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基督教

古代基督教

同佛教和伊斯蘭教相比,基督教這一世界性的宗教,在其起源方面還存在著不少爭論。一般認為,基督教最初出現在公元1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區。

公元1世紀,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征服了地中海沿岸歐洲、西亞和北非的大部分地區,建立了龐大統一的羅馬帝國。但這個帝國,即使在其鼎盛時期,也決不是名副其實的"太平盛世",因為在這帝國內,羅馬統治當局和外地行省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羅馬人和其他氏族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奴隸起義和民族起義此起彼伏,連綿不斷,終於使這個龐大帝國陷於分崩離析的地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代基督教
  • 特性:世界性
  • 時間:公元1世紀
  • 地點:巴勒斯坦地區
歷史背景,生平和傳說,古代基督教,中世基督教,

歷史背景

距羅馬遙遠的巴勒斯坦地區,位於東起波斯灣,西至埃及邊境的"新月形沃壤"西南端,歷史上經歷了兵燹劫掠的遭遇。從公元前20世紀,它就先後遭受亞摩利人、喜克索人和埃及人的占領、蹂躪。公元前15世紀,希伯來人(原意是"從大河那邊過來的人",後來指以色列人,即:通稱的猶太民族)開始進入這塊"迦南美地",並同迦南土著和腓尼基人打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公元前13世紀,埃及人重新征服了這一地區,但其統治後來又被北方來的一個新民族非利士人所推翻,埃及帝國旋即滅亡。公元前8世紀起,亞述巴比倫波斯人相繼入主迦南,使當地猶太民族一次一次地遭到打擊和壓迫。到公元前3世紀,這一地區又經希臘帝國的統治。最後於公元前1世紀時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猶太人對千百年的異族統治,進行了連續不斷的起義和反抗。例如公元66年,羅馬總督野蠻地劫掠猶太人奉為神聖的耶路撒冷神殿及其寶庫,遭到了猶太人的起義反抗,堅持達4年之久。公元70年羅馬統治者對耶路撒冷的起義者和居民進行了血腥的報復和鎮壓,居民成為奴隸的達7萬人之多。有些民族領袖由於鬥爭失敗感到無能為力,就把希望寄託於宗教。盼望救主降臨來拯救自己。這種盼望清楚地記載在猶太民族的宗教經典:律法書和先知書中。
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在反抗羅馬的外來統治中,由於經濟、社會也位以及對羅馬統治者的政治態度不同而逐漸形成了幾個宗教 -- 政治集團,其中最重要的有:(1)撒都該派(the Sadducies),由祭司、貴族和富商組成,遵奉《律法書》(Torah),但屈從於羅馬的統治;(2)法利賽派 由文士和律法師為主體而組成,遵奉成文律法和口傳律法,以嚴守猶太教傳統相標榜,強調與異教、異族隔離,對羅馬既不明顯合作又不公然對抗;(3)奮銳黨(The Zealots),亦譯吉拉德派或狂熱派,由下層反抗分子組成,反對外族侵略者和依附他們的猶太當權者;(4)艾賽尼派(the Essenes),亦譯"敬虔派",曾積極參加反羅馬鬥爭,組成患難相助、有無相通的共同生活社團,嚴守教規,寄望彌賽亞來臨以解脫塵世苦難。據《聖經》記載,耶穌對撒都該和法利賽派持嚴厲的批判態度,他已門徒中有1人屬奮銳黨,現代不少學者通過對《死海古卷》的研究,認為原始基督教的部分信徒和艾賽尼源的"庫姆蘭社團"極為相似。基督教可能脫胎於艾賽尼派。
猶太人作為東方的一個民族,具有東方人的心理和文化特點,所以基督教創始時也帶有鮮明的東方色彩。以猶太民族為主體,基督教還吸收了東方一些其他民族的思想.習俗和文化。猶太民族長期遭受異族統治,並和異民族雜居在一起,很自然地要接觸許多外來文化,通過這種接觸和交流,促使猶太教一神論末世論、魔鬼論等宗教信仰日益發展,這些信仰後來明顯地反映在基督教的教義和崇拜儀式中。我們從下面幾個例子中可以看到基督教研愛的東方神秘宗教影響,(1)起源小亞細亞的母神崇拜,每年春分為紀念阿提斯神(Attis)死而復活的節期,到時候由祭司取血獻祭; (2)埃及的伊西斯 -- 奧西里斯神崇拜中流傳著聖母哺育聖嬰的形象,這種崇拜強調重生的意義和對來生的希望;(3)起源於波斯的密特拉教,信奉萬物創造者和萬物之父的太陽神密特拉,密特拉誕辰為冬至後的12月25日,舉行宗教宴筵時使用麵包和酒,用血作洗禮,等等。 這些禮儀和節期後來明顯地為基督教所吸收。
19世紀德國研究基督教的大衛.弗.史特勞斯曾指出:"毫無疑問,基督教是在猶太教的土壤里成長起來的,但這乃是在這塊士壤已經被外來成分所滲透和飽和之後。"我們不妨這樣說。如果在基督教的起源和最初形成期中,不是已經有西方和東方,有希臘羅馬精神和猶太精神共同參與其中,它就決不會成為西方和東方的共同宗教,特別是後來成了西方特有的宗教。 所以,希臘.羅馬文化對基督教的最後形成,所起的作用不容低估。就哲學思潮來說,當時對基督教影響較著者,有強調理念論、神秘經驗和靈魂不滅的柏拉圖主義,以及鼓吹人類一體; 天人諧和,同受一位主宰支配,提倡恬淡寡慾、節制有度的宗教道德的斯多噶主義。猶太哲學家斐洛(約前20年 -- 約公元42年)還將這兩種思想同猶太教教義融為一爐,一方面力圖找出希臘哲學思想猶太教聖經中的根據;另一方面則用希臘哲學中的"邏各斯"("道",Logos)作為解釋上帝本身及其與世界、人類關係的基本概念。
羅馬人注重實際的性格以及他們的法制觀念、權利和義務思想,對基督教倫理的發展,教會體制的形成,都有深遠的影響。當時羅馬帝國形成了以西塞羅為代表的折衷主義思潮,流風所及, 初期教會不僅嚮往彼岸世界和來生的福樂,也注意此岸世界的行為和今生的遭遇。基督教既繼承猶太教傳統中某些合理部分,並吸收其他外來文化中的因素,在世界的環境中加強了世界化的傾向,這些都得歸功於羅馬文化的貢獻。
總之,我們可以用國外的一位學者所說的話來概括基督誕生時的歷史背景和現實環境:"那時的世界,政治是羅馬的,文化是希臘的,社會是異教的,宗教是希臘化東方的。"

生平和傳說

研究基督教起源的人,總是遇到這樣一個問題: 歷史上的耶穌是否實有其人?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也不可能當下就加以回答,下面只想歸納一下前人看法,供讀者思考。
