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29c在鼻咽癌轉移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miR-29c在鼻咽癌轉移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miR-29c在鼻咽癌轉移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唐玲瓏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miR-29c在鼻咽癌轉移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唐玲瓏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在現代治療模式下,遠處轉移已成為鼻咽癌治療失敗的主要模式。我們證實目前廣泛套用的TNM臨床分期不能很好地篩選出高遠處轉移風險的患者予以合理的治療,提示需要尋找新的分子預後指標來預測鼻咽癌的遠處轉移及指導個體化治療。我們前期實驗初步發現:①一組11個miRNA能夠完全準確地區分鼻咽癌和正常鼻咽組織,miR-29c在鼻咽癌中低表達,且低表達時遠處轉移率高,預後差;②瞬轉miR-29c的mimics可抑制鼻咽癌細胞株的遷移和侵襲能力,但miR-29c在鼻咽癌轉移中的作用和機制不詳。本申請項目在此基礎上,擬採用定量PCR檢測300例臨床信息及隨訪完整的鼻咽癌患者石蠟組織樣本,進一步明確miR-29c在預測鼻咽癌預後及遠處轉移的作用,為鼻咽癌分子分型和個體化治療提供指導;並進一步闡明miR-29c在鼻咽癌轉移中的作用及機制,從而為鼻咽癌治療提供新靶點奠定基礎。

結題摘要

在現代治療模式下,遠處轉移已成為鼻咽癌治療失敗的主要模式。儘管同一臨床分期鼻咽癌的治療方法和強度相似,同一分期內病例的是否轉移存在著較大差異,提示需要尋找新的分子進一步區分患者的轉移風險。在本課題的資助下,收集2003年至2006年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初、具有齊全的臨床資料和隨訪資料齊全的鼻咽癌患者石蠟組織標本,抽提總RNA,用定量PCR檢測miRNA的表達水平,結合臨床和隨訪資料分析,取得了如下成果: 1.發現在鼻咽癌中miR-29c呈低表達,其通過靶向作用於TIAM1基因抑制鼻咽癌細胞的遷移、侵襲和轉移。以上實驗結果以論著形式發表在2012年Cancer Letters(IF: 5.0)雜誌上,並於2013 年在土耳其“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會議,被選作Poster Presentation 交流。 2.發現鼻咽癌中miR-451表達降低與患者較差的預後相關,且其通過靶向作用於MIF基因抑制鼻咽癌細胞的增殖和侵襲。以上實驗結果以論著形式發表在2013年Mol Cancer (IF: 5.3)雜誌上。上述研究成果為鼻咽癌個體治療靶向治療奠定了基礎,共發表SCI收錄論文4篇,總IF 18.6。做為“鼻咽癌放化綜合治療及個體化治療基礎的研究”的一部分,獲得“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做為“鼻咽癌個體化治療研究與套用”的一部分,被評為2014年度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科技進步一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及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