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本溪縣政府工作報告

《2011年本溪縣政府工作報告》是本溪縣政府做出的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1年本溪縣政府工作報告
  • 類型:工作報告
  • 報告方:本溪縣政府
  • 年份:2011年
“十一五”工作報告,“十一五”簡要回顧和二零一零年主要工作,“十二五”工作任務,總結,

“十一五”工作報告

“十一五”簡要回顧和二零一零年主要工作

“十一五”期間,是我縣經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重要時期,五年來,縣政府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下,團結和帶領全縣各族人民,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全面超額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目標。預計:201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18億元,是“十五”末的2.8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8.7億元,是“十五”末的4.5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5億元,是“十五”末的9.8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1億元,是“十五”末的2.6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8740元,是“十五”末的2倍。一批牽動全縣發展的重點工作在“十一五”期間實現突破。基本完成國企改革任務,冶煉集團、北方曲軸、本溪電纜等一批骨幹企業做大做強;拉長產業鏈條,參鐵鑄業等資源深加工企業達產見效。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項目建設開始向園區集中,產業集群初具規模。永祥羊絨、匯源果汁、雨潤集團等農事企業落戶我縣,農業產業化取得突破性進展。做優做靚了“楓葉”品牌,賞楓休閒遊異常火爆。城鄉面貌有較大變化,在全省縣級率先建成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新建小市至高官二級路,“半小時交通網”加快形成。社會事業更加發展,高標準通過教育“雙高普九”驗收,第一輪教育布局調整圓滿完成;完善衛生服務網路,鄉鎮衛生院人員基本工資縣統籌;全面實施省內縣級規模最大的采沉治理和棚戶區改造。回顧過去的五年,是全縣經濟發展速度最快、項目建設數量最多的五年,是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社會建設成效最好的五年,是社會事業取得豐碩成果、民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建設的最後一年。一年來,縣政府緊緊依靠縣委的堅強領導和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克服經濟危機影響、特大洪澇災害等各種困難,圓滿完成了縣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
——專項招商初見成效。發揮小團隊招商針對性、靈活性和實效性強等優勢,分省、包片實施專項招商,一批新項目相繼落地。華聲鑄造短流程、冶煉五分廠遷建等項目即將投產;投資1.6億元的澳勝電梯、投資1億元的南方印業、投資1.2億元年產30萬噸彩塗鋼板等30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方大集團投資10億元收購、擴建恆匯和同達鐵選項目全面實施;投資1450萬美元的德國汽車配件、投資4.2億元的鳳形耐磨件等9個億元項目正式簽約;投資17.6億元的玉晶玻璃等項目加快推進。加大園區建設投入,投資1億元完善園區基礎設施。2010年,全縣投資超億元項目37個;實際到位資金81億元,同比增長1.9倍;實際直接利用外資2063萬美元,同比增長85倍;出口創匯1800萬美元,同比增長34.3%。
——工業經濟穩步增長。著力解決資金、土地、電力等瓶頸,貸款1.8億元支持重點企業發展,冶煉集團、北方曲軸、本溪一紡等企業產銷兩旺。啟動富比生電石等5戶企業,全縣規模企業發展到100戶。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本溪七一五炸藥廠與新時代民爆集團順利重組,特鋼冷拉、水泥製品等5戶企業打捆改制進入操作程式。投資18億元實施企業技術改造,天和機械、鐵剎山酒業擴建等21項技改項目全面實施。落實節能減排政策,主要污染物全部實現達標排放。實施工業名牌戰略,新增3個省級以上工業名牌產品。2010年,全縣規模工業增加值預計實現34億元,同比增長31%。
——農業和農村工作實現新發展。有效抵禦低溫災害,糧食產量好於預期。新發展中藥材11萬畝、乾堅果經濟林10萬畝、山野菜4萬畝、優質米11萬畝、封溝養蛙4萬畝、標準化畜牧小區50個。推進農業產業化,新增45戶龍頭企業,永祥羊絨三期、匯源果汁生產線、福潤肉雞加工等項目開工建設或投產。農業標準化建設達到新水平,完成綠色、有機食品認證9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30萬畝,紅松種子產品地理標識通過評審。全年實施造林綠化14萬畝,啟動公路兩側公共生態環境建設工程,集體林權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十一五”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高標準通過驗收,水利普查試點工作圓滿完成。投資近億元治理水土流失7萬畝,修固堤防42公里,新建灌溉工程25項。新建秸稈氣化站2處、沼氣服務網點10個。支農惠農紮實有效,發放補貼1900萬元。
