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丁村遺蹟在山西省襄汾縣南約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鐵路兩側。1953年,建築工人發現了石器和脊椎動物化石。1954年大規模發掘時發現了三枚人類的牙齒化石,為同一個體的10餘歲小孩的門齒2枚,臼齒1枚,1976年9月在丁村人牙齒化石出土的同一地點的砂礫層中,又發現一個小孩右頂骨化石。
丁村人的牙齒呈鏟狀,其舌側隆突和指狀突的發達程度介於
北京猿人與現代
黃種人之間。但齒冠和齒根細小及咬合面紋理較不複雜又顯然比北京猿人的牙齒進步。新發現的小孩頂骨骨壁比北京猿人的小孩頂骨薄。丁村人的石器加工更細,在技術上比北京猿人有顯著的提高,應屬古人階段的人類。與其共生的動物化石有
梅氏犀、
普氏野馬、
野驢、
納瑪象、
葛氏斑鹿、方式鼢鼠、轉角羚羊、
熊及鯉科魚類咽喉齒等。距今約5-10萬年。
發現
丁村人化石都發現於丁村遺蹟在山西省
襄汾縣南約5公里的丁村南的
同蒲鐵路,
汾河東岸的 54100地點的砂礫層中,這層砂礫位於有古土壤條帶的黃土內。1954年大規模發掘時發現了3枚人類牙齒屬於約12、13歲的小孩,臼齒1枚。
頂骨屬於大約兩歲的幼兒,後上角有缺刻,可能意味著這個小孩具有印加骨,這是與
北京猿人相近的特徵。
1954年,從丁村考古發掘現場傳來喜訊。一枚
古人類的右上內側門齒悄然出現在考古人員的面前。3日後,在距這枚門齒1米遠的地方又出現了一枚右下第二臼齒。半個月後,又一枚右上側門齒出現了。這三枚牙齒的發現驚動了全世界,全國著名考古學家紛紛雲集丁村,現場參觀考察。也許你會說,一個月的時間,只發現了這么3枚牙齒有什麼大驚小怪?千萬不要小看了這3枚牙齒,它們轟動了全球,令世人刮目相看。
這3枚牙齒走出了汾河邊上的荒灘,伴隨考古學家一同來到了北京的實驗室。緊張的測試研究很快有了結論:這是同一個人的牙齒,是個少年,年齡只有十二三歲。臼齒咬合面為橢圓形,紋理比北京猿人簡單,比現代人複雜。牙齒的間溝為十字型,而這種十字型結構的牙齒中國人最多,占此類牙齒比例的81%。至於那兩枚牙齒,則被定為鏟型門齒。它既有
北京猿人的特徵,也有現代黃種人的特徵,而與外國白種人的門齒特徵差別卻極大。顯然,這三枚牙齒是中國人的牙齒。研究在進一步深入,結論在進一步明確,各種特點表明生活在
汾河岸邊的丁村人距今10萬年左右。也就是說:丁村人介於北京猿人和
山頂洞人之間,正好彌補了這23萬年到1.3萬年間的中國古人類斷代窗考古實證向世界宣告:中華大地,歷史悠久,我們的祖先一脈相承,代代傳續,直至今日!
介紹
丁村,位於
襄汾縣城南5公里處,西傍汾河水,東依東陘山,1952年秋在開發丁村砂源中,接二連三地發現各種動物骨骼、牙齒、腿骨的碎片化石,以及黑色有稜有角有刃的石片、石塊。1953年在砂中發現化石和石器及以後屢次新掘出土文物的研究結果表明,丁村人生活時代屬
更新世晚期,距今10萬年左右。其時林木茂盛,氣候溫和,
汾河河谷寬闊。兩岸松杉蔽日,岸邊蒿草
野菊叢生,並有鹿、
大象、
犀牛、
野馬、
野驢出沒河邊。汾河中
河蚌和
鮎魚、青魚、鯉魚等水生動物甚多。丁村人即在這樣的環境中狩獵野獸、採集野味野果,生息繁衍。
專家們認為,丁村遺址應是解放後國家發現的第一處豐富的
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這將成為今後研究人類歷史的起源和發展提供極寶貴的資料。1957年科學界把丁村發現的人牙化石命名為“丁村人”,出土文化稱為“
丁村文化”。
骨骼特點
丁村人化石都發現於
汾河東岸的54100地點的砂礫層中,這層砂礫位於有古土壤條帶的黃土內。3枚人類牙齒屬於約12、13歲的小孩。右上內側門齒齒冠舌側中 部低陷,兩側增厚並向內卷,使舌側呈鏟狀,特稱鏟形門齒。舌側接近齒根的部分有明顯的舌側隆突,由此延向切緣有兩條指狀突。右上外側門齒也呈鏟形,並有不明顯分離的舌側隆突。
鏟形門齒是
黃種人和中國其他人類化石都具有的特徵,與
白種人顯然不同。舌狀隆突和指狀突的發達程度則介於
北京猿人與現代黃種人之間。齒根缺乏縱行淺溝,且較細小是與
現代人相近的性質。右下第二臼齒,可能與兩個門齒屬於同一個體。齒尖分布為十字型。其相對高度比北京
猿人大,咬合面的紋理不如北京猿人複雜。齒根尚未充分形成,但估計也較細弱。總之三枚牙齒的形態都介於北京猿人與現代人之間。
