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花村名字由來
根據莊上老人相傳及家譜前言記載:明洪武元年1368年,李氏由山西洪洞被遷回直隸大名府東明縣古葵丘李莊(李家莊)。相傳很久以前祖先居此地還有一說:祖先曾夢遇仙人指點曰:李氏族人,遷徙甚遠,遇山龍穴之地安之可保族人一脈。所以始祖在曹州西南冤句之北,直隸大名府東明縣交界古邑之處定居,葵丘山一帶實屬一塊風水寶地。始祖受仙人指點,站古葵丘李莊(現李朝花)之地,可窺東南八里有青邱山,五里有曹固堆,南有八畝台與竇固堆相望,中有冤句城,依居古葵丘山。古葵丘之地,南枕魯郊,東接北望則青齊之封西連實絳晉之鄙其為葵邱也。居之土地肥沃,可育族人。李氏族人承先輩基業,繼先賢懿德,披荊斬棘,耕讀不輟,雖歷經戰亂,時局動盪,仍子孫繁衍,人丁日隆。
1485年年末,李朝花率族人義立鏢局,為古邑曹州、安徽、南京、江浙一帶護鏢。鏢師李朝花為人豪爽,生性行俠仗義,武藝超群。一路行鏢曾結交不少官家、名人。去南方的商家都請李朝花押鏢,只要路上遇到匪寇一說“李朝花”,就會平安放行。李朝花其名字逐漸代替村莊名,也就從那時起叫了起來“李朝花”;還有了解李朝花歷史文化的,又稱村為“明朝鏢師李朝花”!抗日戰爭之前,以李氏族人李盡喜、李盡元為首的十幾人曾大力弘揚武術,行走全國各地。
相傳古葵丘李莊李氏族人西行五里割草,發現此地水足地肥,可育族人,李氏族人分一支於明弘治二年(1489年)西遷五里建村,後因族人建油坊打油的多,因此取村名油坊李(現歸屬東明縣)。
李氏族人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由古葵丘李莊(又叫李家莊,現李朝花村)分出遷翟家寨居住,後村名更改翟莊。
結緣錦衣衛牟斌
李朝花在1495年與牟斌結識於溫州,兩人一見如故,成為兄弟。牟斌,祖輩姓李,後為牟姓。於成化五年一月出生(開州人氏),成化二十一年一月進入錦衣衛。牟斌也由錦衣衛成了錦衣衛指揮使,朝綱被佞臣所控,李朝花為朝廷有這樣賢臣而心痛之,於正德十六年二月得噩耗知牟斌英才早逝與承天府,李朝花命人去尋,終未見其墓,悲痛數月,後李朝花為其牟斌弟為築墓立碑永傳後人而敬仰。
路見不平救下李夢陽
李朝花在1495年壽寧巧遇相逢(李朝花溫州結識牟斌後沒有多久,路遇壽寧侯惡僕毆打李夢陽救下,後護送李夢陽至安全,二人結為兄弟),戶部主事李夢陽與錦衣衛指揮使牟斌與李朝花,自此三人成莫逆之交,
李夢陽看透了世間之險惡,於嘉靖二年(1524年)春辭官,遊走交友、與同道書畫往來,詩酒唱和。李夢陽分別於正德五年(1510)和嘉靖二年夏遊李朝花西北一里古葵丘五伯盟壇,探訪好友李朝花,二人飲酒暢談,後賦詩留下墨寶。
尋友登盟壇
明.李夢陽
周室衰微五伯興,葵丘之盟此留名。
薄暮籠壇春秋去,四野只聞牛羊聲。
東南眺望牧童隱,蔓草蕭瑟憶征程。
一里壯遊解幽意,自古雄心朝花廳。
大明府訪友李家莊
明.李夢陽
身正直言落清閒,滿腹經綸志毅然。
遊走東昏東五里,依臨葵丘望桃源。
小橋流水孩童嬉,玉龍柳綠魚肥鮮。
三官鎮乾兩省客,鐘鳴古寨促膝談。
兄知我欲振羽翼,聲影再舉青雲端。
朝花忠義豪爽氣,行俠遠播吾汗顏。
李家莊之行
明.李夢陽
碧翠生玉龍,朝花魚兒鮮。
荷葉兩相映,蓮香羅青煙。
岸柳染綠水,繞村魚悠閒。
鳥雀聲聲呼,孩童止鳴蟬。
