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縣(蒙(蒙城簡稱))

蒙城縣(蒙城簡稱)

蒙(蒙城簡稱)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蒙城,古稱山桑、漆園、渦陽、淝水,是安徽省亳州市下轄縣,地處淮北平原中部,位於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東部,東鄰蚌埠市懷遠縣,西靠利辛縣渦陽縣,南接淮南市鳳台縣,北接淮北市濉溪縣,介於北緯32°55′29″—33°29′64″,東經116°15′43″—116°49′25″之間。

蒙城縣總面積2091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下轄2個街道、13個鎮、2個鄉,設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戶籍總人口139.4994萬人。2016年,蒙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35億元,比2015年增長8.9%。

蒙城縣境內地勢由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地面高程在21-29.5米之間,沿渦河區域為黃泛沖積平原,北淝河芡河流域屬河間侵蝕平原;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熱同期。

蒙城縣歷史悠久,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據尉遲寺遺址發掘文物證實,4500多年前,即有古人類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自殷商以來,縣名迭更,隸屬多變。唐代天寶元年(742),正式定名為蒙城縣,沿用至今。以後隸屬和行政區劃雖迭經變化,但轄區卻無大的變更。

蒙城境內有萬佛塔蒙城文廟莊子祠九鼎靈山寺等名勝古蹟。尉遲寺新石器文化遺址被稱為“中華原始第一村”,和北宋古塔萬佛塔一起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蒙城縣為安徽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莊子故里、中國楹聯之鄉、安徽省硬筆書法之鄉,也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文化工作模範縣、全國科普示範縣。2018年8月,安徽省政府批准蒙城縣退出貧困縣。

基本介紹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民族,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藝術,科學技術,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地方文化,方言俚語,民間文藝,民間習俗,名優特產,旅遊景點,著名人物,城市榮譽,

建制沿革

,為禹貢豫州之域。
商,為湯都,稱北冡。西周稱漆邑。公元前595年歸楚,稱楚北地漆園。
,屬碭郡
漢初,分西北境為梁國蒙縣,東南境為沛郡山桑縣。三國時,屬譙郡山桑縣。東晉僑置蒙縣,仍屬譙郡
南北朝時,屬宋山桑縣。南齊仍為山桑縣
北魏皇興元年(467),廢山桑縣建置渦州,為州治所。在漆園故城建置渦陽縣
梁大通二年(528),梁改置渦州西徐州,後置北新安郡,均為州、郡治所。
東魏武定八年(550),置南譙州,仍以渦陽為治所,並山桑、蒙縣為蒙郡。北齊復稱蒙縣。
隋開皇十六年(595),稱淝水縣;大業七年(611),改淝水縣為山桑縣。
天寶元年(742),正式定名為蒙城縣。此後,雖歸屬屢有變更,但縣名一直沿用未變。
五代時,為河南道亳州蒙城縣。
宋代,先後屬安豐軍亳州壽州
清代,先後屬亳州、潁州
民國元年(1912),屬安徽省壽州。
民國3年6月,屬安徽省淮四道(道尹駐泗縣)。
民國17年3月,直屬安徽省。
民國21年10月,屬安徽省第六(泗縣)行政督察區。
民國27年6月,屬安徽省第三(阜陽)行政督察區。本月中國共產黨建立板橋區抗日民主政府。
民國33年12月,蒙城縣北境歸宿蒙縣,屬淮北路西第二行署。
民國34年12月,宿蒙縣屬華中區第八行署。
民國36年6月,宿蒙縣屬豫皖蘇區第三行署。11月,縣南境歸蒙城縣,屬豫皖蘇區第六行署。
民國38年3月,裁撤宿蒙、宿懷、蒙城(渦河南)、渦陽4個邊區縣,設蒙城縣,原蒙城轄區恢復,屬豫皖蘇區第六行署。4月12日,屬皖北行署阜陽專區。
1952年4月12日,屬安徽省阜陽專區
1971年3月29日,屬安徽省阜陽地區。
1996年,阜陽地區改市,屬安徽省阜陽市
2000年6月,地級亳州市建立,屬安徽省亳州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末,蒙城縣下轄漆園街道、莊周街道2個街道,城關鎮雙澗鎮小澗鎮壇城鎮許疃鎮板橋集鎮馬集鎮岳坊鎮立倉鎮楚村鎮樂土鎮三義鎮籬笆鎮13個鎮,以及王集鄉、小辛集鄉2個鄉,縣政府駐周元西路168號。
北淝河北淝河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蒙城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東部,東鄰蚌埠市懷遠縣,西靠利辛縣渦陽縣,南接淮南市鳳台縣,北接淮北市濉溪縣;全縣總面積2091平方公里,約占安徽省總面積1.52%。位置介於北緯32°55′~33°29′,東經116°15′~116°49′之間。
蒙城縣地圖

