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劑
臨床上,表證有
風寒表證和風熱表證兩種,風寒者宜辛溫解表;風熱者宜辛涼解表。此外,若表證兼氣、血、陰、陽之不足,還須結合補益方藥使用,以扶正祛邪,使正勝邪卻。故解表藥分為辛溫解表、辛涼解表,扶正解表三類。
套用解表方藥注意事項:
1.該類藥多具辛散之性,故不宜久煎,以免藥性耗散、功效減低。
2.服用解表藥後宜避風寒。如
外感風寒之表證,增加衣被以利汗出。
3.解表發汗,以微汗出為度,以免大汗
傷陰耗氣。應中病即止,勿久服之。
作用參考
發汗解熱作用
如
麻黃、桂枝、荊芥、防風、
白芷、生薑、薄荷、
菊花、
柴胡等大多數
解表藥均具有發汗解熱作用。這種作用是通過調節體溫中樞而實現的。
增強體表血液循環
如桂枝、
紫蘇、生薑、菊花等多數
解表藥均能擴張周圍血管,增強體表循環、促進汗腺分泌,從而增加熱的散發。表證特點之一是“
惡寒”,而這種惡寒與肌肉及小動脈痙攣有關(即產熱增加),解表藥通過擴張痙攣之血管可改善這種病理狀態。同時由於外周循環加強,使病毒大量流至皮膚毛細血管。引起皮膚毛細血管增生、血清滲出、形成皮疹。這可能是解表藥用以
透疹的作用基礎。解表藥除了能抑制某些細菌生長而用於瘡病之治療外,還能通過擴張周圍血管,使局部毛細血管
內皮細胞增生而用於瘡用初起之治療。
抗菌、抗病毒作用
經過大量實驗,已證明解表類藥物對某些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有抑制或殺傷作用。
對某些革蘭氏陽性球菌有抑制作用者:麻黃、桂枝、紫蘇、羌活、白芷、細辛、藁本、薄荷、牛蒡子、菊花、桑葉、菊花等。
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者:柴蘇、荊芥、羌活、白芷、細辛、薄荷、牛蒡子、升麻等。
對某些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者;桂枝、羌活、防風、白芷、辛夷、
蔥白等。
其它作用
除上述主要藥理作用外,該類藥物尚有鎮痛作用;止咳祛痰作用;健胃及利尿作用。
藥方
敗毒散
【組成】
羌活4.5克,
柴胡4.5克,前胡4.5克,
獨活4.5克,枳殼4.5克,茯苓4.5克,荊芥4.5克,防風4.5克,
桔梗4.5克,川芎4.5克,甘草1.5克。
【主治】
【正文】
功用:發汗解表,消瘡止痛。
用法:用水一盅半,煎至八分,溫服。
禁忌:斟酌。
方解:
荊防敗毒散於敗毒散去參、姜、薄,再加荊、防,故解表發散之力增強而無益氣扶正之效,宜於
外感風寒濕邪而正氣不虛之表證及
瘡瘍、
癮疹。
蔥白七味飲
【組成】
蔥白(連根切)9克,乾葛(切)9克,新豉(綿裹)6克,生薑(切)6克,生麥門冬(去心)9克,
乾地黃六9克。
【主治】
【正文】
用法:勞水八升,以勺揚之一千過。上藥用勞水煎之三分減二,去渣,分三次溫服,相去行八九里。如覺欲汗,漸漸覆之。
禁忌:斟酌。
加減葳蕤湯
【組成】
生
葳蕤9克,生蔥白6克,
桔梗4.5克,東
白薇3克,淡豆豉12克,薄荷4.5克,
炙甘草1.5克,紅棗二枚。
【主治】
【正文】
功用:滋陰解表。
用法:水煎,分溫再服。
禁忌:斟酌。
方解:本方主治陰虛之體外感風熱者。外感風熱,故見頭痛身熱、微惡
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咳嗽、口渴等症;
陰虛之體,感受外邪,易於化熱,且陰虛者亦多生
內熱,故除上述邪襲
