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大帝(阿爾弗烈德大王)

阿爾弗雷德大帝(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時期威塞克斯王國國王)

阿爾弗烈德大王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阿爾弗雷德大帝古英語:Ælfrēd, Ælfrǣd,英語:Alfred the Great;849年-899年10月26日),是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時期威塞克斯王國國王(871年-899年10月26日),也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個以“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國王”自稱且名副其實之人。

阿爾弗雷德19歲時隨其兄埃塞爾雷德一世與丹麥軍作戰,在871年兄長去世後繼承王位。即位後,一面納貢贖買以削弱丹麥人的控制,一面進行了廣泛的軍事改革,修繕堡寨,籌建騎兵隊配合自由農民組成的步兵,籌建海上艦隊,終於在878年的愛丁頓戰役中擊敗東盎格利亞丹麥人國王古特倫,迫使其簽訂《威德摩爾和約》,使英格蘭大部分地區回歸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統治,故得享“大帝”(一譯“大王”,Great)尊稱,同時也是英國迄今為止惟一一位被授予該名號的君主。後人也尊稱其為“英國國父”。899年,阿爾弗雷德病逝。在他及其子孫的努力下,撒克遜人的統治在英格蘭得到全面復興。

阿爾弗雷德鼓勵教育,翻譯大批古典名著,並編纂《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大力完善威塞克斯國家的法律體系和軍隊結構。作為一位傑出的統治者和明智的立法者,阿爾弗雷德受到了廣泛的紀念。一些天主教徒視他為聖徒英國聖公會尊稱其為天主教英雄。

概述內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 別名:阿佛列大王、英國國父
  • 所處時代:9世紀
  • 民族族群盎格魯-撒克遜人
  • 出生地:威塞克斯王國-伯克郡-Wanating村
  • 出生日期:849年
  • 逝世日期:899年10月26日
  • 主要成就:統帥臣民對抗北歐維京海盜入侵
    進行軍事改革,建設法律體系,鼓勵文藝發展
  • 主要作品:《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
  • 本名:阿爾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
  • 信仰天主教
人物生平,童年時期,繼任之前,臨危受命,擴張勢力,晚年逝世,為政舉措,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歷史評價,軼事典故,自幼聰慧,國王與麵包,多才多藝,人際關係,後世紀念,墓葬,雕像,形象變化,藝術形象,影視形象,遊戲形象,

人物生平

童年時期

849年,阿爾弗雷德(又譯阿爾弗烈德、阿佛列)出生在伯克郡的Wanating村(今英國牛津郡萬蒂奇)。他是威塞克斯王國埃塞爾沃夫國王(Æthelwulf, King of Wessex)與第一任妻子歐斯博加(Osburh)所生的第五個兒子,也是最小的兒子。
在阿爾弗雷德5歲那年,他被送往羅馬,根據《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的記載,羅馬教皇利奧四世為他進行了堅振禮的儀式,並授予他羅馬執政官的資格。維多利亞時代的學者們認為此舉在於承認了阿爾弗雷德作為威塞克斯王國繼承人的身份。然而,由於阿爾弗雷德尚有三位兄長在世,所以是否真的能夠繼承王位還是一個未知數。
854年至855年,阿爾弗雷德又在西法蘭克王國禿頭查理的宮廷里呆了一年,然後返回羅馬,並於856年陪同他在羅馬朝聖的父親埃塞爾沃夫一起返回了英格蘭。同年,埃塞爾沃夫的次子埃塞爾巴德(Æthelbald of Wessex)預謀篡位,威塞克斯籠罩在內戰的陰影之中,最終國內的貴族都不支持戰爭,並在會議中達成以下協定:由埃塞爾沃夫統治東部,主要包括新占領的土地;由埃塞爾巴德統治西部,也就是原來威塞克斯王國的領土。埃塞爾沃夫於858年去世,威塞克斯再度成為統一王國,並由阿爾弗雷德的三位兄長依次繼承。
868年,阿爾弗雷德娶了Æthelred Mucil的女兒Ealhswith為妻。據聖戴維修道院修士阿塞爾描述,阿爾弗雷德雖身體較弱,但卻是一位有名的獵手。

