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時期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是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來,我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下,緊緊依靠全縣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容應對嚴峻的經濟形勢、激烈的市場競爭、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共克時艱,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各項目標任務,為“十二五”高起點開局、實現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1年康平縣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內容:“十一五”時期工作簡要回顧
- 部門:康平縣政府
“十一五”時期工作簡要回顧,2010年工作回顧,“十二五”時期奮鬥目標及工作重點,2011年工作安排,
“十一五”時期工作簡要回顧
“十一五”時期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是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來,我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下,緊緊依靠全縣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容應對嚴峻的經濟形勢、激烈的市場競爭、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共克時艱,全面完成了“十一五”各項目標任務,為“十二五”高起點開局、實現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遞增32.9%、固定資產投資年均遞增44.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遞增57%,分別是“十五”期間的4倍、9倍、9倍。三次產業比達到18:56:26。形成了由能源大縣、新材料大縣和塑編、紡織服裝、農副產品深加工、機械加工四大產業集群構成的“兩個產業大縣、四個百億集群”工業發展格局。棚菜、花生、林果、畜禽、薯類五大農業主導產業基本形成。
──改革開放成效顯著。國企轉制並軌、人事機構、文化體制、醫藥衛生體制、行政審批、政府採購等改革不斷推向深入。在全市率先啟動新農保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保障體系。對外開放勢頭強勁,全方位、寬領域、縱深化的開放格局初步形成,開發區步入省級開發區行列,引進了電廠、碳纖維、大強煤礦和產業集群等一批立縣項目,推動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城鄉面貌變化明顯。高標準修編了城市總體規劃、濱湖新城總體規劃等一系列規劃,進一步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修築城區道路25公里,新建廣場4.2萬平方米,新增綠地44公頃,主要街路全部實現了綠化亮化。加強鄉鎮政府所在地基礎設施建設,修建農村文化廣場32座,村屯綠化植樹840萬株。投資近15億元,實施農建重點工程150項,修建農村道路2500多公里,切實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鐵朝高速、沈康高速建成通車,結束了我縣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北出口、疏港路、濱湖路、迎賓路等道路工程全線貫通,全新的縣城道路交通體系初步形成。
──生態建設紮實推進。新增造林面積34萬畝,林木綠化率達到43.8%。臥龍湖濕地恢復和保護工作切實加強,引遼濟湖主體工程全部完工,成為我縣生態建設史上的一大壯舉。不斷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污染源頭治理成效明顯。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村容村貌明顯好轉,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投資1.4億元,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10所、衛生院11所、文化站13所、計生服務站4所,均在全市率先實現“一鄉一所”目標。康平高中、職教中心達到遼北地區領先水平。投資3141萬元,改擴建了縣醫院病房樓,醫療水平達到遼北地區一流。廣電事業快速發展,電視台建成開播,電台改版升級,新聞媒體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全面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發放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糧食綜合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家電、汽車機車下鄉”補貼近5億元。新建城鎮保障性住房2.4萬平方米,農村低保住房1484戶。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5平方米,城區自來水日供水量達到2萬噸以上,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9%。高質量完成農村安全飲水一期工程,6.5萬農民吃上放心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7786元,年均遞增17.7%。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是全縣上下積極應對挑戰,搶抓機遇,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突出成績的五年;是大項目建設投產最多,生態環境切實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的五年;是民眾收入大幅增加,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人民民眾安居樂業的五年;是全縣上下信心倍增,民心凝聚,人氣旺盛,政通人和的五年。