肺衛的見症外,尚有咽乾、心煩、舌赤、脈數之症。治當辛涼解表,滋陰清熱。方中
葳蕤(即玉竹)味甘性寒,人肺胃經,為
滋陰潤燥主藥,用以潤肺養胃、
清熱生津,因其滋而不膩,對陰虛而有表熱證者頗宜;薄荷辛涼,歸肝、肺經,“為
溫病宜汗解者之要藥”(《
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用以疏散風熱、清利咽喉,共為君藥。蔥白、淡豆豉
解表散邪,助薄荷以逐表邪,為臣藥。
白薇味苦性寒,善於清熱而不傷陰,於陰虛有熱者甚宜;
桔梗宣肺止咳;大棗甘潤養血,均為
佐藥。使以甘草調和藥性。諸藥配伍,汗不傷陰,滋不礙邪,為滋陰解表之良劑。
麻杏甘石湯
【組成】
【主治】
外感風邪,身熱不解,咳嗽喘逆,氣急
鼻扇,口渴,有汗或無汗,
舌苔薄白或黃,脈浮而數者。
【正文】
功用:辛涼宣洩,清肺平喘。
古籍論:本方是治療
外感風寒、鬱熱致喘之主方。若表證仍在,乃用麻黃宣肺,以發散在表之寒。汗出而喘,為里熱所迫,故用石膏清肺,清在里之熱。杏仁輔麻黃以平喘。甘草助石膏以生津。至此里熱清,
表邪解,則汗自止,喘自平。
點評:無汗而喘、身
惡寒,主要用
麻黃湯,以辛溫散之;有汗而喘、身大熱,主要用
白虎湯,辛寒來清之;若有汗、或無汗、身無大熱而喘,則宜用
麻杏甘石湯兩解。
升麻葛根湯
【組成】
【主治】
麻疹初起。疹發不出,身熱頭痛,咳嗽,
目赤流淚,口渴,舌紅,苔薄而乾,脈浮數。(本方除用治
麻疹外,亦治
帶狀皰疹、單純性瘡疹、
水痘、腹瀉、
急性細菌性痢疾等屬邪郁肌表,肺胃有熱者。)
【正文】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三錢(9克 ,用水一盞半,煎取一中盞,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一日二三次。以病氣去,身清涼為度(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禁忌:若
麻疹已透,或
疹毒內陷而見氣急而粗、喘息抬肩、鼻翼煽動者,則當禁用。
方解:麻疹之疾,是由小兒肺胃蘊熱,又感麻毒時疫之邪所致。若麻疹初起,又遇外邪襲表,抑遏疹毒外達之機,以致疹發不出,或疹出不暢。麻毒、外邪犯肺,邪正相爭,清肅失調,故初起可見身熱頭痛、咳嗽、脈浮數等
肺衛症狀;風邪疹毒上攻頭面,故
目赤流淚;熱灼津傷,則口渴、舌紅苔乾。治當辛涼
解肌,
透疹解毒。方中
升麻辛甘性寒,入肺、胃經,解肌透疹,清熱解毒為君藥。
葛根味辛甘性涼,入胃經,解肌透疹,生津除熱為臣藥。二藥相配,輕揚升散,通行肌表內外,對疹毒欲透未透,病勢向外者,能因勢利導,故為透達疹毒的常用組合。方中芍藥當用赤芍,味苦性寒而入血分,
清熱涼血之中兼能活血,用以解
血絡熱毒,為
佐藥。使以
炙甘草調和藥性。四藥配伍,共奏解肌透疹之功。
竹葉柳蒡湯
【組成】
西河柳15克,
荊芥穗3克,乾葛4.5克,
蟬蛻3克,
薄荷葉3克,
鼠粘子(炒,研)4.5克,知母(蜜炙)3克,玄參6克,甘草3克,麥門冬(去心)9克,
竹葉(三十片)3克。
【主治】
痧疹初起,透發不出。
喘嗽,鼻塞流涕,
惡寒輕,發熱重,煩悶躁亂,
咽喉腫痛,唇乾口渴,苔薄黃而乾,脈浮數。
【正文】
用法:水煎服。
禁忌:斟酌。
方解:
升麻葛根湯、
竹葉柳蒡湯都有透疹清熱之功而用治
麻疹初起,透發不出。但前方專於
解肌透疹,其透散清熱之力較弱,是治麻疹初起未發的基礎方;後方不僅透疹清熱之力大,且兼
生津止渴之功,是治麻疹透發不出,
熱毒內蘊兼有津傷的常用方。
