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常綠、落葉喬木,稀灌木。冬芽具數枚芽鱗,覆瓦狀排列。葉螺旋狀互生;托葉常早落。花單性,雌雄同株;雌花序為下垂柔黃花序,花單朵散生或數朵簇生於花序軸下;花被杯形,4-7裂或更多;雄蕊與花被裂片同數或較少,
花絲 細長,
花葯 2室,縱裂,退化雌蕊細小;雌花單生,簇生或排成穗狀,單生於總苞內,花被5-6深裂,有時具細小退化
雄蕊 ,
子房 3室,稀2或4室,每室有2胚珠;花柱與子房室同數,柱頭側生帶狀或頂生頭狀。
殼斗(總苞)包著堅果一部分稀全包堅果。殼斗外壁的小苞片鱗形,線形,鑽形,覆瓦狀排列,緊貼或開展。每殼斗內有1個堅果。堅果當年或翌年成熟,堅果頂端有突起柱座,底部有圓形果臍,不育胚珠位於
種皮 的基部,種子萌發時子葉不出土,染色體2n=24。
分布範圍 本屬約300種,廣布於亞、非、歐、美4洲。中國有51種,14變種,1變型;引入栽培歷史較長的有2種。分布全國各省區,多為組成森林的重要樹種。
主要價值 木材材質堅硬,氣乾密度0.7克-0.96克/立方厘米,供製造車船、農具、地板、室內裝飾等用材;栓皮櫟的樹皮為製造軟木的原料;有些種類的樹葉可飼柞蠶;種子富含澱粉,可供釀酒或作家畜飼料,加工後也可供工業用或食用;殼斗、樹皮富含鞣質,可提取栲膠;朽木可培養香菇、木耳。
麻櫟-劉冰 拍攝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後山桃花源至桃花峪途中 分類說明 本屬名稱首先由林奈提出,1867年 Oersted 將該屬中的青岡類植物獨立成
青岡屬 Cyclobalanopsis Oerst., Schottky 也採納這一見解。至今對櫟屬中青岡類獨立成屬的問題仍在爭議。A. Camus 將櫟屬分為兩個亞屬,櫟亞屬 Subgen. Euquercus 和青岡亞屬Subgen. Cyclobalanopsis, 也有學者主張將原來的櫟屬分為3個亞屬,即青岡亞屬Subgen. Cyclobalanopsis, 紅橡亞屬 Subgen. Erythrobalanus 和白橡亞屬 Subgen. Lepido balanus。Shimaji 根據木材解剖等特徵,支持了這種分法,但對個別種類作了調整。鄭萬鈞教授同意把青岡類獨立成屬。我們認為我國廣義的櫟屬中實際存在3大類群,即青岡類、落葉櫟類和高山櫟類。三類群之間雖然在形態也有交叉,但區別特徵還是明顯的。本志中將青岡獨立成屬,其餘均歸本屬。
槲櫟-魏彬彬 拍攝於:北京市北京市北京(科)植物園 檢索表 1葉冬季脫落或枯乾而不落,喬木,稀灌木狀。(2)
1葉常綠或半常綠,喬木或灌木狀。(22)
2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葉緣有刺芒狀鋸齒;殼斗小苞片鑽形、扁條形或線形,常反曲。(3)
2葉片橢圓狀倒卵形,長倒卵形或橢圓形,葉緣粗鋸齒或波狀齒;殼斗小苞片窄披針形、三角形或瘤狀。(5)
3成長葉背面密被灰白色星狀毛;樹皮木栓層發達;小枝無毛;殼斗連小苞片直2.5-4厘米,小苞片鑽形,反曲;堅果近球形,直徑約1.5厘米。
栓皮櫟 3成長葉兩面無毛或僅葉背脈上有柔毛;樹皮木栓層不發達;幼枝被毛。(4)
4殼斗連小苞片直徑2-4厘米;小苞片鑽形或扁條形,反曲;堅果卵形或橢圓形,直徑1.5-2厘米;葉片通常寬2-6厘米。
麻櫟 4殼斗連小苞片直徑1.5厘米;殼斗上部小苞片線形,直伸或反曲,中下部小苞片三角形,緊貼殼斗壁;堅果橢圓形,直徑1.3-1.5厘米;葉片寬2-3.5厘米。小葉櫟
5殼斗小苞片窄披針形,直立或反曲;葉片倒卵形或長倒卵形。(6)
5殼斗小苞片三角形,長三角形、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不超過4毫米,緊貼殼斗壁。(12)
6成長葉背面密被星狀毛。(7)
6成長葉背面無毛或有疏毛。(9)
7殼斗小苞片長約1厘米,紅棕色,反曲或直立,背面無毛。