否認耶穌實有其人的學者大約持有下列幾種觀點: (1)認為耶穌只是基督教神話中的偶像;(2)耶穌是錯誤傳說中的人物;(3)基督教中的耶穌實際上是歷史上同名者的捏合雜揉; (4)在同時代的歷史著作和考古發掘中找不到充分的根據;另外,教會中同樣有一部分人否認耶穌有血肉之軀,他們認為耶穌基督是神,作為歷史上有血有肉的人的耶穌只是一種"幻影",或者說是人的幻像。
主張耶穌實有其人的既有護教人士,也有非基督徒的學者, 各種看法之間往往大相逕庭,大致可分為如下幾種:(1)全盤接受聖經的記載, 維護教會傳統,認為耶穌就是道成肉體的基督;(2)耶穌是當時猶太人"叛亂的首領";(3)耶穌是一場革命運動的領導人;(4)耶穌是個大騙子; (5)耶穌是至死不悟的預言家;(6)耶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後來的人們將他神化了。學術界對聖經中"拿撒勒人耶穌"這個名稱展開過討論。《新約》頭5卷稱耶穌為"拿撒勒人(Nazarene)或"拿佐拉派。(Nazoraean);而在猶太教文獻中,耶穌及其門徒被稱作"拿撒利姆"(Notarim)。大多數學者認為這些詞都與加利利一個叫做"拿撒勒"(Nazareth)的城市有關,但也有少數學者不同意這種看法,他們認在《舊約》中找不到這個拿撒勒城的名字,可能它是一個小村莊名字。近人羅伯遜(Archibald Robertson)引述4世紀約有關獻後指出:公元前在敘利亞巴勒斯坦境內就有一個教派叫"拿撒利派"(Nasaraens),並說:"另一樁奇事是,一個叫做曼達安派的教派,他們崇奉施洗者約翰為真先知,而斥責耶穌是說謊者和騙子,但是依然稱他們的主要成員為拿撒拉(Nasoraye)也就是"拿佐拉派"。他因此得出結論說:"約翰和耶穌的信徒們被稱為拿佐拉派。但是這個稱號並不是源於拿撒勒的村名,卻是源於希伯來語Natzar一詞,原是'守'的意思 即指守秘密者或嚴守猶太律法者。" 國內也有人認為基督教是由上述拿撒勒派發展而來。 似乎更多的學者堅持拿撒勒派是基督教中的一個派別的觀點,認為該派出現的時間應為1、2世紀。
"耶穌"在希臘文作lesous,是希伯來文Jeshua(耶書亞)。Jehoshua (約書亞),Joshua(約書亞)等詞的譯音,原意為"耶和華(是)拯救"。羅伯遜認為希臘文中"基督.耶穌"就是"彌賽亞.約書亞",同《舊約》中的先知約書亞有內在聯繫。但這種一家之言忽略了"約書亞"這詞本身的含義,也撇開了《馬太福音》第1章第21節的解釋,所以不能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
即使非常肯定耶穌實有其人的論者,對耶穌的生平仍存有種種疑點,比如耶穌的生卒年代,照教會的傳統說法,耶穌生年就是公元紀年的開始,但是歷史學家指出: 《路加福音》第2章第2節所載"°居里扭作敘利亞巡撫的時候",應在公元6 - 7年,然而按《馬太福音》第2章第1節的記載"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的佰利恆"來看,生年應定於公元前4年。 不僅生年仍為懸案,卒年亦誰以確定。
《聖經》中記載耶穌生平事跡寥寥無幾,童年的事幾乎末提到,只在《路加福音》第2章講到他12歲時跟父母去耶路撒冷,在聖殿里坐在教師中間聽講發問的情景。然後就是第3章第23節說:"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有30歲。"此外,福音書記載的都是他傳道以後的言行。所以黑格爾也覺得不無遺憾地說:"關於耶穌[思想]發展的成熟過程這一有趣的問題,我們沒有得到任何訊息。他最初出現時已經是在成年時期,那時他已經從猶太人傳統舊俗念意識中解放出來了。"
綜合現有的資料和研究成果來看,關於耶穌生平有下列幾點我們可加以肯定: 1. 耶穌是猶太人; 2.生活在公元1世紀初; 3. 30歲左右在加利利和猶太各地傳教; 4. 曾收12個人為大弟子; 5. 遭到猶太教上層分子的嫉妒; 6. 後以"謀反羅馬"罪被釘死於十字架
"基督"一詞在希臘文作"Christos",意為"受膏者",即希伯來文"彌賽亞"的對應詞。在《新約》聖經中,常同耶穌連用或換用。但近代研究者常將耶穌同基督分開。有的還將"歷史的耶穌"和"信仰的基督"加以區分。

古代基督教

(一)外邦人的使徒
根據近代聖經考據學者對《新約》聖經的研究,表明公元1世紀30-40年代,即相傳耶穌死後的10多年內,他的門徒以耶路撒冷為中心建立了初期教會,有些人過著互通有無時共同生活,並且遵守猶太教規,參加猶太教聖殿的崇拜。領袖人物是大使徒彼得和耶穌的表弟(或說親弟弟)雅各。他們確信耶穌就是彌賽亞,雖然被殺,但已復活、升天,不久會再臨人間。因此,他們受到其他猶太教徒的反對和迫害,首先殉道的是位叫司提反的基督徒。此後,他們向巴勒斯坦其他城市和農村分散。30年代後期一位正統猶太教徒掃羅,在迫害基督徒的過程中經歷了一次奇遇後即皈依基督教,並開始積極宣揚基督教義。掃羅後更名為保羅,成為基督教遠播希臘、羅馬等地的"外邦人的使徒"。
保羅在傳教過程中表現他的獨特的神學思想。《新約》中有10多封書信,據說即出自他的手筆。保羅主張"因信稱義"和"靠恩典得救",竭力反對繁瑣的宗教禮儀。關於基督教的反儀式主義,恩格斯曾加以評論:繁瑣的宗教禮儀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隔絕狀態,古代東方大郎分衰落了。基督教沒有造成隔絕的儀式,甚至沒有古代世界的祭禮和巡禮。它這樣否定一切民族宗教及其共有儀式,毫無差別地對待一切民族,它本身就成了第一個可行的世界宗教。"
(二)早期教會的信仰特點
早期教會的歷史情況,我們可以從《使徒行傳》, 猶太教文獻和羅馬帝國的一些史籍中略見端倪。耶穌被殺後,他的門徒繼續宣揚他的教訓,主要是通過宣傳耶穌的生平吸引人們到基督方面來。後來這些門徒傳講的"使徒宣道"構成了福音書的部分基本內容並為基督教教義的系統化奠定了基礎。
初期教會的信仰有著如下的特點:(1)相信耶穌不僅是基督,而且是復活的救世主; (2)聖靈帶有一種神聖的能力; (3)基督很快就會再來。 我國學者則認為當時初期教會信仰中另外還有兩個神學觀念後來也得到重視和發展,這就是千禧年和善惡是非問題。
自從基督教傳到更廣闊的天地,羅馬帝國對它的迫害也接踵而來。在多達10次的迫害中,較重大的兩次發生在尼祿(Nero)和多米提安(Domitianus)在位期間,前者始於64年,後者發生於91年。 教會當時處在危機四伏、動湯不安的社會中,遭受統治階級的瘋狂迫害,因此基督徒自然就認為現實世界是"魔鬼掌權",因而一心盼望著基督第二次來臨,由上帝直接統治的"新天新地"在人間實現,並甘願為此而殉道捨命。教會史上稱新約時期之後的歷史階段為"後使徒時期"。在這一階段,親見過耶穌的使徒們都已作古,這些使徒們的一些學生及其後繼者日後稱為教父。
