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宗祠(平和縣楊氏宗祠)

楊氏宗祠(平和縣楊氏宗祠)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氏宗祠是古老的的家族祠堂建築,屬於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家族的聖殿。作為家族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本詞條包括浙江省的楊氏宗祠、福建省的楊氏宗祠、珠海市的楊氏宗祠等。它們都是當地赫赫有名的大家族的祠堂,楊氏宗祠的文物價值值得研究者去發掘。楊氏宗祠也是鄖西縣風格別致的古建築物。楊氏宗祠於上世紀50年代便“獻身”於馬安教育(馬安鎮初級中學前身),於80年代開始逐步匿跡,現在的楊氏宗祠已成為高樓聳立的馬安鎮初級中學。從那僅存的一顆歷經數百年滄桑的古柏樹身上,還能領略到一點當年的恢宏氣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氏宗祠
  • 等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坐落於:平和縣九峰鎮楊厝坪
  • 全名:九峰鎮楊氏宗祠
  • 擴建於:清雍正戊申年
  • 占地面積:約計1876平方
平和縣九峰鎮楊氏宗祠,金華市磐安縣仁川鎮楊氏宗祠,宗祠簡介,名稱由來,龍游關西,概述,簡介,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沙灣鎮楊氏宗祠,綜述,修建歷史,珠海市南屏鎮楊氏宗祠,鄖西縣馬安鎮楊氏宗祠,江山市楊氏宗祠,

平和縣九峰鎮楊氏宗祠

九峰鎮楊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坐落於平和縣九峰鎮楊厝坪,供奉楊厝坪楊氏始祖念三公及其下三世神位。祠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擴建於清雍正戊申年(1728)。歷史上經清雍正戊申年(1728)擴建,乾隆壬戍年(1742)、光緒年間(約1880)、1985年和2000年等五次維修,現存建築法式保持清代風格。
宗祠坐東北向西南。占地面積約計1876平方米。建築面積458平方米,前為半圓形水池和寬闊的庭埕,埕以鵝卵石鋪地。山牆磚砌,牆裙制安素麵條石,下置卷草紋矽腳石。明間為雙開板門,大門兩側青磚砌牆,成格線圖紋,上制安透雕石窗花和石柵欄窗。門前有人物、動物、花草浮雕集一身的抱鼓石一對。門楣上方書寫“楊氏宗祠”,兩側各鑲嵌乾隆年間的“龍鳳呈祥”景德鎮彩瓷一幅。內牆面抹灰。主體建築面闊三間,大門外觀如六柱三樓式牌坊,次間,稍間均以青磚精砌幾何連續圖案,青石雌虎窗,青石高浮雕旋紋門鼓,內側為三開間門廳,進深一間;六方形石廊柱,四架檁,卷棚頂,天井墁花崗岩石板。前廳進深二間;主堂進深三間。前廳九檁三架梁,主堂架十五檁,進深第二間三架梁;過水廊道五架檁;梁架間制安透雕或剔雕的花草紋、香草龍紋花板,保留梁架彩畫,色彩鮮艷,裝飾較為繁縟。主堂金柱均為花崗岩石柱墩接木柱,下置石柱礎;柱礎雕工精細,有剔雕花鳥紋束腰方形柱礎、浮雕雜寶走獸紋束腰八角形柱礎和素麵瓜楞形束腰圓柱礎等形制。梁架為穿斗抬梁混合式,梁為月梁,拱為肥束拱,坐斗有花籃斗、瓜斗上為蓮花方形雕花斗等形制,方斗開海棠線,是為梅花斗;前廳和主堂的內外檐裝修均在襻間制安斗拱。宗祠屋面覆板瓦,檐口高且出挑較深,舉折曲線柔和;正脊為燕尾脊,正脊脊堵內剪粘花草脊飾,工藝也較為細膩。天井均以花崗岩條石鋪墁,室內鋪墁八角菱形紅磚及方形紅磚。主堂天井兩側設過水廊坊相連。宗祠前廳鋪以,主堂鋪以方形紅磚。祠中還保存有清乾隆年間重修碑記等。
楊氏始祖念三公,於明朝洪武年間(約1390)從福建省寧化縣石壁村騰龍至此。以為福地,遂築宅。明嘉靖年間改建為“福山祠”。清雍正戊申年(1728),擴建定名為“追來堂”。清乾隆壬戍年(1742)升高門樓,成三落龍崬雙龍搶珠,為兩落一門樓、二天井、兩廂護厝,前大埕、半圓形水池,後花台、半圓形圍厝。護厝左右各有兩個四角形小埕。太平天國後期,前廳、主堂毀於大火,唯門樓倖存。清光緒年間(約1880),楊氏先祖按原貌重建前廳、主堂。
追來堂自楊氏始祖念三公至此開基,是平和九峰鎮長樂鄉崎嶺鄉雲霄縣下河鄉、廣東省潮陽縣饒平縣以及台灣台北、高雄、台中、屏東、雲林、台南等地楊氏後裔共有的大宗祠堂,有著極深的閩台淵源。
追遠堂是兩岸楊氏的宗祠之一,也是兩岸血脈淵源的重要見證。”楊征表示,追來堂的楊氏後裔衍派到台灣的有數萬人口,兩岸三通以來,台灣楊氏宗親紛紛回鄉謁祖,因此文物部門將對追來堂進行保護、修繕,吸引更多台胞返鄉尋根。
據史料記載,明朝洪武年間,楊厝坪開基始祖楊世熙從福建寧化縣遷入平和,定居九峰鎮楊厝坪,宅稱“福山居”。明嘉靖年間,楊厝坪楊氏後裔以祖宅為地始建楊氏宗祠,初名“福山祠”。清雍正六年,由裔孫楊天若主持,將宗祠擴建成現有建築規模,定名為“追來堂”。乾隆七年,增高改建宗祠門樓成現存狀況。

