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利弗·克倫威爾(克倫威爾(英國政治家、軍事家、宗教領袖))

奧利弗·克倫威爾(英國政治家、軍事家、宗教領袖)

克倫威爾(英國政治家、軍事家、宗教領袖)一般指本詞條

奧利弗·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出生於英國亨廷登郡,英吉利共和國護國主,英國政治家、軍事家、宗教領袖。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資產階級新貴族集團的代表人物、獨立派的首領。曾逼迫英國君主退位,解散國會,並轉英國為資產階級共和國,建立英吉利共和國,出任護國公,成為英國事實上的國家元首

奧利弗·克倫威爾出身於亨廷登郡的一個沒落的新貴族家庭。青年時期就學於劍橋一個著名清教學院,受到清教思想的薰陶。1642年,英國內戰開始,他站在議會革命陣營方面,以自己組織的“鐵騎軍”屢建戰功,1644年在馬斯頓荒原之戰大敗王黨的軍隊。1645年,英國議會授權克倫威爾改組軍隊,他以鐵騎軍為基礎組成“新模範軍”。他指揮這支軍隊,戰勝了王黨的軍隊。1649年1月30日,他在人民的壓力下,以議會和軍隊的名義處死國王查理一世。5月,宣布英國為共和國,成為實際軍事獨裁者。他鎮壓掘地派運動,出兵遠征愛爾蘭。1653年,他驅散議會,自任“護國主”,建立了護國公體制。但國內經濟狀況不斷惡化,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克倫威爾始終未能穩定局勢。

1658年,奧利弗·克倫威爾因病去世,享年59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利弗·克倫威爾
  • 外文名:Oliver Cromwell
  • 國籍:英國
  • 民族:英格蘭人
  • 出生地:英國亨廷登郡
  • 出生日期:1599年4月25日
  • 逝世日期:1658年9月3日
  • 職業:將領、護國公
  • 畢業院校:劍橋的清教學院
  • 信仰清教
  • 主要成就:征服蘇格蘭、英格蘭、愛爾蘭
    建立英吉利共和國
    內戰中擊敗保王黨
  • 軍銜中將
  • 派別:獨立派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內戰鬥士,政體之爭,內戰再起,擔任執政,身後之事,為政舉措,軍事方面,政體選擇,宗教政策,海權戰略,歷史爭議,人物評價,軼事典故,無冕之王,不得人心,親屬成員,相關書籍,藝術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奧利弗·克倫威爾1599年4月25日出生於亨廷登郡(Huntingdonshire)的一個中等貴族家庭,他自己稱:“我的家世並不顯貴也非低賤,是一平常的鄉紳家庭”。事實上這是他的自謙之詞,克倫威爾家族在當地算是很有名望的世家大族,其祖父亨利·克倫威爾(Henry Cromwell)曾受封“黃金騎士勳章”,與其同名的伯父也曾受封勳爵。當1628年克倫威爾首次以亨廷登議員的身份進入下議院時,他的家族當中還有另外九個人在英國國會(Parlia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中擔任議員。不過克倫威爾的父親和克倫威爾本人都不是家族之中的長子,並沒有繼承到爵位。雖然克倫威爾從未提到自己是一名清教徒,但關於這點應該是沒有太多爭議的,克倫威爾自幼的所有教育皆是清教徒式的。他家鄉學校校長、同時也是教區牧師比爾德是對其思想形成有影響的重要人物之一。
在他17歲時,克倫威爾進入劍橋大學西德尼·蘇賽克斯學院(sidney sussex)就讀,當時學院的院長為沃德,沃德為當時英國出名的清教分子,在他主持之下的西德尼·蘇賽克斯學院甚至被坎特伯雷大主教勞德指控為“清教主義的溫床”(ahothed of Puritanism)。克倫威爾就是在這種充滿濃厚清教主義的環境當中就學成長的。
奧利弗·克倫威爾奧利弗·克倫威爾
克倫威爾在劍橋就讀僅僅一年時間便因為父喪而返鄉。1626年娶伊莉莎白·布契爾(Elizabeth Bourchier)為妻,並且遷出亨廷登郡,原因可能是由於負擔不了龐大的家計。這個時期也有他的宗教信仰變得更加虔誠的記載。1628年他繼承了伯父理察·克倫威爾(Richard Cromwell)的遺產後,經濟狀況才有所改善。緊接著在同一年,他第一次當選為國會議員,展開他政治生涯的第一步。
克倫威爾在第一次擔任國會議員的任期當中,並無太多的建樹,僅僅有他對宗教事務作過幾次發言的記載。國會解散之後他回到原本樸實的生活,不過開始熱心參與地方政治事務,前述他率領沼澤地區居民向貴族抗爭的事件就發生在此期間。這使得他在地方上的聲望越來越高,也因此使他在1640年第二次獲選擔任議員之職,並開始活躍於政壇。