——抗洪救災取得全面勝利。我縣2011年遭遇罕見洪災,全縣9300多公頃農作物受災,水毀公路17條635公里、自來水工程164處、河堤178處98公里,近10萬民眾不同程度受災,直接經濟損失9億元。面對特大洪災,全縣廣大幹部民眾發揚“不畏艱險、眾志成城、連續奮戰、敢於勝利”的抗洪精神,組織民眾轉移,全力實施搶險,實現了“人員零傷亡”目標。迅速啟動災後重建,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供水、供電、道路、房屋修復重建工程,確保了受災民眾入冬前全部入住,把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取得了抗洪救災的全面勝利。
——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進一步繁榮。加大整合開發力度,籌資1億元開發鐵剎山,投資2500萬元改造關門山景區,投資2000萬元實施大石湖、綠石谷等景區開發。加強景區對外招商,投資5.5億元的湯溝溫泉谷度假酒店項目順利簽約。旅遊服務設施不斷完善,“中華楓葉之路”服務區改造竣工,新註冊旅行社4家,農家樂接待點達到73戶。擴大旅遊宣傳,成功舉辦了“燕東山花節”、“滿鄉楓情節”、首屆“森林羊湯節”和“重陽賞楓節”,旅遊區域互動和交易合作更加活躍。預計:全年接待遊客69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1.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38.75億元,同比增長33%。
——縣城面貌和城鄉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完成觀音閣新城總體規劃。投資10億元實施縣城房地產開發50萬平方米,紫荊花園、山水儷城等小區建設全面實施,春光路一期改造拆遷結束。抓好城市經營,全年實現土地出讓收益2.4億元。居民休閒空間不斷擴大,總面積5.7萬平方米的人民廣場、文體廣場投入使用。投資1000萬元的楓鄉大橋建成主體。投資600萬元續建觀音山公園環路,實施本桓公路亮化工程。投資2800萬元改擴建縣城水源,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竣工。投資1.3億元建成第四熱源。城鄉路網進一步完善,撫清線、紅榛線、北艾線等公路大修全部竣工。總投資8400萬元的8個電力工程全部投入使用。
——財稅金融實現高增長。以“增收節支”為重點,狠抓稅源建設,深挖稅收潛力。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同比增收3.7億元,同比增長50%;財政總收入完成15.4億元,是“十一五”規劃目標的2倍。嚴格執行部門預算,擴大政府採購和國庫集中支付範圍,集中財力保工資發放、民生工程、重點項目建設支出。縣域金融環境進一步最佳化,出台鼓勵銀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考核獎勵機制,信貸投放規模擴大,全年金融機構新增貸款6億元,是2010年同期的7倍;各項貸款餘額25億元,同比增長32%。
——民生工程建設紮實推進。就業崗位不斷增加,新開發公益性崗位1500個,完成勞務輸出和勞動力轉移1.5萬人。社會保障不斷擴大,新增養老保險參保人員3800人。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部分低保分類救助標準,全年發放低保金3020萬元,完成農村低保戶危房改造63戶。成立了全省首家農村常年病人託管中心。提高新農合報銷比例和籌資標準,資助1.6萬名困難民眾參加城鄉合作醫療,補助患者4.4萬名,總額超過2000萬元。新建23處人畜飲水工程,確保1.3萬人飲水安全。投資670萬元新建高官、清河城、草河城3處客運站,交通條件有所改善。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惠澤園棚戶區改造、廉租房二期工程全面完成。落實移民扶貧開發政策,發放直補資金950萬元,投資2700萬元實施86個扶持項目。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縣財政增支3800萬元,完成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補貼調整。
——社會事業取得新進展。教育第二輪布局調整穩步實施,撤併高官逸夫、草河掌學校國中部;合併搬遷小市國小、張家堡國小。開設了滿語文師資培訓班,傳承滿族文化。圓滿完成中、高考組織工作,縣高中公費生指標全部分配到校,高考本科上線率達到70%。加強人防、物防措施,確保了校園安全。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縣一院1.4萬平方米外科綜合樓投入使用;4所鄉鎮衛生院改造和10所甲級村衛生室建設全面完成。人口與計畫生育綜合改革全面啟動,“第六周期”項目工作圓滿完成。廣播電視數位化建設成效顯著,完成4.5萬戶整體轉換任務。民眾文體活動蓬勃發展,體育設施不斷完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順利開展。與此同時,人防、武裝、民族宗教、物價、檔案、老幹部、縣誌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績。
——民主法制及政府自身建設切實加強。狠抓安全穩定,認真執行“大接訪”制度,及時化解矛盾,解決了一批突出問題。認真落實駐礦監管實名制和礦長下井帶班制度,從嚴監管煤礦、礦山、危化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整改820處安全隱患,關閉9家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煤礦。嚴厲查處非法採礦案件275起。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破獲各類刑事案件270起。高度重視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批評、意見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共辦理人大代表議案1件,建議、批評和意見49件,政協委員提案88件,辦理率達100%,代表、委員滿意率達到95%。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開展政府部門專項審計58項,查處違規金額1000多萬元。全面推行政務公開,發揮行政服務中心職能,全年辦理審批服務事項2.4萬件,民眾滿意率達99%以上。
