,他們擁有對一切行政事務的最後裁決權。院系之下又分系科,設系主任,跨系科組織負責人,新學科協調人。分校現有院長(Dean)16名,分別負責文理學院;商學院;化學學院;教育研究院;工學院;環境設計學院;研究生部信息管理和系統學院;國際和地域研究中心;新聞研究院;法學院;自然資源學院;眼科學院;公共保健學院;公共政策學院;社會福利學院。

辦學理念

(1)學校多元文化的發展歷程
如果說美國形成史是一部由東向西不斷開發的歷史,那么,伯克利就是美國“西部大開發”中的“智力開發”基地。這所公立大學與私立的史丹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共同支撐起與美國東部常春藤大學相比肩的西部學術脊樑。
作為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創始校區,伯克利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所。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成功的原因:曾任伯克利校長的華裔科學家田長霖認為:天時、地利、人和是該校成功的外在條件;堅持學術本位,充分尊重教授會決定的學術方針是它成功的關鍵。伯克利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頂尖學府,其根本原因有兩點:〈1〉一是目光遠大。在建校之初,校方在伯克利的發展目標上就達成了共識--採取兼收並蓄、自由開放的方針,容天下賢士於一堂,從而把大學建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沿著這一思路,伯克利開創不久便在文理農工等學科上,瞄準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緊緊追趕,大力發展。一份辛勞一份收穫。伯克利在19世紀80年代初以其初具規模的學科設定和嶄新的綜合性大學形象屹立於美國高等學府之林。〈2〉二是重視人才。在加速發展各學科的同時,伯克利還竭盡全力延攬各路人才。通過高薪聘請的手段,輔之以優良的工作環境與自由開放的學術氣氛,再加上加州西海岸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伯克利從美國東北部的學術重鎮羅致了大批名牌教授和著名學者,使得伯克利的師資隊伍在較短時間裡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和發展。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校園全景
伯克利以多元文化著稱。1990年2月15日,加州大學董事會任命華裔教授田長霖為伯克利校長——這是全美著名大學的第一位華裔校長。他治校的第一個方向就是“致力維持伯克利加大在師資和學術上的傑出地位”,堅持“多元而卓越”的治校理念。在其任內,加大伯克利吸引了全國最有才華也最多樣的學生。同時“伯克利加大想要的頂尖人才,80%都爭取到了”。
伯克利本科生與研究生教育並重。長期以來,該校的研究生院在全美高校中保持最大規模,其研究生與博士後人數占全校學生總數的1/3。作為合格的高層次專家學者,他們源源不斷地奔向美國社會的各個工作崗位,為美國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
(2)影響個人,改變世界
伯克利傳播的理念是一個人一個人地影響,直至改變整個世界,每天伯克利都有學生去窮學校支教。這個傳統歷史悠久。伯克利的理念就是幫助需要幫助的,從而把自己變得更強大。伯克利有三個宗旨:教育本科生,贊助研究項目,回饋大眾。學校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公共服務。學校有一棟樓是學生學習中心,大三、大四的學生會到這裡來做助教,給低年級的學弟學妹答疑解惑。每個宿舍樓都有小型學習幫助機構。伯克利是美國最有回饋心的大學,致力於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超過一半的學生都志願在公益社團中服務。
(3)自治傳統
加州大學素以學術自由和學生自治著稱。在加州大學伯克利,沒有來自保守傳統的約束,沒有不可逾越的清規戒律,在這片自由的土地上你可以天馬行空,放開思維暢想,自由探索未知世界,在這裡你的思想永遠會得到尊重,即使別人並不同意你的觀點。正是這種緣自西部開發的自由思想在伯克利加州大學孕育了無數的新思想和偉大的發現。伯克利分校堅持學術民主,不搞論資排輩,不用名人、權威壓人。學校要求新教師不與著名教授合作搞科研、寫論文,鼓勵年輕教師自己去開創新領域。這種做法是鼓勵競爭,促使學術研究領域充滿勃勃生機的明智之舉。伯克利充分發揮教授會的力量。美國高等教育界有句老話,“教授就是大學”,在伯克利,教授是決定教育方向,參與決策,推動教育政策實施的“主要力量”,教授會在學校決策和管理中擁有相當大的權利。
加州大學歷任校長都鼓勵學生自立自治。校長斯普勞爾就曾是學生運動積極分子,在其任期內更是大力提倡學生和教員自治。在惠勒施政時期,發動了學生自行管理的“高年級學生作用”活動,就是讓高年級學生自行組織學生會,帶動和領導低年級學生,使學生的學習、課餘活動以及學生的交往由學生自己去主持。這樣,一方面使學生在大學就得到組織管理的鍛鍊,有了適應社會的能力;另一方面減輕了教師管理的任務,使教師可以專注於教學,而不致於由於管理學生而分心。惠勒發動的運動也並非無水之源。加州大學1887年就成立了學生自治團體,但那時的學生自治會僅限於組織學生之間的交往,對諸如學習、教務之類的事是不過問的,活動的開展也是時斷時續,有時甚至是名存實亡。惠勒因勢利導,有力的利用這一組織,使其活動得到充分的開展,作用和影響日益擴大。形成了加州大學的三大組織之一。學生以自治會的形式參與到了學校的管理,一方面符合學術自治的原則,另一方面有利於學校保持常新的局面,而不是逐步趨於保守,落後於時代。
正是由於自由的傳統,伯克利才能夠保持常新和不斷進取的精神。在自由主義的薰陶下,伯克利新學科的建設一直處於時代前列,學校也非常注意對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的研究,例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文理學院是全國最先幾所設立男同性戀、女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研究學科的大學,並從而在此領域取得了領先地位。