內戰鬥士

在他的青年時期,英國被各教派之間的糾紛弄得動盪不安,在任的國王信仰並且想實行君主專制制度。克倫威爾自己是一個農場主和鄉紳,一個虔誠的清教徒,1628年他被選進議會,但是為期不長,因為翌年國王查理一世(Charles I)就決定解散議會,獨自一人統治國家,直到1640年在對蘇格蘭人作戰需要資金的情況下,才召集了一個新議會。克倫威爾又當選為議員。新議會強烈要求國王不再實行專制統治,反對英王查理一世的封建統治,參與起草《大抗議書》等文獻。但是查理一世不甘屈從議會,於是1642年在忠實於國王和忠實於議會的軍隊之間爆發了一場戰爭。
克倫威爾站在議會一邊。他返回亨廷頓,組織一支騎兵隊同國王作戰。1642年8月,第一次內戰爆發後,克倫威爾組建60人的騎兵隊,10月參加埃奇丘陵之戰。1643年3月晉上校,5—10月率部參加格蘭瑟姆、蓋恩斯伯勒和溫斯比之戰,連戰皆捷。同年參與組建東部聯盟軍。1644年1月擢升為中將,任東部聯盟軍騎兵司令,7月在馬斯頓草原之戰(Battle of Marston Moor)中擊敗王黨軍,扭轉戰局,其部隊被譽為"鐵騎軍"。但是由於缺乏統一指揮,未能乘勝追擊,坐失戰機。而由埃塞克斯伯爵指揮的一支議會軍,卻在西南地區被王黨擊潰。鑒於嚴重的軍事鬥爭事實,不得不採取堅決有效的措施,來加強議會軍的戰鬥力。作為中等貴族和資產階級利益代表的獨立派領導人克倫威爾就清醒的認識到了這一點。他為了吸收那些具有反封建王黨決心的人到軍隊中來,很注意從農村中那些篤信清教的中下層農民中招募士兵,還任命一些下層社會出身的人擔任中下層指揮官。12月,克倫威爾向議會提出軍隊改組方案,主張廢除僱傭兵制,實行募兵制,建立編制完備、指揮統一的正規軍。
戰場上的克倫威爾戰場上的克倫威爾
1645年4月,克倫威爾任新模範軍(New Model Army)副總司令兼騎兵司令,6月13日,克倫威爾率部趕到納斯比,與托馬斯·費爾法克斯(Thomas Fairfax)會合。6月14日,雙方在納斯比附近展開了決戰(內茲比戰役)。清晨,議會軍為誘使王軍速戰,根據克倫威爾的建議,從高地頂部稍微後撤。克倫威爾指揮議會軍右翼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高地上沖向正在爬坡的蘭代爾的騎兵。費爾法克斯的步兵也與國王親自指揮的步兵交上了手。克倫威爾的騎兵沖入敵陣,猛砍猛殺,將蘭代爾的騎兵擊潰。但王軍步兵卻向費爾法克斯的中路步兵發起了猛攻。費爾法克斯高擎戰旗,率部拚命抵抗。王軍攻勢太猛,議會軍步兵多缺乏戰鬥經驗,開始後退。在此緊急關頭,克倫威爾除留1個團繼續監視蘭代爾的殘部外,集中其餘的騎兵向王軍步兵的側後猛衝。王軍步兵遭到前後夾擊,頓時大亂,迅速潰散。
魯珀特攻占納斯比村後,匆匆返回戰場,發現王軍已潰不成軍。他與國王會合後,收集殘部,企圖再戰。但議會軍鋪天蓋地地衝殺過來,王軍官兵嚇得魂飛魄散,四散逃命。王軍主力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從此,王軍一蹶不振。
馬斯頓荒原之戰馬斯頓荒原之戰