地形地貌

蒙城縣境位於華北平原南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地面高程由29.5米降至21米,端差8.5米,坡降1/8500,沿渦河區域為黃泛沖積平原,北淝河、芡河流域屬河間侵蝕平原。有萬畝以上碟狀封閉型湖窪地42處,島狀山丘12座,莊戶高地(古村、鎮遺址)1000餘處,渦淝與渦芡之間兩條分水帶。

氣候

蒙城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4.8℃,年平均降水量732.63毫米,主要集中在6、7、8三個月;年無霜期21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410小時;年平均相對濕度72%,氣溫最佳時間為3~6月份和9~11月份。總的氣侯特徵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夏雨集中,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太陽輻射強,光熱資源豐富。災害性天氣以旱、澇、霜、凍、龍捲風、冰雹為主。

水文

蒙城縣境內自北向南有北淝河渦河芡河茨淮新河。北淝河(古稱夏水、泓水、陂水)源於河南省商丘市附近,東南流經毫縣、渦陽,由小山王家西北入境,東南流經芮集南、唐集、板橋集北、烏集南至瓦埠集北出境,再經蚌埠北至五河縣沫河口入淮;境內長34公里,流域面積約575公里。渦河(古稱過水),源於河南省通許縣,流經杞縣、太康、鹿邑與北乾惠濟河匯流,經安徽省毫州市、渦陽縣,由田橋入境,東南流經小澗鎮西、城關鎮北、全集西、雙澗鎮北、移村集南至界溝集出境,至懷遠縣城北入淮;境內長52公里,流域面積671平方公里,平槽流量1500立方米/秒。芡河(春秋時稱濮水,三國時期名渠水)古河道源於河南省鄭州西北黃河南側,東南流經開封、扶樂、陳縣、利辛,由勝利溝口入境,東南流經呂望集、陳橋集南、順河集北、立倉集南至棗木橋北出境,流注淮河;境內長46公里,流域面積約704公里。茨淮新河系人工河,1971年破土動工,1976年通水;西起阜陽茨河鋪,東南流經利辛縣、風台縣,由港河閘南入境,流經薛集南、新大興集南,至鄒樓東南出境(蒙城、風台兩縣以河為界),至懷遠縣荊山西南入淮;流經縣境長35公里,流域面積為142平方公里,正常排洪量2000立方米/秒,分洪量3000立方米/秒。
萬佛塔萬佛塔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蒙城縣的水資源主要由自然降水、過境水、淺層地下水構成,均屬淡水。地表水主要是過境河流,均屬淮河水系,以渦河、北淝河、茨淮新河、芡河為幹道,地表水多年平均資源量4.79億立方米,水庫、閘、壩蓄水量7.9億立方米。地下水為深型裂縫空隙水,主要來自大氣降水,分布深度40~50米,年平均可利用量4.49億立方米。
蒙城縣蒙城縣

