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發病季節分:發生於春季的溫病稱春溫、風溫,發生於夏季的溫病稱暑溫、濕溫,發生於秋季的溫病稱秋燥,發生於冬季的溫病稱冬溫等。 ...
溫病學是研究溫病的發生髮展規律及其診治和預防方法的一門臨床學科。也就是認識和防治溫病的學說。是一門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
溫病學派是吳門最具地方特色和科技優勢的一大流派,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吳門醫派主流。明清時期達鼎盛階段,並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居世界科技領先的地位。...
《溫病八大名著》是1996年1月1日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又可。...... 溫病八大名著是溫病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歷版高等中醫院校《溫病學》教材對其原文...
《溫病條辨》,清代吳瑭(鞠通)著(1798年),為溫病通論著作。該書在清代眾多溫病學家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了完全獨立於傷寒的溫病學說體系,創立了三焦辨證綱領,...
清代對溫病學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做出貢獻的醫家是葉桂、薛雪、吳瑭、王士雄,後人稱之為溫病四大家。...
《溫病學派四大家》是2012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盛增秀。...... 《溫病學派四大家:學術精華·診治經驗》對溫病學派代表人物葉桂、薛雪、吳瑭、王士雄...
溫病類。不分卷。不著撰者。成書年代不詳。上焦篇論述風溫、溫熱、溫疫溫毒、冬溫證治,附暑溫、伏暑、濕溫、溫瘧、秋燥;中焦篇、下焦篇分述風溫、溫熱、...
中醫有"溫病三寶"之說,即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三者選用有講究:安宮牛黃丸適用於那些高燒不止、神志昏迷,“稀里糊塗”的患者;紫雪丹適用於伴熱驚厥、手腳...
此書為溫病學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共六卷,系清·吳瑭撰,嘉慶三年(1798)完成,前後花了六年時間。刊行之後,為醫家所重,乃致翻刊重印達五十餘次之多,並有...
《溫病學與中醫現代臨床》是2007年8月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進喜。本書以中醫學術為主體,結合現代醫學理論,系統介紹溫病學在中醫現代臨床中的套用,以及...
本書由趙紹琴著,內容皆為趙氏從醫50年來治療溫病的心得經驗。全書共分六章,包括兩大部分:前半部分概述溫病的起因、病機、衛氣營血和三焦辨證、溫病的診斷和治療...
溫病類。沈仲圭編著。1956年出版。本書分上、中、下三篇及附翼四部分介紹溫病學說的源流、溫病的特點及辨證、溫病的病理變化、診法、治法及方劑以及分證論治...
《潘澄濂論溫病》是2009年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世培。...... 《潘澄濂論溫病》是2009年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世培。...
《溫病要義》是現代謝仲墨編的一本溫病類中醫文獻。...... 《溫病要義》是現代謝仲墨編的一本溫病類中醫文獻。作品名稱 溫病要義 作者 謝仲墨 類別 溫病類 ...
《溫病芻言》是現代王季儒編著的一本溫病類中醫文獻。...... 《溫病芻言》是現代王季儒編著的一本溫病類中醫文獻。作品名稱 溫病芻言 作者 王季儒 類別 溫病類...
《溫病全書》是近代時逸人撰,沈嘯谷編的一本溫病類中醫文獻,成書於1933年。...... 《溫病全書》是近代時逸人撰,沈嘯谷編的一本溫病類中醫文獻,成書於1933年。...
【溫病派】明清以來,在古代治療傷寒病的基礎上,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對溫熱 病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在溫熱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療原則方面,逐步 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
溫病條辨序原文及注釋 編輯 昔淳于公有言⑴:“人之所病,病病多;醫之所病,病方少。”夫病多而方少,未有甚於溫病者矣。何也?六氣之中⑵,君相兩火無論...
溫病熱病,症狀初始時間春季,藥方羌活沖和湯...... 傷寒溫病發於春。夏月傷寒熱病臨。羌活沖和湯可治。防風通聖散能平。傷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不即病者。謂之...
本書以中醫歷代醫家、經典著作為主線,從源引流,詳細闡述了溫病學說的發展歷程。著者將其劃分為“淵源於秦漢之前的溫病學說”“在傷寒體系內發展的溫病學說”“...
《〈溫病條辨〉白話解》是現代浙江中醫學院編譯的一本溫病類中醫文獻。...... 《〈溫病條辨〉白話解》是現代浙江中醫學院編譯的一本溫病類中醫文獻。...
經過數年的努力,他終於探索出一些規律和醫治方法,並於1798年著成《溫病條辨》一書,他的這部書,是祖國治療溫熱病較有系統的一部溫病學著作,對後世影響很大。他...
《溫熱論》為溫病通論著作,由清代葉桂(天士)口述,其弟子顧景文執筆著錄,全文十分簡短,僅四千餘字。為溫病學說的奠基性著作。葉氏在此書中提出了溫熱病的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