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本溪縣政府工作報告

縣五屆一次人代會以來的五年,是全縣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是應對重大挑戰、經受嚴峻考驗、搶抓發展機遇、取得較大成績的五年。五年來,面對複雜多變的發展形勢和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縣政府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下,緊緊依靠全縣人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進軍百強縣為目標,同心同德,真抓實幹,圓滿完成了五屆人大確定的各項任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新台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3年本溪縣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3年
  • 地點:本溪縣
  • 屬性:工作報告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2013年政府重點工作建議,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縣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加快發展,千方百計增強經濟實力。預計:2012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實現195億元,比2007年增加134億元,年均遞增26.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19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2007年增加15.5億元,年均遞增40.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0億元,比2007年增加103億元,年均遞增47.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0億元,比2007年增加23億元,年均遞增18.7%;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1800元,比2007年增加6050元,年均遞增15.4%。
——工業經濟迅速壯大。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擴大對外開放,創新招商方式,在完善園區基礎設施的同時,實行分省包片專項招商,人參鐵加工和玻璃製品兩大產業集群快速崛起,玉晶玻璃、德科斯米爾等項目全面投產,產業集群企業總數突破100戶,年總產值達65億元。五年完成招商引資項目191個,實際到位資金160億元,直接利用外資1.9億美元,出口創匯1億美元。加大財力投入應對經濟危機,全力以赴保企業、保運行、保增長,北方曲軸、冶煉集團、本溪一紡等企業穩步發展,偏嶺一礦、四野鐵礦等骨幹企業做大做強,規模企業發展到90戶,比2007年淨增40戶。實施企業改革20戶,改制面達90%。加強企業技術改造,投入64億元完成技改項目83項。工業品牌有所增加,新增中國馳名商標3個、省級以上工業名牌產品14個。2012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預計實現520億元,比2007年增加398億元,年均遞增33.6%。
——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堅持特色化、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的思路,促進了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特色產業種植面積五年擴大一倍。大力推進以刺五加為主的中藥材“一縣一業”示範縣建設,被命名為“中國刺五加之鄉”,“本溪遼五味、本溪林下參、連山關刺五加”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祥和集團被列為省重點支持企業,匯源、雨潤等項目投產達效,農事龍頭企業發展到9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94家,分別比2007年增加55家和151家。五年發放惠農補貼1.4億元,累計培訓農民8萬人次。農村能源建設穩步發展,建成沼氣池5000個。農建投資4.7億元,完成骨幹工程210項,連年獲得“大禹杯”,成為國家農村水電電氣化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明顯提高,被評為“全國保護性耕作示範縣”。動物衛生監督管理體制日趨完善,順利通過國家無疫區認證,有效防控了重大動物疫情。
——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日益繁榮。實施資源整合,成立旅遊管委會,增強旅遊競爭整體優勢。加大景區開發力度,五年投資5.5億元開發鐵剎山、關門山、大石湖、老邊溝等景區。湯溝溫泉開發全面推進,一批10億元項目相繼開工。鄉村特色旅遊快速發展,建成特色山莊13處,農家樂接待點發展到200多家。五年累計接待遊客27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68億元。服務業進一步繁榮,華龍商業城、匯美新天地正式運營。“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持續推進,城鄉物流配送網路基本形成。2012年,全縣個體工商戶發展到9114個,比2007年淨增3578個;第三產業增加值預計實現56億元,是2007年的2.6倍。
