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送花燈
- 性質:傳統民俗娛樂活動
- 時間:元宵節前
- 心愿:孩子可以除百病保一年的身體健康
花燈風俗,花燈製作,
花燈風俗
作為古老的傳統民俗娛樂活動,對於孩子們來說,過年最重要的事情是送花燈。按照老人的說法,正月十五元宵節送送花燈,讓孩子們走走,可以除百病,保一年的身體健康。這可是一件大事。於是,家長們早早就開始做起了花燈,花燈的架子是早已做好的,有木頭做的,有高粱稈編的,有鐵絲紐的,甚至有電焊焊的。有一些好強的家長每年都會做一個花燈的架子,以保證自己的孩子在人群中最醒目最突出。架子是花燈的基礎構架,要想讓花燈看起來漂亮,表面文章很重要。於是,家長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裝扮花燈,剪最好看的剪紙,增加一些流蘇樣的點綴物,真是各盡其能!
為了讓花燈亮起來,手段也是不一樣的。有的用的是煤油燈,有的是蠟燭,還有的是用手電筒的小燈泡。我不喜歡小燈泡,因為它看上去冷冰凍的,一點也不溫暖;蠟燭容易倒,會把花燈燒了;我喜歡煤油燈,不僅僅是因為它給我一種很溫暖的感覺,還因為煤油的味道很好聞。
元宵節的晚上終於到了,所有的人都集中在大隊的院子裡。當然以孩子居多,大人們要么是光棍,要么是孩子還小,沒法送。領頭的是村里很有些年頭的兩面鼓。根據發音的不同,村里人分別給它們起了好聽的名字。大一些的鼓聲音淳厚,名曰“偷偷砍”。小一些的鼓聲音清越,名曰“起梆腔”。就這樣,一掛大鞭炮響過之後,在“起梆腔”和“偷偷砍”的鼓聲中,送花燈開始了。
送花燈的路徑通常是繞村子一周,這時候,家長們通常會等在門口,等待自己的孩子出現,比較誰家今 年的花燈做的最好看。孩子們擠在一起,免不了推推搡搡,平時不熟識的,因為站在一塊,就熟了起來,吹著牛、耍著、鬧著,真是說不出來的高興。突然,東家的小孩花燈裡面的燈倒了,把花燈然著了,眼明手快的順手從旁邊抓過一把土灑了上去,火是滅了,燈也不成樣子了;行走間,一陣風吹過來,把西家的花燈吹滅了,旁邊有人拿著火柴,連忙劃著名火柴去點,結果,花燈也免不了著火的命運。就這樣,一圈下來,能夠保留原樣的花燈沒有幾個了,如同打了敗仗一般,一個個掂著花燈架子回家去了。但是,孩子們收穫著快樂,放飛著今 年能夠健康的期盼。
花燈製作
1、將竹子放在器皿里蒸半小時取出,置陰涼處晾乾,記住是陰涼處,因為不能太乾燥,所以是不能強光下暴曬的!不過,現今也沒有強光。
2、刨去粗糙的表皮,裁取竹條所需的長度,交叉編織,這是燈架,小花燈的燈架短些。
3、燈架中間,扎幾圈竹圈。
4、再糊燈籠。先裱糊棉紗布,再貼上二層做燈籠用的單光紙,如沒有單光紙,細棉紙亦可。裱糊棉紗布:將稀糨糊塗在骨架表面,將剪好的紗布附在燈架上,再用刷子沾糨糊刷平。(刷平糨糊的刷子必須乾淨,否則燈面將很髒。)裱糊的紙糊得沒有接縫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
5、將燈籠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
6、彩繪。你可以在小花燈上畫人物、八仙、花鳥等。
7、寫文字。等文字、圖案完全乾後,小花燈就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