政體之爭

主詞條:新模範軍
1646年戰爭結束,查理一世成了階下之囚,而克倫威爾則被認為是議會方面最成功的將軍。但是和平並沒有到來,因為內部發生分裂,各派別間存在著根本的分歧,還因為國王對此了如指掌而未有求和之意。
以克倫威爾為首的獨立派為抗衡長老派控制的議會,表示答應士兵的要求,拒絕執行議會遣散軍隊的命令。軍隊官兵為防止國王與長老派勾結,於1647年6月把國王從赫姆比城堡押到軍隊大本營紐馬克特控制起來。克倫威爾為保持獨立派對軍隊的領導權,成立了以高級軍官為主體,吸收士兵鼓動員參加的全軍會議,代表全軍討論和決定重大問題。同年6月5日,全軍會議通過了《莊嚴協約》和《軍隊聲明》,以全軍名義拒絕執行議會解散軍隊的命令,提出補發軍隊欠餉、實行政治改革等要求。8月6日,在倫敦民眾的支持下,軍隊開進倫敦,許多長老派議員倉皇逃走。獨立派掌握了議會的實權。
1647年8月1日,以克倫威爾為首的獨立派發表了《軍隊建議綱目》,提出了建立君主立憲制的政治主張,並以此為基礎與國王進行談判,遭到國王的拒絕。獨立派的政治主張完全忽視了廣大士兵和人民民眾的利益,引起平等派的不滿。士兵鼓動員發表了自己的政治綱領《人民公約》,針鋒相對地提出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主張。在10月28日召開的帕特尼會議上,兩派進行了激烈的辯論,以克倫威爾為首的獨立派反對平等派的議會下院掌權和普選的主張,極力為上院和國王辯護,史稱“普特尼辯論”。11月,9個團隊的士兵帽子上貼著《人民公約》和“給人民自由,給士兵權利”的標語,舉行武裝示威。在此情況下,克倫威爾決定進行鎮壓。11月11日,在全軍會議上,他以武力驅逐了與會的士兵鼓動員,強令解散全軍會議,其職能由軍官組成的軍事委員會取代。
1656年的克倫威爾畫像1656年的克倫威爾畫像
革命陣營內部的分裂,給國王和保王黨人以可乘之機。1647年11月11日,查理一世從紐馬克特逃往南方的懷特島。他一面同長老派談判,一面又秘密同蘇格蘭人談判,並締結了秘約。同時,加緊煽動各地王黨叛亂,以挑起新的戰爭。

內戰再起

1648年2月,保王黨人在西南部發動叛亂,第二次英國內戰爆發。大敵當前,革命陣營各黨派重新謀求團結。克倫威爾答應戰勝王軍後實行《人民公約》,將查理一世交付法庭審判。革命陣營的團結保證了第二次內戰的勝利。戰爭在威爾斯、東部和北部三個地區進行。5月3日,克倫威爾親率議會軍精銳部隊5個團近7000人出征威爾斯。議會軍迅速攻占丹比、齊普斯托等地。至5月底,叛軍被迫退至港口城市彭布魯克,企圖負隅頑抗。克倫威爾對該城進行幾次強攻,但因城防工事堅固,均未得手。最後,議會軍調來重炮猛轟叛軍工事,終於於7月11日攻克彭布魯克,頑固的保王黨人、要塞司令波耶爾被迫投降。
正當議會軍分頭平息叛亂之時,強大的蘇格蘭軍隊對英國構成巨大威脅。蘇格蘭人企圖乘議會軍被牽制在南威爾斯和英格蘭東部之機,揮師南下,直奔倫敦,把查理一世重新扶上王位。但漢密爾頓指揮的蘇格蘭軍主力,因此,蘇格蘭軍隊推進速度十分緩慢,克倫威爾因此贏得了時間。
克倫威爾攻占了彭布魯克後,立即率五六千人的精銳部隊揮師北上,迎擊蘇格蘭軍。7月27日,克倫威爾的先頭部隊與蘭伯特指揮的北部騎兵會合。8月5日,克倫威爾抵達諾丁漢,8日進入約克郡的道恩凱斯特,12日在里茲約克城之間與蘭伯特會師,比預定時間提前了6天。兩軍會合後,議會軍總人數達到9000餘人。與此同時,蘇格蘭軍隊則沿西部大道,經坎伯蘭威斯特摩蘭蘭開夏向南推進。當時,克倫威爾的軍隊就在附近,而且正在準備發動進攻。但漢密爾頓公爵卻固執地認為克倫威爾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趕到這裡。8月16日,他把大本營遷到里布爾河以北的普雷斯頓普雷斯頓戰役爆發。8月17日,克倫威爾首先向位於蘇格蘭軍左側的英國王軍蘭代爾部發起猛攻。經過4個小時的激戰,議會軍終於擊潰王軍。克倫威爾乘勝直撲蘇格蘭軍,當時蘇格蘭軍正在匆匆搶渡里布爾河,多數人已經過河,只有漢密爾頓率兩團步兵、幾營騎兵在河右岸掩護。克倫威爾立即率兵將河右岸的敵軍擊潰,並渡河追擊。
克倫威爾解散議會克倫威爾解散議會
雙方進行了蘇格蘭軍入侵以來最激烈的戰鬥。結果,克倫威爾軍奪取了山隘,隨後又奪占了沃林頓附近默西河上一座橋樑。蘇格蘭軍因退路被斷,陷入一片混亂,大部人馬投降。漢密爾頓率少數殘餘退往斯特拉福德郡。克倫威爾把追殲漢密爾頓的任務交給蘭伯特,他本人則率部北上,跟蹤監視退往邊境的門羅指揮的另一支蘇格蘭軍。8月25日,漢密爾頓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被迫向蘭伯特投降。至此,第二次內戰以英國議會軍粉碎蘇格蘭軍和王軍的進攻而告結束。

