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白櫟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殼斗目
- 科:殼斗科
- 屬:櫟屬
- 種:白櫟
- 分布區域:分布於西藏東南部山地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經濟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20米。小枝密生灰色褐色絨毛。葉倒卵形,倒卵狀橢圓形,長7-15cm;頂端鈍,基部楔形至窄圓形,緣有波狀粗鈍齒,背面灰白色,密被星狀毛,網脈明顯,側脈8-12對;葉柄短,僅3-5mm,被褐黃色絨毛。殼斗碗狀,徑0.8-1厘米;苞披針形,排列緊密。堅果長橢圓形,長1.5-1.8厘米,徑0.8-1厘米,果臍隆起。種子含澱粉,澱粉植物,或作飼料。
性味苦、微溫、無毒。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幼芽、嫩芽、新枝、花及果實有毒,牛、羊,馬、豬和兔等動物長期大量採食後常引起中毒,主要損害消化道,使泌尿機能紊亂,並繼發局部皮下水腫。牛中毒後的主要症狀為:失神呆立、陣發顫慄、食慾減損或廢絕、反芻多消失、瘤胃蠕動嚴重減弱以至停止、腹痛、便秘、尿頻至無尿,從而出現皮下水腫和體腔積水。死亡率高達16%。以上。
成分:種子含澱粉,殼、樹皮含原質、槲皮素。
生長環境
喜光,喜溫暖氣候,較耐陰;喜深厚、濕潤、肥沃土壤,也較耐乾旱、瘠薄,但在肥沃濕潤處生長最好。萌芽力強。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沙壤土上生長最好,排水不良或積水地不宜種植。與其它樹種混交能形成良好的乾形,深根性,萌芽力強,但不耐移植。抗污染、抗塵土、搞風能力都較強。壽命長。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白櫟枝葉繁茂、終冬不落,宜作庭蔭樹於草坪中孤植、叢植,或在山坡上成片種植,也可作為其他花灌木的背景 樹。木材具光澤;花紋美麗。紋理直;結構略粗,不均勻;重量和硬度中等;強度高;乾縮性略大。耐腐。常做地板用材。
橡子作用
橡子是富有卡路里的, 與510 kcal 每100 克。他們的構成是6% 水, 54%碳水化合物, 8%蛋白質, 並且32%油脂, 主要monounsaturated 。橡子是大量的在鈣、磷、鉀, 和煙酸里。
藥用價值
【藥物名稱】白櫟
【別名】栗子樹,白紫蒲樹。
【科屬】殼斗科
【植物形態】植物形態:落葉喬木,高可達25米。樹皮灰白色,縱裂成闊條狀,小枝有溝槽,密生柔毛。葉互生,革質或堅紙質,葉片倒卵狀橢圓形,長7~14厘米,頂端鈍,基部楔形,邊緣有6~12對波狀鈍圓齒,上面疏生星狀毛或近於無毛,下面密生灰色星狀絨毛,側脈9~12對,直達邊緣;葉柄長3~5毫米,少數達10毫米。花黃綠色,單性同株;雄花排列成茅荑花序,下垂,生於上年生枝條上;花被6深裂,雄蕊6枚,偶為8枚;雌花單生或2~3朵聚生於新梢葉腋內,子房下位,3室。總苞淺杯狀,鱗片卵狀披針形,呈復瓦狀排列,緊貼,每1總苞通常內含堅果1個,堅果園錐形或長卵形,果實有時幼時被蟲害而長成苞片狀球形的蟲癭,供藥用。
藥用部分:白櫟蓓(即果實的蟲癭)入藥,秋季採收。
用途:治小兒疳積,大人疝氣及小兒尿如米泔,火眼赤痛。用量:5~7錢。
[下痢脫肛]
橡櫟葉、烏梅肉各6-9克,水煎去渣,加赤砂糖,一日2次分服。
[小兒疳積]
白櫟(果實的蟲癭)15克,麥芽9克,水煎,一日2次分服。
[小腸疝氣]
果實的蟲癭3~15克,水煎去渣,一日2次分服。
[咳嗽氣喘、慢性支氣管炎]
白櫟葉3~12克,水煎,加冰糖服。
觀賞價值
園林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