(三) 古代公教會的形成
教會自稱"公教會"約始於公元170年。2、3世紀間基督教組織體制基本定型化,已有較多的歷史文獻傳留至今。後世史家多稱這一時期為"古代公教會的形成期"。所謂公教會。原指不分地域、種族的普世教會。而古代公教會一般指西羅馬滅亡前、基督教東西兩派分化尚未表面化期間的正統派教會。隨著第一代教會領袖的相繼謝世,建立穩定的組織和領導體制已成為教會的當務之急。1世紀末出現的主教 為首,輔以長老和執事的三級教職制,到2世紀開始定型,但主教集權制尚未確立,崇拜儀式和聖禮逐漸固定化。《新約》還未正式編成,只有4個福音書和13封"保羅書信"以及幾卷另外的書卷在教會中流傳,在一些教會這些書卷享有與《舊約》同等的地位。此外,幾種”使徒教父著作"(即當時教會領袖的著作)在教會中亦享有較高權威。
這時,基督敬在羅馬帝國境內尚處於非法地位,但仍可以購置教產,進行傳教活動。儘管在某些地區偶爾也發生迫害基督教信徒的事,迫害尚未構成帝國的既定政策。帝國後來出現的幾次全國性迫害都發生在第3世紀。
基督教向帝國各地區的滲透,也使得有錢人和知識分子信徒增多,有些教會開始擁有較多的財富,教會上層的階級成分因而發生變化。120 - 220年間,教會中出現了一些後被稱為"護教士"(apologists)的知識分子和哲學家,他們從抗議和譴責對其督教的迫害進而問皇帝和知識界申訴說明基督教信仰及禮儀的"合理"性,表明基督教對帝國"無害",企圖消除反教者的"誤解,博取"寬容"和"同情"。這些護教士用邏各斯的概念來解釋基督的神性,使之與一神論的信仰統一起來。後來有些自稱維護正統信仰,起而反駁所謂"異端"的教會領袖,也被史學家稱為"護教士",然而這些護教士的矛頭所向已不足帝國當局而是教內的"異端"了。
其實,這時教義方面還未有規範化的統一標準,各種觀點並存,其中有些被占優勢的派別斥為"異端,較突出的的有下列四派:
1. 伊便尼派(Ebionites,意調"窮人派")。該派接近猶太教,主張耶穌為約瑟和馬利亞所生,否認基督的神性,神學觀點接近後來的"嗣子說" 拒斥保羅的思想。
2. 幻影派(Docetists)"否認基督的人生,認為肉體的耶穌只不過是個幻影,耶穌在十字架上受害也是給人的一種幻覺。
3. 靈智派,即基督教諾斯替派(ChristianGnostics)。根據諾斯神教的善惡二元論,反對"道成肉身"的教義。受其影響的,還有拒絕接受全部《舊約》,只承認保羅的10封書信和經自己刪改過的《路加福音》的馬西昂派(Marcionites)。
4. 孟他奴派(Montanists)。強調聖靈直接啟示,宣揚末日已近, 基督即將來臨,千年王國即將實現,反對教會走問世俗化的傾向。
神學上各種見解、觀點的碰撞,也促進了基督教神學的發展和體系化;同時教會覺得有必要從流行的文獻中造出一部分以確認其權威性,藉以防止混亂。但《新約》聖經正典的最後編定,到4世紀才完成。此外,教會以接受信徒施行洗禮時用的"洗禮信式"為基礎,制定出一種簡明扼要的條文,以表達信仰最基本的內容,稱為"言規"(regula fidei),是為後來"信經"或"信條"的濫觴。
這一時其護教士中的殉道者查斯丁(Justin Martyr,約l00 --約165),德爾圖良(Tertullian,約160 -- 約225),奧利金(Origen l85-- 254)等人,在"揚基督教教義的同時,也吸收了當時的文化成果。使之充實基督教的神學思想。這點在日後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例如有人指出,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的人文主義伊拉斯謨(Desiderius Erasmus,約1469 - 1536)"從奧利金1頁著作中學到的基督教哲學,遠勝於10頁奧古斯丁的著作"。
(四)基督教的國教化
3世紀末基督教已成為一支相當顯著的社會力量。儘管教會的基本民眾仍多屬中下層平民和奴隸,領導成員的成分卻在逐漸上層化。幾次大規模的迫害過後,帝國統治階級見基督教非但末被消滅,反而更加壯大,因此開始改變手法,對基督教進行安撫、拉攏,目的當然仍是為了鞏固其搖搖欲墜的統治。
公元313年2月,羅馬帝國西部皇帝君士坦丁和戰敗的東部皇帝李錫尼在米蘭達成協定,結束對基督散的迫害,聯名發表"寬容敕令"(史稱"米蘭敕令" ),宣布帝國境內所有宗教同事自由,不受歧視。從此基督教成為官方認可的合法宗教。君士坦丁戰勝李錫尼,並一步扶植、利用基督教,於325年在帝國東部尼西亞召開了基督教"普世主教會議,史稱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世俗政權直接插手干預教會內部事務和教義,即由此開端。到787年的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為止,羅馬皇帝在帝國東部共召開了7次"普世主教會議"。東部教會此後的發展歷史,便同拜占庭帝國的政治和宮廷鬥爭交織在一起。392年,狄奧多西一世正式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在西部,476年羅馬帝國滅亡後,法蘭克王克羅維仿效君士坦丁,於496年飯依基管教,將教會作為其擴張政治勢力的工具。
由於政治區劃,語言、文化傳統等差異,事實上羅馬帝國全境一直分作東西兩個部分。基督教從3世紀也逐漸形成東西兩大派。西派傳播於高盧、義大利到北非迦太基一線和以西地區,通用拉丁語,故亦稱拉丁教會,中心在羅馬。東派教會通用希臘語,也稱希臘教會,開始以亞歷山大里亞、安提阿、耶路撒冷等地為中心,散布在馬其頓、希臘半島至埃及一線和以東地區。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設東都於拜占庭,改名君士坦丁堡,又稱"新羅馬"。此後,君士坦丁堡教會在東部教會中漸居首位,同西部的羅馬兩相對峙,埋下了日後東西教會大分裂的種子。 '
4至7世紀,東部教會各派勢力間爭鬥激烈,兩部教會也時而介入。這種爭鬥在神學上的反映就是關於"三位一體"和基督的"神人二性"問題的教義之爭。東部教會在這曠日持久達3個多世紀的爭論中,形成了以亞歷山大和安提阿為中心的兩大神學學派,最後通過公會議,產生"尼西亞 - 君士坦丁堡信經"和"迦西敦信式"作為這兩項教義的正統標準,後為多數基督教派別所按受。當時東部教會藉助世俗政權將拒絕上述兩項信仰標準的各派斥為"異端",將之逐:至帝國邊陲地區。這些"異端"派別,有,(1)阿里烏派(Arians),流傳於哥特人汪達爾人地區;(2)阿波利拿里派(Atpollinarians),流行於敘利亞一帶; (3)聶斯脫利派 (Nestorians),被逐至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7世紀時經由波斯傳入中國內地,稱為景教。此外被斥為異端的還有優迪克派(後來發展成一性論派)和一志論派,先後被排擠到敘利亞、埃及、衣索比亞等地。
