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本屆政府施政已經五年了。五年來,縣政府在縣委及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有效監督下,團結和帶領全縣各族人民,堅持以自覺實要思想,牢牢把握經濟工作大局,努力解決和妥善處理經濟轉軌過程中的新矛盾、新問題,積極探索發展新途徑,圓滿完成了縣三屆一次人民代表大會以來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實現29.01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年均遞增9.5%,一、二、三產業年均分別遞增5.3%、10.8%、9.7%。財政收入預計買現13375萬元,比上年增15%,比1997年增長80.6%。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3365元,比上年增長7.0%,比1997年增長49.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實現6.9億元,比上年增長8.0%,年均遞增7.4%。經過五年的發展,我縣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財政收入明顯增長,城鄉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為今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3年本溪縣政府工作報告
- 開始時間:2002年
- 理論1:鄧小平理論
- 理論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過去五年工作的回顧
截止到2003年,本屆政府施政已經五年了。五年來,縣政府在縣委及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有效監督下,團結和帶領全縣各族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自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經濟工作大局,努力解決和妥善處理經濟轉軌過程中的新矛盾、新問題,積極探索發展新途徑,圓滿完成了縣三屆一次人民代表大會以來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2002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實現29.01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年均遞增9.5%,一、二、三產業年均分別遞增5.3%、10.8%、9.7%。財政收入預計買現13375萬元,比上年增15%,比1997年增長80.6%。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3365元,比上年增長7.0%,比1997年增長49.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實現6.9億元,比上年增長8.0%,年均遞增7.4%。經過五年的發展,我縣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財政收入明顯增長,城鄉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為今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思路清晰,奮力開拓,經濟工作在困境中有了新發展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縣政府始終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放在首位,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積極探索獨具我縣特色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新路。2002年,糧食總產量完成8994萬公斤,中藥材發展到10.2萬畝,種子繁育2萬畝,新發展無公害蔬菜1.2萬畝,優質米3.4萬畝。通過調整,全縣經濟及高效農作物種植面積已達12萬畝,占農作物總面積的40%,比1997年提高26個百分點。發展肉牛、奶牛7000頭,絨山羊16萬隻,特種珍禽7萬隻,林蛙養殖初具規模。匯源農牧業公司、農家美食公司、祥龍山莊、天益堂藥材示範基地等一大批農事龍頭企業,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致富奔小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五年共完成造林29.6萬畝,其中荒山造林16萬畝,退耕還林6.8萬畝。結合“天保工程”實施了限牧政策,完成節能炕灶改造4萬鋪,2000年奪得“興林杯”。農建累計投資1.5億元,治理河道100公里;開發水田1萬畝,造地2萬畝,小流域治理面積30萬畝,多次奪得“大禹杯”。農業服務體系日臻完善,建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及站點15個,農機服務網點86處,各類專業合作社、綜合服務站62個,專業協會20個,培養農業科技人員389人。被列為全國農業綜合開發縣、全國商品糧基地縣、省生態農業示範縣、省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示範區,為今後農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工業經濟運行質量有了新提高。縣政府積極加大企業改革力度,繼曲軸集團成功實施破產重組後,第三服裝廠、榨油機廠等轉制企業運行平穩。