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來源,節日時間,小年,大年,年歲由來,節日習俗,年尾,新年,節日假期,發展演變,民謠詩歌,年俗民謠,過年詩歌,海外年俗,中國台灣,朝鮮半島,高棉,新加坡,美國,英國,法國,
習俗來源 年節,今稱之為“春節”,其起源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年節是中國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它承載了中國人最熱烈的情感和美好寄望。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人對天地與祖先心懷敬畏,深信天地神靈是萬事萬物的主宰,認為天地神靈與祖先左右著人們的生活和命運,人們的一切皆來自於天地與祖先的恩賜。天地運行,四季輪換,寒暑交替,月盈則虧,日午則偏,一切皆有天道秩序;萬物雖長於地上,但萬物的榮盛興衰卻離不開天。上古時代以歲星的運行規律來標示時間變化,以“歲”表示“年”,“歲”以六十甲子(乾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古人將黃道中推算出來的立春定為歲首,在歲首黃道吉日舉行祭祝祈年活動,緬懷和感受天地神靈(祖先)好生之德的神聖與威嚴,表達對神靈與祖先的崇敬和感德。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
年,古稱“歲”,從上一個立春到下一個立春,稱為“一歲”。“年”屬於太陽曆範疇,與
月相 (朔月、望月)無關,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古老乾支曆法以“立春”為歲首,“春”在古代很受人們重視,如有“
雙春 ”之年視為大吉之年。立春是天象規律,是由
黃道 推算出來。節氣立春時,陰陽轉化、陽和起蟄、品物皆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漢代前歲首新年曾專指乾支歷二十四節氣的“
立春 ”,後由於曆法變動,新年通常指農曆正月初一。農曆正月初一現代定名為春節,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或“除夕”。過年習俗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傳統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內涵。
節日時間 小年 “
小年 ”是過年前
忙年 的開始與伏筆,並非指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節為小年,南方地區是
臘月二十四 ,
江浙滬 地區把“臘月廿四”和“
除夕 前一夜”都稱為小年,
南京 地區稱正月十五的
元宵節 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
正月十六 ,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
除夕 。國內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元宵節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
小年即是
忙年 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大年 大年 ,指年節,狹義上是指農曆
正月初一 ,廣義上是指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從公曆上看,春節在1月21日至2月20日遊動。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氣氛洋溢。新春賀歲,圍繞祭祝祈年為中心,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等活動形式展開,喜慶氣氛濃郁,內容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百節年為首,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
年歲由來 在遠古的天皇時代已有“
年歲 ”的概念,據古籍記載:“天皇氏始制乾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天皇氏創製歲星攝提紀元法,以“歲”來表示“年”。“歲”即“
攝提 ”(原始乾支),又名為“歲星”、“
太歲 ”。歲起攝提以六十甲子(乾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循環往復,永無止境。十天干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地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天皇氏的這一發明影響深遠,後世用於曆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時編撰的官方正史著作《
資治通鑑 》就以這套乾支術語紀年)。在傳承發展中後世把這套古粵語多音節的攝提紀術語簡化為一個字的乾支名。歲紀攝提(原始乾支)與簡化後的乾支在《爾雅》與《史記》等著作中均有對照關係的記載,如《
爾雅·釋天 》: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歲陽,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
古人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干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故設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天地定位,乾支以定時空,時空以定世界。乾象天而支象地,萬物雖長於地上,但是萬物的榮盛興衰卻離不開天。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用以闡述天地人事。乾支紀年法,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十二地支分別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此外還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新的一年之始。
古人有在歲首辭舊迎新之際,迎新歲、拜祭“
歲神 ”的習俗。“歲”又名為“攝提”、“太歲、歲神”,是天皇氏時代創製的紀元星名,也是民間信仰的神靈。太歲以六十甲子的乾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歲神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是一歲之主宰,掌管當年人間的吉凶禍福。古書云:“太歲如君,為眾神之首,眾煞之主,有如君臨天下,不可冒犯。”《三命通會》中所講:“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
淵海子平 》記載:“太歲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則凶”。道教《神樞經》說:“太歲;人君之象,率領諸神,統正方位,翰運時序,總成歲功”。
節日習俗 年尾 年尾廿三/廿四,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