植物資源

蒙城縣境內木本植物主要有泡桐刺槐椿懸鈴木(法梧)、楓楊水杉棠梨梧桐、鳥桕、皂莢絲棉木蘋果石榴櫻桃核桃銀杏沙果無花果雲片柏刺松雪松馬尾松側柏夾竹桃冬青女貞黃楊廣玉蘭、風尾蘭等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紅芋綠豆碗豆梅豆紅豆蠶豆黑豆芝麻花生蓖麻向日葵菸葉薄荷甘蔗筍瓜瓠子葫蘆萵苣等等。
泡桐泡桐

動物資源

蒙城縣境內昆蟲綱動物主要有蜜蜂馬蜂蜻蜓蜣螂土鱉、青草蛉、七星瓢蟲放屁蟲蝴蝶螞蟻螳螂蟋蟀。環節動物有蚯蚓。軟體動物有。蛛形綱有蜘蛛。甲殼綱有。魚綱有鯽魚鯉魚鰷魚草魚鰱魚鱅魚黑魚鮎魚鰻魚鱔魚等等。兩棲綱有青蛙蟾蜍。爬行綱有蜥蜴壁虎。鳥綱有野雞野鴨鴿鴛鴦魚鷹麻雀斑鳩布穀鳥黃鸝水雞青雀黃雀、花喜鵲、灰喜鵲、鷹等等。哺乳綱有山羊綿羊寒羊狐狸野兔黃鼬刺蝟蝙蝠等等。

礦產資源

蒙城縣地處平原地區,境內蘊藏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磚瓦用粘土、建築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燃料用、飲用礦泉水鐵礦等。建築石料用灰岩及水泥用灰岩主要分布在小澗的狼山、雙鎖山和堯山、漆園的梁土山、王集的石山以及壇城境內。飲用礦泉水主要蘊藏在三義境內,日平均湧水量960方。磚瓦原料粘土資源分布較廣,大部分分布在沿渦、沿淝兩岸地帶。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渦河以北地區,探明總儲量4.6億噸,可開採儲量2.3億噸,均為低硫、低磷優質煤,發熱值6500大卡左右。“亳州市蒙城縣西賈莊—羅集地區鐵礦預查”位於亳州市蒙城縣南部籬笆集—羅集地區,南與安徽省淮南市鳳台縣接壤,劃分為東、西兩個部分,總面積270平方公里。
蒙城縣風景蒙城縣風景

人口民族

2015年末,蒙城縣戶籍人口總戶數344481戶,總人口139.4994萬人,其中男性73.6081萬人,女性65.8913萬人。總人口中,城鎮人口28.5883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5621人,其中男性8390人,女性7231人。死亡人口11024人,其中男性6361人,女性4663人。蒙城縣境內主要民族為漢族,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有回族蒙古族彝族苗族

政治

縣長:孔祥永
副縣長:劉 卿、羅立高(掛職)、馬德兵(掛職)、李紅華、於 傑、楊景歡、過文彬、張德銀(掛職)

經濟

綜述

2015年,蒙城縣實現生產總值(GDP)216.7億元,比上年(2014年,下同)增長8.8%。從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47.9億元,比上年增長4.5%;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83.7億元,比上年增長9.4%,其中全部工業增加值68.5億元,比上年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85.1億元,比上年增長10.6%。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的比重為22.1:38.6:39.3,與上年相比,二產比重下降0.9個百分點,一產比重基本持平,三產比重上升0.9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19611元,比上年增加1342元。
購物中心購物中心
2016年,蒙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35億元,比2015年增長8.9%;財政收入24.3億元,增長12%;規模工業增加值47億元,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188億元,增長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億元,增長11%;實際利用外資16300萬美元,增長11.9%;進出口總額6000萬美元,增長39.7%;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84元,增長9.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53元,增長9.5%。