帝國西部則於4 - 5世紀間常受北方異族的侵擾。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羅馬城,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5世紀中葉,羅馬主教利奧一世向入侵的匈奴王阿提拉媾和,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於是強調羅馬主教是使徒彼得的繼承人,應位居眾主教之首, 為後世確立教皇制提出了理論依據。6世紀末,格列高利一世任羅馬主教時。恰逢倫巴德人侵擾義大利,他因而在羅馬城建立政教合一的統治"並擴大其統轄範圍,提高了羅馬主教的權威。至此,東西教會劍拔弩張的對峙之勢,已成定局。
東西教會在神學思想上見地也不甚相同。東部受希臘哲學影響,較重視三一論基督論 等玄學傾向很重的神學論爭;西部則受羅馬法學傳;統的薰陶,主要爭論人的罪、自由意志和教會的性質等神學問題。拉丁教父希波主教奧古斯丁(354一430)主張"原罪論"、"恩寵論與和"預定論,影響了後來西方正統派神學。反對這些觀點而主張自由意志說的貝拉基(Pelagius約360 - 約430) 則波斥為"異端"。奧古斯丁的《懺悔錄》對後來西方文學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他的《論上帝之城》則更是中世紀西歐教會教權至上論的一種理論依據。這時期另一拉丁教父哲羅姆(約315 -- 419),奉羅馬主教達馬蘇一世(Damasusl)之命,整理校訂《聖經》的拉丁文舊詳本,他的新譯本後稱"通俗譯本"(Vulgate),16世紀中葉被天主教特蘭托會議定為法定本,一直沿用至今。

中世基督教

國內外學者對歐洲中世紀的劃分並不一致,主要的分歧是下限定在何處。 研究教會史的人一般把中世紀的範圍定在6 -- 15世紀,其中1I前半部分(6 - 10世紀)通稱"黑暗時期,後半部(11 -- 15世紀)則稱"經院時期"。
1. 東西方教會分裂
6世紀上半葉,查十丁尼一世登東羅馬帝國皇位,自封為教會元首的,直接干預教會審訂教義和人事組織事務,使教會依附於國家政權。這樣轉而避免了西部教會與世俗統治者甚間政教激烈爭權的局面。但東部教會因有皇帝撐腰,不承認羅馬教里為教會最高首領,雙方爭奪霸權,互相軒輊,東西教會裂痕漸深。9世紀後半葉,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佛提烏(Photius,858 - 867, 877 - 886在位)與羅馬教皇尼古拉一世(858 - 867在位)互相絕罰,史稱"佛提烏分裂"。東西教會對崇拜問題久已爭執,10511年又"和子句"糾紛而惹得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色路拉里烏和羅馬教皇利奧九世大動肝火,最後各將對方開除教籍了事。東西方教會因而正式分裂。此後,西部教會自稱公教(即天主教);東派教會則自稱"正教,因宗教儀式中主要用希臘, 故又稱"希臘正教,是為中世紀拜占庭帝國的國教。
1054年"色路拉里烏分裂"即史稱"東西教會大分裂"的導火線是教義與禮儀之爭,其實正象一位史學家指出的那樣,"在教義與禮儀問題的分歧背後隱藏的那些塵世的利害關係,實在是太強烈了。
關於東部教會。還有一事值得在此一提。9世紀起君士坦丁堡教會開始向東歐和北方傳教,並將《聖經》譯成斯拉夫語。988年基輔羅斯公國大公弗拉基米爾(956-1015)皈依基督教,宣布東正教為國教。13世紀初,羅馬教至英諾森三世發動第四次十字軍,12O4年攻陷君士埋了堡,冊封威尼斯人奠洛西尼(Morosini)為君士坦丁堡首任拉丁宗主教。使東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權力受挫,也使東西方教會矛盾達到頂點。1453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圈征服拜占庭後,俄羅斯正教會在東正教的地位逐漸上升,企圖由莫斯科來取代昔日的君士坦丁堡,並別稱莫斯科為"第三羅馬"。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2.教皇權勢的興衰
西歐長達一千多年的封建時期中,教權與皇權的互相利用和鬥爭,對基督教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公元8世紀,法蘭克王矮子丕平為感謝教皇對他篡位的支持,把從拉文那到羅馬的大片土地贈給教皇,史稱"丕平獻土,標誌著"教皇國"的開始,意味著教皇同時也成為世俗的國君。800年教皇利奧三世為報答丕平之子查理曼對白己的支持,為查理曼加冕,稱之為"羅馬人的皇帝,號稱查理曼帝國。這一舉動影響到日後"君權神授"思想的發展。
"教皇國"形成後。教皇為提高自己的勢力,擺脫世俗政權的轄制,宣稱教會擁有高於國王的權力。政教之爭因而尖銳化。11世紀末時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同德里亨利四世展開"主教敘任權之爭"起,200年間教皇與皇帝進行著激烈複雜的鬥爭。13世紀教皇英諾森三世在位時,教廷權勢盛極一時,但當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同法王腓力四世鬥爭失敗後,教皇權威又急劇下降,有一落千丈之勢。1309年教廷被迫遷往法國邊境的阿維尼翁教皇國飛地,託庇於法王的蔭護,歷時73年。其間7位教皇都是法國人。史稱"阿維尼翁之囚"。後來由於教廷內部親法、親意勢力間的爭奪,形成兩個教皇並立的局面。
德意志、義大利、英國、波蘭、波希米亞、丹麥、瑞典等國擁護羅馬教皇,法國、西班牙、蘇格蘭和西西里、撒丁尼亞則承認阿維尼翁教皇,各地教會基本上視世俗政權的態度行事。後經法王查理六世巴黎大學倡議,羅馬和阿維尼翁的紅衣主教團1409年在比薩開會,同時廢翻這兩位教皇,另選出新教皇亞歷山大五世,結果反而形成三個教皇鼎足而立的局面。1414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孟會同巴黎大學教會法學者和若干紅衣主教,迫使亞歷山大的繼任者約翰二十三世在德國南部康斯坦茨召開公會議,結果三位教皇中一位被迫引退,兩位被廢黜,由選舉團選出新教皇馬丁五世駐羅馬。至此,延續幾十年的天主教會大分裂始告結束。 然而教皇的威信早已今非昔比了。
