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粉

孢粉

孢粉是孢子和花粉的簡稱。孢子植物的孢子和種子植物的花粉,都是生殖細胞。不同的植物產生不同的孢子和花粉,異孢植物的孢子有大孢子(雌性)和小孢子(雄性)的區別。孢子花粉的壁分為兩層,內壁由纖維素組成,質軟易破壞;外壁質密而硬,可保存為化石。外壁又可分為內層和外層,具飾紋。孢子花粉質輕量多,散布極遠,各沉積地層中均可保存,用以劃分對比地層、恢復古地理古氣候極有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孢粉
  • 簡稱:孢子和花粉
  • 特點:產量大等
  • 所屬學科:古生物學,古植物學
特點,表面紋飾種類,孢粉萌發構造,孢粉套用,考古學套用,農業上套用,醫學上套用,重建的套用,最新研究,

特點

1、產量大
2、易於保存
3、體積小
孢粉形態孢粉形態
4、保存廣泛
5、特殊的分析統計方法

表面紋飾種類

紋飾是區分孢粉屬種的重要特徵之一,其種類分為以下幾種:
1.光滑紋飾
表面平滑、均一。
2.顆粒狀紋飾
表面布滿顆粒狀突起,輪廓線呈微波形。
3.瘤狀紋飾
表面布滿半圓形突起,突起的寬度大於高度,輪廓線呈寬波狀。
4.疣狀紋飾
由規則或不規則的塊狀突起組成,突起的寬度大於高度,頂扁平,基部不收縮。
5.刺狀紋飾
由尖頂的圓錐狀突起組成,輪廓線呈明顯的刺狀。
6.網狀紋飾
由凹下的網眼和突起的脊條組成,似蜂巢狀。
7.腦紋狀紋飾
彎曲短線條,似腦紋。
8.穴狀紋飾
為圓形的凹坑,輪廓為大的波狀

孢粉萌發構造

1.苔蘚植物
個體小,缺少萌發構造;無射線孢子多為圓形,具刺狀、網狀紋飾
2.蕨類植物
三射線:輻射對稱,多為圓形或三角形
單射線:左右對稱,多為豆形、橢圓形
3.裸子植物
根據氣囊的有無,萌發構造的形狀和結構分五種基本類型:
松型:具氣囊的花粉,如松屬
蘇鐵型:具單溝的船形花粉
杉型:球型花粉,外壁遠極具一乳頭狀突起
柏型:球型花粉,不具明顯的萌發構造但有起萌發作用的薄壁區
麻黃型:橄欖型花粉,外壁上有多條縱肋和縱溝
4.被子植物
萌發構造類型多樣,結構複雜,孔、溝是主要的萌發器官。

孢粉套用

考古學套用

1.運用孢粉資料確定考古遺址的年代和已知年代的遺址文化層孢粉組合來推斷年代不明文化層
2.利用孢粉資料闡述古代社會的文化發展
3.根據孢粉組合推斷古人類的活動環境,如上海亭林遺址文化層
4.根據孢粉組合推斷古人類的活動環境,如日常生活習慣

農業上套用

如養蜂業。花粉是天然蜂蜜的重要標誌,可以通過蜜蜂、氣流和人為操作三個途徑進入蜂蜜中,蜜蜂對蜂蜜中的花粉有過濾作用。花粉係數被用於單花蜜種類的鑑別,但其精確度與可靠性一直存在爭議。蜂蜜孢粉學主要套用於鑑定蜂蜜的植物來源和地域來源,也有助於有毒蜜的鑑別和蜜蜂種間競爭的研究。

醫學上套用

如花粉病,即“花粉過敏症”,花粉過敏反應主要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膚過敏反應以及過敏性休克等,嚴重者甚至可因窒息死亡。
花粉病病人應該避免過敏源,在花粉播散期應減少戶外活動,或者外出時配戴口罩。改善居室環境,如不養貓、狗等動物,撤換地毯,搞好床上衛生,室內通風,減少灰塵等,可減少發病機會。適當體育鍛鍊,改善體質,提高抵抗力,對治療過敏性疾病有輔助作用。經常做鼻部按摩可以增強局部抵抗過敏原的功能。不過度勞累,可避免免疫功能降低,提高抗過敏能力。
套用適當的藥物,通常使用的是口服抗過敏藥物,如撲爾敏(DIMETINDEN,商品名為FENISTIL)片劑或液劑,安爾泰(ATARAX)等。

重建的套用

湖泊能提供時間解析度為1-100年連續沉積記錄。通過孢粉記錄,不僅可以反映當時氣候特徵,而且判斷
湖平面的變化。
泥炭孢粉記錄能較真實地反映當時當地的氣候變化。

最新研究

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以及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組成的科研團隊,對廣東湖光岩瑪珥湖的鑽芯開展研究,通過高解析度的測年手段和孢粉研究,重建了當地過去3萬年以來的植被與氣候變化過程。孢粉組合與冰芯、黃土、石筍、湖泊沉積物、深海沉積物等記錄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反映熱帶陸地系統對太陽軌道尺度上的氣候變化和非太陽軌道尺度上的快速氣候事件都極為敏感。研究結果為深入了解海—陸—高原積雪相互作用、季風的演化過程,以及全球氣候變化在低緯度地區的區域回響,提供了新的科學證據。
孢粉
根據孢粉組合的變化,該地區過去3萬年以來的植被和氣候變化可大致分為三大階段,從老到新分別為:距今3-1.58萬年為末次冰盛期,主要生長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氣候冷乾;1.58-1.1萬年為末次冰消期,常綠和落葉闊葉植物的含量互為消長,氣候波動,但基本保持涼乾;1.1萬年以來為全新世,熱帶雨林普遍生長,氣候急劇變暖變濕。
在末次冰盛期期間,孢粉組合沒有顯示出類似於一些東亞和高緯度地區所記錄的明顯的千年尺度的氣候變化,但在距今約2.1-1.85萬年發現一個明顯的回暖事件,說明湖光岩地區的氣候超前於高緯度地區,已開始逐步變暖,這與南極和古里雅冰芯氧同位素所記錄的轉暖方式相似。此外,氣候的轉暖與北緯33°太陽日照量的增加相同步,反映熱帶陸地植被系統對太陽軌道尺度上的變化回響明顯。
氣候在末次冰消期波動頻繁,從孢粉組合中可大致看到暖-較冷-較暖-冷的氣候變化過程,距今1.58-1.4萬年年常綠闊葉林擴展,對應于波令-早阿勒羅德暖期(Bølling—early Allerød);1.4-1.1萬年反映為冷期,可能包含了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
熱帶雨林在距今1.1-0.6萬年期間迅速擴展,指示了全新世適宜期的到來,氣候溫暖濕潤。熱帶雨林在0.85萬年曾一度急速萎縮,為冰後期一次強降溫事件。木本與草本植物比值在中晚全新世的下降,預示了氣候的衰變,這可能與夏季風的減弱有關。0.2萬年至今的孢粉記錄更多地受到了人類活動的影響,以至於無法用於很好地詮釋古氣候的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