各位代表,2010年政府工作成績來之不易,是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縣各族人民和衷共濟、銳意進取、艱苦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縣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幹部民眾,向關心支持全縣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在縣域經濟建設上,經濟總量小,發展速度不快,在全省縣域位次提升幅度不大。異常氣候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特大洪災損失嚴重。固定資產投資不足,招商引資缺少大項目,主導產業實力不強。財政剛性支出增長過快,收支矛盾日益突出,部分鄉鎮運轉艱難。在社會事業發展上,民生工程建設任務繁重,人均收入增長不快,低保標準不高,弱勢群體還未得到及時有效救助。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信訪形勢不容樂觀,一些社會熱點、難點問題解決仍不到位。在政府自身建設上,政府機構改革措施推行不夠深入,個別部門效率低下、審批繁瑣等問題依然存在。我們將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十二五”工作任務

“十二五”奮鬥目標2011年政府工作任務
“十二五”期間是我縣加快經濟發展、實現升級進位的關鍵時期。縣委十二屆十二次全會已經確定了全縣未來五年的奮鬥目標,我們必須切實肩負起“十二五”規劃建設的重大歷史使命,團結和帶領全縣各族人民,滿懷激情抓發展,凝心聚力繪藍圖,努力開創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加快發展,改善民生”為主題,以建設“工業強縣、旅遊大縣、農業特產縣”為目標,以擴大對外開放為支撐,大力推進縣域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生態友好化,加快推進經濟更加發展,事業更加繁榮,人民更加富裕,社會更加和諧的小康縣建設進程。
今後五年全縣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到2015年,主要經濟指標與“十一五”末相比,確保翻一番半,力爭翻兩番,縣域經濟實力位居遼東各縣區前列,進入全省前15名,爭取跨入全國百強縣行列。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隨著經濟逐步回升向好,各項扶持措施的日益強化,縣域經濟將迎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十二五”將成為我縣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期、激烈競爭期和加速推進期。因此,做好2012年的政府工作,為“十二五”規劃建設夯實發展基礎、實現良好開局,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2012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指標是:
——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50億元,同比增長27%;
——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1.6億元,同比增長33%;
——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0億元,同比增長4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0億元,同比增長30%;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051元,同比增長15%。

總結

為做好2012年政府工作,我們將牢牢把握以下兩個重點:
一是保持經濟高速增長。把保增長作為首要任務,以“抓大項目、增加投資”為突破口,以“目標不變、力度不減、頻率不降”為原則,加大專項招商力度,著力引進億元項目,做大做強產業集群,增加固定資產投入,推動經濟高速增長,圓滿完成全年任務。
二是切實改善民眾生活。把改善民生作為最終目標,加大財力保障,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安全穩定。有針對性地實施更為積極靈活的政策措施,落實一批社會廣泛關注、民眾熱切期盼的實事、好事,讓發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百姓。
圍繞上述目標任務,具體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擴大專項招商,促進工業經濟持續增長
以鑄造產業為主導,以工業“五項工程”為動力,以專項招商為措施,以工業園區為平台,以完善要素為保障,大力發展鋼鐵配套經濟,加快培育產值超百億的產業集群。
全力發展以鑄造為主的鋼鐵配套產業集群。推進重點項目。按照“邊規劃、邊建設、邊完善”的原則,加快華聲鑄造短流程、北方連鑄短流程項目建設,促進項目集聚和產業升級;推進四野鑄業與中國一汽合資合作,擴大產業規模;加快實施恆匯、同達鐵選改造項目,提升鐵選能力。加大園區建設投入。繼續籌措資金,進一步完善工業園區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為項目入駐打造平台。力爭籌資4億元實施土地收儲整理,爭取2000畝工業用地建設指標,擴大發展空間。加大專項招商力度。圍繞園區產業定位,以投資超億元項目為目標,開展專項招商,引進一批產業關聯度大、技術含量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項目落戶,做大產業規模。2011年,全縣要完成招商引資100億元,引進億元項目30個以上。
