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瓦廂改道是指清鹹豐五年(1855年)六月,蘭陽(屬今河南省蘭考縣)銅瓦廂決口所引起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黃河歷史上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瓦廂改道
- 外文名:change of river course at TongwaXiang
- 學科:水利工程
- 領域:工程技術
銅瓦廂改道是指清鹹豐五年(1855年)六月,蘭陽(屬今河南省蘭考縣)銅瓦廂決口所引起的一次黃河大改道,是黃河歷史上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
旋決旋堵,直到鹹豐五年河決銅瓦廂以前,再未發生大的改道。銅瓦廂河段是明清兩代河防之險要,黃河西來,到這裡漫轉東南。此地東北地形低洼,加之以下河道淤積嚴重,史上曾多次由此決溢,是典型的“豆腐腰”河段。據《黃河水利史述要...
《黃河銅瓦廂決口改道與晚清政局》是賈國靜所著書籍,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內容簡介 本書在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選題視角新穎,在梳理銅瓦廂決口改道事件基本史實的基礎上,從荒政與河政兩個層面探討其與晚清政局之間的複雜...
改道,指由於自然或人為的因素導致河流放棄原河道而另覓新路。歷史上,黃河下游決口改道十分頻繁,據統計,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清鹹豐五年(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的2457年間,改道共有26次。大體上以孟津為頂點,在北抵津沽...
清朝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再度在河南銅瓦廂決口改道,此後黃河大致以山東濟水(古代山東大清河乃濟水,並非今天大清河)河道為入海口至今。在此前和此後,統治者也以扒開堤岸的方式迫使黃河改道,但都不稱為黃河奪淮。主要原因 古代淮河...
(2)《黃河銅瓦廂改道後的新舊河道之爭》,《史學月刊》2009年第12期;《人大複印資料·明清史》2010年第3期轉載;(3)《清代河政體制演變論略》,《清史研究》2011年第3期;(4)《二十世紀以來清代黃河史研究述評》,《清史研究...
大河自銅瓦廂改道以來,冀省北堰頻遭漫決,賴有金堤遙峙,范束洪流得深入,實為平津各地唯一屏障。第以年久失修,日見坍塌,本會成立疊議興修,中央軫念沉災,特頒巨帑,命負培修之責,……計自河南之滑縣起,經河北濮陽迄山東...
清初學者胡渭從古代黃河上千次改道的記載中,予以整理歸納,在《禹貢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說。後鹹豐五年(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加上一徙,統稱“六大徙”。再加上戰國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為七個階段。分述於下:戰國初期 見於...
至1855年,蘭陽(現蘭考縣境)銅瓦廂改道奪大清河又入渤海,就是現行河道。1938年中華民國政府為了阻止日軍西侵扒開花園口大堤,使黃河奪淮9年,至1947年5月堵複決口,河歸故道。洪水災害 黃河上、中、下游都有洪水災害,但下游最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