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思(唐朝武周時期宰相)

楊再思(唐朝武周時期宰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再思(634年-709年),名綝,字再思,鄭州原武(今河南原陽西)人,東漢太尉楊震之後,唐朝武周時期宰相。

楊再思出身於弘農楊氏原武房,早年以明經及第,歷任玄武縣尉、天官員外郎御史大夫等職,並在武則天、唐中宗年間兩次擔任宰相,初授同中書門下三品,之後進拜中書令侍中,爵封鄭國公。他極力迎合皇帝,阿諛奉承,毫無作為,但卻官運亨通,在政治鬥爭中始終屹立不倒。

景龍三年(709年),楊再思升任尚書右僕射,是年六月病逝,時年七十五歲,追贈并州大都督,諡號恭。

基本介紹

  • 本名:楊綝 
  • 別稱:兩腳野狐
  • 字號:字再思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鄭州原武
  • 出生時間:634年 
  • 去世時間:709年8月3日
  • 主要成就:擔任宰相十餘年
  • 官職:尚書右僕射
  • 爵位:弘農郡公→鄭國公
  • 諡號:恭
  • 追贈:并州大都督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兩拜宰相,得以善終,施政舉措,軼事典故,不究盜賊,車夫罵宰相,諂媚張氏,兩腳野狐,誠負天下,屈折全身,人物評價,個人作品,家庭成員,宗族,妻子,史籍記載,相關爭議,卒日爭議,封爵爭議,墓葬紀念,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楊再思早年參加科舉,以明經及第,被授為玄武尉,累遷至天官員外郎,後任左肅政台御史大夫(一作御史中丞)。

兩拜宰相

延載元年(694年),武則天擢升楊再思為宰相,授為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證聖元年(695年),楊再思改任鳳閣侍郎,仍加授同平章事,後又兼任太子右庶子
聖歷二年(699年),楊再思被免去宰相之職,復任左肅政台御史大夫。
長安四年(704年),武則天在台閣寺監諸司中挑選官員二十名,充任地方刺史。其中,楊再思出任神都副留守。他於當年七月再次拜相,擔任內史。後來,楊再思又以宰相的身份兼任京兆府長史。
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復辟。楊再思被任命為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西京留守,封弘農郡公,不久又兼任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後來,楊再思升任中書令,又改任侍中,進爵鄭國公,並充任順天皇后奉冊使。
神龍二年(706年),駙馬都尉王同皎謀誅武三思,結果訊息泄露,被誣以謀反。唐中宗命楊再思與吏部尚書李嶠、刑部尚書韋巨源一同審理。楊再思毫無作為,致使王同皎被處斬,天下無不稱怨。
景龍元年(707年),楊再思再次擔任中書令、吏部尚書

得以善終

楊再思歷仕兩朝,前後擔任宰相近十年,但卻唯唯諾諾,從未舉薦人才,只是一味的迎合皇帝,因而深受武則天、唐中宗的寵信。他也因此在政治鬥爭中保全性命。
景龍三年(709年),楊再思升任尚書右僕射,仍加同中書門下三品銜。是年六月,楊再思病逝,追贈特進、并州大都督,諡號為恭,並陪葬乾陵

施政舉措

楊再思第一次擔任宰相期間,突厥默啜可汗曾上疏朝廷,求取豐州等六州降戶與單于都護府所轄領土,以及谷種、農器等物。鳳閣侍郎李嶠極力反對,認為會增強突厥的實力。但楊再思出於抗衡契丹的考慮,與宰相姚璹建議武則天答應默啜的請求。武則天遂將六州數千帳降戶交於默啜,並賞賜大量的谷種、雜彩、農器、生鐵。結果,突厥的實力由此得以增強。

軼事典故

不究盜賊

楊再思擔任玄武尉時,赴京公幹,在客棧遇到小偷偷取行李。小偷被他當場抓獲,只得認罪。楊再思卻道:“你也是因為貧困才來偷東西的。你把我的公文留下,其他的都拿走吧。”此後,楊再思也沒向人提及此事,只是借錢返回縣裡。

車夫罵宰相

楊再思擔任宰相時,長安發生水災,城中泥濘不堪。他毫無對策,只是閉門祈福。一日,楊再思上朝途中,遇到一輛牛車陷在泥中拉不出來。車夫不禁口出怨言道:“痴宰相不能調和陰陽,招致水災發生,又閉門不出,使得我們行走艱難。”楊再思聽到後也不生氣,只是派隨從去對車夫道:“這主要是因為你的牛瘦弱無力,可不能全怪宰相啊。”

