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部平原河流大都發源於西部山區,因而一般含沙量都較高,歷史上經常泛濫決口,加之人工整治不當,河道變遷極其複雜。 黃河 黃河自遠古以來即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紀黃河下游因河水混濁即有“濁河” 之稱。公元1世紀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濁,號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後泥沙有增無減。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積在下遊河床上,日積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約束,時久形成懸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輕則漫口決溢,重則河道改徙。據粗略統計,黃河下游決口泛濫見於20世紀50年代前歷史記載的約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範圍北至海河,南達<a 淮河,縱橫25萬平方公里,對中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歷史時期東部平原的水系變遷
- 外文名:changes of Eastern Plain water system in Chinese histor
- 地區:中國
- 內容:水系變遷
- 類型:地理
正文
黃河黃河淮河,縱橫25萬平方公里,對中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
就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特點而言,大致可為下列7個時期:
①公元前4世紀(戰國中葉)以前。上限大致始於新石器時代。當時黃河下游流經河北平原,在渤海灣西岸入海,因兩岸未築堤防,河道極不穩定。據文獻記載,黃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經的有《禹貢》、《山海經》和《漢書·地理志》中記載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經》大河下游大致走今雄縣、霸縣一線,至今天津市區附近入海;《禹貢》大河下游在深縣與《山經》大河別流,穿過今河北平原中部,於青縣以東入海;而《漢志》大河則離開了太行山東麓,經豫東北、魯西北、冀東南,東北至黃驊縣境入海。上述三河道在戰國中期以前或迭為主次,或同時存在,而以流經《漢志》大河為常見。在古代,“河”即為黃河的專稱。據《漢志》、《水經注》記載,河北平原上被稱為“河”的水道達10餘條,均可能為黃河某次決流改徙後的故道。
總之,這一時期的黃河下游因堤防未築,河道無所約束,漫流改徙無定,或時出現多股河道並存的局面。到戰國中期,下游兩岸全面築堤,河道開始固定,即《漢志》河水和《水經注》大河故瀆。
