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寬甸縣政府工作報告

2011年寬甸縣政府工作報告

過去的五年,是寬甸經濟和社會發展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五年。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縣各族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市建設突飛猛進、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既定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1年寬甸縣政府工作報告
  • 類型:工作報告
  • 時間:2011年
  • 地區:寬甸縣
工作回顧,工作目標,主要任務,

工作回顧

一、“十一五”和2010年主要工作回顧
   過去的五年,是寬甸經濟和社會發展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五年。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縣各族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市建設突飛猛進、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既定目標。
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實現143億元,同比增長21.3%,年均增長22.6%,是2005年的2.8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預計完成10.3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42.4%,年均增長41.3%,是2005年的5.6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136億元,同比增長75.7%,年均增長47.6%,是2005年的7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41億元,同比增長32%,年均增長53%,是2005年的8倍;引進內資到位資金完成80億元,同比增長108.1%,年均增長66%,是2005年的12.6倍;實際利用外資完成6000萬美元,同比增長100%,年均增長29.2%,是2005年的3.6倍;出口創匯完成3560萬美元,同比增長15%,年均增長18%,是2005年的2.5倍;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完成37.8億元,同比增長18%,年均增長17%,是2005年的2.2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14170元,同比增長15%,年均增長16%,是2005年的2.1倍;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7325元,同比增長11%,年均增長13.4%,是2005年的1.9倍。
——五年來,堅持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發展特色農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以生態農業、設施農業、創匯農業為重點的特色產業基地穩步發展。實施投資1000萬元以上農業項目45個,總投資24億元。建設設施農業小區205處、2.7萬畝,建設省級標準化畜禽養殖小區128個。縣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由2005年的18家,發展到目前的55家。全縣40個特色農產品獲得了有機、綠色、無公害食品認證標識。累計投入造林資金4億元,完成植樹造林51萬畝,被授予“全國造林綠化先進集體”。林權確權到戶656萬畝,占應改面積的99.8%,林改工作走在全國前列。2010年,食用菌種植3500萬袋,網箱養殖42萬平方米,中藥材留存面積13萬畝。全縣農業總產值達到30.3億元,年均增長14.6%。
“十一五”時期,累計投入3.5億元,完成46個村整村扶貧任務,實施扶貧項目414個,4.2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累計投入移民資金2.9億元,扶持產業發展,完善基礎設施,移民民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新農村建設示範工程紮實推進,省級重點鎮和示範村建設成效顯著,雙山子黎明新村成為新農村建設樣板。
——五年來,堅持強化工業支撐地位,整合優勢資源,新型工業經濟體系逐步形成。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集聚生產要素,大力開展項目建設和園區建設,促進工業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十一五”時期,硼、鐵、鉬、鎂等優勢產業快速提升,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迅速,石材產業和新能源產業從無到有,新型工業經濟體系逐步形成;園區建設累計投入2億元,規劃面積38.5平方公里,入駐企業50家;水能資源得到有效開發利用。總投資46億元的蒲石河抽水蓄能電站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年內蓄水發電。新建小水電站6座,全縣水電裝機容量達到125萬千瓦。2010年,全口徑工業總產值完成600億元,是2005年的3.4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63戶,是2005年的2.4倍。
——五年來,堅持促進商貿旅遊發展,活躍第三產業,旅遊戰略性地位基本確立。新建和改造“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農村日用品連鎖超市456個。“家電下鄉”2.5萬台(件)。連鎖超市、物流配送等新型商業業態發展迅速,北方山奇大市場一期工程如期竣工並投入使用。五年來,累計投入1.8億元,精心打造邊境生態旅遊品牌,景區基礎設施更加完備,寬甸對外吸引力顯著提升,旅遊業戰略性支柱產業地位基本確立。新編制的《寬甸旅遊發展戰略總體策劃》以及天橋溝旅遊綜合開發模式,以更廣闊的視野勾畫了大旅遊發展藍圖。2010年,接待遊客442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和37%,分別是2005年的5.7倍和7倍。