學生學制

(1)本科教育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本科項目是四年、全日制的,非常強調藝術與科學方面的培養。大一新生的入學競爭非常激烈,但有很多學生通過轉學在大二大三時進入到伯克利就讀。伯克利最受歡迎的專業有: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政治科學、分子細胞生物學、環境科學以及經濟學等。
本科生完成學業的要求主要來自四個方面:加州大學系統、伯克利校區、相應的學院以及專業開設的系所。這些要求包括:Entry-level的英文寫作(必須滿足SATACT的最低分數要求),完成“美國歷史及機構(American History and Institutions)”以及“美國文化的廣度(American Cultures Breadth)”課程,然後達到相應學院及專業的課程學分要求。本科生的期末考試一般為3個小時,在秋季學期的12月中旬或者春季學期的五月中旬。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分數體系是:letter grades,也就是按照A,B,C,D,F五個等級來給出每門課程的成績。A=4.0,B=3.0,C=2.0,D=1.0,F=Fail,也就是掛科,需要進行補考。此外,每個等級有+號就上浮0.3個績點(比如B+=3.3),-號就減去0.3個績點(比如A-=3.7),最高只有4.0,也就是說A+也是4.0。不同的專業對於畢業的學分績點有不同的要求,學術表現最好的學生在畢業的時候會獲得榮譽畢業生稱號。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伯克利-舊金山
(2)研究生教育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提供非常廣泛的研究生項目,很多都是本科相應專業的拓展和延伸。研究生學位包括:Master’sof Art文學碩士,Master’s of Science理學碩士,Master’s of Fine Art美術碩士,Ph.D博士學位,以及一些特殊的研究生學位,如Juris Doctor法學博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碩士等。2012年,該校共授予887個博士學位,2506個碩士學位。申請進入各研究生項目是獨立的,學院和系所有獨立的錄取招生權利。2010年美國國家科研理事會將伯克利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排名全美頂級;2015-16年伯克利主要文理研究生項目幾乎全部位列全美前5。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院系設定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傳統的多學科綜合為主,以新興學科專業學院為輔。全校共有14個學院,涵蓋170個系所。14個學院中:“Colleges”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而“Schools”只有研究生,唯一的例外是商學院。伯克利共提供106個本科學位項目,88個碩士研究生項目,97個學術型的博士研究生項目,以及31個職業導向的研究生項目。
(1)文理學院
文理學院是西方教育體制中一種傳統的分學科綜合教育組織,以係為主幹,伯克利的文理學院是14個學院中最大的,學生人數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學院,它共有6個學部,46個系。文理學院的許多系都提供輔修學位,以下是詳細列表。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伯克利分校文理學院
生命科學部:生物學系、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系、生化和分子生物學系、細胞和發育生物學系、遺傳學系、免疫學系、細胞核生物學系和生理學系
人文科學部:藝術史系、藝術實踐系、古典藝術系、比較文學系、戲劇藝術系、東亞語言系、英語系、法語系、德語系、義大利研究系、音樂系、近東研究系、哲學系、修辭系、斯堪的那語系、斯拉夫語言文學系、南亞東南亞研究系以及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系
物理科學部:物理學系、天文學系、地質地理系、數學系和統計學系
社會科學部美洲黑人研究系、人類學系、民主學系、經濟學系、民族學研究系、地理系、歷史學系、語言學系、政治學系、心理學系、社會學系和女性學系
跨學科和本科生教育部:能源和資源小組、美國研究項目、認知研究項目、創造性寫作項目、環境科學項目、交叉學科研究項目、法律制度研究項目、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研究項目、大眾傳播研究項目、宗教研究項目、亞洲研究項目、發展研究項目、拉丁美洲研究項目、中東研究項目、和平和衝突研究項目、工業社會的政治經濟研究項目、國防教育研究項目等等
(2)商學院
哈斯商學院(Haas School of Business)成立於1898年,它的前身是商業學院(College of Commerce),其成立的宗旨是為了服務太平洋沿岸的商務活動,所以學院從成立起就很重視對亞洲其他國家的研究和交往。1989年,商業學院被改名為哈斯商學院,是以沃爾特·哈斯(伯克利校友、李維斯公司前董事長)來命名的。依託加州的強大財政支持和西海岸的優秀商業環境,再加上舊金山的亞太商貿樞紐地位,哈斯商學院已經成為美國最頂尖的商學院之一,它在金融,國際商務,非贏利機構管理,創業等方面頗具特色。在2016年的US News全美最佳商學院排名中,哈斯商學院高居全美第七,兼職MBA(Part-time)項目更是位列全美第一。此外,哈斯商學院的金融工程碩士(MFE)項目更是被譽為全美最好的金融工程項目之一。
商學院提供本科生項目和研究生項目。研究生項目包括:MFE(金融工程碩士項目);Full-time MBA(全職工商管理碩士項目);Weekend&Evening MBA(兼職MBA項目);JD/MBA(法律博士和工商管理碩士雙學位項目);MBA/MPH.(工商管理碩士與公共衛生雙學位項目);MBA/MA(工商管理碩士和亞洲研究雙學位項目)E.M.B.A(在職的MBA)和管理學的PH.D博士項目。提供本科商業管理教育,稱為UGBA:Undergraduate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哈斯商學院外觀
(3)化學學院
下設3個系,化學、化學工程和化學生物。提供3個理學學士(Bachelor of Science)學位:化學,化學工程,化學生物;以及1個文學學士學位(Bachelor of Arts):化學。(註:文學學士學位相應的會要求一些人文社科類的課程,而理學學士學位的課程更專業化)
(4)教育研究院
提供認知和發展教育;語言文學文化教育;政策、組織、衡量和評價等研究領域。提供本科輔修項目。
(5)工程學院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學院被譽為世界頂尖工程師的搖籃,由於毗鄰矽谷,眾多畢業生在畢業後都進入了頂尖的科技公司,如微軟谷歌蘋果等。伯克利的工學院一直以來都與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一起位列全美前三。工程學院下設生物工程系、土木工程與環境工程系、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產業工程與運籌管理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機械工程系以及核工程系。七個系所提供八個相應的本科工程學項目。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工學院一角
提供理學學士學位,專業包括:土木與環境工程,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工程科學,產業工程與運籌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核工程等。此外,工學院還提供豐富的主修、輔修制度,學生可以根據興趣及各人能力進行拓展。
(6)環境設計學院
下設建築系、城市和區域規劃系和景觀建築系。提供文學學士學位,專業包括:建築學、城市設計、景觀設計與環境規劃、可持續環境設計等。提供本科輔修項目。
(7)新聞學院
提供法律項目、亞洲研究項目和拉丁美洲研究項目。只提供碩士學位。
(8)法學院
提供J.D.法律專業博士項目(高級職業學位);L.L.M.法律碩士項目(為外國律師提供的學位);J.S.D.法律科學博士項目;M.A./PH.D;法律和社會政策碩士;哲學博士項目。
(9)信息學院
提供信息管理和系統的碩士學位和如下哲學博士學位信息用戶和社會;信息組織的管理和服務;信息經濟學;信息檢索;信息技術;系統分析和設計;信息政策。
(10)自然資源學院
下設農業和資源經濟系、環境科學系、營養科學系、植物科學系。原獨立的“能源與資源小組”於2011併入自然資源學院。專業包括:保護與資源研究、環境經濟與政策、環境學、森林與自然資源、遺傳與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分子環境生物學分子毒理學、營養學、社會與環境等。提供本科輔修項目。
(11)眼科學院
提供視力科學項目。
(12)公共保健學院
提供衛生統計項目、環境衛生科學項目、傳染病研究項目、健康服務和政策分析項目、免疫項目、微生物項目、健康和藥學項目、基因諮詢項目。
(13)公共政策學院
提供本科輔修項目、公共政策碩士項目、公共政策哲學博士項目。
(14)社會福利學院
提供社會福利哲學博士項目、社會福利碩士項目(為準備參加社會福利實際工作者提供的項目)。