擔任執政

主詞條:護國公時期
由於英國內戰已經結束,建立了一個新政府的時機應該到來了,但是還存在著實行立憲政體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克倫威爾的有生之年從未得到解決。這位清教徒將軍能夠領導反對君主專制制度的軍隊贏得勝利,但是他的威望卻不足以解決他的支持者中間存在著的社會衝突,不足以使他們對一部新憲法取得一致意見。這些社會衝突和宗教衝突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宗教衝突使新教徒內部四分五裂並且同羅馬天主教劃清了界限。
當克倫威爾開始執政時,1640年組成的議會所保留的成員都屬於一個數目不多、無代表性、過於激進的少數派,即所謂的殘餘議會。起初克倫威爾想要通過談判來進行新的選舉,但是當談判破裂時,他就用武力解散了殘餘議會(1653年4月20日)。從那時起直到1658年克倫威爾去世為止,曾先後成立和解散了三個不同的議會;採用了兩部不同的憲法,但都未能發揮作用。
克倫威爾擔任執政克倫威爾擔任執政
在此整個期間,克倫威爾靠軍隊的支持來維系統治,實際上他是一個軍事獨裁者。但是他多次試圖建立民主政體和堅持拒絕別人給他加冕,其目的是表明他不想實行獨裁統治,他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因為他的支持者們創建不出一種切實可行的政體。
從1653年到1658年,克倫威爾使用護國主的頭銜統治著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在1654年9月召開的議會中,有些議員企圖限制克倫威爾和軍隊的權力,克倫威爾於1655年1月解散議會。1655年3月,克倫威爾在鎮壓一次保王黨的叛亂後,將全國劃分為11個軍區,各由一名少將統治。1657年5月25日,議會向克倫威爾提出《恭順的請願和建議書》,主張恢復君主制和上議院,由克倫威爾當國王,議員由他直接任命,削減國務會議的許可權等。克倫威爾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由於害怕高級軍官的反對,未敢接受國王的稱號,但同意其他要求。1658年初,克倫威爾再次解散議會,進一步加強獨裁統治。

身後之事

克倫威爾於1658年9月3日因患瘧疾在倫敦去世。克倫威爾的長子理察·克倫威爾(1626-1712)繼承了父位,但由於他沒有治國的才能,是他統治的時間極為短暫。理察·克倫威爾被人民推翻後只得流亡法國。
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英國乘機復辟王位。奧利弗·克倫威爾的遺體被掘出來吊在絞刑架上,然後被斬首示眾,最後他的頭顱流落民間,直到300年後才被他的母校劍橋大學收回並安葬。但這種報復的行徑並不能掩蓋實行君主專制主義的鬥爭已經失敗的事實。查理二世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並不想同議會至高無上的權力相抗衡。當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繼位並企圖恢復君主專制主義時(註:查理二世沒有合法子女),頃刻間就被1688年的不流血革命給廢除了王位。革命的結果與克倫威爾1640年的期望恰好相同——一種君主立憲制,國王明確地服從議會,實行宗教信仰自由。