諂媚張氏

武則天晚年寵幸面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楊再思作為宰相,竟對二張及其親屬阿諛奉承,醜態百出。
張昌宗以美貌著稱,時人都稱他面似蓮花。楊再思卻道:“不是六郎(張昌宗小名)似蓮花,而是蓮花似六郎才對。”
司禮少卿張同休是二張的兄長。他在司禮寺宴請公卿大臣,酒酣之時笑對楊再思道:“您長得很像高麗人。”楊再思不但不怒,反而滿面欣然。他將剪紙貼在頭巾上,反披紫袍,竟然搖頭晃腦地當場跳起了高麗舞。滿座公卿無不鄙笑。

兩腳野狐

司刑少卿桓彥范曾彈劾罷免張昌宗。武則天欲為張昌宗開脫,便問宰相道:“張昌宗對國家有功勞嗎?”楊再思迎合聖意,答道:“張昌宗曾煉製神丹,陛下服後聖體安康,這是莫大的功勞。”武則天大喜,讓張昌宗官復原職。時人皆為此鄙視楊再思。後來,左補闕戴令言作《兩腳野狐賦》,以此嘲諷楊再思,竟被貶官降職。時人對楊再思更是譏笑不已。

誠負天下

韋巨源擔任吏部尚書時,主持栓選,選拔了十名官員擔任朝廷要員,除楊再思外皆是宰相們的近支親屬。楊再思嘆道:“我等實在是有負於天下。”

屈折全身

楊再思兩次拜相,從未有一語諫諍,只是一味的迎合皇帝。曾有人問他:“您名高位重,為何要如此屈折,貶抑自己。”楊再思答道:“世路艱難,直者受禍。我不這么做,如何保全自身。”

人物評價

李顯:①侍中楊再思,衣冠舊齒,廊廟宏才。寒暑不易其心,始終弗虧其度。在明時而有立,居暗室以無欺。投水陳謨,邁漢朝之三傑;沾沙作相,掩虞日之五臣。森乎抱松柏之心,凜乎貫冰霜之氣。(《授楊再思檢校左台大夫制》)②鄭國公楊再思,河嶽粹靈,廟堂神器,率由百行,能具九德。自弼諧庶績,師長群寮,清白所以樹風,丹青所以成化。有若巫鹹之保攏,傅說之欽承,故能宣慈惠和,邁跡垂憲。(《冊贈楊再思并州大都督文》)
趙彥昭:兩揆光天秩,三朝奉帝熙。何言集大鳥,忽此喪元龜。坐嘆公槐落,行聞宰樹悲。壑舟今已去,寧有濟川期。(詩作《哭僕射鄂公楊再思》)
李乂:端揆凝邦績,台階闡國猷。方崇大廈棟,忽逝巨川舟。白日銘安在,清風頌獨留。死生恩命畢,零落掩山丘。(詩作《哭僕射鄂公楊再思》)
李翱:所謂奸邪之臣者,榮夷公費無極、太宰嚭、王子蘭、王鳳、張禹、許敬宗、楊再思、李義府李林甫盧杞裴延齡之比是也。
劉昫:① 再思自歷事三主,知政十餘年,未嘗有所薦達。為人巧佞邪媚,能得人主微旨,主意所不欲,必因而毀之,主意所欲,必因而譽之。然恭慎畏忌,未嘗忤物。② 楊再思佞而取貴,苟以全身,掩不善而自欺,謂無十目十手也。
宋祁:為人佞而智,居宰相十餘年,阿匼取容,無所薦達。人主所不喜,毀之;所善,譽之。畏慎足恭,未嘗忤物。
張唐英:再思姿性邪巧,不畏不義,舞高麗以悅同休,喻蓮華以媚昌宗,鞫王同皎而不明其枉,絀戴令言而憾其有諷,附宗楚客而貶魏元忠,偷合冒寵,不顧廉恥,自始至末,無一可稱。附於張昌宗傳,可也,而使同李杜諸公,是盜跖夷齊聯鑣,斯高伊皋並轡,豈非黒白相混哉?自古君子常少,而小人常多,若小人得與君子同等,則愚恐君子之道愈剝而不振矣。
鄧肅伯夷餓,柳下惠黜,孟軻不用於戰國之末,韓愈不得安其身於朝廷之上,比干剖心,子胥抉眼,真卿杲卿碎其身於賊手,是為直必窮矣;子貢得駟馬,蘇秦得六印,宇文士及得安其職,張禹得全其身,崔日用得學士,宋之問得館職,楊再思得宰相,是則為佞者必達矣。夫為直者必窮,為佞者必達,自古及今莫不皆然,夫豈天哉。
洪邁:李嶠、楊再思相唐中宗,皆以諛悅保位,為世所詆,然亦有可稱。……神龍初,要官闕,執政以次用其親。韋巨源秉筆,當除十人,再思得其一,試問余授,皆諸宰相近屬。再思唱然曰:“吾等誠負天下!”再思此言,自狀其短,觀過知仁,亦足稱也。
魏了翁:再思貴為宰相,一善無聞,而有兩足狐之號。自無知者觀之,必以謂賢於張柬之崔元暐之徒矣。彼其自處,亦必曰:白璧不可為,吾寧以偷合而全身也。嗚呼!天地久遠,人以一身生死其間,何啻白駒之過隙。君子所以異乎小人者,勉勉於為善,不與草木俱腐耳。使柬之、元暐之徒無善可稱,而又罹冤橫,是誠再思之不若也。故君子不較榮辱成敗於一日,以千載自期而已矣。