②公元前4世紀~公元初年(戰國中期至西漢末年)。戰國中期黃河下游地區人口稀少,初築堤防時,兩岸堤距寬達50漢里(1漢里相當現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內遊蕩,河道蓄洪能力較強,不易發生決口。以後生齒日繁,在大堤內河槽兩旁淤出的大片灘地上進行了墾殖,修築民埝以自衛,遠者距水數里,近者僅數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險情迭出。西漢末年今河南濬縣境內河道,“河水高於平地”,顯然已成懸河。這是秦漢以來黃河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加劇的結果。西漢一代河患嚴重,僅見於文獻記載的就有10次較大規模的決溢改道。其時北決多形成汊道,曾出現過的有屯氏河、張甲河、鳴犢河等,起過一定的分洪作用。而東南決口則往往奪泗淮入海,豫東、淮北平原災害尤為嚴重。如公元前132年河水在東郡濮陽瓠子口(今河南濮陽縣西南)決,東南奪泗、淮入海,洪水泛濫16郡境,相當今豫東、魯西南、淮北、蘇北等廣大地區,成災20餘年。公元11年王莽時黃河東決,河淮之間水災延續了60年之久。
④公元10世紀~1127年(唐末至北宋末)。經近千年的堆積,至唐末開始黃河下遊河口段已漸淤高,公元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就發生過改道。至11世紀初,今山東商河、惠民、濱州市縣境內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後決口上移至澶州(今河南濮陽)、滑州(今滑縣東舊城)一帶。據統計,從10世紀至12世紀20年代,這一地區的決口次數占下游地區總決口的1/3。著名的決口地點有1019年(北宋天禧三年)滑州天台山、1034年(景祐元年)澶州橫隴埽、1048年(慶曆八年!浹州商胡埽、1060年(嘉祐五年)、魏縣(今河北大名東)第六埽、1077年(熙寧十年)澶州曹村、1081年(元豐四年!浹州小吳埽、1099年(元符二年)內黃口等處。決口後改道頻繁。總的趨勢是河道逐漸向北擺動。五代末年、北宋前期決出的赤河、橫隴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1048年商胡埽決口後,河道北流經今河北平原中部,會合御河(今南運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稱黃河北派。1060年從魏縣第六埽決出一股河道,東流經冀魯交界一帶入海,史稱黃河東派。此後,北宋統治階級內部在黃河河道應維持北派抑或東派的問題上爭論不休,直至北寧亡國。在這80年內,黃河時而北派(共49年),時而東流(共16年),時而兩股並行(共15年),時而東決入梁山泊分南北清河入海。黃河下游開始進入變遷紊亂的時代。
中國歷史時期東部平原的水系變遷
本時期變遷特點可歸納為以下三點:第一,決口地點西移。起初決口多在今山東境內(12世紀50、60年代),以後西移至今河南汲縣、陽武(今原陽東部)、延津一帶(12世紀80、90年代)。到13世紀70年代~14世紀40年代,決口已移至新鄉、原武(今原陽西部)、滎澤(今鄭州市西古滎鎮)一帶,幾至黃河下游沖積平原的頂端。第二,河道幹流逐漸南擺。12世紀中期以後河道經豫東北、魯西南,至今山東梁山縣境流入泗水。以後逐漸南擺進入豫東開封、商丘地區,經安徽碭山、蕭縣至江蘇徐州奪泗入灘。金元之際兩次人為決河,先後由濉奪泗或由渦入淮(見渦河)。13世紀後期有一段河道奪潁河入淮,達到黃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極限。至此,黃河下遊河道已自太行山東麓至黃淮平原的西端的整個華北平原上掃射了一周。