經過五年努力,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了全新局面,康平的形象和面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是省市扶貧工作隊、駐康單位和武警部隊官兵大力支持與無私奉獻的結果,是全縣幹部民眾團結一心、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奮戰在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幹部民眾,向關心支持康平經濟社會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顧“十一五”時期奮鬥歷程,我們深深體會到,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努力在政府工作中體現黨的優良作風,以良好的形象凝聚全縣上下的發展合力;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始終不渝地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高舉改革開放旗幟,不斷推進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提高縣域經濟的外向度,實現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發展;必須樹立強烈的機遇意識,始終保持發展激情,牢牢把握時代脈搏,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築牢經濟發展基礎;必須始終把人民民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致力於民眾福祉,不斷提高全縣人民的生活水平。
“十一五”期間,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雖然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思想解放程度不夠深,創新意識不夠強,對外開放領域不夠寬,一些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需要進一步解決;縣域經濟總量還不大,城鄉基礎設施薄弱,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支柱財源少,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社會保障壓力大,民眾關心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解決等等。對此,我們將在今後工作中採取強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2010年工作回顧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31億元,增長30.8%;固定資產投資188億元,增長51.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08億元,增長54.1%;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5.9億元,增長18.6%;農民人均純收入7786元,增長16%。
(一)堅持做強二產,工業發展勢頭更加強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262億元,增長44%;工業增加值實現70億元,增長42.3%。康平電廠累計發電73億度,實現產值27.4億元。大強煤礦礦建工程進展順利,累計完成投資12億元。龍源風電四期、國電優能風電一期順利推進,全縣風電裝機容量達到37.5萬千瓦。總投資1.02億元的油頁岩煉油項目土建工程全部完工,康平油田項目完成三維物探近300平方公里。高性能纖維材料產業基地獲得省發改委批准。總投資3.27億元的碳纖維項目一期工程累計完成投資2.7億元,設備安裝調試進展順利。總投資3.2億元的複合電纜芯項目簽約落地。不斷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強化園區內業管理,工業發展空間進一步最佳化。集群工業拉動力明顯增強,四大產業集群規模不斷擴張,產品不斷最佳化升級,累計引進企業260家,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70%,已成為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撐。
(二)堅持做優一產,農業特色主導產業更加凸顯。面對風災、洪災等自然災害,積極開展生產自救,防災減災工作取得全面勝利。進一步加大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推廣力度,引進新品種60個、新技術40項,農業科技貢獻率進一步提高。花生、棚菜等五大主導產業規模不斷壯大,花生達到40萬畝,棚菜發展到8萬畝,寒富蘋果等經濟林達到16.5萬畝,薯類達到8萬畝,標準化畜牧小區達到301個。不斷加強農業產業化建設,農事龍頭企業達到2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249個。投資1.68億元完成水庫除險加固、節水灌溉、土地治理等農建工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進一步加強。不斷規範土地流轉管理和服務,完成3個鄉鎮土地流轉市場試點建設工作。農機總動力達到30.5萬千瓦,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落實大田作物保險107萬畝、設施農業大棚保險3625棟,農業抵禦自然災害能力進一步增強。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5.8萬人次,農民工資性收入不斷增加。
(三)堅持做活三產,流通服務業快速發展。積極引進扶持商貿服務業項目,不斷提升商貿服務業水平,大東方商業城、九派商業廣場二期投入使用,蘇寧、國美等著名企業落戶康平。“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完成100家農家店改造,全縣各類市場達到30個,城鄉民眾消費購物環境進一步改善。全面推進“家電、汽車機車下鄉”等工程,直接拉動農民消費超億元。積極引導金融保險、租賃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新的經濟成長點不斷湧現。進一步最佳化發展環境,深入開展全民自主創業,積極扶持民營經濟發展,新增私營企業774家、個體工商戶1140戶。有效開展農資、食品藥品、糧食流通等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