水上人家 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祭灶 ,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幾乎家家灶間都設有“
灶王爺 ”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飲食,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
神像 。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
灶王奶奶 ”。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
對聯 ,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
辭灶 ”。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
送灶 ,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餵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在唐代著作《
輦下歲時記 》中,間有“以酒糟塗於灶上使司命(灶王爺)醉酒”的記載。人們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裡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
玉皇 進好言。送灶君時,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數名,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以此換取食物。
由於各地風俗不同,民間還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動。 “跳灶王”是民間由古代“驅儺”發展而來的一種活動形式,主要是乞丐們的活動,由臘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進入臘月後,乞丐們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鬧於門庭,乞錢,謂之“跳灶王”,也含有驅邪之意。這一活動主要在我國的東南方進行。
祭灶節 ,民間講究
吃餃子 ,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面。
晉東南 地區,流行吃
炒玉米 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
麥芽糖 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晉東南地區民間流傳著兩首歌謠,其一是“ 二十三 ,打發老爺上了天;二十四,
掃房 子;二十五,蒸糰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腳手;三十日,鬥神、對聯一齊貼”。體現了時間緊迫和準備工作的緊張。 其二是一首
童謠 :“二十三,祭罷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過五,六天,大年就來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桌球響,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兒童盼望過年的歡躍心理。 在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
孔雀 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契約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
劉海 戲金蟬,
和合二仙 等等。也有各種戲劇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於四進土,五女拜壽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慶壽
九件衣 ”的說法,體現了民間對戲劇故事的偏愛。有新媳婦的人家,新媳婦要帶上自己剪制的各種窗花,回婆家糊窗戶,左鄰右舍還要前來觀賞。 臘月二十三後,家家戶戶要蒸
花饃 。大體上分為敬神和
走親戚 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後者花梢。特別要製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
手工藝品 。
掃塵,又稱掃屋、掃房、除塵、除殘、撣塵、打埃塵等,是中國民間過年傳統習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
除舊布新 為活動主題,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南方稱“掃屋”,北方稱“掃房”。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寄託了中華民族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掃塵的傳統風俗 ,由來已久。民謠說:“二十四,掃塵日。”年尾廿三/廿四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南方稱“掃屋”,北方叫“掃房”。在年節前
掃塵 ,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用青竹葉與柚子葉綁在桿上清掃屋頂天花、牆壁上的塵垢蛛網,謂之掃去“窮運”、“晦氣” ,來年清吉。除了掃屋外還要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疏浚明渠暗溝等。大江南北,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民俗專家表示,掃塵既有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含義。此習俗向人們傳遞著過年忙碌氣氛的信號。
年尾廿三/廿四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民間將年尾廿三/廿四稱為掃塵日。每逢春節來臨,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按中國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迎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可見,在
傳統社會 里,民眾生活秩序是依賴著民俗進行調節的。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千燈節是蒙古族、
達斡爾族 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乾卓拉”,意即千盞
燈節 。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乾卓拉”去廟裡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
民眾 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遊藝活動。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