柴葛解肌湯
組成:
柴胡6克,乾葛9克,甘草3克,黃芩6克,羌活3克,白芷3克,
芍藥6克,
桔梗3克。
用法:水二盅,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槌法加石膏末一錢(3克),煎之熱服(現代用法:加生薑3片,大棗2枚,石膏12克,水煎溫服)。
禁忌:若太陽表邪未入里者,不宜使用本方,恐其引邪入里;若里熱而見陽明腑實(大便秘結不通)者,亦不宜使用。
方解:本方證乃太陽
風寒未解,而又化熱入里。
外感風寒,本應
惡寒較甚,而此惡寒漸輕,身熱增盛者,為寒郁肌腠化熱所致。因
表寒未解,故惡寒仍在,並見頭痛、無汗等症。陽明經脈起於鼻兩側,上行至鼻根部,經眼眶下行;少陽經脈行於耳後,進入耳中,出於耳前,並行至面頰部,到達眶下部;入里之熱初犯陽明、少陽,故目疼鼻乾、眼眶痛、
咽乾耳聾。熱擾心神,則見心煩不眠;脈浮而微洪是外有
表邪,里有熱邪之佐證。此證乃太陽風寒未解,郁而化熱,漸次傳入陽明,波及少陽,故屬
三陽合病。治宜辛涼
解肌,兼清里熱。方以
葛根、
柴胡為君。葛根
味辛性涼,辛能外透肌熱,涼能內清鬱熱;柴胡味辛性寒,既為“解肌要藥”(《
明醫指掌》卷1),且有疏暢氣機之功,又可助葛根外透鬱熱。羌活、白芷助
君藥辛散發表,並止諸痛;黃芩石膏清泄里熱,四藥俱為臣藥。其中葛根配白芷、石膏,清透陽明之邪熱;柴胡配黃芩,透解少陽之邪熱;羌活發散太陽之風寒,如此配合,三陽兼治,並治陽明為主。
桔梗宣暢肺氣以利解表;白芍、大棗斂陰養血,防止疏散太過而
傷陰;生薑發散風寒,均為
佐藥。甘草調和諸藥而為使藥。諸藥相配,共成辛涼
解肌,兼清里熱之劑。
本方的配伍特點:
溫清並用,側重於
辛涼清熱;表里同治,側重於疏泄透散。它和一般辛涼解表以治風熱表證之方,當有區別。
蔥豉桔梗湯
組成:鮮蔥白10克,苦
桔梗5克,淡豆豉15克,
焦山梔9克,
薄荷葉5克,
連翹6克,甘草3克,鮮淡竹葉12克。
主治:
風溫初期。證見頭痛身熱,微寒無汗,或有汗不多,咳嗽
咽乾,心煩口渴,舌尖紅赤,苔薄白,脈浮數的患者。
功用:辛涼解肌,疏風清熱。
運用:1.本方證是以
發熱惡寒,咳嗽,心煩,口渴,脈浮為辯證要點。2.用本方可治療
急性氣管炎。
九味羌活湯
組成:羌活9克,防風9克,
蒼朮9克,細辛3克,
川芎6克,白芷6克,
生地6克,黃芩6克,甘草6克。
功用:發汗祛濕,兼清里熱。
用法:水煎溫服。
禁忌:本方為辛溫燥烈之劑,故風熱表證及
陰虛內熱者不宜使用。
方解:本方證由外感風寒濕邪,兼內有蘊熱所致。
風寒濕邪侵犯肌表,郁遏衛陽,閉塞腠理,阻滯經絡,
氣血運行不暢,故
惡寒發熱、肌表無汗、頭痛
項強、肢體酸楚疼痛;里有蘊熱,故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黃,脈浮是表證兼里熱之佐證。治當發散風寒濕邪為主,兼清里熱為輔。方中羌活辛苦性溫,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痹痛,為治太陽風寒濕邪在表之要藥,故為君藥。防風辛甘性溫,為
風藥中之潤劑,祛風除濕,散寒止痛;
蒼朮辛苦而溫,功可發汗
祛濕,為祛太陰寒濕的主要藥物。兩藥相合,協助羌活
祛風散寒,除濕止痛,是為臣藥。細辛、白芷、
川芎祛風散寒,宣痹止痛,其中細辛善止
少陰頭痛、白芷擅解
陽明頭痛、川芎長於止
少陽厥陰頭痛,此三味與羌活、蒼朮合用,為本方“分經論治”的基本結構。
生地、黃芩清泄里熱,並防諸辛溫燥烈之品傷津,以上
五藥俱為
