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英國”。是全球金融中心、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淨出口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大西洋包圍。國土面積24.41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英國分為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北愛爾蘭四部分,首都為倫敦。英格蘭地區13.04萬平方公里,蘇格蘭7.88萬平方公里,威爾斯2.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41萬平方公里。2021年,英國人口6702.6萬。

13世紀,誕生《大憲章》和英國議會。1688年,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後來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國力迅速壯大。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號稱日不落帝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到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資本主義超級大國的地位被美國取代。英國是大英國協元首國、七國集團成員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創始會員國,五大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國民擁有極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2.2萬億英鎊,同比增長7.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2555英鎊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羅馬時期,中古時期,資本原始積累,專制王權,文藝復興,工業革命,殖民擴張,世界大戰,戰後時期,地理環境,區域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藏資源,行政區劃,區劃,首都,國家象徵,國名,國旗,國徽,國歌,國石,國花,人口,政治,政體,憲法,政府,議會,司法,政黨,政要,經濟,綜述,工業,服務業,旅遊業,農牧漁業,財政金融,向東看 加入亞投行,對外投資,招商引資,對外貿易,對外援助,文化,語言,宗教,體育,影視,節日,美食,軍事,國防,軍力,軍費,兵種,軍事行動,交通,概況,鐵路,公路,水運,空運,社會,科技,教育,醫療,新聞媒體,外交,外交政策,對外關係,特產,蘇格蘭威士忌,泰迪熊,銀器,皮革製品,威治活陶瓷器,雪利酒,英國紅茶,旅遊,景點,古蹟,園林,名人,經濟制裁,

歷史沿革

羅馬時期

早期文明
不列顛群島上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約公元前13世紀,伊比利亞人歐洲大陸來到大不列顛島東南部定居。
約公元前700年以後,居住在歐洲西部的克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群島,其中有一支稱為不列吞人,不列顛這一名稱可能來源於此。克爾特人已知使用鐵器,耕犁在技術上不斷進步,並已使用貨幣。生產力發展促使克爾特社會逐漸分化。
羅馬入侵
公元前54年,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到409年,羅馬駐軍被迫全部撤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即告結束。

中古時期

5世紀初,羅馬人撤離後,居住在德國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麥南部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以及來自萊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顛。盎格魯人(Anglo)把不列顛稱為“盎格蘭”(諧音England,英格蘭名稱的由來),即盎格魯人的土地之意。而古英語則是繼承了他們的語言而來。
英國
大憲章
到7世紀初,入侵者先後建立起7個強國:這個時期史稱“七國時代”。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時是氏族部落組織。入侵過程中,原來的氏族組織解體,隨著生產力發展,土地逐漸變成私有財產,出現了貴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農和奴隸。村社成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過渡的形式,一般認為是英國社會封建化過程的開始。6世紀末,基督教傳入英國。美國人管英國人以及英裔稱為盎格魯撒克遜人。
丹麥入侵
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盎格魯撒克遜
879年,阿爾弗烈德大王和丹麥人訂立條約,將英格蘭東北部劃歸丹麥管轄,稱為“丹麥區”。10世紀初,阿爾弗烈德大王的後繼者逐漸收復丹麥區。11世紀初,丹麥人捲土重來。丹麥人占領期間,英國封建化過程加速。
英王懺悔者愛德華死後無嗣,法國諾曼第公爵威廉於1066年率軍入侵,同年10月進入倫敦,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史稱“征服者威廉”。
威廉征服後建立起的強大王權對鞏固封建秩序起了積極作用。約翰被迫於1215年6月接受《大憲章》,與封建主妥協。大憲章本質上是一個封建性檔案,是保護封建領主的利益;但也有如保護市民貿易自由這樣有進步意義的條文。但約翰不久就否認憲章,君臣之間內戰連綿不斷。
英國議會(The United Kingdom Parliament)又稱威斯敏斯特議會,起源於13世紀,是英國的最高司法和立法機構。1341年,議會分為上下兩院,實行兩院制,由君主、上院(House of Lords)和下院(House of Commons)組成,行使國家的最高立法權。
1380年,國王理查二世為徵集英法百年戰爭戰費,增收人頭稅,導致起義於1381年5月爆發,領袖是泥瓦匠瓦特·泰勒,史稱“瓦特·泰勒起義”。起義雖遭失敗,但震撼了英國的封建農奴制度。14世紀末,英國農奴制實際上已經解體。15世紀時,絕大多數農奴贖得人身自由,成為自耕農,他們在法律地位上分為自由領有農和公簿持有農。貨幣地租成為地租的主要形式,封建主階級也發生變化,從富裕農民、占有土地的商人以及中小貴族中產生新貴族,他們採用資本主義經營方式。舊貴族的統治陷入危機,封建騎士制度日趨解體,經過1455—1485年的玫瑰戰爭,舊貴族力量大大削弱,為資本主義關係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得到新貴族資產階級支持的亨利七世即位,開始了都鐸王朝的統治。
1337年—1453年間英國和法國的為了領土擴張和王位爭奪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當時又是黑死病流行的時代,在戰爭和疫病的雙重打擊下,英法兩國的經濟大受創傷,民不聊生。英格蘭幾乎喪失所有的法國領地,但也使英格蘭的民族主義興起。戰爭結束時,英國已走上中央集權的道路,之後英格蘭對歐洲大陸推行大陸均勢政策,轉往海外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帝國。

資本原始積累

圈地運動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之一。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斯合併。15~16世紀,毛織業成為英國的“民族工業”,對羊毛的需求成倍增加。地主把農場改為牧場,還通過圈地圍田或侵占公地,把小地產集中,連成大片。這樣一來,大批自耕農失去土地而破產,淪為流浪人。國王從1530年起頒布一系列血腥立法,迫使流浪人受僱於新貴族和資本家。海外掠奪和貿易也是原始積累的重要途徑。16世紀以後,英國陸續組織許多貿易公司,進行海盜掠奪,碼頭官吏、海關人員、海軍官兵,甚至地方高級官吏,都勾結海盜。海盜J.霍金斯販運黑人致富,F.德雷克則在伊莉莎白一世贊助下劫掠西班牙美洲殖民地,並於1577—1580年間進行了震驚歐洲的環球航行。1588年,英國戰勝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攫取世界海洋霸權上邁出第一步。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專制王權

1603年,伊莉莎白女王死後無嗣,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承英國王位,稱詹姆士一世,開始斯圖亞特王朝統治(1603—1649年,1660—1714年)。16世紀後半葉到17世紀前半葉,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經濟實力日益強大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越來越不能忍受封建王權的專制統治。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無視這些變化,堅持“君權神授”,致使矛盾激化。1641年11月,議會向國王提出《大抗議書》;翌年1月,國王企圖逮捕議會反對派首領未逞,逃出首都,8月在諾丁漢向議會宣戰。
克倫威爾率領的主要由信仰清教的自耕農和手工業者組成的一支騎兵隊伍,新模範軍在1645年6月納斯比戰役中擊敗王黨軍隊。翌年,國王被俘,1647年底,查理國王逃跑,1648年2月,王黨勢力乘機又挑起內戰,在獨立派、平等派聯合打擊下,王黨勢力復被擊敗,第二次內戰結束,1648年12月,克倫威爾清除了議會中的長老派;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斬首。1653年4月,克倫威爾驅散殘餘議會,12月建立護國政府,實行軍事獨裁。
1660年2月,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1689年爆發的“光榮革命”。它所宣布的《權利法案》限制王權,擴大議會權力,奠定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基礎。此後,英國議會君主制逐漸形成和發展。1707與蘇格蘭合併。

文藝復興

較之歐洲大陸,英國文藝復興運動發生時間較晚。不過,經過都鐸王朝和伊莉莎白女王時代,英國作為民族國家的確立,工商業的蓬勃發展,與世界文化聯繫的日益擴大,以及衝破羅馬教廷的束縛,所有這些,都使得英國文藝復興後來者居上。16世紀末、17世紀初,英國湧現出的“三巨人”:莎士比亞培根哈維,是這一時期在藝術、人文和科學領域的最傑出代表。這一時期,英國的藝術、人文和科學相互滲透、彼此交融,在加強不同領域間聯繫的同時,也在不斷豐富和深耕著各自的園田。

工業革命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首先完成有許多科學發現和發明,如蒸汽機青黴素脫氧核糖核酸(DNA)、多利羊和噴氣式發動機等等。倫敦的金融市場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眾多公司來此利用英國的商業契機。二百多年來,英國的各類學校和大專院校隨著該國舉世矚目的技術、工業和金融革命而發展起來。但是,其世界優秀的教育歷史更為悠久,可追溯到12世紀牛津大學(1185)和劍橋大學(1209)成立的時代。