第一產業

蒙城縣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棉花、大豆、花生為主。2015年,蒙城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1.07億元,比上年(2014年,下同)增長4.6%;實現可比價增加值50.2億元,比上年增長4.6%。
蒙城縣地圖蒙城縣地圖
2015年,蒙城縣年糧食麵積362.7萬畝,比上年增加3.8萬畝;油料面積9.1萬畝;棉花面積2.8萬畝;蔬菜、瓜果面積35.9萬畝,增加1.8萬畝。小麥面積154.2萬畝,單產517.4公斤,總產79.8萬噸。全年糧食總產量133.6萬噸,比上年增長3.9%。其中夏糧84.3萬噸,比上年增長0.7%;秋糧49.3萬噸,比上年增長9.8%;油料產量4.2萬噸;棉花產量0.3萬噸,比上年下降25%;蔬菜產量65.2萬噸,比上年增長7.1%。
2015年,蒙城縣共收購各種糧食67.1萬噸。其中:小麥58.1萬噸,稻穀3.2萬噸,玉米5.7萬噸,大豆205噸;共收到補貼款3161.72萬元,其中:地方儲備糧補貼379.67萬元,最低收購價補貼2755.42萬元,其他補貼26.63萬元。全年糧食收儲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941萬元,實現利潤183萬元,補貼收入31622萬元;經營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020萬元,稅利509萬元;全縣國有糧食收儲企業已收購小麥托市糧8.7萬噸,臨儲糧1.9萬噸,縣級儲備糧1萬噸;銷售騰倉、維修備倉準備倉容27萬噸,投入2300萬元添置收購設備,落實糧食收購資1.29億元,完成恢復重建和維修改造總倉容18萬噸。
2015年,蒙城縣完成造林面積4.033萬畝,其中長防林6000畝;新建和完善農田林網20萬畝;新建綠色長廊158公里,其中建設森林長廊示範段30公里;全縣有林地面積37306公頃,森林覆蓋率17.4%。
2015年,蒙城縣生豬出欄81.3萬頭,比上年增長7.4%;存欄42.5萬頭,比上年增長1.4%。黃牛出欄3.27萬頭;存欄2.98萬頭,比上年下降0.3%。山羊出欄39萬隻,比上年增長5.4%;存欄21.9萬隻,比上年增長1.9%。家禽出欄487萬隻,比上年增長5.2%,存欄246萬隻,比上年增長35.9%。肉類總產量8.11萬噸,禽蛋產量1.59萬噸,比上年分別增長1.8%、6.7%。

第二產業

2015年,蒙城縣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68.5億元,比上年(2014年,下同)增長9.4%。規模以上工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20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增加值48.3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全縣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60.9億元,比上年增長22.8%。
2015年,蒙城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現價產值181.7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輕工業83.2億元,比上年下降2.7%;重工業98.4億元,比上年增長8.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銷售產值181億元,比上年增長3.1%;產銷率為99.7%。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9.4億元,比上年增長2.9%;利潤總額4.7億元,比上年下降2.3%。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49.12%。
2015年,蒙城縣規模工業企業中,產值達10億元企業有3家,5億元企業6家,億元企業32家(其中新增億元企業1家)。分行業看,三大主導產業完成產值達99億元,其中煤碳電力行業完成23.2億元,比上年增長3%;輕紡食品行業完成55.8億元(其中輕紡比上年增長8.4%,食品加工比上年下降6.2%);汽車製造行業完成20.1億元,比上年增長82.3%。全縣有總承包、專業承包和勞務分包資質的建築業法人單位15家。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15.2億元,比上年增長9.1%。建築企業實現利潤1853萬元,比上年下降2.3%。