西部教會教皇之間,教皇同世俗政權之間的爭權奪利,加強了當時各國人民的苦難。一些有識之士如但丁、奧卡姆紛紛起來批判關於教皇統治權的理論,否定教權凌駕於政權之上的權威性。這些對後來16世紀的宗教改革也發生了一定的影響。
3.修會制度與經院主義
基督教隱修制度相傳始於3、4世紀間,首倡者為埃及的安東尼(約251一356)。中世紀初期盛行於歐洲、北非和西亞等地。隱修以苦身修行為志,脫離世俗生活,實行獨居隱修或組成隱修院集體隱修,男女分隔,不相混雜。6世紀創立的本篤會為西部教會修院制的模式。10世紀興起的克呂尼派改革運動,初期努力整饋和加強日趨渙敝腐敗的修院制,後期則強調教皇權力至上。12世紀的托缽修會不置恆產,修士不集中在隱修院,到處游乞為生。後世修會中若名的有方濟各會多明我會加爾默羅會奧斯定會等,都有嚴格的會規,並在各處設立分支組織,控制社會文化教育事業,有的甚至在教皇分派下主持異端裁判所。
東部教會中相傳較完善的修院會規為大巴西勒(Basilius Magnus,約330 -- 379)最早制訂。東部修會比之分門別派的西部修會,可算單一,但整個拜占庭境內到處能見到這種修會。有些隱修院有大量資財,保存了不少珍貴的文物資料,對歐洲各地的文化發展有一定的貢獻。
同樣,西部的修院制度對羅馬帝國滅亡後,西方世界從混亂中恢復社會秩序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威爾斯在談到一生建造了兩所隱修院的卡西奧多(Cajsiodorus,約185 - 580)時指出:"顯然他被教育的普遍腐敗和世界一切學問及古代文學可能喪失的現象所感動。從一開始他就指導他的同人弟兄從事於保存和恢復這些東西,他收集了古代遺稿,把它們抄錄下來。他製造日規、水鐘以及其他類似的器具,可以說是烏雲密布之中實驗科學最後放射的一點光明。他撰寫哥特諸王的歷史,更有意義的是他有時代的需要感, 他寫了有關文藝的一系列學校課本和一本語法。" 將文法、修詞,和邏輯這"三藝"(trivium)和"四藝"(quadrivium,指音樂、算術、幾何、天文)合成"七種自由藝術"(septem artes liberales),並使之成為世俗和宗教教育基礎的,也正是這位卡西奧多修道院不僅保存和維持了古代學術文化,而且這種制度對日後基督教思想的發展更有重要影響。
9世紀初在加洛林王朝的鼓勵下,教會逐漸興辦大學,開始了高等教育,並且從教會修院中發展出了"經院主義"。西方史學東所謂"經院主義"(Scholasticism),即指包括經院哲"和神學思辨在內的認識方法或學術傳統,而我們今天講的經院哲學,是指在天主教經院(Schola)中講授的官方哲學,常用來稱西歐中世紀主要的哲學思想。
經院哲學的前身是教父哲學。一般認為聖奧古斯丁奠定了經院哲學的理論基礎。經院哲學的體系最初形成於8 -- 10世紀。在經院哲學的早期階段,從埃里金納(John Sotus Erigene, 約810 -877)開始,柏拉圖主義占主導地位。11世紀經院哲學得到廣泛發展, 這時代表人物有洛色林(約1050 -- 1125)、安瑟倫(約 1033 -- 1109)、阿伯拉爾(1079 -- 1142)等,他們就認識論問題展開了唯名論唯實論的爭辯。13世紀是經院哲學的黃金時朋,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多明我會的托馬斯.阿奎那(約1225 - 1274),此外是哈勒的亞歷山大(Alexander of Hales,約1186-1245)、大阿爾伯特(約1200-1280),羅傑爾.培恨、波拿文都拉(約1217--1274)、約翰.鄧斯.司各脫(Johannes Duns Scorus,約1265 - 1308)等。
托馬斯.阿奎那用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思想,系統全面地闡述了基督教的信仰,若有《神學大全》和《反異教大全》等大部頭巨著,尤其是那部《神學大全》,l964年國外出版新的評註本,竟有60大冊,曾被譽為中世紀系統神學的最高成就,而且被公認為現代天主教神學的基礎。 他的神學理論後來成為天主教官方神學。而他的神學體系則被稱為"托馬斯主義"。直到本世紀西方還熱鬧過一陣”新托馬斯主義”,可見其影響之深遠了。
然而從基督教思想發展的角度看,托馬斯.阿奎那的主要貢獻在於他將當時已有的各種思想巧妙地融會貫通起來。因之他的思想"實在是集聖經、教會傳統和哲學,尤其是當時剛被更新發現的亞里士多德的思想之大成。" 可是集大成者,往往又象7寶樓台,經過時代風雲的消蝕,碎拆下來不成片斷,而只是一堆瓦礫。當年阿奎那抨擊安瑟倫證明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論證"不遺餘力,但曾幾何時。自己精心設計的同樣要證明上帝存在的"五次論證"都在康德等人的批駁下,一敗塗地。阿奎那理論體系中至今仍受學術界重視的,恐怕只有"類比法"了。 如果說他還有"類比法,那么與之抗衡的方濟各會的鄧斯.司各脫也可因其提出"求同法"而名垂科學哲學史冊,而那位在經院哲學沒落過程中對傳統觀念,包括對教皇的世俗權力進行批判的哲學家威廉.奧卡姆,更可因他曾留下那把"奧卡姆剃刀"並提出"差異法"而無愧於阿奎那了。
當經院哲學家正在引經據典.咬文嚼字、津津有味地討論"一根針尖上能站多少天使"之類的問題,使哲學論證墮落為一種煩瑣推理時,外部世界正在發生著驚天動地的大事,這就是十字軍的遠征。十字軍產生的原因相當複雜。它不僅僅是一種宗教運動,而且是牽涉到政治.經濟等的一項重大歷史事件,十字軍運動從11世紀末起折騰了近兩個世紀,而這段時間大部分正同教皇權勢上升的時期吻合,因而前後8次史學界公認的十字軍東侵,儘管冠冕堂皇地打著保護基督教聖地的幌子,實際上是要乘機擴大勢力,攫取東方的物質財富。第一次十字軍於1096年春開始向東進發,因參加聖戰者在衣服上縫製了十字記號,故名十字軍。這是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在克萊蒙會議上提倡並組建的。
第二次十字軍東侵發生於1147年,由法王路易七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康拉德三世領導,遭到失敗。1189 - 1192年,第三次十字軍出征,參加者有神聖羅馬帝國里帝弗里德里希一世,英格蘭王; 獅心理查一世和法蘭西王菲利二世。第四次十字軍(1202 - 1204)由教皇英諾森三世發動,結果卻揮兵直取同樣信奉基督教的拜占庭,意欲將東派教會置於羅馬教里的統治之下。在這裡歷史似乎開了個小玩笑,拜占庭皇帝向西方求援,結果是引狼入室;羅馬教皇向東方作出重修舊好的姿態,到頭來卻是兵戎相見!
