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下游

黃河下游

河南鄭州桃花峪以下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下游,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積的3%;下遊河段總落差93.6米,平均比降0.12‰;區間增加的水量占黃河水量的3.5%。由於黃河泥沙量大,下遊河段長期淤積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懸河”,黃河約束在大堤內成為海河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除大汶河東平湖匯入外,本河段無較大支流匯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河下游
  • 河長:786千米
  • 流域面積:僅2.3萬平方千米
  • 河段總落差:93.6米
地理概況,變化原因,河床變高,黃河斷流,河道變遷,懸河,旅遊資源,相關文化,

地理概況

下遊河段除南岸東平湖至濟南間為低山丘陵外,其餘全靠堤防擋水,堤防總長1400餘千米。歷史上,下遊河段決口泛濫頻繁,給中華民族來了沉重的災難。由於黃河下游由西南向東北流動,冬季北部的河段先行結冰,從而形成凌汛。凌汛易於導致冰壩堵塞,造成堤防決溢,威脅也很嚴重。
下遊河段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黃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積,不斷延伸擺。每年平均淨造陸地25至30平方公里。

變化原因

1、黃土高原氣候的變化和黃土本身結構鬆散和人類對自然的破壞。
2、兩方面原因關係:水土流失形成的惡性循環。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造成農作物減產,越是減產,人們越是開墾荒地,荒地越多,水土流失越嚴重。
3、治理方案:①堅持的牧林為主的經營方式。②保護如森林資源,儘快恢復植被。 ③合理規劃土地。④大量修建水利設施。
我們知道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因為這裡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地肥沃,自然資源豐富,但隨著時間的變化,黃河以發生了變化,給兩岸人民造成災,原因更被是人類對自然的保護,人口不斷增長,開墾牧業毀滅森林,草原,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為了治理黃河,科學家設計方案,一定要保護好森林,使失去的植被儘快恢復,人人應該都明白一個道理,破壞森林是自殺的行為。 我們的美麗的校園裡樹葉秀、小草美、花兒揚著臉兒朝著我們,明鏡的天空淡如水,白雲飄飄,我們的校園美,激起學習的熱望。我們知道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們的家園,綠色生命是這個家園的主體,我們是二十一世紀主人,保護好家園、保護好綠色生命責任重大,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這樣我們生活的環境才能青山不改,綠水長流,讓自然環境為人類造福。

河床變高

由於黃河的洪水挾帶大量泥沙,進入下游平原地區後迅速沉積,主流在漫流區遊蕩,人們開始築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斷淤積抬高,成為高出兩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條件下就決溢泛濫,改走新道。黃河下遊河道遷徙變化的劇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獨一 無二的。根據有文字記載,黃河曾經多次改道。河道變遷的範圍,西起鄭州附近,北抵天津,南達江淮,縱橫25萬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 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間,黃河的遷徙大都在現行河道以北地區,侵襲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間,黃河 改道擺動都在現行河道以南地區,侵襲淮河水系,流入黃海。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考東壩頭決口後,才改走現行河道,奪山東大清河入渤海。由於黃河下遊河道 不斷變遷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變動影響,黃河下游地區的河道長度及流域面積也在不斷變化,這是黃河不同於其他河流的突出特點之一。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 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於原始人類生存。黃土高原和黃河沖積平原,土質疏鬆,易於墾殖,適於原始農牧業的發展。黃土的特性,利於先民們挖洞聚居。特 殊的自然地理環境,為我國古代文明的發育提供了較好的條件。早在110萬年前,“藍田人”就在黃河流域生活。還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 在流域內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遺址遍布大河上下。這些古文化遺蹟不僅數量多、類型全,而且是由遠至近延續發 展的,系統地展現了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過程。

黃河斷流

從1972年起黃河經常出現斷流的情況。斷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九點:
1.全球變暖——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熱量,造成內陸局部氣溫低於往常,減小了內陸和海洋之間的溫差,進而造成季風減弱,缺少季風從海面帶進內陸的水汽。雖然全球變暖使冰川融化加大上游水源的流量,卻抵消不了蒸發量的提高和季風減弱的影響效應。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減少。
2. 植被破壞——黃土高原地區植被破壞嚴重,缺少植被涵養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發量變高,土地乾燥地下水需要不停吸收流經河道才能補充。
3. 灌溉方式落後——黃河中上游流經的多為經濟較不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缺少節水灌溉的技術和資金,多為大水漫灌,黃河水浪費嚴重。
4.上游屬乾旱半乾旱區降水率級少,中游為主要補給區但水土流失嚴重、季節變化大,下游流域面積小,補給少。
5.流域內人口增長快,人口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糧食增長率;
6.近幾十年來,隨著社會發展,黃河沿岸工業和城市用水量不斷增加,引黃灌溉面積不斷擴大;
7.水費低廉,低水價喚不起人們的節水意識,工農業用水浪費極大;
8.環境污染急劇降低黃河水的利用率。
9.水庫調節能力較低,水資源管理不統一;