第三產業

2015年,蒙城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4.5億元,比上年(2014年,下同)增長12.2%。其中:批發業實現零售額17.0億元,占消費品總額的18.0%,比上年增長12.0%;零售業實現66.7億元,占消費品總額的70.5%,比上年增長12.5%;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0.8億元,占消費品總額的11.5%,比上年增長13.9%。其中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6.8億元,比上年增長12.5%。
2015年,蒙城縣共接待入境旅遊人數7904人次,其中外國人1720人次,國際旅遊外匯收入451.31萬美元。國內旅遊人數321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24.26億元。旅遊總收入24.54億元。有星級賓館個數2個,星級賓館客房總數395個,3個AAA級景區。
2015年,蒙城縣完成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2.6億元,比上年增長3.2%。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27.83億元,比年初增加33.79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71.65億元,比年初增加26.6億元,比上年增長18.6%。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41.96億元,比年初增加27.24億元,比上年增長23.7%。其中,短期貸款43.49億元,比年初增加8.87億元;中長期貸款47.82億元,比年初增加7.58億元。

社會事業

文化藝術

2015年,蒙城縣共有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2個、省級3個、市級8個、縣級13個,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量11.97萬冊,劇院1個。全年全縣落實文化輔導點25個,新增文化志願者服務人員98名,在冊文化輔導員364人,新增摸底村級民眾文化輔導員200人。舉辦民眾文化藝術講習班、培訓班22期、經驗交流會8期、大型室內外文藝演出26場、走進基層社區鄉村文化服務500餘場次,參加團隊達到20餘支,參與人數達到數萬人次。共登記、上傳尉遲寺遺址出土器物2059件,館藏文物195件,珍貴文物107件。圖書館每周開放時間56小時,訂閱報紙25種、雜誌210種。收藏地方文獻10種30冊,新購圖書210冊,上架圖書1000冊。開展世界讀書日和圖書館服務宣傳周等讀者活動,舉辦各類講座60場次,參加2800人次。春節期間組織讀者參加網上和網下趣味競賽活動,參加5000人次。為留守兒童和農村圖書服務點開展送書和圖書交換5次計2000冊,參與“三下鄉”活動,送科技圖書200餘冊。組織參加“亳州市讀書知識電視大獎賽”系列活動,組織參加“第七屆中部六省曲藝大賽”比賽。

科學技術

2015年,蒙城縣共申請專利610件,其中:發明專利227件、實用新型專利318件、外觀設計專利65件;授權專利228件,其中:發明專利38件、實用新型專利129件、外觀設計61件;全縣有高新技術企業4家。全年免費發放科普圖書資料5000份(本),接受諮詢800人次,展出宣傳圖版10塊。在馬集、岳坊、辛集、立倉、羅集等15所中國小開展科普活動,向6000名中小學生發放了1200冊科普圖書,舉辦專題講座2次。

教育事業

2015年,蒙城縣共有各類學校476所,當年招生82486人,在校學生249026人,畢業學生44085人。在各類學校中,普通中學57所,在校學生62432人,其中高中6所,在校學生19217人;國中51所,在校學生43215人;國小261所,在校學生119266人;幼稚園149所,比上年增加39所,在園幼兒50407人;特教學校1所,在校學生589人。全縣共有教職工13879人,其中專任教師12327人。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學齡人口入學率99.94%。國小和國中畢業生升學率分別為100%和96.9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9.09%。全縣中國小教學設施、實驗室、圖書館等固定資產21.27億元,其中國小8.98億元,普通中學12.29億元。全縣中國小校舍建築面積167.87萬平方米。
蒙城第一中學蒙城第一中學
蒙城縣高中

