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魏世祖)

曹丕(魏文帝)

魏世祖一般指本詞條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與正室卞夫人的嫡長子 。

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曹丕在位期間,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於黃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對外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等外夷修好,恢復在西域的建置。

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於洛陽,時年四十歲。諡號文帝,廟號高祖(《資治通鑑》作世祖),葬於首陽陵。曹丕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並稱“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

基本介紹

  • 本名:曹丕
  • 別稱:魏文帝
  • 字號:字子桓
  • 所處時代:漢末→三國(曹魏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豫州沛國譙
  • 出生時間:187年冬
  • 去世時間:226年6月29日
  • 主要作品:《典論》、《燕歌行》、《寡婦詩》、《答臨淄侯植詔》
  • 主要成就:建立曹魏;大破羌胡,復通西域;繁榮建安文學,開文學批評風氣
  • 年號黃初
  • 廟號高祖(一作世祖)
  • 諡號:文皇帝
  • 陵墓首陽陵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立嗣之爭,篡漢為帝,執政七載,英年去世,為政舉措,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族,文學成就,詩歌,散文,賦,理論,影響,個人作品,人物評價,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現代,軼事典故,喜愛葡萄,允文允武,永始臨台,哭吊王粲,煮豆燃萁,預言成真,相士算命,家族成員,父母,兄弟,后妃,子女,陵墓遺址,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漢靈帝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於譙縣(今安徽亳州)。傳聞曹丕出生之時,天上的出現青色的雲彩而且形狀如車蓋,終日環繞其上,望見祥雲的人都以為曹丕將來非人臣之命。他自幼天資聰穎,後天良好的教育成長環境,給予了他深厚的文學素養。年少成長的階段,他廣學博覽,在曹操嚴厲督導之下,少年時代就通讀詩、論,長大一些就學習五經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為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曹丕像曹丕像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認為時下兵荒馬亂,教曹丕學射箭,六歲時,曹丕學會了射箭。八歲時,曹丕學會了騎馬。從十歲起,曹丕就隨父親征戰南北,長時間的軍旅生活鍛鍊了他強健的體魄,而且還豐富了他的見聞,為其詩篇創作積澱了大量的素材。隨著他年齡與閱歷的不斷成長,艱苦生活環境帶來的精神衝擊,逐漸形成了他特有的沉鬱性格氣質。建安二年(197年),曹丕隨曹操南征張繡,張繡先降後反,曹操長子曹昂和侄兒曹安民遇害,年僅十歲的曹丕乘馬逃脫。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丕被司徒趙溫舉薦,曹操認為趙溫舉薦他的兒子,並不是因為他真實的才能,因此使侍中、守光祿勛郗慮持節奉策免趙溫官職。建安十六年(211年),曹丕任五官中郎將、副丞相。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南征孫權軍駐紮在曲蠡(今河南臨潁縣繁城鎮),尚書令荀彧去勞軍,曾與曹丕有過對射箭技術的探討。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帶著曹丕等人,回到亳州(今安徽亳州)老家上拜墳墓。事畢,曹丕等乘馬游觀,經過東園,循著渦河,穿過高林,駐馬書鞭,寫下《臨渦賦》。

立嗣之爭

在曹操二十五個子嗣之中,先後出現於曹操視野里的儲嗣候選人有四位:曹昂曹沖、曹丕、曹植。最能當得太子者人選至少有二位,正室劉夫人所生長子曹昂和環夫人所生曹沖。曹丕是曹操的次子,曹昂死後,曹操還曾打算傳位其庶弟曹沖。曹沖是個神童,五六歲時智力已經“有若成人”。且天性仁厚愛人,常常為不慎犯了過失的設法解免,“賴以濟宥者,前後數十”。為此,曹沖深得曹操的寵愛,但曹沖十三歲患病夭折。在他死後,曹操曾對曹丕說:“曹沖之死是我的不幸,但卻是你的大幸。”曹丕後來也常對人說:“如若曹沖仍然健在,將沒有我的太子之位。”曹沖死後,有實質意義競爭儲嗣候選人的只有曹丕、曹植二人了。不久,曹丕同母弟曹植以風流文采而展露頭角,深受曹操喜愛。於是就發生了曹丕、曹植兄弟間的立嗣之爭。
曹操長期在立嗣上狐疑不決,難免不影響下屬。時間一長,下屬間漸漸形成了擁護曹丕和擁護曹植的兩個集團。擁護曹丕的有賈詡崔琰司馬懿陳群桓階邢頤吳質等人,擁護曹植的有丁儀丁廙楊修孔桂楊俊賈逵邯鄲淳等人。他們各自結為黨羽,設計謀、造輿論,爾虞我詐,互相傾軋。擁護曹植的楊修出身東漢名門“弘農楊氏”,是個智謀過人的奇士,又身為曹操的主簿,訊息特別靈通,對曹植十分有利,在他出謀畫策之下,曹植在這場爭奪戰中漸占優勢,有幾次機會能當上太子。但因為曹植行為任性,平時不注意節制自己,而且還醉酒擅闖司馬門,終為曹操所不悅。
曹丕父子三人雕像曹丕父子三人雕像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運用各種計謀,在司馬懿、吳質等大臣幫助下,在繼承權的爭奪中戰勝了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丕作為儲君駐守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魏諷密謀攻鄴,與之同謀的陳禕自首,曹丕率眾平定變亂,誅殺魏諷。曹丕作魏太子時期,積極組織文學團體並參與鼓勵文學創作,使得同類唱合詩賦作品由此而興,成為建安文學發展獨有之氣象。