河道變遷

黃河是我國第二條大河,自遠古以來即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紀黃河下游因河水渾濁即有“濁河”之稱。公元1世紀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濁,號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後泥沙有增無減。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積在下遊河床上,日積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約束,時久形成懸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輕則漫口決溢,重則河道改徙。據歷史記載,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間,黃河下游決口泛濫1593次,河道因泛濫大改道共26次,決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範圍北至海河,南達淮河,縱橫25萬平方公里,對中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
就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特點而言,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戰國築堤以前 上限大致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當時黃河下游流經河北平原,在渤海灣西岸入海,因兩岸未築堤防,河道極不穩定。據文獻記載,黃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經的有《禹貢》、《山海經·北山經》和《漢書·地理志》中記載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經》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沖積扇的南緣,向東經過雄縣霸縣一線,到今天天津市區附近入海;《禹貢》大河下游在今深縣與《山經》大河別流,穿過今河北平原中部,於青縣以東入海;《漢志》大河則離開了太行山東麓,經豫東北、魯西北、冀東南,東北至黃驊縣境入海。上述三河道在戰國中期以前,或互為主次,或同時存在,但以流經《漢志》大河為常見。在古代,“河”就是黃河的專稱。據《漢志》、《水經注》記載,河北平原上被稱為"河"的水道達10餘條,都可能是黃河某次決流改徙後的故道。
二、公元前 4世紀~公元初年(戰國中期至西漢末年) 戰國中期,下游大規模修築堤防後,固定下來的河道就是《漢書2地理志》里記載的大河,從此結束了長期以來多股分流、改道頻繁的局面,我們暫時作為黃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戰國中期,黃河下游地區人口稀少,初築堤防時,兩岸堤距寬達50漢里 (1漢里相當現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內遊蕩,河道蓄洪能力較強,不易發生決口。以後生齒日繁,在大堤內河槽兩旁淤出的大片灘地上進行了墾殖,修築民埝以自衛,遠者距水數里,近者僅數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險情迭出。西漢末年,今河南濬縣境內河道,“河水高於平地”,顯然已成“懸河”。這是秦漢以來黃河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加劇的結果。公元11年王莽黃河又東決,河、淮之間水災延續了60年之久。
三、公元1~10世紀(東漢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國三年),黃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東)以上決口,河水一直泛濫至清河郡以東數郡。當時,王莽因為河決東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墳不受威脅,就不主張堵口,聽認水災延續了近六十年,從而造成黃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此後,在將近千年時間裡,黃河下遊河道出現過相對穩定的局面,偶爾有決溢,也未造成大規模改道。其原因: 一,東漢開始大量遊牧民族入居黃河中游,退耕還牧,次生草原和灌木叢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對減弱。 二,公元70年,在王景領導下,對西漢末漫流的河水進行全面治理,才固定了一條新的河道,大體流經冀魯交界地區,從長壽津(今濮陽西旺賓一帶),自西漢大河別出,循古漯水河道,經今范縣南,在今陽穀縣與古漯河分流,經今黃河馬頰河之間,至今山東利津縣境入海。 三,當時黃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單獨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一些大小湖泊和沼澤窪地,都起著分洪、排沙與調節流量的作用。
四、 公元10世紀~1127年(唐末至北宋末) 經近千年的堆積,到唐末開始,黃河下遊河口段已逐漸淤高。公元 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發生近百里的改道。到五代時期,決口的頻率明顯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就有一次泛決。 至11世紀初,在今山東商河、惠民、濱州市縣境內,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後決口地點又上移到澶州(今河南濮陽)、滑州(今滑縣東舊城)一帶。總的趨勢是,河道逐漸向北擺動。五代末年、北宋前期決出的赤河、橫隴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 1048年商胡埽(今濮陽東昌湖集)決口,北流經今滏陽河與南運河之間,下游合御河(今南運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稱“黃河北派”。這是黃河變遷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的改道。(黃河北流大的共有三次:商胡埽、小吳埽、內黃口)