——財稅金融快速增長。加大財源建設力度,建立完善財源監管網路,實施綜合治稅,稅收較快增長,2012年兩稅總額完成20億元,比2007年增加14.5億元。五年爭取省以上專項資金12.8億元。建立公共財政,最佳化支出結構,加強財力整合,在保證工資發放、政權運轉的同時,集中財力支持重點項目和民生工程建設,五年投入重點項目資金18億元。累計投入教育、衛生、文化、社保、扶貧、人畜飲水等資金36億元。金融環境進一步最佳化,新增商業銀行3戶、小額貸款公司5戶。2012年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9億元,同比新增3.5億元,比2007年增加18億元,年均遞增17%。
——城鄉面貌和基礎設施大幅改善。圍繞“兩河三岸”,進一步完善城市規劃。城市開發實現突破,五年投資46億元,完成房地產開發180萬平方米,建成了佳鑫國際、紫荊花園等精品小區。五年投資6億元實施縣城基礎設施建設,楓鄉大橋、文體廣場、人民廣場投入使用。改造10條主要街巷路,新建了第四熱源和7座換熱站。抓住小市新城被列入瀋陽經濟區節點城市的機遇,加快城南新區開發建設,基礎工程全面啟動,全縣城鎮化率達到55%。累計投資1億元實施縣城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成功創建全國文明縣城、省級衛生模範縣城。投資7.5億元新建和改造黑色路面210公里,完成了小市至高官、小市至草河口、關門山至湯溝等二級路改擴建工程,半小時交通網基本建成。投資3.2億元完成了31個電力改造項目。郵電通信迅猛發展,長途光纜線路五年淨增3000多公里,程控電話容量達到6.5萬部,寬頻網際網路用戶突破2.3萬戶。2012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預計比2007年增加7.5倍;五年累計完成433億元,年均遞增53%。
——生態建設成效明顯。深入實施“青山、碧水、藍天”工程,抓好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投資3.5億元,完成青山治理1.7萬畝、退耕還林16萬畝、小開荒還林1.6萬畝。投資1.2億元新建4處污水處理工程。投資近億元實施了61個村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全部達到省級標準。嚴格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環保監測,企業達標排放率提高到85%。依法取締和關閉了18戶污染嚴重企業,關閉不合格煤礦95家,資源和環境消耗進一步降低。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圓滿完成教育“雙基”和新一輪“普九”工作,被評為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完成第一輪教育布局調整任務,新建縣四中等一批重點校和幼稚園。開設滿語教程,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完善衛生服務網路,投資1.1億元,新建4所中心醫院,改擴建10所鄉鎮衛生院,新建84個甲級村衛生室。投資6000萬元,配備先進設備儀器,診斷治療水平顯著提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農民醫療負擔切實減輕。深化人口計畫生育綜合改革,被確定為“全國深化計生改革試點縣”。承擔各級科技項目67項,獲省、市科技進步獎6項,榮獲“全國科普示範縣”稱號。文化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廟後山古人類遺址二次挖掘成果豐碩。被評為“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同時,民宗、統計、檔案、氣象、人防、老幹部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績。
——民生工程紮實推進。新開發公益性崗位1.6萬個,完成城鎮勞務輸出和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7.6萬人,確保了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五年發放城鄉低保金1.5億元,對特困居民重大疾病實施醫療救助。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會救助制度,籌資1.4億元用於扶貧濟困。新農保參保人數10.6萬人,參保率90%。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新農合政策性報銷比例最高達75%,惠及67萬人次,補助總額突破1億元。投資3000萬元建成老年公寓、光榮院和救助站。廣播電視數位化實現全覆蓋。投資1700萬元完成人畜飲水工程85處,解決了3.6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採取公司化運營模式,有效解決非寄宿制學生交通安全問題。五年建設保障性住房60萬平方米,完成3萬平方米解困房工程,583戶貧困戶先後入住。扶貧開發實現新進展,累計投資1700萬元整體搬遷426戶貧困戶;為1.5萬名移民發放扶持資金5000多萬元。
——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設切實加強。認真貫徹《信訪條例》,落實領導包案、信訪接待和聯席會議制度,解決了一批突出的信訪問題。整頓國土資源開發秩序,查處非法採礦1600多起,清查各類土地違法案件133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治安環境進一步改善。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監督,五年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批評、意見和政協委員提案726件,辦理率達100%,代表、委員滿意率達98%以上。強化公務員培訓管理,政府部門依法行政意識不斷提高,認真辦理各類行政複議案件,行政行為日趨規範。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審計、監察力度不斷加大。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實行“雙軌運行、三位一體”網路行政審批新模式,五年共辦理審批服務事項9萬餘件,集中收費14.3億元。