——五年來,堅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完善城市功能,城鄉面貌日新月異。高標準完成城區道路改造35萬平方米,城區交通狀況明顯改觀;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網27.5萬米,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5%;新建和改造城東供熱站、中心供熱站,集中供暖率達到70%;完成一國中、二國中和新中醫院主體工程建設;污水處理廠、新客運站和中心醫院住院部綜合樓等一批新建公益設施投入使用;新建北山廣場、迎賓廣場和南環廣場,新建2座水沖公廁,新增城市綠地4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22.1%;房地產開發累計投入22億元,開發面積110萬平方米,居住環境明顯改善,城區功能更加完備。
“十一五”時期,累計投入8.5億元,完成縣級以上公路路基改造310公里,鋪設黑色路面396公里,村通油路638公里;新建、改建橋樑292座、8248延長米。累計投入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資金8142萬元,新建66千伏變電站5座。通訊事業發展迅速,固定電話用戶達10萬餘戶,行動電話用戶達27萬餘戶,網際網路用戶達2萬餘戶。大力開展農村飲水工程建設,128個行政村人畜安全飲水問題得到解決,5.4萬戶、16.3萬人受益。
——五年來,堅持推進經營機制轉換,深化國企改革,民營經濟發展步伐加快。寬甸硼礦等52戶國有企業成功轉制,盤活存量資產3.2億元,化解金融債務2.2億元。民營經濟主體地位得到鞏固,累計開發新產品68項,有效商標161件,省市著名商標11件。2010年,民營企業總數達3.1萬戶,比2005年增加5583戶;規模以上民營企業發展到144戶,實現產值77.5億元,上繳稅金3.9億元,民營經濟生產總值占全縣生產總值的58.2%。
——五年來,堅持發展成果全民共享,高度關注民生,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圍繞教育、醫療、文化、社會保障等各個層面,先後實施58項惠民工程,民眾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教育事業均衡發展,撤點並校68所,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18所;維修、翻建校舍14.8萬平方米;“寬甸式校車”成為全國山區辦學亮點。醫療服務和疾病預防體系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推開,農村戶籍人口參合率超過90%,30萬農民就醫得到保障。文化廣播電視事業健康發展,鋪設有線電視光纜1070公里,4.3萬戶農民受益。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5.6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7.9萬人;實名制就業3.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完成區域性中心敬老院整合,集中供養能力和管理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城鎮低保標準逐步提高,累計發放保障金1.5億元;完成移民戶和民政對象新建或維修房屋7649戶,城鄉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雙擁工作取得新進展,軍政民關係更加鞏固,連續獲得七輪“雙擁模範縣”榮譽稱號。深入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大力實施“興邊富民”行動,民族宗教事業成績顯著,縣政府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2010年,面對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全縣上下團結一心,黨政軍民眾志成城。針對雨情水情,迅速組織應急避險,奮力解救受困民眾,全力保障生活供給,最大程度地維護了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奪取了抗洪搶險的全面勝利。籌措資金2億多元,迅速開展災後重建,水毀公路和橋涵基本修復搶通,電力、通訊得到保障,首批水毀房屋重建工程全部竣工,受災民眾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五年來,堅持規範政府行政行為,提高執政水平,民主法制建設明顯進步。堅持向人大報告工作,向政協通報情況,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共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262件、政協委員提案412件,辦結率100%。深入開展機關創先爭優活動,幹部隊伍的發展意識和服務意識進一步提高。不斷完善項目並聯審批制度,經濟發展軟環境進一步最佳化。高度重視民眾來信來訪,及時化解社會矛盾,一大批民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得以解決。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不斷強化預警和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積極開展各類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社會治安形勢總體良好。