槲樹 7殼斗小苞片5-8毫米,直立或微反曲。(8)
8葉柄長5-8毫米;小枝、葉背密被黃棕色星狀毛;殼斗小苞片直立或開展,背面被灰色絲狀毛。
雲南波羅櫟 8葉柄長8-13毫米;小枝、葉背被薄星狀毛;殼斗小苞片直伸或頂端微反曲,背面紫紅色,無毛。
鳳城櫟 9葉柄長不足1厘米。(10)
10側脈每邊10-16條,老時葉背中脈有星狀毛;堅果近球形。
黃山櫟 10側脈通常每邊5-9條;堅果卵形或橢圓形。(11)
11葉緣波狀齒,側脈每邊5-8 (-10) 條。
河北櫟 11葉緣具淺裂齒,側脈每邊6-9 (-12) 條。
柞槲櫟 12成長葉背被星狀毛或兼有單毛。(13)
12成長葉背無毛或有極少毛。(17)
13小枝及葉柄密被黃褐色或灰褐色絨毛,殼斗小苞片褐色。(14)
13小枝無毛或微有毛,葉柄無毛,殼斗小苞片灰白色。(16)
14側脈每邊12-18條,葉緣具尖鋸齒,葉背支脈明顯。
大葉櫟 14側脈每邊8-12條。(15)
15小枝、葉背密被黃褐色星狀絨毛;葉緣具粗鋸齒;葉背支脈不明顯。
毛葉槲櫟 15小枝、葉背被灰褐色或灰黃色星狀毛;葉緣具波狀鋸齒或粗鈍鋸齒;葉背支脈明顯。
白櫟 16葉片長橢圓狀倒卵形至倒卵形,葉面中脈、側脈不凹陷;殼斗小苞片卵狀披針形。
槲櫟 16葉片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葉面中脈、側脈凹陷,葉背被伏貼星狀毛,殼斗中下部的小苞片呈瘤狀突起。
長葉枹櫟 17葉緣有腺狀鋸齒,成長葉背面無毛或被伏貼單毛或在變種中有星狀毛。
枹櫟 17葉緣鋸齒無腺。(18)
18葉緣具波狀齒。(19)
18葉緣具尖鋸齒或深淺不等的圓鈍鋸齒;堅果長橢圓形。(21)
19葉柄長不足1厘米。(20)
20側脈每邊7-11條;殼斗小苞片呈半球形瘤狀突起。
蒙古櫟 20側脈每邊5-7 (-10)條;殼斗小苞片扁平或微突起。
遼東櫟 21葉緣羽狀深裂,裂片具細裂齒,葉片兩面綠色,無毛或脈腋有簇毛;殼斗小苞片排列緊密,無毛;堅果翌年成熟。
沼生櫟
21葉緣具4-7對深淺不等的圓鈍鋸齒,葉片背麵粉綠色,無毛;殼斗被灰色細絨毛;堅果當年成熟。夏櫟
22葉片橢圓形、長橢圓形、倒卵狀橢圓形有時近圓形,頂端圓鈍,稀凹缺或具短尖,葉基圓或淺耳垂形,葉全緣或具硬刺狀鋸齒,中脈中部以上呈之字形曲折延伸,葉背有毛或光滑無毛。(23)
22葉片頂端尖,基部楔形、圓形或淺耳垂形,葉緣鋸齒不成硬刺狀,稀全緣,中脈自基部至頂端成直線延伸;若葉片頂端鈍,則葉片為倒匙形。(34)
23葉背被紅褐色、黃褐色、黃棕色腺質星狀毛及單毛。(24)
23葉背被灰黃色、淡黃色非腺質星狀毛及單毛,或僅葉背中脈下段被毛或無毛。(29)
24殼斗淺碗形或碟形,通常近於平展,包著堅果基部;堅果近球形,直徑2-3厘米,紫褐色;葉片長5-12厘米,葉背被棕色星狀毛及糠秕狀粉末。
高山櫟 24殼斗杯形、碗形或帽斗形,堅果卵形、橢圓形或近球形,直徑一般不超過2厘米。(25)
25殼斗小苞片線狀披針形,長5-8毫米,頂端反曲,葉背被灰褐色短絨毛。
長苞高山櫟 25殼斗小苞片鱗片狀,窄卵形至披針形。(26)
26殼斗帽斗狀,頂部邊緣擴展成波浪狀皺褶;果序長5-6厘米;堅果卵形或近球形,直徑1.5-1.8厘米。
帽斗櫟 26殼斗碗形或杯形,頂部邊緣緊接堅果;果序長很少超過3厘米;堅果直徑一般不超過1.6厘米。(27)
27葉背密被多層棕色腺毛、星狀毛及單毛,遮蔽側脈;堅果卵形或球形,頂端微有毛或無毛。
黃背櫟 27葉背密生或疏生腺毛,側脈明顯可見。(28)
28果序長不及3厘米;側脈每邊6-8條;小苞片卵狀長橢圓形,鈍頭。
川滇高山櫟 28果序長6-16厘米,側脈每邊4-8條;小苞片線狀披針形,長約1.5毫米。
長穗高山櫟 29成長葉背被灰黃色束毛或污褐色束毛。(30)
29成長葉背無毛、幾無毛或僅在中脈下段被毛。(31)
30成長葉背被灰黃色束毛,葉基圓形或淺心形,葉全緣或有刺狀鋸齒。
灰背櫟 30成長葉面沿中脈有疏絨毛,葉背有污褐色束毛有時脫淨,葉緣有長刺狀鋸齒或全緣。