研究聲譽

聲譽概況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水平達到世界頂級,2016年擁有1642個全職以及600多個兼職的教職員工,分布在各大院系。伯克利在世界範圍內擁有崇高的學術聲譽,在其所擁有的100多個子學科里,有眾多世界級的學術大師。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諾貝爾獎得主(NL)專用停車位
作為加州大學的創始校區,伯克利以自由、包容的校風著稱,其學生於1964年發起的“言論自由運動”對美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改變了幾代人對政治和道德的看法。作為世界重要的研究及教學中心之一,其在物理、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學、經濟學、法學等諸多領域位列世界前十,與舊金山南灣的史丹福大學構成美國西部的學術中心。
截至2021年10月4日,伯克利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產生了111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三)、其中包括34位校友,還產生了25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三)以及14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四)。此外,伯克利教授中有149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76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35位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4位普利茲獎得主、15位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得主、33位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77位Fulbright學者、139個古根海姆獎得主和125位斯隆研究獎獲得者。
2021年10月4日,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由David JuliusArdem Patapoutian共同獲得,其中David Julius於1984年獲得UC Berkeley的博士學位。
依據世界權威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伯克利一直與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等一起屹立於世界學術研究前五的位置。2010年,伯克利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位列第2,僅次於哈佛大學;在2014-15年、2015-16年兩年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伯克利的物理和化學專業同時排名世界第1,自然科學綜合排名也是世界第1;2015-16年,計算機、工程學排名世界第3,數學、經濟學排名世界第4。此外,伯克利的研究生教育一直被認為是美國最為頂尖的水平,其每年培養的傑出人才在過去的100多年來,為美國社會做出了傑出貢獻,同時也為世界培養了很多國際人才,其影響遍及全球。研究生院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獎學金(Fellowship)的研究生數量高居全美第一,還擁有許多著名獎金獲得者(如:137位Fulbright獎學金獲得者)。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
伯克利的教授、研究人員、學生和校友領導了曼哈頓計畫、建造出了人類第一枚核子彈(“核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和第一枚氫彈(“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發明了雷射、發現了暗能量、發明了回旋加速器、發明了氣泡室、發現了至少16種化學元素、發現了重氫“”、發現了碳14、發明了碳—14年代測定法、破解了光合作用中的卡爾文循環、發現了維生素E、發現了鏈黴素、發明了PCR技術、發明了滑鼠、發明了UNIX系統、創造了BSD、發明了RSA加密法等等,還提出了恐龍滅絕學說“小行星撞擊說”、提出了摩爾定律、首次鑑定出了流行性感冒病毒、標準化了預應力等等,伯克利還是全美國首個無過失離婚法案起草的地方。前任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也是伯克利哈斯商學院的教授,曾兩次榮獲該校傑出教學獎。