為政舉措

軍事方面

  • 改組軍隊
1642年英國內戰爆發時,國會只掌握一些地方民兵。議會軍因為軍隊質量不夠高,一再喪失戰機,甚至王軍險些攻入倫敦。緊急情況下,克倫威爾自己出錢組建了一支騎兵,兵源主要是信奉清教的自耕農。這支軍隊以紀律嚴明、戰鬥熱情高著稱,其士氣遠遠超過查理一世所率王軍,為日後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1644年末,在馬斯頓荒原戰役中取得的有利戰果由於長老派的將領指揮議會軍不利,兩次放跑了國王,給了王軍喘息之機。這引發了廣大民眾的不滿。獨立派的主要將領奧利弗·克倫威爾在議會上彈劾長老派的將領。克倫威爾還說:除非國會加強軍事實力,否則戰爭永遠不會結束。在獨立派議員的支持下,以及廣大民眾的壓力下,議會開始改組軍隊。1644年,這支軍隊在馬斯頓荒原戰役中大敗王軍,使得戰局出現轉折。這支軍隊還獲得了“鐵騎軍”的稱號。
馬斯頓荒原戰役馬斯頓荒原戰役
1644年12月19日,下院首先通過《自抑法》,規定議會議員不得擔任軍職。這樣,埃塞克斯曼徹斯特等人被迫交出軍權。1645年1月,下院又通過了《新模範軍法案》,規定建立一支人數為2.2萬的新模範軍,其中騎兵約占1/3,統一指揮全軍;全軍實行統一的軍服,統一的紀律,統一的編制;為保證足夠的兵員,決定實行強迫募兵的原則等。這兩項法案隨後獲得了上院的批准。由此,英國歷史上第一支正規軍成立。克倫威爾在托馬斯·費爾法克斯的強烈要求下,兼任了副總司令、騎兵司令,因此,克倫威爾是《自抑法》下惟一在軍隊和議會中同時有職務的人。這使得獨立派掌握了軍隊的實權。當新軍由克倫威爾統率時,在鄧巴戰役(Dunbar)和伍斯特戰役(Worcester)中取得兩次巨大勝利。1649年共和國在英國成立後,新模範軍成為鎮壓人民運動的工具。
  • 遠征愛爾蘭
1649年,英國內戰以王黨的徹底失敗告終,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斷頭台。以獨立派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排斥了長老派而執掌了政權。然而愛爾蘭已成為起義者、國外王黨分子和歐洲敵對國反對共和國的跳板和基地。這樣,對於英國新的統治者來說,征服愛爾蘭已成刻不容緩的事了。
1649年3月5日,克倫威爾被任命為遠征軍總司令和愛爾蘭總督。8月13日,克倫威爾率領1萬2千精兵,分乘130艘船艦,向都柏林進軍。8月15日,克倫威爾在都柏林登入,稍事休整後,即引兵北上,於9月3日包圍了德羅赫達。城陷後,克倫威爾下令將城內投降之敵以及男女居民全部殺光。大屠殺整整進行了兩天,死難者達3500名左右。卡林福德和紐里的守軍不戰而降。10月,克倫威爾揮兵南下,奪取另一要塞韋克斯福德,克倫威爾部隊攻入城內,在大街和廣場上有2000俘虜被他們屠殺。克倫威爾乘勝攻克新羅斯、瓦特福、科克等城鎮。年底,愛爾蘭的東部和東南沿海一帶都落入共和國軍隊手中。戰爭進入16印年,克倫威爾又取得一系列勝利。3月,在攻下基爾肯尼後,“天主教聯盟”被迫解散。
遠征愛爾蘭遠征愛爾蘭
但是,愛爾蘭人並沒有放棄鬥爭。他們利用英國人進軍愛爾蘭內陸所遇到的山地和沼澤的困難處境,同英軍展開英勇的游擊戰。特別是5月,克倫威爾攻打克朗梅爾時,吃了一個大敗仗,2000多英國官兵被殲滅。克倫威爾無論在英格蘭還是在愛爾蘭的戰場,還從未遇到這樣大的損失。克朗梅爾戰役結束後,英軍在愛爾蘭的勝利大局基本奠定。這時,英國與蘇格蘭的關係極度緊張,克倫威爾奉召於5月26日回國。他的後繼者繼續向愛爾蘭腹地進軍。1651年6月,北方重鎮累特尼被攻陷。1652年5月,西部重鎮戈爾韋也陷入英軍手中,至此,愛爾蘭全境基本被英軍控制。
  • 北征蘇格蘭
由於愛爾蘭被英國征服,復辟勢力企圖利用愛爾蘭達到復辟的陰謀破滅了。於是,他們又與蘇格蘭封建勢力勾結起來。得知這個訊息,1650年7月,克倫威爾遠征蘇格蘭,到1652年5月,蘇格蘭人停止了抵抗,1654年,蘇格蘭被合併於英國。征服蘇格蘭,意味著英國復辟勢力又一次被挫敗。