第三,下遊河道除幹流外,同時分出幾股岔流,迭為主次,變遷無定。自12世紀下半葉(金大定年間)開始,即出現“兩河分流”的局面。以後又分成3股,大致均流經今廢黃河一線以北匯入泗水,奪泗入淮。到13世紀下半葉(元初),下游又出現了奪濉、渦、潁入淮的幾股。嗣後,或東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時而又東北決入馬頰河、徒駭河、北清河(今山東東平以下黃河)入海。經常數股並行,迭為主次,變遷極為混亂。元末賈魯治河時曾整治一條從河南封丘東至徐州奪泗入淮的河道,史稱賈魯河。不久即告廢壞。明初河道多北決毀運。永樂以後治河以保運為主。故中葉以後開始形成較固定的汴、渦、潁3道,以汴道(約當今廢黃河,因古代汴水所經而名)為幹流。1495年(弘治八年)在黃河幹流北岸從河南武陟至江蘇沛縣築成一道太行堤後,北決的次數相對減少,多由南岸分流由濉、渦、潁、澮等河入淮。
⑥16世紀中葉~1855年(清鹹豐五年)。黃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紀中葉(明嘉靖中葉)基本結束,“南流故道始盡塞”,“全河盡出徐、邳,奪泗入淮。”後經萬曆初年潘季馴推行“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針,下遊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圖上的廢黃河。其後雖有決溢,但旋即恢復故道。清前期經大築堤防,河南境內河道出現過一段相對安流時期,而山東、江蘇境內河段決口次數增多。江蘇徐州至淮陰河段兼作運河,是“咽喉命脈所關,最為緊要”。潘季馴治河重點即在這一河段上,如大修兩岸遙堤、縷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澤湖水位,蓄清刷黃等工程。到清初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陰至河口段,這是因為金元以後黃河長期奪淮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海口,河口不斷延伸,使坡降變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積。故18世紀以後徐州以下河患最為集中。19世紀以後,河道淤廢不堪,決口連年發生,更兼國內政治動盪,治河不力,發生新的改道已不可避免。
⑦1855年(清鹹豐五年)~20世紀50年代以前。1855年6月黃河在河南省蘭陽銅瓦廂決口,洪水分成3股,會合後穿張秋運河,經小鹽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蠣口入海。黃河下游結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歷史,又回到由渤海灣入海。其後的20年內,洪水在以銅瓦廂為頂點,北至北金堤,南至今曹縣、碭山一線,東至運河的三角洲沖積扇上自由漫流,水勢分散,正溜無定。直至1876年全線河堤告成,現今黃河下遊河道始基本形成。此後下遊河道中自武陟至銅瓦廂一段,因決口後口門附近水面有局部跌落,上遊河道沖刷下切,灘槽高差增加,洪水時一般均不上灘,故河道較穩定。銅瓦廂至陶城埠一段,堤內原有串溝和堤河交錯,一遇洪水,便頂沖大堤,形成險工。1913~1935年決口多集中在本段,故有“豆腐腰”之稱。自陶城埠至利津海口段,原系小鹽河和大清河,河床窄深多曲。銅瓦廂決口之初,黃河泥沙大部沉積在河南境內,故陶城埠以下淤積不嚴重。光緒初年河南省內修築大堤,約束河道,大量泥沙被帶至下游沉積在大清河內,河床迅速抬高。故光緒年間決口大多集中於本河段。此外1855~1938年,黃河尾閭南北擺動改道即達11次之多。