殖民擴張

英國的殖民地在19世紀猛烈擴張。1801年合併愛爾蘭,英國的正式名稱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對亞洲的侵略繼續擴大。大英帝國指由英國本土及其治下的自治領、殖民地、領地、託管地和保護國共同構成的大帝國,是有史以來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最大的環球殖民帝國。帝國在19世紀初達到鼎盛,大約有4到5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3367萬平方公里,占到了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帝國繼16世紀的西班牙王國之後,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19世紀中葉,英國發動兩次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詳情查閱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強占香港島,參與鎮壓中國太平天國革命;鎮壓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強化對印度的統治。1876年,保守黨B.迪斯累里內閣為維多利亞女王加冕,使其成為印度女皇。此後英國又被稱為大英帝國或英帝國(1947年印度獨立,英國君主失去皇帝頭銜)。此外,在伊朗緬甸南非埃及東非以及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地也擴大侵略,還逐步對南美洲進行滲透,成為那裡最大的投資者。1867年,加拿大成為英國第1個自治領地。

世界大戰

19世紀70年代以後,英國逐漸喪失工業壟斷地位。後起的美國逐步趕上並超過英國,導致相互間矛盾的空前激化。20世紀初,德國成為英國競爭對手。面對嚴峻的形勢,英國政府積極擴充軍備,尤其是海軍。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邱吉爾在雅爾達會議上
為對付德國,英國放棄19世紀奉行的“光輝孤立”外交政策,1907年以後,英、法、俄“三國協約”實際上形成。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7年,英國最終擊敗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維護了它的制海權。戰爭中英帝國參戰人員陣亡總數達50萬以上。大戰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的失敗告終,也是美國的一大勝利。
1939年9月,德國進攻波蘭,二戰爆發,英國對德宣戰。1940年4月邱吉爾組成戰時聯合內閣。邱吉爾上台後,立即組織敦刻爾克撤退,把國民經濟納入戰時軌道,並迅速擴充軍備。1940年7—9月在德國發動的“不列顛空戰”中,英國空軍有效地打擊了敵人。1944年6月英美軍隊在法國諾曼第登入,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

戰後時期

戰後英國於1947年參與擬定並接受馬歇爾計畫,從美國得到大量援助,經濟逐步復甦。與此同時,工黨政府還實施一些改善勞動人民狀況的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由工黨保守黨輪流執政。經濟發展緩慢。1973年1月加入歐共體。1979年大選後,保守黨執政,柴契爾夫人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1982、1987年連任。柴契爾政府採取國有企業私有化的政策,在振興經濟方面取得不小成績。開始推動部分企業私有化,為了使英國經濟恢復活力。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柴契爾夫人
經歷20世紀的非殖民化以後英國海外領地逐漸獨立,它們中的大部分在獨立後與英國組成了一個和平組織——大英國協(Commonwealth of nations)。
2014年9月18日,蘇格蘭400萬常住居民舉行公投,以決定蘇格蘭是否將成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公投已塵埃落定,蘇格蘭繼續留在英國,英國的統一和完整得以保持。
2016年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結果落定,英國將脫離歐盟。10月28日,英國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從2017年至2019年。
2017年2月8日,英國議會下院投票正式通過政府提交的“脫歐”法案,授權首相啟動“脫歐”程式。3月16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批准“脫歐”法案,授權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啟動脫歐程式。
2017年3月20日,英國將於3月29日向歐盟正式遞交脫歐申請,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開始脫歐談判。
2017年12月8日,英國與歐盟達成歷史性脫歐協定。
2018年6月26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批准了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最重要的脫歐法案。
2020年1月23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簽署批准了英國議會此前通過的“脫歐”協定相關法案。1月24日,歐洲理事會歐盟委員會主席簽署英國“脫歐”協定。1月30日,歐盟正式批准了英國脫歐。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結束其47年的歐盟成員國身份。12月24日,歐盟委員會宣布,經過多輪激烈談判,歐盟與英國當天終於就包括貿易在內的一系列合作關係達成協定,為英國按照原計畫在2020年結束“脫歐”過渡期掃清障礙。
當地時間2021年9月15日,英國首相詹森對內閣進行改組。
2022年9月8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去世。她的長子、王儲查爾斯繼承了王位,新國王將被稱為“國王查爾斯三世”。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天空新聞和《衛報》等英媒10月20日訊息,英國首相特拉斯發布聲明宣布辭職。10月25日,里希·蘇納克接受英國國王任命,正式成為英國首相。
2022年6月28日,英國蘇格蘭地方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在蘇格蘭地方議會宣布,她領導的政府計畫明年10月19日舉行第二次蘇格蘭獨立公投,假使英國政府拒絕按法律程式授權,蘇格蘭地方政府將採取法律行動確保公投進行。11月23日訊息,英國最高法院當天裁決,在未經英國政府批准的情況下,蘇格蘭政府沒有權利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
2023年3月30日,日經中文網訊息,《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11個成員國已確定允許英國加入的方針,預計將於3月31日線上上舉行部長級會議並達成協定。這是CPTPP首次批准11個創始成員國以外的國家加入。當地時間3月31日,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稱,英國已獲準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
2023年9月15日,日本政府內閣會議當天決定,日本與英國之間的《互惠準入協定》於10月15日生效。該協定將簡化在兩國聯合軍演及災害救援等情況下,人員及裝備彈藥入境對方國家時的手續。
2023年12月1日,國際海事組織第33屆大會在英國倫敦舉行新一屆理事國選舉,英國當選國際海事組織A類理事國。

地理環境

區域位置

英國是位於西歐的一個島國,是由大不列顛島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共同組成的一個島國。
英國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大西洋包圍。東臨北海,面對比利時荷蘭、德國、丹麥挪威等國;西鄰愛爾蘭,橫隔大西洋與美國、加拿大遙遙相對;北過大西洋可達冰島;南穿英吉利海峽行33公里即為法國。國土面積24.41萬平方公里(包括內陸水域)。英格蘭地區13.04萬平方公里,蘇格蘭7.88萬平方公里,威爾斯2.08萬平方公里,北愛爾蘭1.41萬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英國西北部多低山高原,東南部為平原泰晤士河是國內最大的河流。塞文河是英國最長的河流,河長338公里,發源於威爾斯中部河道呈半圓形,流經英格蘭中西部,注入布里斯托海峽。泰晤士河是英國最大的一條河流,流域面積1.14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18.9億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西經2°08′~東經0°43′,北緯51°00′~52°3′。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地形

氣候特徵

英國屬溫帶海洋性氣候。英國受盛行西風控制,全年溫和濕潤,四季寒暑變化不大。植被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通常最高氣溫不超過32℃,最低氣溫不低於-10℃,平均氣溫1月4~7℃,7月13~17℃。年平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區的年降水量超過2000毫米,中部和東部則少於800毫米。每年二月至三月最為乾燥,十月至來年一月最為濕潤。英國終年受西風和海洋的影響,全年氣候溫和濕潤,適合植物生長。英國雖然氣候溫和,但天氣多變。一日之內,時晴時雨。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氣候圖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英國河川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約為1590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約為2700立方米。英國工業化程度很高,水資源開發利用主要為了改善城鄉人民的生活用水,發展工業、內河航運、水產養殖和水上旅遊等。英國年總用水量為115.11億立方米,其中公共用水占47.3%,灌溉用水占0.3%,其他工業等用水占52.4%。城鄉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為322升。對污水處理非常重視,自1973年以來污水處理已成為整個供水系統的一部分,廢污水的處理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英國是國際上城市水業民營化、市場化的代表。
英國的淡水有四分之三采自山中的湖水、水庫蓄水以及河流。其中大約有四分之一是地下水。飲用水的質量很高。然而,從1995年夏至1997年春,英格蘭和威爾斯經歷了兩年歷史上最乾旱的時期,水再也不是可以被任意取用的資源了。而供水管的滲漏則是另一個問題。相對來說,蘇格蘭北愛爾蘭仍擁有豐富的民用淡水和工業用水資源。為防止未來水資源的匱乏,政府於1997年5月頒布了一項十點計畫,對此私營的水行業公司均已同意遵守。

植物資源

2011年,英國森林覆蓋面積308萬公頃,占本土面積12.6%。

動物資源

英國動物資源豐富,2007年英國政府開始實施野生動物保護計畫,截至2007年,英國有1149種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而刺蝟、收割鼠大西洋鮭和麻雀首次被列入其中。英國政府的這一野生動物保護計畫名為《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其中收錄了那些需要保護的哺乳動物、鳥類、昆蟲、無脊椎動物、魚類、海洋生物和菌類的名單。2006年9月已有550隻刺蝟被送往英國英格蘭中南部的白金漢郡首府埃爾茲伯里市附近的野生動物醫院進行監管。

礦藏資源

英國主要的礦產資源有煤、鐵、石油和天然氣。硬煤總儲量1700億噸。鐵的蘊藏量約為38億噸。西南部康沃爾半島有錫礦。在柴郡和達臘姆蘊藏著大量石鹽。斯塔福德郡有優質粘土。康沃爾半島出產白粘土。奔寧山脈東坡可開採白雲石蘭開夏西南部施爾德利丘陵附近蘊藏著石英礦。在英國北海大陸架石油蘊藏量約在10億~40億噸之間。天然氣蘊藏量約在8600~25850億立方米左右。