五年共盤活閒置資產6.9億元啟動停產、半停產企業88戶,企業改制面達到91%。通過改革,我縣工業企業已基本擺脫困境,發展態勢良好。平穩接收了田礦、南化等轉屬企業,千方百計啟動了氯鹼總廠,妥善解決田師付礦區危房改造、居民用水及轉屬企業職工“並軌”等遺留問題,保證了企業和職工隊伍的穩定。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工業產品技術含量不斷提高,鐵模覆砂、煉鋼脫氧劑等78項技改項目順利實施。“鐵剎山”牌白酒、“本”字牌曲軸、”佳”字牌細木工板等20餘個品牌被評為省、市名牌,6戶企業獲得國際質量認證,工業品產銷率不斷提高。“七一五”炸藥廠、清河城起絨布廠、連山關生物氧化提金廠等規模較大企業相繼建成,已經形成了一批骨幹企業,其中稅收超百萬元的18戶,超千萬元的4戶,經濟總量始終保持全市縣區第一。2002年,預計實現工業總產值31.72億元,比上年增長12%,比1997年增長60%,上繳稅金9000萬元。
民營經濟有了新發展。五年來,縣政府始終放手發展民營經濟,不斷放寬經營領域,建立了小市私營企業示範區,民營經濟總量不斷擴大。2002年,全縣個體工商戶已達11993戶,私營企業333家,從業人員發展到4.1萬人。全縣民營經濟實現企業總產值29.7億元,比1997年增長46.6%。招商引資成效顯著,佳寶木業、高官冷拔油缸廠、賀新樂園等企業紛紛落戶。開通了信息網站,成立了企業減負服務辦公室,出台了支持重點企業辦法,招商引資環境進一步最佳化。五年引進資金7.8億元,引進項目490個。
第三產業日趨繁榮。旅遊支柱產業地位逐步確立。鐵剎山、關門山景區實現了油路鋪設;湯溝地熱管網改造後,實現了全天供水;開發了生態園、大地森林公園、綠石谷公園、天龍洞等新景區;旅遊商品生產企業發展到4家,新建旅行社2家;關門山森林公園、關門山水庫和鐵剎山森林公園分別被國家和省評為4A級、3A級和2A級旅遊景區,賀新樂園被評為三星級涉外旅遊定點酒店;成功舉辦了‘“滿鄉楓情節”和“燕東山花節”,被評為“省旅遊強縣”。2002年,共接待中外遊客11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75億元,比上年增長10%,是1997年的9.7倍。商貿流通領域改革不斷深化,商業、糧食、供銷系統順應市場變化,積極盤活企業資產,化解經營風險,走出了龍頭企業牽動和分散經營相結合的新路子。市場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各類專賣店、連鎖店、中介組織、禮儀服務及餐飲娛樂業不斷興起,小市鎮南市場、鹼廠萬隆商貿城、草河口市場等新建市場的輻射功能不斷增強,滿足了周邊地區民眾的消費需求。
財稅金融工作運行平穩。努力克服天然林禁伐、資源稅下調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千方百計挖掘稅源,組織增收,壓縮開支,保剛性、保穩定。先後成立了縣會計核算中心、政府採購中心,加強支出管理,開源節流,保證了縣本級財政供養人員按月足額發放工資,基本解決了拖欠離退休幹部醫藥費和鄉鎮教師標準工資。五年來,城鄉居民存款淨增8.4億元,累計淨投放貸款4.5億元;支付保險理賠金4231萬元。
(二)突出重點,加大投入,社會各項事業穩步發展
縣政府始終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財政資金異常緊張的情況下,量入為出,合理調度,保證了社會各項事業的穩步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修編完成了縣城總體規劃和縣域城鎮體系規劃。五年來,城鄉基本建設總投資達到7.8億元,完成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開發住宅20萬平方米。新建了第二供熱源,供熱面積達到113萬平方米,完成了自來水二期改造及西山管道液化氣工程。大力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安裝居民樓道感應燈6000多盞,亮化率100%;新植草坪35.2萬平方米。五年累計完成縣城主幹路、部分巷路以及人行道路改造投資達1100萬元。2002年,投資590萬元,新修縣城街路10萬平方米,鋪裝彩色地面磚3萬平方米。加強城市綜合治理,市容市貌有了明顯改觀。鹼廠、草河口等小城鎮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交通、電力、通訊能力進一步提高。完成了關門山、水洞路段降坡,蘭河峪至大石湖、小市至關門山、鹼廠至大窪嶺、鹼廠至化皮峪、小市至清河城公路改造,全長94公里,總投資1.72億元。縣中心客運站改造工程開始動工。固定電話安裝戶達到5.1萬戶,新增行動電話1.8萬戶,農村電網改造投入資金1.05億元。
科技、教育等事業蓬勃發展。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全縣科技創新投入達1.6億元,完成國家、省、市科技項目109項,獲省、市科技進步獎4項。不斷鞏固"普九”成果,努力改善辦學條件。五年來,共新建校舍35所,總面積7.1萬平方米,改造中國小危房2.4萬平方米,新建5400平方米的青少年課外活動中心和校園信息網站,總投資7887萬元;合理調整教育布局,撤併59所中國小校及教學點,成立了職教中心,被評為省“幼教工作先進縣”。防病治病能力進一步增強,新建了9700平方米的縣醫療急救中心;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縣級衛生監督體制改革,進一步理順了鄉鎮衛生管理體制。積極開展文化下鄉活動,新建了縣藝術宮和國家一級圖書館。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舉辦了首屆全民運動會、自治縣成立十周年大型慶典活動,承辦了全省重點高中運動會。新聞事業發展迅速,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計畫生育工作穩步開展,計畫生育率達97%以上。民眾性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果,全縣有180個單位被評為國家、省、市文明單位,湧現十星級文明戶4474戶。
