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查慎行,初名嗣璉,字夏重,號他山,後易今名,字悔余,號查田,晚號初白,浙江海寧人。幼穎異,五歲能詩,十歲作《武侯論》,見者驚為“曠世才”。
長游黃梨洲先生之門,於書無所不窺,尤痴好詩。弱冠補童生。同邑楊公雍建撫黔時,疆場未啟,豺虎塞途。先生短衣挾策,自吳入楚,追及之於荊江夢渚間,由銅仁間道崎嶇,溪谷崖箐,孤軍轉戰,一旅深入。先生居其戎幕中,出入牂牁、夜郎間,書檄旁午,倉卒肆應,而吟詠不輟。事定旋里,赴西江,北上京師。遍游齊魯燕趙梁宋,復渡彭蠡,過洞庭,登匡廬五老峰,探武夷、九曲諸勝。詩筆益富而奇。
康熙三十二年,舉順天鄉試,年四十有四。張文貞、李文貞等先後奏薦。四十一年,特旨召入直南書房。次年,成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顧賦性淡泊,常懷退志。五十二年,引病歸,家居十餘年,於世事亦無干預,而登臨嘯歌之興未衰,復南遊,訪尉陀無諸遺蹟。詩更豪宕感激,入化超神。蓋其高情逸韻,愛乎獨為於詩文山水友朋,之外余無所好。雍正五年,卒於家,年七十有六。
少年才盛 仕途坎坷
查慎行幼而聰穎,五歲能詩,十歲作《武侯論》,後遊學於黃宗羲之門,學問日益精進。其父親查崧繼為明朝遺民,起初不允許兒子們參加清朝的科舉考試。直到康熙十年,二十一歲的查慎行才參加童子試,考試沒有結束,母親就病重。康熙十一年春母親去世,六年後父親也去世。作為家中的長子,二十八歲的查慎行責無旁貸地挑起家庭重擔。為了生計,查慎行外出謀生,但他並未放棄科舉仕進之志。
19歲“讀書於武林
吳山,從
慈谿葉伯寅先生學”。20歲補諸生,出門遠遊,遍歷雲貴、華中、華北、東南各地,寫出大量詩作,名噪一時。曾在
納蘭明珠府中教授其幼子。 23歲應童子試,康熙二十八年(1689),牽涉
洪升《
長生殿》的國恤
張樂事件,遭革職,驅逐回籍。後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又號查田,籍貫改作
錢塘。康熙三十二年(1693),始中舉人。
一朝得詔 平步青雲
四十一年(1702),
康熙帝東巡,因
大學士陳廷敬等推薦,詔隨入都。十月二十八日,康熙皇帝在南書房召試查慎行等十二人,查慎行名列第二,第一是揆敘,明珠之子,曾為查慎行的受業弟子。成績出來後,查慎行有升仙之感,“平生無夢想,今日到蓬萊”。
康熙皇帝對查慎行非常寵信,讓他入直南書房,侍從左右;還特授他翰林院編修。一夕之間,查慎行成了皇帝身邊的紅人。查慎行在《敬業堂詩集》中事無巨細、不厭其煩地記述了康熙皇帝對他的恩遇。康熙四十二年正月初二,查慎行入直南書房,宮裡喜氣洋洋的,皇帝賜其觀賞樂器,這可讓查慎行開了眼界,但見一簫、二鼓、一鐘、一黃麾、一塤、一篪、一柷敔諸多樂器齊鳴,查慎行有詩描摹當時盛況:“編鐘編磬列簨簴,楹鼓田鼓齊輝煌。旌麾奇彩繪螭虎,簫管逸韻含鸞凰。塤篪柷敔狀各異,據圖考證殊難詳。”(《敬業堂詩集》卷二十九)真可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正月十四、十五夜,皇帝又召查慎行到西苑觀煙火。雖然過年沒能與家人團聚,但卻得皇帝掛念,不時賞賜,驚喜不斷。康熙皇帝還賞賜查慎行砥石山綠硯、牡丹、御書扇和玻璃眼鏡等。查慎行珍之寶之,感恩戴德,“終身懷袖裡,長似拜恩初”。
