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城(葵丘(河南省蘭考縣東部古代地名))

考城(已被撤銷的中國古縣)

葵丘(河南省蘭考縣東部古代地名)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考城縣,古代地名,春秋屬戴國,曰穀城縣,秦置谷縣,秦末因其地多災稱甾縣。新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改為嘉穀縣,東漢光武帝初年復稱甾縣。東漢建初八年(83年),漢章帝東巡陳留,取“昭光烈考武皇”之意,改甾縣為考城縣,定治所葵丘(今蘭考縣境內,一說民權縣林七鄉,一說東明縣五霸崗村)。北魏改為考陽縣,為北梁郡治。五代梁開平元年(907年)改名戴邑縣。宋朝,黃陵崗屬考城縣。1232年,割考城縣通安堡儀封縣。1784年,因水災,儀封縣堌陽等七鄉劃歸考城,原考城黃河南岸部分劃入睢州(睢縣)。

1928年,以考城南三區與睢縣北三區、杞縣北五區,設民權縣

根據1941年版《考城縣誌》,考城故地瀕黃河,歷史上多次遭受水患,曾先後遷城多次。東漢,考城縣治所在民權縣林七鄉北齊,考城縣再次改為成安縣,成安縣城在今蘭考固陽鎮一帶。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復改為考城縣,移治今民權縣西南。金興定四年遷賀丘(民權縣王橋鎮);明朝洪武二十三年徙江墓店(民權縣程莊鎮);明正統二年徙民權縣北關鎮;清乾隆四十八年三月,考城知縣雷遜,築新城於堌陽鎮。1936年曾與蘭封縣合併,改設東仁縣(擬設小宋集),同年復舊。1938年10月,中共蘇魯豫特委在曹縣莊寨鎮郭小湖建立考城抗日縣政府,1939年3月撤銷。1944年東明南部劃歸考城。1949年考城縣治由固陽鎮遷至張君墓鎮(考城鎮)。

1954年,撤銷考城縣,蘭封縣考城縣的西部合併,以二縣首字為名,稱蘭考縣考城縣的東部則與民權縣合併。

基本介紹

歷史概述,歷史沿革,歷史來源,考城八景,戴姓起源地,北亳故地,莊子與蒙探析,文獻記載,歷史記載,濟陽歷史記載,考城縣歷史記載,濟陽考城地望,葵丘之會,歷史文獻記載,隸屬關係,民權縣的由來,歷史變遷,古代歷史名人,歷史人物,

歷史概述

考城縣,舊縣名。春秋屬戴地,曰谷城,秦置谷縣,秦末因其地多災稱甾(古同“災”)縣。新始建國元年(9年),改為嘉穀縣,東漢光武帝初年復稱甾縣。東漢建初八年(83年),漢章帝東巡陳留,取“昭光烈考武皇”之意,改甾縣為考城縣,定治所葵丘(今民權縣林七鄉,一說今東明縣五霸崗村葵丘的地址,有說是菏澤牡丹區東明鄄城,有說是河南的蘭考民權)。自此以後,考城經兩次易名北魏易為考陽、後梁易為邑),但又復名:三次罷縣(初,元末,明初),但很快又重置。元代水患,徒治於賀丘(今民權縣王多)。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作)近江墓店(今民權縣李堂鄉),明正統二年(1437年)遷今民權北關。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析儀封地隸考城,遷治所於蟈陽。
1949年後縣人民政府駐張君墓(今考城鎮)。縣屬範圍約在今民權縣部分地區(林七鄉、程莊鎮、王橋鎮、北關鎮、褚廟鄉、莊子鎮等等)和蘭考縣張君墓(考城鎮)、堌陽、南彰、小宋、許河、閆樓、孟寨、紅廟等鄉鎮。1954年,考城縣與蘭封縣合併,稱蘭考縣至今。1956年5月,原屬蘭考縣的北關、順河、程莊、褚廟、閆集、任莊等10個鄉(今程莊鎮北半部、北關鎮大部、褚廟鄉全部、老顏集鄉北半部)劃歸民權縣。
考城古城。即今蘭考縣城東北20公里蟈陽村,俗稱老考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考城縣治所由舊城(今民權北關)遷此,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建新城,名考城。城垣周長三里,高一丈四尺,內土外磚,設四門。1949年城廢,今為固陽鎮政府駐地。