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實施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為1.1萬名低保對象發放保障金2020萬元,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離退休職工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達100%,發放養老金總額2.1億元。發放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金3380萬元。大力實施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並軌工作,全縣“並軌”人數達10931人,發放“並軌”資金7364萬元;全縣離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醫療保險正式啟動,有124個企事業單位1.2萬人參加了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建了勞動力市場,全縣下崗失業人員就業率達76.3%。省長移民辦公會後,縣政府積極爭取政策資金,為移民生產、生活及就業拓寬渠道。扶貧開發步伐加快,對211戶貧困地區居民實施了整體搬遷。為農村“三老”戶建房476座。累計發放臨時救濟金1000餘萬元,有4.5萬戶次貧困家庭得到救助。擁軍優屬工作獲省“雙擁模範縣”稱號。民族自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果,被評為“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縣”。成立小市街道辦事處,社區建設穩步推進。
統計、檔案、宗教、僑務、人防、地震、老於部、縣誌等工作也取得了新進展。
(三)依法行政,真抓實於,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縣政府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提高辦事效率。
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自覺接受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五年來,共向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95次,辦理人民代表議案、建議、批評和意見175件,政協委員提案103件。深入開展普法教育,進一步落實了行政執法責任制,規範了行政審批行為,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率達100%。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立了城鎮治安聯防隊;嚴厲打擊邪教組織活動;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616起,查結治安案件5501起。調解各類糾紛11155起,辦理公證9195件,榮獲省“依法治理先進縣”稱號。嚴厲打擊盜採國家礦產資源犯罪行為,強化礦山安全管理,實施資源有償使用。林業“兩亂”得到有效遏制。建立了縣長接待日制度,市民投訴中心開始運行,解決民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920餘件。
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按照國家、省、市的統一部署,積極穩妥地推進機構改革,精簡編制252個,撤併鄉鎮3個。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五年來,縣政府共召開常務會59次,縣長辦公會136次,及時解決了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嚴懲腐敗分子,共立案358起,查處358人,移交司法機關88人。加強同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等群團組織的聯繫與協作,較好地發揮了社會各界參政議政作用,密切了政府與人民民眾的聯繫。
五年來,我縣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取得了很大成績。這是我們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實踐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取得的,是全縣上下團結務實、努力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奮鬥在全縣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界人士,向對政府工作給予熱情支持和有力監督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離退休老幹部,向為我縣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積極貢獻的駐軍和武警部隊,省、市駐縣單位,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我縣穩定和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我縣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
