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故道(曹縣黃河故道)

黃河故道(曹縣黃河故道)

黃河故道,自宋建炎二年(1128年)至清鹹豐五年(1855年)五百年間,黃河在山東省曹縣形成三條黃故河道,影響較大的有南宋故道、明清故道和賈魯故道。

南宋(宋金)黃河故道,金大定八年(1168年),黃河自李固渡(今河南滑縣)決口,奪淮入海。 黃河主河道流經曹縣城北、單縣南部入淮河。

賈魯故道,元至正四年(1344年),河決曹州白茅堤,賈魯治河時疏浚的黃河河道。故道起自黃陵岡(蘭考東北),東經山東曹縣西南、商丘北、碭山因河道“岸闊底深”,被譽稱為“銅幫鐵底”。明代前期為黃河下遊河道的一段,嘉靖以後,曹縣以下河道淤廢。

明清(鹹豐)黃河故道,清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最後一次改道北徙後,在曹縣南部留下的一條寬700~1500米,東西長47.7公里的廢舊河道,或稱鹹豐故道。

清鹹豐五年到建國前,近百年間,黃河故道基本上是廢河。每逢旱季,河床及兩岸灘地乾裂;雨季則往往是河水漫溢,泛濫成災,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新中國建立後,政府注重改造和治理黃河故道。在此植樹造林,護堤固沙,修建了太行堤水庫、仲堤圈水庫、戴老家水庫等水庫,基本做到澇能排、旱能抗的局面,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目前,曹縣黃河故道旅遊開發已經初具規模,現有旅遊景點:曹縣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八里灣風景區、太行堤河公園、萬畝荷塘風景區、天樂湖生態旅遊區、四季河濕地公園、百年梨園旅遊區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河故道
  • 別稱:黃河古道;廢黃河
  • 地理位置:山東省西南部
  • 流經地區:山東省東明;曹縣;單縣
  • 主要支流:賈魯河
  • 河長:47.7公里
  • 河流面積:60萬平方公里
  • 區分:南宋故道;賈魯故道;明清故道
  • 旅遊景點:萬畝荷塘風景區;八里灣風景區
歷史,宋金故道,賈魯故道,明清故道,決堤治理,形成河流,漁業資源,

歷史

宋金故道

金大定八年(1168年),黃河決口李固渡(滑縣西南),黃河第十三次大徙,經流長垣東北-東明南-定陶西-曹縣南-碭山北-蕭縣北-經徐州,奪淮入海。
《金史·河渠志》記:“六月,河決李固渡,水潰曹州城,分流於單州之境。黃河主溜沿今東明南、定陶與曹縣邊界至安仁集東南流。

賈魯故道

元至正四年(1344年),曹縣白茅堤(曹縣西南)決口。這是黃河第十七次大徙。《元史·河渠志》載:“五月,大雨二十餘日,黃河暴漲,水平地深二丈許,北決白茅堤。”潰水主流由曹縣東北流至今梁山縣安山,而後入大清河歸海。
南宋故道南宋故道
這次黃河決口流經7年,到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才由工部尚書總治河防使賈魯堵塞白茅口,並立碑刻。碑文《至正河防記》記述了這次治理黃河經過。
賈魯治河,挽河東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這就是“賈魯河”。賈魯河走向:今蘭考縣東-曹縣西南-商丘北-碭山西-蕭縣北-經徐州入泗,由泗入淮。
南宋故道;賈魯故道;明清故道南宋故道;賈魯故道;明清故道
明初黃河基本以賈魯河為幹流,明中葉以後多股並存。一、奪潁入淮(大黃河)。二、賈魯河(小黃河)。 三、奪渦入淮。 四、奪濉入淮。五、 由曹縣、沛縣入運河。六、 曹縣、魚台入運河。

明清故道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曹縣新集決口。這是黃河第二十四次大徙。《明史·河渠志》記述這次決口後河勢特亂,分流達十一支多,潰水向東北經單縣段家口分為六股:“曰大溜溝、小溜溝、秦溝、濁河、胭脂溝、飛雲橋,俱由運河至徐洪。”
黃河明清故道黃河明清故道
亂流的結果,使曹縣新集至小浮橋250里一段故道淤塞,在曹縣、單縣、碭山、徐州一帶“河忽東忽西、靡有定向”。經潘季馴等人治理後,散亂的河道才歸一,河患也減輕。明末河道流路,系由儀封、考城間流入菏澤區內曹縣、單縣南部,以下經碭山、徐州奪淮入海。
清鹹豐五年(1855年)河決銅瓦廂,結束了下游700多年由淮入海的歷史,回到渤海灣入海。即形成今曹縣、單縣南部黃河古道,河道稱鹹豐故道,寬700~1500米,故道灘區東西長40公里,有邵莊、朱洪廟、梁堤頭、南李集、仵樓等鄉鎮。