統計、物價、審計、檔案、外事、人防、法制、邊防等部門和國省市直駐寬單位,都能較好地發揮職能作用,為寬甸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各位代表,五年彈指一揮間。縱觀我縣這五年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是全縣上下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和2010年特大洪澇災害等不利因素影響,自加壓力,攻堅克難,縣域經濟實現快速增長的五年;是全縣各條戰線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拚搏,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五年;是全縣綜合實力逐年提升,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城鄉面貌變化最為顯著的五年;是加強對外宣傳,成功舉辦縣慶20周年系列活動,寬甸知名度和美譽度快速提升的五年;是財政保障性支出增幅最大,大量歷史遺留問題和社會矛盾得以化解,社會日趨和諧穩定,人民生活日益富足的五年。成績的取得,是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傾心致力於發展經濟,高度關注民生的結果;是縣委正確領導,縣人大、縣政協有效監督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駐寬單位積極配合、鼎力相助的結果;更是全縣人民同心同德、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政府,向全縣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團體,向駐寬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和國省市直駐寬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寬甸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對外開放總體水平不高,對域外資金的吸引能力和生產要素的集聚能力仍然較弱;二是工業經濟結構還需進一步最佳化,大項目、高科技項目、外資項目仍顯不足;三是人才結構不盡合理,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四是財政支撐能力相對較弱,剛性支出不斷增加,財源建設任務艱巨;五是農業人口比重大,城市化率較低,生產力布局和資源配置不均衡,產業結構調整任務依然繁重;六是社會保障體系仍不健全,改善民生任重道遠。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並在今後工作中,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工作目標

二、“十二五”發展思路和奮鬥目標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富民強縣為目標,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推進產業集群式發展,實現經濟包容性增長,為構建和諧富裕的新寬甸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礎。
到2015年,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00億元,年均遞增23%;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6億元,年均遞增3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10億元,年均遞增3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52億元,年均遞增30%;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05億元,年均遞增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萬元,年均遞增1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萬元,年均遞增16%。
實現“十二五”奮鬥目標,需要全縣上下圍繞大局,突出重點,在以下五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在新農村建設上邁出新步伐。以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核心,加大耕地保護力度,深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農業集約化、產業化、標準化建設進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和林地經濟,積極發揮板栗、食用菌、網箱淡水魚等產地優勢,提高農產品核心競爭力。重點建設以英波漁場為代表的淡水魚養殖基地、以碧水林業為代表的林下中藥材種植基地、以北方山奇為代表的食用菌、乾鮮果生產加工基地等,打造百億元農業產業集群。
(二)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在推進工業強縣上實現新跨越。緊緊抓住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契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活躍邊境貿易,擴大對外開放。圍繞優勢產業,加快調整步伐,促進工業經濟全面發展、項目建設整體提升、產業集群迅速形成。加快硼、鎂化工產業基地建設,著力開發碳化硼、硼酸鋅、鎂質板材及高檔耐火材料等精深加工產品,打造百億元高端硼、鎂化工產業集群。積極推進水能資源開發利用,加快長甸電站二期工程建設步伐,大力開發建設小水電。“十二五”期末,全縣水電裝機容量力爭達到250萬千瓦,年發電量150億度,打造百億元水電產業集群。依託現有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加快石材產業,鉬、鐵精深加工產業和新型能源產業基地建設,最大限度釋放優勢資源潛能。到2015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60家。
(三)強化旅遊戰略地位,在創建生態旅遊名縣上取得新突破。以新編制的《寬甸旅遊發展戰略總體策劃》為藍本,堅持“全域生態化、城鄉一體化、旅遊高端化”的發展理念,借勢“一江兩路”,打響“鴨綠江邊的香格里拉”品牌,形成寬北山地避暑養生度假區、寬南文化旅遊休閒區、寬東鴨綠江國際度假區特色旅遊發展格局。重點開發避暑養生、運動休閒、康體度假和旅遊地產等旅遊產品,打造高端旅遊產業集群。積極申報、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全國鄉村旅遊示範縣”,使旅遊業成為全縣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全社會廣泛受益的現代服務業。到2015年,接待人數達到10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到100億元。