行政區劃

區劃

英國分為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四部分。英格蘭劃分為9個地區,下轄倫敦、56個單一管理區政府、201個非都市區和36個都市區政府。蘇格蘭下設32個區,威爾斯下設22個區,北愛爾蘭下設11個地方市郡。中央政府負責外交、國防國家安全、總體經濟和貨幣政策、就業政策以及社會保障等,蘇格蘭、威爾斯議會及其行政機構負責地方事務。
地區
行政級別
名稱
備註
英格蘭歷史上的45個郡於1974年廢除,改為6個都市郡(metropolitan county)和39個非都市郡(non-metropolitan county)(大倫敦Greater-London是單獨的行政單位)

克盧伊德
迪費德
格溫特
圭內特
中格拉摩根
波伊斯
南格拉摩根
西格拉摩根
威爾斯歷史上的13個郡於1974年廢除,改為8個新郡
管轄區
邊疆區
中央區
鄧弗里斯加洛威區
法夫區
格蘭皮安區
高地區
洛錫安區
斯特拉斯克萊德區
泰賽德區
蘇格蘭歷史上的33個郡於1975年廢除,改為9個管轄區和3個島區
島區
北愛爾蘭分為6個郡

首都

英國首都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離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早在3000多年前,倫敦地區就是當時英國人居住的地方。公元前54年,羅馬帝國入侵大不列顛島,公元前43年,倫敦曾是羅馬人的主要兵站並修建了第一座橫跨泰晤士河的木橋。當時倫敦被稱為“倫底紐姆”。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的興起,倫敦的規模迅速擴大。公元1500年,倫敦的人口不過5萬,1600年人口增至20萬,1700年增至70萬,18—19世紀,倫敦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貿易中心。1900年,倫敦的人口增加到200萬。20世紀60年代倫敦人口曾達到800多萬,2001年倫敦人口為718.8萬。2011年倫敦人口為820萬。2022年倫敦人口為人口883萬。最熱月份為7月,氣溫通常在16~24℃;最冷月份為1月,氣溫通常在5~9℃。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倫敦金融城新區

國家象徵

國名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主體是英格蘭,所以習慣上稱英國(英國本來是英格蘭王國的簡稱),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組成的聯合王國,大英帝國(後改稱大英國協)號稱日不落帝國。英倫三島是指英格蘭(England)、蘇格蘭(Scotland)和威爾斯(Wales),由於北愛爾蘭(Northern Ireland)位於愛爾蘭島,其餘眾多島嶼面積過小,所以不包括在內。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大英國協旗幟

國旗

英國國旗(英文:Union Jack)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被稱為“米字旗”,由深藍底色和紅、白色“米”字組成。旗中帶白邊的紅色正十字代表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蘇格蘭守護神聖安德魯,紅色交叉十字代表愛爾蘭守護神聖派屈克。此旗產生於1801年,是由原英格蘭的白底紅色正十旗、蘇格蘭的藍底白色交叉十字旗和北愛爾蘭的白底紅色交叉十字旗重疊而成,形成一個“米”字。而威爾斯的旗幟並沒有被融入英國國旗,威爾斯的是綠白各半的底和一個紅色火龍。

國徽

英國國徽即英王徽。中心圖案為一枚盾徽,盾面上左上角和右下角為紅底上三隻金獅,象徵英格蘭;右上角為金底上半站立的紅獅,象徵蘇格蘭;左下角為藍底上金黃色豎琴,象徵北愛爾蘭。盾徽兩側各由一隻頭戴王冠、代表英格蘭的獅子和一隻代表蘇格蘭的獨角獸支扶著。盾徽周圍是嘉德勳章,用法文寫著一句格言,意為“心懷邪念者可恥”;下端懸掛飾帶上寫著“天有上帝,我有權利”。盾徽上端為鑲有珠寶的金銀色頭盔、帝國王冠和頭戴王冠的獅子。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國徽

國歌

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一般只唱第一段。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國歌改為“God Save The King”。《天佑國王》是大英國協國家的國歌和皇室頌歌。詞作者佚名,作曲者為亨利·卡累。
歌詞大意:上帝保佑女王,祝她萬壽無疆,神佑女王。常勝利,沐榮光;孚民望,心歡暢;治國家,王運長;神佑女王!

國石

鑽石歷來被講求風度氣質的英國人視為寶石之冠。在所有寶石中,由於鑽石硬度最高,因而英國的男人喜歡用鑽石代表自己的堅定和果敢;而女人則願意用鑽石比喻自己的聖潔和高貴。英國人很早就把鑽石作為男女間的定情物,這一習俗很快就被西方世界所採納,並傳播到東方。隨著英國的對外擴張,殖民者也沒有忘記把全球各地的鑽石歸為己有,英國收藏有世界上最為罕見和珍貴的鑽石。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鑽石

國花

玫瑰。在玫瑰戰爭中,當時代表Lancaster皇室的是紅玫瑰,代表York皇室的是白玫瑰。York皇室的政權被Lancaster皇室擊敗後瓦解,但是雙方在戰後通過聯姻而和解,所以這兩個皇室的代表物,這二種玫瑰合而為一,成為白蕊的紅玫瑰。於是,白心紅玫瑰成為了英格蘭的象徵,也逐漸成為了英國的象徵。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玫瑰

人口

6702.6萬(2021年)。官方語言為英語,威爾斯北部還使用威爾斯語,蘇格蘭西北高地及北愛爾蘭部分地區仍使用蓋爾語。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占總人口的51%),主要分英格蘭教會(亦稱英國國教聖公會)和蘇格蘭教會(亦稱長老會)。另有天主教會伊斯蘭教印度教錫克教猶太教佛教等較大的宗教社團。

政治

政體

英國政體為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聖公會的“最高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軍官、各屬地的總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國聖公會高級神職人員等,並有召集、停止、解散議會,批准法律,宣戰和等權力,但實權在內閣。議會是最高司法和立法機構,由國王、上院和下院組成。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議會的召開——近代政體的建立

憲法

英國憲法由成文法、習慣法、慣例組成,而非單一獨立檔案。主要包括大憲章(1215年)、人身保護法(1679年)、權利法案(1689年)、議會法(1911、1949年)以及歷次修改的選舉法、市自治法、郡議會法等。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君主是國家元首、最高司法長官、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國教聖公會的“最高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軍官、各屬地的總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國聖公會的高級神職人員等,並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法律,宣戰媾和等權力,但實權在內閣。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議會大廈