金華市磐安縣仁川鎮楊氏宗祠

宗祠簡介

磐安縣楊氏宗祠位於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仁川鎮黃余田村,為明末建築。祠堂平面呈長方形,坐北朝南,建築自南而北依次為門樓(已拆),第一天井、前廳、第二天井及兩邊廂房、後廳組成。前廳為五開間加二弄的建築,通面闊26米,明間闊為5.20米,東、西次間均為4.30米,盡間為3.50米,二弄各為2.60米,通進深為10.20米。為普通台基,方磚漫地,柱礎鼓形,弄的柱礎為覆盆形,柱子為稜柱,柱頭有卷殺,用材粗大。明、次問東西縫均用抬梁式,盡間為穿斗式梁架結構為九檁,前後欄用四柱。前檐柱與金柱間欄上設卷棚,用羅鍋椽,明、次、盡間補間鋪作各二朵。後廳面闊如前廳,進深為8米,明次間東西縫用抬梁式,梁架結構為七檁前後用四柱,二弄為九檁前後用六柱。台基比前廳高出50厘米,方磚漫地,屋頂為硬山頂,檁椽之上使用望磚,蓋以陰陽合瓦,檐口有瓦當滴水,天井鋪設鵝卵石圖案。整座建築不結蛛絲網跡。建築具有明代特色。
四知堂四知堂
仁川的“楊氏宗祠”不僅記載了楊氏家族的歷史變遷,而且一直傳承著為官做人的“四知”精神。據史料記載,楊姓主要來源於西周王族,出自姬姓,系以國名(或邑名)為姓。歷史上,黃河流域的楊姓有兩大望族:(河南)弘農楊氏和(甘肅)天水楊氏。弘農楊氏是後世楊氏的正宗,後世楊姓多宗弘農,有“天下楊氏出弘農”之說。全球以“四知堂”命名而自豪的楊姓家族多出於此,他們用“四知堂”這一堂號來紀念一身正氣、清正廉潔的先祖楊震。比如,重慶市潼南縣雙江古鎮最具民清時期建築風格便是“楊氏民居”和楊尚昆故居“四知堂”。1993年,時任國家主席的楊尚昆回故里時對家人面諭:“這堂屋裡的‘清白傳家’和‘四知堂’這兩塊匾,是楊家的傳統匾額,都是楊家老祖宗楊震傳下來的。楊震和‘四知堂’的典故之能得以傳為千古佳話,流芳百世,就在於楊震為官一世,清白自守,廉潔奉公。所以你們可要搞好廉政建設啊。” 與重慶的雙江鎮一樣,仁川鎮也是“四知堂”楊氏的大型集居地,分布於該鎮楊宅、黃余田、赤岩前、柳坡、新嶺下和流岸等十餘個村落。其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四知堂”,座落於黃余田村的“楊氏宗祠”內,有五開間兩弄,面闊26米,進深6.8米。東西為抬梁式七檁,前後四柱;兩弄為九檁,前後六柱,用材粗大。屋頂檁椽之上使用望磚,蓋以陰陽合瓦,檐口用瓦檔滴水。堂內地面以大方磚鋪設,天井地面用鵝卵石漫設圖案,石板設階。整個建築堅固、宏偉而古樸。為明末清初之建築,其明代特色十分明顯,是磐安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也是磐安縣紀委監察局的廉政教育基地。

