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血管生成機制及其在抗血管生成治療中的套用》,是依託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等單位,由卞修武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腫瘤血管生成機制及其在抗血管生成治療中的套用
- 完成人:卞修武等
- 獲獎情況: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依託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等
《腫瘤血管生成機制及其在抗血管生成治療中的套用》,是依託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等單位,由卞修武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腫瘤血管生成機制及其在抗血管生成治療中的套用》,是依託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等單位,由卞修武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情況主要完成人:卞修武,關新元,壽成超,江秉華,楊治華,林李家宓,彭紅衛,方偉崗,婁晉寧,孔祥復...
腫瘤血管生成的發生一方面是由於腫瘤細胞釋放血管生成因子激活血管內皮細胞,促進內皮細胞的增殖和遷移,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內皮細胞旁分泌某些血管生長因子刺激腫瘤細胞的生長。腫瘤細胞和內皮細胞的相互作用自始至終貫穿於腫瘤血管生成的全...
抗腫瘤血管生成是一種全新的靶向治療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殺滅腫瘤。儘管抗細胞增殖藥物可以殺死腫瘤細胞,但由於周圍血管的支持,殘存腫瘤細胞仍可獲得血供而得以繼續生長。同時,異常的腫瘤血管使藥物向腫瘤組織內部遞送減少,最終導致...
化療對腫瘤組織血管和炎症細胞影響,探討節律化療對血管的直接破壞及通過抑制炎症反應而間接發揮抗血管生成作用。.目前認為骨髓來源的內皮前體細胞(CEPs)參與新生血管形成和對內皮損傷的修復,節律化療能通過抑制CEPs的這種修復而發揮抗血管作用...
構建miR-31 sponge並轉染HCT-116細胞,獲得穩定敲減miR-31的細胞系,通過裸鼠移植瘤模型及雞胚尿囊膜血管生成實驗,研究miR-31對結腸癌腫瘤血管生成的影響及作用機制,分析評價CRC中以miR-31為靶點的抗血管治療的可行性。結題摘要 本...
②通過增加或降低細胞中NT-3表達,在體內外探討NT-3對胃癌新生血管生成作用;③ 闡明NT-3誘導PI3K/PTEN/AKT信號通路激活HIF-1α促進胃癌血管生成分子機制,及NT-3與HIF-1α作用關係,為揭示腫瘤細胞促進血管生成及抗腫瘤治療提供新的...
抗血管治療是目前晚期肺腺癌重要治療方法之一,但以抗VEGF為代表的抗血管藥物臨床客觀有效率低是阻礙其臨床套用的重要原因。肺腺癌可以利用其它通路促進腫瘤血管生成以拮抗對VEGF的抑制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探索並抑制這些通路是提高臨床腫瘤抗...
結果說明sunitinib導致的腫瘤組織缺氧可導致Twist1高表達,進而促進三陰乳腺癌CSCs圍成VM代替內皮依賴性血管維持腫瘤生長與轉移,導致三陰乳腺癌對sunitinib治療療效不佳。研究結果可以豐富血管生成理論,為臨床診治提供新的分子靶點。
並確定CYP4Z1可能是腫瘤治療的新靶點。CYP4酶抑制劑(HET0016)及其代謝產物20-HETE拮抗劑(WIT002)可顯著抑制腫瘤生長和血管生成,可能是腫瘤治療的候選藥物,因而本項目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臨床套用價值。
腫瘤血管生成是當前研究腫瘤的重要課題,它是影響癌細胞增殖、死亡和轉移的重要因素,也是目前腫瘤治療的重要靶標。最近我們研究發現轉錄增強因子3(TEF3)是人臍靜脈內皮細胞一個重要轉錄調控因子,在VEGF的刺激下其對血管生成相關基因進行...
我們的研究為推進這一天然產物在臨床上的套用提供了必要的信息。(4)發現半乳凝素-3的N-端不是活性必須的,單獨的N-端片段也不發揮作用。相反,C-端碳水化合物結構域(CRD)本身就能誘導血管內皮細胞遷移。過去人們普遍認為CRD本身...
本課題的研究將為靶向microRNA和TAMs抑制乳腺癌血管生成提供分子靶點,研髮乳腺癌靶向治療的新型藥物。結題摘要 腫瘤的生長、侵襲、轉移與microRNA的調節密切相關。本研究證實在腫瘤組織微環境中,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s)和乳腺癌細胞高度...