個人作品

全唐文補遺》收錄有楊再思所撰寫的《唐故儀同三司董府君墓志銘》。

家庭成員

宗族

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楊再思出身於弘農楊氏原武房,是東漢太尉楊震後裔。楊震九世孫楊結,出仕於燕國慕容氏,擔任中山相。楊結五世孫楊岐,擔任呂州刺史,徙居鄭州原武。楊岐生楊行表,楊行表生楊再思。
弘農楊氏(原武房)世系表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
楊行表(長安縣尉)
楊敏
楊冠時(侍御史)
楊再思
楊禎(司勛員外郎)
楊獻(汝南太守)
楊和
楊季昭(鄧州刺史)
楊溫玉(國子祭酒)
楊回(遂寧太守)
楊勉
楊垂
楊炅(遂州刺史)
楊昱(偃師縣丞)
楊歸厚(右拾遺)
楊侃(白水縣令)
楊縝
楊紘
楊繪
楊綰(代宗朝宰相)
楊弘微(監察御史)
楊玄之(陝縣主簿)
表格參考資料:

妻子

根據岑羲所撰《大唐故尚書右僕射贈特進并州大都督鄭國公楊恭公之碑》(即《楊再思墓碑》)記載,楊再思生前娶過兩任妻室。元配出身河東裴氏,繼室出身清河張氏

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九十·列傳第四十》
《新唐書·卷一百九·列傳第三十四》

相關爭議

卒日爭議

關於楊再思的去世時間,史載為景龍三年(709年)六月,但具體卒日卻頗有爭議。
  1. 六月十八日(7月29日):持此說的主要有《舊唐書》、《新唐書》等。
  2. 六月二十三日(8月3日):持此說的主要有唐人岑羲所撰的《楊再思墓碑》。

封爵爭議

關於楊再思最終的封爵,大體有兩種說法。
  1. 鄭國公:《舊唐書本傳》載“自弘農縣男累封至鄭國公”、“以宮僚封鄭國公”,《新唐書本傳》載“改侍中,鄭國公”,《唐會要》載“贈并州都督鄭國公楊再思”,唐中宗頒發的《冊贈楊再思并州大都督文》稱楊再思為“故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監修國史上柱國鄭國公”,唐人岑羲撰《楊再思墓碑》也作“贈特進并州大都督鄭國公”。
  2. 鄂國公:楊再思去世後,中書侍郎趙彥昭、監察御史李乂分別作有《哭僕射鄂公楊再思》以示懷念。

墓葬紀念

楊再思墓位於陝西省乾縣,是唐高宗乾陵陪葬墓。其墓碑於文德元年(888年)建造靖陵時被用作棺床底座而埋入靖陵墓室中,1995年出土,是乾陵陪葬墓所出的第一批墓碑,現藏於乾陵博物館。墓碑為青石質,無首、無座;頂部原刻六螭現僅殘存五首,螭身、碑圭及底榫皆被鑿掉。碑文隸書,凡32行,滿行67-69字,現存約1000餘字。

影視形象

2014年電視劇《上官婉兒》,汪堅辛飾演楊再思。
汪堅辛飾演的楊再思汪堅辛飾演的楊再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