繼任之前

在阿爾弗雷德兩位長兄埃塞爾巴德和埃塞爾伯特的短暫統治中,他並未被提及。他的政治生涯開始於在866年即位的三哥埃塞爾雷德一世統治時期。在這一時期,作為王位繼承人的他全力輔佐兄長。很多史學家認為這種關係是由阿爾弗雷德的父親或是威塞克斯賢人會議的整體決定,以防止埃塞爾雷德國王喪生後,王國陷入由繼承權問題而導致的紛爭。
阿爾弗雷德大帝
865年的英格蘭形勢
兄弟倆並不互相嫉妒,但是性情卻大相逕庭。埃塞爾雷德傾向於宗教界的觀點,認為虔誠和祈禱是戰勝異教徒的主要途徑;阿爾弗雷德雖然也很虔誠,卻更加強調武力和策略的重要性。
868年,阿爾弗雷德協助埃塞爾雷德,與鄰國麥西亞王國並肩作戰,他們希望將丹麥人(維京人)的入侵阻止在這裡,但最終失敗。此後兩年內,丹麥軍隊沒有進一步對威塞克斯採取軍事行動,使得以威塞克斯為中心的盎格魯撒克遜社會得到了難能可貴的兩年和平時間。
但好景不長,870年丹麥國王哈夫丹和巴格塞吉率軍沿著麥西亞和威塞克斯邊境進入威塞克斯,先頭部隊於當年12月31日在雷丁附近的恩格爾菲爾德與威塞克斯守軍發生衝突。871年,業已征服東盎格利亞全境的異教徒大軍進入西撒克遜王國,並在雷丁地區修建堡壘,在雙方的第一次交鋒中。西撒克遜人初戰告捷,4天后(1月5日),西撒克遜軍在埃塞爾雷德的率領下向雷丁進軍,但他們遭到維京軍的內外夾擊,最終戰敗。1月9日,埃塞爾雷德重新整編了軍隊,在阿什當繼續與丹麥人開戰。他與阿爾弗雷德兵分兩路,一路對應哈夫丹和巴格塞吉率領的國王軍團,一路對應諸多丹麥伯爵組成的伯爵軍團。不列顛人在埃塞爾雷德和阿爾弗雷德的共同領導下,從不利地勢發起仰攻,戰鬥從白天一直持續到深夜,這一次威塞克斯取得大勝,巴格塞吉和他的5個伯爵被殺死,丹麥人丟下大量屍體,暫時從戰場上撤離。這是一場阿爾弗雷德終生引以為榮的輝煌勝利。但丹麥人捲土重來的勢頭之快遠遠超過埃塞爾雷德的想像。兩星期後,重整隊伍的哈夫丹和威塞克斯軍隊在貝辛開戰,威塞克斯軍隊激戰之下失利。4月22日,雙方又在梅雷頓交戰,埃塞爾雷德在此役中受了槍傷。