四十二年五月,康熙皇帝要到避暑山莊,命查慎行扈駕隨行。出發前查慎行患腹疾,康熙皇帝賜他西洋藥,並派內侍傳示御札:“調飲食最為緊要。醫書有雲‘非濕熱不作瀉,非停食不作痛’,又雲‘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人皆知其調理,至飲食之時,則不能矣。”(《查慎行年譜》)還賜他紗葛衣兩套。君臣一行從北京出發,一路往北,過古北口,到行宮檢書,又到圍場觀獵,來回一百二十日。塞外風光遼闊壯麗,查慎行詩歌中都有記載。《塞外蝴蝶》(《敬業堂詩集》卷三十)一首寫得意氣風發,神采飛揚:羅浮仙種幾時來,金粉天生不染埃。忽見一雙同照影,始知隔水有花開。六月二十日,康熙皇帝在行殿召對完諸臣後,又遣內侍傳諭查慎行,說:“汝子在束鹿縣居官甚清,朕已稔知。”父子同受恩遇,皇帝對查慎行真是處處用心。
查慎行於康熙四十四年、四十五年又兩次扈駕到避暑山莊。
乞假葬親 恩寵不再
第三次從避暑山莊回來後,查慎行收到二弟德尹的來信,說在家鄉占得營葬父母的吉壤,查慎行向皇帝請假回家葬親。康熙帝欣然答應了,還賜白金二百兩,騾馬二匹。陪君伴駕將近四年,在聖恩最隆時,查慎行請假回家了,這一走就是一年。查慎行的好友深諳官場之道,勸他先不要回去,查慎行說:我老了。皇上以孝治天下,不在此時回鄉安葬雙親,是君親兩辜負啊。畢竟是書生,而且還是敦厚老實的詩人,查慎行毫不猶豫地回鄉了。他不知回去就回不來了 。四十六年,康熙皇帝第六次南巡,查慎行渡江迎駕,由於葬事沒有結束,他跪請延長假期,皇帝淡淡地說:“知道了,即從這裡回去罷。”
四十七年,查慎行假滿回京,重新入直南書房。此年五月,康熙到避暑山莊,沒有命查慎行扈從。十一月,查慎行奉旨暫停入直南書房;四十八年四月奉旨和同年錢亮功到武英書局編纂《佩文韻府》,五十年十二月,編纂工作結束;五十一年正月,奉旨停免內直,赴翰林院供職。至此,康熙已沒有讓查慎行再入直南書房的意思。查慎行此時對官場的浮沉感慨萬千:“九年眊筆廁清班,忝竊虛名祇汗顏。瑣闥乍辭疑削籍,玉堂重到許投閒。勞生分定升沉外,聖主恩深進退間。”(《敬業堂詩集》卷四十)便有告老回鄉之意。
查慎行入官場的前四年備受恩寵,所作詩文多和皇帝有關,要么是記述皇帝賜給了自己什麼,要么是記錄自己參與的一些政事;後六年的詩文寫自己的多了起來,包括自己的生活、和同僚之間的唱和等,幾乎沒有皇帝單獨賞賜他的記載。可見,查慎行請假葬親後已經不再受皇帝的特別關注。所謂聖意難測,君臣之情不知所起,亦不知所終。
失教牽連鬱鬱而終
康熙五十二年(1713),恭祝完康熙皇帝六十大壽,乞休歸里,家居10餘年,築初白庵以居,潛心著述,人稱初白先生。
退休後,已經六十多歲的查慎行又三次入幕,奔走他鄉,以維持家計。足見他為官十年,清白如水。
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訕謗案,查慎行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次年放歸,不久鬱鬱而終。
人物成就
查慎行為“清初六家”之一,自
朱彝尊去世後,為東南詩壇領袖。被康熙帝特授
翰林院編修,入直
內廷,後充武英殿總裁纂述。
個人作品