(四)堅持統籌發展,城鄉面貌發生可喜變化。按照以臥龍湖為擴張點、濱湖生態新城為核心、工業及物流產業帶為支撐的“一湖一城一帶”城市發展格局,積極開展老城區改造、新城區拓展工作。“光彩市場”區域拆遷改造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康懿家園回遷小區全面開工建設。房地產開發勢頭穩健,開發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鋪設自來水管網7700米,改造供熱管網9800米,供水供熱質量明顯改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拆違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總投資1.1億元,完成濱湖路、順城街等道路工程9條11公里。積極開展新城區地產和市民服務中心項目規劃招商工作,順山村整體搬遷及順山新村建設工作穩步推進。不斷加強鄉鎮基礎設施建設,鄉鎮政府所在地經濟社會發展輻射能力明顯增強。投資3078萬元,全面完成法張線、修孔線和明沈線大中修工程,切實提升了縣域道路通行水平。投資4000萬元,高標準完成迎賓路及鐵朝高速郝官出口拓寬工程,進一步提升了康平對外形象。
(五)堅持可持續發展,生態縣創建工作進展順利。大力實施遼蒙邊界阻沙帶、防風治沙等造林工程,新增造林面積7萬畝,有林面積達到143萬畝。臥龍湖保護和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濕地生態功能基本恢復。切實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取締整治城區1噸以下燃煤散燒鍋爐35台。日處理能力2萬噸的縣城污水處理廠實現試運行,結束了城區污水自然排放的歷史。投資2億元的“一根煙囪”工程可研編制及初步設計已完成,融資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村新能源快速發展,新建沼氣池800座、太陽能房6000平方米,新能源普及率達到68.5%。綠色生態農業面積不斷擴大,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面積達到100萬畝。國家生態縣27項考核指標全部達標,順利通過省考核驗收。
(六)堅持財政綜合保障能力建設,財政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抓住省財源建設試點縣契機,全面開展財源建設,積極培植稅源,拓寬財源,強化征管,規範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地方財政收入大幅增加。不斷深化完善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和鄉財縣管等諸項改革,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全面整合政府財力資源,最佳化支出結構,規範支出行為,資金使用效益切實增強。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優先安排各項惠農、民生資金,保障了社會事業正常運轉和重大項目支出。
(七)堅持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再上新台階。自覺接受縣人大依法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及時向縣人大、縣政協匯報、通報政務情況,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25件、政協委員提案50件,辦復率100%,滿意率100%。“五五”普法效果明顯,精神文明建設紮實推進。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改擴建中國小教學樓9棟,撤併農村國小32所,教育布局更趨合理。全面通過省“普九提高片”檢查驗收,全縣基礎教育水平明顯提升。設立名師、優秀學生獎勵基金,尊師重教氛圍明顯增強,中高考再創佳績。投資2661萬元,全面推進縣醫院病房樓擴建工程,進一步改善了縣醫院辦醫條件。積極開展文化廣場等文體活動,進一步豐富了城鄉民眾文化生活。不斷加大就業安置工作力度,城鎮實名制就業4816人。一次性投資30萬元,有效改善了全縣社區辦公環境,朝陽社區新址辦公用房面積達到350平方米,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新建農村中心敬老院3所,農村低保建房363戶,農村低收入群體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投入近5000萬元,對城鄉弱勢群體實施了有效救助。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8%、新農保參保率達到72%,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不斷加強扶殘助殘工作,殘疾人救助性康復工作取得新成效。全面落實義務兵優撫和退伍軍人安置政策,兵役工作得到加強。高度重視社會穩定工作,認真落實信訪責任制,一批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安全生產形勢平穩,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效顯著,國家平安建設先進縣創建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加強。
圍繞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計畫、人社、編制、監察、審計、統計、物價、糧食、供銷、扶貧開發、績效考評等工作得到加強,計生、檔案、縣誌、人防、地震、老齡、科協、老科協、關協、民族宗教、工會、共青團和婦女兒童工作取得新進步,工商、氣象、供電、路政、石油、通訊、郵政、金融、保險、菸草專賣、住房公積金、質量技術監督等部門為康平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十二五”時期奮鬥目標及工作重點