促進腫瘤細胞形成VM,而miR-29b和miR-101則能抑制腫瘤間質細胞對VM形成的誘導作用。上述研究結果從新的角度、更全面地闡述肝癌血液微循環的模式及其臨床意義,為抗腫瘤治療提供了新靶點,具有較好的創新性和臨床套用前景。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惡性腫瘤的重要的惡性表型之一,是腫瘤生長、侵襲和轉移的生物學基礎,同時也是影響放療,化療及靶向治療的重要因素。臨床研究提示:在復發、持續和轉移晚期宮頸癌患者中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聯合化療,可以提高患者的總...
研究表明,血管內皮細胞可以通過旁分泌途徑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白介素-6,表皮生長因子等20餘種刺激腫瘤細胞生長相關的因子,抗血管生成治療目前也逐漸成為腫瘤研究的重點和熱點之一。研究發現Tumstatin是整合素α3β1,αVβ3的作用...
《Endostatin對荷瘤小鼠腫瘤血管正常化的動力學及其機理研究》是依託四川大學,由羅鋒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抗腫瘤血管生成聯合治療,尤其是與放療化療的聯合,目前仍然處於盲目狀況,療效不滿意,主要原因是缺乏腫瘤血管正常化...
深入闡明腫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機制、明確發揮重要作用的關鍵分子,對於腫瘤血管抑制治療有重要意義。我們通過噬菌體肽庫篩選得到胃癌血管特異結合短肽GEBP11,研究發現,GEBP11 短肽具有抑制胃癌血管生成的作用,但其具體機制尚不清楚。本項目...
本課題擬結合臨床樣本分析和體內外實驗闡明肝癌細胞經PDGF-mTOR-HIF1-VEGF信號通路調控aHSC分泌VEGF,促進腫瘤間質血管生成的機制。所得的結果將有助於我們更好的了解肝癌增殖、轉移的新機制,並為制定有效的抗腫瘤治療策略提供理論依據。...
本項目的完成將闡明腎癌細胞形成血管的分子機制及其臨床意義,為將來研發出更有效的抗血管生成藥物奠定理論基礎。結題摘要 腫瘤的惡性生物學行為有賴於其構築的血管系統。迄今為止的抗血管生成治療收效甚微。我們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索。本項目...
項目完成不但深刻揭示miRNAs-ADAMs調控腫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機制,而且有益於指導臨床實踐。結題摘要 腫瘤治療的關鍵是腫瘤是否侵襲性轉移,而腫瘤血管的生成則是腫瘤由休眠狀態過度到惡性生長和遠處轉移的關鍵狀態。近年研究顯示microRNA參與生物...
而miR-29b則能抑制腫瘤間質細胞對VM形成的誘導作用。這些研究結果從新的角度、更全面地認識肝癌血液微循環的模式及其臨床意義,為抗腫瘤治療提供了新靶點,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和很好的臨床套用前景。
藉助於微流控系統的這些功能,我們可以方便地設計更具整合意義的微流控實驗平台,建立更多更複雜的生物醫學實驗模型,深入探討腫瘤血管生成的機制,為腫瘤新生血管靶向治療這一腫瘤治療新策略提供更為豐富有效的信息。
發現:TWIST在胃癌組織和細胞系中均過表達,體外試驗研究表明TWIST通過影響胃癌細胞的凋亡、侵襲、轉移和血管的生成參與胃癌發生髮展,動物試驗證實抑制TWIST能顯著抑制腫瘤生長,因此TWIST很可能成為針對胃癌細胞及新生血管內皮細胞雙向治療的靶...
抗血管生成是腫瘤發生髮展與轉移研究的熱點。過去曾認為抗血管生成可以抑制腫瘤生長並減少遠處轉移。新近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治療後所引發的腫瘤微環境炎症性變化,會增加腫瘤轉移復發風險。我們推測,廣譜腫瘤血管生成抑制劑Endostatin,正如小...
探討何時進行抗血管生成治療可以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好的效果。本研究不僅可對抗血管生成治療骨肉瘤的臨床套用提供理論指導,也為其他實體腫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療提供有價值的借鑑。
揭示Zic2調控Runx2的分子機制,探明miR-4262對Zic2的調控作用,闡述miR-4262-Zic2-Runx2通路在腎癌細胞增殖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機制,並探討Zic2在腎癌化療中的潛在套用價值,為詮釋腎透明細胞癌發生髮展的分子機制和尋找腎癌治療新...
在國內較早開展了以抗血管生成為策略的腫瘤生物治療研究,獲得了數個具潛在套用前景的抗血管生成小肽。作為主要完成人(第三完成人), “腫瘤血管生成機制及其在抗血管生成治療中的套用”獲201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胃癌綜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