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藥,中醫方劑學名詞。分為佐助藥、佐製藥和反佐藥。佐助藥,即協助君、臣藥以加強治療作用,或直接治療次要兼證的藥物;佐製藥,即制約君、臣藥的峻烈之性,或減輕或消除君、臣藥毒性的藥物;反佐藥,即根據某些病證之需,配伍少量與君藥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療中起相成作用的藥物。佐藥在方中之藥力小於臣藥,一般用量較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佐藥
- 英文名:Assistant Drug
- 套用領域:中醫方劑學
解讀,套用,參考文獻,
解讀
1、君臣佐使理論的歷史沿革
君臣佐使理論最早見於《內經》。何伯齋《醫學管見》云:“大抵藥之治病各有所主。主病者,君也;輔治者,臣也;與君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經及引治病之藥至於病所者,使也。”張介賓《類經·方劑君臣上下三品》謂:“主病者,對證之要藥也,故謂之君,君者味數少而分兩重,賴之以為主也。佐君者謂之臣,味數稍多而分兩稍輕,所以匡君之不迨也。應臣者謂之使,數可出入而分兩更輕,所以備通行嚮導之使也。此則君臣佐使之義。”
2、佐藥在君臣佐使理論的具體內涵
方劑是由藥物組成的,藥物通過有序的配伍以增強或改變其自身功用,調其偏勝,制其毒性,消除或減緩其對人體的不良反應,發揮藥物間相輔相成或相反相成等綜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藥物組合成為一個整體,從而發揮更好的預防與治療疾病的作用。君臣佐使是方劑的組方原則。君藥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臣藥就是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或是針對兼病或兼證起治療作用的藥物。佐藥一是佐助藥,即協助君、臣藥以加強治療作用,或直接治療次要兼證的藥物;二是佐製藥,即制約君、臣藥的峻烈之性,或減輕或消除君、臣藥毒性的藥物;三是反佐藥,即根據某些病證之需,配伍少量與君藥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療中起相成作用的藥物。使藥是引經藥,能引方中諸藥以達病所的藥物;或調和藥,即具有調和諸藥作用的藥物。君臣佐使說明方中藥物在方中的位置和治療中的主次,協同拮抗關係,是藥物配伍的基本原則。一般而言,一首方劑中的君藥是必備的,而臣、佐、使藥並非齊備。
套用
1、佐助藥,杏蘇散中的半夏、橘皮、生薑、大棗
杏蘇散出自《溫病條辨》主治外感涼燥證。惡寒無汗,頭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乾,苔白脈弦。治宜輕宣涼燥,理肺化痰。方用蘇葉9g,半夏9g,茯苓9g,前胡9g,苦枯梗6g,枳殼6g,甘草3g,生薑3片,大棗3枚,杏仁9g,橘皮6g。方中蘇葉辛溫不燥,發表散邪,宣發肺氣,使涼燥之邪從外而散;杏仁苦溫而潤,降利肺氣,潤燥止咳,二者共為君藥。前胡疏風散邪,降氣化痰,既助蘇葉輕宣達表,又助杏仁降氣化痰;桔梗、枳殼一升一降,助杏仁、蘇葉理肺化痰,共為臣藥。半夏、橘皮燥濕化痰、理氣行滯;茯苓滲濕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薑、大棗調和營衛以利解表,滋脾行津以潤乾燥,是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合拮梗宣肺利咽,功兼佐使。
2、佐製藥,白虎湯中的粳米、炙甘草
白虎湯出自《傷寒論》,主治氣分熱盛證。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大有力。治宜清熱生津。方用石膏50g,知母18g,炙甘草6g,粳米9g。方中君藥生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經,功善清解,透熱出表,以除陽明氣分之熱。臣藥知母,苦寒質潤,一以助石膏清肺胃之熱,一以滋陰潤燥救已傷之陰津。石膏與知母相須為用,可增強清熱生津之功。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傷中之弊。炙甘草兼以調和諸藥為使。
3、反佐藥,左金丸中的吳茱萸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主治肝火犯胃證。脅肋疼痛,嘈雜吞酸,嘔吐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清瀉肝火,降逆止嘔。方用黃連180g,吳茱萸30g。方中重用黃連為君,清瀉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橫逆犯胃;黃連亦善清瀉胃熱,胃火降則其氣自和,一藥而兩清肝胃,標本兼顧。然氣鬱化火之證,純用大苦大寒既恐鬱結不開,又慮折傷中陽,故又少佐辛熱之吳茱萸。一者疏肝解郁,使肝氣條達,鬱結得開;一者反佐以制黃連之寒,使瀉火而無涼遏之弊;一者取其下氣之用,以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領黃連入肝經。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以為佐使。
參考文獻
1、《中藥八百種詳解》侯士良主編 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9 第21頁
2、《方劑學》李冀主編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2 第19頁
3、《中醫藥學基礎》明廣奇主編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8 第2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