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河

芡河

芡河,古稱沙水,亦稱濮水。《水經·渠水注》:“(沙)水東注,即濮水也,俗謂之父水也。”故道久已不尋。今芡河源於渦陽縣花溝集南杉木橋,東南流經公吉寺至至郭寨東入利辛縣境,再東南流經舊城集西、過蘆溝集入蒙城縣地,再東南流至懷遠縣荊山以西注入淮河。芡河全長150公里,其中縣境內長34公里。1954年引芡入渦工程,將境內的芡河截為3段:上段盛黃鄉康橋以北由北鳳溝引入渦河;中段自康橋至望疃鄉張營子,由孫溝灣引入渦河;下段自張營子以下仍入淮河。1971年開挖茨淮新河時,芡河下游被截斷4公里,於懷遠縣上橋閘附近注入茨淮新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芡河
  • 地理位置:渦陽縣
  • 氣候類型:溫帶
  • 占地面積:1328平方公里
  • 長度:150餘公里
地理位置,起源流向,

地理位置

芡河位於茨淮新河以北,介於西淝河與渦河之間。

起源流向

源出渦陽縣梭溝南側杉木橋,自西北向東南流,基本平行於渦河本乾,流經花溝集,至公吉寺與界洪河相交,至胡鹼東南進入利辛縣境,再經舊城至蘆溝東,進入蒙城縣境,
然後經呂望、陳橋、順河,至張樓進入懷遠縣境,以下兩岸地勢低洼,河床開闊,常年積水,被稱為芡河窪,長約40公里,出口建有防洪節制閘,直接排水入茨淮新河。由於河道年久失修,淤積嚴重,為減輕下游排水壓力,1954年已將上游411平方公里來水,分別由石雁溝、白膏溝、北鳳溝、孫溝灣截引入渦河。
芡河
芡河原來直接在荊山口上游入淮,河口稱芡河口,全長150餘公里,流域面積1750平方公里。自上游引芡入渦,下游被茨淮新河在上橋截斷後,現芡河源頭在阜蚌公路南側的汪大橋,東南流,經利辛、蒙城、懷遠三縣境,於茨淮新河上橋樞紐下游注入茨淮新河,全長92.7公里,流域面積1328平方公里。順河集以上地形較高,排澇比降為1/9000,順河至棗木橋為1/12700,棗木橋至河口為低洼區,寬在1000~3000米範圍,比降約1/40000;現有排澇能力,呂望閘至陳橋閘下的東港溝口為120~290立方米每秒,東港溝口至棗木橋為99~112立方米每秒,棗木橋以下至河口為154立方米每秒。順河集1956年6月9日實測最大洪峰流量為529立方米每秒,最枯時河道斷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