老者瑤席坐,笑等秋盛宴。
正德五年(1510)四月江西按察司副使李夢陽錦衣衛指揮僉事牟斌率眾五十餘人,近二十輛馬車上裝石牌坊。後知情為二人奏明武宗皇帝:先祖李朝花自開設鏢局以來行俠仗義,除暴安良,時常救助周邊百姓,深得百姓愛戴。明武宗恩賜先祖嘉獎“忠義雙全坊”和聖旨碑一筒。近三米高的聖旨碑被族人埋藏地下,忠義雙全坊毀於清朝。
珍貴的詩篇
臨丘游三省聖地
菊月鎖夢魂, 臨壇日暮雲。
願為諸侯客,聖境無處尋。
為入神祠廟,雞鳴客紛紛。
玉龍觀隱者,笑望童天真。
登壇懷古
落日瘦蔓隱,煙靄籠此丘。
諸侯何處去,仰嘆已東流。
不忍登臨遠,獨夜憶春秋。
清白不爭春,零落香如故。
建制沿革
相傳元朝以及元之前李朝花村為大名府東明縣古葵丘李莊。
李朝花村,明、清時期隸屬直隸大名府東明縣李莊(李家莊)。
1756年,李朝花叫李家莊。
1911年,李朝花村叫李莊,歸屬鄉董局五霸崗(共轄八十六個村)。
在新中國成立前,也就1943年之前是民國期間李朝花村依舊屬(直隸)河北省東明縣;
1943年李朝花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歸屬魯西南解放區(日本和頑固軍國民黨先後駐守菏澤城,當時我共產黨的政策戰略方針是農村包圍城市)我黨在魯西南解放區安陵成立了安陵縣,李朝花村屬於安陵縣青丘區,
李朝花村1943——1946年這三年歸屬地也是非常亂的一年。在孫樓駐紮中央軍;在馬嶺崗駐有日本鬼子。
1948年菏澤解放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平原省,省會新鄉市,由中央直接領導。轄新鄉、安陽、湖西、菏澤、聊城、濮陽等6專區,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將新鄉、安陽、濮陽3專區,新鄉市、安陽市2地級市劃歸河南省;菏澤、聊城、湖西3專區劃歸山東省。李朝花、謝集等十個村1949年歸屬平原省菏澤縣第三區;
1952年劃歸山東省菏澤縣第三區,三區駐地設在三教堂村;
1960年三區遷馬嶺崗;
1960至1978年屬馬嶺崗人民公社,李朝花大隊管轄李朝花,賈莊,後張堂,西張堂,張莊,黃莊六個自然村。
1961年為馬嶺崗人民公社李朝花高級合作社,
1963年為馬嶺崗人民公社李朝花大隊,
1966年為馬嶺崗人民公社李朝花大隊革命委員會,
1977年為馬嶺崗人民公社李朝花大隊管理委員會,
八十年初為二郎廟鄉李朝花行政村村民委員會,
基層行政體制改革後,1978年與賈莊、張莊黃莊分開,李朝花、後張堂、西張堂三個村為李朝花行政村,
.1983年劃屬二郎廟鄉屬張黃莊行政村1986年於張黃莊分開,西張堂屬張黃莊行政村,李朝花後張堂各自為行政村。
1994年李朝花後張堂兩個村合併為李朝花行政村,
1998年李朝花、後張堂、西張堂三個村合併為李朝花行政村。
2001年3月二郎廟鄉、解元集鄉、馬嶺崗鎮三個合併為馬嶺崗鎮,歸屬牡丹區馬嶺崗鎮。
2018年8月馬嶺崗鎮由牡丹區歸屬菏澤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轄(簡稱:高新區)。
行政區劃
李朝花村
李朝花古時叫李家莊
明、清隸屬直隸大名府東明縣李家莊
民國時期屬(直隸)河北省東明縣李朝花村
1943至1948年年屬安陵縣青丘區李朝花村