臨危受命

主詞條:埃丁頓戰役
871年8月,埃塞爾雷德因槍傷發作而逝世,阿爾弗雷德繼任威塞克斯國王。儘管他的兄長留下了兩名幼子,但根據兄終弟及的繼承制度及丹麥人大軍壓境的形勢,使阿爾弗雷德順利繼承王位,同時也背負起了防禦丹麥人的重任。
阿爾弗雷德大帝(阿爾弗烈德大王)
阿爾弗雷德
整個871年被稱為“阿爾弗雷德戰爭年(Alfred's year of battles)”,威塞克斯人在埃塞爾雷德和阿爾弗雷德的共同領導下與丹麥人發生了9次大大小小的戰爭。
當阿爾弗雷德忙於葬禮的時候,丹麥人發動了對英格蘭的戰爭並取得勝利,並在很快發動的第二次由阿爾弗雷德參與的位於威爾頓(Wilton)的戰役中再次取勝。在威爾頓戰役之後,阿爾弗雷德徹底喪失了將丹麥人驅逐出英格蘭的希望,只能在軍事實力尚存之前與他們議和。《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簡潔地寫道∶“撒克遜人以異教徒撤出境內為條件同他們講和,異教徒撤走了。”871年秋,丹麥人從雷丁撤退到麥西亞所屬的小鎮倫敦過冬。
儘管主教和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中都沒有提及,但考古的發現證明,阿爾弗雷德很可能向丹麥人支付了一筆金錢讓其撤退。此後5年裡,丹麥人占領了威塞克斯王國之外的大部分英格蘭土地。而通過這項不光彩的協定和頑強的戰鬥,阿爾弗雷德也贏得了加強自己力量的時間。
阿爾弗雷德大帝(阿爾弗烈德大王)
阿爾弗雷德統治時期的硬幣上的阿爾弗雷德頭像
在9世紀的最後二十幾年裡,丹麥人內部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事實證明,阿爾弗雷德和威塞克斯王國抵抗頑強,展示其是難以輕易征服的。因此,有些丹麥人希望在已經控制的地區安居樂業,另一部分人則主張在合適的時機繼續作戰,直到征服整個英格蘭為止。876年之後,丹麥人的新首領古特倫(又譯古斯倫、古斯魯姆)帶領他們繞過了英軍的防守占領了英格蘭南部多塞特郡的維爾漢姆。儘管阿爾弗雷德封鎖了古特倫和他的軍隊,但依然無法奪回維爾漢姆。僵持之下,雙方同意和解。和解內容包括了交換人質和對丹麥人的托爾的靈戒(holy ring)發誓停止戰爭。但是,丹麥人馬上又違背了承諾,在殺掉了所有的人質之後,連夜轉移到了德文郡埃克塞特。在那裡,阿爾弗雷德再次對丹麥人進行了封鎖,由於給養船隻被暴風雨摧毀,丹麥人不得不投降。他們從麥西亞撤退,但在878年的1月,他們又再一次突襲了位於切本哈姆(Chippenham)的城堡,而過完聖誕的阿爾弗雷德正在此地逗留。丹麥人殺了大部分的人,阿爾弗雷德帶著一小隊人馬經過樹林和沼澤逃難。在復活節以後,他在薩默賽特郡的沼澤近North Petherton的小島阿塞爾內(Athelney)上建立了堡壘並從中與敵軍持續抗爭。通過與薩默塞特郡威爾特郡漢普郡的本地軍事力量結盟,阿爾弗雷德能夠從他的堡壘中做出有效的防禦行動。
878年春,阿爾弗雷德重振旗鼓,調集了薩默塞特郡、威爾特郡以及漢普郡的軍隊向維京人進攻,在艾丁頓(Edington)大敗丹麥軍隊。隨後,阿爾弗雷德及時對逃敵發起追擊,並實行了堅壁清野戰術,成功地切斷了敵軍與外界的聯繫,在心理上給予敵軍二次打擊。14天后,丹麥人從威塞克斯撤退,並同意維持永久和平。
阿爾弗雷德大帝(阿爾弗烈德大王)
阿爾弗雷德騎馬塑像
但是,阿爾弗雷德和丹麥維京人簽訂的協定《威德摩爾和約》中也包括對丹麥人的賠償。按照協約,丹麥人將正式控制英格蘭北部的大片地區和東部一帶,即從泰晤士河口到愛爾蘭海,斜跨英格蘭,這一塊地區被稱為“丹麥法區”。丹麥人統治了這塊占地面積為兩萬五千平方英里的廣大區域,它也成為維京人在斯堪的納維亞以外開拓的殖民地中最寬廣和富饒的一塊地區。在協定中,古特倫也做出了讓步,他不但接受基督教的洗禮,還讓阿爾弗雷德作他的教父,這一事件預示遷往“丹麥法區”的丹麥維京人將和當地人融合為一體。同時,他利用巧妙的“分土而治”的策略,最終迫使古特倫接受了協定,從而使阿爾弗雷德獲得對本國及鄰國麥西亞的統治權。
阿爾弗雷德對丹麥區的丹麥人採取的既鬥爭又妥協的政策,不僅可以爭取分化敵人,使他能夠集中力量對付從歐洲大陸越海入侵之敵,也為島上的丹麥人和英格蘭人之間連漸消除敵意、和平共處鋪平了道路,從而導致後來的同化與統一。