篡漢為帝

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於洛陽,曹丕從鄴城洛陽繼位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初登高位手掌大權的曹丕,面對突而其來的權力交接,心理上不免有些激動和志滿意得。面對從乃父手中接管下來的國家,深感完成乃父復興國力和實現統一之遺志,將是他人生今後任重而道遠的責任。
曹丕從東漢末年,綱紀紊亂的歷史中吸取教訓,迅速將權力集中在手,穩定政權局勢。他深知只有加強鞏固自己的集權,才能鞏固自己的權利寶座的重要性。他一開始就從內部權利制衡中著手,迅速做出反應。他籠絡和扶植自己的政治勢力,重新分配在權利蛋糕上的占有份額,同時打擊排除異己勢力。二月,任命賈詡太尉華歆相國王朗御史大夫。已卯,任命夏侯惇為大將軍。濊貊扶餘單于、焉耆于闐王皆各遣使奉獻。五月,冊封投降的山賊鄭甘、王照為列侯,又命蘇則督軍平定武威酒泉張掖的叛亂。七月,孫權遣使奉獻,同月,命夏侯尚徐晃與蜀將孟達裡應外合,收復上庸三郡。武都氐王楊仆率種人內附,居漢陽郡。甲午,帶著軍隊駐紮在譙,在邑東以酒食慰勞六軍和譙郡父老。
漢家天下的政治局面,早在董卓之亂後就已開始紊亂。曹操遷漢獻帝至許昌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政令皆出於曹氏。在皇權的擁有上來說,漢獻帝已經成為一個傀儡。曹操雖然戎馬戰爭四方,但以臣子的身份征周旋在各個割據勢力之中。延康元年(220年)十一月,魏王曹丕下詔收斂、祭奠陣亡將士。十二月十日,漢獻帝正式禪讓帝位,曹丕三次上書辭讓。辛未,曹丕登受禪台稱帝,改元黃初,改雒陽為洛陽,大赦天下。黃初元年(220年)十一月,以河內郡山陽邑(今山東菏澤巨野縣)萬戶奉漢帝為山陽公。

執政七載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以帝王的身份登上了歷史的舞台,並開始了他七年的執政生涯。在執政期間,曹丕很想成就一番儒家仁政君主的作為。曹丕在政治抱負上,繼承乃父曹操統一山河的志向。在治理國家理念方面,追求效法上古仁君、賢臣之世。他對內施政恩威並重,鞏固權利的同時集權在手,製法削藩,打擊異己,詔令禁外戚宦官干政。他又與民生修養生息,政傾惠民並復興儒學。意在教化民眾,恢復社會生活秩序,促進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黃初三年(222年)二月,鄯善、龜茲、于闐王各遣使奉獻。是後西域復通,置戊己校尉。三月,封皇長子曹叡為平原王,弟弟曹彰等十一人皆為王。四月,封曹植為鄄城王。九月,立貴人郭女王為皇后。
曹丕對外一向主張征伐,渴望早日實現統一山河的志向。他積極折衝疆場,曾兩次興師伐吳。黃初二年(221年),吳國孫權因前襲殺關羽收荊襄之地,害怕劉備報復首尾難顧,乃假意與魏曹丕遣使修好奉章,並遣于禁等還。”曹丕遂遣“太常邢貞持節拜權為大將軍,封吳王,加九錫。”孫權由是稱臣於魏。同年劉備憤孫權之襲關羽、聯曹魏,親率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劉備盛怒不許。是年,攻破吳軍巫口和姊歸兩處。黃初三年(222年)正月,孫權給曹丕上書言說出兵迎敵,曹丕作《報吳王孫權書》鼓勵其殺敵。閏月,孫權破劉備於夷陵(今湖北宜都北)。當初曹丕聽說劉備率軍東下,與孫權交戰,樹柵連營七百餘里,認為劉備犯兵家大忌,必定速亡。過了七天,孫權擊破劉備的文書送到。隨後孫權因解除了蜀漢的威脅,故在遣長子孫登入魏為質一事上拖延再三,魏吳兩國的聯合逐漸出現貌合神離的狀況。同年十月,孫權復叛。對於孫權的欺騙與背叛,曹丕十分惱怒,又下《伐吳詔》鼓勵將士們曰:“南征進軍,以圍江陵,多獲舟船。斬首執俘,降者盈路。牛酒日至。” 表示堅決要南征孫權之意。
曹丕曹丕
曹丕自許昌南征,諸軍兵並進,曹真、曹休等諸路大捷,擊敗孫盛,大破呂范,火燒諸葛瑾,幾乎攻下江陵。孫權臨江拒守,幾條戰線或潰或敗,僅朱桓濡須一路擊破曹仁。曹丕勝利在望,卻不料遇到疫疾,加之朱然固守江陵,孫權乘機重新遣使納貢,雙方言和,曹丕退兵。十一月辛未,命鎮西將軍曹真率諸將及州郡兵討破叛胡治元多、封賞等,平定河西。過了十天,破胡告檄傳到洛陽,曹丕非常高興,大笑說:“我在帷幕之內運籌帷幄,諸將在萬里之外奮勇作戰,其相應若合符節。前後戰克獲虜,沒有如此之多的。“
黃初四年(223年),重臣曹仁曹彰賈詡先後去世。黃初五年(224年)四月,曹丕立太學,制五經課試之法,置春秋穀梁博士。黃初六年(225年)二月,派遣使者從許昌到沛郡詢問民間疾苦,救濟貧困者。同年,并州刺史梁習大破鮮卑軻比能。十月,曹丕行幸廣陵(屬今江蘇揚州)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當年大寒,水道結冰,舟不得入江,乃引還。期間,經過雍丘(今河南杞縣),到曹植處所,與曹植見面,增其戶五百。十二月,曹丕一行從譙經過梁,派遣使者用太牢禮祭祀東漢太尉喬玄(與曹操為忘年之交)。