歷史沿革

夏桀二十八年(約前1900年),昆吾伐商,商會諸侯與景薄(考城)。敗葛、韋、昆吾等國。
考城(葵丘(河南省蘭考縣東部古代地名))
戴國
夏商時境內有北亳,又稱景亳商湯景亳誓師,宣告夏桀的罪行後正式興兵伐夏。商湯伐桀,由商、睢進軍、經儀封、蘭陽和汴、鄭一帶,然後轉攻安邑,盤庚遷殷稱殷商、殷人田游及戴(考城);見於卜辭金石。
商末時期,境內有伯邑考之采邑。
前1027至前1771年,周武王封伯邑考的後代於商(考城)為戴國。
春秋時期,此地為子姓戴國。隱公十年,秋,宋、衛、 蔡伐戴國,戴國最終被鄭國所滅。後來此地為宋國所有,稱葵丘。【《左傳·喜九年》:“秋,齊侯(齊桓公)盟諸會於葵丘。”民國《考城縣誌》記載:“葵丘在舊城東南一里百十步郭內,由於與考城縣治如此相近,故稱“考城古之葵丘也。”據《考城縣誌》記載,現考城縣故城址在現河南省民權縣林七鄉西南三里處,該處因屢經水災已無城址可見,有“舊縣集”之稱。民權縣地圖(1984年制)在此處標有“葵丘會盟台”五字。
戰國時期,稱為外黃。
秦時設縣,稱為谷縣
考城(葵丘(河南省蘭考縣東部古代地名))
漢朝 ---曹魏時期的考城縣位於民權東偏北
西漢時期,楚漢兵起,邑多災年,因而稱甾縣(包括曹縣西南部),屬梁國。此外,境內還設有外黃縣。(見《考城縣誌》卷二)
新朝時期,甾縣改稱為“嘉糓”。
東漢屬陳留郡漢章帝二年(公元77年),劉炟東巡過甾縣,詔日“陳留甾縣其名不善……,取其光烈考武王之義,改甾縣為考城縣(縣治民權縣北關鎮)。”(引自《水經拄》23卷)。。漢代中後期考城又改為成安縣,仍屬陳留郡管轄。
考城(葵丘(河南省蘭考縣東部古代地名))
唐代考城縣治在民權縣境內
西晉初廢,後復置,屬濟陰郡。晉惠帝時分陳留郡置濟陽國,考城縣屬濟陽國,後濟陽國除,改為郡,考城縣屬濟陽郡。
南北朝,劉宋時期考城屬濟陽太守。
北魏,改稱考陽,在此置北梁郡。北齊並廢之,改稱為成安縣,成安縣城在縣東北今蘭考固陽一帶。
隋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又復名為考城縣,屬梁郡
唐朝,考城縣屬曹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於考城縣置東梁州。武德五年(622年),梁州廢,考城縣屬曹州。天寶元年(742年),改曹州為濟陰郡,統轄濟陰、乘氏、成武、冤句、南華、考城等六縣。元和十四年(819年)考城縣改隸宋州,尋復屬曹州。
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屬開封府朱溫將考城更名為戴邑。
後唐同光二年(924年)復舊名,屬開封府。金屬曹州,正隆中改屬睢州。
宋朝崇寧四年來屬。宋朝,黃陵崗屬考城縣。
歷經宋、金、元、明、清五代,一直沿用考城之名。
考城(葵丘(河南省蘭考縣東部古代地名))
宋代考城縣治在民權縣境內
金朝初年,黃河決口改道,興定二年(1218年)為避河患,東明縣城遷至黃河以北之東明集(今山東菏澤市東明市東明集鎮),原駐地被廢為通安堡,屬考城縣。
金正大九年,割考城縣通安堡置儀封縣。天興元年(1232年)黃河南岸並設二縣:一是割考城、襄邑(今睢縣)、東明三邑地置儀封縣(《讀史方輿紀要·卷十六》:春秋時衛邑。漢為東昏縣地。唐宋為考城縣地)。金天興元年(1232年)黃陵崗改屬儀封縣。元皇慶元年(1312年),因水患,在黃陵崗通安修南平城裡復建儀封城,治所在今蘭考縣葡萄架鄉韓湘坡村西。
考城縣治自漢至元初未有變遷。元代以後,考城縣治因黃河泛濫屢有徙移。元代,曹縣西南屬考城縣。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20年)四月,河決開封,溢杞睢,考城大水,為避河患,縣監李茂治於賀丘(賀丘即今民權縣王橋集附近)。元,睢州屬汴梁路,領四縣:襄邑,考城,儀封,柘城。
明洪武四年(1371年),復置睢州,屬開封府,洪武十年(1377年)5月睢州降為縣,洪武十三年(1380年)11月復升為州。
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縣城復遭河患,“知縣楊顯宗徙築江墓店”(江墓店在今民權縣李堂鄉境內)。明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考城又遭大水,“知縣鄭道徙築即今舊城”(舊城即今民權縣北關集)。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6月,睢州屬歸德府,領縣二:考城,柘城。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七月,河決儀封,漫口二十餘,北岸水勢全注青龍岡(今河南蘭考境)。
考城(葵丘(河南省蘭考縣東部古代地名))
金代考城縣治在民權縣境內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三月,考城知縣雷遜,築新城於堌陽。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因水災,儀封縣堌陽等七鄉劃歸考城,考城縣城遷往堌陽,原考城黃河南岸部分劃入睢州,仍屬歸德府。
清鹹豐五年(1855),銅瓦廂決口,黃河改道北流,考城轉居河之東南,仍隸歸德府。
光緒元年(1875年2月),考城縣復屬歸德府。
1912年,睢州改州為縣,今民權縣境東、中、南部屬睢縣,東北部屬考城縣,西部屬杞縣,北部屬蘭封縣。
民國二年(1913年)2月,廢府存道,設豫東、豫西、豫南、豫北4個道,考城、蘭封2縣均屬豫東道。民國三年(1914年)6月,豫東道改為開封道,所轄未改。民國十六年(1927年)8月,馮玉祥主政河南,廢開封道,設立豫北、豫東、豫西、豫南4區行政長公署,蘭封、考城等7縣屬豫西第一行政長公署(駐開封縣)。不久,廢區,蘭封、考城等縣直屬於河南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1月,河南省劃為11個行政督察區,蘭封、考城2縣屬第二區(駐商丘縣)。
自清乾隆年間考城縣治徙移之後,直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現民權縣內無縣治設定,境域分屬考城縣、睢縣杞縣所轄。
民國十七年(1928年)三月八日,由劉鎮華倡議,經河南省政府主席馮玉祥批准,劃睢縣三個區(包括原屬舊考城的北七里,即大樊集、王橋集、陳店集、舊縣村集、柴油坊集、林七口集等,以及屬於睢縣的部分轄地),還有杞縣北部的西肥、巴河、雙塔、人和、新興五個社,設立民權縣,縣治設於李壩集(今老城)。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蘭封、考城2縣合併為東仁縣。縣印已鑄,並報請上級備案,決定將縣城遷至小宋集,後因民眾呼籲,上級慨然收回成命。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5月19日,日軍攻占考城。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8月,河南政區調整,從第一區劃出開封、通許2縣,第二區劃出陳留、蘭封、考城、民權、睢縣、杞縣6縣,增設第十二區,專署駐蘭封縣。
1938年10月,中共蘇魯豫特委在曹縣西北郭小湖(今曹縣莊寨鎮)建立考城抗日縣政府,魯西南地區第一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宣告成立,於子元任縣長。中共中央為維護統戰大局,於1939年2月電令撤銷考城縣抗日民主政府。
1944年上半年撤東明縣建制,其南部劃歸考城。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蘭封、考城縣仍屬河南第十二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蘭封縣全境解放,歸屬陳留專區。10月28日,考城縣全境解放,縣政府進駐縣城,屬商丘專區,翌年2月,歸陳留專區。
1949年,考城縣治由固陽鎮遷至張君墓鎮(今蘭考縣考城鎮)。
1952年6月27日,撤銷陳留專區,所轄蘭封、考城等縣劃入鄭州專區。
1954年1月23日,蘭封、考城2縣合併,以二縣首字為名,稱蘭考縣,縣城仍駐原蘭封縣城。同年將原考城縣管轄的北關,褚廟和程莊三個區劃給民權縣
1956年,又劃原考城縣北關、褚廟兩個中心鄉和程莊鄉所屬的十個小鄉歸民權縣。此後,民權縣區域無再變化。
考城(葵丘(河南省蘭考縣東部古代地名))
明代考城縣治在民權縣境內
考城縣地瀕黃河,歷史上多次遭受水患,曾先後遷城多次。依上可知,金國睢州考城縣治在今河南省民權縣東,距清乾隆年間徙移後的考城縣治固陽鎮(今河南省蘭考)四十多公里。