此後,十字軍運動開始走下坡路,後四次東侵都以失敗告終。提到十字軍,人們還會想到"兒童十字軍"的悲慘命運"1212年德國12歲的尼古拉出現在科倫;同時法國同羅的牧羊童史蒂芬宣稱受上帝啟示,要率領遠征軍去解放聖地。結果2萬法國少年在聖丹尼斯城集結後向馬賽港進發,預言說海水將分開,海中會現出一條橫越地中海的陸路,但到海邊一看,預言頓成謊言,幾萬孩子鬧得沸反盈天,這時當地兩位商人出來收容他們,將他們分裝7隻船,答應送他們去聖地。從此"泥牛入海無訊息",直到18年後與孩子同去的一位神甫回來才透露了箇中真情:那7隻,船兩隻遇海難,其餘5隻都駛往阿爾及利亞和埃及,孩子被賣給了奴隸販子。德國的兒童十字軍則徒步跋涉到義大利,許多人死於路途中,後來全部潰散。
1291年第八次十字軍東侵宣告徹底失敗。到15世紀,教皇巳策劃或批准了多次聖戰者的出征,然而目的不再是解放聖地,收復耶路撒冷,而足在"討伐"異教徒(如西班牙的穆斯林)的同時,鎮壓阿爾比派胡斯運動等異端,以及攻打教皇的政敵。
5.異端裁判所
中世紀的歐洲,其實遠不象人們想像的那樣是一片黑暗和一片靜寂,當時在一些貧苦農民、城市貧民和新興市民中不斷出現一些叛逆者,他們拒不接受教延的信條或大公會議的決定,因而被教廷斥為"異端",受到殘酷鎮壓。其中影響較大的"異端"派別,有產生於東歐的鮑格米勒派(Bogamiles)、義大利的阿諾德派(Arnoldist)、法國南部的阿爾比派(Albigense)
和韋爾多派(Waldenes, 亦稱里昂貧人派)等。他們彼此聲援,有時還相互串聯,12 - 13世紀發展到最高潮。到14、15世紀,出現了英國的羅拉德派捷克胡斯派
教廷為鎮壓"異端",事先大選輿論,將他們說成洪水猛獸。1229年在土魯斯(Toulouse)會議上正式決定成立"異端裁判所"(一譯"宗教裁判所"或"宗教法庭")以偵查、搜捕和審判異端。教皇格列高利九世首先建立由教皇掌管的異端裁判所,指定多明我會士任裁判官。 1259年教廷正式規定,除教皇外,裁判官(主要由多明我會士和少數方濟各會土擔任)不受任何教會控制,並有權解釋國家和教會的法規。
異端裁判所主要設在法、意、西等國,常以鎮壓"異端"或"異端嫌疑者"為名。瘋狂迫害一些進步的思想家.科學家以及宗教改革家。成立於1479年的西班牙異端裁判所,組織嚴密,與世俗當局狼狽為奸,以手段毒辣、濫施火刑而臭名昭著。據統計,1483-1820年間受該所迫害者達30餘萬人,其中以火刑處死的多達10餘萬。這一異端裁判所直到1834年才被最後取締。
16世紀中葉起,異端裁判所漸趨式微。1542年保羅三世設立"羅馬樞機主教和世界異端裁判所",作為所有信仰法庭的最高法庭。1908年羅馬最高"異端裁判所"改稱"聖部"(亦稱"聖職部"),由教皇親自主持,公布"禁書目錄",負責信仰的純正化。1965年第二次梵蒂岡會議宣布宗教信仰自由,原來的異端裁判所又搖身一變,變成了"教義部"。
6.文藝復興
15-17世紀對基督教來說是個大分化的時期,既有文藝復興產生於前,又有宗教改革爆發於後,新教的三大主流派別形成於這一時期,羅馬天主教內的耶穌會同多明我會方濟各會中國禮儀問題上的廝殺也起於這一時期。這種分化的趨勢一直繼續到後幾個世紀,但這裡我們只能舍餘波,取主流,把18世紀以前教會的發展和分化情況作一大體表述。
(1)人文主義的出現
儘管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的分界線定在哪一年至今尚無定論,但是學者們似乎都認為文藝復興標誌著新時期的開始。在中世紀到文藝復興的過渡階段,起促進作用的是貿易、金融經濟和城市的發達,以及13、14世紀西歐大多在主要城市中興起的大學(如巴黎大學、牛津大學等),而封建主義和教會此時已成為兩種保守因素.中世紀末期異端派別的崛起和蔓延,正代表了一部分新生力量的觀點。這些新生力量包括商人、城市平民、大學教授和學者,以及其他新興的社會階層。這部分人反封建情緒強烈,對當時封建制度的代言人羅馬教廷也大為不滿,常常加以譴責。在教會內部,在僧侶階層中,也有一部分人開始對古代文化進行探索、尋求真理,儘管這種探尋相當迂迴曲折。
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值得注意的事件。當時不少希臘學者帶著珍貴的抄本和滿腹經綸來到西方,激起了西方對希臘古典文化的興趣。在這之前,經院哲學家已從拉丁古典文化上溯到希臘文化了。我們已經說過,經院哲學是從教父哲學發"而來,但從聖奧古斯丁到聖托馬斯卻遠非一步之遙,其間通過十字軍等運動加強的東西方接觸和文化交流,阿拉伯哲學家阿維森納(即伊本.西拿,980 - 1037)和阿威羅伊(即伊本.洛西德, 1128 - 1195)對亞埋士多德著作的註疏闡釋得以流入西歐,使經院哲學家們眼界大開。到了托馬斯.阿奎那時代,奧古斯丁亞里士多德之的間盡捐前嫌了。思想的閘門一旦打開,滾滾而出的思潮必定要向前涌去。古典的學說和異教的思想一經滲入到基督教的正統教義中,勢必要引起一連串的反應。羅傑爾.培根,奧卡姆以及威克利夫(約1330 - 1384)和伊拉斯漠("1469 - 1536)等人的出現,預示了風向的轉變,表明了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
(2)文藝復興與基督教
文藝復興是當時工場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願望和要求。
文藝復興同基督教的關係是這樣的密切,不符這樣密切的關係是否定的還是肯定的,我們可以肯定的足這樣的關係是確實存在的。即以但丁為例,我們看到這位揭露和抨擊中世紀教會的種種腐敗現象和罪惡的詩人,不但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和"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還是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詩人中最偉大卻又最矛盾的一位。他早年參加了新興市民階級反對封建貴族的鬥爭,在《神曲》中把三位當代教皇打入地獄,卻又盼望一個統管全世界、尊奉上帝的里帝同一個統掌全世界宗教權力的教皇攜手合作,共治天下(《帝制論》)。他無論是反封建反教會,總要把自己打扮成虔誠者,給自己戴上宗教的光環,並把自己年輕時的戀人,也寫成敬拜上帝.虔誠貞潔的聖女。所以教會中有關人士也認為,"但丁之作感人甚深,因為他並不是自由思想者,在神學上乃是純全無缺的正統派。"