政府

實行內閣制。由君主任命在議會中占多數席位的政黨黨首出任首相併組閣,向議會負責。現任內閣主要成員為:
首相兼首席財政大臣、文官大臣里希·蘇納克(RishiSunak),副首相兼蘭開斯特公爵郡大臣奧利佛·道登(OliverDowden),財政大臣傑里米·亨特(JeremyHunt),外交發展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Cameron),內政大臣詹姆斯·克萊弗利(JamesCleverly),國防大臣格蘭·沙普斯(GrantShapps),司法大臣亞歷克斯·喬克(AlexChalk),科學、創新和技術大臣米歇爾·唐蘭(MichelleDonelan),地區平衡發展、住房和社區事務大臣麥可·戈夫(MichaelGove),衛生和社會福利大臣維多利亞·阿特金斯(VictoriaAtkins),樞密院大臣兼議會下院領袖彭妮·莫當特(PennyMordaunt),掌璽大臣兼議會上院領袖特魯勳爵(LordTrue),商業和貿易大臣兼婦女和平等事務國務大臣凱米·巴德諾赫(KemiBadenoch),能源安全和淨零排放大臣克萊爾·庫提尼奧(ClaireCoutinho),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大臣特蕾絲·科菲(ThérèseCoffey),就業和養老金大臣梅爾·斯泰德(MelStride),教育大臣吉莉安·基根(GillianKeegan),交通大臣馬克·哈珀(MarkHarper),文化、媒體和體育大臣露西·弗雷澤(LucyFrazer),不管部大臣理察·霍爾登(RichardHolden),北愛爾蘭事務大臣克里斯·希頓—哈里斯(ChrisHeaton-Harris),蘇格蘭事務大臣阿利斯特·傑克(AlisterJack),威爾斯事務大臣大衛·戴維斯(DavidDavies)。
蘇格蘭和威爾斯地方議會和政府
1999年5月,蘇格蘭和威爾斯選舉成立地方議會,分別設129和60個議席。7月1日,兩地議會和政府正式運作。蘇格蘭議會在地方政務、司法、衛生、教育、經濟發展等方面享有一定的立法權和行政權,並享有部分徵稅權,可將所得稅的基本稅率浮動3%。經英中央政府授權,蘇格蘭地區於2014年9月18日就是否脫離英國實現獨立舉行公投。結果顯示,55%民眾反對獨立,45%支持,公投未獲通過。現任蘇格蘭首席部長胡穆扎·優素福(Humza Yousaf)。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王宮——白金漢宮
威爾斯議會主要在就業、衛生、教育和環境等問題上擁有決策權,但沒有調整稅率的權力。現任威爾斯首席部長馬克·德雷克福德(Mark Drakeford)。
北愛爾蘭自治政府
1998年4月10日,英國和愛爾蘭政府及北愛爾蘭衝突各方簽署和平協定,英向北愛移交地方事務管理權,愛爾蘭放棄對北愛領土的主權要求,之後選舉產生北愛地方議會,推舉成立由北愛多黨分享權力的北愛自治政府,行使除國防、外交和稅收之外的立法和行政權。由於北愛各派在繳械等問題上的爭執,英政府先後4次被迫中止北愛政府的運作。經過多次波折,2005年7月28日,愛爾蘭共和軍發表聲明,宣布從即日起放棄武裝鬥爭,不再從事任何非和平活動。隨後,英政府拆毀在北愛的部分軍事設施並分階段撤軍。2007年3月9日,北愛舉行地方議會選舉,民主統一黨和新芬黨得票總數過半。5月8日,北愛各方經過艱苦談判,就權力分配達成妥協,北愛地方聯合政府宣告重啟。2010年2月,民主統一黨和新芬黨就移交警務和司法權問題達成協定,北愛的警務和司法權從英議會移交至北愛地方議會。2015年9月,聯合政府因愛爾蘭共和軍前成員遇刺事件引發危機,北愛地方政府首席部長彼得·羅賓遜(PeterRobinson)率多位部長辭職。12月,阿萊娜·福斯特(ArleneFoster)當選民主統一黨新黨首並擔任北愛地方政府首席部長,新芬黨的馬丁·麥吉尼斯(MartinMcGuinness)任副首席部長。2017年1月,麥吉尼斯宣布辭職,以抗議福斯特力推的“可再生熱能激勵項目”。根據1998年和平協定相關安排,副首席部長辭職後,首席部長不能單獨完全履職,北愛爾蘭政府無法正常運轉。3月,北愛爾蘭提前舉行議會選舉。北愛爾蘭兩大政黨民主統一黨和新芬黨得票領先。在選舉產生的90名議員中,民主統一黨占28人,新芬黨27人,均未過半。2020年1月,民主統一黨和新芬黨達成聯合組閣協定,阿萊娜·福斯特續任首席部長,新芬黨副黨首米歇爾·奧尼爾(MichelleO'Neil)出任副首席部長,北愛地方政府恢復運作。2021年5月,因黨內反對,福斯特辭去民主統一黨黨首,並於6月底辭任首席部長,保羅·吉萬(PaulGivan)接任。2022年2月,吉萬因反對《北愛爾蘭議定書》辭任首席部長,北愛地方政府陷入停擺。5月,新芬黨在北愛爾蘭議會選舉中贏得29.0%的得票率和27個議席,躍居北愛爾蘭議會第一大黨。2023年5月,新芬黨在北愛地方選舉中贏得11個地方議會共462個議席中的144席,保持北愛第一大黨地位。

議會

最高立法機構,由君主、上院(貴族院)和下院(平民院)組成。上院議員包括王室後裔、世襲貴族、終身貴族、教會大主教及主教。1999年11月,上院改革法案獲得通過,除92人留任外,600多名世襲貴族失去上院議員資格,非政治任命的上院議員由專門的皇家委員會推薦。2006年7月首次經過選舉產生上院議長。現有791名上院議員,現任議長為約翰·麥克福爾勳爵(LordMcFall)。下院議員由普選產生,共650席,採取簡單多數選舉制度,任期5年,但政府可提議提前大選。本屆議會下院於2019年12月選出,目前保守黨353席、工黨196席、蘇格蘭民族黨44席、其他黨派57席。現任議長為林賽·霍伊爾(LindsayHoyle)。

司法

有三種不同的法律體系:英格蘭和威爾斯實行普通法系,蘇格蘭實行民法法系,北愛爾蘭實行與英格蘭相似的法律制度。司法機構分民事法庭和刑事法庭兩個系統。在英格蘭和威爾斯,民事審理機構按級分為郡法院、高等法院、抗訴法院民事庭、最高法院。刑事審理機構按級分為地方法院、刑事法院、抗訴法院刑事庭、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是英國所有民事案件的最終抗訴機關,也是英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所有刑事案件的最終抗訴機關。蘇格蘭高等法院是蘇格蘭所有刑事案件的最終抗訴機關。
1986年成立皇家檢察院(Crown Prosecution Service,CPS),負責受理所有由英格蘭和威爾斯警察機關提交的刑事訴訟案。總檢察長和副總檢察長是英政府的主要法律顧問。現任總檢察長維多利亞·普倫蒂斯(Victoria Prentis)。

政黨

政黨體制從18世紀起即成為英憲政中的重要內容。現主要政黨有:
政黨
地位
介紹
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
議會第一大黨
現任黨首里希·蘇納克,2022年10月當選。前身為1679年成立的托利黨,1833年改名。1979—1997年間曾連續執政18年。2010年連續執政至今。主張自由市場經濟,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減少公共開支,壓低通貨膨脹,限制工會權力,加強法治等。2005年卡梅倫出任黨首後,提出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義,關注教育、醫療、貧困等社會問題。強調維護英國主權,主導完成脫歐。
工黨(Labour Party)
議會第二大黨
1900年成立,原名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改名。1997—2010年曾連續執政13年。2010年大選失利成為反對黨至今。現任黨首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2020年4月當選。主張保持巨觀經濟穩定增長,重視社會福利制度建設。倡導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同歐洲保持相對緊密的關係。
英國其他政黨還有:蘇格蘭民族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 Party)、威爾斯民族黨(Plaid Cymru)、綠黨(Green Party),北愛爾蘭一些政黨如:北愛爾蘭統一黨(Ulster Unionist Party)、民主統一黨(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社會民主工黨(Social Democratic and Labour Party)、新芬黨(Sinn Fein)等。

政要

查爾斯三世:國家元首。全名查爾斯·菲利普·亞瑟·喬治·蒙巴頓—溫莎,1948年11月14日出生於倫敦白金漢宮,系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的長子。2022年9月8日,伊莉莎白二世女王逝世後繼承王位,稱查爾斯三世國王。前妻黛安娜·斯賓塞(Diana Spencer,1981年結婚,1996年離婚,1997年逝世),育有二子,長子威廉王子現為王儲,受封為威爾斯親王。現任妻子卡米拉·帕克-鮑爾斯(Camilla Parker-Bowles,2005年結婚),受封為王后。
里希·蘇納克:首相。1980年5月出生,畢業於牛津大學。2015年當選議會下院議員,2019年任財政部首席國務大臣,2020年升任財政大臣。2022年10月,時任首相特拉斯辭職,蘇參選保守黨黨首並勝選,於10月25日接任首相。

經濟

綜述

英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歐洲第二大經濟體。私有企業是英經濟的主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0%以上,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4以上,製造業占1/10左右。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2.2萬億英鎊,同比增長4%。受通貨膨脹、勞動力短缺、烏克蘭危機等因素影響,英國能源供應吃緊、價格上漲。2023年11月通脹率3.9%。英格蘭銀行自2021年12月起連續加息,2023年6月將基準利率上調至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英國2023年經濟成長預期上調至0.5%。2022年1月,英國《國家安全和投資法案》正式實施,授權政府對危害國家安全的外國投資進行審查和干預。
2024年2月15日,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英國經濟環比下降0.3%。鑒於去年第三季度英國經濟環比下降0.1%,連續兩個季度經濟萎縮,英國經濟已陷入技術性衰退。

工業

英主要工業有:採礦、冶金、化工、機械、電子、電子儀器、汽車、航空、食品、飲料、菸草、輕紡、造紙、印刷、出版、建築等。藥物、電子和光學設備、人造纖維和化工產品等製造業實力雄厚。生物醫藥、航空和國防等領域是英工業研發的重點,也是最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行業。

服務業

服務業包括金融保險、零售、旅遊和商業服務等,是英經濟的支柱產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三。倫敦是世界著名金融中心,擁有現代化金融服務體系,從事跨國銀行借貸、國際債券發行、基金投資等業務,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外匯交易市場、保險市場、黃金現貨交易市場、衍生品交易市場和全球第三大保險市場、重要船貸市場和非貴重金屬交易中心,並擁有數量最多的外國銀行分支機構或辦事處。

旅遊業

英旅遊業收入居世界第五,從業人員約330萬,占就業人口的10%。受疫情影響,2021年赴英遊客總數約640萬人次。2022年,各國赴英遊客總數約3120萬人次。主要旅遊地區有:倫敦、愛丁堡、卡迪夫、布賴頓、牛津和劍橋等。主要觀光景點有:歌劇院、博物館、美術館、古建築物、主題公園和商店等。

農牧漁業

英農牧漁業主要包括畜牧、糧食、園藝、漁業,可滿足國內食品需求總量的近2/3。農業在英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不到1%,從業人數約45萬,不到總就業人數的2%,低於其他主要工業國家。農用土地占國土面積的70%,其中多數為草場和牧場,僅1/4用於耕種。農業人口人均擁有70公頃土地。英是歐洲最大捕魚國之一。

