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雜俎》,清人汪介人著。書中有諸葛亮“躬耕南陽”的記載。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州雜俎》
- 作者:汪介人
- 創作年代:清代
《中州雜俎》,清人汪介人著。書中有諸葛亮“躬耕南陽”的記載。
713)至穆宗長慶元年(821),滎陽上窟春為天下名酒之一。《中州雜俎》:滎陽之上窟春與郢州之富水···並稱精釀蔫。民國《重修汜水縣誌》:竹川古之三窟村也,原有上、中、下三窟。可知上窟春為滎陽名酒,惜已失傳!
據《中州雜俎》記載:早在北宋期間,衛州治朝歌(即今日河南輝縣,北周置衛州),就有著名的百泉美酒。而今日的百泉春美酒,則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古酒“衛州百泉酒”的發展,更具有特色。它以百泉泉水釀造,是以麩曲代大曲的醬香型白酒。...
據汪介仁《中州雜俎》云:“司馬光雖參與耆英會,年六十四,不及七十,按白居易九老故事,作為列席。”另志文為司馬光書丹,可能有謙讓之意,故未列入。所以志文記載為“十二人”。以上志文記述了王尚恭為人豁達、襟懷坦白,足智多謀...
名虢是“取其威鎮之義”(《中州雜俎》卷一)。春秋時為鄭國所滅,改稱制邑。祭在今鄭州市區東,為周公姬旦的第五個兒子祭伯的封國,杜預《左傳》注云:“祭國,伯爵也。”春秋時為鄭國所滅。密,在今新密東南,姬姓封國,《...
中州雜俎 【、】文獻通考 【�】孔子弟子傳略 五 畫 【一】玉台畫史 玉台書史 古史 古三墳 古史考 古列女傳 古史紀年 古今原始 古今廉鑒 古今將略 古今識鑒 古文瑣語 古今長者錄 古今合璧事類備要 左國腴詞 東吳名賢記 ...
三日:因密縣地勢而名,《爾雅》:“山如堂者密。”《說文解字》:“密,山如堂者,從山,宓聲。”《中州雜俎》:“密縣東北有如堂廟。古者縣大郡小,一縣凡有四郡,取鄉落群聚 之義,後乃升郡領縣。此廟(如堂廟)當是...
清代汪介人的《中州雜俎》卷八《人紀》之記載:“諸葛亮,本琅琊人。……又嘗寓於新野之野白崗,莊宅基址為玉皇廟,古井尚在。”南陽臥龍崗碑陰載:新野地五頃,佃戶張某佃種,亦先賢之遺蹟也。”《清乾隆新野縣誌》明確說此處為...
更有彩色之中間帶各種花紋者,像樹木,像山水,像人物,像花卉,奇珍異常,名日“畫石”,汪價在《中州雜俎》中說,他曾在陽翟馬氏家中見一五彩石,大如橡子,外觀純白色,置水碗中則有圖畫映現,有一綠衣少將,騎赤兔馬,作回首張弓樣。人...
汪介人,清朝順治年間人,著有《中州雜俎》,記載了諸葛亮在河南南陽的幾處遺址,為研究諸葛亮躬耕地有重大意義。汪介人,清朝順治年間人,著有《中州雜俎》。《中州雜俎》有諸葛亮“躬耕南陽”的記載:諸葛亮本琅琊人,徙於順之陽...
七聖廟是造於清朝嘉慶22年的一座古廟,記載於《密縣誌》。歷史 清,嘉慶二十二年《密縣誌》:“七聖廟,在古窯溝,即共迷襄野之七聖也。《中州雜俎》:‘在大隗鎮南三里許,古窯溝中,數椽已圯,嘗往尋故址,惟阪礫鳴春流耳...
詞、文、賦、雜記等,多達23種之多。據鄭振鐸《西諦書話》記載和《直隸太倉州志》、《嘉定縣誌》、《三儂贅人廣自序》、《中州雜俎》等文獻,對其著述版本、內容及散佚情形逐一考證。同時,亦考其佚詩一首,收錄於《少林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