英年去世

在實現統一問題上,曹丕既有希望於能有王化之舉達到夙願的誠心,也有興國強兵而滅賊寇的強硬之志。雖然,兩次伐吳卻由於時機不成熟而無功而返,但由於統一志向的驅使,使得曹丕在位後期施政更需要富國強兵,以至於對於當時的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與此同時,其執政功績對於中國文學此一時期的發展風貌與繁榮,也多少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黃初七年(226年)正月,曹丕回到洛陽的宮殿。五月丙辰日(6月28日),曹丕病重,命鎮軍大將軍陳群、中軍大將軍曹真、征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受領遺詔,共同輔佐嗣主曹叡。讓後宮淑媛、昭儀已下的都各歸其家。同月十七日(6月29日),曹丕去世,時年四十歲。諡號文皇帝,廟號高祖(《資治通鑑》作世祖)。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樹不墳,葬於首陽陵(河南偃師西北)。

為政舉措

政治

  • 改革官制
在即位魏王之初,曹丕便出台兩項新政:第一項新政是廢除中常侍小黃門,改設散騎常侍,散騎侍郎兩種官職,定員各四人,同時又宣布:嚴禁宦人干政、宦人為官,最高只能充任”諸署令“,從制度上剷除宦官干政的根源。為了傳之久遠,他還依照”國有大事則鏤於金版“的古訓,命人把上述政令鐫刻在金屬的簡策上,然後珍藏於石室之中。
第二項新政是採納陳群的意見,確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緩和了曹氏與士族的關係,取得了他們的支持,為稱帝奠定基礎。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後,用人權從地方收歸了中央,但也導致魏國的統治實權逐步被士族壟斷。
  • 集中皇權
曹丕稱帝之後,堅持大權獨攬,設立中書省,其官員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書郎擔任的詔令文書起草之責轉由中書省官員擔任,機要之權漸移於中書省。還定令婦人不得預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後族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任,又不得橫受茅土之爵。同時,削奪藩王權利,曹魏藩王的封地時常變更,沒有治權和兵權,舉動受到嚴格監視,形同囹圄。這個政策雖然吸取了漢朝諸侯國作亂的教訓,卻留下隱患,導致宗親勢單力薄,日後無力阻止外臣奪權。
  • 整肅官風
曹丕建立魏國之後全力整肅朝綱,於黃初二年(221年)頒布《日食勿劾太尉詔》,以革除無辜歸咎股肱大臣的弊端;次年(222年)頒發《禁誹謗詔》和《百官不得干預郡縣詔》,以改變相互誣告與朝臣頤指的世風。

經濟

在經濟方面,曹丕繼續發展屯田制,施行谷帛易市,穩定社會秩序。黃初末,魏國國庫充實,累積巨萬,基本解決戰爭造成的通貨膨脹問題。同時,採取戰略防守,恢復生產。除禁令,輕關稅,禁止私仇,廣議輕刑,與民休養,使北方地區重現安定繁榮局面。
曹丕提倡節儉、薄葬,下詔禁止厚葬、淫祀。預作《終制》。

文化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下令恢復太學,建立儒家思想教育機構,傳播儒家經典。後又對經學典籍進行收集和整理,鼓勵士人學經注經發展文化事業。
黃初二年(221年),下令人口十萬以上的郡國每年察舉孝廉一人,如有特別優秀的人才,可以不受戶口限制。黃初三年(222年),又頒布《取士勿限年詔》,以打破年齡界線,提出 無論老幼只要“儒通經術,吏達文法”都可試用的用 人之法。
黃初四年(223年),在原來漢室樂舞的基礎上制禮作樂,朝堂之上宗廟之中演奏起正世樂、迎靈樂、武頌樂、昭業樂、鳳翔舞、靈應舞、武頌舞、大昭舞、大武舞。黃初五年(224年),封孔子後人孔羨為宗聖侯,享食邑百戶,重修孔廟,在各地大興儒學,立太學,置五經課試之法,設立春秋穀梁博士。
曹丕的這些舉措,在短期內使封建正統文化復興。

軍事

  • 消除割據
曹丕在位時,還假借征吳之名,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地方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漢末以來,青、徐一帶存在著以臧霸孫觀等為首的割據勢力,他們雖歸順曹操,卻擁有獨立的地盤和兵力,曹操不得不對他們採取羈縻政策。曹操剛死,在洛陽的青、徐兵就發生騷動,曹丕採取撫而不討的策略,穩住了他們,控制了局面;黃初三年(222年),曹丕以孫權不納質子為由,三路伐吳,藉機剝奪了臧霸的兵權;黃初五年、六年(224年、225年),曹丕兩次親自督師伐吳,均止步於廣陵,未與吳軍交鋒,卻平息了利城兵變,徹底解決了青、徐的隱患。因此後世推測,曹丕親征的真實目的不是伐吳,而是以此為幌子不聲不響地平定青、徐割據勢力,充分表現出他作為政治家的小心謹慎又不失堅決果斷的素質。
史學家田餘慶評價曹丕消除青徐割據勢力說:“曹丕在廣陵之役中最終解決了青徐豪霸割據一方的問題,增進了魏國的穩定,鞏固了北方的統一,可以說是他在位七年中的一件可以稱說而又被人們忽略了的政治大事……廣陵之役解決了青徐問題,使東方歸於一統,魏國國勢更加強大起來”。
  • 大破蜀漢
曹丕在延康元年(220年)命夏侯尚徐晃招降蜀漢宜都太守孟達,大破劉備義子劉封,收復上庸三郡。
  • 三征東吳
孫權曾向魏稱臣,接受吳王封號。經過多次斡旋,魏吳最終走向敵對,曹丕三次親征東吳,均沒有取得太大的效果。
曹魏時期北方形勢曹魏時期北方形勢