財政金融

英國是最大的金融服務淨出口國,其中超四成的出口面向歐盟。每年4月6日開始新的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支出包括公共支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開支)、支付債務利息和財務調整。財政預算收入含直接稅、間接稅和國民保險稅收入三項。
倫敦是世界著名金融中心,擁有現代化金融服務體系,從事跨國銀行借貸、國際債券發行、基金投資等業務,同時也是世界最大外匯交易市場、最大黃金現貨交易市場、最大衍生品交易市場、全球第三大保險市場、重要船貸市場和非貴重金屬交易中心,並擁有數量最多的外國銀行分支機構或辦事處。倫敦金融城從業者近40萬人,共有550多家跨國銀行、170多家國際證券公司在倫敦設立了分支機構或辦事處。
銀行企業
介紹
1694年成立,1946年成為英國的中央銀行,是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銀行。
滙豐控股公司
世界第20大公司。
皇家蘇格蘭銀行
世界第36大公司。
世界第45大公司。
世界第70大公司。

向東看 加入亞投行

英國(2015年)3月12日向中方提交了作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的確認函,正式申請加入亞投行。(中國)財政部表示,英國有望於下月(2015年4月)成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在美日“冷拒”亞投行之際,英國的加入給該機構賦予更多的國際金融機構色彩。
英國將成第28個成員國。

對外投資

國際資本輸出大國。對外投資在20世紀80年代上半期與美、日不相上下,90年代初期因經濟衰退一度大幅下降,此後逐步恢復增長。2021年英對外投資額為617億英鎊,同比減少21.23%。

招商引資

英國政府鼓勵吸引外資。2021年英吸引外國直接投資280億美元。外資在英投資項目主要為計算機軟體、信息技術、網際網路、電子商務、電子和通信、醫藥和生物技術、管理行業、汽車、食品和飲料等。投資形式為收購、兼併現有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建立科研基地或跨國公司等。美國是對英最大投資國,中國對英的投資也逐步增長。2011—2012年間到英國投資的國家中,中國由排名第7位躍升至第3位,投資增幅高達55%。為了支持這一趨勢的增長,英國政府專門設立了英國貿易投資總署(UK Trade & Investment)在中國各地的辦事處。英國貿易投資總署是英國政府設立專門為從事貿易的英國公司和在英投資的外國公司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機構,英國貿易投資總署前身為英國國際貿易總署,2003年10月更改成現名。根據2013年最新統計數據,UKTI在全球有235支專業服務團隊和專家,並有1265名海外工作人員。英國貿易區投資總署在北京英國駐華大使館、英國駐上海、廣州、重慶總領事館都設有機構,可以為中國赴英投資的企業提供大量專業的免費服務。

對外貿易

重視自由貿易,主要貿易對象是歐盟、美國、中國、日本。2022年,貨物進出口總額10617億英鎊,其中出口4159億英鎊,同比增長28.5%,進口6458億英鎊,同比增長31.1%。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鎊

對外援助

根據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英逐步將對具體項目的援助改為向落實減貧戰略的國家政府直接提供援助。2011年,英停止直接援助俄羅斯、中國、越南、塞爾維亞等16國,將援助集中於衣索比亞、孟加拉、奈及利亞、剛果(金)、巴基斯坦等27個最不已開發國家和地區。2013年,英成為七國集團中首個對外援助達到國民總收入0.7%的國家。2022年,英官方發展援助總計129.75億英鎊,比2021年增加13.73億英鎊。2022年,英國發展援助金額占國民收入0.51%。

文化

語言

英國名義上沒有官方語,實際上以英語為主要語言。英格蘭以外地區有其他官方語言,例如威爾斯北部還使用威爾斯語,蘇格蘭西北高地及北愛爾蘭部分地區仍使用蓋爾語。世界各地移民到英國的人也講自己的家鄉語言,如孟加拉語、漢語、印地語旁遮普語烏爾都語。英國是印度以外印地語使用者最多的地方。

宗教

在英國,每個人都享有宗教自由,因此,在英國各中心地區也形成了多種不同的宗教信仰蓬勃發展的局面。英國有兩個“官方的”教堂:即英格蘭教堂(英國聖公教會)和蘇格蘭教堂(長老教派),除此之外,各種不同的宗教和數不勝數的教派在英國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代表。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蘭教會(亦稱英國國教聖公會,其成員約占英成人的60%)和蘇格蘭教會(亦稱長老會,有成年教徒59萬)。另有天主教伊斯蘭教印度教錫克教猶太教和佛教等較大的宗教社團。
據2011年英國人文協會做的調查顯示:2/3的英國人不認為自己是教徒。
據英國《衛報》2017年9月4日報導,一項調查顯示英國國教聖公會的年輕教徒數量正在大幅下滑,僅有15%的英國成年人認為自己是國教徒,53%的成年人沒有宗教信仰,創歷史新高。

體育

橄欖球
1895年,英格蘭北部一些聯盟式橄欖球俱樂部決定讓自己的運動員轉向職業選手,於是出現了聯合式橄欖球和聯盟式橄欖球分庭抗禮的局面。英國的俱樂部在“喜力杯”——也稱作“歐洲杯”中取得很好的成績。英格蘭橄欖球精英賽和凱爾特聯盟的比賽爭奪都很激烈,所以每周的票都是一售而空。蘇格蘭皇家銀行六國錦標賽Six,每年的1月到2月舉辦。每四年舉辦一次的橄欖球世界盃是橄欖球運動中最大的盛事,2007年的冠軍由南非隊獲得。
足球
英國是現代足球的發源地,重大足球賽事有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蘇格蘭足球超級聯賽等。1848年,現代足球運動的第一個文字形式的規則《劍橋規則》誕生了。1863年12月1日,一幫劍橋大學的貴族投票最終促成了現代足球規則的誕生,現代足球隨即發源於劍橋大學的草坪上。足球在英式英語中稱為football,而在美式英語中稱為soccer,為兩隊各11人在長方形的賽場上比賽,是英國人平時最喜歡的娛樂活動之一。英國有眾多足球俱樂部擁有上百年歷史。
板球
板球又名木球,被稱為“紳士的遊戲”,是由兩隊各11人交替攻擊和守備的一項團體運動。其現代形成形式起源於英國,盛行於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斯里蘭卡等國。板球的賽季主要在春季與夏季,剛好跟秋季、冬季的足球比賽互補。板球的由來可以追溯至13世紀初,18世紀開始有了最早的比賽規則,並逐漸成為男子的主要運動形式之一。比賽時間很長,板球測試賽一場比賽每天6小時或以上,並長達5天,中間還有午餐和飲茶的休息時間。板球術語繁多且比賽規則又很複雜,使板球門外漢深受困擾,但對球迷來說,這項運動富有激情,充滿趣味。

影視

英國電影作品包括007系列、《英國病人》、《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哈利·波特》以及《古墓麗影》等。每年英國共製作90多部影片,淨產值達8億英鎊。國內外影片製作項目的持續繁榮都有賴於英國所擁有的優秀技術。資金與稅收的刺激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電影製片人在英國製作影片。業內專家將英國電影業的成功歸功於以下幾點:有許多天才級的演員;熟練且專業的技術人員和製作隊伍;頂級電影製片廠、後期製作、視覺效果和音響設備;而且容易獲得在多種場合拍攝的許可。英國電影廣為人知的有《哈利·波特》系列。2013年的英國電影有《為奴十二年》和《地心引力》等作品。

節日

當地主要節假日有元旦(New Year Day,每年1月1日)、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每年三月底到四月底的一天)、復活節(Easter,每年三月底到四月底的一天)、春季銀行節(每年五月初的一天)和夏季銀行節(每年八月底的一天)、聖誕節(Christmas,多為12月25日,若為周六或周日,則順延到下周一)及節禮日(Boxing Day,聖誕節後第一天,但若為周六或周日,則順延至下周一)。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溫莎城堡溫莎樂高樂園
科學周1994年開始,在每年的3月舉辦。
英國的除夕夜,人們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除夕舞會”則是另一種慶祝活動。
每周工作五天,周六和周日為公休日。