查詩清特點和其所處時代密不可分。清朝至查慎行成年時代,江南一帶士人抗清鬥爭已先後被撲滅或壓制,政局已趨於平穩。查慎行等人的詩稿中,明末清初顧炎武式強烈的民族感情已逐漸少見。在政治上,查慎行之輩已不同於明末清初民族意識十分強烈的老一輩士人,大多已在政治上採取積極參與的態度,他們謀求仕途,欲以此實現人生追求。查慎行的詩,在思想內容和感情色彩方面,與清初詩人多有異處。
查慎行的詩“平生所作,不下萬首”(
許汝霖《敬業堂詩集序》)。後經他刪定為4600餘篇,按時地編次為《敬業堂詩集》48卷,《續集》 6卷,另有《詞集》2卷。文不多作,所存絕少,《敬業堂文集》3卷,《別集》1卷,共100餘篇,子孫搜訪彙編而成。
金庸小說《
鹿鼎記》的回目都是集查慎行詩中的對句。著有《他山詩鈔》、《敬業堂集》五十卷,又《周易玩辭集解》十二卷,及《經史正偽》、《江南通志》、《補施注蘇詩》等。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來船桅桿高,去船櫓聲好。上水厭灘多,下水惜灘少。
【渡百里湖】
湖面寬千頃,湖流淺半篙。遠帆如不動,原樹競相高。
歲已占秋旱,民猶望雨膏。涸鱗如可活,吾敢畏波濤?
【初入小河】
魚米由來富
楚鄉,入秋飽啖只尋常。如今米價偏騰貴,賤買河魚不忍嘗。
【秋花】
雨後秋花到眼明,閒中扶杖繞階行。畫工那識天然趣,傅粉調朱事寫生。
【曉過鴛湖】
曉風催我掛帆行,綠漲春蕪岸欲平。長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過秀州城。
【鄴下雜詠(四選一)】
一賦何當敵兩京,也知土木費經營。濁漳確是無情物,流盡繁華只此聲。
【大小米灘】
掀波成山石作底,風平石出波瀰瀰。秋天一碧雨新洗,大灘小灘如撒米。
【集杜集(選一)】
漂泊西南且未還,幾曾蒿目委時艱。三重茅底床床漏,突兀胸中屋萬間。
【初得家書】
九十日來鄉夢斷,三千里外客愁疏。涼軒燈火清砧月,惱亂翻因一紙書。
【三閭祠】
平遠江山極目回,古祠漠漠背城開。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哀!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
【雨過桐廬】
江勢西來彎復彎,乍驚風物異鄉關。百家小聚還
成縣,三面無城卻倚山。
帆影依依楓葉外,灘聲汩汩碓床間。雨蓑煙笠嚴陵近,慚愧清流照客顏。
【汴梁雜詩】
梁宋遺墟指
汴京,紛紛禪代事何輕!也知光義難為弟,不及朱三尚有兄。
將帥權傾皆易姓,英雄時至忽成名。千秋疑案
陳橋驛,一著黃袍遂罷兵。
【寒夜次潘岷原韻】
一片西風作
楚聲,臥聞落葉打窗鳴。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覺三更布被輕。
霜壓啼烏驚月上,夜驕飢鼠闞燈明。還家夢繞江湖闊,薄醉醒來句忽成。
黃花古渡接蘆溪,行過萍鄉路漸低。吠犬鳴雞村遠近,乳鵝新鴨岸東西。
絲繅細雨沾衣潤,刀剪良苗出水齊。猶與湖南風土近,春深無處不耕犁。
【連日恩賜鮮魚恭紀】
銀鬛金鱗照坐隅,烹鮮連日賜行廚。感逾學士蓬池鱠,味壓詩人丙穴腴。
素食余慚留匕箸,加餐遠信慰江湖。笠檐蓑袂平生夢,臣本煙波一釣徒。
虎嘯猿啼萬壑哀,北風吹雨過山來。人從井底盤旋上,天向關門豁達開。
地險昔曾當劇賊,時平誰敢說雄才?煎茶好領閒僧意,知是芒鞋到幾回!