擴張勢力

埃丁頓戰役後,仍有一些丹麥人拒絕言和。885年,在東盎格里亞的丹麥人打破了和平。在與他們戰鬥時,阿爾弗雷德將自己的威權擴展到了英格蘭的北部和東部。886年,英格蘭的商業中心倫敦獲得光復。從此以後,倫敦開始成為國家的首都。《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宣稱∶“阿爾弗雷德國王光復了倫敦,所有的撒克遜人,即不受丹麥人奴役的撒克遜人,都站到他的一邊。”在這次勝利後,他把市內的公民組織成有效的防禦力量,並加固了城牆。
之後不久,阿爾弗雷德簽訂了新和約,規定由雙方分別占有英格蘭的一部分。新的分界線迄自泰晤士河口,經倫敦北面直抵貝德福德,然後以對角線穿越整個英格蘭到切斯特。這條線的東北由古特倫統治,西南則由阿爾弗雷德管轄。自此,不列顛南部以及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區從此收歸他的統治。
圖冊主要參考資料
892年,另一支丹麥大軍由歐洲大陸進攻英格蘭,阿爾弗雷德予以迎頭痛擊。丹麥人見難以獲勝,只好停戰,撤回了海盜隊伍。丹麥人所以未能再度進攻,主要是阿爾弗雷德在交戰期間採取極為穩妥的防禦措施,他加固舊有的要塞,在戰略要地修建新的堡壘。在他的領導下,這時候的英格蘭擁有了更大的軍艦和訓練有素的水兵。
為了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影響,他將女兒艾塞爾弗列德(Ethelfled,一譯埃塞爾福萊德,約869-918)嫁給北部的麥西亞國王埃塞雷德,與麥西亞結盟。此時的阿爾弗雷德基本已經控制了除“丹麥法區”(實行丹麥法律的地區)外的所有英格蘭地區了。

晚年逝世

899年10月26日,阿爾弗雷德因病逝世,享年50歲(一說51歲)。現代醫學研究認為,他可能死於克羅恩病痔瘡
阿爾弗雷德大帝(阿爾弗烈德大王)
18世紀畫家筆下的阿爾弗雷德
阿爾弗雷德在留下遺囑後,將王國傳給了他的長子、長者愛德華。愛德華繼承阿爾弗雷德的功業而加以擴展,最終成為了全不列顛的共主。自阿爾弗雷德開始,其子孫連續五位都是尚武的國王,打敗了不斷入侵的維京人,使撒克遜人的統治在英格蘭全面復興。

為政舉措

政治

阿爾弗雷德在被丹麥人統治與破壞的地區恢復了秩序,並十分注意司法行政工作。他曾將以往的幾部法典如《伊尼法典》《奧夫法典》等法典中有價值的法律制定成法典,即《阿爾弗雷德法典》,以期取代以往法典中僵化的部分法律。這部法典匯集了先代以來的大部分公正的法律,並新增了保護社會的弱勢成員免遭壓迫的條款。但法典仍是混亂的,民事與刑事、程式與實體不分。法典消除過時的習慣,尋求對家族間復仇的限制,並規定了對於一般違法行為與人身傷害的補償,對違反誓言和保證的行為給以嚴厲的懲罰。
阿爾弗雷德大帝(阿爾弗烈德大王)
刻有阿爾弗雷德頭像的錢幣
由於後世歷代國王的不斷充實,《阿爾弗雷德法典》發展成各郡和各分區法院所執行的《聖愛德華(懺悔者)法典》,受到出身於諾曼第望族的國王們的尊重,逐漸發展為英國習慣法的基礎。

