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弘農楊氏(華陰楊氏)
- 性質:楊姓郡望
- 地域:陝西華陰,潼關以及河南西北部
- 代表:楊震、楊敞,楊修,楊素,楊堅
弘農楊氏,即華陰楊氏。弘農郡西漢元鼎四年置,轄河南黃河以南、宜陽以西的洛、伊、淅川,陝西渭河下游關中平原南岸以及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弘農是楊姓郡望...
弘農縣是中國古代漢朝至北宋期間長期設定的一個縣級行政區劃,始終是弘農郡的治所,但是其所在地有遷移。漢武帝置弘農郡時,在秦國名關函谷關邊置縣為郡治,也名弘農...
《弘農楊氏宗譜(殘)》始修於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鹹豐初年楊月三等續修。據譜可知楊月三之族散居於安徽合肥、廬州等處。該譜為刻本。...
嗣後又在這裡建立了新加坡楊氏總會及新加坡潮安仙樂楊氏互助社、星洲湖峰社楊氏公會、檳城楊氏公會和新加坡潮州弘農楊氏公會等宗親會組織。 [12] ...
“北魏弘農楊氏墓誌拓片珍品展”由西安碑林博物館和西嶽廟文物管理處聯合舉辦,展覽通過拓片陳列、歷史講述和楊氏世系表等方法呈現楊氏家族的發展演化歷程。 近幾十年...
華陰楊氏,即弘農楊氏。西漢高帝八年(前199年)以地處華山之北更名華陰縣,仍屬渭南郡。楊氏是楊姓郡望,西漢丞相楊敞,玄孫楊震官太尉,號稱“關西孔子”,子楊秉、...
香港八閩弘農楊氏宗親聯合會於1997年,香港勝利回歸的前夜,以寓居香港的福建各地楊氏為主體自願結合而成的民間民眾團體...
楊氏宗祠是古老的的家族祠堂建築,屬於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作為家族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
新加坡華人血緣社團。1940年由楊榮德、楊揚茂、楊敬三、楊蓮生髮起成立。1941年獲準註冊為潮州弘農公會。...
至晉頃公十二年(前514年),晉滅羊舌氏,食我的兒子楊道逃到華山,居住在弘農華陰,以祖宗封地楊為姓,其後代開基各地,成為楊氏繁衍發展的主流,史稱楊氏正宗。 源...
清白傳家,夜辭黃金。雄韜獲采邑,睿知垂丹青,藍田璧玉燦,弘農俊傑英。漢隋相尉主,唐宋才將兵,文能正綱紀,武可定乾坤。仕海波濤涌,琴簾雅韻深,適心理所衷,覺...
名門望族是指歷史悠久而聲望很髙的家族。中國歷史上最顯赫的十大名門望族:一、隴西李氏、二、趙郡李氏、三、弘農楊氏、四、太原王氏五、琅琊王氏 六、陳郡謝氏 七...
楊恭仁(568年-639年),本名楊綸,改名楊溫,字恭仁,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唐朝初期宰相,隋朝觀德王楊雄之子。出身弘農楊氏觀王房,清正廉潔,曉暢軍事。初...
楊囂,楊修之子,出身漢魏名門弘農楊氏,在西晉有名聲,為受親信得力之人,於泰始(266年—274年)初年任典軍將軍,早卒。...
楊仁輅,唐朝駙馬,出身弘農楊氏,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史書沒有對他的履歷的相關記載,尚唐太宗第十三女晉安公主,官拜駙馬都尉。晉安公主原來的駙馬是韋思...
弘農楊氏遺蹟地之一 屬於 豫西民居建築 交通 靈寶市向南約5公里 楊公寨是舊時代豫西民居建築具有代表性的一個縮影,這裡現存的兩道青磚結構的寨門有兩層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