五、 1128年~16世紀中葉(金元至明嘉靖萬曆時)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為阻止金兵南下,宋東京留守杜充竟然在今河南滑縣西南人為決河,使黃河東流經豫東北、魯西南地區,匯入泗水,奪泗入淮。從此黃河離開了春秋戰國以來流經今浚、滑一帶的故道,不再進入河北平原,在此後的700多年中,以東南流入淮為常。這是黃河下游變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也是黃河第四次重大的改道。 浚、滑之間原是黃河下游的窄道,由於這一段河道的控制,以下河道決口後擺動的範圍,基本上限制在太行山以東、山東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上,離開了這段河道以後,下遊河道折向東或東南,擺動於豫東北至魯西南地區。在金代,有記載的12次決口中,決後河道擺動在該地區占10次。 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10月,黃河在原武、陽武、中牟延津、開封、祥符、杞縣睢州、陳留、通許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溝等15處決口。大致可以分成三股;一股在中牟境內折而南流,經尉氏、洧川、扶溝、鄢陵等地,由潁水入淮;一股在開封境內,折而南流,經通許、太康等地,由渦入淮。我們將其稱為黃河歷史上第五次大改道。 從金元至明中葉,黃河變遷特點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第一,決口地點西移。起初決口多在今山東境內(12世紀50、60年代),以後西移至今河南汲縣、陽武(今原陽東部)、延津一帶(12世紀80、90年代)。到13世紀70年代~14世紀40年代,決口已移至新鄉、原武(今原陽西部)、滎澤(今鄭州市西古滎鎮)一帶,幾至黃河下游沖積平原的頂端。第二,河道幹流逐漸南擺。12世紀中期以後河道經豫東北、魯西南,至今山東梁山縣境流入泗水。以後逐漸南擺進入豫東開封、商丘地區,經安徽碭山蕭縣至江蘇徐州奪泗入灘。金元之際兩次人為決河,先後由濉奪泗或由渦入淮。13世紀後期有一段河道奪潁河入淮,達到黃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極限。 第三,下遊河道除幹流外,同時分出幾股岔流,迭為主次,變遷無定。自12世紀下半葉(金大定年間)開始,即出現“兩河分流”的局面。以後又分成3股,大致均流經今廢黃河一線以北匯入泗水,奪泗入淮。到13世紀下半葉(元初),下游又出現了奪濉、渦、潁入淮的幾股。嗣後,或東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時而又東北決入馬頰河徒駭河、北清河(今山東東平以下黃河)入海。經常數股並行,迭為主次,變遷極為混亂。元末(1351)賈魯治河時,曾整治一條從河南封丘東至徐州奪泗入淮的河道,史稱賈魯河。不久即告廢壞
六、16世紀中葉~1854年(清鹹豐五年) 黃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紀中葉(明嘉靖中葉)基本結束,“南流故道始盡塞”,“全河盡出徐、邳,奪泗入淮。”這是河勢的一大變化。後來在萬曆初年,潘季馴推行“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針,下遊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圖上的廢黃河。其後雖有決溢。但旋即恢復故道。清前期經大築堤防。河南境內河道出現過一段相對安流時期,而山東、江蘇境內河段決口次數增多。江蘇徐州至淮陰河段兼作運河,是“咽喉命脈所關,最為緊要”。潘季馴治河重點即在這一河段上,如大修兩岸縷堤、格堤、月堤、遙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澤湖水位,蓄清刷黃等工程。到清初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陰至河口段,這是因為金元以後黃河長期奪淮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海口,河口不斷延伸,使坡降變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積。故18世紀以後徐州以下河患最為集中。19世紀以後,河道淤廢不堪,決口連年發生,更兼國內政治動盪,治河不力,發生新的改道已不可避免。
七、1855年 (清鹹豐五年)~20世紀 50年代以前 1855年6月,黃河在河南省蘭陽銅瓦廂決口,先向西北淹到封丘、祥符各縣村莊,又往東漫流至蘭儀、考城、長垣等縣後,分成3股:一股出曹州東趙王河張秋穿運;一股經長垣縣,流到東明縣雷家莊,這裡就分成了兩股,都東北流到張秋鎮;三股河匯合後,穿過張秋運河,經不鹽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蠣口入海。這是黃河第六次大改道。黃河下游流經路線,按照現時中國行政區域劃分,大體上經過河南的滎陽、鄭州、原陽、延津、封丘、中牟、開封、蘭考、濮陽,後經山東的曹縣單縣,再經安徽的碭山、蕭縣、最後入江蘇的豐縣沛縣、徐州、邳縣睢寧宿遷泗陽淮安漣水阜寧、濱海然後入黃海。但在改道後,於銅瓦廂缺口後,黃河衝破原有的河道,改東北走向,在山東境內借大清河入渤海。這次決口,使黃河下游結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歷史,又回到由渤海灣入海。其後的20年內,洪水在以銅瓦廂為頂點,北至北金堤,南至今曹縣、碭山一線,東至運河的三角洲沖積扇上自由漫流,水勢分散,正溜無定。直至1876年全線河堤告成,現今黃河下遊河道始基本形成。下遊河道中自銅瓦廂陶城埠一段,決口經常發生,故有"豆腐腰"之稱。 1938年6月,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日。人為扒開花園口大堤,企圖用洪水來阻止日本侵略軍的西進。這次決口,使黃河南泛於賈魯河、潁河和渦河之間地帶,成災嚴重,史所罕見。這也是黃河史上的第七次大改道。如果人類再濫砍濫伐的話,黃河的源頭很可能會被淹沒在風沙之中。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起源,但是這條被譽為母親河的源頭今天卻被荒山大圍斬,風沙處處。 專家指出,人類違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濫砍濫伐是破壞水源的主要原因,使這個具有數千年歷史的生態系統面臨崩潰,也很可能成為人類文明破壞下的另一個遺址。 正是黃河頻繁泛濫成災的特點,造就了中華民族“居安思危”的性格。中華文明也是從大禹治水、導河入海的艱難奮鬥中開始的,以至於許多朝代都設有治河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仍設有“黃河水利委員會”這樣的機構,這在世界大江大河中是非常罕見的。可以說,黃河對於塑造中華民族性格和引導中華文明走向方面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懸河