各位代表,即將過去的2012年是縣第五屆政府施政的最後一年。一年來,縣政府積極應對經濟危機影響,克服下行壓力加劇等諸多困難,以“抓項目、穩增長、惠民生”為主線,迎難而上,紮實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度任務目標。玉晶玻璃等30個重點項目投產。農業“一縣一業”特色品牌創建取得重要進展。溫泉旅遊開發全面鋪開,米高、喜來登酒店加快建設。投資1億元改造縣城三個出入口,改善了對外形象。取締了春光路等3處馬路市場,基本解決了這一城市管理難題。實施了一批民生工程,民眾生產生活條件又有新改善。通過全縣共同努力奮鬥,縣第五屆政府圓滿實現了既定的工作目標,完成了光榮而神聖的歷史使命,進軍全國百強縣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是全縣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經濟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是城鄉面貌明顯變化、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的五年;是和諧社會建設加速推進、人民民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五年來的成就鼓舞民心士氣,五年來的經驗值得倍加珍惜。一是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們牢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擴大招商引資,做大產業集群,引進了一大批重點項目,成為全縣發展的動力和支撐。二是必須堅持科學發展。我們在保持經濟較快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統籌經濟社會全局,著力最佳化產業結構,保護地區生態環境,盡力縮小城鄉差距,推動了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三是必須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們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加大投入,實施了一批民生工程,讓發展成果惠及百姓,全縣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日益改善,幸福指數大幅上升。四是必須維護穩定的社會環境。我們大力加強政府工作,努力化解社會矛盾,妥善處理信訪問題,徹底整治安全隱患,保持了全縣安全穩定,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五是必須依靠縣委的正確領導,人大、政協的有力監督和全縣人民的支持。五年來,我們經歷了經濟危機的衝擊,遭遇兩次特大洪災的重創。在這些困難和挑戰面前,縣政府緊緊依靠縣委的堅強領導,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團結全縣廣大幹部民眾,迎難而上,共克時艱,跨過了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障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加快。這些成績來之不易,在此,我謹代表縣第五屆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政協委員,向奮鬥在全縣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幹部民眾,向所有關心支持本溪縣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在經濟建設上,經濟總量小,產業結構仍然單一,主導產業實力不強,大項目還不多,農民增收渠道仍需拓寬;財政收入壓力較大,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二是在社會事業上,社會事業發展水平不高,信訪形勢比較嚴峻,安全隱患仍然存在,社會保障管理和服務仍需健全和完善。三是在政府自身建設上,政府職能還需加快轉變,依法執政意識有待提高,經濟發展環境仍需進一步最佳化,幹部隊伍整體素質、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未來五年,是全縣進軍百強縣最為關鍵的戰略機遇期,是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最為寶貴的加快趕超期。縣委十三屆三次黨代會已經確定了全縣今後的發展目標:力爭到2017年,全縣經濟總量翻一番以上,社會事業更加發展,步入全國百強縣行列,提前實現小康社會建設目標。為此,縣政府將切實肩負起這一歷史重任,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經濟建設、社會進步、民生改善和生態保護,努力開創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圍繞上述奮鬥目標,我們將在以下五個方面實現突破:
(一)做大做強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工業強縣