醫療衛生

2015年末,蒙城縣有各類衛生機構數375個(含村室),其中醫院、衛生院35個;衛生機構床位數4101張,其中醫院、衛生院4101張;衛生機構人員數3841人,衛生技術人員數3008人;醫院、衛生院3625人;執業(助理)醫師1842人,註冊護師、護士2085人,衛生防疫人員數469人,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74‰,嬰兒死亡率3.44‰,產婦住院分娩比例99.9%。
蒙城婦女兒童醫院蒙城婦女兒童醫院
2015年,蒙城縣共有116.9萬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5.48%,基金補償4.77億元;新農合大病保險補償1458.96萬元;婚姻登記和婚前醫學檢查實行“一站式”服務模式,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全部落實到位;重大傳染病醫療救治結核病100人、愛滋病84人,經費使用率100%;撥付3家縣級公立醫院藥品零差率補助資金1100萬元;落實各項計畫生育獎勵資金2210萬元,受益計生家庭達19.68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5年,蒙城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人數分別為44107、42085、133931、34129、37054、29317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基金征繳額分別達到19020萬元、12009萬元、4684萬元、1628萬元、1058萬元、379萬元。全縣農村五保戶6333人、集中供養五保老人2718人,分散供養五保老人3615人,共發放五保供養資金1928.3萬元。孤兒497人,發放孤兒生活費374.6萬元。共有敬老院32所,總床位數4964張。累計救助79741人次,救助資金2107萬元。全縣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8.86萬人,占全縣戶籍人口的13.76%。目前,共有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5家,床位1730張,已入住338人,護理人員總共62人,其中34人取得各類資質證書。新增低保對象1318人,共核查515戶,入戶率達到39%。

交通

蒙城縣東距京滬鐵路蚌埠站90公里,西臨京九鐵路阜陽站90公里,南洛高速公路橫穿東西,省道307線、305線、203線交匯於縣城,渦河、茨淮新河經淮河可通江達海,長年通航。
蒙城縣交通區點陣圖蒙城縣交通區點陣圖
截至2015年,蒙城縣公路里程262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0公里,省道幹線公路149公里,縣道336公里,鄉道933公里,村道1152公里。有1-5類橋樑1021座,總長度16635米。

地方文化

方言俚語

蒙城方言屬中原官話。縣東南境接近鳳台方言,縣西北境則受阜陽方言影響較大。境內辭彙差別最大,語音略有差別,語法比較一致。蒙城方言有21個聲母,39個韻母。蒙城方言的調類和國語相同,均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只是順序不同,而且調值懸殊較大。

民間文藝

楹聯
蒙城縣是“中國楹聯之鄉”。楹聯,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之一。2013年,蒙城縣舉行楹聯“五進”暨“九溪·恆辰杯”全縣楹聯對抗賽,征聯分出句征聯和自撰聯兩種方式。從應徵較好的縣直和鄉鎮單位,該縣選擇六個單位組成六個代表隊於“五一”節前後舉行現場對抗賽。競賽內容為楹聯知識、楹聯故事、古今名聯及現場應對。
楹聯楹聯