民族

曹丕在擔任魏王時,令蘇則平定武威三種胡、酒泉和張掖的叛亂;稱帝之後,命曹真督軍大破羌胡聯軍,平定河西,遣使復通西域,恢復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統治,並設定了西域長史府
因北狄強盛,侵擾邊塞,於是曹丕任命田豫持節、護烏丸校尉,牽招解俊同為護鮮卑校尉,田豫、牽招、梁習等將領在北疆表現出彩,多次擊敗鮮卑。

文學成就

詩歌

曹丕是中國三國時代傑出的詩人。其《燕歌行》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他的五言和樂府清綺動人,現存詩約四十首。
曹丕詩歌形式多樣,而以五、七言為長,語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則委婉細緻,迴環往復,是描寫男女愛情和遊子思婦題材的箇中能手。代表曹丕詩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據考寫於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三郡烏桓期間,採用樂府體裁,開創性地以句句用韻的七言詩形式寫作,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詩。《燕歌行》從“思婦”的角度,反映了東漢末年戰亂流離的現狀,表達出被迫分離的男女內心的怨憤和惆悵。全詩用詞不加雕琢,音節婉約,情致流轉,被王夫之盛讚“傾情,傾度,傾色,傾聲,古今無兩”。曹丕的一些為後人稱道的作品都在擔任五官中郎將至魏太子期間所作,他的詩歌細膩清越,纏綿悱惻。
學者葉嘉瑩在《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里,列舉鐘嶸詩品》、劉勰文心雕龍》和王夫之姜齋詩話》對曹丕的評價。《詩品》將曹丕排在中品,認為他的詩不及弟弟曹植,原因是曹丕詩“率皆鄙直如偶語”(“偶語”,即兩個普通人在講話),反觀曹植則是“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文心雕龍》(才略篇)說曹丕“魏文之才,洋洋清綺,舊談抑之,謂去植千里......子桓慮詳而力緩,故不競於先鳴”,與曹植“思捷而才俊”不同,又謂“俗情抑揚,雷同一響,遂令文帝以位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未為篤論也”,世人都同情曹植的處境,曹丕是兄弟爭位的勝方,人們也因此忽略他文章的美妙。明末清初,王夫之在《姜齋詩話》里直言:“實則子桓天才駿發,豈子建所能壓倒耶?”,可謂為曹丕文學成就“平反”的宣言。葉嘉瑩說,曹丕是一位“理性詩人”,有節制有反省,“以感與韻勝”。

散文

曹丕所作散文,據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輯錄和魏宏燦《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年10第1版)比對參看所統,其中詔有七十五篇(包括殘文)、書有三十七篇(包括殘文)、令有二十六篇(包括殘文)、論有六篇、策有四篇、序有四篇、表文有三篇、銘有三篇、連珠有三篇、策文二篇、議有一篇、教有一篇、誄有一篇、祝有一篇、制有一篇、其它類散文八篇,各體制的散文總數有一百七十六篇之多,可謂佳作甚多。曹丕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可以說是諸體制全面、涉及面廣、內容上有所拓展,作者將心緒與情愁,敘寫於字裡行間。同時能突破體制的束縛,泄情懷於筆端,散文中融入了作家細膩而敏感的心靈感悟,處處流露出語切情真、徘徊動情之語,常常能觸動人心。故所以被裴松之譽為“美辭”之文,行情風格濃厚。
從題材和內容上來看這類書、論性類散文,涉及的題材豐富、所含事物面廣。曹丕已經對傳統題材進行了拓展的嘗試,這是將書信體涉及的內容擴大的實證,同時也反映出了當時文人間互相贈答的風習,對了解當時文人們相互進行的人際交往具有一定的意義。而且曹丕散文中有很強的文學批評意味,曹丕把對文學的看法積極的帶入書信體中詳加議論,這在以前是不多見的。同樣曹丕對於政治主張與理想的表達,也深刻地反映在了他的散文作品內容之中。其中《又報吳主孫權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篇優秀的外交文書。此書作的措辭嚴厲,軟硬兼施;政治要求與主張表達清晰、說理分明。做到了有理、有利、有節。
曹丕的書、論性類散文,不僅涉及的題材豐富所含事物面廣,而且在體現行情性方面也是情感充沛。曹丕的詩中所有的細膩與深情特點,同樣用散文的形式行發出來。曹丕的書、論體散文,除具有情文並茂的特點之外。辭巧文妙也體現的很突出。