以產值超百億元為目標,以大項目建設為重點,以專項招商為動力,加大人參鐵加工和玻璃製品產業集群建設力度,加快形成兩大支柱產業集群。五年內確保每個產業各引進100戶企業落戶,10億元以上項目20個以上,打造同行業全國規模最大的產業基地。人參鐵加工產業以曲軸為龍頭,擴大以商招商,五年內實現300億元產值;玻璃製品產業以玉晶玻璃為龍頭,五年內實現200億元產值。大力實施“工業五項工程”,深化企業改組、改制和技術改造,全面提高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加快轉變增長方式。解決好土地、電力、資金等發展要素問題,確保園區基礎設施達到“七通一平”。到2017年,全縣規模企業戶數要達到200戶,培育出產值超10億元企業30戶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總量翻一番以上。
(二)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推進農業特產縣建設
以“一縣一業”建設為主線,推進以刺五加為主的中藥材產業基地建設,五年內,種植面積翻一番,達到150萬畝。同時,重點培育草河口紅松果、本溪品系絨山羊、連山關刺五加、有機小米、龍寶林蛙等特色產品品牌,再創建一批國家級地理標誌產品。扶持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支持農事龍頭企業發展,五年內投資10億元加工企業發展到3家。建設“一村一品”專業村60個。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鞏固“青山、碧水、藍天”三大工程成果。堅決取締污染企業,淘汰落後工藝,降低資源環境消耗,構建生態良好、產業發達、持續發展的新格局。
(三)高標準規劃開發,爭創國家級旅遊強縣
以全國旅遊強縣為目標,主打“水洞、溫泉、楓葉、名山”四大旅遊品牌,加快開發關門山、鐵剎山、湯溝等重點景區,著力構建“水洞度假區、溫泉聚集區、楓葉觀賞區、特色山莊群和溝域經濟帶”五大板塊。建成百公里楓葉旅遊大環線,抓好星級酒店項目,規範發展鄉村農家樂接待點,提高旅遊接待能力。加強旅遊對外宣傳,開發系列旅遊產品,形成系列和品牌。力爭到2017年,全縣遊客接待量達到170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50億元,晉升為國家級旅遊強縣。
(四)全面建設小市新城,進一步改善城鄉基礎設施
以經濟總量600億元、面積30平方公里、城區人口20萬以上的中等城市為目標,南向關門山延伸,北與溫泉寺融合,努力建設生態、宜居、秀美的山水旅遊城。加大房地產開發力度,五年力爭開發500萬平方米以上。打通濱河東、西、北及香山路四條主幹路,新建四座跨河橋,拉開縣城骨架。加快城鎮化步伐,完善配套政策,吸引人口向縣城集聚,五年內,城鎮化率提高到70%。在建立半小時交通網的基礎上,將建設重點由中心鎮向周邊延伸,新建和改造黑色路面500公里以上,完成組通油路任務。提高公路等級和密度,鄉鎮間達到二級路連線,逐步實現村組間主要連線路達到三級標準。加強電力建設,圍繞重點區域做好電力規劃,滿足電力供應,保障發展需求。
(五)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民眾幸福指數
加大民生工程投入,讓全縣人民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五年力爭開發公益性崗位2萬個,新增固定就業崗位7萬個。以提標擴面為核心,加大社會保障投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增強保障能力。加快教育事業發展,抓好“義務教育強縣”建設。提高職業教育層次,創建國家級重點職教中心。啟動城北中學建設,完成縣實驗幼稚園新建工程。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衛生網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提高新農合籌資標準,五年內報銷比例提高到80%。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五年內全面完成縣城棚戶區改造、主城區城中村改造和四個安置小區建設,改善民眾居住條件。加快文化強縣建設,加強地域文化研究,推進鐵剎山、廟後山等文化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培育特色文化產業體系。加強民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

2013年政府重點工作建議

2013年是新一屆政府施政的第一年,也是“十二五”規劃建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明年的工作,實現新一屆政府工作的良好開局,對於加快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3年,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指標是:
——國內生產總值實現245億元,同比增長25.6%;
——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2億元,同比增長15.8%;
——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0億元,同比增長33.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0億元,同比增長25%;
——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3600元,同比增長15.3%。
為實現上述目標,2013年縣政府將做好以下七項工作:
(一)抓好產業集群建設,促進工業經濟再上新台階