1938年6月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日,人為扒開花園口大堤,全河南泛於賈魯河、潁河和渦河之間地帶,成災嚴重,史所罕見。1947年河復故道。
歷史時期黃河不斷地塊口、泛濫和改道,對下游平原的地理環境產生巨大影響。每一次決口後,先是洪水吞沒了大片土地,奪去了千百萬人民的生命財產。洪水過後,留下了大片流沙,經風力作用,形成了許多斷續的沙丘和沙壠,吞噬了農田、房屋以至城市,阻塞了交通道路。現今河南東北和東部分布的許多沙丘、沙壠和大片鹽鹼地,即為歷史上黃河泛濫的結果。黃河不斷地決口和改道也直接改變了黃淮海平原上的水系面貌。戰國以來的文獻資料記載,反映出古代黃淮海平原為河網交錯、湖泊群立的自然地理景觀。僅據《水經注》記載,黃河下游就有180多個大小湖泊,這些河流和湖泊大多有通航和灌溉之利。同時在調節黃河及其支流的流量、農田灌溉和潤濕當地小氣候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但經黃河一次又一次的泛濫、襲奪和灌淤,河流多漸趨淤淺,甚至完全斷流;許多湖泊被黃河泥沙淤淺後,不久均墾為農田,故現今黃淮海平原上主要河流亦僅能季節性通航,湖泊更形稀少(見華北平原)。這些情況無疑是造成當地氣候乾燥、水源缺乏的原因之一。黃河的泥沙廣泛漫淤,使黃淮海平原的地面普遍淤高。今河北巨鹿縣在地下六七米深處發現宋代瓷器和屋基,宋代的巨鹿城是1108年一次黃河決口被淹沒了的。明代以前的開封城全被埋入地下。據考古資料估計,宋代以來開封城地面約抬高10米左右。這僅是兩個典型例子,其他在歷史時期地面抬高的現象,在黃淮海平原上到處可見。
長江湖北宜昌以上,歷史時期河床擺動幅度極小。宜昌以下長江進入中下游平原地區,河床的擺幅及沿岸的湖泊水系均曾發生很大變化。現簡述古今變化較大的江漢平原、洞庭湖區、荊江河段、鄱陽湖區及太湖水系。
江漢平原上雲夢澤的演變
宋以前荊江河段排水沙口均位於北岸,故云夢澤變遷的主要趨勢是水體縮減、陸地擴展。元明以後北岸諸口盡塞,南岸出現了太平、調弦、藕池、松滋四口,荊江水沙主要排向南岸,江漢平原上來沙不多,下沉速度超過堆積。故明清時太白湖又擴大為江漢間眾水所歸的巨浸。19世紀後期,太白湖因長期淤填而基本消失,江漢平原排水不暢,至清末洪湖又再度擴展。
荊江河床的演變
第一,上荊江河床的演變。據《禹貢》、《漢書·地理志》、《水經》的記載,長江流至枝江縣形成分汊河道,南支為主泓道稱江,北支為汊道稱沱。江沱之間有很多沙洲,其中以百里洲為最大。江沱會合以後又東流至江陵南,接納了自北而南、折而東流的沮水(今沮漳水)。魏晉時代江沱分流漸趨平衡。東晉南朝之際,江又稱外江,沱又稱內江。內江流量逐漸增大,結果使沮水東折的流路被江水所襲奪,於是江水緊逼江陵城下。原來江、沮之間灘地被水流沖斷,形成了許多沙洲;出現了《水經注》里記載的江陵城南的北江分汊河道。沮水遂改在今江陵西南李家埠附近入江,後又逐漸西擺,至明萬曆時西移至今枝江縣江口一帶入江。