歷史來源

考城這個名字,漢代就有,是劉秀的孫子漢章帝給起的。還有一種說法是說,考城縣最初的時候是周文王長子伯邑考的封地,因此就用了這個"考"字,所以命名為考城。
考城(葵丘(河南省蘭考縣東部古代地名))
清代考城縣城西遷至蘭考縣境內
至於漢章帝為何以“考”命名此縣,也有不同的說法。其一,戴國是周文王嫡長子伯邑考後裔的封國,因此,取伯邑考的“考”,作為戴國故地上的縣名。其二,漢章帝是為了紀念他的祖父劉秀。劉秀出生在陳留郡濟陽縣,濟陽縣縣城就在今蘭考縣東北,劉秀出生當年,因縣界有嘉禾生一莖九穗,而名光武曰“秀”。
西漢時期設縣,名叫菑(zī)縣。菑的意思是初耕的田地,古代又同"災"。楚漢相爭,這裡連遭兵災,所以因此得名。東漢的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就出生在這裡。劉秀繼位後,並沒有改這個名字。而劉秀的孫子漢章帝劉炟覺得這個地方作為祖父的出生地,而命名為"菑",實在不妥,因此改名考城縣,寓意發揚"列考武皇"的業績。考城之名,從東漢延續到1954年,但其縣治和轄區卻有多次變化,老考城距蘭考百十里,今屬民權縣
“考”字最早見於殷商甲骨文中,與“老”是同一個字,本像一老人持杖之形。同時期也已出現所持之杖變作“丂(斧柯的象形初文)”形者,從而成為從丂得聲的形聲字,這種字形直到小篆時還看得十分清晰,如《說文》:“考,老也。從老省,丂聲。”到了漢代以後,字形上部慢慢變作“耂”,已經不容易看出最初是老人的形象了。在西周金文和《詩經》中,“壽考”是個常用詞,為長壽年老之義,這裡作年老講的“考”應該是用其本義。而更為常見的“祖考”、“烈考”、“皇考”諸詞中的“考”,則是對去世父親的尊稱。至此,便知漢章帝為何“取其光烈考之義”改稱考城,為了紀念他的祖父劉秀
關於考城的來歷,民間另有一個版本。因清時開封是河南的省府,考城距開封不足百公里,每年科考時節,就成為各路奔功名的學子赴縣進府科考打點歇宿的聚集地。一次慈禧巡幸經過考城,見到學子濟濟,非常高興,脫口而出:“真乃一座考城啊!”考城由此而得名。
又有一種說法是,考城為古戴國,春秋時又名葵丘。秦之甾縣,漢為紀念孝子穎考叔而名考城。

考城八景

考城八景是盟台夕照、仙觀飛霞、江墓秋風、李祠雨露、傅塔明檐、梁村曲水、古道柳煙、沁河桃浪。
“盟台夕照”指的是,“葵丘會盟台遺址”。1995年,政府撥款擴建,有亭台、門樓、圍牆等,占地1500平方米。葵丘會盟台,三面環水林木蒼翠。明清時,葵丘會盟颱風光旖旎,“盟台夕照”為考城八景之一。晚清詩人常芳濱有詩讚曰:“古河北岸舊津東,往跡盟台夕照中。斷碣殘碑苔蝕綠,蒼松翠柏霞蒸紅。荒煙蔓草繞僧舍,螢火鬼磷起佛宮。一段淒涼何所似,人猶艷說齊桓公。”
清《考城志·古蹟志》記載:“葛崗在縣南二里,世傳為葛洪煉丹之所。”後來,這裡修建了道觀。此道觀重檐疊角、玲瓏精巧,風格典雅,氣勢恢宏,巍峨聳入雲天,如蒼鷹展翅欲飛;觀旁栽植古柏古檜,枝繁葉茂,挺拔蔥翠,道觀檐頭常有彩雲飄浮;每當夕陽西下,彤雲映紅大地,仙光流金溢彩,極目遠望,猶如海市蜃樓,傳說曾有仙人飛升於此,有坊上書“仙光霞飛”四字。千百年來,常有文人騷客到此觀飛霞而興嘆,拈柔翰以賦詩。“仙觀飛霞”遂成古考城八景之一。

戴姓起源地

根據民國十三年 《考城縣誌·沿革志》附 《太平寰宇記》:考城縣。古戴國地。夏商周春秋中原百國,也是中華歷史上百家姓形成的主要時期。戴,戴國,戴氏,古代西周和東周春秋時代的戴國,為古代周朝分封在中原地區的王室諸侯國,位於今天的河南省蘭考縣。顧棟高的《春秋大事表》明確指出戴國國都在考城縣的具體位置:“戴,子姓。都今河南歸德府考城縣東南五里考城故城是。”
西晉學者杜預對戴國故地註解得更為詳細:“戴國,今陳留外黃縣東南有戴城。”這說明西晉時期戴國故地已經被稱之為“戴城”。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戴國地望在漢晉時期的陳留郡是沒有問題的。如今大家對於戴國究竟是在開封蘭考境內,還是在商丘民權境內的紛爭,歸根結底是兩千年間歷史地理沿革導致的。歷史上,民權縣與蘭考縣有過幾次行政區域變化。民權縣設立於1928年馮玉祥主政河南時期,最初由杞縣東北部的“五社”和睢縣北部的“七里”合併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4年,蘭封、考城二縣合併時,又將原考城北關區等劃歸民權縣管轄。至此,考城縣不復存在,它的所轄區域被分別劃分給了今天的蘭考縣及民權縣。戴國版圖除現在的蘭考縣之外,還應包括民權、睢縣、杞縣的部分或大部分地區。