曹丕所創作的二十八篇賦作,其中有序者共有十六篇。從總體內容上來看以抒情和詠物為主,而體制方面一改漢大賦之鴻篇巨幅,成為短小精悼的行情小賦。其賦作內容以真情的筆觸,觸摸到社會現實的方方面面,並將個體的喜怒哀樂帶入行情小賦之中。
生活紀實:到建安時期,辭賦開始向短小化、行情化的潮流發展,其樣式明顯已經改變。鋪排場面是緊密聯繫現實生活,反映社會實際,記錄作者的親身所見所聞所感。曹丕賦作品中有許多內容就是表達出了,時代的心聲與個性化的追求及感受。曹丕的《校獵賦》是一篇很完整的賦作品,在其賦中曹丕運用筆墨不多,不過三百來字就將一次田獵盛況盡數描繪出來。
行寫情懷:曹丕為情而造文,他的賦作品中充滿了情志的行發,可謂是情貫賦篇。從行發情感的不同角度來看《寡婦賦》、《出婦賦》,更多地表達出作者對下層社會婦女哀憫同情的情懷。曹丕善寫婦女題材的作品,其詩歌有《寡婦詩》與之賦作品皆有機行一致的情感行發。作者將寡婦孤獨生活的現實寫照,同一年四季景物變化的感受結合起來,景隨情至般地襯托出寡婦無限的惆悵與哀情來。曹丕細膩婉轉筆觸,始終觸碰到寡婦滿腹傷感而無法釋懷的無奈嘆息上,同情憐個之情躍然紙上。
體物感物:曹操帶曹丕、曹植等人登銅雀台遊玩,期間命曹丕兄弟作同題賦各一篇,所以其弟曹植亦有同題之賦作。曹丕的《登台賦》是一篇歌詠銅雀台華美壯麗的小賦,這篇賦寫的筆觸清新細膩,在描寫景色時做到了 “寫物圖貌,蔚似雕畫”(《文心雕龍·洽賦》)。從賦作體現出的情感色彩來看,洋溢著對美好時光的留戀與喜悅之情。作者用色彩鮮亮語言歡快的節奏,將所見陽春三月的美麗景色描摹出來,並將此時的喜悅心情與大自然的生機勃勃的景致融為一體,流露出曹丕內心嚮往平靜安寧的生活願望,以及年輕向上奮發有為的情感。
曹丕的詩歌筆法影響著其賦的風貌,詩體之賦為其賦作品的特點,具有明顯的標誌性意義。

理論

曹丕的《典論·論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學理論與批評著作,寫於曹丕為魏太子時,文中要點有:
①評價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的文風和得失,“建安七子”的說法來源於此;
②提出“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認為作家的氣質決定作品的風格;
③肯定文學的歷史價值,“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中稱“他(曹丕)說詩賦不必寓教訓,反對當時那些寓教訓於詩賦的見解,用近代的文學眼光來看,曹丕的一個時代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如近代所說是為藝術而藝術的一派。”

影響

曹丕是鄴下文人集團的實際領袖,對建安文學的精神架構起到關鍵作用,由此形成的“建安風骨”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①曹丕命令劉劭王象繆襲等人編纂中國第一部類書皇覽》,開官方組織編纂類書的先河;
②《典論·論文》開創了文學批評的風氣,為中國文學批評之祖;
③其《燕歌行》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詩,此對後世七言詩的創作有很大影響。

個人作品

分類主要作品
著作
典論
詩歌
秋胡行》《善哉行》《燕歌行二首》《永思篇》《陌上桑》《煌煌京洛行》 《芙蓉池作》《猛虎行》《飲馬長城窟行》《董逃行》 《丹霞蔽日行》 《至廣陵於馬上作》《終制》《上留田行》《大牆上蒿行》《艷歌何嘗行》《月重輪行》《黎陽作三首》《於譙作》《孟津詩》《於玄武陂作》《至廣陵於馬上作詩》《雜詩(二首)》《於清河見挽船士新婚與妻別作》《清河作》《代劉勛出妻王氏作(二首)》《寡婦詩》《令詩》《於明津作詩》《失題》《見挽船士兄弟辭別詩》《夏日詩》《遊獵詩》《歌辭》《遺句七則》《東閣詩
散文
《與鐘大理書》《九日與鐘繇書》《鑄五熟釜成與鐘繇書》《又報吳主孫權書》《答繁欽書》《與劉曄書》《與王朗書》《與朝歌令吳質書》《又與吳質書》《與群臣論蜀錦書》《與群臣論秔稻書》《與群臣論被服書》《借取廓落帶嘲劉偵書》《漢文帝論》《論太宗》《漢武帝論》《交友論
浮淮賦》《滄海賦》《濟川賦》《離居賦》《戒盈賦》《悼夭賦》《寡婦賦》《出婦賦》《彈棋賦》《校獵賦》《登台賦》《登城賦》《感物賦》《感離賦》《臨渦賦》《述征賦》《戒盈賦》《永思賦》《愁霖賦》《喜霽賦》《彈棋賦》《瑪瑙勒賦》《車渠梳賦》《玉塊賦》《柳賦》《槐賦》《鶯賦》《迷迭香賦》《蔡伯喈女》《哀己賦》《殘賦》
《定正朔詔》《追崇孔子詔》《為漢帝置守冢詔》《息兵詔》《災異免策三公詔》《拜日東郊詔》《春分拜日詔》《禁母后預政詔》《改封諸王為縣王詔》《鵜鶘集靈芝池詔》《取士不限年詔》《輕刑詔》《平準詔》《禁復仇詔》《禁淫祀詔》《罷墓祭詔》《外國遣使奉獻詔》《營壽陵詔》《群臣詔(四首)》《下潁川詔》《任城王彰增邑詔》《答臨淄侯植詔》《答北海王袞詔》《待楊彪客禮詔》《賜華歆詔》《論孫權詔》
曹丕作品資料來源:

人物評價

三國

  • 諸葛亮:曹丕篡弒,自立為帝,是猶土龍芻狗之有名也。
  • 孫權:及操子丕,桀逆遺醜,薦作奸回,偷取天位,而叡么麽,尋丕凶跡,阻兵盜土,未伏厥誅。
  • 曹植:祥惟聖賢,歧嶷幼齡。研幾六典,學不過庭;潛心無妄,抗志清冥。才秀藻朗,如玉之瑩。
  • 桓階:仁冠群子,名昭海內,仁聖達節,天下莫不聞。
  • 卞蘭:研精典籍,留意篇章,覽照幽微,才不世出,稟聰睿之絕性,體明達之殊風,慈孝發於自然,仁恕洽於無外。是以武夫懷恩,文士歸德。竊見所作典論,及諸賦頌,逸句爛然,沈思泉涌,華藻雲浮,聽之忘味,奉讀無倦。
  • 張悌:曹操雖功蓋中夏,民畏其威而不懷其德也。丕、睿承之,刑繁役重,東西驅馳,無有寧歲。

兩晉南北朝

  • 陳壽: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
  • 閻纘:魏文帝懼於見廢,夙夜自祗,竟能自全。
  • 劉淵:黃巾海沸於九州,群閹毒流於四海,董卓因之肆其猖勃,曹操父子凶逆相尋。
  • 李班:觀周景王太子晉、魏太子丕、吳太子孫登,文章鑑識,超然卓絕,未嘗不有慚色。何古賢之高朗,後人之莫逮也!
  • 葛洪:自建安之後,魏之武文, 送終之制,務在儉薄,此則墨子之道, 有可行矣。
  • 劉勰:魏文之才,洋洋清綺,舊談抑,之謂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詩麗而表逸;子桓慮詳而力援,故不競於先鳴。而樂府清越,《典論》辯要,選用短長,亦無懵焉。但俗情抑揚,雷同一響,遂令文帝以位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未為篤論也。
  • 垣榮祖:昔曹操、曹丕上馬橫槊,下馬談論,此於天下可不負飲矣!
  • 釋道恆:光武尚能縱嚴陵之心,魏文全管寧之操,折至尊之高懷,遂匹夫之微志。
  • 沈約:自魏氏膺命,主愛雕蟲,家棄章句,人重異術。又選賢進士,不本鄉閭,銓衡之寄,任歸台閣。
  • 蕭統:不追子晉,而事似洛濱之游;多愧子桓,而興同漳川之賞。漾舟玄圃,必集應、阮之儔;徐輪博望,亦招龍淵之侶。

隋唐五代

  • 顏之推:自昔天子而有才華者,唯漢武、魏太祖、文帝、明帝、宋孝武帝,皆負世議,非懿德之君也。
  • 《陳思王廟碑》:魏高祖文皇帝,紹即四海,光澤五都,負彰魈茫朝宗萬國,允文允武,庶績鹹熙,正踐昇平,時稱寧晏。
  • 王勃:文帝富裕春秋,光應禪讓,臨朝恭儉,博覽墳典,文質彬彬,庶幾君子者矣。
  • 郝處俊:昔魏文帝著令,雖有幼主,不許皇后臨朝,所以杜禍亂之萌也。
  • 劉知幾:文帝臨戎不武,為國好奢,忍害賢良,疏忌骨肉。
  • 李隆基:嘆節氣之循環,美君臣之相樂,凡百在會,鹹可賦詩,五言紀其日端,七韻成其大數,豈獨漢武之殿盛,朝士之連章,魏文之台壯,辭人之並作云爾。
  • 張說:周文王之為太子也,崇禮不倦;魏文帝之在青宮也,好古無怠,博覽史籍,激揚令聞,取高前代,垂名不朽。
  • 王鍇:文帝八歲能屬文,博覽古今,貫穿經史。及居帝位,益尚謙和。坐不廢書,手不釋卷。

宋元明清

  • 范仲淹:魏文帝寵立郭妃,譖殺甄后,被發塞口而葬,終有反報之殃。
  • 黃庭堅:蓋世英雄不自知,暮年初志各參差。南陽隴底臥龍日,北固樽前失箸時。霸主三分割天下,宗臣十倍勝曹丕。寒爐夜發塵書讀,似覆輸籌一局棋。
  • 蘇轍:臣伏觀歷代帝王,如漢武,魏文,唐徳、文、宣三宗皆工於詩騷雜文,與一時文士比長絜大。至於經綸當世,講論利害,以文墨盡天下事,則皆不足以仰望先帝之萬一。
  • 陳亮:至於欲使當時累息之民得闊步高談無危懼之心,未嘗不為之三復也,於是時吳蜀爭帝,中國庶幾乎息肩矣,是以在位七年而謚曰文也。
  • 耶律楚材:仲謀服孟徳,葛亮倍曹丕。唯晉成全統,平吳混八維。
  • 郝經:丕特負贓胠篋之盜。操死丕直取,自以為可也,乃從容禪讓,自以為舜、禹復出,其自欺也甚矣!且輕薄佻靡,未除貴驕公子之習,不矜細行,隳敗禮律,刻薄骨肉,自戕本根,亂亡基兆,已在於是。孔明謂為土龍芻狗,宜哉!
  • 張溥:魏王帝業無足稱,惟令宦人為官,不得過諸署令。詔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後族不得常輔政任,石室金策,可寶萬世。彼親見漢室炎隆,女主中人手撲滅之,麥秀黍離,傷心目。霸朝初創,力更舊輒,至待山陽公以不死,禮遇漢老臣楊彪不奪其志,盛德之事,非孟德所及。
  • 胡應麟:詩未有三世傳者,既傳而且煊赫,僅曹氏操、丕、睿耳。然白馬名存鐘《品》,則彪當亦能詩。又任城武力絕人,倉舒智慧出眾。阿瞞何徳,挺育多才?生子如此,孫仲謀輩詎足道哉!
  • 方孝孺:漢高祖、魏文帝皆中才之主,非有聖智之度,高祖猶能不殺子嬰,文帝猶能奉山陽終其身。曾謂武王聖人而忍其君至此乎?吾決知其不然矣。
  • 王世貞:自三代而後,人主文章之美,無過於漢武帝、魏文帝者。
  • 譚嗣同:若夫漢武帝命所忠求相如遺書,魏文帝詔天下上孔融文章,漸昭風軌,猶無集名。自荀況諸集,編題後人,張融玉海,標目己意,乃始波頹霧靡,不可勝遏。