明嘉靖年間,內江流量不斷增大,終於在今江口附近,沖斷百里洲,東南與外江相會,使江沱會合點上移至今松滋新閘附近,百里洲被分割為上下2個百里洲、原來的主泓道外江,由於沙洲密布,水流壅塞,逐漸演變為大江的汊流。江沱易位是上荊江河道的一大變遷。以後下百里洲以北以東的內江故道逐漸湮廢,與之相關的江陵北江也隨之淺狹。明萬曆年間,沮水下游泛濫,江口一帶水流壅塞,遂東流襲奪了下百里洲北的內江故道和江陵城南的北江故道,至江陵東南注入長江。至此,今江陵以西的荊江河勢大致形成。
江陵以下的上荊江河段流經古雲夢澤地區。從以上雲夢澤演變來分析,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荊江漫流階段。史前時期,長江出江陵進入雲夢澤地區,荊江河槽淹沒於湖沼之中,河床形態不甚顯著,大量水體以漫流形式向東南匯注。同時因該地區現代構造運動具有向南傾掀的特性,江陵以東的漫流,有逐漸向南推移、匯集之勢。二是荊江三角洲的分流階段。秦漢時期,由於長江泥沙長期在雲夢澤地區堆積的結果,以江陵為頂點的荊江三角洲早在雲夢澤西部地區形成。荊江在雲夢澤陸上三角洲上形成扇狀分流水系向東擴散,如歷史上著名的湧水和夏水,而主泓道則受南向傾掀運動的制約,偏在三角洲西南邊緣,穿過湖沼地區至城陵磯與四水會合。三是荊江統一河床的塑造階段。魏晉開始荊江三角洲向東向南推移,雲夢澤被向東迫擠。於是自江陵以南石首境內的荊江開始擺脫湖沼地區的漫流狀態,塑造自己的河床,但往下監利境內河床仍處於湖沼之中,固定河床尚未形成。唐宋以後,江漢平原上雲夢澤完全消失,其主體部分已被零星的小湖沼所替代,監利境內統一河床最後塑造完成。
其次,藕池口以下的下荊江河床在魏晉時代形成後,至北魏河床兩岸形成許多穴口和汊流,分泄荊江水流。同時河床中沙洲發育,特別是在分汊穴口,沙洲之多超過現今數倍。故當時的下荊江河床屬於分汊型河床。唐宋時代下荊江統一河床塑造完成後,河床不斷淤積。宋元以後下荊江地區墾殖頻繁,築堤圍垸之風大盛,兩岸穴口汊流,盡歸淤塞。下荊江河床被束縛在大堤之內,代之而起的人工穴口,如元代所開的小岳、宋、調弦、赤剝4穴,不久亦廢。明隆慶時惟濬石首以東大江北岸的調弦一口,江水溢則由此入監利縣境,匯於潛江、沔陽(今仙桃市)一帶,江中也不見有沙洲記載,與《水經注》時迥然不同。由原分汊型河床演變為單一型河床,是下荊江河形態的一大變化。
在下荊江單一河床形成後,由於下游壅水和洞庭湖的頂托,河曲活動亦隨之發展。明中葉時,監利東南典型的河曲彎道已發育形成。以後以又有自下游向上游推移的明顯趨勢。清一代下荊江河床曲流活動全面發展,監利境內河床有八曲之多,清後期以來,由於藕池、松滋分流形成,大量水流進入洞庭湖,頂托作用不斷加強,河曲活動更趨頻繁。從19世紀中葉~20世紀初下荊江河曲即經幾次重大演變後,大致形成現今之形勢。
洞庭湖的演變
新石器時代以後至漢晉時期,洞庭地區仍有沉降的趨勢,在君山西南出現了一些局部性的小湖泊。即屈原《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洞庭波”,為一淺平的湖沼,就整個洞庭地區而言,河網切割的平原地貌基本未變。還可從 《山海經·中山經》、《漢書·地理志》和1957年安徽壽縣出土的鄂君啟節銘文中了解到當時湘、資、沅、澧四水在洞庭平原上交匯分別流入長江。不存在後世所見的洞庭湖。但其時隨湖盆地區的緩慢下沉,開始向沼澤化方向發展。故雖在新石器時代這一地區已有人類頻繁活動的痕跡,而秦漢時代卻未在此基礎上設定郡縣,無疑是受了沼澤化的影響。