名稱由來

具【辭海】介紹: 楊震(?—124年),東漢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字伯起。少好學,博覽群經,當時稱為“關西孔子”。歷任荊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職。安帝乳母王聖及中常侍樊豐等貪侈驕橫,他多次上疏切諫,被樊豐所誣擺官,自殺。其子孫世代任大官僚,“弘農楊氏”成為東漢有名的世家大族。
綜合相關資料得知:楊震出生於公元59年,出身官宦世家,八世祖楊喜、高祖楊敞都曾封侯、拜相,其父楊寶通曉《歐陽尚書》,造詣頗深,為一代宗師。楊震淡泊名利,年輕時多年寓居湖縣(今河南靈寶市豫靈鎮楊家村)及潼關等地。他到東萊出任太守途經昌邑(今山東省巨野東南)時,以前經他舉薦的荊州茂才王密時任昌邑縣令,為答謝楊震的舉薦之恩,趁夜深人靜懷揣10錠黃金到驛館拜見楊震。楊震對王密此舉很是生氣,毅然拒絕。王密四下瞅了瞅說:“夜黑人靜,是不會有人知道的。”楊震義正辭嚴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說沒有人知呢?”說完他生氣地將黃金擲於地上。這就是著名的“四知”故事。
楊震不但潔身自好,而且力圖澄清當時官場賄賂成風的惡習。永寧二年(公元120年),他升任司徒。司徒身為三公,地位顯赫。當時,漢安帝乳母王聖因對安帝有餵養之功,依仗安帝恩典很是放肆,其女伯勞“出入宮掖,交通姦賄”,影響很壞。楊震仗義執言,不避權貴,上疏抨擊。安帝不但不聽諫言,反而將楊震的上疏交給王聖等人傳閱,王聖那一幫人大為惱恨。後來楊震又遭樊豐等人的誣陷,被安帝下詔遣回故里。楊震在返鄉途中,慷慨悲憤地對他的兒子和門人說:“死,本是士大夫的尋常本分之事,我蒙聖上之恩官居上司,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誅殺,厭惡奸邪的女人傾亂朝廷而不能禁止,我還有什麼面目活於人世……”說完就飲毒酒而死。
一年之後,漢順帝即位,樊豐、周廣等人都被處死,楊震平反,除拜楊震的兩個兒子為郎宙贈錢百萬外,還下詔以很高的禮儀改葬楊震於華陰潼亭。
楊震為官忠貞清廉,生活儉樸。他為官10餘年,不修豪華宅府,常以蔬菜為食,衣無錦繡,徒步往來不乘坐馬車。有人勸楊震為子孫考慮,開置產業發家致富,楊震堅決不肯,慨然說道:“使後世為清白吏子孫,以吾觀之,不以厚乎?”所以,他的幾個兒子雖然為官,亦都潔身自好,清廉自守。
楊震的後人楊萃,授大理寺評事,南宋淳熙二年(1175)八月,因楊萃鎮守江南吳地安撫百姓,民無不念其恩德。稱其“有佐朝輔國之綱,有推山塞海之志”,而受皇帝表彰,並賜龍虎劍一把以報其德。後見朝政日非,楊萃力辭官歸故里。公元1119年~1122年,為避李思曩之亂,隱居於縉東蔣潤嶺下(今仁川鎮嶺下村),成為仁川楊氏始祖。楊萃以祖上的“四知”精神教育後代,要求後代將“四知”二字“掛於堂,點於燈,銘於心”。