石器特點
在丁村人的石器分布在汾河兩岸,主要用角頁岩製成。一般石片角都較大,打擊點不集中,半錐體很大,且常雙生,也有小而長的石片。石器中第二步加工的不多,加工方法用碰砧法或用錘擊法。石器一般都較大,代表性石器為三棱大稜角尖狀器和石球。三棱大尖狀器因首次在丁村發現,因而又叫“
丁村尖狀器”。大棱尖狀器有3面和3緣,橫斷面近似等邊三角形,可能作挖掘植物根莖之用。石球製作頗為粗糙,被認為可能供投擲之用。
在此遺址中還發現石器二千多件,有
砍砸器、刮削器、
石球、小型尖狀器、厚
三棱尖狀器和鶴嘴形厚尖狀器等。丁村人製作石器的技術比
北京人進步。其中石球可能用作流星索,是狩獵工具。厚三棱尖狀器可能是掘土工具。三棱大尖狀器和鶴嘴形厚尖狀器特色鮮明,個體均厚重,代表了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文化的另一個傳統“河套-丁村系”。
影響
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進展,“丁村文化”的概念也形成了。這裡出土的器物越來越多,構成了一套先祖親手打制 成的舊石器,其中有生產類的,也有生活類的。這些器物進一步拓寬了考古學家的視野,被冠之“丁村文化”的這些器物分為三段,即早段、中段和晚段。這三段文化範圍涵蓋的年代,比那三枚牙齒又寬闊了好多。
丁村文化早段,屬於
舊石器時代的初期,但稍微靠後一些,主要石器有三棱大尖狀器、斧狀器、寬型斧狀器和石球等,距今約20多萬年;丁村文化中段,屬於舊石器中期,主要器物和早段完全一致,只是精細了一些,距今為10萬年左右。而丁村文化晚期,既有先前的石器,又有了以燧石為原料的
細石器,如錐形石棱、琢背小刀等,這說明這一時期還有新的文化融合了進來,經測定距今約2.6萬年。丁村文化擴充了丁村人生活的時間,我們稍加留意就會明白,丁村人上承
北京猿人,下啟
山頂洞人,將這漫長的時間填充的滴水不漏。
丁村遺址還發現了大量的動物化石,總計有28種。食肉目有狼、狐、獾和熊;
奇蹄目有
野驢、野馬和
披毛犀;偶蹄目的有野豬、
赤鹿、
羚羊和
水牛;還有北方少見的
長鼻目動物
大象。這些動物的化石,拓寬了考古學家的思維世界,使他們由此遙想當年,明白了丁村人生存的自然環境,形成了丁村人研究的完整體系和豐富成果。
丁村人走出了土層,走出了丁村,走進了歷史,走進了各種圖書。考古學家
裴文中先生在《中國原始人類生活環境》中寫道:“當丁村人在汾河岸上居住的時候,汾河不像現在那樣,河水急而混濁。當時汾河水勢應當很大很深,還可能比較清些,流得也緩慢一些……。丁村人在群居生活中,對這些動物(指犀、象、
斑鹿、野馬、
原始牛)的侵害,已經不害怕了,但是脫離了群體而單獨生活,仍然還是不可能生活下去”。另一位考古學家
賈蘭坡在《
中國大陸上的遠古居民》一書也寫道:“當丁村人在那裡居住的時候,河身不但比現在寬得多,河水也比現在大且深”。丁村和
丁村文化成為永遠無法消失的歷史,這就是文化的力量。也許你走進丁村,會發現村落的靜寂與其聲望有些不相符;也許你走進丁村,會發現河灘的荒敗與其價值有些不相符。但是,其價值、其聲望卻是永恆的。
現狀
丁村
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是1953年在配合國家基本建設挖沙工程中發現的。
1954年9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室(研究所前身)、山西省文管會(文物局前身)各派人員組
成發掘隊。發掘隊由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
裴文中、
賈蘭坡、
吳汝康、邱中郎、呂遵鄂、
王建以及各方人士20多人組成。經過兩個月的普查與發掘,共發現含有舊石器的地點11個,編號從54:90到54:102地點,並對其中9個地點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發掘,對其他地點作了調查與採集。共發掘及採集石製品2005件,哺乳動物化石29種。在54:100地點,還發現了三枚“丁村人”牙化石。
丁村遺址也在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5年夏季,丁村人牙化石發現地54:100地點受到洪水衝擊。為了避免洪水沖刷造成文物流失,經呈請