但丁同時代的一些人物,往往也同但丁一樣:處在新舊時代交接之際,既帶有舊時代的烙印,也充滿著對新前景的憤恨和勁遭.所謂歐洲中世紀文化,主要是指占統治地位的基督教文化,正象一般所謂中世紀思想,大都指經院哲學一樣。
(3)文藝復興的影響
文藝復興普遍的表現是科學、文藝和藝術的高漲。在意、法、德、英、荷蘭等,文藝復興運動帶來了詩歌、繪畫、雕刻、建築、音樂、科技發明、宗教改革、農民戰爭、自由思想、懷疑主義空想社會主義等方面的萌芽和成果。但最根本的還在於它促成了一次思想變革,使人們對白己、對上帝.對門然、對社會有了一種新見解。
人文主義普遍興起的時代,教會方面有何反應、變化和打算?這是我們尤其關心的。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喊出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之靈長”,但是當時並非所有的人文主義者都是"傾向於把他生活的小圈子看成是世界的中心,並且把他的特殊的個人生活作為宇宙的標準"的。蒙田(1533 - 592)作為文藝復興時期法國的一位思想家,卻極為清醒地看到:"這個不僅不能掌握自己,而且遭受萬物的擺弄的可憐而渺小的尤物自稱是宇宙的主人和至尊,難道能想像出比這個更可笑的事情嗎?其實,人連宇宙的分毫也不能認識,更談不上指揮和控制宇宙了。" 所以他主張寬容異教,卻並不否認上帝。開始教會對人文主義思潮感到震驚,後來由於越來越多的人從廣為傳播的當時《聖經》新譯本中找出理論根據之後, 教會覺得只要在教義信仰上沒有明顯的"違礙之處,也就只好因法不制眾而睜一眼閉一眼了。但是,這股潛流終於在德國爆發宗教改革運動時,噴涌而出,與之匯合了。
文藝復興給教會帶來的顯著變化是對理性的肯定。而理性正足人藉助來認識自己和世界的一項工具。中世紀人們大多不敢直面人生,凡事依靠天后,文藝復興之後的近代社會則要求人們還須盡人力。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的興起、對科學的探索,對現實人生的思考,都是人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和使命之後的結果。平等思想,民族意識等新潮流,在隨後的宗教改革運動中尤其得到發展。
7. 宗教改革運動
(l)改革前夕的歐洲
15世紀後半葉,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和"地理大發現,資本主義在歐洲開始普遍萌芽和發展,同時也開始敲響封建主義的喪鐘,中世紀穩定的社會結構急遽解體,就象哈姆雷特所說,這年頭"鄉巴佬的腳尖快碰上朝廷老爺們的腳跟了,
農民、市民和商人,開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對此最感恐慌的是那些既得利益者,其中包括教會上層。這樣,當新興力量強大到一定程度,他們首要的攻擊目標顯然就是連封建統治者都力求擺脫的教皇和那些高級神職人員了。文藝復興極大地動搖了教皇的權威,同時奠定了宗教改革的思想基礎。教會本身的腐敗又促進了宗教改革思想的傳播,使人們認識到改職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對聖經的重新翻譯和研究,對初期教會歷史的探索,增添了改革者們的勇氣,使他們敢於用聖經的權威來否定教皇的權威。中世紀的異端派別,有不少在歷史上都發揮了改革前驅的作用。
宗教改革運動興起前,教皇的權威已受到各國世俗政權的懷疑。從15世紀起,羅馬滅主教內部就逐漸形成了高盧派和越山派 。高盧派教會支持法國國王反對教皇對法國教會的控制,另一派則強調教皇權力至上,被稱為教權派或越山派。此後高盧派間教權派的鬥爭一直持續不斷,直到19世紀梵蒂岡會議(梵一)後,高盧派教會才同教權派妥協。在德國等地,世俗政權早已具有離心傾向,只是靜等擺脫羅馬教里統治的機會到來。
(2)馬丁.路德與德國的宗教改革(圖片)
宗教改革作為一場大規模的社會政治運動,發生在16世紀初至17世紀中葉這段時間內。它所產生的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導致天主教會的進一步分裂或分化。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1483-1546)在維膝貝格城堡大教堂門上公布《95條論綱》,揭開了宗教改革運動的序幕。路德早年致力於研究經院哲學,22歲進奧斯定會隱修院當隱修士,24歲領受神甫神職。他寫《95條論綱》時,只想抨擊教會中存在的某些弊端如"贖罪券"買賣,並沒有意思反對傳統教會或攻擊教皇制度,所以"論綱"中雖批判了教廷兜售贖罪券的做法,但對教皇的赦罪權仍明確肯定。儘管如此,教廷還是感到大為惱怒,後將路德斥為"異端"。1520年起,路德連續撰文,公開提出教皇無權干涉世俗政權。他在《關於教會特權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信》中說,"羅馬教會是打著神聖教會與聖彼得旗幟的人間最大的巨賊和強盜。"教皇利奧十世隨即發布教諭。開除路德教籍。路德則在一些德意志諸侯和市民的支持下,針鋒相對寫了《反對敵基督者的教諭》,並於這年12月10日當眾燒毀了教皇諭令和一些教律,與教廷公開決裂。
路德的言行在德國受到普遍歡迎。薩克森選帝候和其他德意志諸侯對路德十分同情,保護他使之免受教皇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迫害。德國農民戰爭領袖閔來爾(約1490-1525)起初也積極支持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但當1524年閔採爾領導的起義農民提出"書簡"、德意志農民"十二條款"等反封建綱領時,路德卻跳出來大加反對,連續發表《為反對叛逆的妖精緻薩克森諸侯書》和《反對殺人越貨的農民暴徒》,叫嚷"應該把他們戳碎、扼殺、刺殺,就象打死瘋狗一樣"。後來路德本人的思想漸趨保守,並且脫離了人文主義傳統。德國的宗教改革也逐漸為諸侯利用,路德創立的新教教會終於由諸侯代替教皇,成為首腦。由此可見當年閔採爾路德宗教改革所下評語確有遠見並一針見血:"不徹底的改革。"
宗教改革運動是當時新興資產階級通過宗教改革表現出來的反封建、爭取民族獨立的政治鬥爭恩格斯曾將之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並稱為歐洲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制度的三大決戰, 具有歷史的必然性。所以,德國宗教改革爆發後,立即擴展到西歐其他國家,英國和北歐一些圈家也受到衝擊,開始了各自的宗教改革,建立起獨立自主的回家教會。