龍游關西

概述

楊氏宗祠 - 浙江古建築
楊氏宗祠
楊氏宗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明、清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
楊氏宗祠(平和縣楊氏宗祠)
楊氏宗祠是明代萬曆年間留下來的古建築,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楊氏宗祠門樓,氣勢壯觀。重檐歇山頂,檐下木質橫匾上刻正書“關西世家”四個大字,端莊凝重。正脊中部,置一葫蘆狀飾物,正門兩側立有素麵抱鼓石。“關西世家”具有濃厚的明建築風格,其內有“古戲台”、“三(zhan)堂”、“楊令公鑾駕”、“楊家宗譜”等文物。
整個建築由前廳、後廳兩部分組成,坐東朝西,三開間,占地面積282平方米,前廳面積略大於後廳,前廳內沒有活動戲台一座,架於柱間,戲台分左右兩部分,大小一樣,均是長5米,寬1。27米,高1。63米,中間鋪板,板長1。3米,戲台四角台柱頭均是蓮花結頂一類圖案。這種古樸堅實、可裝可拆可抬的明朝戲台,在浙江省也是罕見的。後廳後牆檐額枋正中,懸木質匾額一塊,上正書“三(zhan)堂”三字。後廳所有木質柱均呈梭形,礎為(木質)形;三面牆(南北二牆、後檐牆)上的柱、梁架及斗拱、枋,均為陶質,古樸大方。建築後廳的年代刻在北牆上的石碑上,時間是“萬曆元年(1573年)八月二十八日”,由楊官五為首建造。
浙江楊氏宗祠分內外祠堂兩座。內祠堂位於村落中心,約建於明末清初,前後三進,包括磚雕門樓、前廳、中廳及後廳等,不設廂房。其中,中廳梁架製作較精良,山面縫磚雕梁架具有特色。外祠堂位於村口,建造時代稍晚於前者。前後三進,包括門廳、中廳、後廳及兩側廂房等。門廳前設三重檐木構門樓,具有江山一帶特色。兩翼帶木構門廊各三間。門廳北向出戲台。其兩側廂房於平檐中出歇山屋頂,此法為江山清代建築中獨見,頗具文物價值。正廳三開間,進深十一檁,梁架有精美雕刻、彩繪等。除了木構建築以外,宗祠外各有古井一。
楊氏宗祠(平和縣楊氏宗祠)

