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遺址在山西襄汾縣丁村附近的汾河兩岸,是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遺址,也是我國最重要的舊石器文化遺址之一。1953年發現,1954年作重點發掘,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由賈蘭坡主持進行發掘,材料由裴文中等編寫成《山西襄汾縣丁村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出土有屬早期智人階段的丁村人牙齒化石三枚(發現於54:100地點) ,舊石器二千零五件,哺乳動物化石──梅氏犀、披毛犀、野馬、納瑪象、斑鹿、方氏鼢鼠、原始牛等二十八種。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6年在54:100地點又發現一塊小孩的右頂骨化石。因發現於丁村, 故名丁村人。
丁村人形態介於現代人和猿人之間,其門齒具鏟形特徵,與現代蒙古人種相近而與白種人相差較遠。石器原料主要為角頁岩,屬石片石器系統,石器較粗壯,以直接丁擊支打制。石器類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石球等。三棱大尖狀器有顯著特點,故命名為丁村文化。
丁村地處汾河中游臨汾寬谷的南端。在以丁村為中心,南北長達11公里的汾河東岸第三階地上,發現舊石器地點11處,動物化石地點3處,第四紀地層出露良好,人類化石、文化遺物和伴生的動物化石埋藏在晚更新世黃土的"底礫層"之中。動物化石中含較多的華北黃土期種屬,如普氏野馬、加拿大馬鹿、河套大角鹿和原始牛等,同時也含有幾種中更新世北京人時代的動物,如梅氏犀和葛氏梅花鹿。因此,該砂礫層的時代應為晚更新世的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