經濟

為了維持具有持久功效的防禦系統,阿爾弗雷德引入了基於佃農土地生產的稅收和徵兵制度。政府根據皮革來評估佃農所需承擔的義務,土地所有者根據所擁有的皮革數量提供相應的義務。

軍事

主詞條:阿爾弗雷德改革
阿爾弗雷德系統化了軍隊的招募過程。他廢除義務兵役制,改用土地封賜的辦法加強對軍隊的控制,這是後來封建騎士的雛形。為了保護抗擊維京人入侵,他進行了全面的軍事改革。
阿爾弗雷德廣泛招募軍隊以應付各個地區的防禦。同時精選了一些人作為戰場部隊的士兵,這些士兵與來自軍事貴族和富商巨賈侍從所組成的精選部隊共同作戰。阿爾弗雷德把他的精選部隊分成兩個部分,從而解決了如何長期防禦的問題:一部分在戰場,以隨時對敵人的進攻做出反應,另一部分則留在家中,這些部隊有規律地按時輪換。他也根據了相同的模式,動員富商巨賈們的私人武裝。
阿爾弗雷德大帝(阿爾弗烈德大王)
阿爾弗雷德騎馬像
阿爾弗雷德為了抵抗維京人海上和陸上的進攻,通過修建特殊戰船擴建了他的海軍部隊,把擁有60支槳的船作為標準戰船。896年,阿爾弗雷德借鑑弗里西亞船和維京長船的優點製造新型戰船,組建了英格蘭歷史上的第一支正規海軍。世人對阿爾弗雷德的海軍所知甚少,但知道他本人設計出比敵國艦船更大、更快和更穩定的艦船,並先後兩次在海上戰勝維京人,還增強了西撒克遜海岸地帶的防禦能力。到900年,威塞克斯已經擁有一支有160艘船隻的艦隊。
從880年開始,阿爾弗雷德還成功地建築,重建和修復了相當多的防禦工事。一些是在羅馬時代的舊城基礎上修復其石牆及壕溝,另一些則是完全新建的臨時據點和城鎮。每個堡壘相距20英里,並可以為周邊地區的居民提供庇護。由此建立的防禦體系不僅有效地改善了西撒克遜王國的安全狀況,減少了維京軍隊對內陸地區的侵擾。同時這些堡壘也成為穩固地方統治的保障。這些要塞後來大都成為了商業中心和戰略要地,因為城牆和軍隊的存在保障了工匠的生產和商人的安全。
阿爾弗雷德為防守威塞克斯的33個軍鎮中建設了相同規模的守衛部隊,該部隊由軍餉供奉。當地居民被派遣去保衛他們居住的城鎮,並負責維修城牆。此外地區防禦則繼續由普遍招募的隊伍和精選部隊來維護。