政體選擇

主詞條:護國公
查理一世的被處死,象徵著英國內戰邁入了一個新紀元,即沒有國王的時代來臨了。克倫威爾率領著國會中的獨立派和軍隊中的平等派,將國王送上了斷頭台,他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是:該選擇什麼樣的政體來統治這個國家。關於政體的選擇,並非這時才第一次提出來討論。在1647年的普特尼會議時,獨立派和平等派之間的主要議題之一就是這個問題。當時查理一世尚在,克倫威爾的獨立派希望由國會對王權加以制衡,進而建立君主立憲政體;而平等派則希望廢除君主制,但對於廢除君主之後英國應采什麼政體,平等派的意見並不太一致,但所有平等派都一致堅持廢止王權和進行普選。第二次內戰爆發之後,克倫威爾放棄他原本堅持的護衛王權立場,轉向和軍隊中的平等派合作,共同對抗查理一世。但克倫威爾的政治主張並沒有轉向,仍然認為君主立憲制度才是他心目中的理想政體。與平等派的妥協只是他的權宜之計,以致於在處死查理一世後,克倫威爾並沒有按照人民協定中的建議,解散國會重新進行全國普選,而是暫時性地建立起一個名為國務會議(CouncilofState)的機構來接掌原本屬於國王的行政權。國務會議原本是克倫威爾在“建議事項”中的構想。這個國務會議由克倫威爾暫時擔任議長,而成員由原本的下議院中選出。
1653年12月17日,克倫威爾依照政府組織法成為統治英格蘭蘇格蘭以及愛爾蘭的護國主。政府組織法規定,護國主為終身職,國會依然存在,在第一任國會選出之前則由護國主和他所推選的國務會議成員進行統治。清洗事件之後國會中留下來的議員都是屬於獨立派的,因此國務會議事實上就是由克倫威爾和獨立派把持的。

宗教政策

克倫威爾在將虔誠的人們統一起來的這個終極目標當中,被包含於內的不只是他本身所屬的清教徒教派,還有其它各種教派,甚至是猶太人。這種統一和中世紀所謂的“基督教共和國”理論有些不同。基督教共和國所寄望的是世界由單一政治實體和單一宗教所構成,是一種政治和宗教皆達到統一的狀況。而克倫威爾所謂的統一則是單純希望信仰各個不同教派的人能在政治方面達成統一,而非要求宗教上的統一。而且,克倫威爾並不希望這種統一依靠的是武力和強迫,而應依靠智慧以及理性。
克倫威爾對於信仰當中的“形式”,也就是教會組織、儀式等並不太重視。他關注的是信仰的本質,這點完全和清教回歸聖經,以聖經作為信仰的惟一準則,並且拒絕主教制的基本精神一致。克倫威爾實際上還是想打破各個派系之間的藩籬,達成宗教上的統一。但在克倫威爾的時代,各個新教的派系已然形成並且牢不可破。也就是說,外在的形式已越來越多,要打破這些形式達到真正的一統是越來越難,他也認為在做任何事情當中沒有派系的產生,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也因此,在不希望用強迫手段的前提之下,要勉強達到這個統一的目標,就必須實行宗教寬容政策。