一是經濟發展速度不快,還不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農業基礎薄弱,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步伐不快,農民致富門路不寬;招商引資工作力度不夠,對外開放水平不高,原有企業擴張速度慢,新上大項目少,發展後勁不足;縣鄉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社會投入不足。
二是社會不穩定因素仍然存在。改制、轉屬企業及水庫移民動遷遺留問題較多,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就業、再就業壓力較大,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健全。集體訪、越級訪現象時有發生,容易激化社會矛盾。
三是政府自身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部分幹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夠,視野不寬,缺乏創新精神和發展意識;個別部門全局意識較差,部門利益至上,缺乏服務意識,經濟發展環境還不寬鬆。
上述矛盾和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不辜負全縣人民對我們的重託。
今後五年構想和2003年主要任務
五年來,我們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今後五年,我們仍將面臨諸多考驗。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省、市分別提出到2010年和2020年初步實現現代化目標,這既給我們創造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也使我們倍感責任重大。縱觀國內外、省內外發展形勢,機遇與挑戰並存,困難與希望同在,加快發展的條件已經成熟,新一屆政府將肩負富民強縣,建設小康社會,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再上新台階的歷史重任。
今後五年,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總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富民強縣為目標,強化農業,突出工業,加速發展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面實施科教興縣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到2007年,我縣國民經濟的主要奮鬥目標是:
國內生產總值計畫實現50億元,年均遞增12%。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分別遞增7.9%、2.8%、13%;財政收入實現2億元(按新統計口徑計算),年均遞增1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年均遞增8%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1億元,年均遞增10%。
新一屆政府任期內,在全面完成上述目標的同時,將重點辦好十件實事:
1.全面啟動機關事業單位醫療保險,初步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
2.建設一處高標準的客運中心;
3.完成小市至三架嶺一級公路建設;
4.完成縣城污水處理廠及垃圾處理場建設;
5.完成縣城長江路及本桓公路謝家嶺、張家堡出入口高標準改造工程;
6.在縣城建設一處大型多功能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7.完成標準化職教中心建設;
8.觀音山公園建設初具規模,成為縣城人民休閒娛樂場所;
9.努力實現村村通油路;
10.田師付沉陷區綜合治理取得實質進展。
經過五年的努力,到新一屆政府任期屆滿時,我縣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目標基本實現;現代企業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形成機制靈活,結構合理,效益突出的工業體系;第三產業門類齊全;社會保障體系運行平穩。成為經濟更加發展、科技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全面進步的經濟強縣,進入全省發達縣區行列。
2003年我縣經濟工作的主要指標是:
——國內生產總值實現30.56億元(按新統計口徑計算),同比增長11.0%;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0%、10.9%、13.0%。
——財政收入實現1.20億元(按新統計口徑計算),同比增長13.0%。
——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3600元,同比增長7.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7.45億元,同比增長8.0%。
為完成上述工作任務,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努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根據黨中央提出的農業要實現現代化,必須首先實現產業化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在今後一個時期。要千方百計念好“山水經”,在“八山”上作文章,走生態型高效特色之路,加快林地資源和林產品的綜合開發,向“八山”要效益。在全面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同時,積極發展工業原料林、經濟林和果材兼用林。要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利用有限的土地發展高效有機農業,加快平地中藥材基地建設,大力發展草食型、節糧型畜牧業,發揮地區的比較優勢,不斷提高“六個基地”、“四個園區”和“三項建設”水平,加快農村致富奔小康步伐。