諺語 。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廣東有一句俗語“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說在農曆十二月廿八日這一天全家人要留在家裡打掃衛生,貼年紅,迎接新年。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鬥神、年畫、窗花等的統稱,因這些都是過年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統稱為“
貼年紅 ”。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戶戶“
貼年紅 ”(年紅是
春聯 、
鬥神 、
年畫 、“福”字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稱)。根據《玉燭寶典》、《
燕京歲時記 》等著作記載,年紅(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
桃符 ”。
貼鬥神 :鬥神,即司門守衛之神,是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 作為民間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人們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國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 按照傳統習俗,每到春節前夕,家家戶戶便忙碌起來寫揮春貼對聯和鬥神,祈福來年。在民間,鬥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鬥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鬥神總是成雙成對。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
對子 、桃符等,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春聯種類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斤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具、影壁中。
貼窗花 和“福”字:過年時,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因大多貼在窗戶上,也被稱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貼春聯的同時,人們往往也在門楣或牆壁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掛年畫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我國有三個重要的傳統年畫產地: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民國初年,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創造出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
別歲 ”。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過趕年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也叫“
調年會 ”。土家族比漢族提前一天或幾天過春節。
在天津過春節還有掛
中國結 的習慣,大年30之前有到古文化街
喬香閣 請中國結的習俗,取喬香納福之意。
除夕,原意為“
歲除 ”,指歲末除舊布新的日子,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是除舊布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年”的最後一天,稱為“
歲除 ”,那天晚上叫“除夕”。它與新年首尾相連,謂之“歲窮月盡、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除夕因常在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
大年三十 。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除舊布新,張燈結彩,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
年糕 、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除夕作為年尾的節日,源自上古時代歲末除舊布新、祭祀祖先風俗。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地方風物誌《
風土記 》。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
小年夜 ;除夕為大除,即
大年夜 。另據《
呂氏春秋 ·季冬記》中說,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
驅逐 “疫癧之鬼”,每年將盡的時候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據說這也是當時“除夕”節令的習俗之一。除夕通常會被稱為大年三十,但是其實由於陰曆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十二月三十,也可能是十二月廿九,但不論如何,它都是陰曆年的末尾。
除夕祭祖是過年重要習俗之一,中華民族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報祭祖先的恩德。除夕,人們會擺上菜餚、倒上美酒,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以此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並祈求祖先的庇佑。這一
傳統習俗 代代相傳,人們每逢除夕總要舉行祭祀儀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除夕祭祖由來已久,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
年夜飯,是年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
除夕 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團年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年年有餘)、蚝豉(寓好市)、髮菜(寓發財)、腐竹(寓富足)、蓮藕(寓聰明)、生菜(寓生財)、生蒜(寓會計算)等以求吉利。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
壓歲錢 (在廣東叫做“俾利是”),春節習俗之一,是由長輩派發給晚輩的,年晚飯後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
辟邪 驅鬼,
保佑 平安 。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