北亳故地

據說,考城縣為三亳之一,為商湯盟地,曰北亳
”,是指先商及商朝的都城。因為商部族不斷遷徙,歷史上有很多“亳”地。“亳”位置在哪,直接牽涉商都城在哪。千百年來,史家爭鳴,莫衷一是,有漳亳說、垣亳說、鄭亳說、伾亳說等。但提出最早、影響最大、認可人數最多的則是“三亳”說,由晉代的皇甫謐提出。清代《尚書古文疏證載》:“殷有三亳,二在梁國,一在河洛之間。”梁國之亳即是南亳、北亳,河洛之亳為西亳,三亳方位是以商部族原先所居商丘(今商丘閼伯台)為原點而劃分的。
史記·殷本紀》曰:“自契至於成湯八遷。始居,從先王居。”《史記·殷本紀》正義:“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為景亳,湯所盟地。”《孟子》曰:“湯居亳,與葛為鄰。”《史記·殷本紀》:“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征之。”葛國即今天的商丘市寧陵縣,《水經注》云:“葛鄉在梁國寧陵縣東北四十里。”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縣誌·古蹟》:“諸家皆以蒙縣之亳為景亳。”北魏闞駰《十三州志》:“湯會諸侯於景亳即之北亳也。”北亳位於蒙縣西北,是夏之諸侯國商國的都城,有宮室、有宗廟,也是商湯的軍事大本營。湯之伐桀,這裡是出發點。據《歸德府志》記載,北亳在春秋時為宋國城邑,在西漢為山陽郡薄縣治所,東漢時為梁國蒙縣城邑。
夏朝末年,居於東方的商族日益崛起,首領商湯積蓄力量準備推翻夏桀的統治。他從先王舊都商丘北遷至北亳(又稱景亳、蒙亳),召開諸侯大會被眾首領推舉為盟主,誓師討伐夏桀。《左傳·昭公四年》:“商湯有景亳之命。”《古本竹書紀年輯證》:“商會諸侯於景亳。”“亳”都之所以稱“景亳”,乃是因其都居景山之陽而得名。再看“亳”都之水。“亳”都居於黃水支流濟水之陰和汳(汴)水之陰,不僅水運交通便利,而且可為人、畜、土地灌溉等,提供水之源。除兩條河之外,還有特大的“兩澤”,即“蒙澤”和“孟諸澤”。蒙澤水淺,旱時有草無水,與東邊的孟諸澤斷流;汛期與孟諸澤連成一片,形成一個長達數百里的特大水澤。因“亳”都坐落在蒙澤之北的蒙地,所以又稱“蒙亳”。“亳”“景亳”“蒙亳”,其實是三名一地。
竹書紀年》也記載了殷商的歷史:①帝癸十五年,“商侯履(湯)遷於亳。”②“二十八年,昆吾氏伐商。商會諸侯於景亳。”③《商王湯》:“湯在亳,能修其德。”④“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亳。”⑤《外丙》:“元年乙亥,王即位,居亳。”⑥《仲壬》:“元年丁丑,王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⑦《大甲》:“元年辛巳,王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⑧《沃丁》:“元年癸巳,王即位,居亳。”⑨《小庚》:“元年壬子,王即位,居亳。”
根據《逸周書》和方誌等資料進行分析,指出景亳應在大伾山附近,因黃河改道而湮沒(今蘭考縣境內有兩條黃河故道),北亳在今河南省蘭考縣堌陽鎮
唐代杜佑通典》第一百七十七 州郡七 濟陰郡 考城縣:“ 考城有北亳成湯都也。梁國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此即北亳也,亦曰景亳,亦古戴國也。”
司馬遷《史記·老莊申韓列傳》曰:“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
《城冢記》云:“北亳,在蒙城西北。”《太平寰宇記》東京考城下云:“北亳城在縣東北五十三里。”《太平寰宇記》:“梁國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湯會諸侯於北亳,即蒙之北亳也。”
明代《通雅》:歸德之考城縣,今有亳越,有大蒙,小蒙。章本淸云:湯遷南亳,即歸德府
《水經注》又載:“獲水出汳水於梁郡蒙縣北,俗謂之小蒙城也。《西征記》曰:‘城在汳水南十五六里,即莊周之本邑’。”又說:“獲水又東逕虞城縣故城北,古虞國也。”這就更明確地表明,漢代蒙縣位於古汴水南十五六里,虞城古城西北。
唐魏王李泰等《括地誌》云:“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為景亳。”宋樂史《太平寰宇記》“河南道·宋州·宋城縣”條:“大蒙城在縣北四十一里。”清顧祖禹《讀史方域紀要》:“蒙城在歸德府東北四十里,亦曰大蒙城。”清蔣廷錫《尚書地理今釋》“三亳”條:“今河南歸德商丘縣北四十里有大蒙城。”
《嘉靖歸德志》載:“三亳者,為北亳,谷熟為南亳,偃師為西亳。”
清康熙《考城縣誌·古蹟志》:“按(南宋羅泌)《路史》:‘即考城,為莊子生處。’《方輿攬勝》:‘莊子故里(今民權縣莊子鎮),必有所據。’又云:‘在縣(考城)東北。’”
考城即秦之甾縣,東漢改曰考城,城在今民權縣城東十餘公里處,至清乾隆十九年重修《歸德府志》明確指出:“莊周故里在考城東的古蒙澤。”又有睢陽李蘊修抄本《歸德府屬全志》“考城”下曰:“蒙城在 (考城) 東三十里乃莊周故里(今民權縣莊子鎮)。”
清乾隆《歸德府志·地理略上》對“蒙”的注釋是:“《考城縣誌》:在縣東三十里。《方輿勝覽》雲,考城東有蒙澤,乃莊子故里(今民權縣莊子鎮)也。” 以上記載,明明白白、確切無誤,“蒙”的方位都指向一處:即宋城(今商丘古城)北、考城(今蘭考縣)東。
根據《夜航船·地理部·疆域》,三亳,曹州考城縣曰北亳,西京谷熟縣曰南亳,西京偃師縣曰西亳。
水經注·汳水》篇中的小蒙故城在亳,就是明證。漢晉時蒙縣屬梁國,故皇甫謐云:“今梁自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在蒙,非偃師也。”又云:“蒙為北亳,即景亳,湯所盟地。”《水經注》:“(睢水)又東經亳城北,南亳也,即湯都也。”從夏國屬國商國的都城北亳,到商王朝開國都城南亳,“商湯革命”實現了商部族發展過程中質的飛躍。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縣誌·古蹟》載:“蒙縣之亳曰北亳,湯所興;谷熟之亳曰南亳,湯所都;偃師之亳曰西亳,湯所遷也。”即是說商湯在北亳興起,在南亳定都,後遷都於西亳。
歷史學家王國維《說亳》認為,北亳因為此地有景山,故稱“景亳”;又因為此地古屬於“”,故又稱“蒙亳”。東漢以薄(通“亳”)縣屬梁國,至魏晉並罷亳縣,以其地屬梁國之蒙縣。杜預於《左傳·莊公十一年》所註:“蒙縣西北有亳城”,則是正確的。蒙之西北,即西漢山陽郡薄縣地也。
西晉廢亳縣為邑,歸屬無考,始稱北亳;北魏時北亳故城屬北梁郡,孝昌中(526)於北亳城治孝陽縣;北周及隋朝,北亳似屬梁郡考城縣;唐代北亳屬曹州濟陰縣;宋初北亳名北亳城,屬河南道東京考城縣;金朝北亳屬睢州考城縣;元朝北亳屬汴梁路睢州考城縣;至正後,大河淹淤北亳城。