海權戰略

主詞條:航海條例
從近代英國歷史發展進程看,克倫威爾時代的英國即開始呈現出崛起成為一個世界性大國的各種跡象,而始終貫穿其間的海權戰略則是英國開始崛起的重要表現:通過海軍的運用使得共和國政府能夠統一英倫三島;通過海戰擊敗了荷蘭,使得《航海法》成為國際貿易新規則;通過英西戰爭以及後續一系列外交手段,將其海權擴展到整個大西洋,最終提高了英國的國際地位。儘管隨著克倫威爾的去世,其政權也隨之解體,但是包括復辟王朝在內的歷屆英國政府卻繼承了克倫威爾的海權戰略,甚至於他沒有實現的戰略目標也在後世得到實現,故克倫威爾時代可以被認定為英國海權的初興階段,克倫威爾及其政府的多項海權舉措為後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開創了先河。
促使英國崛起和海權初興的構成要素在於:較為完善的近代國家行政系統保證了各部門能夠很好的執行和實現國家的方針政策;以商人為代表與海權關係密切的新興階層在國家政治生活中逐漸掌握話語權並能夠影響國家意志;穩固且持續的國內製造業發展與海外貿易形成了良好的循環;海軍自亨利八世以來在國家政治、經濟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並發揮無可替代的作用;克倫威爾與其政府合理的海權戰略及其切實有效的落實。

歷史爭議

在步入人生巔峰的時刻後,克倫威爾接下來的舉措,卻導致了他的歷史形象充滿爭議、遲遲無法蓋棺論定。處死查理一世後,曾經甘於為支持《大抗議書》而亡命天涯、抗議濫用王權的克倫威爾,已經在事實上成為了全英境內說一不二的政治強人。如同他在征服愛爾蘭時對暴力的迷戀,克倫威爾依靠軍隊解散了議會,在人生的最後5年中,克氏成為了共和國的“護國公”,這一終身職位不僅把立法、行政和軍事大權集於一身,且有權指定繼承人。1655年,他進一步把全國劃分為十一個軍區,每個軍區由一名少將領導,實行警察統治,居民活動受到監視、異議人士遭到迫害。
克倫威爾銅像克倫威爾銅像
在2002年由BBC發起的“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投票中,克倫威爾名列第十。如何評價這個在中國中學教科書里都會提及的人物,在英國乃至全世界史家、政治家和媒體的筆下已經爭論了三百多年。1899年,克倫威爾三百年生辰之際,英國議員發起為克倫威爾鑄銅像,此像當代尚卓立而面向議會廣場,較若干國王之銅像更為雄偉。然而在銅像豎立之前,英國議會下院已就此事發生過數次激烈爭論。1969年克倫威爾逝世311周年時,《泰晤士報》人物專欄同時登載了兩篇評論克倫威爾的文章,一篇盛讚克氏的成就,特別是他為了提高英國的國力所作的軍事武功;而另一篇則大罵克氏是一個偽善者、叛徒和法西斯的原型。
然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由於人們對法西斯的憎惡和憂慮,克氏那些“扼殺民主自由的殘虐身影”也被重新闡述,邱吉爾對克氏做出了負面的評價。

人物評價

奧利弗·克倫威爾領導國議軍在英國內戰中大獲全勝,他是才幹傑出、叱吒風雲的軍事將領,是使國會民主政體成為英國政體的關鍵性的人物。
克倫威爾的長子理察·克倫威爾繼承了父位,但是他統治的時間極為短暫。自從奧利弗·克倫威爾去世以來,他的品格成為了人們爭論不休的對象。許多評論家指責他是偽君子,指出他雖然總是在口頭上贊成議會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反對獨斷專行的統治,但是在事實上卻建立了一種軍事獨裁統治。大多數人卻認為,雖然克倫威爾在局面失控的情況下不得不實行獨裁統治,但他對民主政體的獻身精神是十分真誠的。據人們評述說他從不偏激,從未曾接受王位和建立永久性的獨裁統治。他的統治通常是溫厚寬容的。
在十七世紀,歐洲大部地區都正在朝著更強大的君主專制主義的方向發展;民主政體在英國的勝利是逆總的歷史趨勢而出現的事件,在隨後的年月里,英國民主政體的榜樣對法國啟蒙運動、法國革命和最終在西歐建立民主政體都是一個重要因素。還有顯而易見的是,民主勢力在英國的勝利對於在美國以及英國先前的殖民地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建立民主政體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英國在世界上只是個彈丸之地,但是民主政體卻從英國湧向世界的其他某些範圍不小的地區。
克倫威爾基本上是一個實幹家,洛克則是一個思想家,因而很難估計他倆的相對重要性。根據洛克時代的才智狀況來看,即使沒有他本人,與之非常近似的政治思想也許會有人不久就會提出來。但是假如沒有克倫威爾,議會很可能在英國內戰中失敗。