(3)德國之外的宗教改革運動
在瑞士,宗教改革運動的中心息蘇黎世日內瓦茨溫利(1484 - 1531)在蘇黎世市議會支持下,領導瑞士東北各州教會進行改革。茨溫利受到人文主義很大的影響,對威克利夫和胡斯等人的思想頗有共鳴,於1523年l月提出《67條論綱》,強調聖經的最高權威,主張得救唯靠信心,興辦學校,簡化崇拜儀式等。但他對改革中的激進派再洗禮派同樣感到不安,主張鎮壓。1531年10月茨溫利在同天主教軍隊作戰中陣亡,被分屍焚毀。
日內瓦宗教改革運動主要由法國宗教改革加爾文(1509 - 1564)領導。加爾文1541年起定居日內瓦,建立新教教會,廢除主教制,建立長老制,創立了"長老宗"。他認為一切宗教的真理無不包含在《聖經》中,強調《聖經》的絕對權威,指出天主教會的傳統是對"純正福音"的歪曲,應予革除,而人的得救與否早已由上帝預定好了。 加爾文具有相當高的思辨能力,他的《基督教原理》一書最初出版於1536年,及時總結了宗教改革運動的經驗和理論,對新教神學的系統化具有一定影響。但加爾文更是實幹家,他在日內瓦把共和式的長老制教會同城市政權結合成政教合一的體制,強化了宗教改革,但同時也導致了對觀點不同者扣以"異端"等罪名加以迫害,例如在他策劃下,西班牙科學家塞爾維特(1511 - 1553)被用火刑處死。 當年加爾文在《基督教原理》序言中曾大膽向法蘭西斯一世挑戰,要求宗教寬容和允許信仰自由;但曾幾何時,一旦大權在手,便推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政策,忘了自己早年說過的話,"把異端處死是罪惡的。用火和劍結束他們的生命是反對人道的所有原則的"。加爾文的獨裁和暴政,激起當時許多人文主義者的義憤,連原來追隨過他的卡斯特利奧也因而起來公開抗爭,"把一個人活活燒死不是保衛一個教義,而是屬殺一個人。我們不套用火燒別人來證明我們自己的信仰,只應為了我們的信仰隨時準備被燒死。"卡斯特利奧在去世前不久感嘆到,"後代將會迷惑不解,為什麼在如此燦爛的黎明之後,我們還會退化回到昔米萊人的黑暗之中。"
法國16世紀建立了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制度,但仍信奉天主教;迫害新教徒。南部由於貴族集團的支持,加爾文派勢力得以發展。法國新教徒被稱為"胡格諾派" ,從1562年起就同天主教徒刀來槍往,直到原屬胡格諾源的亨利四世(1589一1610在位)重返天主教並頒布《南特敕令》(1598),內戰方告結束。《南特敕令》規定天主教為國教,同時承認新教的信仰自由、平等的政治權利等。
16世紀的尼德蘭也是資產階級勢力較強的地區之一,這裡人文主義盛行,先後出現過韋爾多派、共同生活弟兄會、神秘主義等非正統教派。門諾會和加爾文派都有較大發展。1556年腓力二世登上西班牙王位,要尼德蘭在政治和宗教上同西班牙完全劃一,引起人民反抗。1566年尼德蘭爆發了大規模的聖像破壞運動,衝擊天主教堂,釋放被囚禁的新教徒,掀起了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1581年以宗教改革為旗幟的民族革命取得勝利,尼德蘭北方數省成立了歐洲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 - 荷蘭共和國。英國的改革運動較為複雜,有過多次的反覆。亨利八世(1509-1547在位)起初禁止在英國進行宗教改革,後因自己的婚姻關係和與羅馬教庭爭奪在英格蘭的財權教權,經過一系列的鬥爭及自行任命坎特伯雷大主教後最終被教皇開除教籍,而自己當上"英國教會在世唯一最高元首,同羅馬教廷斷絕關係。但英國國教會 沒有對傳統的基本教義.主教制度和聖禮儀式進行改革,亨利想建立的只是一個不受羅馬控制的天主教會愛德華六世在位期間(1547--1553),制訂了其有新教思想的《42條信綱》,但瑪麗一世繼位(1553--1558)後,又全面恢復天主教制度,迫害新教徒。伊利莎白一世(1558-1603在位)繼承王位後,第二年恢復亨利時代的《至尊法案》,並將《42條信綱》修改為《39條信綱》(1563),定為英國國教會的正式信條。但國內加爾文派對伊利莎白的折中調和仍覺不滿,他們要求清除國教中的天主教殘餘,發起了旨在"使教會清潔"的"清教徒運動"。清教徒勢力在克倫威爾時期達到鼎盛,隨後復辟的斯圖亞特王朝要求教士對國教會宣誓效忠,導致清教徒與團教會的最後分裂,形成"英國不奉國教運動"。運動不得勢,這些新教徒只好"乘桴浮於海",到新大陸去開闢新天地了。
蘇格蘭的宗教改革和民族獨立運動交織在一起。1560年在英國女王的援助下,蘇格蘭打敗法國軍隊,推翻了天主教的統治,並把長老宗定為國教。在北歐則是路德宗占優勢。東歐各國因封建割據、經濟落後,各種教派長期並存,但天主教勢力仍很強大。南歐西班牙和義大利此時興起天主教反宗教改革運動,基本上是天主教的一統天下。
(4)宗教改革的餘波
17世紀開始之時,儘管天主教勢力仍很強大,但畢竟斗轉星移,天翻地覆了。中世紀只有東西兩派教會對峙,如今新教脫穎而出,開始與東正教和天主教平分基督教的天下,人們從此提到基督教,就得話"三分"了。
宗教改革後,新教(又名抗羅宗或更正宗)的三個主要宗派 - 馬丁.路德創立的信義宗(即路德宗)、茨溫利和加爾艾創立的歸正宗(又稱改革宗加爾文宗),作為英國國教安立甘宗(即聖公會)-依次出現,開始同羅馬天主教相抗衡。16世紀末至17世紀,三派的教會組織和崇拜儀式已基本定型,對教義的表述和闡釋經過長期爭論也逐漸形成體系。17世紀英國清教徒要求進一步改革時,有一些信徒脫離了國教而組成一些新的獨立宗派,如英國長老會、公理會、浸會、公誼會。同時德國則有以施本納(1635 - 1705)為代表的虔敬主義運動,與英國的清教徒運動相呼應,提倡個人的虔修生活和布道工作,舉辦慈善事業,由弗蘭克(1663-1727)等人創辦的哈雷(Halle)大學成為德國虔敬主義的中心,對後來新教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羅馬天主教受到宗教改革運動的衝擊,也開始以變應變,逐漸進行內部調整和改革,採取一些具體措施來加強教廷的權威,並通過海外傳教來擴大天主教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