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背櫟

黃背櫟

黃背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頂端微有毛或無毛,果臍微凸起。花期6月,果熟期翌年9-10月。生於海拔2500—3900米開曠山坡、櫟林或松林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背櫟
  • 學名:Quercus pannosa Hand.-Mazz.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山毛櫸目 Fagales
  • :殼斗科 Fagaceae
  • :櫟屬 Quercus
  • :黃背櫟
  • 分布區域:中國四川、貴州、雲南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5米。小枝被污褐色絨毛,後漸脫落。葉片常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長2-6厘米,寬1.5-4厘米。頂端圓鈍或有短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全緣或有刺狀鋸齒,葉背密被多層棕色腺毛、星狀毛及單毛,遮蔽側脈,中脈之字形曲折,側脈每邊5-6 (-9) 條。葉柄長1-4 (-6) 毫米,被毛。雄花序長3-10厘米,果序長2-3厘米。殼斗淺杯形,包著堅果1/3-1/2,直徑1-2厘米,高0.6-1厘米,內壁被棕色絨毛。殼斗小苞片窄卵形,長約1毫米,覆瓦狀排列,頂端與殼斗壁分離,被棕色絨毛。堅果卵形至近球形,直徑1-1.5厘米,高1.5-2厘米,頂端微有毛或無毛,果臍微突起。花期5-6月,果期翌年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500-3900米的山坡櫟林或松櫟林中,為西南高山地區組成硬葉常綠櫟林的主要樹種。

分布範圍

產自四川、貴州、雲南。

主要價值

黃背櫟適應性廣,尤其適應乾旱、寒冷和紫外輻射,能適應高海拔地區的高寒或低海拔河谷季節性乾熱氣候,在橫斷山地區脆弱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維持和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重建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