守歲 的民俗主要表現為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守歲謂之“燃燈照歲”,即大年夜遍燃燈燭,晚上要守歲,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據說如此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古時南北風俗各異,古時北方守歲習俗主要為熬年夜,如晉朝周處所著的《
風土記 》中說: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當午夜交
正時 ,新年鐘聲敲響,整箇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裡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
放爆竹 ,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的詩句,讚頌新年的來臨。王安石的《元日》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年 春節俗稱“過年”,“年”古名為“歲”,古代歲首(年節)是指乾支歷的立春;乾支紀年法,寅月為正月,立春為歲首。陰曆以“朔望月相”為周期,用以紀月,“陰曆正月初一”歷史上被稱為“元旦”。現代人們將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農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時間
立春 是在農曆臘月下旬)。從正月初一開始便進入迎接新禧、祭祀神祖、祈求豐年主題。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煙花照天、辭舊歲、迎新年等等各種慶賀新春活動活動達於高潮。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
開門炮仗 ”,送舊迎新。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正月初一拜歲。早上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拜歲神、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多地方有正月初一早上吃素的習俗。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拜歲 ,是年俗活動之一。在歲首早上迎新歲,拜祭歲神。“歲”又名為“攝提”、“太歲”,是天皇氏時代創製的紀元星名。太歲神也是民間信仰的神靈,以六十甲子的乾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歲神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是一歲之主宰,掌管當年人間的吉凶禍福。如《三命通會》中所講:“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拜歲是歷史最悠久的過年傳統風俗,這古俗如今在廣東,尤其在吳川一帶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辭舊迎新之際,迎新歲,拜祭天地、歲神,接福、祈年。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時至今日,拜歲依然是春節的主要習俗內容之一。
聚財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
掃帚星 ”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
垃圾 ,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
歲占 》,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大年初二是
開年日 ,早上拜祭天地神靈,祭禮完畢,燒炮、燒紙寶,然後吃"開年飯"。這餐"開年飯"一般備髮菜、生菜、魚等,意在取其生財利路之意。正月初二也是傳統的姑爺節,姑爺們要紛紛去給岳父家 、岳母拜年。這天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利是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潮汕人 將初二姑爺回岳父母家吃飯稱為“食日晝”,就是吃午飯的意思,姑爺和女兒必須在晚飯之前回到自己的家(某些地區由於路途的原因可能會住下並吃晚飯)。
拜年 是中國民間的
傳統習俗 ,新年期到親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稱為拜年。拜年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新年好等話。拜年的意義所在是親朋好友之間走訪聯絡感情、互賀新年,表達對親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中國拜年之風,
漢代 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
名片 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派利是 ,是流傳已久的年俗之一,利是利是,寓意著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紅大紫。“
利是 ”亦有寫作“
利市 ”或“
利事 ”。“利市”是一個古老的名詞,“利市”一詞早在《
易經 》中便有記載,帶有本少利多的意思。元代《俗諺考》亦提及“為了吉兆,要向主家討個利市”的說法,由此可見,利市亦有好運的意義。 根據《易雜注》所載:“營商利市,營達利事”,生意人派的叫利市,取其有利於做任何事情的意思。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
飛帖 ”,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
元寶街 ;一曰貴無極大人,住
大學士 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
討口彩 。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
賀年卡 ,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
文徵明 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
拜晚年 ”。
春字 北方在正月初二
祭財神 ,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
印刷品 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
元寶湯 "。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關於財神是誰說法不統一,主要有以下幾種:
財神是道教俗神,月
趙公明 是正財神。日春神和月財神稱為“春福”二字。日月二神過年時常貼在門上。相傳姓月趙名公明,又稱趙公元帥、
趙玄壇 。在《真誥》中趙公明為五方諸神之一,即陰間之神。後在道教神話中成為
張陵 修煉仙丹的守護神,
玉皇 授以正一玄壇元帥之稱,並成為掌賞罰訴訟、保病禳災之神,買賣求財,使之宜利。故被民間視為財神。其像黑面濃須,頭戴鐵冠,手執鐵鞭,身跨黑虎,故又稱黑虎玄壇。中國民間供奉的
招財進寶 之神。但唐宋及其以前諸書如乾寶《
搜神記 》《真誥》《
太上洞淵神咒經 》等,皆以為五瘟之一(見本卷《瘟神》)。直至元代成書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搜神記》和《