4世紀~19世紀中葉是洞庭湖的擴展時期。東晉南朝之際,隨荊江江陵河段金堤的修築,荊江三角洲的擴展和雲夢澤的萎縮,荊江南岸出現了景口、淪口二股長江分流,將大量洪水排入洞庭平原,使緩慢下沉的洞庭地區由逐漸沼澤化而演變為浩渺的大湖。最先出現在岳陽西南的青草湖,至6世紀,湘、資、沅、澧四水(見湘江、資水、沅江、澧水)入湖的局面已經奠定。青草湖已擴展為包括有北邊的洞庭湖區,青草、洞庭二名通稱。而在今南縣附近又出現由長江分流匯瀦的赤沙湖。當時洞庭湖的主體在今東洞庭地區,南洞庭湖區尚未包括在洞庭湖內,但河湖港汊已很發育。西洞庭湖區除赤山湖外,尚有一些小湖,均未與東部洞庭湖主體連成一片。
唐宋時代洞庭湖進一步擴大,東部洞庭湖主體已西吞赤沙,南連青草,周圍七八百里。故有“八百里洞庭”之稱。元明以後,荊江統一河床形成,迅速淤高。明中葉以後,北岸穴口盡塞,南岸調弦、虎渡兩口的大量水沙排入洞庭湖區,湖域擴大至周圍八九百里。清道光年間洞庭湖擴展至頂點,跨四府一州九邑之境,估計約達6000平方公里,為今湖面積兩倍以上。華容、安鄉、漢壽、沅江、湘陰、岳陽等縣城均矗立湖岸。但由於泥沙大量沉積,湖底抬高,洲渚裸露,湖水極淺。自湖西北部虎渡、調弦2口帶入的泥沙形成三角洲迅速發展,枯水季節分為東西兩大湖區。19世紀中葉~20世紀中葉的百年中,洞庭湖迅速萎縮到現今不足3000平方公里,其主要原因是藕池、松滋兩口的出現,荊江四口分流的結果。1852年藕池口和藕池河形成,1870年松滋口的松滋河形成。此後四口將荊江45%的泥沙排入洞庭地區。19世紀後期,西洞庭湖面大部被壅塞,東洞庭湖面也淤出大片沙洲,而南洞庭地區因北面水體南侵,原有小湖群合併為今日南洞庭湖。20世紀初至50年代前的50年中,四口繼續將大量泥沙排入洞庭湖,出現大片沙洲,又兼人工堤垸迅速增築,舊日洞庭湖已被分割成今東、西、南3大部分及從東洞庭湖分離出來大通湖。
彭蠡澤和鄱陽湖的演變
過去有人因鄱陽湖在古代曾有彭蠡澤之稱,因而認為古代彭蠡澤即為鄱陽湖。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彭蠡古澤的形成與古長江在九江盆地的變化有密切關係。更新世中期,長江出武穴(今廣濟縣)後,主泓經太白湖、龍感湖、下倉浦至望江縣與從武穴南流入九江盆地南緣的長江汊道會合。更新世後期,長江主泓南移至今長江道上,而原來被廢棄古河道因全新世以來傾掀下陷作用,逐漸擴展並與九江盆地南緣的寬闊的長江水面合併,形成一個大面積的湖泊,即先秦《禹貢》中所載的彭蠡澤。當時長江出武穴擺脫兩岸山地的約束,形成了以武穴為頂點,北至黃梅,南至九江,東至鄂皖邊界的沖積扇,江水在沖積扇上分為多支,即《禹貢》中所謂“九江”,東至扇前窪地匯入彭蠡澤,可見古彭蠡澤主體部分在江北,相當今龍感湖、大官湖和泊湖等湖沼地區。江南僅為今鄱陽湖的頸部。
由於古彭蠡澤是長江新老河段在下沉中受九江瀦匯而成的湖泊,水下新老河段之間脊線分明。以後由於長江泥沙經九江段時,受到贛江的頂托在主泓北側堆積起來,日久新老主泓道之間自然堤逐漸高出水面,九江主泓道和江北彭蠡澤即被分割開來。時間約在西漢後期,距今2000年。以後,每逢長江泛濫泥沙溢出,彭蠡古澤逐漸縮小,形成了幾個由水流連通的湖泊,史稱雷水和雷池,即今龍感湖、大官湖的前身。江北彭蠡澤之名逐漸消失。
自全新世開始本區第四次斷塊差異運動,在南昌—湖口一線有較大的相對下陷,尤以湖口斷陷為強烈。西漢後期,湖口斷陷的古贛江區已擴展成較大的水域,即今鄱陽北湖的前身。因為江北彭蠡澤之名出於經典《禹貢》,班固在《漢書·地理志》里就附會江南的鄱陽湖為古彭蠡澤。但在記載到湖漢水和豫章水(均指今贛江)時,卻又說注入長江,而不是注入彭蠡澤。估計當時江南新彭蠡澤枯洪水位變率大,枯水時束狹如江之故。