(四)擴大城鄉建設成果,在打造人居佳地上再上新台階。圍繞山水園林城市定位,加大城市道路、廣場、綠化等建設投入。五年內,新建廣場57萬平方米,新增綠地220萬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5%。堅持新區開發與棚戶區改造相結合,園區建設與城市發展相結合,中心城區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鼓勵和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大型農貿市場和高新技術項目向城區集中,增強縣城的輻射能力和引領功能。在推進東擴南移的同時,逐步實施黃椅山周邊地區開發改造,加快西進步伐,使城區達到17萬人口規模。以交通、水利、電網和生態治理等為重點,積極開展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建設一批農村商貿市場和文化體育設施,全面提升小城鎮整體功能。到2015年,全縣人口城市化率力爭達到40%。
(五)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設16萬平方米,切實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完成教育園區整體建設,努力創建規模適當、結構合理、質量優良、人民滿意的現代教育體系。完成寬甸人民劇院、體育館建設工程,大力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邊境文化和民族文化事業。積極開展縣、鄉、村三級文化活動廣場建設,實現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強化縣、鄉、村三級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主要任務

三、2011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
2011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基於“十二五”規劃目標和“提速升位”的發展要求,今年(2011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3%;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35.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1.7%;引進內資到位資金增長40%;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
完成上述工作目標,需要我們著力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全面貫徹強農惠農政策,實現農業農村穩步發展。
加快恢復水毀水利工程,加快推進設施農業建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農業總產值達到34億元,同比增長12.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280元,同比增長13%。
一是繼續壯大特色農業產業,有效促進農民增收。全力推進“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林下參、乾鮮果、無公害山野菜等林地經濟;加快食用菌替代原料生產基地建設和無木架菌棚改造,推動食用菌產業健康發展,實現接種量4000萬袋;積極推進青椅山現代菸草農業基地單元建設,提高菸葉質量,鞏固全省菸草第一大縣地位;繼續推廣畜禽標準化養殖和水產健康養殖,爭創國家或省級畜禽養殖基地3處,新增淡水魚網箱養殖面積8萬平方米;繼續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完成農民科技培訓13萬人次;進一步提高全縣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機具保有量達到1.5萬台(套)。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調動糧農種糧積極性,糧食產量恢復或超過災前水平。
二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努力實現農業增效。進一步加大特色農產品研發力度,增強品牌意識,提升寬甸特色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知名度;進一步擴大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範圍,提高農產品二次、三次加工比重,新增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0家;積極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典型,不斷增強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能力,鼓勵農村土地、林權等生產要素向種養大戶、龍頭企業、合作組織適度規模集中。
三是積極開展災後重建,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以災後重建和“兩路”建設為契機,完善村鎮發展規劃,著力推進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完成省屬重點小流域治理6處,治理面積2.6萬畝。新建飲水工程90處,解決1.3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修和加固堤防55公里,栽植楓楊護岸林150萬株。新建灌溉工程20處,新修防滲渠道3000米。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大森林資源管護力度,植樹造林4萬畝,新增封山育林面積17萬畝。結合扶貧開發和災後重建,充分發揮移民資金優勢,深入開展產業化扶貧、定點扶貧、整村推進扶貧和移民扶貧,加快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新農村建設再上新台階。
(二)全面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為跨越式發展提供保障。
做強支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加速推進工業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2011年,規模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80億元,同比增長35%。
