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教會

古代公教會,一般指組織形式已基本定型於以主教制為主體的古代基督教教會。時期大致在2、3世紀間至5世紀70年代,但各派說法不盡相同。天主教、東正教有人認為,基督教一產生便已是“公教會”(原意為不分地域、種族、年齡、性別、尊卑的任何人都可參加的普世性教會),冠以“古代”一詞,僅指尚未明確分化為東西兩大派別前的教會而言。新教有些派別則認為,歷史中並未真正存在過“古代公教會”。近世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其前期(2、3世紀間至4世紀20年代)為公教會體制開始形成階段,但尚未完全定型化;各地正統派教會僅在主要教義和主教制方面大體一致而互有溝通,但仍基本各自獨立而無明確的統一體制。同時, 後被稱作古代“異端教派”的各教會也尚未被全面壓倒,有的甚至能在一定期間影響到相當大的地區;其組織形式有的實行某種後被稱為“不合法”的主教制,有的根本不採用主教制。在同這類異端派別的鬥爭中,開始形成以教父學為基本形式的古代基督教神學、哲學。教父們不贊成羅馬帝國當局對基督教的迫害政策,在為基督教辯護的同時,力圖勸說當局改迫害為扶植。各地正統派教會在面臨異端教派繼續挑戰和帝國當局仍不承認的雙重威脅下, 日益互相靠攏;以主教為首的體制也日益成為促進一體化的共同紐帶。其後期為國教化階段,約在4世紀20年代至5世紀70年代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後。此時,正統教會已成為羅馬帝國國家體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教階體制和教區劃分也參照帝國官階體制和行政區劃分而制定;各項典章儀制更走向規範化。一切同正統教會相對抗的派別,則在帝國政權的干預下被置於非法地位,甚至受到殘酷迫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