“十二五”,我們又站在了全新的歷史起點。“十二五”時期,是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期,是我縣深化改革開放的攻堅期,更是我縣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只要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增強發展信心、迸發工作激情,只要我們牢牢把握時代脈搏、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從容應對各種挑戰,只要我們科學謀劃全局發展、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
“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全力發展經濟、努力改善民生”兩大主題,大力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農業富民、擁湖興城”四大戰略,全面推進“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建設城鎮、最佳化環境、建設文化”五大任務,實現主要經濟指標翻兩番,進入全省縣域第一集團、向全國百強縣衝刺,為初步建成遼吉蒙結合部區域中心縣奠定堅實基礎,積極構建“生態康平、實力康平、和諧康平”。
“十二五”時期奮鬥目標是:著眼於將康平完全融入瀋陽經濟區發展,切實加快國家生態縣、國家能源產業示範縣、新材料產業大縣建設步伐,地區生產總值年均遞增31.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遞增3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遞增20.1%;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年均遞增18.3%;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遞增18.2%;三次產業比實現8:64:28。
為此,“十二五”期間,我們要重點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提升民眾福祉。
一是強力推進工業化進程。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切實加大對外開放工作力度,強化項目建設,壯大工業經濟總量,不斷夯實“兩個產業大縣、四個百億集群”工業發展格局,提升縣域經濟核心競爭力。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繼續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集聚輻射功能。圍繞自然資源,不斷壯大煤電、煤炭等傳統能源產業,重點發展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發電、太陽能套用等新能源產業。依託碳纖維項目,不斷拉長高性能纖維產業鏈條,做大做強新材料產業,加快省級高性能纖維材料產業基地建設步伐。立足產業集群發展,不斷壯大集群產業規模,提升集群產業水平,打造四個產值百億集群。到“十二五”末期,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11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縣經濟比重達到60.8%。
二是全面推進城鎮化進程。大力實施“擁湖興城”戰略,把提高城鎮化水平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戰略工程來抓,牢固樹立生態理念,突出擁湖親水特色,有步驟、分層次推進濱湖新城建設,拓展城市空間、完善城市功能、培植城市產業,不斷增強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打造遼北最佳生態、宜居、文明之城。突出濱湖新城建設,加快老城區改造、新城區拓展進程。在老城區改造上,以改善居住條件為目標,以棚戶區拆遷改造和完善市政基礎設施為突破口;在新城區拓展上,以完善城市功能為目標,以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全面加快濱湖生態明珠城建設。加強小城鎮建設,依託交通、產業等優勢,構築以濱湖新城為中心、重點鎮為節點的結構合理、功能互補、層次分明、布局協調的城鎮化發展格局。到“十二五”末期,全面實現濱湖新城建設目標,全縣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
三是著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大力實施“農業富民”戰略,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經濟區建設,不斷壯大農業主導產業規模,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引進培育一批農事龍頭企業,支持創辦一批中介服務組織,不斷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扶持創立一批名牌產品,加大區域產業牽動效應。強化科技推廣和服務,不斷提高農民種植養殖水平,促進農民穩步增收。到“十二五”末期,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達到4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000元。
四是不斷提升民眾福祉。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加快推進生態體系建設,不斷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切實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工作,不斷改善人民民眾生產生活環境。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認真解決民生問題,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提高公共教育、醫療衛生、公共文化等服務水平,提升民眾幸福指數,讓經濟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民眾。