莊子與蒙探析

莊子故里究在何處,眾說紛紜。河南“商丘市梁園區說”、“民權縣說”、山東“曹縣說”、“東明縣說”等,爭持不下。最早記載莊子籍貫的是《史記》。《史記·老莊申韓列傳》云:“莊子者,蒙人也,名周。”以後歷代典籍也都以莊子為蒙人。司馬遷之後,歷代不少學者也一致認為莊子是宋國蒙人。此舉幾例:劉向《別錄》:“莊子,宋之蒙人也。”《淮南子·修務訓》高誘註:“莊子名周,宋蒙縣人。”《漢書·藝文志》“莊子五十二篇”句,班固自註:“名周,宋人。”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莊子者,姓莊,名周,梁國蒙縣人也。”唐成玄英《莊子疏序》:“其人姓莊,名周,字子修,生宋國睢陽蒙縣。”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宋州·人物”條:“莊周,宋蒙人。”清段長基《歷代疆域表》卷上:“今歸德府東北四十里即莊周故里。”
《史記》:“莊子者,人也”。清康熙《考城縣誌·古蹟志》:“按(南宋羅泌)《路史》:‘蒙即考城,為莊子生處。’《方輿攬勝》:‘莊子故里(今民權縣莊子鎮),必有所據。’又云:‘蒙在縣(考城)東北。’”考城縣舊址在今蘭考縣固陽鎮。
民國十三年《考城縣誌·沿革志》引《路史》:“《國名紀》‘蒙下註:今宋之考城,古蒙城。東魏為蒙都,今興化之冤亭,有莊子漆園。漢之冤句,亦蒙地也。”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周嘗為蒙漆園吏”。正義《括地誌》云:“漆園故城在曹州冤句縣北十七里。此雲莊周為漆園吏,即此。按:其城古屬蒙縣。”《太平寰宇記》說:“冤句縣本漢舊縣也……漆園城在縣北五十里,莊周為吏之所。”
南北朝時的濟陽考城(今民權縣江集村)人江總作為莊子的同鄉作有《莊周頌》:“玉潔蒙縣,蘭薰漆園。丹素可久,雅道斯存。夢中化蝶,水外翔鯤。出俗靈府,師心妙門。垂竿自若,垂聘忘言。悠哉天地,共是籠樊。”民權縣莊子鎮位於民權縣城東35公里處,豫魯兩省結合部。東距山東曹縣縣城13公里處,G220國道南北穿境而過,001縣道貫通東西,東通商曹公路,西通民荷公路。莊子鎮是莊子故里,一代文哲大師莊周出生和生活過的地方,有莊子井、莊子胡同,莊子故居遺址等遺蹟,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獻記載

民國十三年《考城縣誌·沿革志》引《路史》:“《國名紀》‘蒙下註:今宋之考城,古蒙城。東魏為蒙都,今興化之冤亭,有莊子漆園。漢之冤句,亦地也。’”清康熙三十七年《考城縣誌·古蹟》記載:“臥龍崗,在縣南,世傳為漢丞相諸葛亮所築。”清《考城志·古蹟志》記載:“葛崗在縣南二里,世傳為葛洪煉丹之所。”
考城故城在縣東南五里。本漢之甾縣。王莽遣兵擊翟義,東至陳留甾。後漢曰考城。後魏永安二年,梁將陳慶之送元顥北還,至梁國。魏元暉業軍於考城,慶之攻拔之。唐元和十三年,宣武帥韓弘討淄青叛帥李師古,圍曹州,拔其考城。皆此城也。明正統十三年,以河患徙今治。
葵丘亭在縣治東。《左傳》僖九年,齊桓公會諸侯於葵丘。杜預曰:在外黃東。蓋晉省考城入外黃也。今縣西去故外黃城四十里。蒲亭,在縣界。東漢仇香為蒲亭長,即此。
成安城在縣東北。《漢志》有成安縣,屬陳留郡。後魏孝昌中,復置成安縣,為北梁郡治。北齊廢郡,以考陽縣省入,屬濟陰郡。隋初郡廢。開皇十六年,又省縣入考城縣。
考城縣。東一百五十里,舊十四鄉,今七鄉。古戴國地。《春秋》:“隠公十年,伐鄭,取之。”後改名曰谷。秦滅六國,為淄縣。漢隸梁國。後漢章帝東巡,改為考城,仍隸陳留郡。後魏為城安縣,仍於縣置北梁郡,隸南兗州。北齊,郡廢,縣歸濟陰郡。隋復為考城,移屬宋州。唐初,於縣置梁州。武德五年,州廢,縣入曹州。梁改為戴邑縣。後唐復舊。自梁至晉、漢,屬開封府。

歷史記載

濟陽考城是指兩晉(西晉、東晉)時期的濟陽郡考城縣。

濟陽歷史記載

濟陽古稱武父城;秦置濟陽縣,因城位居濟水之陽而得名;漢時武帝建有行宮,稱濟陽宮,光武帝劉秀誕生於此。《水經注·濟水》曰:“濟水又東逕濟陽縣故城南,故武父城也,城在濟水之陽,故以為名,王莽改之曰濟前者也。光武生濟陽宮,光明照室,即其處也。”《東觀漢記》曰:“光武以建平元年生於濟陽縣。是歲,有嘉禾生,一莖九穗,大於凡禾,縣界大熟,因名曰秀。”
西晉惠帝時(290—306年),分陳留郡置濟陽郡,治所在濟陽縣(蘭考許河鄉一帶,一說今曹縣莊寨鎮白茅村 一帶),領濟陽、考城諸縣,方有濟陽郡考城縣之說。濟陽郡所轄區域相當於今河南省蘭考縣東部、民權縣大部以及山東省東明縣南境一帶,北魏時濟陽郡被廢,因黃河決口,濟陽城毀於水。關於濟陽縣的地望,《元和郡縣誌》載:“濟陽故城在(冤句)縣西南五十里”(冤句,古地名,舊址在今山東省曹縣西約四十五里)。《辭海》載:“濟陽古縣名,治所在今河南蘭考縣東北”。《中國歷史地圖集》標註:“(濟陽)在今蘭考縣東偏北約20公里”。唐杜佑《通典》“冤句有漆園莊周之吏之所,漢濟陽故城在今縣(冤句縣)西南,後漢光武帝生於此,有古煮棗城。”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東至州(曹州)四十七里。”這與張守節《史記》所注相同。並說:“濟陽故城(今蘭考縣固陽鎮附近)在縣(冤句)西南五十里”。

