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

炙甘草

甘草(RADIX GLYCYRRHIZAE PREPARATA),系豆科植物,炙甘草是用蜜烘製的甘草,俗稱炮製,就是將蜂蜜置鍋中煉成中蜜,改用文火加生甘草片拌炒均勻,3~5 min出鍋,置烤房或烘箱60~C烘至不粘手時取出,放涼即可。

炙甘草為類圓形或橢圓形切片,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澤,切面黃色至深黃色,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炙甘草湯具有益氣滋陰,通陽復脈治療功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炙甘草
  • 拉丁學名:Glycyrrhizae.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豆科
  • :甘草屬
  • :炙甘草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西北各省區.蒙古及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炮製方法,甘草繁殖方法,種子繁殖,根狀莖繁殖,栽培技術,功效作用,臨床套用,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狀,直徑1-3厘米,外皮褐色,裡面淡黃色,具甜味。莖
直立,多分枝,高30-120厘米,密被鱗片狀腺點、刺毛狀腺體及白色或褐色的絨毛,葉長5-20厘米;托葉三角狀披針形,長約5毫米,寬約3毫米,兩面密被白色短柔毛;葉柄密被褐色腺點和短柔毛;小葉5-17枚,卵形、長卵形或近圓形,長1.5-5厘米,寬0.8-3厘米,上面暗綠色,下面綠色,兩面均密被黃褐色腺點及短柔毛,頂端鈍,具短尖,基部圓,邊緣全緣或微呈波狀,多少反卷。
總狀花序腋生,具多數花,總花梗短於葉,密生褐色的鱗片狀腺點和短柔毛;苞片長圓狀披針形,長3-4毫米,褐色,膜質,外面被黃色腺點和短柔毛;花萼鐘狀,長7-14毫米,密被黃色腺點及短柔毛,基部偏斜並膨大呈囊狀,萼齒5,與萼筒近等長,上部2齒大部分連合;花冠紫色、白色或黃色,長10-24毫米,旗瓣長圓形,頂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短於旗瓣,龍骨瓣短於翼瓣;子房密被刺毛狀腺體。莢果彎曲呈鐮刀狀或呈環狀,密集成球,密生瘤狀突起和刺毛狀腺體。種子3-11,暗綠色,圓形或腎形,長約3毫米。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甘草常生於乾旱沙地、河岸砂質地、山坡草地土壤中。
炙甘草

分布範圍

全國大範圍有,主要集中在甘肅、新疆、四川一帶。

炮製方法

取甘草片,照蜜炙法炒至黃色至深黃色,不粘手時取出,晾涼。(蜜炙法:蜜炙時,應先將煉蜜加適量沸水稀釋後,加入待炮炙品中拌勻,悶透,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炒至規定程度時,取出,放涼。蜜炙時,用煉蜜。除另有規定外,每100千克炮炙品用煉蜜25千克。

甘草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

第二年春天4月份播種,磨破種皮,或者用溫水浸泡,沙藏兩月播種。再者用60℃溫水浸泡4~6小時,撈出種子放在溫暖的地方,上蓋濕布,每天用清水淋2次,出芽即可播種。7~8月份播種,不催芽,可條播和穴播,行距30厘米開1.5厘米溝,種子均勻撒人溝內,覆2~3厘米土。穴播:株距5厘米,每穴播5粒,覆土後一定要注意種子和土壤密接,土乾要澆水,每公頃用種子30~37.5千克。

根狀莖繁殖

結合春秋採挖甘荔時進行,粗的根藥用,細的根莖截成4-5厘米的小段,上面有2~3個芽,頭一年秋天地整好的畦內,行距30厘米開10厘米深的溝,株距15厘米把根平放,覆土正平、澆水。
出苗前後,保持土壤濕潤,乾要澆水,苗長出2~3片真葉按株距10~12厘米間苗,此期地無草。根狀莖露出地面後培土,拔除雜草,防止草叢生,第一、二年和糧食等作物間套種,合理利用土地。封凍前,追施農家肥料2000~2500千克。
採收加工:種子繁殖3~4年,根狀莖繁殖2~3年即可採收。在秋季9月下旬至10月初,地上莖葉枯萎時採挖。甘草根深,必須深挖,不可刨斷或傷根皮,挖出後去掉殘莖。泥土,忌用水洗,趁鮮分出主根和側根,去掉蘆頭、毛須、支杈,曬至半乾,捆成小把,再曬至全乾;也可在春季甘草莖葉出土前採挖,但秋季採挖質量較好。
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曬乾。加工時做到皮淨身乾,單條順直,兩頭見刀,口徑整新,根莖分攏,按類歸等。