繼續強化“六個基地”建設。計畫新發展中藥材4萬畝,其中平地藥材1萬畝,建百畝藥材園25個。A級優質米達到2.3萬畝,無公害蔬菜2.5萬畝,新建百畝以上示範園3個。圍繞“省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示範區”建設,做大做強畜禽養殖業,肉牛、奶牛、絨山羊、肉鵝、特種珍禽在原有基礎上要有較大發展,牛、羊改良率分別達到80%和30%。種子繁育計畫完成2萬畝。繼續穩定林蛙養殖總量,確保年產商品蛙3000萬隻以上。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抓好林業生態基地建設。全年完成植樹造林6萬畝,退耕還林1萬畝,荒山造林1萬畝,新發展工業原料林2萬畝,經濟林2萬畝,綠化苗木1000畝,建百畝以上苗圃3個。積極發展中藥材、優質米、畜禽、種子、林蛙、山野菜等農事加工型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品牌。
努力提升“四個園區”水平。鹼廠農業綜合園區,要把優質米、千斤谷、棚栽果樹、林菜兼作、絨山羊改良作為園區建設的重點,通過推動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促進規模經營;通過強化科技推廣,最佳化品種,提高品質。重新規劃小市同江峪農業生態園區,結合本桓公路拓寬改造的有利時機,大力開展招商引資,逐步形成園區建設融資渠道的多元化和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積極建立依託縣城、輻射省內外的骨於龍頭加工企業,打造園區特色品牌。全力完成清河城藥材示範園區擴建工作,積極扶持縣藥材公司和瀋陽天益堂的藥材基地建設,增強輻射帶動功能。進一步提高山城子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水平,全年計畫引進和推廣新品種12個。
紮實推進“三項建設”。計畫安排水利項目8項83處,總投資1.8億元,治理河道30公里,新增水田灌溉面積1萬畝。完善農業招商引資項目庫,明年將重點在藥材、刺嫩芽種植與加工,畜禽養殖與加工方面尋求突破,力爭年內引進項目15個,引資額實現9000萬元。積極籌建藥材專業批發市場,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積極建立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為發展生態農業把好質量關;強化鄉鎮農業“六站”建設,積極為“三農”服務;大力發展各類中介組織,培養農村經紀人。
(二)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全面提高工業經濟整體水平。
黨的十六大提出,實現工業化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要實現工業化,全縣上下必領牢固樹立“工業興縣、工業富縣”的思想,以產權制度改革為契機,依託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合理調整工業布局,壯大優勢產業,淘汰落後企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大力推進體制創新,加速工業結構調整。要積極深化縣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引導社會資金參與企業改革。要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對目前擁有較好發展基礎的國有企業實施規範的股份制改造,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迅速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對其他中小企業和鄉鎮企業,通過合資合作、購併轉讓、破產重組等方式,加速企業改制步伐。要分類排隊,因廠施策,盤活閒置資產,最佳化有效資產,著力解決束縛企業發展的體制性和機制性障礙,激發企業活力。明年,鐵剎山酒廠、本溪冶煉廠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上要有突破性進展。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逐步把冶煉、紡織、造酒、機械加工、化工建材、木材加工等六大行業做大做強,成為支撐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積極扶持龍頭企業,努力牽動相關產業。要重點扶持一批基礎好、有規模的骨幹企業迅速擴張,牽動同行業小企業向其集中。積極引導本溪冶煉廠、二冶煉廠、鐵合金廠組建冶煉集團,帶動冶煉行業發展;加快北方曲軸公司發展步伐,提高機械加工企業檔次;以市一紡廠、中興紡織廠為龍頭,努力擴大革基布生產規模,產量要達到6500萬米,實現產值2.6億元;以鐵剎山酒廠為龍頭,提高我縣造酒知名度,努力擴大省內外白酒市場占有率,實現產值1億元;以氯鹼總廠、泓源水泥廠為龍頭,做大做強化工建材企業,產值要達到2.2億元;以佳寶木業、燕東木業為龍頭,拉動專業配套企業,形成木製品加工一條龍,最大限度利用木材資源,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力爭木業加工產值達到2億元以上。2003年,納稅超百萬元企業要達到25戶,超千萬元企業要達到6戶以上。