做大人參鐵加工、玻璃製品兩大產業集群。加快重點項目建設。人參鐵加工產業要推進冠立鑄造、京唐軋輥、複合墊木方、參鐵汽車零部件、泰源汽車零部件、弘基環保設備等在建項目投產見效。玻璃製品產業要全力保障玉晶玻璃二期順利投產,同步實施三期工程,力爭年內六條線全部投產。確保沙河廣聚、廊坊華兮通等項目入駐標準化廠房,繼續推進安徽德力日用玻璃等深加工項目。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全力爭取用地指標,力爭新整理建設用地3000畝以上。抓好園區電力改造擴容,保障電力供應。積極爭取扶持資金,籌資3億元投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專項招商。依託優勢資源,下大氣力抓一批投資規模大、牽動作用強的項目,通過引進龍頭、帶動配套的方式,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圍繞兩大產業集群,舉辦高水平主題概念招商會,擴大宣傳推介。篩選一批重點企業,實行定向負責、包片招商機制,開展敲門招商、駐寨招商,全力引進新項目。同時,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環境,建立重點項目包扶責任制,做到“專人負責、全程跟蹤、高效服務”。全年要完成招商引資75億元,引進億元項目40個以上。
促進工業經濟全面回升。壯大支柱產業。冶煉業要繼續密切與各大鋼廠的經營合作,突出新產品研發,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核心競爭力。化工建材業要抓住全省發展精細化工產業的機遇,圍繞電石、水泥、耐火材料項目,擴大合資合作,增加市場份額。礦山採選業要繼續增加產能,擴大對外銷售。機械加工業要推動北方曲軸改造、豐宜機械刀片全面達產,促進華翔鍛鋼曲軸生產線、本溪電纜擴建等項目儘快落實。農產品深加工產業要加快永祥千萬米絨布生產線項目建設,儘早投產見效。提升運行質量。加強生產調度,加大服務力度,及時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引導企業加強管理,提高效益。加強規模企業培育,促進規模企業提質增量、穩健運行。推進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全力盤活一批閒置資產。加強技術改造,確保投入12億元完成13個重點技改項目。積極爭創名牌,新增4個省級以上工業名牌產品。狠抓環境保護。嚴把新項目環評準入,確保企業達標排放。引導和支持低碳環保型項目建設,大力推廣節能工藝技術,探索發展循環經濟,減少資源消耗,保護生態環境。全年要新增規模企業20戶以上;規模工業企業增加值增幅達到35%以上。
(二)加大投入力度,促進農業特色產業實現新發展
加快發展特色產業基地。加快以刺五加為主的中藥材產業發展。新發展優質米11萬畝,山野菜2萬畝,乾堅果經濟林4萬畝,冷水養殖350畝,中藥材產業基地面積4萬畝。開展“全國特產之鄉”創建工作,力爭完成2個國家地理標誌認證。完善農產品檢測體系,提高裝備設施水平,完成5個“三品”認證。推進畜牧業標準化生產,保證畜產品安全,抓好“本溪品系”絨山羊認證工作,改良絨山羊1萬隻,新建規模化畜牧小區30個以上。
壯大農事龍頭企業。加強農業產業化建設,積極培育規模大、效益好、帶動力強的農事龍頭企業。支持永祥絨山羊、海天藥業等重大農業項目發展,開工建設中藥材交易大廳及飲片加工項目。繼續推進雨潤生豬屠宰項目建設,擴大福潤肉雞加工規模。加快龍寶集團上市步伐,提升匯源飲品生產能力,落實果蔬生產項目。開發森澳葡萄酒系列新產品,引導紅葉家俬、武興農場等龍頭企業,提升品牌效益,創新經營方式。全年新增8家省、市級龍頭企業,5個市級以上名牌產品。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深化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嚴厲打擊非法侵占林地行為,確保完成造林綠化2.6萬畝。推進青山工程,恢復礦山植被1450畝。加強農村新型能源建設,新建沼氣池1000座。抓好重點河道治理,完成75公里防洪堤、1萬畝節水灌溉、2.7萬畝水土流失治理任務。加強農村服務體系建設,新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20家,完成農民專業技術培訓2萬人以上。
(三)加快旅遊業發展,促進第三產業邁出新步伐
加快景區開發建設。全力抓好鐵剎山景區整體開發,高標準建設三清宮等重要景點,力爭“十一”前竣工開放。繼續加大關門山景區投入,做好5A級景區申報工作。著力開發大石湖遊覽區,年內完成國家4A級景區創建。加快推進湯溝溫泉谷度假酒店、國際溫泉旅遊度假區、公共藝術小鎮、國際溫泉養生度假中心等溫泉項目開發。抓好旅遊特色山莊建設,促進觀光農業發展,推動鄉村旅遊向特色化、集群化、規模化方向發展。2013年,全縣接待遊客總數要達到142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0億元。
提升旅遊品牌影響力。開展旅遊整體形象宣傳口號和標識徵集活動,策劃舉辦旅遊宣傳活動,提升旅遊目的地形象。積極拓展客源市場,促進旅遊轉型升級。加強旅遊行業監管,做好安全防範,確保旅遊安全。
大力發展商貿流通和現代服務業。依託旅遊資源優勢,構建現代服務體系,最佳化商業網點規劃布局,大力提升商貿流通、餐飲娛樂等傳統服務業水平。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建設工程,提高連鎖店建設質量。加快推進興隆大家庭等服務業項目,規劃建設“風味小吃”等5條商業特色街。2013年,全縣第三產業增加值要實現72億元,同比增長28.6%。
(四)抓好建設管理,促進城鄉基礎設施實現新改善
在完善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基礎上,加速城市開發建設。抓好香山路、濱河東西路南段及南出口建設。力爭星級酒店年內運營。實施舊城改造,推進濱河東路、實驗幼稚園、香山花園三期及後溝等地段開發,確保新開發房地產120萬平方米。投資1000萬元,完成香山花園一期、三角地舊區改造。狠抓城市環境治理,鞏固集貿市場整頓成果,全面治理髒、亂、差現象,營造文明有序的市容環境。抓好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在完成關門山至湯溝公路建設的同時,啟動湯溝至城門旅遊公路建設,年內完成一期工程。電力改造要完成高官、清河城等7項增容改造工程,保障用電需求。