國家文物局批准,1976年8月--11月,由山西省文管會(文物局前身)、臨汾地區文化部門,派
張德光、
武文杰、白玉珍、解希恭、
陶富海,並邀請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吳新智參加指導,組成考古發掘隊,對54:100地點進行了搶險發掘,除了獲得更多的考古資料以外,可喜的是又發現一塊
古人類化石--小孩兒的右頂骨化石。同時,對與54年發現的
丁村遺址地點相對應的
汾河西岸沿河地段,進行了調查。發現了
柴寺村南丁家溝(76:006)、吉家溝(76:007)、下尉門峪溝(76:008)三個含舊石器的地點,並對008地點進行了試掘。
1977年,山西省文管會王建、臨汾地區
丁村文化工作站解希恭、
陶富海,在對汾河西岸76:006、007地點進行發掘的同時,在76:006地點東側臨近汾河岸邊的二級階地底礪層中,發現了石製品,編號為77:01地點。
1978年,對77:01地點進行了正式發掘,經過對發掘所得
標本的研究對比,清楚地表明該地點是一處屬於
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典型
細石器遺址。
1979年,為了對
丁村遺址進行更深層的探索,山西省文管會派
王向前,會同在丁村文化工作站發掘工地的王建、陶富海,邀請了山西省地質局區測隊的
王朝棟參加,對丁村遺址範圍內的第四紀地質情況進行了調查,並對一些典型的
地質剖面進行了實測。同時在汾河三級階地中的中更新世紅色土及礫石層中,陸續發現了白馬西溝(79:01)、解村溝(79:02)、
塌河崖(79:03)、上莊溝(79:04)等含有石製品的地點,經過不同程度的試掘與採集,證明他們是屬於
舊石器時代早期晚段的石器文化遺存。
1979年--1980年,為了解決丁村居民建房用沙問題,經有關部門批准,
丁村文化工作站開闢了兩處取沙場,
並隨機進行了發掘。經過對發掘材料的研究,它們屬於
丁村遺址的中期文化遺存。編號為79:05、80;01 地點。
1985年,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護
丁村民宅,臨汾地區在原有的丁村文化工作站的基礎上,成立了
丁村民俗博物館,兩套班子一班人馬。由於單位工作的重點轉向了民俗與民居,對於丁村遺址的發掘與研究,逐步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保護遺址的完整與安全。但隨著
古人類學、考古學、地質學等學科的飛速發展,對
丁村遺址、
丁村文化的探索與研究,就有了更深的要求。
2003年,丁村文化工作站
周倜,在丁村遺址北部襄汾
南寨村,老鄉打土窯洞的現場,在79:03地點上部的S1
古土壤里,發現丁村文化類型的石製品。
2004年,山西省考古所王益人、丁村文化工作站周倜,在南寨(79:03)--解村溝(79:02)--上莊溝(79:04)這一區域內的S1古土壤中,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發現了幾處新地點,編號為04:01--04:05。其中01、02、03地點,在S1古土壤中都發現石製品,05地點是老地層,是處在S2之下與S3同時發育的地層。同時,為了查清丁村遺址內第四紀地層的關係,先後邀請北京大學和中科院地球物研究所的專家,在
丁村遺址範圍內進行了廣泛的地質調查,對
塌河崖79:03地點的剖面進行了實測。
地貌
丁村遺址的範圍,分布在北自襄汾城南至柴莊的
汾河兩岸,長達11公里。地處
臨汾盆地南端,以柴莊隆起為屏障,與
侯馬盆地隔障相連。河谷內,堆積著四級不同高度的階地。除形成於全新統的第一階地外,其餘各階地中,都埋藏著
舊石器文化遺存和哺乳動物化石,地層主要為
中更新世紅土和
晚更新世黃土覆蓋。
早
更新世,華北地區普遍處在沉降時期,臨汾盆地同樣也接受了較厚的沉積物。在遺址範圍內的河谷地帶,就可以見到厚度達四十米左右的
河湖相堆積。這套堆積,以粗沙礫石相雜的礫石層、黃白綠各色
泥灰岩和泥灰質粘土構成,在汾河西岸,南起柴莊隆起部位北至大柴,呈
南高北低潛入地下,東岸普遍可以看到這類沉積物。