強化科技和管理創新能力,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重點搞好煤矸石牆體材料、頁岩制瓦等產業的規劃布局和項目開發工作,加快乳化炸藥、生物氧化提金、氧化鐵紅等項目建設,確保投產。搞好石灰石、金礦、鐵礦、煤炭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深加工。增加一科技含量,延長產業鏈,提高貢獻率。明年全縣計畫新上技改項目7項,總投資6800萬元,新增產值2.4億元,利稅4900萬元。切實做好企業的扭虧增盈工作,提高企業運行質量。要強化安全管理,牢固樹立“安全生產責任重於泰山”的思想,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堅決遏制重大傷亡事故的發生。
明年,計畫實現工業總產值35.84億元,同比增長13.0%。
(三)以培育旅遊支柱產業為重點,拉動第三產業迅速發展
旅遊業要堅持突出地方特色。作為我縣的接續產業,旅遊業要在鞏固“省旅遊強縣”的基礎上,積極爭創“全國優秀旅遊縣”,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帶動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一是加快全縣旅遊整體規劃編制工作。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確保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二是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力爭用五至十年時間完成小市—關門山—湯溝—蘭河峪—南營坊—湖裡—大地的環形旅遊線的道路建設;三是加快重點景區建設。圍繞環形旅遊線重點建設關門山、湯溝、和尚帽子、湖裡、大地、鐵剎山、觀音山等重點景區景點,形成總體框架,輻射全縣,使旅遊業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四是加快旅遊商品開發。構建以食品、保健品、工藝品為主要內容的地方旅遊商品市場,積極發展“農家樂”等地方特色餐飲;五是強化行業管理。紮實開展“A”級景區創建和餐飲行業星級評定工作,提高服務水平和整體接待能力;六是加大旅遊宣傳促銷力度。繼續挖掘和整理民族、民俗文化,充實文化底蘊,以“滿鄉楓情節”和“燕東山花節”為載體,逐步提高旅遊知名度。明年,力爭接待遊客12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2億元,同比增長12.0%。
服務行業要不斷深化改革。大力發展信息諮詢、房地產、家政服務以及裝飾裝修等新興產業,不斷適應消費需求變化,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商、糧、供等傳統流通行業要按照市場規律,積極推進行業改革,充分利用現有資產,拓展經營領域,全面搞活商貿流通市場。
(四)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繼續加強服務,最佳化招商環境。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目前已經清理公示的基礎上,明年要推進標準化、規範化服務建設進程。進一步加大經濟環境專項整治力度,整頓執法隊伍,逐步規範執法收費行為,充分發揮監察、督察和企業減負服務辦公室職能作用。加強督促檢查,推行責任追究制。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推進“一站式”服務,開展公示制、承諾制等視窗服務活動,真正營造出“投資者是上帝”的服務環境。
堅持依託資源,完善招商載體。充分利用我縣礦產、水利、中藥材、山野菜等資源優勢,從勘測、規劃、設計入手,完善項目儲備制度,最佳化招商載體。要加快對縣水泥廠、南化、益升木業等停產、半停產企業的招商啟動,盤活閒置資產。抓住日韓等國家和先進地區產業轉移的機會,繼續加強同上海奉賢、大連、瀋陽以及日韓等地的聯繫,進一步拓寬與友好縣市的交流渠道,大力實施“內引外聯,攀高嫁強”戰略,努力拓展發展空間,以開放促發展。積極“跑省”、”進京”,向上爭取政策性資金,推動經濟快速發展。明年,全縣招商引資額要達到4億元,同比增長15%。
積極創造條件,加快發展民營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積極扶持和引導民營經濟參與國有企業改革,促進國有資本從競爭性領域有序退出。要廣泛吸納社會資本參與經濟發展和城鄉建設的各個領域,積極創造條件,吸引域外資本進入我縣。要嚴格實行收費卡制度,通過政府公報和新聞媒體,積極宣傳有關法律、按規,增強執法透明度,使廣大民營企業家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律規範經營行為,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堅決制止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攤派現象,注重培育和保護民營經濟的發展積極性,引導民營經濟向規範化方向發展。明年,民營經濟要新增就業4000人,實現稅收6000萬元。
(五)以增加財政收入為核心,繼續強化增收節支工作
大力培植地方財源,千方百計挖掘財源潛力。要樹立經營城市、經營土地等新理念,引導文化、教育、體育等行業向產業化方向發展,努力增加地方財政收入。進一步加強稅收征管工作,依法治稅,加大稅法宣傳力度,提高公民納稅意識,營造誠信經營、誠信納稅氛圍。加強欠稅、漏稅清繳工作,嚴厲打擊偷稅、抗稅等不法行為,維護稅收秩序,防止稅款流失,確保國稅收入7000萬元,地稅收入1.1億元。