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起步年。做好2011年工作,對推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我們將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康平縣委十五屆八次全體會議精神,大力實施“四大戰略”,全面推進“五大任務”,全力做好政府各項工作。主要預期指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75億元,增長33.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10億元,增長56.1%;固定資產投資230億元,增長22.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6億元,增長17%;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1億元,增長19.6%;農民人均純收入9200元,增長18.2%。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項目建設,全力推進工業化進程。不斷創新招商體制機制,著力最佳化發展環境,切實加大項目建設工作力度,積極引進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進一步夯實“兩個產業大縣、四個百億集群”工業發展格局。積極推進總投資52億元、裝機132萬千瓦的電廠二期項目,力爭列入省十二五電力發展規劃。大強煤礦完成礦井貫通等工程,確保2012年投產。全面推進龍源、國電優能等風電項目,新增風電裝機容量30萬千瓦。全力推進粉煤灰綜合利用、煤矸石發電、太陽能套用等可再生能源項目,加快國家新能源示範縣創建步伐。省級高性能纖維材料產業基地全面開工建設,積極打造新材料產業項目落戶平台。確保碳纖維一期實現全面生產,紮實推進複合電纜芯項目,引進玄武岩纖維、芳綸纖維等項目5個以上,打造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引擎。不斷做大做強四大產業集群,進一步擴張產業集群規模,引進集群項目50個以上。積極推進塑編產業最佳化升級,切實加強“中國針紡塑編名城”建設,努力打造中國北方最大塑編生產基地。進一步加強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園區服務功能,全面完成塑編產品研發檢測中心、塑編集群原材料基地建設,規劃籌建創業中心、職工公寓等項目,全力打造遼北一流工業園區。
(二)突出結構調整,不斷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突出重點,因地制宜,科學劃分產業區域,全面深化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壯大五大主導產業規模。新增設施農業4萬畝、寒富蘋果3萬畝,花生面積達到42萬畝,薯類面積達到10萬畝,新建標準化畜牧小區50個。積極引進培育一批農事龍頭企業,市級以上農事龍頭企業達到20家以上。進一步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300個。不斷強化科技服務體系功能,進一步完善區域農技推廣站建設。全面開展科技助農工作,促進民眾增收。加大農建工作力度,重點實施防洪、治澇、灌溉等農建工程。新建儲糧倉2200個,解決農民儲糧難問題。進一步做好扶貧、農業政策性保險等工作,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面增強農村經濟發展保障能力。
(三)突出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強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圍繞濱湖新城建設,加大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面加強老城區改造、新城區拓展工作,為構建“一湖一城一帶”城市發展格局奠定堅實基礎。堅持規劃先行,進一步完善新老城區控詳規劃。加快改造老城區,切實推進康懿家園回遷小區建設,確保被拆遷戶早日回遷新樓。全面實施老城區供水供熱系統改造,改造自來水管網5000米、供熱管網1.7萬米。進一步完善城市綠化管護機制,城區植樹3萬株。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大聯合執法工作力度,切實改善市容環境。加快拓展新城區,全面實施中心路改擴建、順山街新建和市民服務中心等新城區重點工程,積極推進順山村整體搬遷及順山新村建設。確保新城區九年一貫制學校交付使用,積極推進酒店會議中心、陶瓷家具專業商場等項目。結合新老城區建設,開發房地產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以上。不斷加快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切實加大中心鄉鎮經濟發展輻射能力。全力推進北三家子街道辦事處建設,新建廣場、農貿市場、垃圾中轉站各1處。加快縣級以上公路改造速度,加大農村公路修復力度,進一步鞏固提升道路承載水平。積極規劃籌建國鐵項目,沈康高速北延工程全面開工建設,進一步完善大交通格局。
(四)突出商貿服務體系建設,積極發展服務業。積極規劃籌建新城區集辦公、商業、居住、餐飲等功能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項目,實現城市建設與服務業發展的雙重目標。切實加快陸港經濟區基礎設施建設,引進倉儲、加工、配送等生產性服務業項目。加快塑編產品交易、農產品批發等市場建設,不斷壯大建材、農機等專業市場規模。不斷深化供銷系統改革,加快“新網工程”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流通服務設施條件,改造農家店90家。深入推進“家電、汽車機車下鄉”等工程,不斷提高城鄉民眾消費水平。進一步整合旅遊資源,不斷加大旅遊項目招商工作力度,發展獨具康平特色的旅遊產業。進一步最佳化金融環境,切實加強誠信建設,不斷提高金融支農支企力度。
(五)突出環境改善,全面加強生態建設。繼續鞏固和提高生態創建成果,確保年內通過生態縣國家核查驗收。大力實施遼蒙邊界阻沙帶、環湖林等造林工程,新增造林16.8萬畝,進一步築牢保護瀋陽經濟區第一道生態屏障。切實加大臥龍湖濕地保護力度,保護好濕地原生態。繼續推進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工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能源。全面推進“一根煙囪”工程,力爭實現部分供熱目標。加快推廣新型節能住宅工程,建設沼氣池2200座、太陽能房7200平方米。切實加強土地和礦產資源監管,嚴厲打擊私挖亂采、亂砍濫伐等破壞生態的違法行為。