總體排名

世界權威大學排名
最新年份
排名名稱
大學排名
官方參考資料
2023-2024年
世界第10
2021-2022年
(US News Best 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美國第22
2021-2022年
(US 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s)
世界第4
-
2021-2022年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世界第8
2021-2022年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世界第32
2021-2022年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世界第5
-
2020-2021年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世界第7
-
2020-2021年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世界第30
2020-2021年
(US 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世界第4
-
2020-2021年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世界第5
此外,2019-20年,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WUR)”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中,伯克利位列世界第8名。2019-20年,伯克利列2019福布斯美國大學排行榜第13名、《福布斯》美國100所最具價值大學排名(America’s Best Value Colleges)第5名。2018年11月,《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行榜(Global University Employability Ranking)”,伯克利排名世界第22名。2019與2020莫斯科國際大學排名中位列第8名。

學科排名

以下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各領域的詳細排名。
(1)2019-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學科排名
理工學科
世界排名
人文社科
世界排名
自然科學
9
經濟學
6
生命科學
11
社會科學
13
醫科
7
人文藝術
9
計算機科學
心理學
工程技術
11
法學
11
-
-
教育學
3
(2)2019-20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學科
世界排名
學科
世界排名
學科
世界排名
環境科學
4
現代語言學
4
表演藝術
21
化學
2
歷史學
5
心理學
6
通訊及媒體研究
6
英語與文學
4
哲學
13
社會學
3
物理及天文學
5
語言學
7
化學工程
3
發展研究學
6
法學
8
地球及海洋科學
6
人類學
4
會計及金融
9
電機工程
4
社會政策及管理
5
政治及國際關係
8
建築學
6
數學
7
礦業工程
統計及運籌學
6
考古學
4
藝術設計
機械及航空工程
6
生命科學
6
獸醫學
經濟及計量經濟
4
地理學
4
醫學
農學及林學
7
工商管理
5
藥學
材料科學
5
計算機科學
4
牙醫學
土木及結構工程
3
教育學
8
護理學
(3)2018-19年US News全美主要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排名:
自然科學
全美排名
人文社科
全美排名
化學
2
社會學
1
計算機科學
1
歷史學
4
統計學
2
英語及文學
1
物理學
3
心理學
1
數學
2
經濟學
1
地球科學
2
政治學
4
生命科學
1
犯罪學
2019-20年US News全美主要職業學院(Professional School)排名:
職業學院
工程學院
商學院
法學院
教育學院
醫學院
護理學院
全美排名
3
6
10
18
(4)2019-20年軟科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理工學科
世界排名
人文社科
世界排名
數學
11
經濟學
3
物理學
4
金融
7
化學
1
社會學
4
生物學
13
統計學
3
生態學
6
政治學
9
地球科學
11
法學
13
計算機工程
3
心理學
19
電機工程
3
管理學
26
化學工程
9
教育學
31
自動化控制
6
公共管理
43

學術資源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學校圖書館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總面積約為1232英畝(499公頃),而主校區約178英畝(72公頃)。截止2018年,伯克利圖書館共有3座主圖書館、24座分科圖書館及11座附屬圖書館,藏書超過1,000萬冊,是北美地區第五大的大學圖書館,排名僅次於哈佛大學圖書館、耶魯大學圖書館等。其中,班克羅夫特圖書館(Bancroft Library)收藏有美國知名作家馬克·吐溫的大量作品及手稿。
除此之外,伯克利還與眾多學術研究機構保持緊密聯繫:
-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Mathematical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伯克利理論物理學中心(Berkeley Center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伯克利宇宙學中心(Berkeley Center for Cosmological Physics);
-伯克利空間科學實驗室(Space Sciences Laboratory),搜尋外星人計畫Seti@Home總部;
-凱克望遠鏡 &凱克天文台(W.M.Keck Observatory);
-伯克利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Berkele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Lab);
-西蒙斯計算理論研究所(Simons Institute for the Theory of Computing);
-伯克利量子信息及運算中心(Berkeley Quantum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Center);
-伯克利納米科學及納米工程研究所(Berkeley Nanosciences and Nanoengineering Institute);
-東亞研究所(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伯克利法學及經濟學中心(Berkeley Center for Law and Business);
-伯克利地震學實驗室(Berkeley Seismological Laboratory);
-伯克利人口研究中心 (Berkeley Population Center)。