長風霾雲莽千里,雲氣蓬蓬天冒水。風收雲散波乍平,倒轉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紅,素月欲升天斂容。舟人回首盡東望,吞吐故在
馮夷宮。
須臾忽自波心上,鏡面橫開十餘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迴蕩。
此時驪
龍潛最深,目炫不得銜珠吟。巨魚無知作騰踔,鱗甲一動千黃金。
人間此境知難必,快意翻從偶然得。遙聞漁父唱歌來,始覺中秋是今夕。
人物評價
《
杭州府志》:性穎異,五歲能詩,十歲作《武侯論》,同邑范驤稱為“曠世才”。
趙翼:梅村(吳偉業)後,欲舉一家列唐宋諸公之後者,實難其人。惟查初白才氣開展,工力純熟,要其功力之深,則香山(白居易)、放翁(陸游)後一人而已。
王士禎:夏重(查慎行)詩,黃晦木先生常比之劍南(陸游)。余謂以近體論,劍南奇創之才,夏重或遜其雄,夏重綿至之思,劍南亦未之過,當與古人爭勝毫釐。若五七言古體,夏重麗藻絡繹,宮商抗墜,往往有陳後山、元遺山之風。
沈德潛:施注蘇詩,行世久矣,敬業補所未及,兼多駁正。所為詩,得力於蘇(軾),意無勿申,辭無勿達。或以少蘊藉議之,然視外強中乾,襲面目而失神理者,固孰得而孰失耶?
軼事典故
煙波釣徒
海寧查慎行初名嗣璉,康熙癸未
庶吉士。胞弟嗣瑮,官編修。族侄升,官諭德。時稱三查。上賜鮮魚,慎行《
紀恩詩》云:“笠檐蓑袂平生夢,臣本煙波一釣徒。”頗稱旨。一日,忽奉內傳煙波釣徒查翰林,蓋以別二查也。慎行又有“煙蓑雨笠尋常事,慚愧猶蒙記憶中”之句,一時以為佳話。(出自《
熙朝新語》)
藏書之家
查慎行好游山水,喜蓄典籍,73歲時退居里中,貯書萬卷,坐臥其中。卒之日,惟手勘萬卷書。家有“得樹樓”,藏書甚富。管庭芬《拜經樓藏書題跋記·跋》稱其“國初吾邑東南藏書家,首推道古樓馬氏,得樹樓查氏,蓋兩家插架多宋刻元抄,而於甲乙兩部積有異本,其珍守已逾數世,不僅為充棟計也”。查氏兄弟均有藏書之好,查慎行家有“得樹樓”,藏書甚富;次查嗣僳,築“查浦書屋”藏書;季
查嗣庭(1664~1727)字潤木,有“雙遂堂”藏書。後查嗣庭以文字獄戮屍,親族子弟,均受株連,慎行以年老放歸,三弟則遺留關西,藏書散失無存。所藏書鈐有“查氏初白”、“南書房史官”、“希古”、“得樹樓藏書”、“海寧查慎行字夏重又字悔余”、“初白庵主人”等印。至乾隆時,孫
查岐昌仍以得樹樓命藏書之所。藏書散佚後,
吳騫曾得其殘帙數種。著有《得樹樓雜抄》、《經史正偽》、《隨獵日記》、《周易玩辭集解》、《蘇詩補註》、《黔中風土記》、《人海記》、《敬業堂詩集》等。
親屬成員
查慎行是
金庸(
查良鏞)大師的先祖。海寧袁花查氏以詩禮傳家,人才輩出,查慎行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康熙四十二年進士及第,四十三年特授翰林院編修。其長子克建、堂弟嗣珣都是進士,時稱“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康熙皇帝為海寧查氏宗祠題詞“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