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晉人葛洪的《
西京雜記》,曾對彈棋的創始作了記述。該書卷二云:“(漢)成帝好蹴鞠,群臣以蹴鞠為勞體,非至尊所宜。帝日:膚好之,可擇似而不勞者奏之。’家君(指劉向)作彈棋以獻,帝大悅,賜青羔裘、紫絲履,服以朝勤。”從這裡我們看出,彈棋系士大夫階層所創,並因以解決“勞體”問題而取代蹴鞠引入了宮禁中。同時,還參照蹴鞠對其局勢、規則作了某些改造。
而魏·
邯鄲淳的《藝經·彈棋》中說“彈棋,始自魏宮,內裝器戲也。文帝於此技以特好。用手巾拂之,無不中。有客自雲能,帝使為之。客著葛巾拂棋,妙逾於帝”就是說“彈棋是始自魏宮的,它的內部裝有器械用來戲玩。文帝十分擅長玩彈棋,用手巾來甩動,沒有不擊中的。有個人向文帝說自己也能。文帝就請他來,客人拿下頭上的葛巾(葛布製成的頭巾)來擊打棋,比文帝的技藝更精妙。”所以,也有一種說法,是說彈棋始於魏宮。
形式
盛行
彈棋所用棋局,根據魏文帝《彈棋賦》所描繪:“局則荊山妙聯,發藻揚睬,豐腹高隆,憚根四頹,平如砒碉,滑若柔夷。”即是說,棋局採用華美的聯玉料精工做成。正方形,局中心高隆,四周平如砥礪,光彩映人。至於所用棋子,一般用“玄木北乾,素樹西枝。等木質精製而成。彈棋的玩法,按照晉人徐廣《彈棋經》的記載,是“二人對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當,下呼上擊之”。也就是說以自己的棋子擊彈對方的棋子。但具體的對局方法,由於文獻記載厥如,還不是太清楚。
唐代,是我國古代彈棋史上發展的一個高峰。這種靠技巧取勝的棋類遊戲,不斷成為文人吟詠的對象,杜甫、白居易、李賀、
王涯、
韋應物等均有詩作。王涯《宮詞》中的“向晚移燈上銀擎,叢叢綠鬃坐彈棋”,正是對在唐代廣泛流行的彈棋的絕好描繪。北宋時的沈括曾看過一卷《彈棋譜》,他認為此譜“蓋唐人所為”,反映了唐代彈棋盛行的面貌,尤其是讀書人,對彈棋的喜愛已成了他們休閒時的主要娛樂。柳宗元《彈棋序》中說:“房生直溫與予二弟游,皆好學,予病其確也,思所以休息之者。”因而教他們玩彈棋遊戲。正是由於彈棋的如此盛行,使得唐代彈棋高手輩出,不減漢魏時代。《天中記》日:“唐順宗在春宮日,甚好彈棋,時有吉達、高絨、崔同、楊同願之徒悉為名手。”李欣的《彈棋歌》亦云:“崔侯善彈棋,巧妙盡於此……坐中齊聲稱絕藝。”由此可見,唐代彈棋的水平已有相當高度。
形制
唐代的彈棋,在棋型、布局和行棋步驟等方面,基本上因襲漢魏舊式,但也出現了一定的變革。棋局的形制,據唐代盧渝《彈棋賦》所述,為“下方廠以法地,上圓高以象天。起而能伏,危而不懸,四隅成舉,四達無偏,居中謂之豐腹,在末渭之緣邊。”其棋局中間為圓頂,象徵著天,局的四邊代表地,與我國古代人認為天圓地方的觀念相適應。這樣增加了彈棋的複雜性,因而在遊戲方法上也發生了許多變化。上述唐代彈棋局末能留下實物或圖式,但是我們從當時傳入日本,經過變化,盤式由四面變為兩面的彈棋局,約略可以窺知唐代彈棋局的形制。
布局
唐代的棋子仍系木製或象牙雕刻而成。但棋子的數量已增至24枚,二人對局,每人12枚。上引日本彈棋局,每邊設局道12條,可能就是用棋子24枚的彈棋。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作《彈棋序》對24子彈棋進行了解釋:“置棋二十有四,貴者半,賤者半;貿曰上,賤曰下,鹹自第一至十二”。每一方的12枚棋子中,又分貴賤子各6枚。玩時,大約是以一方的棋子擊對方的棋子。柳文接著又寫道:“下者二乃敵一,用朱、墨以別焉……既而抵戲者二人,則視其賤者而賤之,貴者而貴之。其使之擊觸也,必先賤者,不得已而使貴者”。在24子中一半是紅色,即所說的“貴子”,一半是黑色,即所說的“賤子”。玩棋的人都應先以賤子去擊觸對方的子,不得已才用貴子。唐以前的彈棋沒有貴賤之別,上下之分,入唐以後,小小的彈棋竟成了一龐大的等級社會的縮影。
興衰
到了宋代,也許是由於圍棋、象棋的特別興盛,流行了幾百年時間的彈棋突然銷聲匿跡,其玩法也從此失傳。到元明之時,就連博弈行家語及彈棋,也要引經據典,費力考究了。
從16或17世紀以來,有一種被稱為檯球的遊戲風靡歐洲許多國家,20世紀60年代又漸次傳入日本,近即年來,這種遊戲又盛行於我國各地根據這種遊戲的特徵,有人從檯球與彈棋皆是在一個盤上,擊一球(或子),令其滾動(或滑行),去撞擊另一球(或子)的玩法,提出二者具有淵源關係,至於彈棋局中間高四面低,白球則一馬平川,彈棋以手彈子,而檯球則以杖擊球的不同點,正體現了由彈棋到檯球的變化發展。其間的演化、傳播和發展軌跡,因史料所限,尚難以明之。
彈棋在東南亞地區流行起來,是一種逸趣橫生的棋類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