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櫟

槲櫟

槲櫟(拉丁學名:Quercus aliena Bl.),英文名:Oriental white oak屬於落葉喬木。葉片多為長橢圓狀倒卵形至倒卵形,殼斗杯形,堅果為橢圓形至卵形。

槲櫟別名:大葉櫟樹,白櫟樹,虎朴,板櫟樹,青岡樹,白皮櫟,孛孛櫟,白櫟,細皮青岡,大葉青岡,青岡,鳳梨樹,槲樹,橡樹。分布廣泛,安徽省等地均有分布。

槲櫟葉形奇特是美麗的觀葉樹種。木材可供建築、家具等用材;種子可榨油也可釀酒樹皮含單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槲櫟
  • 拉丁學名:Quercus aliena Bl.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山毛櫸目
  • :殼斗科
  • :櫟屬
  • :槲櫟
形態特徵,主要變種,生長環境,產地分布,栽培技術,採種,播種,整地,管理,功能用途,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30米;樹皮暗灰色,深縱裂。老枝暗紫色,具多數灰白色突起的皮孔;小枝灰褐色,近無毛,具圓形淡褐色皮孔;芽卵形,芽鱗具緣毛。葉片長橢圓狀倒卵形至倒卵形,長10-20(-30)厘米,寬5-14 (-16)厘米,頂端微鈍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葉緣具波狀鈍齒,葉背被灰棕色細絨毛,側脈每邊10-15條,葉面中脈側脈不凹陷;葉柄長1-1.3厘米,無毛。
雄花序長4-8厘米,雄花單生或數朵簇生於花序軸,微有毛,花被6裂,雄蕊通常10枚;雌花序生於新枝葉腋,單生或2-3朵簇生。殼斗杯形,包著堅果約1/2,直徑1.2-2厘米,高1-1.5厘米;小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排列緊密,被灰白色短柔毛。
堅果橢圓形至卵形,直徑1.3-1.8厘米,高1.7-2.5厘米,果臍微突起。花期(3) 4-5月,果期9-10月。

主要變種

銳齒槲櫟(變種)(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孛孛櫟
本變種與原變種不同處,葉緣具粗大鋸齒,齒端尖銳,內彎,葉背密被灰色細絨毛,葉片形狀變異較大。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產遼寧東南部、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生於海拔100-2 700米的山地雜木林中,或形成小片純林。
木材為環孔材,邊材灰白色,心材黃色,氣乾密度0.73克/立方厘米;葉含蛋白質12.53%;種子含澱粉55.8%,單寧9.7%。
北京槲櫟(變種)(中國樹木志)
本變種與原變種不同處,葉片較小,長5-11厘米,稀長達13厘米,葉背無毛或近無毛;葉柄近無毛,殼斗包著堅果約1/2,小苞片扁平,有時小苞片在殼斗頂端向內捲曲,形成厚緣殼斗。
產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河南等省。生於海拔200-1 850米的山坡或雜木林中。
木材為環孔材,邊材淡黃色,心材淺褐色,氣乾密度0.78克/立方厘米;樹葉含蛋白質12.53%;種子含澱粉68.6%,含鞣質5.5%。
可分為二個變型。
1.北京槲櫟(原變型)
2.高殼槲櫟(變型)(植物研究)熱河槲櫟(東北木本植物圖志)
本變型與原變型 f. pekingensis 不同處在於殼斗包著堅果3/4以上,小苞片背部呈瘤狀突起,葉背被疏柔毛。
產遼寧鳳城、河北承德、山東牟平崑嵛山等地。生於海拔200-500米的山地。模式標本采自山東牟平。
木材氣乾密度0.78克/立方厘米;樹葉含蛋白質11.72%;種子含澱粉68.6%,含單寧5.5%。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2000米的向陽山坡,常與其他樹種組成混交林或成小片純林。

產地分布

產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栽培技術

採種

選擇二十至五十年生、無病蟲害的健壯樹木作採種母樹。果實成熟時由綠變黃褐色,堅果有光澤,可自行脫落。在樹下拾取或將種子打落後收集起來進行粒選,剔除病蟲損害及色澤不正常的種子,可得90%以上優良種子。槲櫟種子中常有橡實象鼻蟲,外觀不易發現,浸入55℃溫水10分鐘後即可全部殺死種內害蟲。經殺蟲處理後的種子在庇蔭乾燥的地方攤開晾乾,每天翻動3~4次,以防種子發熱生霉。晾乾後即可貯藏於地勢高燥、地下水位較低的地方。挖坑深80厘米、寬約1米,長度以種子數量多少而定,在坑底鋪厚約15厘米的細沙,沙上攤放種子5厘米厚,種子上再蓋細沙3厘米厚。如此細沙、種子交替攤放,直至距坑口10厘米左右。在坑中每隔1米插一束草把,以防止種子發熱生霉。覆土封蓋要略高於地面,在坑的四面挖30厘米深的排水溝,防止雨水浸入。

播種

選擇地勢高燥、平坦、有排灌條件的砂壤土作圃地,深翻,整平,作床,並施足基肥。播種前將種子放在水中浸泡1天,撈出後攤放在陰涼處晾乾。春播為3月下旬,秋播在種子成熟後隨采隨播。土層深厚的山坡,梯田翻耕後,也可整平作畦育苗。出苗後,及時中耕除草、間苗,以達到苗全、苗旺的目的。

整地

在平緩地用機械進行全面或帶狀整地,深30厘米左右。山地陡坡多採用魚鱗坑整地,坑的長徑1米、短徑60厘米。草皮表土放入坑中,揀出石塊和草根,鬆土深度30~50厘米,坑面外高里低。沿橫坡方向排列成行,上下交錯,以利於保持水土。

管理

造林後連續進行除草鬆土2~3年,第1年分別於4、6、8月進行。第2年分別在4、6月進行。第3年在6月進行。如苗木乾形不良,可在造林後3~4年平茬,即在槲櫟停止生長季節,從基部平地面截掉,切口力求平滑不劈裂,翌年選留1株豎立粗壯的萌芽條撫育成林。槲櫟要及時修枝,以培養優良乾形,提高木材品質。在樹木休眠期間進行修枝,把枯死枝、弱枝、蟲害枝及競爭枝修剪掉。切口要平滑,不傷樹皮,不要留樁,傷口癒合快。修枝強度不能過大,避免影響林木生長量。

功能用途

木材堅硬,耐腐,紋理緻密,供建築、家具及薪炭等用材;種子富含澱粉,可釀酒,也可制涼皮、粉條和作豆腐及醬油等,又可榨油。殼斗、樹皮富含單寧
槲櫟葉片大且肥厚,葉形奇特、美觀,葉色翠綠油亮、枝葉稠密,屬於美麗的觀葉樹種。適宜淺山風景區造景之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