科研成果

2023年5月,美國蒙特利灣水族館研究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聯合團隊研究發現,櫛水母是所有動物的“兄弟姐妹”,強有力證據解開最早期動物進化之謎。

文化傳統

校訓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校訓取自《聖經》,拉丁文:Fiat Lux;英文:Let There Be Light;中文: 讓光明普照。

校徽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校徽(Berkeley Seal)呈圓形,中間印有圖書和校訓,寓意讓知識成為指引人類前進的光,普照大地。

校歌

伯克利的主校歌是“Sons of California”(加州之子),而校體育隊的歌曲是“Big C”。

競技

伯克利的校體育團隊屬於美國國家大學體育協會(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NCAA)第一分區 (NCAA Division I -Pac-12)。著名的校體育隊包括橄欖球隊、籃球隊等等,其中伯克利橄欖球隊和史丹福大學橄欖球隊於每年秋季會舉行一次盛大的比賽,俗稱Big Game。伯克利的吉祥物是“Oski熊(Oski the Bear)”,由於顏色是金色故稱“金熊(Golden Bear)”。
伯克利湧現過許多著名的游泳運動員瑞恩·墨菲米西·富蘭克林馬特·比昂迪娜塔莉·考芙琳,以及前NBA巨星賈森·基德凱文·詹森等眾多著名體育運動員。
在歷屆奧運會上,截止2021年伯克利的學生及校友共贏得過121枚奧運金牌、56枚奧運銀牌和46枚奧運銅牌,金牌數和總獎牌數均位列全美第4,僅次於南加州大學(153金,326枚獎牌)、史丹福大學(153金,302枚獎牌)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136金,270枚獎牌)。

校園環境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市,地處舊金山灣區東北部,與舊金山金門大橋等隔灣相對,依山傍海,景色壯麗。舊金山灣區屬地中海氣候,雨季在春冬時節,冬暖夏涼、氣候宜人。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薩瑟塔 - 金門大橋
伯克利主校區大約178英畝(72公頃,1081畝),總校區(包括伯克利山丘上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等等)大約1232英畝(499公頃,7479畝)。伯克利的校園中心是著名的薩瑟塔(Sather Tower,The Campanile),是世界最高的鐘樓之一,每天在重要的正點時刻塔上便會有人敲鐘、奏樂。傍晚時分,在鐘樓下可以觀看到日落於金門大橋的壯觀景象。伯克利校園環境優美,植被覆蓋茂密,幾乎隨處可見松鼠、麻雀野生動物,而且時常還會有野生的鹿、火雞和浣熊出沒。
學校有東西南北四個校門,其中以南門(薩瑟門,Sather Gate)為主校門,而薩瑟門也是伯克利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薩瑟門是20世紀60年代“言論自由運動”的中心地點之一,位於Sproul 廣場旁(Sproul Plaza),周圍設有大型學生市場“金熊咖啡廳”(Golden Bear Cafe),白天會有各個學生組織擺攤宣傳或進行各種學生活動,十分熱鬧;而在學校西門處設有加州大學的標識。校園周邊分布有大量餐廳(包括許多中餐館)、市場和學生公寓等,包括學校食堂和學校的學生宿舍。
伯克利校園周邊四通八達,往南通過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或東灣高速可到達舊金山市區、史丹福大學和矽谷等地,最後連線上世界著名的加州一號公路(可直達洛杉磯、聖地亞哥);往北可到達著名的加州葡萄酒產地納帕谷和加州州政府所在地薩克拉門托。伯克利附近還有著名的滑雪聖地太浩湖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等眾多國家公園以及風景名勝區。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薩瑟門(南門)