美食

英國人一般較喜愛的烹飪方式有:燴、燒烤、煎和油炸。對肉類、海鮮、野味的烹調均有獨到的方式;對牛肉類有特別的偏好,如燒烤牛肉(roasted beef),在食用時不僅附上時令的蔬菜、烤土豆,還會在牛排上加少許芥末醬;在佐料的使用上喜好奶油及酒類;在香料上喜好肉蔻肉桂等新鮮香料。
英國人對早餐非常講究,英國餐館中所供應的餐點種類繁多,有果汁、水果、蛋類、肉類、麥粥類、麵包、果醬及咖啡等。時下所流行的下午茶(high tea)也是傳來自於英國,其較知名的有維多利亞式(Victorian style),內容包括各式小點、松糕、水果撻(tarte)及三明治等。晚餐對英國人來說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們選擇的用餐時間通常較晚,而且都是邊吃邊喝邊聊,以促進用餐人之間的情誼,而一頓晚餐對他們來說可能要花上好幾個鐘頭。
烤牛排
這是英國菜中的代表作,由大塊帶油的生牛肉放入烤箱中烤制而成,同煎牛排一樣,在點這道菜時,服務員會詢問喜歡生一些的還是熟一些的。做好的牛肉吃時可以蘸西式芥末醬,作為輔菜的約克郡布丁也很有名。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約克郡布丁
炸魚及炸馬鈴薯條
這是英國的“麥當勞”,是一種既便宜又方便的食品。炸魚多為鰈魚鱈魚,與炸薯條一起沾著鹽或醋(不少英國人兩者都用)食用,很受普通百姓歡迎。
維多利亞海綿蛋糕
英國社會有一個久負盛名的傳統——下午茶會。維多利亞海綿蛋糕是英國下午茶點的經典必備,它因維多利亞女王最喜愛海綿蛋糕的吃法(一層奶油一層果醬)而得名。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維多利亞海綿蛋糕
苦啤酒
苦啤酒是英國最具代表性的啤酒,起源於18世紀,起初作為英國傳統麥芽酒的替代品,最大的特點是酒精度數低,以窖藏溫度供應,僅需幾日便可發酵。20世紀,為享受更大的折扣優惠,很多酒吧成為特定酒廠產品的專營店。苦啤酒以其快速的生產周期,無疑成為酒廠經營者提高啤酒供應效率的妙方。
伊頓麥斯
伊頓麥斯是由草莓、奶油和蛋白酥皮精製而成的甜點,起源於溫莎的貴族學校伊頓公學。一種說法是1796年,伊頓公學和老對手溫徹斯特首次在板球比賽狹路相逢,甜點伊頓麥斯就出現在當時比賽的餐桌上。另一個版本是1920年,在伊頓公學的校園開放日,一隻拉布拉多犬一屁股坐在主人野炊的毯子上,壓扁了主人的草莓奶油蛋白餅,創造出了伊頓麥斯。甜點伊頓麥斯已成為英格蘭夏天的代名詞。

軍事

國防

17世紀中葉建軍。君主為英軍名義上的最高統帥。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是“國防與海外政策委員會”,首相任主席,成員有國防大臣、外交大臣、內政大臣和財政大臣等;必要時,國防參謀長和三軍參謀長列席會議。國防部為國防執行機構,既是政府行政部門,又是最高軍事司令部。英國是北約集團的創始國和主要成員國,也是五個核大國之一,擁有獨立的核力量。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伊莉莎白女王號和威爾斯親王號航母編隊
英國國家戰略的核心是:積極參與世界事務,維護英國的國際地位;依靠和藉助北約集體防務力量來保衛歐洲和英國本土的安全,並擴大英國在歐洲的影響;積極加強與大英國協國家的聯繫,保護其廣泛的海外利益。
英國部隊在全球各地例如:北愛爾蘭賽普勒斯、德國、直布羅陀汶萊、及福克蘭群島等均有基地。
2018年6月25日,法國、德國、英國等歐盟9國防長在盧森堡簽署“歐洲干預倡議”意向書,承諾組建一個歐洲聯合軍事干預部隊。
2022年1月3日,英國等五個核武器國家領導人共同發表《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

軍力

英是北約集團的創始國和主要成員國,擁有核力量,將北約集體安全作為英國安全的基礎。英國軍隊人數為18.49萬,包括現役正規軍13.95萬人,僱傭兵4100人,志願預備役3.3萬人,其中現役軍人為陸軍7.6萬人,海軍3.21萬人,空軍3.57萬人(2023年10月)。英軍事工業發達,部分武器裝備和技術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2016年7月,英議會通過議案,斥資400億英鎊更新4艘三叉戟彈道飛彈核潛艇。2017年12月,海軍“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正式服役。英是世界武器出口大國,主要出口類別包括軍用飛機、戰術飛彈、作戰艦艇和軍事電子設備等。
英國皇家海軍是由水面艦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潛艇部隊組成,擁有四大艦隊。擁有水面艦艇121艘。2014年7月4日,英國海軍歷史上噸位最大的現役航母“伊莉莎白女王”號正式下水。
英國陸軍經常被部署至海外,參與地面戰鬥部隊、多國聯軍,或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相關行動。
英國皇家空軍為英國軍隊的空中武裝部門,創始於1918年4月1日,自此之後於英國軍事史扮演重要角色,而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伊拉克戰爭等衝突扮演要角。英國空軍有450架以上飛行器,及200000位常備兵員。

軍費

英國有世界上第三的軍費開支。2010—2011財政年度的國防預算約為369億英鎊(約合590億美元),政府估計,國防部今後10年將面臨380億英鎊(608億美元)預算赤字。

兵種

陸軍:英國陸軍的數量40個營,人員總數仍保持在11.7萬。軍隊部署快、行動靈活、戰鬥力和應變能力強。
空軍:英國以龍捲風式空優戰機為主力,約有300架,對地攻擊機有美洲虎5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60架,鷹式攻擊戰機150架,英國海軍則有40架獵鷹式垂直起降戰機,總計在600架以上,與德、西聯合開發“歐洲聯合戰機”EFA英國將引進250架左右。
海軍:以航空母艦為核心,驅逐艦護航,有核潛艇或者潛艇,稱為全球存在海軍(大洋海軍)(以上數據為2004年狀況)。

軍事行動

2011年3月,英同法、美等一道對利比亞發動軍事打擊。2014年9月,英開始參與美主導的打擊伊拉克境內“伊斯蘭國”軍事行動。10月,英結束在阿富汗軍事行動。2015年12月,英議會授權英軍空襲敘利亞境內“伊斯蘭國”目標。

交通

概況

英交通基礎設施較齊全。陸路、鐵路、水路、航空運輸均較發達。倫敦有十分發達的捷運網。1994年英法海底隧道貫通,將英國與歐洲大陸的鐵路系統連線起來。卡梅倫政府執政後,推出建設高鐵計畫,英政府擬投資320億英鎊修建連線倫敦和伯明罕至北英格蘭高鐵網路,預計2017年動工,2026年完工。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交通

鐵路

1997年完成私有化。21世紀初,英鐵路總長達1.66萬公里。2006年,鐵路總客運量為464.97億人公里;總貨運量為221億噸公里。全國鐵路和倫敦捷運分別承擔了鐵路系統運輸量的49%和44%,其餘由輕軌承擔。
英國政府於2012年批准了英國高速鐵路2號,即HS2工程,新建倫敦-伯明罕高速鐵路、伯明罕-利茲高速鐵路伯明罕-曼徹斯特高速鐵路
英國軌道交通發達,根據英國政府發布的2020年數據,現鐵路總里程為1.59萬公里,有2567個站點,電氣化鐵路線6049公里,電氣化率為38%。考慮到疫情因素導致2020年交通流量波動較大,此處使用2018/19財年數據,英國全年鐵路傳送旅客約18億人次,鐵路貨物周轉量173.7億噸公里,日均4759萬噸公里。通過英吉利海峽隧道,英國鐵路系統與歐洲大陸各國鐵路系統實現互聯互通。
英國僅有3個城市擁有捷運,倫敦是世界上第一條捷運誕生的城市,地下交通網路高度發達,除倫敦外,只有紐卡斯爾(Newcastle)和格拉斯哥(Glasgow)這兩個城市設有捷運,且線路較短。紐卡斯爾的捷運系統僅限於城市中心,而格拉斯哥的捷運系統則是圍繞市中心而建的閉環線。
按照高鐵列車運行時速超過250公里/小時衡量,完全在英國境內運行的列車無法達到這一標準,英國中東部鐵路線可達到200公里/小時運行時速,北部和西部地區則低於這一速度。英國擁有一條國際高鐵線,即英國高鐵1號線(HS1),穿過英吉利海峽,連線英國和歐洲大陸,在這條線路上運行的歐洲之星列車最高時速可達300公里/小時。目前,英國正在興建高鐵2號線(HS2),連線倫敦到伯明罕曼徹斯特等中部和北部城市,運行時速可達360公里/小時。

公路

英國公路總長度39.76萬公里。高速公路和A級公路承擔了公路運輸量的65.4%,且收費高速公路僅占總里程的1%。除伯明罕北部M6約43公里高速收費外,其他均無收費。此外,A級公路約占總里程的12%。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超過60%的英國貨物通過公路運輸。據測算,從英國中心地區物流中心取貨的卡車可以將貨物在24小時內送往英國任何一個角落。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公路
截至2019年6月底,註冊的機動車輛總數為3870萬輛,2019年第二季度新增機動車72.8萬輛。