考城縣歷史記載

考城縣歷史悠久,古稱戴國,春秋早期,被鄭國所滅。《左傳·隱公十年》:“宋人、蔡人、衛人伐戴,鄭伯伐取之。”後為宋國屬地,更名穀城縣,秦置谷縣,漢初改稱菑縣。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曰:“(考城)秦之谷縣也。後漢兵起,邑多災年,故改曰菑縣。王莽更名嘉穀。漢章帝東巡過縣,詔曰:陳留菑縣,其名不善。其改菑縣曰考城。”“菑”,意思為“初耕的田地”。從谷城、谷縣,到菑縣,再到嘉穀,聯想劉秀出生時“一莖九穗”的景象,說明這裡是塊五穀豐登、沃野無邊的糧食產區。由於楚漢爭雄,黃河泛濫,兵災水患不斷,這裡糧田荒蕪,赤地千里。漢朝建立,田地剛剛復墾,時稱菑縣恰如其分。至王莽新朝時,期望糧產區的功能繼續凸顯,被更名為嘉穀。光武興,繼漢室,去莽政,菑縣之名被恢復使用。漢章帝時,重農桑,興水利,民得養息,迎來“明章之治”,菑縣之名已不合時宜,更換名稱亦屬必然。關於更名為考城,有一說法比較合乎情理:光武帝劉秀誕生於濟陽,漢室得以復興,考城與濟陽相鄰,漢章帝“取其光烈考之義”,改菑縣為考城,有紀念其祖父光武帝劉秀之意。
歷史上考城縣界域、隸屬複雜多變。隋朝,屬梁郡;唐開元間,屬河南道曹州,後權隸宋州;五代時曾改為戴邑,不久復原名;北宋時曾為京畿;金元時,屬睢州;明代,屬歸德府;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因水災,儀封縣堌陽等七鄉劃歸考城,考城縣城遷往堌陽,原考城黃河南岸部分劃入睢州,仍屬歸德府;民國十七年(1928年),河南省政府主席馮玉祥以考城南三區與睢縣北三區、杞縣北五區,設定民權縣;1954年,蘭封、考城合併,以二縣首字為名,稱蘭考縣,原考城管轄的北關、褚廟和程莊三個區劃給民權縣。至此,延續1800多年的考城縣一分為二,分別併入新成立的民權、蘭考兩縣,考城縣之名從我國行政區劃中徹底消失。
考城地瀕黃河,迭遭水患,縣治數次遷徙,自金宋以來,就先後六遷。金興定四年(1220年),遷賀丘(今民權縣王橋鎮附近);元朝,考城縣欲遷後城子(今南彰鎮)建新城,後作罷;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徙江墓店(今民權縣程莊鎮境內);明正統二年(1437年),徙今民權縣北關鎮南;清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遷今蘭考縣堌陽鎮;1949年遷今蘭考縣張君墓鎮(今蘭考縣考城鎮);1954年,蘭封、考城合併,治所遷至蘭封,即為現在的蘭考縣城。1956年5月,原屬蘭考縣的北關、順河、程莊、褚廟、閆集、任莊等10個鄉(今程莊鎮北半部、北關鎮大部、白雲寺鎮、褚廟鄉全部、老顏集鄉北半部)劃歸民權縣。
考城自東漢建初八年(83年)得名,至1954年消失,總共存在1871年。而兩晉時期的濟陽郡考城縣,自晉惠帝置濟陽郡,領考城縣,至濟陽郡被廢,也就百年左右的時間。東晉及南北朝,濟陽考城名士輩出,聲名遠揚。《歸德府志·人物略·謹按》曰:“南北朝時,考城江、蔡二氏,蟬冕交映,台袞相襲,勒名帝籌藉,慶流子孫,斯為盛族矣。而人才輩出,累世列於史傳,尤世所僅限覯也。”東晉名臣蔡謨以及南北朝時期的江淹蔡廓蔡興宗蔡景歷等等都是濟陽考城人。

濟陽考城地望

那么,兩晉濟陽考城地望何在呢?唐《括地誌》曰:“葵丘在曹州考城縣東南一百五十步,即桓公會盟處。”(關於葵丘的地址,有幾處爭議,有說是菏澤的牡丹區、東明、鄄城,有說是河南的蘭考、民權)。《左傳·僖公九年》載:“秋,齊侯(桓公)盟諸會於葵丘(今東明縣五霸崗村,一說今蘭考縣境內,一說民權縣林七鄉)。”葵丘與考城如此相近,故《考城縣誌》云:“考城,古之葵丘也。” 據《商丘地區地名薈萃》:“葵丘:古地名。在今民權縣城東17公里王小莊村東,黃河故道北岸。”1995年版的《民權縣誌》記載:“葵丘會盟台位於民權縣城東北林七鄉王小莊村東,土丘高出地面兩米,三面環水,林木蒼翠。”經當地文物部門考證,唐代之前的考城遺址在今民權縣林七水庫附近。林七水庫是黃河改道後,故道上形成的東西長帶狀大面積水域,該水庫與下游的吳屯水庫相連,林七鄉在其中間位置,西距民權縣16公里,東距商丘市約38公里。水庫北岸、林七鄉西南三里處,有一古老集市,稱“舊縣集”,為古考城遺存,舊縣集東南不遠處即是葵丘會盟台遺址,與史料記載基本吻合。明崇禎年間考城知縣楊啟元有詩云:“霸業消沉有歲年,會盟台上草芊芊,居人漫說葵丘事,一帶孤城野水邊。”
考城(葵丘(河南省蘭考縣東部古代地名))
考城縣誌