知名校友

截止2021年10月4日,伯克利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產生了114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三)、14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四)和25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三)。數學家陳省身在此建立了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核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等人在此領導曼哈頓計畫,製造出人類第一枚核子彈氫彈歐內斯特·勞倫斯在此發明回旋加速器,並創立了美國著名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西博格等人在此發現了十六種化學元素,其中第97號元素“(Berkelium)”即是以“伯克利”命名。
伯克利為矽谷培養大量人才,包括英特爾創始人戈登·摩爾蘋果公司創始人斯蒂夫·沃茲尼亞克特斯拉創始人馬克·塔彭寧等。知名華人作家張愛玲國學家趙元任、政治家孫科均曾在此求學或工作。
(1)數學、物理學及天文學
陳省身,世界級數學大師、微分幾何之父,1960年起擔任伯克利數學系教授,並建立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其中研究所主樓被命名為“陳省身樓”(Shiing-Shen Chern Hall);
丘成桐,世界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獲得者,1971年獲得伯克利數學博士學位,師從陳省身教授;
格里戈里·佩雷爾曼,世界著名數學天才,菲爾茲獎獲得者, 解決了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的龐加萊猜想,1993-94年在伯克利從事博士後研究;
史蒂芬·斯梅爾,世界著名數學家,主攻拓撲學和動力學系統,1966年菲爾茲獎獲得者,1960年起一直擔任伯克利數學教授直到退休;
羅伯特·奧本海默,“核子彈之父”、美國曼哈頓計畫首席科學家,伯克利物理學教授,在伯克利成立了著名的“奧本海默理論物理學中心”(後更名為“伯克利理論物理學中心”),使得伯克利成為世界理論物理研究中心之一;
愛德華·泰勒,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氫彈之父”、曼哈頓計畫重要人物,伯克利物理學教授,曾主持建立了伯克利空間科學實驗室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奧本海默
朱利安·施溫格,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量子電動力學的創始人之一,與理察·費曼共同獲得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39年-1941年在伯克利從事博士後研究,師從奧本海默;
史蒂芬·溫伯格,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因對“弱電統一論”作出了卓越貢獻而獲得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59-1966年在伯克利擔任教職;
謝爾登·格拉肖,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因對“弱電統一論”作出了卓越貢獻而獲得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62-1966年在伯克利擔任(副)教授;
李政道,著名華裔理論物理學家,因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曾在伯克利任教(1950-1951年);
戴維·格婁斯,著名理論粒子物理學家弦理論專家,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家得主,1966年獲得伯克利物理學博士學位;
加來道雄,著名美籍日裔理論物理學家、科普作家,代表作包括《不可能的物理學》、《平行宇宙》等等,1972年獲得伯克利物理學博士;
歐內斯特·勞倫斯,著名實驗物理學家、伯克利物理學教授,1932年發明了回旋加速器並於193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後在伯克利成立了“加州大學放射實驗室”(而後更名為“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103號化學元素鐒(Lawrencium)就是為紀念勞倫斯而命名;
路易斯·阿爾瓦雷茨,著名實驗物理學家、196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同其子共同提出了“小行星撞擊說”的恐龍滅絕理論(Alvarez Hypothesis),他幾乎在伯克利度過了整個學術生涯;
查爾斯·哈德·湯斯,世界著名實驗物理學家、雷射研究先驅、被譽為“雷射之父”,1964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67年起擔任伯克利教授直到去世;
吳健雄,著名華裔實驗物理學家、美國物理學會(APS)第一位女性會長、素有“中國居里夫人”之稱,於1940年取得伯克利物理學博士學位,後通過實驗驗證了李政道楊振寧的“弱作用宇稱不守恆”假說,使得後者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奧托·斯特恩,著名實驗物理學家、194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與蓋拉赫進行了著名的斯特恩-蓋拉赫實驗,證明了電子的量子化自旋,曾長期擔任伯克利物理系訪問教授
唐納德·格拉澤,著名實驗物理學家,因發明了著名的“氣泡室”而獲得196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59年起擔任伯克利教授直到去世;
朱棣文,國際著名實驗物理學家、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第12任美國能源部部長,1970-1976年在伯克利攻讀物理學學博士,1976-1978年繼續在伯克利進行博士後研究,2004年 -2008年間擔任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任, 期間還擔任伯克利物理系、分子生物學系教授;
莊小威,著名華裔生物物理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1997年獲得伯克利物理學博士學位;
麗莎·藍道爾,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哈佛理論物理學教授,1987-1990年在伯克利從事博士後研究;
沈元壤,著名華裔物理學家、被譽為“非線性光學之父”,伯克利物理學教授;
喬治·斯穆特,著名天體物理學家,伯克利物理學教授,因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而於200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在伯克利成立了著名的“伯克利宇宙學中心”(BCCP);