水運

英國大小港口眾多,其中100個為重要商業港口,52個港口年吞吐量在100萬噸以上,年吞吐量1000萬噸的港口有:格里姆斯比伯明罕、倫敦、蒂斯—哈特浦爾、福斯、米爾福德—黑文、南安普頓、路維普、薩倫沃、菲力克斯托、多佛等。海運承擔了95%的對外貿易運輸,從英國多數港口往歐洲主要海港如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巴黎漢堡等的貨物可一天到達,到馬賽法蘭克福米蘭的可兩天到達。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20海運評述》,以擁有的船隊載重運力(dead weight tons,dwt)進行統計,英國在世界各國中排名第11(不計百慕達等海外領地的船隊),擁有船隊載重運力5319萬噸,占世界船隊總運力的2.6%。在歐洲國家中,英國排在希臘、德國、挪威之後。內河航運共3200公里,其中620公里用於貨運。泰晤士河是最繁忙的內陸運河,其次為福斯河。2018年,英國港口吞吐量為4.83億噸,其中54%為往來於英國和歐盟之間的貨物。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水運

空運

英國所有的航空公司和大多數機場均為私營企業。2007年,共有50多家航空公司,在役飛機952架,載客量2410萬人次,客運里程3140億公里,貨運運輸量541.81億噸。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是世界最大航空公司之一,擁有300多架飛機,其航線覆蓋9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220座城市。英國共有449家機場,其中35個機場年客流量在10萬人次以上。英國最大機場是倫敦希思羅機場,也是歐洲最大及世界最大最繁忙的機場之一,2019年客流量8090萬人次;蓋特威克機場是英第二大機場,2019年客流量4660萬人次。2015年12月11日英國政府推遲決定是否修建希思羅機場新跑道,修建第三條跑道還將能把英國與40個新的目的地連線起來。但這份評估報告說,新跑道應當降低環境和噪音等。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航空運輸
主要機場包括:倫敦希斯羅機場、蓋特威克機場、曼徹斯特機場伯明罕國際機場格拉斯哥機場愛丁堡機場紐卡斯爾機場等。其中,希斯羅機場是英國最大的機場,2018年抵離旅客8010萬人,每年貨物吞吐量大約168萬噸。
疫情之前,英國北、中、南三個城市愛丁堡、曼徹斯特和倫敦都與中國城市開通了直航,北京可直飛愛丁堡、曼徹斯特和倫敦;倫敦可直飛北京、上海、重慶、武漢、廣州、長沙、青島、西安等城市。從中國北京、上海等地飛往倫敦的航班都會在希思羅機場著陸,飛行時間約為11-13小時。

社會

科技

英國是世界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的重要研發基地之一,以世界1%的人口,從事世界5%的科研工作。科研實力雄厚,涉及領域廣泛。發表學術論文占全球總量9%,引用量15.2%。獲國際重要獎項人數約占總數的10%,迄今共有130多人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在生物製藥、航空、汽車發動機和國防工業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教育

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別負責高等教育和義務教育。英格蘭、威爾斯和蘇格蘭實行5至16歲義務教育制度,北愛爾蘭地區實行4至16歲義務教育制度。全國文盲率約1%。公立中國小免費,學生約占總數的90%以上;私立學校收費,學生約占總數的7%。約40%中學畢業生接受高等教育。
全國有110多所大學和高等教育學院。著名的高等院校有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聖安德魯斯大學倫敦大學學院華威大學曼徹斯特大學愛丁堡大學卡迪夫大學等。
科研實力雄厚,涉及領域廣泛。發表學術論文占全球總量9%,引用量13.4%。獲國際重要獎項人數約占總數的10%,迄今共有130多人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

醫療

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於1948年由當時的工黨政府創立,並一直延續,為全民提供免費醫療服務。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1年英國全國醫療衛生總支出占GDP的9.4%,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人均醫療健康支出3364美元。2006—2013年間,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28人、護理和助產人員89人、牙醫6人、藥師7人;2006-2012年間,平均每萬人擁有醫院床位29張。
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為全民提供免費醫療服務。NHS在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四個行政區獨立運行,但主體框架保持一致。2019年,英格蘭男性平均壽命為79.9歲,女性為83.6歲。

新聞媒體

英國新聞出版業發達,目前全國共有約1300多種報紙,8500種周刊和雜誌,其中全國性日報11份,每周日發行的報紙11份。主要報刊、雜誌有《泰晤士報》、《金融時報》、《每日電訊報》、《衛報》、《獨立報》、《觀察家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和《經濟學人》等。網際網路普及率較高。
通訊社主要有3家:(1)路透社:1851年成立,集體合營,世界重要通訊社之一,總部設在倫敦,在130個國家設有190多個分支機構,擁有編輯、記者和攝影師及各類工作人員超2.5萬人。(2)新聞聯合社:1868年創辦,由PA新聞、PA體育、PA檢索和PA數據設計4家公司聯合經營,專門為英國和加拿大的企業提供公關和投資信息。(3)AFX新聞有限公司:由法新社與金融時報聯合經營,向歐洲的金融及企業界提供信息和服務,在歐洲多國、美國及日本設立分支機構,總部在倫敦。
英共有5家通過地面發射的覆蓋全國的電視台,即英國廣播公司(BBC)、獨立電視台(ITV)、第四頻道(Channel4)、第五頻道(FIVE)和專門針對威爾斯地區並使用威爾斯語的S4C。此外還有衛星電視和有線電視,如天空電視等。
英國廣播公司(BBC)創辦於1922年,目前是世界主要媒體之一,擁有10多個傳統及線上廣播電台、10多個傳統及數碼互動式電視頻道,對外使用40多種語言向全世界各國播放節目。

外交

外交政策

英國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是世界幾個核大國之一,是北約大英國協西歐聯盟等120個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國。主張同美國加強關係,實現共同利益。重視發展與其他大國的關係,努力改善同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大國的關係。努力維繫同大英國協國家的傳統聯繫,保持和擴大在開發中國家的影響。積極參與全球事務,保持強大的國防力量、強調自由貿易。加強在環境保護、人權、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上的國際合作。將人權問題作為其外交政策的核心。

對外關係

與歐洲的關係
1960年1月,為對抗歐共體,英國與奧地利丹麥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六國正式簽署了《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條約》。由於成員國經濟水平參差不齊,又實行鬆散的政府間合作,該聯盟很難與歐共體抗衡。1961年和1967年,英國兩次申請加入歐共體,但未獲批准。1972年底,英國退出聯盟。1973年,英國加入歐共體。但英國與歐陸國家之間的分歧和差異並沒有得到真正解決,英國對於歐共體的態度依舊充滿著不確定感,為之後雙方的矛盾爆發埋下了隱患。2009年爆發的歐債危機改寫了英歐關係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格局,不僅使英國疑歐之心快速發酵,也加快了英國脫歐的腳步。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全民公投,52%的投票者選擇“脫歐”。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退出歐盟。
同美國的關係
美國建國前是英國的殖民地,之間爆發了美國獨立戰爭,英美處於戰爭關係;
二戰時期,英美結成同盟國,二戰後都是北約成員國,兩國處於北約同盟關係。
同愛爾蘭的關係
愛爾蘭和英國2014年10月6日簽訂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兩國短期簽證互免協定,允許來自中國印度俄羅斯等非歐盟國家的遊客和商務人員使用一份簽證在兩個島國穿行無阻。
同法國的關係
2010年11月,英國與法國兩國政府簽署軍事合作協定,同意創建聯合部隊,共用航空母艦以及共同開發新的核試驗設施。
2022年11月,英國與法國簽署擴大合作的協定,以遏制英吉利海峽偷渡問題。
同中國的關係
1950年1月,英國政府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4年6月17日,中英達成互派代辦的協定。
1972年3月13日,兩國簽訂了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
1982年9月,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作為英國第一位在職首相訪華。
1984年12月,柴契爾夫人再訪中國,兩國共同簽署了關於香港問題的中英聯合聲明
1986年10月,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歷史上英國國家元首第一次訪華。
1997年7月1日,中英順利完成香港回歸的政權交接。
1998年,兩國政府首腦成功互訪,並建立了全面夥伴關係。
1999年10月,江澤民主席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英國。
2010年11月09日上午,英國首相卡梅倫抵達北京,開始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2014年6月16日至19日,李克強對英國進行正式訪問
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習近平主席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10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
英國是中國在歐洲第三大貿易夥伴、第二大投資目的地和第三大外資來源地,中國是英國在亞洲最大貿易夥伴。2022年,中英雙邊貿易額1033億美元,其中中國對英出口815億美元,自英進口218億美元。截至2022年底,雙向投資存量510.2億美元,其中英國企業在華投資291.7億美元,中國企業對英國投資218.5億美元。
華人移民英國已有200多年歷史。目前中國在英華僑華人逾70萬,70%來自香港,大多集中在倫敦等主要城市,其中大倫敦地區約占總數的三分之一。
中英自2012年起建立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迄已舉行五次會議,最近一次會議於2017年12月在倫敦舉行。兩國簽有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和20多項科技合作對口協定或備忘錄。2018年11月,中英科技創新合作聯委會第9次會議在英舉行。
兩國文化交流活躍。2015年中英文化交流年期間,雙方先後在對方國家舉辦以“新世代”為主題的“英國文化季”和以“創意中國”為主題的“中國文化季”。2016年,雙方舉辦紀念湯顯祖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2018年2月,“秦始皇和兵馬俑”展在英國利物浦國家博物館舉行。2019年,中國國家京劇院等在英舉辦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演出。
英國是較早同中國開展教育合作交流和接收中國留學生最多的歐洲國家之一。2020年,英成為中國留學生第一大海外去向國。在英現有30所孔子學院和164間孔子課堂,數量居歐洲國家之首。
2019年,中國首站赴英遊客77.12萬,創歷史新高。英來華旅遊人數60.8萬人次。英在華推出多項簽證便利化措施。2016年1月,雙方宣布為從事商務、旅遊等活動且符合條件的對方國家公民頒發2年有效、多次入境的相應類別簽證。
兩國已締結友城(省、郡、區)關係69對。中國在英設有3個總領館(曼徹斯特愛丁堡貝爾法斯特),英在華設有5個總領館(香港、上海、廣州、重慶,武漢)。
中英在衛生、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等領域保持良好合作。2008年1月英首相布朗訪華期間,雙方決定啟動中英衛生創新夥伴關係行動計畫和制定面向2012年奧運會合作計畫,簽署《中英兩國政府關於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中英兩國政府關於可持續城市的合作諒解備忘錄》。2010年9月和2013年12月,中英兩國衛生部門兩次簽署衛生合作諒解備忘錄。2010年11月,雙方續簽《中英兩國政府關於可持續城市的合作諒解備忘錄》。2014年6月,兩國發表《中英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同白俄羅斯的關係
2022年4月,白俄羅斯國家法律網際網路入口網站公布的檔案說:“確定了對白俄羅斯法律實體和個人採取過不友好行動的國家名單。”名單包括英國。
同印度的關係
2022年4月,英國首相詹森表示,英國和印度同意建立新的國防和安全夥伴關係。
同日本的關係
2022年6月28日,在德國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峰會期間,英國首相鮑里斯·詹森在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談時確認,英國將在周三撤銷針對福島食品的剩餘限制措施。詹森告訴岸田文雄,英日關係正在“越來越強”。
同韓國的關係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22日,韓國總統尹錫悅和英國首相里希·蘇納克在唐寧街10號首相府簽署《唐寧街協定》(Downing Street Accord),將雙邊關係提升為“全球戰略夥伴關係”。
同加拿大的關係
當地時間2024年1月25日,加拿大貿易部長發言人表示,在英國政府的倡議下,加拿大和英國暫停關於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
同澳大利亞的關係
2024年3月20日,澳大利亞和英國在坎培拉簽署了一項新的防務與安全合作協定。