民間習俗

●飲食
蒙城縣居民以麵食為主,每日三餐,乾、稀兩類。乾有饅頭、卷千、杷粑、鍋貼、烙饃、乾飯等,稀有紅芋飯,麵條、面片、麵疙瘩、萊湯等。平素以鹹菜、辣椒、蒜瓣佐食。20世紀80年代後,生活水平提高,城鎮居民喜食甜、淡、低脂肪及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服飾
民國時期,蒙城縣富人冬戴風帽,身著長袍馬褂,下穿直筒大腰棉褲,足著棉襪,穿三道雲棉鞋;春、秋戴禮帽,著夾襖夾褲,出門穿長衫。—般百姓冬戴線帽,上著土布右開襟過膝大棉襖,下穿棉褲,腳穿麻窩(麻、草結的鞋);春、秋穿土布對襟單褂,腰系青布巾,穿草鞋或撒鞋(鞋臉較深,上面縫著皮梁或三角形皮子);盛夏敞頭赤膊。家境稍裕的青年,冬戴“火車頭”(東北棉帽),春、秋戴“帽墊”,頂綴紅疙瘩(父母新喪為白色),外出穿海昌藍大褂,少數人穿西服,著皮鞋。老年婦女冬戴頭箍或頂包頭,上穿棉襖(肥胖寬大,右開襟,大陀襟鑲邊,領口、袖口飾花邊,釘布扣五、七枚),下穿大腰直筒棉褲(褲角鑲滾邊,扎腿)。中青年婦女,出門穿海昌藍褂,著荷花色襪,吊帶,紅繡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蒙城縣境內居民喜列寧裝,男青年戴藍軍帽。女青年上穿站領盤香扣對襟短褂,夏穿肥胖僅及膝蓋的二藍色褲,柿黃色襪,帶袢鞋。1955年前後,風行蘇聯花布。“文化大革命”初期.盛行草綠色軍裝。70年代,服裝以藍、灰、黑三色為主,男性一般穿“二五大衣”、中山裝、西裝、襯衫,鬆緊口鞋。20世紀80年代後,青年男女服裝款式新穎,花色絢麗。男上衣有呢子大衣、西裝、港衫、茄克、獵裝、青年裝、擊劍裝、香檳衫等,下著西裝褲、喇叭褲、牛仔褲。女性著西裝、連衣裙、絲綢繡花時裝、滑雪衫、羊毛衫和各種紋飾的毛線織物。城鎮居民穿皮鞋,農村人穿運動鞋。旅遊鞋城鄉居民都爰穿。
●建房
蓋房上樑選雙頭日子(忌二、五、八)上午,放鞭炮、撒紅點饅頭、花生等,親友持酒肉或現金來賀,稱“壓風”。主人設宴待客和建房工匠。建國後此俗仍存,此等賀儀日趨豐渥,酬往報還,不勝其苦。

名優特產

名稱
簡介
圖片
狼山黑陶產於蒙城縣小澗鎮狼山一帶,產品具有"古"、"拙"感,純黑色。狼山黑陶暢銷上海、蘇、杭一帶,遠銷日本、東南亞、西歐。
狼山黑陶狼山黑陶
油酥燒餅是蒙城頗具特色的風味食品,層層迭迭,薄如竹紙,汪著油。剛烤好挑起的油酥燒餅拿上餐桌時,要一個一個地分開擺放。
油酥燒餅油酥燒餅
冬粉是楚村鎮的一大特產,該鎮大規模生產冬粉是在1970年以後,盛於1990年前後。紅薯是加工冬粉的主要原料。
冬粉冬粉
Sa湯是蒙城風味小吃,主要原料有麥仁、雞湯、雞蛋、麻油、胡椒等。
Sa湯Sa湯
板橋無籽西瓜採用“靠接”技術培育而成,“金帥”、“蜜桂”、“綠寶”等品種為彩色無籽西瓜,黑皮黃瓤,黃皮紅瓤。
板橋無籽西瓜板橋無籽西瓜
秋黃瓜主要產於小澗鎮潘劉於莊,多數在半斤重以上,最大的可達2斤多重,長約40厘米,且皮薄、子稀、肉厚。
秋黃瓜秋黃瓜
火腿腐乳
火腿腐乳分火腿腐乳及火腿醉腐乳兩類,生產歷史在百年以上。火腿腐乳色澤紅潤,滋味鹹鮮,略帶酸甜。火腿醉腐乳色白淡雅,湯清發綠。
火腿腐乳火腿腐乳
參考來源:

旅遊景點

九頂靈山寺位於蒙城縣城西北16公里小澗鎮狼山山頂,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寺有山門、前殿、中殿、後殿共十三間,分兩進院落,有院牆圍護,總體為磚石結構。
九頂靈山寺九頂靈山寺
馬公府
馬公府坐落在蒙城縣馬集鎮境內,為晚清一品當朝馬玉昆府邸。馬公府存房屋46間,分前後兩進院子,後院又分為東西兩院,整個建築為“品”字型,磚木框架結構,房梁一般為三層垛梁,存有大量磚雕、木雕。
馬公府馬公府
板橋集戰鬥紀念館
板橋集戰鬥紀念館位於蒙城縣板橋集鎮雪楓公園內,紀念館是為紀念板橋集戰鬥而建,占地面積13200平方米,建築面積980平方米。館內展示了100多幅圖片和部分實物,同時收藏了120名將軍的題字,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板橋集戰鬥紀念館板橋集戰鬥紀念館
萬佛塔
萬佛塔又名插花塔、興化寺塔、慈氏寺塔,位於蒙城縣城中心。因塔身內外嵌砌琉璃小佛近萬尊而得名。萬佛塔為八角十三層樓閣式磚塔,高42.2米。塔的四正面辟門,其餘四面砌作假窗,上檐第二、第三層用磚砌作塔檐平座。
萬佛塔萬佛塔
蒙城縣文廟
蒙城文廟又名蒙城孔廟,始建於元至元21年(1284年),是祭孔、演禮和辦學的地方,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建築有靈星門、泮池、泮橋、大成門和大成殿。
蒙城文廟蒙城文廟
尉遲寺史前文化遺址
尉遲寺史前文化遺址位於蒙城縣東北20公里處,面積約十萬平方米,是新石器時代遣址,為大汶口文化演化中的一種新的類型,是父系氏族晚期部落聯盟最高首領所居住的村寨或城堡,距今5000年左右。
尉遲寺史前文化遣址尉遲寺史前文化遣址
雙公廟
雙公廟位於蒙城縣呂望鎮,始建於唐,清末重修,是安徽省少有的唐代廟宇。尚存前殿3間,供奉莊子,後殿3間,供奉姜子牙。雙公廟為磚木結構,建築面積約140平方米。
蒙城縣雙公廟蒙城縣雙公廟
莊子祠
1995年6月,蒙城在明代莊子祠舊址上重建莊子祠。2008年後,該縣增設了夢蝶樓、南華經閣、東西碑廊、莊子草堂、莊子養生院、五五池、逍遙池等新景觀。全祠占地52畝,由仿漢代祠堂建築群和東西萬樹園等景觀構成,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蒙城縣莊子祠蒙城縣莊子祠

著名人物

莊周(約公元前369—前286年),宋國蒙人,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道家思想的創始人之一。
陳亢(前511—前430)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名原亢,蒙城縣小辛集鄉人。孔子弟子中名列第68位。
高瓊(935—1006年),字寶臣,小名軍保,北宋大將。《宋史》稱:“真宗澶淵之役,高瓊之功亦盛矣”。
劉金定(941──1010年),蒙城小澗鎮劉莊人,巾幗英雄,高瓊之妻。
高滔滔(1032—1093年),蒙城縣漆園街道十里井莊人,曾祖高瓊,史稱宣仁聖烈皇后。
王競(1032—1095年),字彥履,曹州人。熙寧末年任蒙城知縣,曾主張修建莊子祠。
任化邦(1837—1867年).又名懷幫,乳名柱。壇城西南小任莊人。捻軍名將,太平天國封其為魯王。
馬玉昆(1837—1908年),字荊山,亦作景山,蒙城縣馬集鎮人,清末將領。
馬金敘(1848—1912年),字麗生,淮軍將領,晚清名臣。
陸建章(1862—1918年),字朗齋,立倉區陸瓦房村人,北洋軍第四鎮第七協統領。
葛崑山(1890—1979年),字玉齋,歷任孫中山大元帥府副官、亳縣、鳳台等縣縣長等職。
孟兆貴(1874—1914年),樂土鎮李家村孟莊(今三義鄉孟莊)人,農民起義首領。
時白林,原名石盛昌,民國十六年(1927年)生,蒙城縣岳坊鎮人,國家一級作曲家。
段樹民,神經生物學家,現任浙江大學醫學部主任。
(以上內容參考來源:)

城市榮譽

安徽省食品安全示範縣
全國文化工作模範縣
安徽省硬筆書法之鄉
中國楹聯之鄉
全國科普示範縣
國家園林縣城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