黃河由於泥沙淤積,全長5464公里的黃河的大部分河段里,河床都高於流域內的城市、農田 ,全靠大堤約束,它因而被稱為“懸河”。那么黃河是從什麼地方開始成為“懸河”的呢?就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西南部的磴口縣。在這裡, 黃河河道比縣城所在地平均高出4至6米。 黃河奔流在中條山秦嶺之間,東行經河南孟津。由這裡距黃河30公里處,就是我國著名的都城洛陽。洛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從東周起,先後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煬帝)、唐(武則天)、後梁、後唐等朝代在此建都,被稱為“九朝古都”。 滅殷以後,就把傳國之寶九鼎遷到洛陽,有定都洛陽之意。武王死,當時輔助成王的周、召二公,大規模地營造洛邑,分別建立王城和成周城兩座。在澗水東、水西間的為王城,即今河南洛陽王城公園一帶;在水東,即今白馬寺附近的為成周城周平王遷都住在王城,周敬王又遷都成周城。東漢劉秀稱帝後,建都洛陽。 漢魏時的洛陽城是在成周城遺址的基礎上加以擴展的。史載洛陽城“南北九里七十步,東西六里十步”,因此,也被稱為“九六城”。 早在五六千年前,洛陽西50里處就有“仰韶文化”,可見當時的母系氏族公社制相當發達。由此為發端,愈發輝煌。

旅遊資源

充滿活力的上遊河段--這一河段號稱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其中從龍羊峽青銅峽河段,川峽相間,河床比降大,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規劃利用落差超過1200米,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占全河的近50%。平均年發電量近600億千瓦時。 溫柔纏綿的寧蒙河段--黃河在這裡平靜地流淌,灌溉著兩岸的農田,造福當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寧夏銀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積廣闊,利用黃河水進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裡物產豐富,名貴中藥枸杞和銀川大米品質優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稱。(枸杞照片)內蒙古河套平原十分乾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這裡“無水是荒漠,有水成綠洲”。黃河水給這裡的工農業生產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勇往直前的中遊河段--陝晉峽谷,黃河在這裡劈開萬仞山,勢如破竹,形成了黃河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河段。在這一河段有以下兩個著名的地方: 壺口瀑布--黃河在這裡以雷霆萬鈞之勢,奔騰過來,咆哮而去,壺口瀑布既是黃河的象徵,更是中華民族不懼艱險,勇於開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徵。“風在吼,馬在嘯,黃河在咆叫,黃河在咆哮”這雄壯的歌聲唱出了黃河的風采,更唱出了中華民族的戰無不勝,奮發圖強的英雄氣概。(歌詞選至《黃河大合唱》) 龍門--流傳“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就源於此。這裡水流湍急,相傳鯉魚如果能跳過龍門就可成龍。這個傳說表達了人們對付出艱苦努力後到達理想境界的美好願望,也激勵著中華兒女頑強拼搏,奮鬥不息。這裡相傳是大禹治水所鑿開的一條峽口,因而又稱禹門口
黃河黃河