保持工業經濟穩步增長。做大做強支柱產業。承接遼寧中部城市群經濟資源輻射,大力發展配套經濟。礦山開採業要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鼓勵深部洞采,增加礦石儲備,提高生產能力。冶煉業要繼續依託各大鋼廠,順應產品需求,擴大市場份額。著力做好煉鋼添加劑系列產品開發及高純鐵生產,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鑄造機加業要大力推進以零部件配套為主的深加工項目建設,做大生產規模,做強產業實力。進一步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全面實施工業“五項工程”,抓好國企改制工作,穩步推進集體企業改革。投入20億元實施26個技改項目,促進產品升級換代。抓好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新發展一批深加工項目,延伸產業鏈條,提高利用效益,將資源優勢高效率轉化為經濟優勢。積極爭創名牌,2012年要新增3個省級以上工業名牌產品。努力抓好節能減排。嚴格新項目環境評價和準入條件,確保主要污染物達標排放。引導和支持低碳環保型項目開發,大力推廣節能工藝技術,探索發展循環經濟,減少資源消耗,保護生態環境。
(二)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
以農業產業化發展為核心,加快特產基地建設,壯大農事龍頭企業,夯實農業基礎設施,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基地。繼續做大中藥材、乾堅果經濟林、絨山羊等優勢產業。以“中國藥都”為依託,新發展7萬畝以林下參為主的中藥材,發展8萬畝山野菜、11萬畝優質米,新建50個標準化畜牧小區。抓好林產業經濟,新種植6萬畝乾堅果經濟林,嫁接2萬畝紅松。妥善處理林牧矛盾,保持絨山羊飼養量,做好品種改良,培育本溪品系。制定產業發展規劃,落實扶持措施,儘快形成年飼養1000萬隻肉食雞規模。繼續開展城鄉共建,加快本桓公路、小草公路沿線特色產業帶建設,增強示範帶動作用。擴大五味子、葡萄等標準化示範基地規模,完成“三品”認證10個,完善農產品檢測體系,提高裝備設施水平。
做大農產品加工企業。確保福潤肉雞加工項目全面達產,形成年加工3000萬隻肉雞規模;開工建設年屠宰1000萬頭生豬生產線,力爭當年投產。抓好匯源飲品生產,加快延伸果蔬加工產業鏈條。推進龍寶集團上市,促進永祥羊絨項目擴建,加快紅葉家俬、奇美家俱項目建設,2012年達產見效。開發森澳冰葡萄酒、鐵剎山五味子酒系列,提升酒業生產能力。2011年,要新增10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好災後重建,抓好河道治理,完成20公里堤防修築、8000畝節水灌溉、3.5萬畝水土流失治理任務。穩步推進林業站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全面實施公路兩側生態林建設,完成3.5萬畝造林綠化、5萬畝封山育林任務。加強農村新型能源建設,新建2處秸稈氣化站、1000個沼氣池。加強農民專業技術培訓,全年培訓2萬人以上。完善農村服務體系,新組建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
(三)加快旅遊業發展,努力繁榮第三產業
以省級旅遊產業開發區為目標,以水洞國際旅遊度假區建設為契機,加大資源開發,強化對外宣傳,拓展旅遊市場,提升“水洞、溫泉、楓葉、宗教”品牌知名度,努力打造旅遊大縣。
加快景區開發建設。認真執行全縣旅遊總體規劃,完成關門山—湯溝景區整合規劃評審。推進關門山、鐵剎山景區開發。跟蹤旅遊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湯溝溫泉谷度假酒店、發家峪山地運動休閒公園,加快大石湖、大地公園開發步伐。突出民俗風情,確保完成旅遊星級賓館改造和50個“農家樂”項目,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務質量。
加強宣傳促銷和行業管理。精心策劃節慶游、季節游和特色項目旅遊,多渠道開展旅遊宣傳促銷。引導景區拓展交流與合作,擴大客源市場。完善旅遊綜合執法監督體系,最佳化旅遊市場環境。修編民俗旅遊接待標準,規範“農家樂”經營。加強旅遊服務體系資質等級管理和從業人員培訓,提升旅遊服務水平。
進一步拓展現代服務業。最佳化商業網點規劃布局,抓好“萬村千鄉”、“雙百市場”等工程,提升配送能力,完善流通體系。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中介服務等新興服務業。2011年,全縣第三產業增加值要實現50.5億元,同比增長30%。
(四)加大基礎設施投入,不斷改善城鄉環境
以完善基礎設施為切入點,統籌城鄉發展,加強環境整治,推動城鎮化、環境友好化建設進程。
抓好縣城和基礎設施建設。按照“規劃先行、彰顯特色、完善功能、穩步推進”的要求,啟動觀音閣新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拉開縣城新區骨架。大力實施縣城房地產開發,抓好小區建設,實施濱河東路整體開發。投資7000萬元改造春光路、濱河東路等15條主幹路及小區街巷路;投資3000萬元實施供水擴建工程;投資800萬元完善污水收集處理系統。投資1500萬元建設5座垃圾轉運站。籌資2億元實施田桓鐵路項目動遷,保證項目按期施工。加大城鄉電網投入,投資2.4億元建設黃家堡輸變電工程,改造燕東變電所、連山關變電所,提高供電能力。
加強城市管理。以創建衛生模範縣城為契機,加強衛生環境整治,擴大機械化除雪、垃圾定點回收範圍,確保縣城道路通暢、重點部位整潔有序。積極推廣水源熱泵等節能環保技術,減少污染物排放。加強物業管理,完善監管制度,規範服務行為。加大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力度,全面整治“髒、亂、差”現象,改善人居環境。
