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政台,官署名。唐光宅元年(684),改御史台為左肅政台,並增置右肅政台。台官稱肅政大夫。左台知百司(即監察中央各官署)、監軍旅;右台察州縣,省風俗。不久又命左台兼察州縣。神龍元年(705),復御史台原名,仍保留左右二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肅政台
- 外文名:Su Zheng Taiwan
- 分類:中國古代官職署名
- 別名:御史台
- 出現時期:武后文明元年
- 機構職能:監察
肅政台,官署名。唐光宅元年(684),改御史台為左肅政台,並增置右肅政台。台官稱肅政大夫。左台知百司(即監察中央各官署)、監軍旅;右台察州縣,省風俗。不久又命左台兼察州縣。神龍元年(705),復御史台原名,仍保留左右二台。
肅政台,官署名。唐光宅元年(684),改御史台為左肅政台,並增置右肅政台。台官稱肅政大夫。左台知百司(即監察中央各官署)、監軍旅;右台察州縣,省風俗。不...
官署名。唐武則天文明元年(684)改御史台為肅政台,光宅元年(684)分置左、右,按右台監察京城外文武官僚; 中宗神龍元年(705)改右御史台。 ...
吉頊(生卒年不詳),洛州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唐朝武周時期宰相。吉頊進士出身,曾任明堂尉,後告發綦連耀,勸武則天誅殺來俊臣,被擢升為右肅政台御史中丞、控鶴監...
張仁願(?-714年),原名仁亶,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臨渭區)人,唐朝宰相、名將。張仁願文武全才,曾任殿中侍御史,後任肅政台中丞,檢校幽州都督,擊退突厥默啜可汗...
世祖至元六年(1269)置山東東西道、河東陝西道、山北東西道及河北河南道四道,屬御史台。其後累有增減。二十八年改名肅政廉訪司。成宗大德年間定為二十二道:...
光宅(684年九月—十二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號,但是實際上武則天操縱朝政,睿宗...光宅增置右肅政台 光宅元年(六八四)九月,唐置左右肅政台。左肅政台本御史台...
六曹為天地四時(春夏秋冬)六官;門下省為鸞台,中書省為鳳閣,侍中為納言,中書令為內史;御史台為左肅政台,增置右肅政台;其餘省、寺、監、率之名,悉以義類...
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納言、右肅政台...
御史中丞大夫:即御史中丞(正四品下)、御史大夫(正三品),御史台官名,執掌監察肅政。揚揚:得意的樣子。台府:即御史台,又稱憲台,肅政台,為政府的監察機構。 ...
據《資治通鑑》記載,載初元年(690年)九月五日戊寅,群臣上言:“有一隻鳳凰從明堂之上飛出,落在了上陽宮的肅政台梧桐樹上。”武則天急忙率眾觀看,只見鳳凰看到...
尚書省為文昌台,左右僕射為左右相,六部為天地四時(春夏秋冬)六官;門下省為鸞台,中書省為鳳閣,侍中為納言,中書令為內史;御史台為左肅政台,增置右肅政台; [...
兩台是一個詞語,拼音liǎng tái。中文名 兩台 拼音 liǎng tái 釋義1 唐武則天時肅政台 釋義2 藩台和臬台的合稱 1.指唐武則天時肅政台(即御史台)的...
武則天光宅元年(674),改稱肅政台,分為左右,各置肅政大夫(御史大夫)、司憲大夫(御史中丞),左台專監在京百司及軍旅,右台按察諸州文武百官。中宗神龍元年(...
本書在對秦漢以來,御史台制度如何最終演變成一個獨立的監察機構的歷史過程進行必要的回顧前提下,通過對唐代彈劾程式的變化、武周時期左右肅政台的監察功能與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