進一步強化支出管理,最佳化支出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嚴格執行預算法,切實抓好預算外資金管理,保剛性支出、保重點支出。進一步擴大政府採購範圍,規範採購行為,積極探索公務招待定點就餐、車輛定點維修等新的節支方式,嚴格控制財政支出。強化國有資產管理,完善監管運營機制,增加國有資產收益。金融部門要努力擴大信貸增量,最佳化資金投向,化解不良資產,探索新的擔保機制,重點支持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招商引資大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保險部門要積極拓寬業務範圍,提高承保能力,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六)以改善城鄉環境為標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要緊緊抓住本溪至小市一級路改造契機,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努力創造環境優美、設施完備、綠色環保型的新興城市。
加快交通,通訊、電力建設步伐。重點抓好轄區內小市至本溪一級路及連鞍線建設前期準備工作,完成鐵長線26公里油路攤鋪和客運站改造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啟動村村通油路工程,投資3420萬元,攤鋪村級公路114公里。積極做好“十一五”公路建設規劃和項目申報工作。計畫投資1000萬元,完成縣鄉通訊線路擴容改造,新增電話1萬台;城市電網改造計畫投資6000萬元,改造高低壓線路213公里。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單體設計水平,注重群體建築風格,以小區為單位,搞好商品房開發。明年計畫建築開工面積13萬平方米,建設好榮盛、迎賓、整宇、文化小區。要重點抓好張家堡地段出口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計畫總投資1.2億元,加快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建設,鋪設1.4萬米自來水管網,對供熱二熱源及縣城長江路、興華西街、西山路實施改造。切實加強城市綜合管理,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和規劃執法監察力度,完善物業管理,強化社區服務質量。繼續搞好縣城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塑造城市良好形象,明年新增綠地3萬平方米。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步伐,提高小城鎮建設水平。努力爭取田礦沉陷區治理資金,切實改善礦區民眾生活環境。
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抓好太子河源頭及流域生態保護區建設。做好對縣城低空污染和亂采地下水資源行為的治理,切實搞好環保知識宣傳,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努力改善縣城居民生活環境。
(七)以精神文明建設為紐帶,繁榮各項社會事業
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加快科技推廣和科技普及步伐,積極爭取省專利技術產業化試點縣和科技進山區試點縣。加快教育教學改革步伐,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切實抓好教育布局調整、危房改造和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明年,利用省、市專項資金建成2所標準化學校和2所寄宿學校,在縣城11所中國小開通校園信息網。深化衛生體制改革,加強以縣一院為中心,三個鄉鎮中心衛生院為分中心的醫療服務網路建設,完善初級衛生保健網路,加大醫療藥品市場清理整頓力度,努力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加強城鎮和流動人口計畫生育管理工作,努力實現計畫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兩個根本轉變,人口自然增長率要控制在4.33%以下。廣泛開展民眾性愛國衛生運動,遏制流行性疫病的傳播。積極開展民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和送文化下鄉活動,豐富城鄉人民文化生活。進一步提高新聞及節目製作和傳輸質量。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高競技體育水平。
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多渠道籌集和積累社會保障基金,健全失業保險制度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擴大保障面,保證養老保險金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按時足額發放;認真抓好當前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改一革;大力實施再就業工程,廣開就業門路,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充分發揮勞動力市場的職能作用,完善就業培訓和服務體系建設,提高下崗職工就業技能,擴大就業機會,下崗職工再就業率要達到80%以上;大力發展殘疾人事業,積極扶助弱勢群體,妥善解決老弱病殘民眾生活困難;進一步加大農村扶貧開發力度,合理利用省、市級貧困村扶貧資金,努力完成貧困地區整體搬遷150戶目標。以省長移民辦公會為契機,積極向上爭取政策和資金,加大對移民脫貧的扶持力度。通過三至五年的工作,切實解決水庫移民生產、生活困難問題。
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舉辦形式多樣的公民道德建設活動,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大力開展以文明社區為重點的創建文明縣城活動,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積極開展以“星級文明戶”為載體的創建文明村鎮活動,倡導科學、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切實開展以視窗行業為重點的創建文明行業活動,提高服務質量,樹立行業新風,努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健康發展。