三教搜神大全 》始稱之為財神。《三教搜神大全》卷三云:"趙元帥,姓趙諱公明,鐘(終)南山人也。自秦時避世山中,精修至道。月財神下面分為輔佐財帛星君和輔佑范蠡為正文財神。
燒鬥神紙,舊時初三日夜把年節時的松柏枝及節期所掛鬥神
門箋 等一併焚化,以示年已過完,又要開始營生。俗諺有“燒了鬥神紙,個人尋生理”。
民間以為正月初三位
穀子生日 ,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小年朝,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
大中祥符 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為天慶節,官員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正月初五 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北方叫“煮餑餑”。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是,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
歸寧 。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
破五習俗 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
迎財神 ,開市貿易。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
財神 即
五路神 。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清代顧祿《清嘉錄》云:“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
誕辰 。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上海舊曆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
子夜 ,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
接財神 ”。
五祀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鬥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
財神爺 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路頭神是
吳地 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路頭又稱“五路神”。據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禦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
五路神 ”。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或又以五路神實為五聖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間
湯斌 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後,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路神變為財神,是因商業的發展,財貨流通的加劇。財貨往來於陸水之間,人們直觀地認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財貨。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於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並進。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
媳婦 出門”。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
麻豆 ,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
新一年 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大年初六也是啟市日,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於除夕的境況。
《歲占》中說初七是人日,人日亦稱“人勝節”、“
人慶節 ”、“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
女媧 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
晉朝 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
正月初七 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七寶羹 ,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並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
芥蘭 、韭菜、
春菜 、芹菜、蒜、厚瓣菜;
客家人 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台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
薺菜 、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於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如此種種。
年初八是開工日,派發開工利是,是廣東老闆過年後第一天上班首要做的事,也是在廣東上班一族年後最期待的一件事。
派利是 ,利是利是,寓意著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紅大紫。
穀日 ,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順星又名祭星。
正月初八 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裡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
星斗 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祭星時,要在案頭、灶台、門檻、鍋台等處各放一盞“金燈”(黃燈花)並點燃,叫“散燈花兒”,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結束後,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石頭
生日 ,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河南風俗這一日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為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在山東
鄆城 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