栽培技術

病蟲害
鏽病
被真菌侵害後,葉的背面出現黃褐色的皰狀病斑,破裂後散發褐色粉末,是病原菌的多孢子堆和復孢子,8、9月形成褐黑色的冬孢子堆。
甘草甘草
防治方法:把病株集中起來燒毀。初期噴灑0.3-0.4波美度石硫合劑或97%敵銹鋼400倍液。
褐斑病
真菌感染後,葉片產生圓形和不規則形病斑,中央灰褐色,邊緣褐色,病斑的正反面均有灰黑色霉狀物。
防治方法:病株集中起來燒毀。初期噴1:1:1~16O波爾多液或70%甲基托布律可濕性粉劑1500~Z00O倍液。
白粉病
被真菌中的半和菌感染後,葉片正反面產生白粉。
防治方法:噴0.2-0.3波美度石硫合劑。
蚜蟲
又叫蜜蟲、膩蟲,成、若蟲吸莖葉汁液,嚴重時造成莖葉發黃。
防治方法:冬季清園,將植株和落葉深埋。發生期噴50%殺螟松1000~2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500~2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續數次。
紅蜘蛛
8月份左右發生,9月份左右危害嚴重,主要侵食葉片和花序。葉片被害後,葉色由綠變黃,最後枯萎。此蟲多藏於葉背面。
防治方法:可用0.2-0.5波美度石硫合劑加米湯或面漿水噴灑。

功效作用

功效滋陰養血,益氣通陽,復脈定悸。主治心陰陽兩虛證,後世醫家在張仲景臨床套用基礎之上將其擴展用於治療虛勞、肺痿、肺燥陰傷等證.現代醫家則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系統性疾病.

臨床套用

1 健脾益氣和中
《本草述鉤元·卷七》凡心火乘脾, 腹中急痛, 腹皮急縮者宜信用之。健中湯用之以補中而緩脾急。對於脾胃倦怠, 心虛悸動引起的疾病, 本品甘平, 益氣補中, 故可用於多種氣虛證, 如脾胃虛弱, 氣短乏力, 食少, 便溏者, 常與人參、白朮、茯苓同用, 以增強健脾益和中之效。若心氣氣虛不足, 心悸動, 脈結代者, 本品又配熟地、麥冬。
對咳嗽氣喘, 本品有潤肺止咳平喘, 藥性甘平, 故無論外感內傷, 寒熱虛實, 以肺失宣降, 氣喘咳嗽, 均可套用。如寒痰停飲喘咳配半夏、乾薑、細辛等同用的小青龍湯均以本品止咳平喘之良藥。
對癰疽喉痹、藥食中毒, 本品甘以解毒, 治癰疽喉痹藥食中毒, 有良好的解毒之效。如用於火毒瘡瘍, 常與金銀花、天花粉、白芷等清熱解毒同用如仙方活命飲。
如脘腹或四肢攣急作痛, 本品味甘緩急止痛, 常與桂枝、芍藥、飴糖等同用, 治脾胃虛寒, 脘腹攣急作痛, 如小健中湯;與芍藥同用, 甘酸化陰柔筋止痛, 以治四肢攣急作痛, 如芍藥甘草湯;又甘草梢善止莖痛, 配木通生地, 竹葉同用。還可用治口糜, 淋痛, 如導赤散。
2 調和藥性
《百家配伍用藥經驗采著》元胡、瓦楞子、甘草配伍特點是:益氣化痰瘀和中止酸止痛, 甘草補中益氣。緩急止痛。三藥合伍, 痰瘀兼化, 相輔相成, 化滯中寓和中緩急, 則不傷正而增止酸止痛之功。本品甘平、藥性和緩、能升能降, 能浮能沉, 故與寒熱、溫涼補瀉各類藥物同用, 有緩和藥性, 調和百藥之功。如與石膏、知母等寒涼補瀉各類藥物同用, 如白虎湯, 以防寒涼傷胃;與附子, 乾薑等溫熱同用, 如四逆湯, 以防燥熱傷陰;與大黃、芒硝等瀉下藥同用, 如調胃承氣湯, 以緩其速下, 瀉不傷正;與人參、白朮、當歸、地黃等補益藥同用, 如八珍湯, 以藥效緩慢持久。本品最善調合百藥之性, 因此固有“國老”之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