一是合理調整產業結構,支持優勢企業做大做強。推進企業改革攻堅,整合最佳化存量資產,完成10戶國企轉制任務。積極爭取淘汰落後產能等專項補助資金,實現落後產能淘汰企業軟著陸。控制高耗能產業源頭,提高資源型企業準入門檻。大力推進礦產品精深加工,優先發展硼鎂肥、輕質碳酸鎂等廢棄資源再利用項目,實現資源深度開發。積極促進銀企對接,扶持優勢企業做大做強。積極拓展企業融資渠道,引導和扶持萬寶源礦業、金瑪硼礦、北方山奇等企業上市融資。
二是加強產業園區建設,提高園區經濟運行質量。統籌安排園區建設資金,推進生活區功能建設。探索建立園區管理新機制,提高園區土地利用率。進一步明確園區產業發展定位,擇優扶持具有行業領先水平和較強市場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城南產業園區著重圍繞營養食品產業園建設,重點推進落戶企業建設進度,提高總量,創造品牌。加快實現承天新能源、信德新型建材等建成企業達產見效。青椅山工業園區以石材市場建設為契機,加快實現7家石材建成企業達產見效。
三是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促進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堅持以增量調結構,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圍繞招商引資在建項目,加快鎳鐵合金、白雲石加工、玻璃鋼新型建材等項目建設,力爭年內投產運營。圍繞招商引資在談項目,全力推進硼泥綜合利用、石墨深加工、生物質建築板材等項目落地建廠,力爭年內建成達產。發揮邊境、民族地區政策優勢,積極推進長甸電站二期工程等重大基礎設施和重點產業項目建設。2011年,全縣確定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400個,計畫總投資184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2個,總投資45億元。
(三)全面轉變旅遊業發展模式,推動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
加快完善與實施《寬甸旅遊發展戰略總體策劃》,推動寬甸旅遊向高端的康體養生、休閒度假型轉變,促進新型商業業態全面發展。2011年,接待遊客達到500萬人次,同比增長15%,旅遊總收入43.5億元,同比增長24%。
一是全力推進大旅遊整體宣傳行銷,提升旅遊綜合影響力。堅持市場化運作的旅遊宣傳行銷模式,高質量策劃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旅遊節慶活動。繼續辦好河口桃花節、天華山楓葉節、黃椅山漂流節和青山溝滿族風情月等活動。廣泛開展多層級的旅遊宣傳行銷合作,加強在主流媒體和網路行銷上的推介力度。強化旅遊立法和監管網路體系建設,推進旅遊行業標準化建設與規範化管理,全方位構建安全、文明、和諧的旅遊環境。
二是加快景區項目建設,推進旅遊產業迅速升溫。加快天橋溝旅遊綜合開發項目建設進度,大力推進天華山、河口、青山溝、水豐湖等重點景區深度整合開發,構建縣域旅遊發展新格局。積極參加各類旅遊投洽會及專題招商會,重點推介黃椅山度假城、蒲石河運動大世界等項目。積極開展“全國鄉村旅遊示範縣”創建活動,重點推進特色旅遊鄉鎮、專業旅遊村和鄉村旅遊示範點“三位一體”的鄉村旅遊開發,實現旅遊規模化、產業化、集群化發展。
三是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有效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積極開展商貿物流體系建設,啟動古樓子和長甸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等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城區五星級酒店等項目建設,促進服務業提質升級。加強農村三級商品流通網路和新型流通業態建設,大力推廣連鎖店鋪、電子商務等現代新型消費方式,積極引導消費,提高消費質量和水平。
(四)全面開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建設宜居寬甸。
加快城區東擴南移步伐,推進棚戶區改造。加快全縣交通路網建設,構築暢通、安全、便捷的城鄉交通主體構架。
一是著力提升山水城市品位,彰顯生態園林特色。以建設園林城市為目標,大力推進景觀綠化帶建設,新增城市綠地覆蓋面積17萬平方米,實現城區園林化、廣場綠地化、城郊生態化。以建設生態城市為目標,高標準推進東濱河生態治理工程,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和城郊山體植被恢復,打造良好的居住環境。以建設文明城市為目標,大力弘揚積極健康、文明向上的社區文化,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提高廣大市民的公德意識和文明程度。
二是著力完善城市整體功能,傾力打造人居佳地。繼續推進城市道路、廣場建設和巷路改造,規範各類商業網點和市場布局,實現城區交通更暢通,生活環境更整潔,休閒空間更開闊的總體目標。加快推進城區給排水等配套設施建設,完成鐵南路、左子元街等路段的供水管網鋪設和維修改造,啟動應急備用水廠建設;實施東濱河集中供熱和城北供熱站擴建工程,鋪設供熱管網1500延長米,分戶計量10萬平方米。加快舊城區改造步伐,全面改善民眾居住環境,重點實施中心批發市場、二中周邊等地塊的棚戶區改造,加快寬甸魅力城、昌德河畔家園等房地產開發項目建設,完成開發面積60萬平方米。
三是著力加強鎮村建設力度,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結合災後重建工作,進一步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縮小城鄉差別。啟動台鐵線等5條公路提級改造或路基改造工程;完成82公里水毀公路黑色路面鋪設工程;投資9000萬元,實施碑雁線蟠龍峪跨江大橋建設。加大村莊環境整治力度,推進中心村道路和文化廣場建設,實施公路沿線住房建築立面改造,實現村容村貌明顯改觀。
(五)全面統籌社會協調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提高城市和土地經營效益,加大政府融資力度,增強政府保障能力,將更多的財力向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傾斜,加快改善民生,實現社會和諧穩定。