索爾·珀爾馬特,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伯克利物理學教授,1998年領導團隊發現宇宙膨脹加速現象,證明暗能量的存在,201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化學及生命科學
格倫·西奧多·西博格,著名化學家、1958-1961年伯克利分校第二任校長(Chancellor),195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與埃德溫·麥克米倫領導團隊在伯克利發現了10餘種化學元素,包括97號和98號鐦這兩種以伯克利、加州的名字來命名的,106號化學元素釒喜就是為紀念他而命名;
吉爾伯特·路易斯,著名化學家、原伯克利化學院院長,41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提名,化學熱力學創始人之一,命名了“光子”,化學中的“路易斯結構式”也是以其名字命名;
哈羅德·克萊頓·尤里,著名化學家,因發現了重氫“”而獲得1934年諾貝爾化學獎,1921年進入伯克利攻讀化學博士學位;
威廉·弗朗西斯·吉奧克,著名化學家,因其在物質接近絕對零度研究領域的卓越貢獻而獲得1949年諾貝爾化學獎,他一生中絕大多數學術生涯都在伯克利度過;
威拉得·利比,著名化學家,因發明碳—14年代測定法而獲得1960年諾貝爾化學獎,20世紀30年代初在伯克利取得本科以及博士學位,後擔任伯克利化學系教授;
托馬斯·切赫,著名化學家、生化學家,因起在RNA方面的卓越貢獻而獲得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1975年獲得伯克利化學博士;
楊培東,世界頂尖化學家、納米材料專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9年起擔任伯克利教授;
李遠哲,著名台灣化學家,因其在化學反應動力學研究而獲得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1965年獲得伯克利化學博士學位,1974年起擔任伯克利化學教授;
錢永健,著名生化學家、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1982年-1989年擔任伯克利教授;
梅爾文·卡爾文,著名生化學家,1937年起任教於伯克利直至退休,破譯了光合作用碳固定途徑(發現了卡爾文循環),196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賽爾曼·A·瓦克斯曼,著名生化學家、微生物專家,發現了鏈黴素等抗生素,195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18年獲得伯克利生化博士學位;
錢澤南,著名生化學家、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現任主席、美國科學院院士,1971年於伯克利取得學士學位,於1979年返回伯克利任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教授;
凱利·穆利斯,著名生化學家,因發明了PCR技術而獲得1993年諾貝爾化學獎,1972年獲得伯克利生化學博士學位;
卡羅爾·格雷德,著名分子生物學家,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1987年獲得伯克利分子生物學博士;
(3)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
戈登·摩爾,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提出了著名的“摩爾定律”,1950年獲得伯克利化學本科學位;
安迪·葛洛夫,英特爾創始人之一、著名美國企業家、工程師,半導體領域先驅,1963年獲得伯克利化工博士學位;
斯蒂夫·沃茲尼亞克,蘋果公司創始人之一,1971年前後在伯克利攻讀本科學位(後休學),後返回伯克利並獲得理學學士學位(1987年);
馬克·塔彭寧特斯拉汽車創始人之一,1985年獲得伯克利本科計算機學位;
埃里克·施密特谷歌前CEO、Alphabet公司(Google母公司)前執行董事長,先後獲得伯克利碩士(1979年)和電機工程博士學位(1982年);
威廉·納爾遜·喬伊,著名美國計算機學家,太陽微系統公司(SUN)創始人之一、首席科學家,創造了BSD和vi編譯器,1979年獲得伯克利計算機碩士學位;
保羅·雅各布高通公司董事長、高通創始人歐文·雅各布斯之子,曾獲得伯克利電機工程及計算機博士(1989年)、碩士及學士學位;
達納·斯科特,著名計算機學家、1976年圖靈獎得主,1954年獲得伯克利數學本科學位;
肯·湯普遜,著名計算機科學家、1983年圖靈獎(計算機界最高獎)獲得者,創立了UNIX系統和B語言,先後獲得伯克利計算機本科(1965年)及碩士學位(1966年);
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著名計算機科學家、1991年圖靈獎得主,“滑鼠”的發明者,先後獲得伯克利碩士(1953年)和博士學位(1955年);
巴特勒·拉姆潑遜,著名計算機科學家、1992年圖靈獎得主,曾任微軟總工程師,1967年獲得伯克利博士學位;
姚期智,著名華裔計算機科學家、2000年圖靈獎得主,現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1981-1982年在伯克利擔任計算機系教授;
倫納德·阿德曼,著名計算機科學家、2002年圖靈獎得主,發明了RSA加密法,先後獲得伯克利數學本科學位(1968年)和電機工程博士學位(1976年);
莎菲·戈德瓦塞爾,著名計算機科學家、2012年圖靈獎得主,先後獲得伯克利計算機碩士(1981年)及博士學位(1984年);
希爾維奧·米卡利,著名計算機科學家、2012年圖靈獎得主,1982年獲得伯克利計算機博士學位;
田長霖,國際著名熱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及工程學院雙院外籍院士,伯克利歷史上第7任校長(1990 -1997),也是美國頂尖大學中首位華人校長;
林同炎,世界著名華裔結構工程學家、預應力之父,畢業於伯克利(1933年),之後還長期擔任伯克利的工程學教授,為了紀念他,伯克利還成立了林同炎實驗室;
漢斯·愛因斯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長子,從1947年起一直擔任伯克利水利工程學教授,並且還是美國水利工程學領域的權威之一;
張翔,著名材料學家、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2004年起任教於伯克利、1996年獲伯克利博士學位,主持研製的隱身衣被美國《時代》雜誌列入2008年十大科學發現;
蔡少棠,著名華裔工程學家,被譽“非線性電路理論之父”、“細胞式類神經網路之父”,從1971年起也一直擔任伯克利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其大女兒蔡美兒就是著名的“虎媽”;
(4)政治學、經濟學及人文社科
厄爾·沃倫,第14任美國首席大法官(1953年-1969年)、原加州州長(1943年-1953年),著名政治家、法學家,美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首席大法官及領袖人物之一,其領導的美國最高法院造就了美國歷史上一場劃時代的憲政革命,作出了確立美國“一人一票原則”民主選舉制、瓦解種族隔離、逮捕程式改革(米蘭達警告)、抗擊麥卡錫主義、保障言論自由等眾多里程碑式的判決,沃倫1912年獲得伯克利本科學位、1914年獲得伯克利法律博士學位(J.D.);