軼事典故

無冕之王

克倫威爾永遠沒有獲得“國王”的稱號。取而代之的是,他被人們稱作“英格蘭護國公”。他本應每隔兩年召集議會,聽取議會成員的建議。但是,克倫威爾的一舉一動看起來都像一個國王。他把自己的家搬進了皇家宮殿。宣布他成為護國公的儀式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場加冕典禮。他的顧問們常常稱呼他“陛下”。當議會拒絕按照他的命令行事時,他斥責了議會成員,告訴他們,他是在代表上帝講話,如果他們反抗護國公,就是在反抗上帝。“我在自己誠實的內心,在上帝面前向我們的政府承諾……要做一個誠實的人,”他解釋道。“我是在代表上帝而非人民講話。”當議會繼續反對克倫威爾時,他宣布:“我認為……讓你們繼續在這裡存在下去對於英格蘭和公眾都是不利的。因此我宣布解散議會。”
諷刺克倫威爾想要加冕的圖畫諷刺克倫威爾想要加冕的圖畫
克倫威爾有權解散議會,也有權隨心所欲地統治英格蘭。但是他的權力並沒有為他贏得人民的愛戴。他讓他的士兵毀掉了所有用來為國王加冕的王權標誌(王冠、權杖、加冕戒指和手鐲)——儘管有很多英國人憎恨查理,他們也不希望看到這些英國的珍寶被毀掉。他允許他的軍隊毀掉那些看起來過於“天主教”化的教堂。因此,在新模範軍所到之處,教堂窗戶上的彩色玻璃被打破,美麗的木刻和雕像被砍碎,鉛制的裝飾品被熔化,用來製造子彈。克倫威爾把他的清教徒信念變成了國家法律。他認為玩紙牌是不虔誠的表現——因此玩牌成了違法的行為。他認為去看戲是不虔誠的表現--因此英格蘭所有的戲院都被迫關了門。他相信上帝只喜歡聽讚美詩--因此英國人只被允許唱讚美詩。

不得人心

克倫威爾非常不得人心,以至於在他成為護國公3年後,有人匿名出版了一本小冊子,鼓勵人們將他刺殺。在1658年9月,奧利弗·克倫威爾去世了。他的屍體上被塗上了防腐的香料,以便為他舉行一場皇家葬禮,他的遺體將躺在聖台上,讓人們列隊經過,進行最後一次瞻仰。但是,防腐香料沒有起到防腐的作用。克倫威爾的遺體已經腐朽得無法見人。於是,他匆匆忙忙地被埋葬在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一個蠟像被展出,供人們參觀。後來,一口空棺被安放在一場巨型葬禮的中央。一名觀察者評論道:“這是我所見過的最快樂的葬禮,因為除了狗以外沒有一人哭泣。”

親屬成員

  • 祖父:亨利·克倫威爾(Henry Cromwell),曾受封“黃金騎士勳章”。
  • 父親:羅伯特·克倫威爾
  • 妻子:伊莉莎白·布契爾(Elizabeth Bourchier),1626年結婚。
  • 兒子:理查·克倫威爾(Richard Cromwell),克倫威爾死後繼承護國公。

相關書籍

書名出版社作者出版時間
《克倫威爾傳》
商務印書館
(英)查爾斯·弗思
2002
《鐵騎將軍克倫威爾》
長春出版社
馮超趙等
1995
《克倫威爾傳》
遼寧大學出版社
宋華
1987
《克倫威爾及其時代》
四川大學出版社
(蘇)米·阿·巴爾格
1986

藝術形象

上映年份影視名稱扮演者出品公司
1970-07-16
《克倫威爾》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