文化

阿爾弗雷德熱愛基督教會,並將他一半收入捐獻給了教會,邀請主教到法院來協助自己進行統治。此外,他還大力復興被丹麥人一個世紀的攻擊所摧毀的修道院活動。
在所有的努力中,阿爾弗雷德最為傑出的成績是對學術的大力促進。阿爾弗雷德自己也是個學者,非常支持學術事業。
阿爾弗雷德大帝(阿爾弗烈德大王)
在閱讀資料的阿爾弗雷德
在9世紀時,比德(673-735),卜尼法斯(約675-754)和阿爾昆(735-804)的時代早已過去。維京人將英國的修道院破壞殆盡,在當時的英格蘭,拉丁語這種通向古典文化的語言幾乎沒人會說。對此,阿爾弗雷德決定在宗教界和俗世都要大幅度提高識字率,同時把拉丁文著作翻譯成盎格魯-撒克遜語。阿爾弗雷德聚集起一群學識淵博的學者到英格蘭來幫助他的翻譯工作,自己還不時參與具體的翻譯工作(他本人刻苦學習拉丁語),翻譯了不少著作。
阿爾弗雷德翻譯了格利高歷主教的《教士守則》,他稱這本書為《牧人手冊》(一譯《牧主關愛》)。他說,他翻譯這部書的目的在於幫助“年輕的英格蘭自由民、有產者的兒子在他們年幼時期還未就業之前就得專心致志於學問,就能首先學會閱讀英語著作的本領。”在為《牧人手冊》所作的前言裡,他無不懷舊地寫道:“在一切被破壞殆盡,被燒毀之前,英格蘭的教堂里堆滿了財富和書籍。”在後來的千百年里,這本教規一直作為主教們的職務指南。然後,他請韋福思(Werfeth)翻譯格利高歷的《對話錄》(Dialogues),希望用聖本尼狄克的故事重振修道院制度。
阿爾弗雷德認為,年輕人要想有學問,首先就該對過去的歷史有所了解。他和學者們接連翻譯了兩部歷史著作:
阿爾弗雷德添加了大量的有關斯堪的納維亞和波羅的海的地理知識,展示了他廣泛的興趣和強烈的好奇心。他最後著手翻譯兩部哲學著作:羅馬哲學家波愛修斯(475-525年)的《哲學的慰藉》,聲稱追求智慧是智者的慰藉;聖奧古斯丁的《獨語錄》(Soli_l-oquies),認為默禱能夠使統治者避免陷入傲慢之罪。對於阿爾弗雷德而言,如果沒有知識和思考,生命就毫無意義。
阿爾弗雷德可能也主持編寫了《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以史無前例的規模記載了遠至450年的大事(甚至更早,因為書中還對基督降生一事發表了評述)。這部《編年史》一直由後人續編至1154年。這是用盎格魯·撒克遜語言(古英語)寫的第一部歷史著作,它記載每一年的重大事件,是後代歷史學家研究那個時代的必讀之書。
阿爾弗雷德在他的有生之年未能看到威塞克斯王室統一英格蘭,但他的法律、翻譯作品和由他鼓勵寫成的《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都為英格蘭的統一奠定了思想基礎。
阿爾弗雷德復興學術的工程不只是限於翻譯著作,而且還包括建立學校,如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據說就是他創立的。他自己的宅第就變成了為貴族和平民子弟提供教育的學校。
阿爾弗雷德大帝(阿爾弗烈德大王)
阿爾弗雷德參觀修道院學校
878年至885年間,阿爾弗雷德曾將麥西亞、威爾斯乃至歐洲大陸的許多著名學者邀至宮中,他的宮廷里總是高朋滿座。《自然區分論》的作者約翰·司各脫被阿爾弗雷德聘到英格蘭,擔任瑪姆茲伯利修道院和阿塞勒尼修道院的院長。

外交

阿爾弗雷德晚年集中於聯絡一切可以聯絡的國家,在利益共同的基礎上結成同盟,以對付維京人的襲擊。他和麥西亞保持著友好的關係;威爾斯的統治者尋求他的支持,並在893年為他的軍隊提供了一些軍隊。