近現代

  • 章太炎:今人皆謂漢代經學最盛,三國已衰,然魏文廓清讖緯之功,豈可少哉!文帝雖好為文,似詞章家一流,所作《典論》,《隋志》歸入儒家。緯書非儒家言,乃陰陰家言,故文帝詔書未引一語。豈可僅以詞章家目之!
  • 劉師培:魏文與漢不同者,蓋有四焉,書檄之文,騁詞以張勢,一也。
  • 毛澤東:曹丕也是他(曹操)兒子,也有些才華,但遠不如曹操。曹丕在政治上也平庸,可他後來做了皇帝,是魏文帝。歷史上所稱的‘建安文學’,實際就是集中於他們父子的周圍。一家兩代人都有才華、有名氣,在歷史上也不多見哪!
  • 郭沫若:曹丕在政治見解上也比乃弟高明得多,而在政治家的風度上有時還可以說是勝過他的父親。如令宦人為官不得過諸署,禁母后預政,取士不限年資但糾其實,輕刑罰,薄賦稅,禁復仇,禁淫祀,罷墓祭,詔營壽陵力求儉樸等等,處處都表示著他是一位舊式的明君典型。
  • 馬植傑:從曹丕的政治設施來看,也有些不錯的。拿曹丕與其他封建帝王相比,尚屬中等偏上者。
  • 葉嘉瑩:魏文帝在即位後,曾下了息兵詔,下了薄稅詔,下了輕刑詔。他實在是一個很有理想的皇帝,希望能夠把天下治理得更好。但是很可惜,他只做了七年的皇帝就死了,死的時候只有四十歲。

軼事典故

喜愛葡萄

曹丕在世時甚喜愛葡萄一物,並對古作蒲桃。此於《與吳監書》、《詔群醫》中有記:“三世長者知被服,五世長者知飲食。此言被服飲食,非長者不別也……中國珍果甚多,且復為說蒲萄。當其朱夏涉秋,尚有餘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長汁多,除煩解渴。又釀以為酒,甘於鞠櫱,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況親食之邪。他方之果,寧有匹之者”。曹丕在其詔書中也曾記:“南方有龍眼荔枝,寧比西國葡萄石蜜乎?”由此可見,曹丕的確對葡萄鐘愛有佳。

允文允武

曹丕善擊劍騎射,好博弈彈棋,在《典論》的自敘中更自詡其非凡箭藝,能“左右射”,可謂文武兼備。有一次,曹丕和平虜將軍劉勛、奮威將軍鄧展共同飲宴。曹丕一向聽說鄧展精研武術,擅於運用各種兵器,而且還能空手入白刃,因此,曹丕就和鄧展談論起劍術,談著談著,曹丕直率地說:“我過去對劍術曾經有過研究,而且也得到高明的傳授,我覺得你剛才所說的某處是不對的。”鄧展聽了曹丕的話,很不服氣,要求和曹丕在實戰中較量一下。此時,正是酒酣耳熱之後,大家正在吃甘蔗,於是就以甘蔗為劍,下殿後對打起來,幾個回合下來,曹丕連續三次都擊中鄧展的手臂,左右皆大笑起來。鄧展不覺臉紅,更不服氣,要求再來一次。曹丕就故意說:“我的劍快而集中,很難擊中對方的面部,因此只是打中了你的手臂。”鄧展說:“別說了,我們再來一次吧。”曹丕知道這次鄧展一定會突然間向中路猛攻,就裝假不經意地向鄧展進擊,鄧展果然如曹丕所料,猛地衝殺過來,曹丕卻迅速退步閃過。出手如風,從上方截擊,一下打中鄧展的額角,這一下使得一同喝酒的人都禁不住驚叫起來。
這一幕比劍結束後,曹丕和鄧展二人還座繼續暢飲,曹丕笑著對鄧展說:“從前有一個名醫叫楊慶的,他曾叫淳于意將自己的舊秘方全部拋棄,另外教授他的秘術,我看鄧將軍還是把舊技拋棄,接受新的重要的擊劍方法吧。”話音剛落,滿座都不禁歡笑起來。

永始臨台

魏文帝曹丕在位時,於許昌修建陵雲台 ,永始台等院落,其中永始台後為文德郭皇后居所,具體位置今已不可考。根據《許昌縣誌》記載:“永始台,魏文德皇后嘗居之,今失其處。”黃初五年(公元224年),曹丕率大軍東征吳國,郭皇后留居許昌永始台。時值夏秋季節,天降大雨百餘日,永始台的城樓多有壞損,大臣們奏請皇后另居安全地方。郭皇后說:“昔日楚昭王出遊,姜氏留居漸台,江水突然暴漲,使者來迎姜氏而沒有楚昭王的符信,姜氏堅決不去,最後被江水吞沒。如今,皇帝在遠方,我還沒有遇到危險便移居別處,怎么可以呢?”於是,大臣們再也不敢提及此事。

哭吊王粲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去世,當時還是魏王世子的曹丕與其交情非常深厚,親臨哭吊。在靈堂上,曹丕建議道:“仲宣(王粲字)生前喜歡驢叫,我們就各學一聲驢叫來送走他吧!”於是弔客紛紛學驢叫,此事一時傳為佳話。