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九味配伍,既能統治風寒濕邪,又能兼顧協調錶里,共成發汗祛濕,兼清里熱之劑。
臨床套用本方,尚須根據病情輕重,輔以羹粥。若寒邪較甚,表證較重,宜熱服本方,藥後應啜粥以助藥力,以便釀汗祛邪;若寒邪不甚,表證較輕,則不必啜粥,溫服本方即可微發其汗。
加味香蘇散
組成:
紫蘇葉5克,陳皮4克,
香附4克,甘草炙2.5克,荊芥3克,秦艽3克,防風3克,蔓荊子3克,
川芎1.5克,生薑三片。
功用:發汗解表,理氣解郁。
禁忌:斟酌。
桑菊飲
組成:桑葉9克、菊花9克、杏仁9克、
連翹9克、薄荷6克(後下)、
桔梗9克、甘草6克、蘆根30克。
主治:風溫初起。症見咳嗽、發熱不重、口微渴、苔薄白、脈浮數。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方解:本方為辛涼解表之
輕劑。由於風溫之邪外傷皮毛,上犯於肺,導致
肺氣不宣,故以身熱咳嗽為主證。方中桑葉、菊花甘涼輕清,疏散上焦風熱,且桑葉善走肺絡、清瀉肺熱為主藥。輔以薄荷助桑、菊疏散上焦之風熱;杏仁、桔梗以宣肺止咳;連翹苦寒清熱解毒,蘆根甘寒
清熱生津止渴,共為
佐藥;甘草調和諸藥,且有
疏風清熱、
宣肺止咳作用,為使藥。
銀翹散
主治:
外感風熱或
溫病初起。發熱無汗,或有汗不暢,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
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方解:本方特點有二,一是芳香辟穢,清熱解毒;一是辛涼中配以小量辛溫之品,且又溫而不燥,既利於透邪,又不背辛涼之旨。
方中銀花、
連翹清熱解毒、辛涼透表為主藥;輔以薄荷、荊芥、淡豆豉以辛散表邪、透熱外出;竹葉清熱除煩,蘆根
清熱生津止渴協助銀、翹清熱透表,
桔梗、
牛蒡子、甘草合用,以
宣肺祛痰、清利咽喉,合為佐使藥。諸藥合用既能透表,又能解毒。
臨床套用:
2.用於咽喉病患。
小青龍湯
組成:麻黃9克、桂枝9克、
乾薑9克、細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
半夏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方解:本方為解表滌飲方劑。內有水飲者,一旦感受外寒,每致
表寒引動內飲,
水寒射肺則
咳痰清稀,喘息
胸滿,甚則喘息不得平臥,當內飲外邪得解,里飲得化。方中麻黃髮汗解表、宣肺行水為主藥。桂枝助麻黃解表,又能溫化陽氣,助麻黃行水為輔藥。芍藥配桂枝以
調和營衛。
乾薑、細辛
溫脾肺之寒,使脾散精,上歸於肺,肺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故水液能在體內正常運行,以杜其生痰之源;
半夏燥溫化痰,治已成之水飲;五味子斂肺止咳,並防肺氣耗散太過之弊,以上均為佐藥。甘草調合諸藥,以緩和麻、桂、
姜辛溫剛烈之性。諸藥合用,共湊解表
滌痰、止咳平喘之功。
臨床運用:
1.本方為溫化
痰飲、
宣肺平喘之代表方劑。凡咳嗽、痰白清稀有泡沫、口不渴、
舌苔白潤者,無論有無
惡寒發熱,有汗無汗均可加減運用。如惡寒無汗者,重用麻黃;
惡風自汗者,重用桂芍,或加姜棗以
調和營衛;外寒已解而咳嗽未除者,去麻桂,改用蜜
炙麻黃,加杏仁以加強宣肺平喘之功;若
痰多清稀、咳喘不得平臥者,重用細辛、半夏、
乾薑以溫化降逆
寒痰。
注意事項:乾薑、細辛、