(五)做強縣鄉財力,促進財稅徵收實現新突破
加強稅收征管和稅源管理,堅持依法治稅,積極挖掘稅收潛力,做到應收盡收。加大非稅收入征管,促進財政收入持續增長。積極爭取上級轉移支付和各類政策性專項資金,加大財力投入。最佳化支出結構,嚴格執行部門預算,大力壓縮非生產性支出,加大民生和重點項目投入。加強審計監督,實行資金使用跟蹤監察制度,嚴肅查處私設“小金庫”、擠占挪用資金等行為。加強金融協調服務,做大擔保中心、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2013年,全縣財政總收入要完成30億元,同比增長15%。
(六)抓好民生工程,促進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
抓好十項民生工程。一是擴大勞動就業。新開發固定就業崗位1.7萬人,公益性崗位3800個,實現實名制就業再就業1.6萬人,輸出農村富餘勞動力1.2萬人,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二是完善社會保障。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力爭新增3000人。確保各險種待遇按時足額發放。三是加強扶貧救助。籌資5300萬元用於扶貧濟困,投資2000萬元落實92個移民扶持項目。四是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投資6000萬元建設城北中學,推進教育布局合理調整。改造縣實驗幼稚園,連山關、東營坊幼稚園,滿足學前教育需求。五是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改造縣一院急救中心及10所鄉鎮衛生院,啟動98個村級衛生室建設工作。六是建設20處飲水工程,解決1.2萬人飲水安全問題。七是改善民眾居住條件。投資10億元加快建設張家堡、客運站南側兩個安置區及城北棚戶區工程。八是投資4500萬元實施小清線二級路改造,方便民眾出行。九是提高供暖、供水質量。投資1000萬元全部完成縣城供熱一戶一閥和自來水老舊管網改造。十是開工建設文體中心,增加民眾休閒健身場所。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啟動“義務教育強縣”創建工作。加強校車和校園安全管理,創建平安和諧校園。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基本藥物制度,穩步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全面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強化食品藥品監管,保障民眾飲食用藥安全。進一步提高人口計生服務水平,全面落實各項優惠獎勵政策。抓好檔案館晉升國家二級檔案館工作。加強農村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完成湖裡藝術小鎮、鐵剎山農民書畫院等文化產業項目建設。抓好廟後山遺址二次挖掘和保護設施建設,籌建楓葉博物館和滿族民俗博物館。做好“雙擁”工作,爭創“雙擁模範縣”八連冠。嚴格執行信訪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努力化解社會矛盾。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增強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能力,強化安全生產監管,杜絕重大安全事故。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犯罪活動,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七)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促進行政能力再有新提升
為完成新的目標任務,我們將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我們一定增強加快發展、造福於民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只爭朝夕,搶抓機遇,全力推動政府工作再上新台階、實現新突破、打開新局面。
我們一定保持發展激情,堅定信心和勇氣,直面困難和挑戰,敢於擔當、善於突破、勇於創新、甘於奉獻,切實肩負起人民的重託,保證政府工作高起點開局、高效率推進、高質量完成。
我們一定把改善民生、增加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大財力投入,完善具體措施,強化細節落實,千方百計把事關民生的大事辦好,提高民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我們一定努力提高政府工作水平,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監督,虛心聽取意見,改進工作,提高效率,解決好熱點、難點問題,促進行政能力再有新提升。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我們為取得的成就感到無比自豪;展望未來,我們對美好的前景充滿必勝信心。讓我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及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團結一心,和衷共濟,埋頭苦幹,加快發展,為建設富庶、文明、幸福本溪縣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