煮豆燃萁

主詞條:煮豆燃萁
曹丕曾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否則就要把他處死,曹植在七步之內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聽了這首詩,感到非常慚愧。
七步作詩七步作詩
註:此事件不見於正史《三國志》,此詩亦不見於《曹植集》,其真偽歷來爭論不休。亦有人認為確有兄弟鬩牆之事,但現存的《七步詩》為後人偽托。

預言成真

漢靈帝熹平五年(176年),譙縣上空出現了黃龍,光祿大夫橋玄問太史令單颺說:“這是何吉兆?”單颺回答:“以後必有稱王的人在這裡誕生,不到五十年,還會有黃龍出現,天象經常和人事相應,這就是天人感應。”內黃人殷登把這話默默記下來。四十五年後,殷登還健在。延康元年(220年)三月,黃龍又在譙縣再現,殷登聽到這個訊息時說:“單颺的話,果然應驗了。”

相士算命

曹丕任五官中郎將時,曾在一次宴請中向相士朱建平詢問自己的壽命,朱建平說:“您的壽命是八十歲,四十歲時會有小災難,希望您多加小心。”曹丕果然四十而終。

家族成員

父母

  • 父親:曹操,字孟德,官至丞相、魏王、冀州牧,曹丕登基後追封為武皇帝。
  • 母親:卞氏,曹操之妻,曹丕登基後尊為太后,諡號武宣皇后。

兄弟

此處節選曹丕排行較為靠前的兄弟:
  • 曹昂(?—197年),劉夫人長子,庶出,但是由曹操原配丁氏撫養長大,因張繡反叛而死於戰亂之中。被曹丕追尊為豐悼公,後又追加尊為追悼王。
  • 曹彰(?—223年),卞皇后次子,綽號“黃須兒”,為一勇將,曾大破代郡烏丸。黃初四年(223年)封任城王。
  • 曹植(192年—232年),卞皇后三子,擅長文學,曾作《洛神賦》。雖然得到曹操寵愛,但與其兄曹丕爭位失敗,從此在政治上無從施展抱負。黃初六年(225年)立為陳王。
  • 曹熊(?—220年),卞皇后四子,早薨。
  • 曹鑠(?—?),劉夫人次子,早薨。侄魏明帝曹叡後追封其為殤王。有子曹潛及孫曹偃,曹偃死後絕子嗣。
  • 曹沖(195年—207年),環夫人長子,為著名神童,13歲時便夭折而亡。

后妃

皇后
  • 郭女王,文德皇后。
  • 甄皇后,生明帝曹叡、東鄉公主。明帝即位,追諡文昭皇后。
妃嬪
  • 李貴人,生曹協。
  • 柴貴人
  • 潘淑媛,生曹蕤。
  • 朱淑媛,生曹鑒。
  • 仇昭儀,生曹霖。
  • 徐姬,生曹禮。
  • 蘇姬,生曹邕。
  • 張姬,生曹貢。
  • 宋姬,生曹儼。
  • 孫瑣,或作王孫瑣。
  • 劉氏,漢獻帝二女之一。
  • 劉氏,漢獻帝二女之一。
  • 任氏,建安中廢黜。

子女

兒子
據《魏書·武文世王公傳》記載,曹丕封王的兒子有9位。次序不可考,下以生母品級高低為序。
  • 魏明帝曹叡,母為甄皇后。初封平原王,黃初七年(226年)即位。
  • 贊哀王曹協,母為李貴人。早逝。死後追封為經公,諡號殤;後改封為贊王,諡號為哀。
  • 北海悼王曹蕤,母為潘淑媛。魏明帝即位封為陽平縣王。太和六年(232年)改封北海王。
  • 東武陽懷王曹鑒,母為朱淑媛。黃初六年(224年),封為東武陽王,當年去世。
  • 東海定王曹霖,母為仇昭儀。子東海王曹啟、高貴鄉公曹髦
  • 元城哀王曹禮,母為徐姬。黃初六年(225年)改封元城王;太和三年(229年)去世。
  • 邯鄲懷王曹邕,母為蘇姬。黃初六年(225年)改封邯鄲王;太和三年(229年)去世。
  • 清河悼王曹貢,母為張姬。黃初三年(222年)封為清河王;黃初四年(223年)去世。
  • 廣平哀王曹儼,母為宋姬。黃初三年(222年)封為廣平王,次年去世。
  • 曹喈,早夭。
女兒
後裔
  • 曹霸,曹髦後人,唐玄宗時期畫家,能文善畫,官至左武衛將軍。

陵墓遺址

主詞條:首陽陵
魏文帝首陽陵在首陽山,首陽陵構造極為簡單,依山為體,不封不樹,也不建陵寢園地,神道等,地表沒有任何痕跡。陵中建築豪不侈華,隨葬品以瓦為主,以防後人掘盜。
魏文帝首陽陵魏文帝首陽陵

影視形象

年份影視類型劇名飾演者
1976
電視劇
1983
電影
《華佗與曹操》
1985
電視劇
諸葛亮
唐品昌
1987
歌仔戲
《金縷歌》
許儷齡
1994
電視劇
1994
歌仔戲
新洛神
1999
電視劇
曹操
果靜林
2000
電視劇
洛神
2002
電視劇
2010
電視劇
三國
2011
電影
鐘繇
王志剛
2012
電影
銅雀台
2013
電視劇
新洛神
2013
電視劇
《曹操》
郭展
2015
電視劇
《半為蒼生半美人》
劉子赫
2017
電視劇
2017
電視劇
李晨
2018
電視劇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