強政府自身建設,適應“入世”新形勢
今後五年,新一屆政府將面對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與挑戰,要肩負起富民強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必須不斷加強和改進政府工作。按照十六大的要求,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管理方式,推行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要。
(一)轉變職能,建設法制服務型政府
努力學習與世貿規則和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法規、新政策,切實轉變職能,規範行政行為。堅決破除“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作風,增加行政管理透明度,公開辦事程式、依據和標準,使政府行為置於人民民眾和社會各界公開監督之下。要逐步解決用行政手段管理市場經濟的問題,把該管的事情管住、管好,把該由市場機制調節的事情交給市場調節。要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研究和解決全局性問題上,放在市場引導和信息服務上,努力為市場主體營造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進一步抓好“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縣工作,大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質,重點是公務員,特別是副科級以上幹部學法用法工程的建設,全面提升公務員的業務素質、法制觀念和法律服務意識,不斷提高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與水平。加強對執法活動的監督,維護司法公正,提高執法水平。正確處理執法與服務的關係,文明執法,努力創建新型的法制服務型政府。
(二)與時俱進,建設高效創新型政府
面對新世紀、新形勢、新任務,全體政府公務人員要進行觀念導向創新,樹立符合十六大要求的新觀念,進行全面的觀念清理和重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15年初步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必須增強緊迫感,加快工作節奏,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和世界進步的潮流,緊密聯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聯繫本地區、本部門工作實際,提高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主動打破舊的思維定式,積極接受新知識和新方法,掌握現代化的辦公手段。進一步完善縣信息網站,通過區域網路建設,推進電子政務,達到資源共享,提高政府系統辦事效率和創新能力,確保快節奏、高質量的開展工作。
(三)勤政為民,建設廉潔務實型政府
要大力發揚艱苦奮鬥精神,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把有限的資金用在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上,勤勉務實,努力工作。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從“文山會海”中解放出來,實實在在地幹事情,一步一個腳印地開展工作,不拖不欠,切實解決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要加強信訪接待工作,密切幹群關係,積極化解各種矛盾。進一步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努力促進各項工作和決策的貫徹落實,確保政令暢通。要狠抓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帶頭遵守黨風廉政建設的有關規定,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面對各種利益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艱苦,管得住小節,擋得住誘惑,永葆清廉的政治本色。要切實加大對違法違紀案件的查處力度,堅決懲治以權謀私、貪污受賄等腐敗分子,加強警示教育,使各級領導幹部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從容應對多變複雜的社會局勢,廉潔自律,克己奉公,身體力行,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各位代表,今後的五年是我縣面臨機遇與挑戰的五年,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及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團結和帶領全縣各族人民,搶抓機遇,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拼搏進取和開拓創新的精神,不斷開創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新局面,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