葵丘之會

據《史記·齊世家》記載:齊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齊桓公“會諸侯於葵丘(在今河南民權境)”。規定不可里壅塞水源;不能阻礙各地糧食流通;不可改換嫡子;不可隨便殺死大夫;要尊賢育才;不讓士世襲官職;同盟國都要言歸於好等。葵丘會盟主旨在於和平修好,讓各國人民休養生息發展經濟,而不同於通常的戰爭之盟,因此在歷史上是比較著名的大事件。
孟子將盟約內容歸納為“五命”,主要從政治上補充,包括上引誓詞。《孟子》中記載的五條條文是:“初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再命曰,尊賢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無忘賓旅。四命曰,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
清代考城知縣郭藻在《創建葵丘書院碑記》中寫道:“《春秋》備書五霸,齊桓葵丘之會,其最盛者也。使春秋無葵丘之會,則二百四十年之史,於義無所載。孔子亦必絕筆而無可作。”碑記上還寫道:“夫靖兵車於天下,嚴中外之大防,聖人或猶仁之。孟子羞稱桓文,而葵丘五禁獨詳於其書。”孔子在考察過葵丘會盟台後評價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意思即是,管仲輔佐齊桓公,通過葵丘會盟稱霸諸侯,統一天下,老百姓到現在還受到他們的恩賜啊!沒有管仲,我們都要披散頭髮,衣襟開向左邊,變成蠻族統治下的人民了。正因為孔子對葵丘會盟的積極評價,葵丘會盟所反映的“尊王攘夷”的春秋大義也受到後世文人的讚許。而記錄了這一盛大會盟的葵丘會盟台,也引起許多文人墨客憑弔吟詠。明代河南提學僉事曹璉曾寫詩詠道:“古人遺台土一丘,齊桓曾此會諸侯。宗周義重名猶在,歃血功高事已休。五禁盟言昭日月,百年霸業著春秋。我來弔古多傷思,遍覽陳編淚欲流。”
最後,葵丘會盟遺址今在何處?根據民國時期的《民權縣誌》中記載:“武勝寺:在縣城東三十五里,相傳為葵丘會盟諸侯處。按:武勝寺原在今民權縣林七鄉王小莊村東,今不存。”“盟台寺:在褚廟集東南三里處。”根據位置判斷,現在的葵丘寺就是在原來的武勝寺基礎上修建的,而盟台寺則是在原址重建。

歷史文獻記載

民國十三年 《考城縣誌·沿革志》附 《太平寰宇記》:“考城縣。古戴國地。……漢隸梁國,後漢章帝東巡,改為考城。”
明清修編《考城縣誌》有“考城,古葵丘地”的記載。清康熙年間《考城縣誌·古蹟》中記載:“葵丘,在縣東南30里,周襄王庚午元年齊桓公會諸侯於葵丘,即此。迄今尚有台基,會盟所築,因名其地曰會盟台。”
根據《中州雜俎》:“菑,戴也。今拱之考城,有故戴城。”
根據《歷代州域形式》記載:“戴今河南睢州考城縣故城,即古戴國,為子姓國。隱十年,鄭取戴。”
根據《讀史方輿紀要》考城縣州東北九十里,西南至開封府杞縣九十里,北至直隸東明縣百二十里,東至山東曹縣七十里。本周之戴國。《春秋》隱十年,鄭取戴。《陳留風俗傳》曰:秦置縣,漢改為甾縣,屬梁國。東漢章帝改名考城,屬陳留郡。晉省。後魏改置考陽縣,屬北梁郡。北齊省入成安縣。隋開皇十六年,復置考城縣,屬宋州。唐初,置東梁州,尋廢,以縣屬曹州。五代梁改曰戴邑,屬開封府。後唐復曰考城。宋因之。崇寧中,改屬拱州。大觀中,仍屬開封府。金復屬曹州,又改今屬。城周五里有奇,編戶十一里。
根據《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卷三百九十一》考城縣,周為戴國,春秋時鄭取之,改曰谷城。秦置甾縣,屬碭郡。漢屬梁國,東漢始改為考城縣,屬陳留郡。三國魏改郡為國,縣屬如故。晉廢。南北朝劉宋復置,屬濟陽郡。後魏改曰考陽,屬北梁郡。東魏改曰考縣,屬沛郡。北齊又改曰城安,屬濟陰郡。隋開皇十八年復為考城縣,屬梁郡。唐武德四年改置東梁州,尋廢州,仍置縣,屬曹州濟陰郡。五代晉、漢屬開封府,宋初屬拱州,尋還故屬。金、元俱屬睢州,明屬仍舊。
根據《永樂大典·卷一一一三五》,衛祭伐戴是也。漢高帝十一年秋。封彭祖為侯國。陳留風俗。傳曰。秦之榖縣也。後遭漢兵起。邑多災年。故改曰甾縣。王莽更名嘉。漢章帝東巡。過縣。詔曰。陳甾縣其名不善。高祖鄙拍人之也。世宗休閒喜而顯獲嘉應。亨吉元符。嘉皇靈之顧賜。越有先列考武王。其改甾縣曰考城。是瀆蓋因縣以獲名矣。汳水又東徑寧陵縣之沙陽亭北。故沙隨國矣。春秋左傳。成公十六年秋。會於沙隨。
根據宋朝《輿地廣記》記載,畿考城縣本子姓戴國,秦謂之谷縣,楚漢兵起後名甾縣;漢屬梁國;後漢屬陳留郡,章帝東巡詔改曰考城,取越乃光烈考武王之義也;後魏曰考陽置北梁郡;北齊並廢之以為成安縣;隋開皇十八年復改曰考城,屬梁郡。
根據唐朝《元和郡縣圖志·卷第十一》,考城縣,緊。東北至州九十五里。古戴國也,《春秋》隱公十年“宋人、蔡人、衛人伐戴”。後屬宋,楚滅宋,改名曰谷。漢以為菑縣。《國都城記》曰:“縣西南有戴水,今名戴陂,周回可百徐里。”蓋本戴國,取此陂水為名也。漢之興也,其邑多災,年數不登,故邑曰“甾”。孝章帝柴於岱宗,過甾縣,詔御史曰:“陳留甾縣,其稱不令。故高祖鄙柏人之名,武帝休聞喜而顯獲嘉,其改甾縣為考城縣。”至晉屬濟陰郡。高齊天保七年省考城縣,移成安縣理此。隋開皇十六年仍改名考城縣,屬宋州。武德五年,改屬曹州。葵丘,在縣東南一百五十步。《左傳》“齊櫃公會諸侯於葵丘”,是也。
根據漢朝《陳留風俗傳》曰:秦之谷縣也。後遭漢兵起,邑多災年,故改曰菑縣。王莽更名嘉穀。章帝東巡過縣,詔曰:陳留菑縣,其名不善。高祖鄙柏人之邑,世宗休聞喜而顯獲嘉應亨吉元符,嘉皇靈之顧,賜越有光列考武皇,其改菑縣曰考城。