特產

蘇格蘭威士忌

英國蘇格蘭威士忌歷史悠久,蘇格蘭高地的特殊水質和極為嚴格的釀造工藝,使那裡出產的威士忌被譽為“液體黃金”。

泰迪熊

泰迪熊(Teddy Bear)有著渾圓豐滿的身材和四肢,蓬鬆溫厚的安哥拉羊毛,簡素的材料和繡線,憨厚的表情,以及百分之百的手工縫製和填塞作業。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泰迪熊

銀器

英國的銀器非常華麗、造工精良而複雜,廣受各國遊客的歡迎,特別是銀制的聖誕餐具,除了很美觀品種還很多,從蠟燭台到刀叉再到碟子應有盡有,這一類銀器的製作也是英國傳統的手工藝。

皮革製品

英國的皮革製品由來已久,從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小手工作坊到21世紀初的機械化大生產,經過歷代的精化和改良形成當代的風格。英國的皮革製品總是想表現穩重、脫俗的紳士氣質。

威治活陶瓷器

英國美術陶瓷需求強勁英國是歐洲生產陶瓷較早的國家,陶瓷在英國使用較普遍。英國除自己大量出口陶瓷之外,也大量進口陶瓷。骨瓷以英國的最有名,世界十大名瓷(骨瓷)全在英國,注重產品的耐久性。威治活瓷器曾經歷不同的耐力測試,包括1988年9月所創的世界紀錄,四隻威治活骨瓷咖啡杯乘載一輛重達五十噸的運土車,可見其堅固度。

雪利酒

雪利是英文Sherry的譯音,也有譯成諧麗、謝利等。這種酒在西班牙稱為及雷茨酒,因英國人特別喜愛它,故以其近似的英文譯音Sherry(王子之意)稱呼。世界許多國家都已仿製雪利酒。

英國紅茶

英國紅茶已成為英國人重要的飲料。從前,貴族式的下午茶總是頗為講究的,在一個大的莊院內,要按時把家人招集齊來喝紅茶總是一件不易的事,所以他們搖著精美的鈴鐺,用鈴鐺聲來告訴家人是用下午茶的時候了。

旅遊

景點

普爾特尼三拱橋
巴斯羅馬古浴場
海事博物館
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古蹟

為數眾多的城堡和鄉村宅邸是長期以來英國的土地房產都為貴族家庭所擁有的歷史見證。大量珍貴的古式建築都被完好地保留了下來,其中包括仍然為人所用的馬爾伯勒公爵布萊尼姆宮德文郡公爵的察茲沃斯宮(Czatsworth)、巴斯侯爵的朗利特莊園(Longleat House),這些王公貴族在都鐸王朝漢諾瓦王朝溫莎王朝及其它歷史時期修建的私人莊園和宅邸是英國歷史建築的典型代表。散布在城鎮鄉村的很多私人莊園和宅邸以及古老的城牆、城樓、獨特的建築物和其它有紀念意義的建築物都作為英國的歷史遺產而得到了積極的保護,受到保護的歷史建築中還包括古老的採礦場塔樓、工業革命時期的磨房和工廠、托馬斯·特爾福德修建的鐵橋及其它橋樑、鋼鐵建築的傑作——福斯大橋,以及造型優美的克里夫敦懸索橋等等。畫家高賀琪運用中國水墨畫表現蘇格蘭的斯托老人石,體現了中國山水畫筆墨語言面對異域風光所引起的融合。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巨石陣

園林

在英語中,傳統園林稱為GardenPark。從14、15世紀到19世紀中葉,西方園林的內容和範圍都大大拓展,園林設計從歷史上主要的私家庭院的設計擴展到公園與私家花園並重。園林的功能不再僅僅是家庭生活的延伸,而是肩負著改善城市環境,為市民供休憩、交往和游賞的場所。
英國國家信託組織和蘇格蘭國家信託組織在英國照管大約240個園林,並對公眾開發。英國遺產保護組織也是部分英國最重要的風景勝地的監護人,其照管的園林中包括肯特郡唐豪斯的查爾斯·達爾文園林、埃塞克斯郡的奧德雷莊園由多才多藝的布朗設計的十八世紀景觀園林、以及位於肯特郡的沃爾姆爾城堡,由朋尼洛普·霍布霍斯設計的伊莉莎白女王皇太后園林等等。除此之外,還有設計師伊莎貝爾·馮·格羅內尼根為倫敦南部埃爾珊姆宮(Eltham)設計的南護城河園林、奧斯本庄園中由魯伯特·高爾比設計的帶圍牆的花果園林和懷特島維多利亞女王的家庭園林等。
英國的各大城市,特別是倫敦,都以其美麗動人、受到良好保護的公園而聲名遠揚。包括海德公園聖詹姆士公園格林公園在內的倫敦皇家園林代表了歐洲園林藝術的最高水平,不僅如此,在大倫敦隨處都可以看到造型優美、看護得當的園林供公眾娛樂和休閒使用。位於倫敦西南部基尤的皇家植物園收集了大量現存和被保護的樹木、種子和植物,植物園本身就是一本植物王國的百科全書,同時也成為全球植物學研究的科學中心。在康沃爾,千年委員會提供了4000萬英鎊的資金,用以將一個廢棄的粘土坑轉化成為一個全新的、在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園林,即眾所周知的伊甸項目。
英格蘭有7個國家公園威爾斯有3個國家公園,每個國家公園內都保存有大面積的天然美景,其中大部分都屬於私人所有。1688年的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制,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國力迅速壯大。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號稱日不落帝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到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資本主義世界霸權的地位被美國取代。不過,現在英國仍是一個在世界範圍內有巨大影響力的大國。

名人

體育
演員

歌手
科技與文藝
-
-
-
-
政治

經濟制裁

英國廣播公司(BBC)2022年2月22日報導,詹森於當日宣布,將對五家俄羅斯銀行及三名高淨值人士實施制裁。
綜合法新社路透社倫敦訊息,英國當地時間2022年5月8日宣布,將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包括對貴金屬徵收進口關稅和實施出口禁令。
英國國際貿易部發表聲明說,英國將提高從俄羅斯白俄羅斯進口的的關稅,一系列產品的進口關稅將提高35個百分點,同時還將禁止向俄羅斯出口化學品、塑膠、橡膠和機械等總價值達2.5億英鎊的商品。
英國表示,政府將適時為新的制裁措施立法。
報導指出,英國的新制裁使俄羅斯遭受全面或部分進出口制裁的產品總價值超過40億英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