決堤治理

據《明實錄》、《明史·河渠志》等資料統計,明代山東菏澤境內共發生黃河水災28次,其中有23次是發生在弘治二年(1489年)以後,且黃河的決溢地點主要集中在曹縣、單縣一帶,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清鹹豐五年(1855年)由東明、菏澤、鄆城奪大清河入渤海。
黃河故道黃河故道
明洪武元年(1368年),河決曹州雙河口,入魚台。是年,河決東明響子口(東明縣西南20里),漫東明、曹州,淹死人、畜,壞官民房屋不可勝計,遂遷治於安陵(今菏澤市安陵集)。次年複決,復遷治於盤石鎮(今曹縣城區)。
明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河決開封及金龍口,入張秋運河,又決埽頭五所入沁。“南決者,自中牟楊橋至祥符界析為二支:一經尉氏等縣,合潁水,下塗山,入於淮;一經通許等縣,入渦河,下荊山,入於淮。又一支自歸德州通鳳陽之亳縣,亦合渦河入於淮。北決者,自原武經陽武、祥符、封丘、蘭陽、儀封、考城,其一支決入金龍等口,至山東曹州,沖入張秋漕河。
明弘治七年(1494年)五月,朝廷命劉大夏治河,經過查勘,採取了遏制北流、分水南下入淮的政策。“其中疏通儀封黃陵岡南賈魯舊河四十餘里,由曹縣出徐州,遏制住水勢。劉大夏在疏浚南岸支河、築塞張秋決口之後,為遏制北流,在黃河北岸修築了長達數百里的長堤,起胙城,歷滑縣、長垣、東明、曹州、曹縣抵虞城,凡三百六十里,名“太行堤”。築起了阻擋黃河北流的屏障。
曹縣明清黃河故道
清鹹豐五年(1855),蘭陽銅瓦廂決口。銅瓦廂決口改道,結束了黃河數百年奪淮入海的局面,潰水由封丘、蘭儀(蘭考境)、考城(蘭考境)、長垣東下,漫淹菏澤全區,至張秋橫穿運河奪大清河入海,北面有金堤屏障,南面無堤防擋水,在菏澤區內漫流20年,南北流動百餘里,菏澤境內成了黃泛區。
至此,由弘治七年(1494年)直到清鹹豐五年(1855年)河決蘭陽銅瓦廂,黃河下遊河道基本穩定,即黃河由蘭陽、考城入山東境,經曹縣、單縣入徐州境,由徐州、宿遷至淮安清口入淮河。

形成河流

黃河支流:清代前存,由今曹縣邵莊鎮、梁堤頭鎮東北流楚天集西,又北流經梁堌堆,折而東流入成武境。
賈魯故道:元至正四年(1344)五月,黃河在曹縣白茅堤向北決口,六月又潰金堤,水勢北漫,奪會通河及清濟河道,分北、東兩支注入渤海。元至正十一年(1351),工部尚書賈魯率兵民19萬自儀封縣東北60里黃陵崗起向東疏浚舊河280餘里,堵塞決口170處。十一月,白茅堤合壟成功,使黃河水匯淮入海。白茅向北這一路線, 以後稱賈魯故道。白茅堤口向東一支叫賈魯河。1513年7月,河決曹縣娘娘廟、孫家口等處,洪水沖曹縣、單縣、成武之間,不沿賈魯河東流。1613年河決陽武胡村鋪,又決封丘荊龍口,沖曹縣塔兒灣,重奪賈魯河。從此,賈魯河又改稱為新沖大河。因新沖大河上段很寬,常年積水,在清朝時期又稱為夏月湖河。
鳴鳳河:明正德四年(1509)八月十九日,黃河決曹縣城西,九月又決楊家口、梁靖口,洪水直衝單縣、豐縣。明嘉靖六年(1527)黃河再決楊家口、梁靖口,洪水由曹縣、單縣沖入沛縣北30里雞鳴台入昭陽湖,前後所沖溜道即鳴鳳河。
新沖小河:清乾隆四十六年(1871)七月初,河決小宋,直衝黑村,經大黃集、洪府寺,東入成武境,此溜道即為新沖小河。
黃白河:原名僱工挑河,清康熙元年(1662)五月一日,黃河決石香爐、北宋莊(今梁堤頭東),所沖溜道即黃白河。

漁業資源

黃河故道是曹縣獨有的漁業資源,有著巨大的開發潛力。故道流經曹縣九個鄉鎮、97個行政村,流域面積60.3534萬畝,區域內人口15.01萬人。
黃河故道灘區黃河故道灘區
黃河故道獨有的地理環境,致使流域內土地沙化嚴重,加之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和交通閉塞,故道區民眾農業生產較為落後。另外,和故道區平行橫跨7個鄉鎮的太行堤水庫,是1958年人工修建的竹節水庫,總面積34.8萬畝,部分處在荒蕪半荒蕪狀態。
開發黃河故道和太行堤水庫發展漁業生產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是環境好,曹縣屬經濟欠發達地區,工業相對滯後,宜漁荒地遠離城區,無工業污染,始終保持天然、原生態狀態,是發展綠色、有機漁業的理想場所;二是水源、水質好,宜漁區域上接黃河,通過引黃幹線直接引用黃河水,黃河水PH值為8.1,適於魚類生長;三是宜漁荒窪地較多;四是宜漁區域大水面較多,是魚類天然繁殖和人工培植放流的理想場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