大石頭 上,初十日早晨,以繩系罐鼻,由十個小伙子輪流抬著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舊時民間俗信。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
老鼠娶親 ”。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
正月初十 。山西平遙縣初十日將麵餅置牆根,名曰“
賀老鼠嫁女 ”。湖南寧遠則以十七日為“老鼠嫁女”這一日忌開啟箱櫃,怕驚動老鼠。前一天晚上,兒童將
糖果 、花生等放置陰暗處,並將鍋蓋
簸箕 等大物大敲大打,為老鼠崔妝,第二天早晨,將鼠穴閉塞,認為從此以後屬可以永遠絕跡。還有的地區於老鼠娶婦日很早就上床睡覺,也不為驚擾老鼠,俗謂你擾它一天,它擾你一年。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還有地。比是爺娘不多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穀都生地。菜蔬風味拿來祭,祭他生日他歡喜。人生忠孝與節義,地維賴以立;作事須求腳腳踏實地。 老鼠嫁女”、“老鼠娶親”的年畫和剪紙在我國民間視為“吉祥物”,過年過節時貼在牆上和窗戶上。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還有地。比是爺娘不多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穀都生地。菜蔬風味拿來祭,祭他生日他歡喜。人生忠孝與節義,地維賴以立;作事須求腳腳踏實地。
正月十二,搭燈棚,
花燈酒會 ,做齋頭,做醮,標炮等。從即日起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選購燈籠,搭蓋燈棚,做醮,標炮。有童謠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三、十四,舞獅、飄色、敬神、游神、逛廟會。有傳說正月十三是“燈頭生日”, 民間在這一天要在廚灶下點燈,稱為“點灶燈”。
正月十五,習俗活動主要有賞燈、游燈、押舟、燒炮、燒煙花、采青、鬧元宵等。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
元夕 、元夜,又稱
上元節 ,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
甘泉宮 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因為它處在新的
時間點 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
唐玄宗 (公元685—762)時的
開元盛世 ,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
“
猜燈謎 ”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
臨安 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唐宋時
燈市 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歷代人們除游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
廁神 、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遊戲。同時,還要吃些應節食物:南北朝時代元宵節吃伴和肉與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種叫“面繭”的麵食和焦飠追(即烤餅),到宋代有鹽豉湯和綠豆粉做的科斗羹,並出現了“圓子”,此後元宵節南北方均以吃元宵為習。
元宵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複雜的節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
送孩兒燈簡稱“送燈”,也稱“
送花燈 ”等,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節日假期 大陸規定的“春節法定假日”為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三,但又有七天假,初八才上班,實際上是中間一個周末和一個另外補的周末加起來才湊了七天。
受中國文化影響的中國周邊國家,如韓國,韓語為“Seollal ”(韓語“新的一年”的意思),法定假日;越南,稱“元旦”,這一假日的法定時間和中國相同,也是初一至初三。雖然各國稱謂不盡一樣,但是習俗差不多。
發展演變 年歲的概念,來自上古曆法,古籍載:“天皇氏始制乾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上古乾支曆法的制定為節日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原始信仰與祭祀文化是年節形成的重要因素。古代民間最初的歲首指的是乾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當
天象 “斗柄指寅”時為立春節點,即太陽到達黃經315°。立春是由黃道推算出來的節點,是天象規律。“春”在古代很受人們重視,如有“
雙春 ”年視為大吉之年。新春(立春)伊始,萬象更新,意味著新的一年、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在歷史發展演變中,由於朝代更迭、曆法變動,新年在日期上亦有變動,歷代的新年,設定日期並不一致。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歲首的時間。天皇氏時代以寅月(
攝提格 )為正月,立春為歲首;夏代以孟春一月一日為元,即使用夏曆;商代使用
殷歷 ,以十二月一日為歲首;周代使用
周曆 ,以十一月一日為歲首;秦代使用秦歷,以十月一日為歲首;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鄧平、落下閎、唐都等人創製的太初曆,又恢復使用夏曆的一月一日為歲首。以後除
王莽 和魏明帝一度改用以十二月一日為歲首的殷歷,
唐武 後和肅宗時改用以十一月一日為歲首的周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曆一月一日為歲首直至清朝末年。
1912年,中華民國宣布改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在民間推行遇阻,百姓仍以陰曆正月初一為“過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教授、天文史學家
石雲里 介紹,1914年1月,時任內務部總長
朱啟鈐 為順從民意,提請定
陰曆 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
中秋 為秋節,
冬至 為冬節,凡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給假一日。“經
袁世凱 批准,就此奠定了陽曆年首為元旦,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的並存格局。”
直至1914年為接軌西方曆法才將“元旦”之名移到陽曆1月1日,陰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在全球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的當前,春節已走出國門,成為中國重要的文化符號。“如同西方的聖誕節,春節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春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重要載體,它蘊含著中華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著中華民族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著中國人的家庭倫理和社會倫理觀念。