(六)突出財源建設,不斷提高保障能力。加強財源建設、堅持依法征管,廣辟稅源、堅持依法理財,拓寬聚財渠道、堅持精細管理,確保地方財政收入穩定增長,不斷提高財政綜合保障能力。準確把握國家投資導向與產業政策,緊緊抓住省市扶持縣域經濟發展契機,積極爭取上級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堅持從嚴管理,進一步調整最佳化支出結構,增加政府統籌財力,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長,全力保工資、保運轉、保法定支出。加強檢查監督,規範資金管理,確保各類資金安全有效運行。
(七)突出民生工程建設,全力辦好社會事業。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積極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最佳化教育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撤併農村國小25所。積極推進“雙高普九”工作,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切實加大投入力度,康平高中建成省級標準化高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不斷加快區域一流職教中心建設步伐。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城鄉醫療機構建設與管理,全面提升縣域醫療水平。切實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積極籌建新城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項目。全面整合文化資源,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籌建文化中心。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擴大就業。不斷改善社區辦公條件,進一步提升社區服務與管理水平。更加關注弱勢群體,不斷加強對低收入家庭補助救濟工作。切實做好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工作,確保市場物價穩定。強化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擴大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加強兵役工作,認真落實義務兵優撫安置政策。深入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積極推進“六五”普法工作。不斷暢通信訪渠道,認真解決民眾合理訴求。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不斷鞏固提高平安創建水平。進一步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力度,繼續為城鄉民眾辦好10件惠民工程,切實提升民眾福祉。
(八)牢記為民服務宗旨,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為人民服務是政府的天職,人民滿意是政府工作的最高追求。我們要時刻牢記為民服務宗旨,確保為民謀政、實幹施政、依法行政、廉潔從政。一要堅持以人為本,牢記親民為民。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理念,把民生福祉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認認真真訪民情,誠誠懇懇聽民意,真真切切解民憂,實實在在幫民富,兢兢業業保民安。二要堅持拼搏實幹,力求務實高效。畏難懈怠必然落伍,奮起實幹才有出路。政府全體人員要繼續保持爭先進位的銳氣、自我加壓的勇氣、開拓奮進的志氣,凝心聚力謀突破,埋頭苦幹抓落實。要不等待、不觀望、不爭論、不猶疑,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作風,勤勉工作,多辦實事,注重實效。三要堅持依法行政,嚴格依規辦事。認真貫徹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決定,自覺接受縣人大法律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虛心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堅持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健全專家諮詢論證、公示、聽證等制度,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不斷加強政府法制建設,確保行政權力公開、透明、規範運作。四要堅持以廉為榮,恪守清正廉潔。公心贏取民心,政風帶動民風。高度重視民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扎紮實實為民眾辦實事、好事,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大力弘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嚴格控制公用開支,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加強權力運行監督,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積極打造風清氣正、廉潔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點,應對新挑戰,推進大發展,實現新跨越,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重任和光榮使命。讓我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緊依靠全縣廣大幹部民眾,團結拼搏,開拓創新,以更大的魄力,更高的效率,更快的速度,推進縣域經濟社會實現跨越發展,加速崛起,為建設富裕、開放、文明、和諧的新康平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