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瓦廂,古鎮名。在今蘭考縣城西北12公里,東壩頭村西。歷史沿革原名銅牙城,元朝為銅牙縣治所,後縣廢。明弘治五年(1492年)河溢銅牙城,用筒瓦銀口,後諧音銅瓦廂。明設鎮,屬蘭陽縣。明正德六年(151年)建管河廳和寺觀,設...
據記載,銅瓦廂初名銅牙城,為古代武將駐軍的城池。它既是相當繁華的黃河渡口和集鎮,又是險工地段。決口前,黃色的琉璃瓦,貼護著長長的一段堤壩,遠望如銅牆鐵壁金光閃閃,故得俗名“銅瓦廂”。決口時間 清鹹豐五年(1855年),從...
《銅瓦廂》是由畢國強編劇的電影。銅瓦廂東殘堤岸邊大灣村,新任村支書高安河上任後拆除污染磚窯廠,恢復濕地,大面積造林,卻被暗地裡報復。在政府幫助下,發展黃河文化旅遊,村民遷出灘區,住進了別墅小院,重建銅瓦廂古鎮,黃河也煥發出...
銅瓦廂改道是指清鹹豐五年(1855年)六月,蘭陽(屬今河南省蘭考縣)銅瓦廂決口所引起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黃河歷史上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簡介 銅瓦廂改道是指清鹹豐五年(1855年)六月,蘭陽(屬今河南省蘭考縣)銅瓦廂決口所引起的...
《黃河銅瓦廂決口改道與晚清政局》是賈國靜所著書籍,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內容簡介 本書在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選題視角新穎,在梳理銅瓦廂決口改道事件基本史實的基礎上,從荒政與河政兩個層面探討其與晚清政局之間的複雜...
《銅瓦廂傳奇》是2017年7月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畢國強。內容簡介 1855年8月1日,黃河在蘭儀銅瓦廂決口,滔滔洪水把千年銅瓦廂古鎮淹沒,黃河大改道,加上當時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加速了清朝滅亡,東壩頭殘堤隨成為黃河故道的...
銅瓦廂以東數百里的黃河河道自此斷流,原本穿蘇北匯入黃海的大河迅即化為遺蹟。這是黃河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河決之後,黃水將口門刷寬達七八十丈,一夜之間,黃水北瀉,豫、魯、直三省的許多地區頓被殃及。而清政府採取“暫行緩堵”...
清朝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河南省的銅瓦廂(今蘭考縣)東壩頭處決口,折流向東北,于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附近注入渤海。這樣,黃河就在商丘北部留下了一條尾閭,故稱廢黃河,又叫黃河古道。黃河故道流經商丘境內的民權、寧陵、梁園、...
下遊河道中自銅瓦廂至陶城埠一段,決口經常發生,故有"豆腐腰"之稱。 1938年6月,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日。人為扒開花園口大堤,企圖用洪水來阻止日本侵略軍的西進。這次決口,使黃河南泛於賈魯河、潁河和渦河之間地帶,成災嚴重,史所罕見。
改道,指由於自然或人為的因素導致河流放棄原河道而另覓新路。歷史上,黃河下游決口改道十分頻繁,據統計,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清鹹豐五年(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的2457年間,改道共有26次。大體上以孟津為頂點,在北抵津沽...
清鹹豐五年(1855年)河決銅瓦廂,結束了下游700多年由淮入海的歷史,回到渤海灣入海。即形成今曹縣、單縣南部黃河古道,河道稱鹹豐故道,寬700~1500米,故道灘區東西長40公里,有邵莊、朱洪廟、梁堤頭、南李集、仵樓等鄉鎮。決堤治理...
清朝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再度在河南銅瓦廂決口改道,此後黃河大致以山東濟水(古代山東大清河乃濟水,並非大清河)河道為入海口。在此前和此後,統治者也以扒開堤岸的方式迫使黃河改道,但都不稱為黃河奪淮。主要原因 古代淮河水系,大...
1855年6月黃河在河南省蘭陽銅瓦廂決口,洪水分成3股,會合後穿張秋運河,經小鹽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蠣口入海。黃河下游結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歷史,又回到由渤海灣入海。其後的20年內,洪水在以銅瓦廂為頂點,北至北金堤,南至今...
水套軍 1855年(鹹豐五年)黃河在河南開封以東銅瓦廂決口。一些失業的漁民、遊民和災民等,駕駛小船,進行殺富濟貧的活動,逐漸成為一支出沒水上的起義軍,這一地區遂稱之為“水套區”。故名“水套軍”。
1855年黃河在銅瓦廂決口改道北流,黃河河道兩岸逐步修建堤防,太行堤、北臨黃大堤與北金堤之間的水系,幾經演變成為現代的金堤河。河流概況 金堤河1964年後為河南、山東兩省省界河流,平原坡水河道。河長159公里,河床比降0.91~0.59。...
後鹹豐五年(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加上一徙,統稱“六大徙”。再加上戰國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為七個階段。分述於下:戰國初期 見於先秦文獻而為人們所熟悉的古黃河下遊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貢大河”,根據《禹貢·導水》章...
蔣啟敭受命,於六月十日到職,此時正值黃河伏汛,洪水暴漲,蔣啟敭防守的黃河地段銅瓦廂(今河南蘭考縣境)發生險情。蔣立即督率道廳文武官兵及民夫,在淫雨泥濘中搶險。終於化險為夷。不料,在蔣啟敭接任河道總督的第十天(六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