一是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擴大城鄉保險覆蓋面,完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體系建設。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和零就業家庭勞動力就業。加強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建設,積極做好老齡工作,促進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發展;認真落實優撫政策,鞏固雙擁共建成果,爭創第八輪“雙擁模範縣”。
二是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構建良好發展環境。穩步推進教育園區建設,加強教師隊伍管理,完善激勵機制,努力提升辦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積極開展各類文化下鄉活動,加快推進有線電視數位化轉換,完成平移安裝2萬戶。繼續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切實加強城鄉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提高突發公共醫療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深入開展“計生優質服務先進縣”創建活動,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高質量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基本人口信息。紮實推進檔案史志、防震減災、人防氣象等社會事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三是強化信訪和安全生產等工作,維護社會安全穩定。認真落實涉及民眾利益的各項政策,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糾紛。進一步完善民眾利益協調、訴求表達、權益保障和矛盾糾紛化解機制,預防和排除各類不穩定因素。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推進社會管理機制創新,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化礦山、消防、交通運輸、建築施工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嚴防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切實加強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管理,確保民眾飲食用藥安全。加強邊防建設,完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提高突發事件處置能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四是全力抓好重點民生工程,讓百姓得到更大實惠。根據2011年財力預計情況,按照優先考慮民計民生原則,確定以下12項惠民工程:一是啟動城區供水第二水源地建設和備用供水站建設。二是完成大南環路、婆娑府街東延、阮國長大街東延西進、左子元街大修改造工程。三是完成東濱河生態治理一期工程和東濱河景觀橋建設。四是啟動鐵長線城市段建設工程、鐵南路大修改造和小窯河橋建設工程;適時啟動城區河口路、東濱河西路建設工程。五是實施黃椅山公園門區廣場、東濱河滿韻風情廣場建設。六是完成大南環路樹栽植、阮國長大街綠化帶建設;完成高速公路、過街樓街入城口綠地建設。七是啟動城東新區2萬平方米綜合性商場建設工程。八是啟動城市公交。九是完成教育園區第一國中、第二國中建設並交付使用。十是繼續實施第一高中擴建和新體育館建設工程,啟動寬甸人民劇院建設工程。十一是啟動縣中心醫院門診樓改造工程,完成新中醫院建設和結核病防治所業務用房新建工程。十二是投入1.2億元,完成災後水毀水利設施、道路橋樑建設和危房戶建房改造任務。
(六)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切實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努力建設適應跨越式發展和改善民生要求的機關幹部隊伍,為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良好的行政環境。
一是堅持執政為民。認真聽取民眾利益訴求,堅持把解決民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放在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把政策支持的重點、財力保障的重點逐步向社會領域、公共事業傾斜,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改善民生。
二是堅持科學執政。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重大問題決策機制,促進政府決策民主化、科學化。在落實惠民政策、提高政府保障能力上多想好辦法,在推進項目建設、破解發展“瓶頸”上謀求新突破。
三是堅持依法行政。切實加強政府法制建設,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規範政府行政審批事項。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主動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
四是堅持從嚴治政。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強化權力運行監管,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切實維護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全面推行問責機制,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努力建設政令暢通、執行有力的效能政府。
各位代表,“十二五”宏偉藍圖激勵我們奮勇向前,人民民眾要求發展的強烈願望不容我們絲毫懈怠。時代的重任,人民的厚望,要求我們必須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士氣,以更高的起點、向更高的目標,銳意進取、勇於創新,為全面建設和諧、富裕、文明的新寬甸而不懈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