歷史評價

威爾斯的學者阿塞寫了一部《阿爾弗雷德國王傳》,他在歌頌國王的發奮努力之時說:“正義總是在微薄的基礎上一點一滴地增加起來的。蜜蜂為了采蜜,飛遍遠近遼闊的沼澤地帶,不休息,不停頓。國王也和蜜蜂一樣,在聖經中採集各色各樣的小小花朵,填滿了他的心靈蜂窩。”
阿爾弗雷德大帝(阿爾弗烈德大王)
阿爾弗雷德大帝
阿爾弗雷德死後,後世歷史學家幾乎眾口一詞,歌頌他的功績。如哈利遜寫道:
本國歷史學家——連同許多國家和各種不同學派的歷史學家——都一致公認,我們英國的阿爾弗雷德是在有記載的歷史上唯一完美無缺的活動家。……歷史上所載的一切名字中,惟有我們英國的阿爾弗雷德的歷史是沒有污點和弱點的——在天才、雅量、勇敢、純潔的道德、智力、實踐的智慧、靈魂的美麗方面,他可以放入最偉大的人物的行列。在他的一生經歷中, 自幼至死,我們找不出一點非崇高和無啟發性的特點。他的一言一行,堪稱白璧無瑕。
英國哲學家、歷史學家大衛·休謨在其所著《英國史》中說:“新君(阿爾弗雷德)少負盛德奇才,受命於危難之際,把王國從徹底的毀滅和奴役中拯救出來。”
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曾這樣評價阿爾弗雷德:
我回想起這位高貴的國王的時候,不由心生敬意,因為在他一個人身上竟體現了撒克遜人的全部美德。厄運不能使他屈服,富貴不能改其品行,什麼也無法動搖他的意志,勝不驕,敗不餒,熱愛正義、自由、真理和知識,熱心教導他的人民,他為保護美麗的古撒克遜語所作的努力也許超出我們的想像。沒有他,我在寫本書時所用的英語也許只能表達出一半的意思來。在我們制定英格蘭一些最好的法律時,他的精神仍能給我們以靈感。那么讓我們祈禱吧,讓他的精神永遠激勵我們的心靈,至少當有人仍處在矇昧無知中時,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會盡全力讓他們得到教育;告訴那些統治者,教育人民是他們的職責,而他們卻沒有擔負起這個責任來,自從公元901年以來,他們幾乎沒做出什麼貢獻,比起偉大的阿爾弗雷德國王,他們應該自愧弗如。
英國政治家、文學家溫斯頓·邱吉爾在《英語民族史》中高度稱讚阿爾弗雷德:
美國學者克萊頓·羅伯茨、戴維·史伯茨、道格拉斯·R.比松在《英國史》中評價:“阿爾弗雷德是英格蘭國王中唯一獲得“大帝”稱號的君主,這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被稱為大帝,並不是因為其王國疆域的遼闊或者其征服地區的廣大,而是由於其個性的偉大。阿爾弗雷德充滿勇氣和力量,興趣多樣,具有無限的好奇心和深刻的宗教感,喜愛書籍,意識到權力的煩惱,但受強烈的使命感所驅使。”

軼事典故

自幼聰慧

據史料記載,阿爾弗雷德的母親歐斯博加有一天向孩子們展示了一本繪圖版的撒克遜詩集,並告訴他們如果誰能背下書中的詩歌,那么他就能得到這一珍貴的禮物。 結果作為最小的兒子的阿爾弗雷德展現出了非凡的記憶力,從而獲得了這本書,同時獲得了父母的青睞。

國王與麵包

一個源自12世紀的著名傳說記述,阿爾弗雷德在被丹麥人擊敗並藏身在薩默賽特郡沼澤時,得到一個放牛人的收留。一天,放牛者的妻子把阿爾弗雷德一個人扔在家裡,讓他照看爐上烘烤的餅。但他卻坐在爐邊準備他的弓箭和其他武器,心思根本沒放在餅上,結果把餅烤糊了。放牛者的妻子回來責備他道:“唉呀!夥計,你看麵包烤焦了,為什麼不翻一下呢?尤其是你還那么喜歡趁熱吃呢!”根本沒想到自己責罵的竟是威塞克斯的國王。
阿爾弗雷德大帝(阿爾弗烈德大王)
阿爾弗雷德和麵包

多才多藝

阿爾弗雷德是位優秀的音樂家。據說在艾丁頓戰役前,他喬裝打扮成游吟歌手,背著豎琴,走進丹麥人的營地。他就在丹麥人的頭領古特倫的帳篷中彈奏吟唱,用歌聲聚來了大批丹麥人。他看起來一心一意地演唱,其實卻在暗暗觀察著敵人的情況。不久,阿爾弗雷德召集追隨者沖向丹麥營地,一舉擊潰了丹麥人。
在阿爾弗雷德統治期間,英格蘭在軍事、外交、科學、文學、宗教等方面都有所發展。阿爾弗雷德襟懷寬廣,愛好廣泛,不論商業貿易、天文地理、風土人情,他對什麼都充滿熱情。
阿爾弗雷德發明了一種用燃燒的蠟燭來計時的方法。他把一天的時間分作幾段,每一段時間集中做一件事,為精確地劃分時間,他做了一批大小相同的蠟燭,在固定的地方刻上凹槽,讓它們時刻燃燒。因此,蠟燭燃盡時,他就把一天分成了幾個凹槽來表示,這和我們當代用時鐘計時幾乎一樣精確。但蠟燭剛做出來時,他發現從門窗和牆縫中吹進來的風或擾動的氣流,使燭火閃爍不定,不能均衡地燃燒。為此,阿爾弗雷德把蠟燭放進木製或羊角容器中。就這樣,英格蘭第一次做出了燈籠。