簡介

楊氏宗祠,位於龍游縣誌棠鄉楊家村,距龍游城30公里。
關西世家”整個建築由前廳、後廳兩部分組成,坐東朝西,三開間,占地面積282平方米,前廳面積略大於後廳,前廳內沒有活動戲台一座,架於柱間,戲台分左右兩部分,大小一樣,均是長5米,寬1.27米,高1.63米,中間鋪板,板長1.3米,戲台四角台柱頭均是蓮花結頂一類圖案。這種古樸堅實、可裝可拆可抬的明朝戲台,2013年在浙江省也是罕見的。後廳後牆檐額枋正中,懸木質匾額一塊,上正書“三(zhan)堂”三字。後廳所有木質柱均呈梭形,礎為(木質)形;三面牆(南北二牆、後檐牆)上的柱、梁架及斗拱、枋,均為陶質,古樸大方。建築後廳的年代刻在北牆上的石碑上,時間是“萬曆元年(1573年)八月二十八日”,由楊官五為首建造。
關西世家”南側,有半月形水塘一口,常年清水滿塘,面積千平方有餘,不僅供村民洗滌之用,且為調節溫、濕度和消防之用。塘沿樟木一株,樹齡四百餘年,古老雄健,粗枝繁葉,這是“關西世家”的歷史見證。
“關西世家”追溯其名,可由此探索楊家將後裔在浙江的支系。據《漢書》記載:“後漢楊震。時人稱為‘關西孔子楊伯起’,伯起,字震,震為弘農華陰人,地居函谷關西,故云。”《宋史》《楊業傳》中記載,北宋楊業(?一986年),山西太原人,又稱楊繼業楊令公。其子楊延昭均是楊家將中卓顯者。《龍游縣誌》和《楊氏宗譜》記載,楊氏始祖宗明公避患難致仕歸田,遷居浦城。到南宋紹興二十年(1150年),楊宗明任睦州(今淳安)刺史,後遷居梅岑五都壽昌迥溪(今建德縣大店口鄉),再遷龍游楊家村。楊宗明為楊家楊氏之祖。傳說,楊宗明是楊宗保之堂弟。“天門一百零八陣,陣陣不離穆掛英”,宗明因不遵兄嫂之命,遭遇挫折,隻身逃出虎口,避難福建浦城,後任睦州刺史。
這說明楊宗明與楊家將的血緣關係。還有一點可證實楊家村對楊業奉若神明,每年農曆一月十日至十二日,要去離楊家村五里地的地方,把楊令公的神像接到楊氏宗祠的古戲台上,演二日三夜戲。
民國三年(1914年),族長請人精雕細刻了一副“楊令公的鑾駕”。”鑾駕”本只有皇帝才有,皇帝娘娘也只有半副,而楊令公卻有完整的一副,這是因為楊令公為大宋建有奇功殊勛。有詩可證:“太原繼業獨鐘靈,卓縈胸藏萬甲兵,摧敵破困能解凍,守君驚訝詢威名。”這副鑾駕共有六十四件,現存五十七件,極大多數儀仗,長約二米多,其中圖案、兵器頭長約五十公分,稀奇的是,儀仗兩面均有縷雕,如“掌扇老頭”、“黃母八仙”、“天官賜福”、“魁星點斗”、“招財進寶”等形象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兵器中形式多樣,如“梅花槍”(又叫楊滾花槍)、青龍刀、盤龍棍等,金光閃閃,酷似真武器,每當迎揚令公進楊家村和農曆一月十三日歸位時,這副鑾駕為之開路,平時,這些兵器置放在“關西世家”進門處,顯示楊家將的威風。
現楊家村將迥溪楊氏宗譜五卷完整無缺地保存著。
1986年7月楊氏宗祠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沙灣鎮楊氏宗祠

綜述

麗水楊氏宗祠,位於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沙灣鎮七里村尾。七里村,位於沙灣西部,僅一水之隔。明代由水碓後、水碓弄、上垟、下塆、外村、上畈、底垟7個小村組成,稱七堡,後為道里鄉七里村。七里村為楊、周、陳、林等姓。
楊姓最早,至今有600到700年的歷史。
楊氏宗祠,由於年代久遠失修,屋漏蟲蛀鼠毀,已經殘缺不全,面目全非,急待興修,還望楊氏子孫、有識之士、政府部門給予出資助力,以再現昔日之新貌也。

修建歷史

沙灣七里楊氏宗祠沙灣七里楊氏宗祠
楊氏宗祠(平和縣楊氏宗祠)
楊氏宗祠(平和縣楊氏宗祠)
2010年至2011年,沙灣七里村民齊心協力,七里村民一條心,社會各方共出力。在修建七里殿後不久,再次修建楊氏宗祠。 詞條面貌煥然一新,有圖片為證:

珠海市南屏鎮楊氏宗祠

珠海楊氏大宗祠是珠海地區最大的一座祠堂,位於南屏鎮北山村東側,始建於清朝同治七年(1868),占地面積8838平方米,建築面積2520平方米,規模宏偉,富麗堂皇,為珠海市古建築藝術的典範。
珠海楊氏大宗祠&amp珠海楊氏大宗祠&amp
楊族是北山村的名門望族,支脈繁盛,人才輩出,先後出現有都司正四品楊雲驤,副將(從二品楊鎮海,華南地區第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楊匏安等。楊氏大宗祠即是楊族勢力和社會地位的象徵。在封建社會,宗祠是作為族人祭祖、議事、讀書的場所。楊氏大宗祠的建築,是以二品官階的規格,進行斗拱承檁,九架梁,穿插方等格局很高的大式建築。在民國十六年(1927)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特為楊氏開族七百年紀念,題寫了一方匾額:“宗支蕃衍”,給宗祠增添一道亮麗色彩。宗祠內另藏有一塊“誥命”牌匾,為同治敕封楊鎮海曾祖父母。
過去,由於族人多在外面活動,楊氏宗族於同治年間,又在廣州越華路的地方(今廣東省民政廳),興建了一所楊家祠。這座祠堂在中國革命歷史上曾寫下光輝的一頁。1918年,楊匏安舉家遷住楊家祠,在這裡寫出了大量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和詩作。1920年夏,陳獨秀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個共產黨主義小組;接著,李大釗在北京也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是年底,陳獨秀南下廣州,找到居於楊家祠的楊匏安和楊章甫(楊匏安之堂叔),商議建黨事宜。於1921年春,在穗成立了廣東共產主義小組,黨支部設在楊家祠,祠堂就成了黨的活動據點和聯絡中心。
大半個世紀過去了,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楊家祠,去尋找歷史文化的根。當你進入北山村內,循一條古街道蜿蜒而行,一幢幢整齊劃一的青磚瓦頂的民房呈現在眼前,那鍋耳山牆屋,帶有清朝貴族的氣派和厚重的歷史感。街內屋子間,畫牖雕檐,綺麗眩目,如臨一座畫廊,使人感受到一種濃郁的古代文化氣息。
楊氏大宗祠在村子的盡東,為青磚屋院落,坐南向北,地面寬廣。祠四周為田園、花園、池塘,環境幽雅。遊人經一小徑,進入矮牆院子,迎面聳立兩座石台旗桿夾,此為楊族在清代出了兩位名仕的標誌。門前立著一對相向的石獅,穿過石獅,便是宗祠的主體建築。首先是一扇二尺高台基門檻的祠門。門上方懸掛著一塊牌匾,鐫刻“楊氏大宗祠”五個大字,兩旁為“源分東漢,秀毓北山”的楹聯。兩扇大門上有一對高逾兩米的金漆大鬥神,富麗堂皇,耀眼奪目。台階兩側各置一個碩大的抱鼓石,左右壓石面為文武樂台,是為族人祭祖演戲的場地。這時,祠內隱隱傳出古琴曲,餘韻悠悠,一段思古的懷想油然而生。
步入祠門,豁然軒敞,彩釉生輝,氣象一新。主座為三進夾兩天井,每進均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並青雲巷和兩廂,門廳為屏風。中殿為“治經堂”,天井四角設有花壇,種有花草。中殿對聯為“本同一脈而來休論富貧貴賤,序列兩階之上宜分長幼尊卑”。後殿為楊氏歷代祖先神位。
楊氏大宗祠保存較為完好,建築恢宏,工藝華美。整座建築以硬山頂,青磚牆,中軸線對稱布局,抬梁與穿斗混合木構架。地平面由前往後逐漸升高,十分精巧。據傳這座房子建造時,是一個工人一天連磨帶砌只砌6塊磚,真可謂“慢工出細活”。屋內外以石雕、木雕、磚雕、灰塑等裝飾,其中磚雕尤為精美,是以花草、八寶、吉祥為題材,帶有濃厚的三教(佛教、儒教、道教)合一思想。圖案線條清晰,形態逼真,給人一種欣悅、舒暢的美感。楊氏大宗祠建築之精巧在珠海市清代民居中首屈一指,它反映出我國清代南方建築藝術的成就。
解放後,楊氏大宗祠曾作過北山村國小校園,1988年後改作民眾文化活動場所。1997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對楊氏大宗祠進行重修,使這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建築重放異彩。
在2006年11月25日至27日舉辦的泛珠三角旅遊促銷會暨旅遊展覽會上,廣東省旅遊局公布入選廣東最美鄉村旅遊示範區(點)的名稱,並現場展示部分最美鄉村旅遊示範區(點)的圖片。珠海市南屏鎮北山村北山楊氏大宗祠入選人文歷史類最美鄉村旅遊示範點。