進入中更新世,柴莊隆起的瀉湖口下切並增寬,水流加大,盆地內堆積了厚度達15米--20米的沙層和泥灰質粘土類物質。這套堆積,構成了以後覆蓋其上的紅土層的砥礪層。中更新世晚期,河流下切加劇,兩岸
沖溝沖切,在河東保留了數十米厚的以洪積為主的
沖積物,形成了解村西溝、白馬
西溝的階地--第四階地。
晚更新世早期,
汾河繼續下切,在河流滾動的侵蝕--
沉積、沉積--侵蝕的循環中,兩岸都保留了
交錯層理發育、礫石磨圓較好的
河流相沉積物,加之上面覆蓋的
河漫灘相的微
紅色土狀堆積,構成了
丁村組的堆積--第三
階地。到了
晚更新世晚期,由於河湖的相對穩定,沉積了一套灰黃灰白色的粉沙質粘土,並伴有大量的
蝸牛化石,構成汾河的第二階地。
用途
丁村遺址內不同的地點、地層,都出現了大量的石製品,而且主要類型、典型代表器物之間,都存在密切的傳
承關係。根據地層的早晚,我們一般分為早段、中段和晚段。
丁村文化早段,屬於
舊石器時代初期晚段,分布在丁村遺址北部,
塌河崖一帶和04:05 地點一帶。石器有大
三棱尖狀器、大尖狀器、斧狀器、寬型斧狀石球、刮削器、
雙陽面石器等,距今30萬年左右。
丁村文化中段,屬
舊石器時代文化中期,分布在丁村周圍及汾河兩岸的第三階地里,新發現的04:01地點也屬這個時期。它的石器與早段一脈相承,無論類型、石料、打制方法都非常一致,只是處於不同的地層里,距今十萬年左右。
丁村文化晚段,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在汾河西岸的77:01 地點。在這一地點,出現了兩種石器類型,一種是傳承了丁村文化傳統的粗大石器,另一種是以
燧石為原料製作的典型的
細石器,器形包括錐鑽、尖頭、刮刀、雕刻器、修背小刀等。雖然至今還沒有搞清楚這些細石器的來歷,但很顯然,丁村文化的晚段是兩種不同文化的融合體,傳統的
丁村文化在接受新的文化類型的同時,走向了更高的境界。這一地點的年代,經過測定距今兩萬六千多年。
按照石器的使用類型分類,一般不外乎砍砸、刮削、挖掘等,大概有尖、刃、
鈍三類。或挖植物的根莖、砍砸植物的果食,或宰殺動物、割刮皮肉,再就是用於
狩獵,如丁村的
石球。總的來說,丁村文化的石器類型,組合了人類生存必需的全部功能,表現出丁村人的
勤勞和智慧。
通過幾十年、幾代人對丁村遺址所做的大量工作和研究,證實
丁村遺址不是僅限於
汾河東岸單一的中期文化的11個地點,而是擴及汾河兩岸,時代包括
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期、晚期,地點多達30多個的大型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群。丁村人的年代也不是以前所說的十多萬年,而是從幾十萬年前就開始,一直承襲流傳至新石器時期。這種情況在全國也是不多見的。
更可喜的是,在
古土壤地層里發現了丁村人遺留的石製品,這就意味著丁村遺址不再是單一的
河流沉積型的文化遺址,而且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找到丁村人賴以生存的土地和生活足跡。
群種
在
更新世時期,由於氣候的冷暖交替變化,動物的種群也發生了變化。
丁村遺址所出的近30種動物化石,構成
如此龐大的動物群種,是在什麼氣候和環境條件下生存的呢?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有專家對丁村遺址地層中的
孢子花粉進行了測定和研究,認為丁村人生活的那個時代,以草本植物為本,禾草居多,還有藜、蒿、沙草等,在下層
孢粉中另外有松杉等。說明當時汾河兩岸是禾草草原,有森林草原景觀。前期炎熱,後期涼爽,氣候相對來說也還是適宜的。
文獻記載
范文瀾 《中國通史》第一編:“一九五四年,山西襄汾縣發見三個人類牙齒化石和大量石器。這種人被命名為‘丁村人’。從石器里顯示出人類初步使用石器的現象,不過比‘北京人’已經有些進步。內蒙古自治區
薩拉烏蘇河與寧夏回族自治區
水洞溝等地,曾發見過約二十萬年前的人類門牙一枚及許多舊石器。門牙與‘丁村人’牙齒極為相近,舊石器中有尖狀器、長刮器和各種刮削器,也比‘北京人’所用的進步些,考古學上稱它為‘河套文化’。這時候的人,身體上的結構與現代的人類很相接近。石器已進到舊石器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