半夏、五味子為治咳喘痰飲之要藥。若
肺寒停飲偏重,五味子用量宜少於乾薑、細辛;若寒飲之咳
肺虛者,則五味子用量宜酌加大。
桂枝湯
組成:桂枝9克、
芍藥9克、
炙甘草6克、生薑9克、大棗4枚。
用法:水煎,分二次溫服,服後片刻,飲一小碗開水,使其微微汗出。
方解:本方是治療外感風寒表虛證的常用方劑。
表虛是因
營衛不和所致。
衛陽不固。則肌表空疏而惡風,營陰不能守則汗自出,風邪乘虛入於肌表。方中桂枝辛溫,解肌通陽、發汗解表為主藥;輔以白芍斂陰和營,且可阻止桂枝以防發汗太過而
傷陰。桂芍相配,一散一收,
調和營衛,使表解里和。生薑助桂枝以辛散衛分表邪。大棗助芍藥養營,姜棗合用,又加強桂芍調和營衛之功,共為
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上藥合用共湊
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之功。
臨床運用:
1.本方套用廣泛,除用於
風寒表虛證外,亦常用於一切雜病之表虛
自汗。如婦女任娠
惡阻、病後、產後營衛不和,或氣血不調之時而微熱、時而微寒、脈緩有汗者。
3.本方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
杏仁湯(《傷寒論》)用於桂枝湯證兼有咳喘者。
4.本方加龍骨、牡蠣,名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金匱要略》)用於陰陽失調之遺精、眩暈、
盜汗、自汗者,取其調和陰陽、鎮潛
固澀之效。
注意事項:
麻黃湯
用法:水煎,分二次溫服,微汗為度。
功能: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解:本方為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主要方劑。方中麻黃味苦辛性溫,為
肺經專藥,能發越人體陽氣,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作用,所以是方中之君(主)藥,並用之作為方名。由於營澀衛郁,單用麻黃髮汗,但解衛氣之郁,所以又用溫經散寒,透營達衛之桂枝之臣(輔)藥,加強發汗解表而散風寒,除身疼。本證喘是由肺氣鬱而上逆所致,麻、桂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以降肺氣、散風寒之杏仁為
佐藥,同麻黃一宣一降,增強解郁平喘之功。
炙甘草既能調和宣降之麻、桂,又能緩和麻、桂枝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而不耗正氣,是使藥而兼佐藥之義。諸藥合用,共湊發汗解表,
宣肺平喘之功。
臨床運用:
1.本方證之辯證要點是
惡寒發熱、無汗而喘、脈浮緊。多用於冬春季無汗的
重感冒及流感而有上述症狀者。
3.
麻杏苡甘湯(《金匱要略》)組成:麻黃、杏仁、苡仁、甘草。功用:解表祛濕。主治:風濕一身盡疼,發熱,日哺所劇者。
4.
大青龍湯(《傷寒論》)即麻黃
湯原方劑加石膏、生薑、大棗。功用:發汗解表,清熱除煩。主治:
外感風寒熱俱重,脈浮緊,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
注意事項:麻黃湯發汗力強,不宜用於
表虛自汗、
體虛外感、產後及出血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