羅伯特·麥克納馬拉,原美國國防部長、原世界銀行行長,1937年獲伯克利經濟學及哲學學士學位;
珍妮特·耶倫,著名經濟學家、前任美聯儲主席(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美聯儲主席),伯克利經濟學及哈斯商學院教授,丈夫喬治·阿克爾洛夫是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伯克利經濟學教授;
迪安·臘斯克,美國原國務卿(1961-1969年)、美國著名外交家,1940年獲得伯克利法學學位;
哈肯·馬格努斯挪威皇室王儲,1999年獲得伯克利政治科學本科學位;
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著名政治家、原巴基斯坦總統(1971-1973年)、總理(1973-1977年),1950年獲得伯克利政治科學本科學位;
米格爾·安赫爾·羅德里格斯,著名政治家、經濟學家、原哥斯大黎加總統(1998-2002年),1966年獲得伯克利經濟學博士學位;
傑瑞·布朗,美國政治家、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第39任州長,1961年從伯克利本科畢業;
孫科,孫中山長子、前中華民國考試院行政院、立法院長,1916年從伯克利本科畢業;
宋楚瑜,著名政治家、台灣親民黨創始人及現任主席,1966-1967年間在伯克利攻讀政治學碩士;
沃爾特·哈斯,美國著名企業家、李維斯公司前總裁、董事長,1910年畢業於伯克利商學院,伯克利哈斯商學院即以其名字命名;
保羅·蓋蒂,美國著名實業家、前美國首富,創立了蓋蒂石油公司,曾在伯克利攻讀本科學位;
詹姆斯·西蒙斯,世界50大富豪之一、最偉大的對沖基金經理之一、著名數學家,1961年獲得伯克利數學博士學位;
王雪紅,台灣女首富、著名企業家、HTC董事長、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之女,1981年獲得伯克利經濟學本科學位;
孫正義,日本首富、著名企業家、日本軟銀集團創始人和現任董事長,曾投資馬雲的阿里巴巴(軟銀集團現為阿里巴巴最大股東),1980年獲得伯克利本科經濟學位;
加爾布雷斯,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美國新制度學派代表人物,獲得伯克利碩士及經濟學博士學位;
勞倫斯·克萊因,著名經濟學家、198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被譽為“計量經濟學之父”,1942年獲得伯克利經濟學本科學位;
道格拉斯·諾斯,著名經濟學家、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先後獲得伯克利本科學位(1942年)和經濟學博士學位(1952年);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孫正義
丹尼爾·麥克法登,著名經濟學家、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計量經濟學大師,伯克利經濟學教授;
喬治·阿克爾洛夫著名經濟學家、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伯克利經濟學教授、前任美聯儲主席耶倫的丈夫;
丹尼爾·卡內曼,著名經濟學家、心理學家,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961年獲得伯克利心理學博士學位,1986-1993年在伯克利擔任教授;
托馬斯·克羅姆比·謝林,著名經濟學家、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944年獲得伯克利經濟學本科學位;
托馬斯·薩金特,著名經濟學家、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964年從伯克利本科畢業;
劉遵義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中投香港董事長,伯克利碩士和博士學位;
錢穎一,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2001-2006年任教於伯克利經濟系;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張愛玲
張愛玲,著名中國現代作家,代表作有《傾城之戀》、《半生緣》等,於1969年-1971年在伯克利從事近3年的學術研究(應陳世驤教授之邀);
羅伯特·佩恩·沃倫,美國第一位桂冠詩人、“新批評派”(New Criticism)代表人物,被譽為“二十世紀後半葉美國最重要的詩人”,曾三次獲得普利茲獎,1926年獲得伯克利碩士學位;
傑克·倫敦,美國著名作家、小說家,代表作包括《野性的呼喚》、《熱愛生命》等,1897年入讀伯克利(後肄業);
趙元任,著名國學大師語言學家,被譽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1947年-1963年長期任教於伯克利(東亞語言學教授),後從伯克利退休;
蔣夢麟,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學者,原北大校長、國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部長,1912年獲得伯克利本科教育學學位;
唐明照,中國著名外交家、中國首任聯合國副秘書長,1937年從伯克利本科畢業並獲得歷史學士學位;
翦伯贊,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原北京大學副校長、歷史系主任,1924-26年間在伯克利進行學術研究。
(5)其它領域
賈森·基德,美國前NBA巨星、現任密爾沃基雄鹿隊主教練,1990-1994年間在伯克利攻讀本科學位;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
基德
凱文·詹森,美國前NBA巨星、前美國加州首府薩克拉門托市的市長,1987年年獲得伯克利本科政治學學位;
馬特·比昂迪,世界著名游泳運動員(美國)、歷史上獲得奧運金牌數最多的十位運動員之一(8金、2銀、1銅),曾至少打破6項世界紀錄,1988年從伯克利本科畢業;
米西·富蘭克林,世界著名游泳運動員(美國)、被譽為“女版菲爾普斯”,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獲得4金1銀,並打破兩項世界紀錄,2012年進入伯克利攻讀本科學位;
娜塔莉·考芙琳,世界著名游泳運動員(美國),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連奪6枚獎牌(包括100米蛙泳金牌), 一生共獲得12枚奧運獎牌,2001年進入伯克利攻讀本科學位;
亞歷克斯·摩根,美國著名(女)足球運動員、美國女子國家隊隊員,於2007-2010年在伯克利攻讀政治經濟學本科學位;
格利高里·派克,世界著名影星、奧斯卡影帝,其代表作包括《羅馬假日》、《吉力馬札羅的雪》和《愛德華大夫》等等,1936年進入伯克利攻讀本科學位;
克里斯·派恩,著名好萊塢影星,曾主演《星際迷航》、《公主日記2:皇室婚約》等電影,2002年從伯克利本科畢業並獲得英語文學學位;
約翰·趙,好萊塢著名韓國影星,參演過《星際迷航》、《美國派》等電影和電視劇,1996年從伯克利本科畢業並獲得英語文學本科學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