漢晉時代的新彭蠡澤(晉時又稱宮亭湖)南界不超過今星子縣南嬰子口一線,而嬰子口則是贛水入湖口,也稱彭蠡湖口。江南彭蠡澤形成後,有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比較穩定。其後隨南昌—湖口斷層下陷自北而南的發展,河網交錯的平原逐漸向沼澤化發展。劉宋永初二年(421)倠陽縣的撤銷當與此有關。唐末五代至北宋初年彭蠡澤迅速向東南方向擴展。宋初彭蠡湖區已超過嬰子口、松門山,迫近鄱陽(今波陽)縣城,彭蠡湖開始有鄱陽湖之稱。這種擴大的結果使原在湖邊上的山峰先後淪為湖中小島,附近的小湖也相繼和鄱陽湖連成一片,古倠陽縣周圍平原幾乎淪沒殆盡。但其時鄱陽南湖仍為吞吐型湖,洪水時茫茫一片,枯水期水束如帶。
明清時期鄱陽湖演變的特點是汊湖的形成和發展。特別是鄱陽湖南部地區,如今軍山湖、青嵐湖都形成於此時。而清代以來,吳城以北鄱陽湖逐漸淤淺,由於贛江、撫河、信江的口外沙洲向東北延伸,鄱陽南湖西南部湖面逐漸縮小。
太湖平原水系變遷
戰國以前太湖之水由松江、婁江、東江等3江分流入海。《禹貢》:“三江既入,震澤底定。”即指對太湖流域幾條主要泄水道的整治。松江(今吳淞江)、婁江(今瀏河)與今流路大致相同,東江則經今澄湖、白蜆湖,東南入海。隨太湖周圍地區的不斷下沉和沿海邊緣因泥沙堆積而抬高,遂使太湖周圍形成碟形窪地,向東排水發生困難,“欲東導于海者反西流,欲北導於江者反南下”。海潮倒灌至蘇州城東一二十華里處,從而促使三江水系的淤淺,積水在太湖平原上瀦蓄成大小零星的湖沼。
與太湖平原進一步湖沼化同時進行並互為因果的是三江的逐步堙廢。公元5世紀時松江下游已“壅噎不利”,排水不暢。約在8世紀時東江、婁江相繼堙廢。9世紀開始為排泄壅積在松江上游的積潦,先後在太湖以東開浚了不少塘埔,重要的有荻塘(今吳興運河)、元和塘(今常熟塘)、崑山塘(又名至和塘,今瀏河)等,形成了“五里為一縱浦、七里為一橫塘”的水網系統。但至北宋初年又多淤淺,蘇、常、湖3州連年遭受水災。11世紀中葉先後對吳淞江進行幾次整治,主要是截彎取直,水流有所暢通。但自1042、1048年在蘇州、平望間修了吳江長堤和吳江石橋後,吳淞江流受阻,水勢轉於東北,迤邐流入崑山塘,經不斷沖刷,至13世紀末終於形成今之瀏河。1403年夏原吉“掣淞入瀏”,於是瀏河水勢更盛,成為太湖通海大道,“水闊二三里”。而吳淞江則“自夏駕浦至上海縣南蹌口130餘里,潮汐壅障,菱蘆叢生,已成平陸。”同時夏原吉又疏浚上海范家浜,上接黃浦引淀泖之水入海,形成今日黃浦江。明代多次開浚吳淞江、瀏河、白泖港,但均時浚時塞,河道窄狹。至嘉靖年間,黃浦江逐漸開闊,終於成為太湖下游最大泄水道,而吳淞江反成其支流。清初亦曾多次疏浚吳淞江。乾隆二十八年(1763)開鑿黃渡越河後,吳淞江全同今道,但因受潮汐影響,旋浚旋淤,又疏浚了白茆、七浦、茜涇、瀏河各河道,同時分泄太湖下游積水的作用,但均不能與黃浦江的作用相比。
海河 由北運河(見京杭運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見京杭運河)五大河流會合而成。五大河流支流眾多。歷史時期遷徒無常。今擇其中幾條主要河流的變遷,簡述於下。
海河形成以前的河北平原水系。在黃河有關內容中已經提到。從西周以來至春秋戰國時代,流經河北平原的主要河流是黃河。其時黃河下游分成多股,縱貫河北平原注入渤海。最西的一股是《山海經·北山經》中的大河,流經今太行山東麓,折東走漢代滱水至天津市區入海;《山經》大河在冀中平原分出一股,即《禹貢》記載的大河,在今青縣一帶入海;最東的一股後來成為西漢時大河幹流,在今黃驊縣附近入海。西漢以前河北平原上的河流都屬於黃河水系。今河北在雄縣、霸縣至天津一線,即漢代滱河、宋代的界河一線。地質構造是屬於凹陷地帶,因而黃河北流即以此為極限。在凹陷地帶以北,是永定河水系和潮白河水系,各自獨流入海。