隸屬關係

考城縣,西周為戴國地。戴國是周文王嫡長子伯邑考後裔的封國,因此,取伯邑的“考”,作為戴國故地上的縣名;春秋戰國時期為宋國地;東漢漢章帝二年(公元76年)設定考城縣,到新中國成立後的1954年撤縣,總計1877年,歷經漢、晉、隋、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其縣治和轄區也有多次變化。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分別隸屬於東漢時的陳留郡(今開封市陳留鎮)、東晉時的濟陽郡(今蘭考堌陽)、隋朝時的梁郡(今睢陽區)、後梁時的開封府、唐朝時的曹州(今山東曹縣)、北齊和明朝時的睢州(今睢縣)、宋、元、明、清時的歸德府(今睢陽區)等。考城下轄範圍,大致是今民權縣蘭考縣部分地區。
考城(葵丘(河南省蘭考縣東部古代地名))
考城縣治變遷
唐代杜佑通典》第一百七十七州郡七濟陰郡考城縣:“考城有北亳成湯(即商湯)都也……北亳在……亦曰景亳,亦古戴國也。”古時的於樓村就屬於北亳戴國

民權縣的由來

民權縣建置雖晚,但歷史悠久。民權曾分屬睢州、杞縣、考城,明清時期的黃河大堤屬睢州管轄。1912年,睢州改州為縣,今民權縣境東、中、南部屬睢縣,東北部屬考城縣,西部屬杞縣,北部屬蘭封縣。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年),軍閥劉振華根據睢(縣)、寧(陵)、考(城)、蘭(封)、杞(縣)五縣交界處地廣人稀之態勢,建議在五縣交界處建立新治。經河南省政府主席馮玉祥批准,劃睢縣北三區的七區野崗、八區王橋、九區孫六,杞縣東北部五社,以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之“民權”為名,建立民權縣,縣治始設李壩集。1948年8月,商丘專區將原屬睢縣的龍塘劃歸民權縣。1954年,考城縣、蘭封縣合併為蘭考縣。原考城管轄的北關、褚廟和程莊三個區劃給民權縣。至此,延續1800多年的考城縣一分為二,分別併入新成立的民權、蘭考兩縣,考城縣之名從我國行政區劃中徹底消失。

歷史變遷

考城縣地瀕黃河,歷史上黃河經常決口泛濫,迭遭水患,縣治數次遷徙,東漢至唐朝的縣治遷徙由於年代久遠,很難考證。但是,自金宋以來,就先後遷城六次。南宋高宗建炎二年 (1128年 )黃河南徙奪淮入黃海,流經現在的民權縣。明代自1391—1495年,黃河的決溢地點多在開封以上。自北岸築太行堤以後,1496~1566年決溢地點下移蘭陽、考城、曹縣一帶。順治二年(1645年)夏,河決考城,又決王家園。七月,河決曹縣流通集,下游徐、邳、淮、揚也多處衝決。順治五年(1648年)河決河南蘭陽。康熙元年(1662年)黃河大水,原武、祥符、蘭陽縣境均決口,東溢曹縣,複決石香爐村。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河決儀封張家莊、安東童家營等地。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六月,河決蘭陽雷家集、儀封洪邵灣及水驛、張家莊各堤。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決口後,先向西北斜注,淹沒封丘、祥符各縣村莊,再折向東北,淹及蘭、儀、考城及直隸長垣等縣村莊。根據1941年版《考城縣誌》記載,考城故地瀕黃河,歷史上多次遭受水患,曾先後遷城多次——“黃河泛濫,屢有徙移”。據《民權縣地名志》記載:“民權反映黃河泛濫的地名有很多。如莊內房屋僅剩一樓而得名的蔣坡樓村,僅剩一茬子而得名的綠洲街道辦王叉樓村,被黃河水沖走五間樓而得名的王橋鎮五間樓村,村陷於河而得名的孫六鎮河裡王村。”
1.(考城)周曰戴,春秋曰戴,戰國曰外黃縣
2.東漢,考城縣治所在今民權縣林七鄉西南。漢代中後期考城又改為成安縣,仍屬陳留郡管轄;公元386年後魏時期,改為考陽縣;公元525年—527年後魏孝昌時期,又重新設為成安縣,此時屬於北梁郡管轄;公元550年—577年北齊時,再次改為成安縣,成安縣城在縣東北今蘭考固陽鎮一帶;公元596年的隋朝開皇年間,再次改為考城縣。
3.元朝,考城縣欲遷後城子(今蘭考縣南彰鎮)建新城,後作罷;元二十五年(公元1220年),河決開封,考城大水,為避河患,“縣監李茂治於賀丘”(今民權縣王橋鎮附近),總計170年。元朝,曹縣西南劃歸考城縣。
4.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縣城復遭河患。“知縣楊顯宗徙築江墓店”(今民權縣程莊鎮境內),總計47年。
5.明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考城又遭大水,“知縣鄭道徙築即今舊城”(今民權縣北關鎮),總計346年。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河決馬家口,黃水漫城,唯有北關尚存。
6.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七月,河決儀封,漫口二十餘,北岸水勢全注青龍岡(今河南蘭考境)。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三月,考城知縣雷遜,築新城於堌陽,總計166年。
7.1938年10月,中共蘇魯豫特委在曹縣西北郭小湖(今曹縣莊寨鎮)建立考城抗日縣政府,1939年3月撤銷。1944年上半年撤東明縣建制,其南部劃歸考城,北部劃歸菏澤縣。1945年8月恢復東明縣建制。1949年,考城縣治由堌陽鎮遷至張君墓鎮(今蘭考縣考城鎮),總計5年。1954年,撤銷考城縣,蘭封縣考城縣合併,稱蘭考縣考城縣的東部則與民權縣合併。至此,“考城縣”壽終正寢,成為歷史名稱。

古代歷史名人

樊鎮


歷史人物

燕肅(961~1040),字穆之,濟陰(今曹縣西北)人,北宋科學家、畫家。曾經調任河南府通判,任考城知縣。
吳芝圃(1906-1967),1930年,吳芝圃任中共考城縣委書記。
張欽禮(1927-2004),河南蘭考南彰鎮張莊人。曾任考城縣縣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