矮高山櫟 31葉全緣稀少有幾個刺狀齒,葉面平坦,葉面中脈、側脈不凹陷。(32)
31葉緣有刺狀鋸齒稀全緣,葉緣皺褶不平或平坦,葉面側脈常凹陷。(33)
33葉背中脈下段被灰褐色星狀毛,葉面明顯皺褶不平或平坦,葉面側脈凹陷;堅果翌年成熟。
刺葉高山櫟 33葉背無毛或疏生柔毛,葉面平坦或微有皺褶,葉面側脈不凹陷,堅果當年成熟。
川西櫟 34殼斗小苞片線狀披針形或鑽形,彎或反曲。(35)
34殼斗小苞片鱗片狀、三角形、卵形、橢圓形,緊貼稀不緊貼殼斗壁。(38)
35葉片倒卵狀匙形或倒橢圓狀匙形,如為橢圓形,葉面有皺褶,殼斗連小苞片直徑約2厘米,堅果卵形或近球形,高1.2-1.7厘米,頂端被絨毛。
匙葉櫟 35葉片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36)
36葉片長5-12厘米,寬2-6厘米,成長葉片背面被星狀毛;殼斗連小苞片直徑1.8-2.5厘米;堅果長橢圓形,高2-2.5厘米。
尖葉櫟
36葉片長3-6厘米,寬1.3-2.5厘米。(37)
37側脈每邊6-7條;殼斗連小苞片直徑1.2-1.8厘米;堅果卵形或橢圓形,高1.5-1.8厘米。
橿子櫟 37側脈每邊10-13條;殼斗連小苞片直徑1.5-1.8厘米;堅果扁寬卵形,高約1.2厘米。
易武櫟 38葉柄很短,長2-8毫米,稀達10毫米。(39)
38葉柄長1-3厘米。(44)
39成長葉背面密被灰黃色星狀絨毛,遮蔽側脈;堅果長橢圓形,高8-10毫米。
岩櫟 39成長葉背無毛、幾無毛或僅葉脈中脈被毛,側脈支脈明顯可見。(40)
40葉緣具腺狀小鋸齒,葉背淡綠色,沿中脈被星狀毛;側脈每邊9-11條,在葉面凹陷;堅果卵狀長橢圓形,頂端被絲狀毛。
炭櫟 40葉緣具非腺鋸齒。(41)
41葉緣具刺芒狀尖鋸齒,葉面中脈、側脈均不明顯,葉背中脈下部密被褐色星狀毛或無毛;堅果長卵形,高約12毫米。
太魯閣櫟 41鋸齒尖端不呈刺芒狀。(42)
42葉片紙質,側脈每邊6-8條;殼斗杯形或壺形,包著堅果約3/4;殼斗小苞片三角形,不緊貼或緊貼殼斗壁。
鐵橡櫟 42葉片革質或硬紙質,殼斗杯形或淺碗形包著堅果不足2/3。(43)
43葉片革質,側脈每邊8-13條;殼斗杯形包著堅果1/2-2/3,殼斗高6-8毫米,堅果長橢圓形,高1.5-1.8厘米;葉柄長3-5毫米。
烏岡櫟 43葉硬紙質,側脈每邊6-9條;殼斗淺碗形包著堅果1/3-1/4,殼斗高3-5毫米;堅果寬橢圓形,上寬下窄,高10-12毫米;葉柄長5-8毫米。
壩王櫟 44成長葉背面被黃棕色或灰黃色星狀毛。(45)
44成長葉背無毛或被易脫落絨毛或脈腋有簇毛;葉片兩面同色。(48)
45殼斗直徑1.8-2.2 厘米。(46)
45殼斗直徑1-1.5厘米。(47)
46葉片側脈每邊14-18條,葉緣除基部外有尖鋸齒。
西藏櫟 46葉片側脈每邊8-12條,葉緣中部以上有鋸齒。
瀾滄櫟 47葉面皺褶不平,葉背被棕色或黃褐色星狀毛,全緣或上部有疏鋸齒。
貢山櫟 47葉面平坦,葉背被灰黃色腺毛,葉緣中部以上有腺鋸齒。
錐連櫟 48葉片革質,全緣或葉緣中部以上有鋸齒。(49)
48葉片薄革質或紙質,葉緣基部以上有鋸齒。(51)
49葉片長橢圓形、倒卵狀長橢圓形,寬6-11厘米,側脈每邊16-20條。
麻栗坡櫟 49葉片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寬2-5.5厘米,側脈每邊9-14條。(50)
50幼枝被灰黃色絨毛,葉片寬2.5-5.5厘米,幼葉兩面被棕黃色短絨毛,後漸脫落。
巴東櫟 50幼枝無毛,葉片寬2-3厘米,葉面沿中脈被星狀毛,後漸脫落,葉背密被整齊具柄星狀毛,幾不脫落。
青樹櫟 51葉片長卵狀披針形,長10-20厘米,葉緣具尖銳鋸齒,側脈每邊14-17條。
通麥櫟 51葉片卵形、卵狀披針形,長4.5-11厘米,葉緣具剛毛狀鋸齒,側脈每邊9-12條。
富寧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