民謠詩歌 年俗民謠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
大年初一訪親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廟會,十五晚上街上走。
過年詩歌
《元日》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過年》
歸奔萬里共團圓,斟酒烹餚換舊聯。
一度憂歡揮袖去,心花意果到新年。
《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賣痴呆詞》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
《除夜》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玉樓春·元日》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祇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拜年》
(明)文壁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癸已除夕偶成》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閒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岩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新年十日歌》
年初一,一寤覺來太陽照東窗,起身忙換新衣裳;家堂君親天香點,
祖宗 尊像掛中堂。九子果盤裝齊整,預備客人來來往;今朝叮囑傭人莫掃地,小兒吃飲莫淘湯。
年初二,兒童更歡喜,昨日初一不出戶,今日要到親眷人家去拜拜年。哥哥弟弟手相牽,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臨到走,還有二百壓歲錢。
年初三,去拜丈母哉。姑爺帶仔姑娘同來,人得門,笑口開,拜見丈人權道恭喜,拜見丈母說發財。茶又好,酒又好,隔壁伯婆含笑問姑娘,啥時候,它月養個小寶寶。
年初四,夜不眠,家家接財神,處處放吉鞭。五路正神當中坐,招財利市分兩邊。斤頭臘燭煌煌亮,齊供羊頭元寶魚。回家拜跪忙碌碌,一心奉敬辦至矣。嗚乎,哪有千萬財神爺。分身到你店堂里。
年
初五 ,夥友要吃開張酒。酒酣快猜拳,五對八馬不離口。有個朋友聊下去,有個朋友要分手。來來去去各自忙。來者心歡喜,去者心悲傷。勸君莫悲傷,以後須要巴巴結結爭個好面光。
年
初六 ,仍窮新衣服。鑼鼓聲喧震耳聾。預借元宵習練熟。元宵鬧花燈。各處有風俗。龍燈身裊裊,虹燈芒族族;叮囑小兒勿買糖。省下錢來買蠟燭。狀元及弟舊名詞。要換
共和 稱五族。
年初七,人生日。早餐餐畢取秤來,稱出輕重最劃一。哥哥稱了六十斤,弟朗稱了四十七。開口向哥道,休發詡!弟弟多吃肉,發個大塊頭超過你。
年初八,麥生日,農戶家家祈豐年。世間一日沒了麥,將有何物柬充飢。一粒麥,種下田,待到秋成九秋天,不知費了氣力幾多許,才得摔摜稻吃新米。
年
初九 ,天生日,世間人人都靠天。做事先求弗欺天。婆婆拜神好修行。新華無事都念經,修得百年無毛病;交好運,退
災星 ,好行方便發善心。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還有地。比是爺娘不多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穀都生地。菜蔬風味拿來祭,祭他生日他歡喜。人生忠孝與節義,地維賴以立;作事須求腳腳踏實地。
海外年俗 中國台灣 台灣和祖國大陸各地一樣,台灣人過年從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的“
尾牙 ”開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上元節)過完,才算全部結束,歷時整整一個月。 “尾牙”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這一天,台灣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祭拜土地公,各商家行號也要在那天宴請員工,以犒(kào)賞過去一年的辛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家家戶戶舉行祭灶活動,歡送灶神及其他諸神上天。送完神後,家家戶戶就開始“清屯”,舉行大掃除。除夕,也叫大年三十,出外謀生的家人,都要趕回老家來團聚;如無法趕回,家人就要空出一個位子放那人的衣物,表示團聚。全家一起圍著桌子吃一年之中最豐盛的菜餚(yáo),桌下置一火光熊熊的烘爐,爐邊置一些
銅錢 ,以示溫暖如春,財氣旺盛。吃完之後,年長者要給年少者“壓歲錢”,然後全家圍坐在爐邊,說說笑笑,通宵不眠,叫“守歲”。初一這一天,信徒們除祭拜自家的祖宗神仙之外,還要到廟裡燒金、焚香、上供品祭拜。全家人著新裝出遊,稱作“出行”或“行春”,取越走越能存錢的意思。
台灣的過年習俗
朝鮮半島 朝鮮人拜年講禮數,拜年是朝鮮年節習俗中的重頭戲。年初一一大早,一家人很早就起床,穿上新衣,尤其是小姑娘大多穿上五顏六色的民族服裝,顯得活潑可愛。拜年活動從祭祀祖先開始,祭祀桌上擺著各種食品和酒類,一家人給已故的祖先磕頭致意,然後給家裡的長輩一一拜年。晚輩們要按輩分和年齡順序給長輩們行禮,並祝長輩們健康長壽,長輩們準備一些簡單的禮物給晚輩,並給孩子們一些壓歲錢。向鄰里的長輩和老師拜年也是不可缺少的,這反映了朝鮮尊老愛幼和尊師重教的美風良俗。朋友和鄰居之間拜年時會相互說些祝福和鼓勵的話。
高棉 除夕夜 ,
高棉 華人通常去廟裡請香,作為原住民的高棉人也逐漸因為華人接受了這一風俗。每年除夕晚上10時左右,華族和高棉族的善男信女便會到首都金邊鄰省乾丹一個俗稱大金歐的地區,那裡有一座保生大帝廟位於湄公河的支流百色河畔,因其歷經戰亂仍保存完好受到人們的信奉。
新加坡 新加坡保留著正月里親戚朋友互相登門拜年的習俗。大年初一去拜年,大人小孩都會“穿新衣,戴新帽”,並帶上兩個柑橘作為賀禮,寓意“大吉大利”、“兩粒黃金”和“好事成雙”,主人也要回贈給客人兩個
柑橘 ,新加坡人俗稱“換橘子”。這源於中國南方廣東人的過年習俗,廣東話“柑”與“金”諧音,送柑(送金)就表示吉利、好運、好事成雙。新加坡華人也與廣東一樣,有在新年拜歲的習俗。
美國 在美國,近年來每逢農曆新年,上至總統、下至華人聚居較多地區的地方民選官員,都會利用不同場合向華人社區致以新年的祝福,對為美國社會做出重要貢獻的華裔表示敬意。繼紐約州在幾年前將農曆春節定為公共假日後,加利福尼亞州和首都哥倫比亞特區的華裔議員們也正在準備提出將春節定為當地公共假日的提案。
英國 春節期間,英國的大街上會增添許多Chinese New Year(中國春節)的東西,非中餐館也會添置幾道“Special Meal Deal for Chinese New Year”(專為中國春節準備的菜餚),英國也處處洋溢著中國春節的氣氛。部分地區也有舞龍舞獅、爆竹煙花、盛裝巡遊、文藝表演等歡慶活動。
法國 每到春節前夕,法國的大街小巷都裝飾一新,彩旗飛揚,不僅華人聚居區,就連巴黎市政廣場也會掛上大紅燈籠,滿眼都是喜氣洋洋的紅。迎春賀新年的節日氣氛相當濃郁。法國人歡度春節的種種做法已不僅僅是出於對東方文化的好奇或是單純的湊熱鬧,而是緣於對中國文化的喜愛乃至熱愛與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