鄖西縣馬安鎮楊氏宗祠

福建楊氏宗祠
楊氏宗祠修建於清朝道光年間,位於鄖西縣馬安鎮下川八組。楊家七世祖楊正茂是清朝進士,時任陝南州知府,在任期間是個功績顯赫。因而,楊家的八世和九世兒孫們也深受皇恩,在地方當些小官吏。後人逐漸發跡,形成上千人口的大家族,於是便共同商討建楊氏宗祠,以流芳百世。
為建造祠堂,他們在陝鄖地區請了數百名能工巧匠,大興土木,還從湖南運回了兩人合抱粗的水杉和樺木作樑柱,又從湖南景德鎮買回琉璃瓦,設計一整套皇宮寶殿式的古建築結構,亭台樓榭、雕龍畫鳳,面積約一千多平方米,乃當時鄂西北龐大的建築群物。
走進朱漆大門,門枋門檻全是青崗石雕成的,門枋的兩角刻著獅子滾繡球,繡球還是空雕的。第一棟是轉腳樓台,在台下用兩根巨大杉木作柱子,戲樓頂上蓋著綠色琉璃瓦,各個飛檐上嵌有鳳凰展翅,鳳嘴上叨著風鈴,微風吹來叮噹作響。台前一個大院子,院子兩側有20餘間看樓,是兒孫們看戲玩耍之樓。戲台對面用青磚鋪的觀禮台,是長輩們訓話之處。台後正門就是正廁(廁屋),用六根大柱支撐著列架過梁。廳後正殿三間神龕上供奉著楊氏宗祖的牌位。正殿兩側設有16間廂房,其中有宿舍、糧倉,四大間是私塾學堂,孩子們在塾里攻讀五經四書。伙房六間,乃住持和夥計們做飯和睡覺的地方。每年春節、清明節、七月半及每月初一十五,香火不斷,鐘鼓齊鳴,子孫們虔誠禮拜。每逢過年過節,就請專班唱戲,老爺、少爺、太太和小姐們便登上兩側望樓,玩耍看戲,悠閒自如,談笑風生。

江山市楊氏宗祠

位於鳳林鎮南塢村,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分為外祠和內祠。外祠始建於明朝,後幾經修繕,終於形成現在占地2000平方米的宏大規模。外祠大門三層重檐出挑上翹,共三進二大天井、二小天井。由於年代久遠,加之祠堂里少有人走動,布滿鵝卵石的天井裡,已是綠意茵茵。祠堂里的梁枋上,動物、花卉等形態各異的雕刻精緻生動,彩繪筆觸細膩、描繪傳神。這些雕刻和彩繪距今已兩三百年。外祠的前堂是戲台,已經被輪迴的光陰浸染得發黑的檐柱,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楊氏宗祠(平和縣楊氏宗祠)
楊氏內祠始建於元代,二進三天井。牌樓式門面,上書“理學名宗”四個大字。內祠門面正反兩面牆上都有刀工精湛、精美絕倫的青磚雕刻。門樓正面的雕刻以花草圖案為主,枝葉分布疏密有致,葉片脈絡清晰可見;花朵形態各異,花骨朵青澀含羞,半開的花朵仿佛在風中搖曳,怒放的花兒則落落大方,傲然枝頭;各種鳥兒在花間樹下呼朋引伴、引吭高歌。門樓反面以人物故事為主,其中一幅雕刻圖案上,亭子、欄桿、彎彎曲曲的台階清晰可見,更妙的是,亭子裡面竟然還有一張小桌,桌上擺滿了物品,立體感極強。人物雕刻也很細緻,每個人物的衣服褶皺都因其姿勢不同而各異,極具動態之美。內祠里柱子上的牛腿、雀替,也雕刻著仙鶴、梅花鹿及花草等圖案。內祠的門樓前設有八個石質旗桿墩,專供族人取得功名時慶典之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