西漢時代黃河幹流東移,至今黃驊縣附近入海。原來流入黃河的各河流,都脫離黃河而分流入海。據《漢書地理志》記載,黃河以北有滹沱河、泒河(上游今沙河,下游約今大清河)、滱水(今唐河)、治水(今永定河)、沽水(今白河、北運河)等均各自流入渤海,互不交會,其時海河水系尚未形成。
東漢時代黃河更南移經山東北部,至今濱州市、利津一帶入海。原注入黃河的漳水亦脫離黃河獨流入海。據譚其驤研究,到3世紀初曹操開白溝、平虜渠後,清河、滹沱河、泒水、滱水、水(永定河)、拒馬河、沽水等均會於天津入海,海河水系始告形成。
海河水系形成之初,西南止於淇水,東北止於沽水。《水經注》時代淇水以西的清水、丹水已有部分被引入海河。隋煬帝開永濟渠,引沁水入清水、是海河水系向西南擴展到最遠的時期。但不久即廢。唐代永濟渠、宋元御河、明清衛河,仍以清、淇為源。宋代黃河北流,黃河又加入了海河水系。金以後黃河南徒,海河平原上的河流始與黃河無涉(20世紀50年代後修建人民勝利渠方引部分黃河水流接濟衛河)。元開會通河,引汶至臨清會御河,海河水系又向東南擴展,會通河至清末淤廢。東北方面,海河水系形成之初,僅包括沽水(白河)幹流,不包括潮河。曹操在開平虜渠的同年又開鑿了泉州渠,鮑丘水的一部分即由渠入海河,但主流仍循薊運河東南入海。《水經注》以前沽水自武清至天津一段又枯斷,改東注鮑丘水入海。故《水經注》時代、沽、鮑丘3水合流,循今薊運河入海。海河水系東北界大大內縮,僅以聖水(上游今琉璃河,下游為今固安、永清界內永定河)為限。隋開永濟渠前,水、沽水已與南來諸水相合,海河水系東北界再度擴展。海河水系的形成和發展大大改善了河北平原的水運條件。
海河水系形成後,可以宋代界河(《水經注》巨馬河)為界分為南北2系。南系包括清、淇、漳、滹沱、滱、淶、易等水;北系包括、沽、潞、淶、易、鮑丘、泃、庚等水。歷史時期南北兩系各水下遊河道均曾發生較大變遷。今列舉其中幾條主要河道的變遷,以窺海河水系變遷的概貌。
列舉幾條主要河道的變遷
永定河
唐代桑乾河石景山以下分為兩支:一支經薊城南,東南與高粱河合,下會潞河;一支南流經永清縣北。遼金以後,桑乾河含沙量增多,“水性渾濁”,故有盧溝之稱。下遊河道幹流已離開薊城之南,改折南經盧溝橋(橋築於金明昌三年)南入安次縣境,下達武清縣境入北運河。築堤亦始於此。元代桑乾河下游又稱渾河、小黃河,自石景山南東麻峪始分二支:一支即入安次、武清舊道,一支自涿縣南流經固安,南至霸縣入拒馬河(即白溝河)。明代因記載詳細,知其下遊河道自盧溝橋分為東、南二派:東派走今涼水河至張家灣、漷縣入北運河;南派分成幾股,先後走過今牤牛河、琉璃河、大清河、永定河等,或入三角淀,或入北運河,數股並存,迭為主次,來回擺動,變遷頻繁,故有“無定”之稱。1698年(清康熙三十七年)全面築堤,固定河道,賜名永定河,惟下游入三角淀為尾閭段,隔數年即改道一次。20世紀40年代方形成現今河道。
大清河
滹沱河
南運河
漳河
綜上所述,海河水系因含沙量高,進入平原後,河床擺動不定。在歷史時期的變遷甚大,僅次於黃河。宋以後變遷日趨頻繁。變遷特點一是下遊河道往往從單股發展到多股,最後又逐漸演變成單股。反映了早期河道含沙量不多,而長期穩定後,泥沙增多,河道在扇形平原上分成多股,因堤防未修,變化無定,迭為主次。明清以後全面修堤,河道方始固定,又漸為懸河。二是河道主流擺動總的趨勢為永定河由東向南,明以後又東移;滹沱河、漳河由北向南;乃與河北平原之新構造運動有關,同時也有人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