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父親
埃塞爾沃夫(795-858)
一譯埃塞伍爾夫,威塞克斯王國國王(839-855在位)。
母親
歐斯博加(Osburh)
一譯歐斯波爾各,埃塞爾沃夫寵信的王室管家奧斯蘭克之女。後成為威塞克斯王后。為埃塞爾沃夫生下五子一女。死後被葬在考文垂,並被奉為聖徒。
長兄
埃塞爾斯坦(?-852)
被稱為肯特的埃塞爾斯坦(Æthelstan of Wessex)。
次兄
埃塞爾巴德(Æthelbald, King of Wessex,831-860)
威塞克斯王國國王(858-860在位)。
三兄
埃塞爾伯特(Æthelberht, King of Wessex,836-865)
威塞克斯王國國王(860-865在位)。
四兄
埃塞爾雷德一世(Æthelred, King of Wessex,837-871)
威塞克斯王國國王(866-871在位)。
妹妹
埃塞爾斯維莎(Æthelswith, Queen of Mercia)
一譯埃塞爾斯威斯,嫁給了麥西亞國王伯賀里德,成為麥西亞王后。
兒子
長者愛德華(870-924)
威塞克斯王國國王(899-924在位)。在位期間進一步增強威塞克斯國力。
女兒
艾塞爾弗列德(Ethelfled,約869-918)
一譯埃塞爾福萊德,嫁於麥西亞國王埃塞雷德。
表格參考資料

後世紀念

墓葬

阿爾弗雷德死後被暫時埋在溫切斯特(Winchester)的奧爾特敏斯特教堂(Old Minster)。不久遷入專門為他建造的New Minster。1110年,阿爾弗雷德與他的後代的靈柩被遷入海德大修道院(Hyde Abbey)。亨利八世統治期間(1539年),海德大修道院被規劃為監獄,他的棺木與屍骨遭到毀滅性破壞,至當代一無所留。

雕像

英國倫敦市薩瑟克區三一教堂的廣場、威爾特郡的Pewsey及牛津郡旺蒂奇的廣場中均有阿爾弗雷德的雕像。其中薩瑟克的阿爾弗雷德雕像被認為是倫敦最古老的戶外雕像;旺蒂奇的阿爾弗雷德全身雕像則是維多利亞女王的親屬霍恩洛厄-蘭根堡的維克多王子製作的。此外,美國紐約州的阿爾弗雷德大學與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凱霍加縣法院均有阿爾弗雷德的青銅雕像。
圖冊主要參考資料

形象變化

阿爾弗雷德是歐洲中世紀最傑出的君主之一,得到後世廣泛的紀念,被尊稱為“英國國父”。1441年,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試圖讓教皇尤金四世封阿爾弗雷德為聖徒,但沒有成功。一些天主教徒私下視他為聖徒,也沒有得到官方認可。英國聖公會尊稱其為天主教英雄,並在他的忌日10月26日設立紀念節日。他通常被描繪在英國教堂的彩色玻璃上。
阿爾弗雷德大帝(阿爾弗烈德大王)
布里斯托大教堂彩色玻璃上的阿爾弗雷德(左一)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1969年電影《奇兵定江山》:戴維·海明斯飾演阿爾弗雷德。

遊戲形象

阿爾弗雷德還出現在各款遊戲當中,如遊戲《全面戰爭傳奇:不列顛的王座》重現了阿爾弗雷德在愛丁頓擊敗維京人的場景,《刺客信條:維京紀元》則虛構出阿爾弗雷德為英格蘭上古維序者的“大司教”及聖殿騎士團奠基者的身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