相關文化

150萬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其後,10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生活繁衍,繼續為黃河文明的誕生默默耕耘。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晚期智人,奏響了古老黃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他們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統領著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頂峰。火藥、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發明創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
我國第二長河
黃河,我國第二長河,一條5464公里長的大河,在中國北方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恰似一個巨大的“幾”字,又隱隱就是我們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
黃河的表征
它不僅僅是一條大河。黃河,黃土地,皇帝,黃皮膚以及傳說中的中國龍,這一切黃色表征,把這條流經中華心臟地區的濁流升華為聖河。《漢書·溝洫志》就把黃河尊為百川之首:“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黃河為宗。”
黃河母親雕像黃河母親雕像
黃土風成說
在久遠的地質年代,在亞洲內陸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驟冷驟 熱的嚴酷環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內陸盛行的西北氣流, 經年累月地把它們吹向東方,粗砂落於蒙古高原,最細膩的粉末隨風飄落到今天甘肅、陝西、山西、青海、寧夏、河南6省。千百萬年的搬運堆積,終於形成了一個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日月山,東達太行山的黃土高原。
深厚廣闊的黃土層
這是一片無與倫比的黃土,它的面積廣達41萬平方公里,黃土覆蓋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隴東、陝西、晉西等地,黃土深達100到200米,蘭州地區更厚達300米以上。
六千年前的伊甸園
植物學家們研究發現,雖然黃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豐沛,但養分的淋溶損失也較少,非常適合楊樹樺樹櫟樹油松雲杉和酸 棗、黃荊條等生長。那時繁茂的植被,涵養著一個溫暖多雨的伊甸園。 今天山西、陝西、甘肅、寧夏等省份,分布著大片原始森林。地處中 原的河南省簡稱為"豫",顯示在倉頡造字的時代,它仍是大象出沒之地。
遠古時代文明的啟蒙
在160多萬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類活動遺址中,人們找到了被火燒過的動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萬年前的陝西藍田人類遺址中,人們找到了多處碳末堆積。 從那以後,藍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黃河的臂灣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黃土地上出現了以半坡文明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們的祖先,就在這樣一片綠野間狩獵採集,度過了華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歷史記述改造自然的功績
這裡確實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這裡也難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傳說,神農氏曾教民稼穡。耐人尋味的是,神農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傳授的實際上是焚林墾殖。《孟子》中記載了三皇五帝燒山林的“功績”:“當堯之時...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 在《詩經》中,我們聽到了先民們砍伐時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乾兮,河水清且漣漪。""伐木叮叮, 鳥鳴嚶嚶。”
黃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損
始皇帝統一六國,大量人口隨之進入關中,墾殖面積大增。與此同時,他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陵寢,大肆砍伐關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擊潰匈奴,取得河套地區大片土地,隨後 實行屯墾戍邊,多次向鄂爾多斯高原地區移民,每次人數多達數十萬, 原本一望無際的草原變成了農耕區。
揭河底
日前,黃河小北幹流(山西和陝西河段)山西河津段大、小石嘴區間出現了百年奇觀“揭河底”,河底的淤積物如同地毯一樣被水流捲起。 “揭河底”現象是黃河上獨有的一種泥沙運動規律,主要發生在黃河小北幹流的龍門及支流渭河河段,其表現是當高含沙的洪峰通過時,短期內河床遭受劇烈的沖刷,將河底的成塊、成片的淤積物像地毯一樣捲起,然後被水流衝散帶走。這樣強烈的沖刷,在幾小時至幾十小時內能將該段河床沖深幾米至十幾米。因為“揭河底”現象形成條件比較特殊,“揭河底”被稱為黃河百年奇觀。 據獲悉,黃河上一次出現“揭河底”還是在1977年7月6日。此次“揭河底”自7月5日8時10分開始,一直持續到8時40分,其間,在河津河段小石嘴改建工程1號丁壩段,伴隨著洶湧的水聲,先後掀起高約1米、長約7-9米左右的兩塊大的掀起物,1號至5號丁壩間還有一些小的掀起物。 7月初,黃河中游吳堡-龍門區間支流普降暴雨,洪水挾帶大量泥沙洶湧而下。7月4日晚,位於河津上首的龍門水文站洪峰流量達4600立方米每秒,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700多公斤,從而具備了局部“揭河底”現象的形成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