(五)抓好增收節支,確保財稅平穩運行
進一步加強財源建設,深化財政改革,完善監管網路,嚴防“跑冒滴漏”,增加地方收入。按照“保剛性、保穩定、保發展”的原則,最佳化支出結構,控制公用經費,壓縮一般性支出,集中財力辦大事,把財力投向民生工程,用財力保重點項目。嚴肅財經紀律,加強審計監督,實行資金跟蹤問效,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引導金融行業擴大信貸規模,做大擔保中心、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提高融資能力,支持項目建設。2011年,全縣財政總收入要增長18%以上。
(六)全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抓好民生工程建設。一是擴大勞動就業。全年要開發固定就業崗位2000個、公益性崗位1000個,實現實名制就業再就業1.1萬人,輸出農村富餘勞動力1萬人,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二是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新增各類參保人員6000人以上。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會救助制度,籌資600萬元用於扶貧濟困。三是穩步實施村、社區衛生室改造,改善基層醫療條件。四是投資8000萬元實施田師付、小市工礦棚戶區改造。五是推進新一輪教育布局調整,擴建縣城中國小校,增加農村學生招生數量。六是分批次實施地質災害易發區民眾搬遷工程,保障受困民眾居住安全。七是開工建設小草線二級路,改善南部交通條件。八是投資1000萬元新建17處飲水工程,解決70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九是投資3000萬元建設光榮院、社區養老服務站,完成養老服務中心三期工程,加快社會化養老進程。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鞏固“雙高普九”成果,推進素質教育,提升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加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深化計畫生育綜合改革,實施家庭健康示範工程。籌建縣體育文化活動中心和縣民俗博物館,推進數位電視、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豐富民眾文化娛樂生活。加大水庫移民扶持力度,投資2200萬元,全面實施88個扶持項目,改善移民生產生活。
加強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以平安縣建設為載體,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認真落實信訪責任制,避免各類群體性事件和極端個訪案件的發生。全面加強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確保全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鞏固省級“文明縣城”創建成果,提高全縣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七)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全面提高行政水平
要實現2012年乃至“十二五”的奮鬥目標,必須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科學行政水平,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快速、協調、持續發展。
提高執行能力,建設勤勉政府。深入實施政府機構改革,提高工作效率,激發公務員的工作熱情和奉獻精神,營造“勤勉、務實、協調、高效”的政務環境。加強行政責任追究,提高執行力,確保令行禁止,貫徹到位。
強化民本意識,建設親民政府。堅持維護民眾利益高於一切、關心民眾疾苦重於一切、為民排憂解難先於一切,著力解決民眾關心、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加大民生投入,提高民眾生活水平。
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自覺接受縣人大的法律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好人大代表議案、批評、意見、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切實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完善執法程式,規範執法行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堅持從嚴治政,建設廉潔政府。切實抓好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強化公務員隊伍的廉政教育。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嚴防貪污腐敗。堅持厲行節儉,嚴禁鋪張浪費,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建設廉潔政府。
各位代表,展望未來,政府工作任務光榮而艱巨,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讓我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及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解放思想,埋頭苦幹,為全面實現2012年乃至“十二五”規劃目標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