1948年至1952年11月平原省菏澤縣第三區李朝花村
1952年11月至1960年劃歸山東省菏澤縣第三區李朝花村
1960年歸屬馬嶺崗公社李朝花大隊
1978年至現為李朝花行政村
地方特產
紅薯粉條、涼粉、掛麵、黃酒、手編、元宵節的小蠟
風景名勝
名勝古蹟:
雞鳴聽三省:相傳東明縣令
楊日升曾游東明十二景古葵丘,實地感受春秋會盟聖地的遺風,游素有“雞鳴聽三省”的古葵丘東南李家莊(現為李朝花村)賦詩寓景,並題寫丹書“雞鳴聽三省”的雅號。
詠盟壇
高崗盟霸圖,歲月泣已秋。
身臨丘台夢,遙聽旌旗聲。
夜宿神祠
芙蓉潛玉龍,柳蔭遮碧穹。
昔日寨已去,神祠尋雞鳴。
神秘的千年古井三官井
三官井,位於菏澤城西南35里處,千年古鎮馬嶺崗古村落明朝鏢師李朝花村(原古時古葵丘李莊、李家莊)村東,三官廟遺址路邊,三官井,據傳有千年之久。井深約15米左右,天大旱時,機井水位30米左右,而三官井水位離井口約3—4米左右,井底泉眼充沛,實屬罕見。千年古井完好遺存實屬不易,千年古井的存在更是佐證古村歷史文化和三官廟宇始建之早的依據之一。
傳說:古時期,古黃河河口甚近,李家莊此地為風水寶地,周邊丘陵固堆甚多,一日,天降一條黑龍,從此居住在這裡經常作惡禍害周邊百姓,百姓如不及時送祭品讓其消受,便呼風喚雨,令黃河之水泛濫,百姓苦不堪言,周邊百姓一時間,如入地獄。後三官顯靈,拯救一方百姓,用法術設三官井以鎮壓住惡龍。從此惡龍不再禍害一方,百姓方放心耕種生息。三官大帝叮囑百姓生息之地,為風水寶地,族人可育,此井切莫毀之,百姓可飲用之水。切記!從此,人們吃水皆從此井取之,自此此井為祭奉三官神君降魔,曰此井:“三官井”,又叫“三皇井”。
此井還有一神秘之處,就是一刮東南風井水就呈現黃水,但可食用,其他風等皆清澈甘甜,據說這是惡龍在井下掙扎所致。
古葵丘(葵丘山)——“五伯盟壇”,又叫五霸會盟台遺址,為古時直隸大名府東明縣十二景之一。
葵丘故道:葵丘故道是古時路經李朝花西頭的官道。
李朝花古八景:
玉龍柳蔭、三官鐘聲、行宮戲魚、無為賞月、小橋流水、思鄉樓、忠義牌坊、朝花鏢局。
著名人物
明朝鏢師李朝花——明朝武術家、朝花鏢局負責人。
李朝花出生於明成化三年,卒於嘉靖十四年。成化二十一年,進京武舉奪魁,因擊鼓人看李朝花比武著迷,沒有擂鼓,被棍挑擊鼓台下,沒有傷其性命。李朝花沒有入仕,朝廷為其保留武舉之身。
1485年(成化二十一年)年末,李朝花率族人義立鏢局,為古邑曹州、安徽、南京、江浙一帶護鏢。
李朝花憑藉著習武先習德的祖訓和高超的武藝,得以在這裡立足。李家人不但從不欺負弱小,且路見不平便出頭,因行俠仗義而深受當地百姓喜愛。其先祖李朝花為人耿直、豪爽仗義,不負眾望,憑藉自身功夫,以誠潔之德,歷經磨難,大江南北綠林皆服之,聲譽明大江南北,李朝花傳奇人生留與後人。李朝花為人豪爽,生性行俠仗義,武藝超群。為族人養家餬口,率領一班年輕習武之人,幹起來押鏢的行當,押運多以魯錦布匹糧食等為主,開始了行走於曹州徐州、南京、杭浙等地的江湖生涯。李朝花每次押鏢路遇匪寇從不趕盡殺絕,做事情留有餘地,以德服眾,一路行鏢曾結交不少官家名人、綠林好漢。鏢師李朝花的傳奇故事《武舉奪魁棍挑擂鼓人》、《智斗壽寧侯結交賢臣良將》、《滁州生擒響馬劉羅漢》等等許多傳奇故事至現在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